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安南王李青珍府上,此時正在進行一次雖然隻有父子三人,卻是十分隱蔽的家庭議會。李青珍便是當年鎮守旗雲關的水朝重將,因龍易天的勸降,在西北流民大舉進犯皇城時,李青珍與龍易天一起揮師南下,使龍易天取水家王朝而君臨天下。為了迴報李青珍的相助之功,龍易天也信守進關前的承諾,將自己同父異母妹妹嫁給李青珍為繼室,封他為安南王,又將其長女李桂英指婚給四子龍浩青為妃。上個月的八月二十日,李青珍的長子也就是世子李芹陪世子妃去皇城西郊的天齊廟進香,迴途遇上一夥蒙麵人襲擊,好在這天帶去的王府侍衛武藝高超,前來襲擊的蒙麵人也隻三四人,李芹夫婦才沒有受傷。但是世子妃因受了驚嚇,迴王府後腹痛不止,失去了三個多月的身孕。
這次家庭議會,李青珍告誡兩個兒子道:“以後隻要府中家眷出去,定要多帶幾個侍衛,也盡量不去偏僻的地方。雖然現在京城的水家王室已經沒有後人,但其他地方肯定還有水家的殘餘勢力在,他們肯定還記著我們李家的引龍族入關之恨。眼下雖然我已經封為安南王,但皇上的心思如何,誰也看不透。要穩固我們這個家的長久富貴和安寧,必須要有讓皇上忌諱我們,放心我們的長久之策。眼下你們的姐姐桂英雖然已經是建功卓越的四皇子正妃,但我看她生的這個世子身子骨很不好,她們母子似乎都不得靖安王喜歡。你妹妹桂蓮說喜歡這個四皇子,皇上也曾說可以讓桂蓮進靖安王府。可是昨天皇上又召我進宮,告知我說讓桂蓮進太子府,我已經答應了。眼下你們兄弟兩雖然職務不大,但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為防萬一,做人做事千萬不能張揚。等桂英和桂蓮多生下生下王子皇孫,根基穩固,我們家才能真正無虞。”
世子李芹道:“父王放心。上次進香的事情,我已經吩咐人千萬別讓外人知道,我也讓王府增加了一些侍衛。桂蓮若能進入太子府,生下兒子,以後至少也是個貴妃,去太子府總比去靖安王府好。”李青珍次子李芝道:“可是我昨晚在後花園看到妹妹,她可很不高興呢,她說她隻喜歡四皇子,所以就是做小也心甘情願去。我雖然勸說了她一番,隻怕她一時還想不開。”
李青珍聽了道:“論理,四皇子身上更有那麽一種霸氣,但他性子固執,臉上也總冷冰冰的,讓人看不透。昨日皇上還告知我,讓靖安王去監造皇陵,說是要磨磨他這樣的執拗性子。太子雖然出眾,但做事手段不是一般的狠。不過皇上這次改主意未必不是好事,桂英他們姐妹分別到太子府和靖安王府,總比留在一個王府好些。桂蓮的事,我會親自跟她說,陳明厲害,她若是聰明人,會知道我這個父親的良苦心的。”父子三個又商談了好久,才分別散去。
午後,李青珍在書房,對身邊的親信李忠道:“去後堂將二郡主請來,就說我有事情找她。”李忠應聲而去。不一會兒,二郡主桂蓮過來,給李青珍行過裏,問道:“你不知道父王喚女兒來何事?”李青珍道:“蓮兒,我聽你二哥說你心情不好,可有此事?”桂蓮聽了道:“父王,女兒不願去太子府,女兒隻想去靖安王府。”
李青珍道:“蓮兒,為父正要和你說此事。你可知道,今天我們這個王府的富貴從何而來?”桂蓮道:“自然是父王建功立業而來。”李青珍歎氣道:“女兒隻猜對了一半。你父王我十四歲入軍營,二十歲中武舉,經過多少波折才成為一方豪傑。當初水家王朝因災禍年年,民不聊生。邊關外族興起,國內流民作亂。所以為父才審時度勢,投靠了當今天子,才建有這番功業。為父知道你喜歡四皇子,現在是皇上讓你進太子府,你不願意,心裏不好受,為父都可以理解。但是女兒你可要知道,站得高也容易摔得重。三個異姓王中,隻有我們安南王府位極人臣。宦海沉浮難料,為了我們安南王府可以長久不衰,你去太子府,比去靖安王府會好得多。四皇子平常都冷冰冰的,性子孤僻固執,皇上也常因為他大為生氣。你姐姐在靖安王府,你自然知道她過得怎麽樣。現在皇上還健在,一旦太子登基,隻怕他這樣的性子終究會吃虧的。而你去太子府,太子的文治武功不可能比四皇子差,他年紀還不到三十歲。將來你隻要有孩子,太子繼位後你至少也是個貴妃。就是不能給我們府上帶來大富大貴,也足以使我們府上相安無事。所以蓮兒,聽父王的話,高高興興去太子府,好好伺候太子。女兒文武俱通,比你姐姐更有靈性,父王相信你一定可以過的好好的,也更有能力為我們安南王府分憂。”
桂蓮聽了,沉靜了好一會,才幽幽說道:“那我聽父王的,父王若沒有其他事情,女兒迴屋子去了。”李青珍道:“去吧,好好歇著。記住,這個月底太子府會來迎娶你。希望女兒不會讓父王失望!”
