第19章 大漢的年輕誌士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宦官勢力,錯綜複雜。
王甫、曹節等人專權擅政,排除異己,並製造一次次黨錮事件。
他們敗壞了朝政,加深了政治的黑暗,以至於民不聊生。
宦官權勢日大,驕橫日甚。
但是並非所有宦官,都是醃臢不堪。
汝南李巡與濟陰丁肅、下邳徐衍、南陽郭耽、北海趙佑,都因為清廉忠正被士人所稱讚。
李巡曾檢舉監考甲乙科的諸位博士,為了一爭高下,互相泄題徇私。
他還揭露了宦官行賂蘭台,在書經上作改動。
朝廷對各種經文都有一部標準讀本,用漆書寫藏於蘭台,稱為“蘭台漆書”。
隻要儒生通過考試,名列前茅者可以為官。
這是區別於舉孝廉的太學取士。
按理說,“蘭台漆書”應該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奈何朝廷政治腐敗,一步步地淪陷了。
曹操向蔡邕舉薦的宦官,正是李巡。
“李巡為人清廉正直,淡泊明誌。”
“隻要蔡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一定會鼎力相助。”
蔡邕心神震顫,他也聽說過李巡的賢名。
居於裏巷,不爭威權。
是宦官中的清流雅士!
李巡不管宦官和黨人之爭,凡是他看不慣的,都會進行批鬥。
而且他的學識不差,精通儒家經典。
“善。”
蔡邕忐忑的心,逐漸安定下來。
他現在越來越深信,眼前這個學生,有文韜武略。
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層出不窮。
最重要的是,曹操急公好義、心誌堅定。
這等人,將來一定會成就大業。
現在曹操缺乏的,是乾綱獨斷的權勢。
地位沒能和實力匹配起來。
隨波逐流,明哲保身,不是曹操的作風!
“隻是李巡一人的話,難免會勢單力薄。”蔡邕沉吟道。
“蔡師可以求助於呂強。”曹操再次舉薦一人。
呂強人如其名,性格剛猛得很。
他曾上書請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賦斂,厚農桑,開言路。
奸佞是誰?
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
呂強指名道姓,彈劾幾人。
“節等宦官佑薄,品卑人賤,讒諂媚主,佞邪徼寵,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趙高之禍。”
呂強將幾人比作趙高,非常地形象。
“大善。”
蔡邕經過曹操提點,神思湧動。
他立即前去拜訪李巡、呂強二人,訴說家國大義。
士卿在戰栗,百姓在悲鳴。
若是什麽都不做,怎麽對得起天下蒼生?
李巡、呂強聯袂上書,向天子劉宏進諫。
劉宏本就屬意刊石經文,隻是王甫、曹節認為,應當等鴻都門學塵埃落定以後,將石經立於鴻都門學。
眼下李巡、呂強再次懇求,劉宏順勢答應了下來。
對於士林而言,這將是一場盛宴,史無前例地狂歡!
楊賜、蔡邕、馬日磾、韓說等,肯定會成為儒門先賢。
在士林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後來李巡以宦官之身,加入了進來,成為蔡邕左膀右臂。
為了報答曹操,蔡邕正式邀約他以學生的身份進行觀摩,幹一些跑腿的工作。
“我的好友袁紹和許攸,也都出了力。”曹操準備二人一把。
“善。”蔡邕含笑答應下來。
曹操返迴庭院,將消息告知袁紹、許攸。
身心俱疲的袁紹,緊張神情都舒緩了下來,頓時鬆了一口氣。
許攸目光熾熱,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先生真的允許我們幫忙?”
如此榮耀,非等閑之士能夠享受。
“蔡師親口答應的,怎麽可能反悔?”曹操神采外耀道。
“太好了!”
許攸瘋狂吞咽著口水,實在太激動了。
他的履曆上,能夠添上至關重要的一筆,甚至能夠影響一生。
袁紹斟酌再三後,決然道:
“我就不去了。”
嗡!
許攸腦袋瓜一震,驚詫地望向袁紹,好像遇到了什麽妖怪一樣。
“本初,你這是為何?就為了掃我和孟德的興?”許攸迫問道。
袁紹眼神中,多了幾分歉意,還有隱忍的睥睨。
“我不想出風頭。”
許攸一怔,隱約明白了什麽。
袁紹沒有官身,為何隱居洛陽?
