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網中的人更加猛烈地掙紮起來,口中發出“啊啊”的聲音,那聲音像是尖銳的石子刮在砂板上,聽得人耳中生疼。
張連生卻不以為意,他甚至坐了下來,姿勢放鬆,合眼慢慢說道:“大師兄,洞庭宗的靑舟秘境開了,師父想讓我去,我卻是不敢。”
“靑舟秘境不知道能開多少次,築基這一關,我卻不敢出岔子。總要築基了才能安心。”
草網中的人依舊發著“啊啊”的音節,也不知是聽到了還是沒聽到。
“我最近老是想起我們以前的事情,那時候我多羨慕你,寧家在觀中被捧得多高,你就被捧得多高,煉氣四五層便有人喊你大師兄……”
“還想起,我們穿過墮仙湖看到的那個世界,可惜當時我膽子不大,不然也一並留下來了。”
“或許當時我留在了那裏,如今也不會是這樣了吧?”他側頭問道,神情裏竟然隱隱地有些傷感。
下一秒,那傷感卻被猙獰的陰翳取代:“不,我做的沒錯,這才是我的人生,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你有過的沒有過的我都有了。”
“我是煉氣大師兄,我是張家嫡子,是築基長老的關門弟子,誰都羨慕我,誰都比不上我!”
“是不是?是不是?”他瘋了一般地掐動法訣,黑紫色的草網長出了無數尖銳的利刺,不斷地向內收縮,從密密麻麻的網眼中漸漸地滲出血來。
草網之中的人,此刻卻不做聲了,仿佛死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張連生方才停了手,過了癮般地在原地朗聲笑起來。
他抬手發出一張傳訊符,看了看地上那張與草色融為一體的網,法訣停止後,那草網上的沾染的鮮血,竟也漸漸地淡了下去,像是被草網吸收了一般。
張連生微微地笑了笑,“寧師兄,還是同你說話最自在,那兩個太蠢,其他的,更不用說。”
“我還有事,這次便到這裏吧。後會有期。”
說完話,張連生便抽出陽曲劍,化作一道遁光消失在了天邊。
草網中重新發出輕微的聲響,同樣的“啊啊”聲,低低的,像是沙啞的哭聲。
明台觀製符閣。
製符閣一向是觀中除了丹鼎宮和演武堂之外最受弟子歡迎的一處。
觀中雖隻有兩個一階製符師,卻也足夠繪製出煉氣弟子們需要的低階符籙了。
此刻的製符閣依然與往常一般,人來人往,從廳中到通往丹鼎宮的長廊,到處都是前來領符籙的弟子。
唯有閣樓之上,兩位製符師繪製符籙的地方,才是安安靜靜的。
閣樓上此時坐著一個外貌年約三十的煉氣高階修士,正屏氣凝神地嚐試著拆解符文。他看的是一張中階符籙,符文繁瑣,是以他一連嚐試了月餘,仍未得到讓自己滿意的解法。
剛剛拆出一個符文,他忽然神色一凜,神識掃向門口:“抱樸?”
頓了一頓,他皺眉道:“哪位師兄大駕光臨?”
門開了,他下的禁製仿佛是紙片一般不堪一擊,來人輕輕揮袖,暗光一閃,已是抬腳走了進來。
“是我,丹青師弟。”
徐丹青已是一臉笑意:“原來是張師兄。”
張連生不急不緩地從門外走進來,身後跟著一個抖抖索索不敢說話的小童抱樸,睜大了眼睛瞅著他。
徐丹青看也不看抱樸一眼,隻吩咐道:“抱樸出去,告訴今日當值的弟子,誰也不許上來。”
小童連忙跑了出去。
徐丹青順手下了個禁製,抬頭便見張連生微微勾起了嘴角,他心下一緊,麵上卻不動聲色問道:“張師兄來可是有什麽要緊事?”
“沒有要緊事就不能來了?”
徐丹青猶豫了一息,仍舊笑道:“是師弟問差了,這製符閣,師兄當然是想來便來。”
他那一息的猶豫沒能被張連生漏去,張連生信步走到窗前,背手看著製符閣前來來往往的煉氣弟子:“洞庭宗的論道會,你是去的吧?”
徐丹青謹慎道:“製符閣有一個名額,但應當是給我金師弟了?”
“你不想去?”