且說靖安王龍浩青從皇宮出來,帶著自己的親信隨從高安迴到自己王府,立馬去了自己書房。不一會兒,隻見李王妃的丫頭翠兒過來道:“王爺,王妃問你要不要一起用飯?”龍浩青聽了,想起在承德殿龍易天的問話,冷冷道:“你告訴王妃,我在花廳和長史一起用飯。另外你迴去告訴王妃,以後若我沒有過去招唿,我都這邊花廳用飯!”那丫頭聽了,隻好迴去相告。
高安勸道:“王爺,既然皇上讓你去監造皇陵,王爺又說不日便去,不如過去吃飯,順便告知這事?”龍豪青憤憤說道:“今日父皇沒有叫我進宮倒罷,沒有想到她竟然去父皇麵前告狀。若不是為大局想,我恨不得把她殺了。一個買主求榮的小人,偶然得誌,倒把我們龍族皇室當成當初的水家皇室耍。父皇看重這樣的人,我可不稀罕!”高安忙近前道:“王爺千萬別大聲,當心傳到王妃那裏。王爺現在是生米成了熟飯,還是忍忍吧。”
龍浩青道:“我本來以為她不過是木訥而已,現在看她簡直是一個愚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不過在我麵前耍這些心眼,隻怕有一天我要讓她知道,錯誤的選擇會讓自己萬劫不複!”說罷又對高安道:“這裏去建皇陵的地方有多遠?”高安道:“從這裏出了皇城走官道,我們兩天便可以到。若從西南走山間小路,一天半便可以到。”龍浩青道:“那我們明天走西南的小路去。把該帶的東西帶上,去了那裏,我打算就那裏好好監造皇陵,沒有事情也不迴來。不帶兵不任職,我倒要好好享受那份清閑!一會我們吃過飯過去拿東西!”
吃過晚飯,龍浩青帶著高安去李王妃處拿東西。李王妃正在屋子裏和奶娘一起教小世子龍應弘學說話。龍應弘雖然已經三歲,卻還不大會說話,身子也弱弱的,太醫說是早產之故。李王妃見龍浩青進來,心中一陣狂喜。原來,四年前,這個李王妃聽說被龍易天指婚給龍浩青為妃,滿心喜歡。因為這個被稱為戰神的皇四子,李桂英見過兩次,一次在繼母的生辰宴席上,因為李桂英的繼母便是龍浩青的姑母。一次是在皇宮的一次宴請諸王及皇室宗親時,李桂英陪著繼母在禦花園偶遇龍浩青。雖然龍浩青給人的感覺是一臉冷峻,但龍浩青那英姿勃發玉樹臨風的樣子,早以讓李桂英心動不已。待到洞房花燭,滿心歡喜的李桂英以為美夢成真。誰知一陣狂虐之後,李桂英見到的不是如意郎君的柔情美意,而是滿眼的不屑甚至鄙夷。新婚的第二夜,龍浩青便去了書房獨宿。第三日龍浩青今新房,一個李桂英陪嫁帶來的嬤嬤因為新婚第二夜李桂英獨守空房一事,委婉地勸說了龍浩青幾句,誰知龍浩青聽了大1怒,當即叫人將這嬤嬤拉出去打了二十板子。李王妃苦苦哀求,龍浩青板著臉道:“王妃是王府郡主,自然知道什麽是三從四德。你們原來在安南王府怎麽樣的規矩本王不知道。但本王告訴你們,本王是從小在戰場上拚殺過來的,這裏的主子是本王。本王平生最恨說三道四的小人,若以後言行不檢點,本王可不會留情!”說罷揮袖而去。此後,龍浩青偶爾來這裏過夜,卻沒有一絲溫情。而這些,李桂英不敢迴去訴苦。因為自己生母已經故去,繼母是龍浩青姑母,妹妹桂蓮比自己小五歲,所以一直忍著。殊不知,龍浩青並非對李桂英有什麽大的反感。而是龍浩青最瞧不起李青珍的為人,尤其知道李青珍背叛了重用他的水家王朝而投向給予他種種承諾的龍族事情真相後,更對李青珍反感,偏偏龍易天將他的長女賜予自己為妃,才有了龍浩青這些反常的舉止。