很簡單,充當“黨人”的耳目,為他們提供情報等等。
前段時間,袁紹還和張邈、何顒聯絡過。
張邈是大名鼎鼎的黨人,“八廚”之一。
何顒也是黨人,他和黨人領袖陳蕃、李膺過從甚密。
陳蕃、李膺身故後,何顒受到牽連,逃亡汝南郡托庇。
袁紹和他們諭德宣誓,為“奔走之友”,彼此竭力相助。
要是袁紹在洛陽大出風頭,他的蠢弟弟袁術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袁術一鬧騰,袁紹被暴露的風險驟增。
宦官勢大,黨人隻能潛伏於地下,韜光養晦。
曹操抿了一口茶,渾身舒坦道:
“既然如此,我和子遠出這個風頭。”
許攸的眸子陡然睜大,臉色有點難看。
“我也不去了,明哲保身為重。”
他這個人。
也不幹淨。
曹操袖袍輕舉,坦蕩笑道:
“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你們藏頭露尾,到底在害怕什麽?”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曹操憤怒地離開,留下袁紹、許攸麵麵相覷。
袁紹的手臂,都在輕微地顫抖。
“孟德其心明悟,其性堅韌,有如山嶽一般不可移的強大意誌。”
“紹不如也。”
他仿佛看到了洛陽金戈鐵馬,血腥衝天,人頭滾滾。
唯有曹操倚劍策馬而行,氣概超凡。
“哼。”
“要成大事,就必須舍棄微小的利益。曹孟德不是做大事的人,他隻顧自己一時痛快!”
“等到他進入鴻都門學,看看那些三教九流出身的博士、祭酒,怎麽針對他。”
“兩邊都討好?這不是把別人當傻子來耍嗎?”
許攸憤憤不平,覺得自己被冒犯了。
“孟德當堂棒殺蹇碩都沒事,區區鴻都門學,還困不了潛龍。”
“隻要他學會隱忍,誰都拿他沒有辦法。”
袁紹目光平淡,思緒非常通透。
他的謀劃不在名聲,而是整個天下。
終有一天,曹操會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以及。
雄才大略!
王甫、曹節等人專權擅政,排除異己,並製造一次次黨錮事件。
他們敗壞了朝政,加深了政治的黑暗,以至於民不聊生。
宦官權勢日大,驕橫日甚。
但是並非所有宦官,都是醃臢不堪。
汝南李巡與濟陰丁肅、下邳徐衍、南陽郭耽、北海趙佑,都因為清廉忠正被士人所稱讚。
李巡曾檢舉監考甲乙科的諸位博士,為了一爭高下,互相泄題徇私。
他還揭露了宦官行賂蘭台,在書經上作改動。
朝廷對各種經文都有一部標準讀本,用漆書寫藏於蘭台,稱為“蘭台漆書”。
隻要儒生通過考試,名列前茅者可以為官。
這是區別於舉孝廉的太學取士。
按理說,“蘭台漆書”應該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奈何朝廷政治腐敗,一步步地淪陷了。
曹操向蔡邕舉薦的宦官,正是李巡。
“李巡為人清廉正直,淡泊明誌。”
“隻要蔡師曉之以情,動之以理,他一定會鼎力相助。”
蔡邕心神震顫,他也聽說過李巡的賢名。
居於裏巷,不爭威權。
是宦官中的清流雅士!
李巡不管宦官和黨人之爭,凡是他看不慣的,都會進行批鬥。
而且他的學識不差,精通儒家經典。
“善。”
蔡邕忐忑的心,逐漸安定下來。
他現在越來越深信,眼前這個學生,有文韜武略。
各種縱橫捭闔的手段,層出不窮。
最重要的是,曹操急公好義、心誌堅定。
這等人,將來一定會成就大業。
現在曹操缺乏的,是乾綱獨斷的權勢。
地位沒能和實力匹配起來。
隨波逐流,明哲保身,不是曹操的作風!
“隻是李巡一人的話,難免會勢單力薄。”蔡邕沉吟道。
“蔡師可以求助於呂強。”曹操再次舉薦一人。
呂強人如其名,性格剛猛得很。
他曾上書請求斥奸佞,任忠良,薄賦斂,厚農桑,開言路。
奸佞是誰?
中常侍曹節、王甫、張讓等!
呂強指名道姓,彈劾幾人。
“節等宦官佑薄,品卑人賤,讒諂媚主,佞邪徼寵,放毒人物,疾妒忠良,有趙高之禍。”
呂強將幾人比作趙高,非常地形象。
“大善。”
蔡邕經過曹操提點,神思湧動。
他立即前去拜訪李巡、呂強二人,訴說家國大義。
士卿在戰栗,百姓在悲鳴。
若是什麽都不做,怎麽對得起天下蒼生?
李巡、呂強聯袂上書,向天子劉宏進諫。
劉宏本就屬意刊石經文,隻是王甫、曹節認為,應當等鴻都門學塵埃落定以後,將石經立於鴻都門學。
眼下李巡、呂強再次懇求,劉宏順勢答應了下來。
對於士林而言,這將是一場盛宴,史無前例地狂歡!
楊賜、蔡邕、馬日磾、韓說等,肯定會成為儒門先賢。
在士林中的地位,不可撼動!
後來李巡以宦官之身,加入了進來,成為蔡邕左膀右臂。
為了報答曹操,蔡邕正式邀約他以學生的身份進行觀摩,幹一些跑腿的工作。
“我的好友袁紹和許攸,也都出了力。”曹操準備二人一把。
“善。”蔡邕含笑答應下來。
曹操返迴庭院,將消息告知袁紹、許攸。
身心俱疲的袁紹,緊張神情都舒緩了下來,頓時鬆了一口氣。
許攸目光熾熱,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先生真的允許我們幫忙?”
如此榮耀,非等閑之士能夠享受。
“蔡師親口答應的,怎麽可能反悔?”曹操神采外耀道。
“太好了!”
許攸瘋狂吞咽著口水,實在太激動了。
他的履曆上,能夠添上至關重要的一筆,甚至能夠影響一生。
袁紹斟酌再三後,決然道:
“我就不去了。”
嗡!
許攸腦袋瓜一震,驚詫地望向袁紹,好像遇到了什麽妖怪一樣。
“本初,你這是為何?就為了掃我和孟德的興?”許攸迫問道。
袁紹眼神中,多了幾分歉意,還有隱忍的睥睨。
“我不想出風頭。”
許攸一怔,隱約明白了什麽。
袁紹沒有官身,為何隱居洛陽?
很簡單,充當“黨人”的耳目,為他們提供情報等等。
前段時間,袁紹還和張邈、何顒聯絡過。
張邈是大名鼎鼎的黨人,“八廚”之一。
何顒也是黨人,他和黨人領袖陳蕃、李膺過從甚密。
陳蕃、李膺身故後,何顒受到牽連,逃亡汝南郡托庇。
袁紹和他們諭德宣誓,為“奔走之友”,彼此竭力相助。
要是袁紹在洛陽大出風頭,他的蠢弟弟袁術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袁術一鬧騰,袁紹被暴露的風險驟增。
宦官勢大,黨人隻能潛伏於地下,韜光養晦。
曹操抿了一口茶,渾身舒坦道:
“既然如此,我和子遠出這個風頭。”
許攸的眸子陡然睜大,臉色有點難看。
“我也不去了,明哲保身為重。”
他這個人。
也不幹淨。
曹操袖袍輕舉,坦蕩笑道:
“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
“你們藏頭露尾,到底在害怕什麽?”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
“身雖殞,名可垂於竹帛也!”
曹操憤怒地離開,留下袁紹、許攸麵麵相覷。
袁紹的手臂,都在輕微地顫抖。
“孟德其心明悟,其性堅韌,有如山嶽一般不可移的強大意誌。”
“紹不如也。”
他仿佛看到了洛陽金戈鐵馬,血腥衝天,人頭滾滾。
唯有曹操倚劍策馬而行,氣概超凡。
“哼。”
“要成大事,就必須舍棄微小的利益。曹孟德不是做大事的人,他隻顧自己一時痛快!”
“等到他進入鴻都門學,看看那些三教九流出身的博士、祭酒,怎麽針對他。”
“兩邊都討好?這不是把別人當傻子來耍嗎?”
許攸憤憤不平,覺得自己被冒犯了。
“孟德當堂棒殺蹇碩都沒事,區區鴻都門學,還困不了潛龍。”
“隻要他學會隱忍,誰都拿他沒有辦法。”
袁紹目光平淡,思緒非常通透。
他的謀劃不在名聲,而是整個天下。
終有一天,曹操會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以及。
雄才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