卻說李王妃見龍浩青進屋子,一陣歡喜,雖然用飯叫丫頭去請時,反得龍浩青冷冰冰的幾句話不痛快。但李桂英畢竟已經在靖安王府四年,知道龍浩青的性子。李桂英讓奶娘將孩子帶出去,幾個丫頭也悄悄退下。李桂英親自給龍浩青沏了杯茶,笑道:“王爺日日辛苦,喝杯茶吧。”見龍浩青不吭聲,卻去櫃子裏找東西,忙近前道:“不知道王爺要找什麽?妾身幫你找吧。”龍浩青聽了,冷冷道:“我找些禦寒的衣物。王妃很賢明,是我常冷落王妃,常夜不歸宿,所以今天父皇讓我進宮,讓我去西邊監造皇陵,還說若無詔書不必迴來。所以我多帶些衣服去那裏,隻怕一年半載不迴來,你和孩子自求多福吧。”說罷拿了衣服走了出去。
望著龍浩青離去的身影,李桂英頓時感到一陣切骨的冰涼。是的,前些天妹妹桂蓮來看自己,自己忍不住歎氣,雖然不敢說龍浩青的不是,但常獨守空房的寂寞和孤獨,使李桂英還是對妹妹說了龍浩青很少來這裏過夜的事。誰知道這些最終傳到了皇上那裏,自己的本意決不希望會變成這樣!
九月十一日,龍浩青果然帶上收拾好的包袱,與高安一人一騎,離開了靖安王府,取西南小道,往西而去。
這次家庭議會,李青珍告誡兩個兒子道:“以後隻要府中家眷出去,定要多帶幾個侍衛,也盡量不去偏僻的地方。雖然現在京城的水家王室已經沒有後人,但其他地方肯定還有水家的殘餘勢力在,他們肯定還記著我們李家的引龍族入關之恨。眼下雖然我已經封為安南王,但皇上的心思如何,誰也看不透。要穩固我們這個家的長久富貴和安寧,必須要有讓皇上忌諱我們,放心我們的長久之策。眼下你們的姐姐桂英雖然已經是建功卓越的四皇子正妃,但我看她生的這個世子身子骨很不好,她們母子似乎都不得靖安王喜歡。你妹妹桂蓮說喜歡這個四皇子,皇上也曾說可以讓桂蓮進靖安王府。可是昨天皇上又召我進宮,告知我說讓桂蓮進太子府,我已經答應了。眼下你們兄弟兩雖然職務不大,但也算得上是皇親國戚,為防萬一,做人做事千萬不能張揚。等桂英和桂蓮多生下生下王子皇孫,根基穩固,我們家才能真正無虞。”
世子李芹道:“父王放心。上次進香的事情,我已經吩咐人千萬別讓外人知道,我也讓王府增加了一些侍衛。桂蓮若能進入太子府,生下兒子,以後至少也是個貴妃,去太子府總比去靖安王府好。”李青珍次子李芝道:“可是我昨晚在後花園看到妹妹,她可很不高興呢,她說她隻喜歡四皇子,所以就是做小也心甘情願去。我雖然勸說了她一番,隻怕她一時還想不開。”
李青珍聽了道:“論理,四皇子身上更有那麽一種霸氣,但他性子固執,臉上也總冷冰冰的,讓人看不透。昨日皇上還告知我,讓靖安王去監造皇陵,說是要磨磨他這樣的執拗性子。太子雖然出眾,但做事手段不是一般的狠。不過皇上這次改主意未必不是好事,桂英他們姐妹分別到太子府和靖安王府,總比留在一個王府好些。桂蓮的事,我會親自跟她說,陳明厲害,她若是聰明人,會知道我這個父親的良苦心的。”父子三個又商談了好久,才分別散去。
午後,李青珍在書房,對身邊的親信李忠道:“去後堂將二郡主請來,就說我有事情找她。”李忠應聲而去。不一會兒,二郡主桂蓮過來,給李青珍行過裏,問道:“你不知道父王喚女兒來何事?”李青珍道:“蓮兒,我聽你二哥說你心情不好,可有此事?”桂蓮聽了道:“父王,女兒不願去太子府,女兒隻想去靖安王府。”
李青珍道:“蓮兒,為父正要和你說此事。你可知道,今天我們這個王府的富貴從何而來?”桂蓮道:“自然是父王建功立業而來。”李青珍歎氣道:“女兒隻猜對了一半。你父王我十四歲入軍營,二十歲中武舉,經過多少波折才成為一方豪傑。當初水家王朝因災禍年年,民不聊生。邊關外族興起,國內流民作亂。所以為父才審時度勢,投靠了當今天子,才建有這番功業。為父知道你喜歡四皇子,現在是皇上讓你進太子府,你不願意,心裏不好受,為父都可以理解。但是女兒你可要知道,站得高也容易摔得重。三個異姓王中,隻有我們安南王府位極人臣。宦海沉浮難料,為了我們安南王府可以長久不衰,你去太子府,比去靖安王府會好得多。四皇子平常都冷冰冰的,性子孤僻固執,皇上也常因為他大為生氣。你姐姐在靖安王府,你自然知道她過得怎麽樣。現在皇上還健在,一旦太子登基,隻怕他這樣的性子終究會吃虧的。而你去太子府,太子的文治武功不可能比四皇子差,他年紀還不到三十歲。將來你隻要有孩子,太子繼位後你至少也是個貴妃。就是不能給我們府上帶來大富大貴,也足以使我們府上相安無事。所以蓮兒,聽父王的話,高高興興去太子府,好好伺候太子。女兒文武俱通,比你姐姐更有靈性,父王相信你一定可以過的好好的,也更有能力為我們安南王府分憂。”
桂蓮聽了,沉靜了好一會,才幽幽說道:“那我聽父王的,父王若沒有其他事情,女兒迴屋子去了。”李青珍道:“去吧,好好歇著。記住,這個月底太子府會來迎娶你。希望女兒不會讓父王失望!”
且說靖安王龍浩青從皇宮出來,帶著自己的親信隨從高安迴到自己王府,立馬去了自己書房。不一會兒,隻見李王妃的丫頭翠兒過來道:“王爺,王妃問你要不要一起用飯?”龍浩青聽了,想起在承德殿龍易天的問話,冷冷道:“你告訴王妃,我在花廳和長史一起用飯。另外你迴去告訴王妃,以後若我沒有過去招唿,我都這邊花廳用飯!”那丫頭聽了,隻好迴去相告。
高安勸道:“王爺,既然皇上讓你去監造皇陵,王爺又說不日便去,不如過去吃飯,順便告知這事?”龍豪青憤憤說道:“今日父皇沒有叫我進宮倒罷,沒有想到她竟然去父皇麵前告狀。若不是為大局想,我恨不得把她殺了。一個買主求榮的小人,偶然得誌,倒把我們龍族皇室當成當初的水家皇室耍。父皇看重這樣的人,我可不稀罕!”高安忙近前道:“王爺千萬別大聲,當心傳到王妃那裏。王爺現在是生米成了熟飯,還是忍忍吧。”
龍浩青道:“我本來以為她不過是木訥而已,現在看她簡直是一個愚婦!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不過在我麵前耍這些心眼,隻怕有一天我要讓她知道,錯誤的選擇會讓自己萬劫不複!”說罷又對高安道:“這裏去建皇陵的地方有多遠?”高安道:“從這裏出了皇城走官道,我們兩天便可以到。若從西南走山間小路,一天半便可以到。”龍浩青道:“那我們明天走西南的小路去。把該帶的東西帶上,去了那裏,我打算就那裏好好監造皇陵,沒有事情也不迴來。不帶兵不任職,我倒要好好享受那份清閑!一會我們吃過飯過去拿東西!”
吃過晚飯,龍浩青帶著高安去李王妃處拿東西。李王妃正在屋子裏和奶娘一起教小世子龍應弘學說話。龍應弘雖然已經三歲,卻還不大會說話,身子也弱弱的,太醫說是早產之故。李王妃見龍浩青進來,心中一陣狂喜。原來,四年前,這個李王妃聽說被龍易天指婚給龍浩青為妃,滿心喜歡。因為這個被稱為戰神的皇四子,李桂英見過兩次,一次在繼母的生辰宴席上,因為李桂英的繼母便是龍浩青的姑母。一次是在皇宮的一次宴請諸王及皇室宗親時,李桂英陪著繼母在禦花園偶遇龍浩青。雖然龍浩青給人的感覺是一臉冷峻,但龍浩青那英姿勃發玉樹臨風的樣子,早以讓李桂英心動不已。待到洞房花燭,滿心歡喜的李桂英以為美夢成真。誰知一陣狂虐之後,李桂英見到的不是如意郎君的柔情美意,而是滿眼的不屑甚至鄙夷。新婚的第二夜,龍浩青便去了書房獨宿。第三日龍浩青今新房,一個李桂英陪嫁帶來的嬤嬤因為新婚第二夜李桂英獨守空房一事,委婉地勸說了龍浩青幾句,誰知龍浩青聽了大1怒,當即叫人將這嬤嬤拉出去打了二十板子。李王妃苦苦哀求,龍浩青板著臉道:“王妃是王府郡主,自然知道什麽是三從四德。你們原來在安南王府怎麽樣的規矩本王不知道。但本王告訴你們,本王是從小在戰場上拚殺過來的,這裏的主子是本王。本王平生最恨說三道四的小人,若以後言行不檢點,本王可不會留情!”說罷揮袖而去。此後,龍浩青偶爾來這裏過夜,卻沒有一絲溫情。而這些,李桂英不敢迴去訴苦。因為自己生母已經故去,繼母是龍浩青姑母,妹妹桂蓮比自己小五歲,所以一直忍著。殊不知,龍浩青並非對李桂英有什麽大的反感。而是龍浩青最瞧不起李青珍的為人,尤其知道李青珍背叛了重用他的水家王朝而投向給予他種種承諾的龍族事情真相後,更對李青珍反感,偏偏龍易天將他的長女賜予自己為妃,才有了龍浩青這些反常的舉止。
卻說李王妃見龍浩青進屋子,一陣歡喜,雖然用飯叫丫頭去請時,反得龍浩青冷冰冰的幾句話不痛快。但李桂英畢竟已經在靖安王府四年,知道龍浩青的性子。李桂英讓奶娘將孩子帶出去,幾個丫頭也悄悄退下。李桂英親自給龍浩青沏了杯茶,笑道:“王爺日日辛苦,喝杯茶吧。”見龍浩青不吭聲,卻去櫃子裏找東西,忙近前道:“不知道王爺要找什麽?妾身幫你找吧。”龍浩青聽了,冷冷道:“我找些禦寒的衣物。王妃很賢明,是我常冷落王妃,常夜不歸宿,所以今天父皇讓我進宮,讓我去西邊監造皇陵,還說若無詔書不必迴來。所以我多帶些衣服去那裏,隻怕一年半載不迴來,你和孩子自求多福吧。”說罷拿了衣服走了出去。
望著龍浩青離去的身影,李桂英頓時感到一陣切骨的冰涼。是的,前些天妹妹桂蓮來看自己,自己忍不住歎氣,雖然不敢說龍浩青的不是,但常獨守空房的寂寞和孤獨,使李桂英還是對妹妹說了龍浩青很少來這裏過夜的事。誰知道這些最終傳到了皇上那裏,自己的本意決不希望會變成這樣!
九月十一日,龍浩青果然帶上收拾好的包袱,與高安一人一騎,離開了靖安王府,取西南小道,往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