徐丹青搖了搖頭,老成笑道:“不過是個秘境罷了,我不是那些年紀輕輕的練氣修士,又不擅長鬥法,何必浪費這個名額。”
張連生轉過來笑了笑:“你倒是看的明白。”
“也是,你一直是個明白人。”張連生意有所指道:“從前到現在。”
徐丹青收斂了表情,一言不發。
“你不去,王師妹卻不會不去。”張連生忽而換了話題。
“王師妹擅於鬥法,又剛好卡在練氣八層,論道會對她來說,確實正合適。”徐丹青客觀道。
“這次師父有些打算,我雖想幫上一把,我自己卻有心無力,王師妹正好……”
“至於你,一直明明白白的,也好。”張連生轉過身來,對桌前的徐丹青微微笑了笑。
屋內昏暗一片,原先那一片日光,恰好讓張連生嚴嚴實實地遮住了。
徐丹青退後一步,跪了下來。
他已不年輕了,二十多入道,從外門弟子到製符閣大弟子,這些年他自己都不敢去迴想。
他不能出一點差錯,一點也不能。
兩日對修士來說,快的像是兩息,這短短的兩日內,明台觀卻是發生了不少大事。一是,明台觀前往洞庭宗論道會的弟子名單已經出來了,就貼在山腰大殿前的廣場上。
能去的自然歡欣雀躍,不能去的沮喪一陣也就過了。
他們明台觀與洞庭宗關係好,人人都知道,這靑舟之地能開一次,便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明真長老不是也說了,不急在這一次。
二是,張長老的族侄,如今在觀中炙手可熱的張玉和,悄無聲地築基成功了。
在此之前,沒人聽說他是什麽時候煉氣圓滿的,也沒人知道他又是什麽時候開始閉關衝擊築基的。
許多人細細地想了想,似乎是從張長老上下山以後,便再也未見過這位張少爺了。
難不成,短短月餘,他便真的由十層成為十層圓滿,最後一舉築基成功了?
接到傳訊符的時候,明真長老正在樹下的美人靠上喝茶,他將傳訊符捏碎,從中傳來張玉和的聲音:“明台觀第四代弟子張玉和時年二十四歲,築基成功,上聞天地,下告師長……”
明真長老神色不變,對身後立著的弟子道:“你猜猜,張玉和這個時候築基,是什麽意思?”
美人靠後立著一個長相俊美,麵若敷粉的男修,他側頭懷疑道:“會不會是假的……”
明真長老聞言像是聽到了一個極好笑的笑話一般笑起來:“你可真敢想。”
張連生卻不以為意,他甚至坐了下來,姿勢放鬆,合眼慢慢說道:“大師兄,洞庭宗的靑舟秘境開了,師父想讓我去,我卻是不敢。”
“靑舟秘境不知道能開多少次,築基這一關,我卻不敢出岔子。總要築基了才能安心。”
草網中的人依舊發著“啊啊”的音節,也不知是聽到了還是沒聽到。
“我最近老是想起我們以前的事情,那時候我多羨慕你,寧家在觀中被捧得多高,你就被捧得多高,煉氣四五層便有人喊你大師兄……”
“還想起,我們穿過墮仙湖看到的那個世界,可惜當時我膽子不大,不然也一並留下來了。”
“或許當時我留在了那裏,如今也不會是這樣了吧?”他側頭問道,神情裏竟然隱隱地有些傷感。
下一秒,那傷感卻被猙獰的陰翳取代:“不,我做的沒錯,這才是我的人生,我得到了我想要的一切,你有過的沒有過的我都有了。”
“我是煉氣大師兄,我是張家嫡子,是築基長老的關門弟子,誰都羨慕我,誰都比不上我!”
“是不是?是不是?”他瘋了一般地掐動法訣,黑紫色的草網長出了無數尖銳的利刺,不斷地向內收縮,從密密麻麻的網眼中漸漸地滲出血來。
草網之中的人,此刻卻不做聲了,仿佛死了一般。
過了好一會,張連生方才停了手,過了癮般地在原地朗聲笑起來。
他抬手發出一張傳訊符,看了看地上那張與草色融為一體的網,法訣停止後,那草網上的沾染的鮮血,竟也漸漸地淡了下去,像是被草網吸收了一般。
張連生微微地笑了笑,“寧師兄,還是同你說話最自在,那兩個太蠢,其他的,更不用說。”
“我還有事,這次便到這裏吧。後會有期。”
說完話,張連生便抽出陽曲劍,化作一道遁光消失在了天邊。
草網中重新發出輕微的聲響,同樣的“啊啊”聲,低低的,像是沙啞的哭聲。
明台觀製符閣。
製符閣一向是觀中除了丹鼎宮和演武堂之外最受弟子歡迎的一處。
觀中雖隻有兩個一階製符師,卻也足夠繪製出煉氣弟子們需要的低階符籙了。
此刻的製符閣依然與往常一般,人來人往,從廳中到通往丹鼎宮的長廊,到處都是前來領符籙的弟子。
唯有閣樓之上,兩位製符師繪製符籙的地方,才是安安靜靜的。
閣樓上此時坐著一個外貌年約三十的煉氣高階修士,正屏氣凝神地嚐試著拆解符文。他看的是一張中階符籙,符文繁瑣,是以他一連嚐試了月餘,仍未得到讓自己滿意的解法。
剛剛拆出一個符文,他忽然神色一凜,神識掃向門口:“抱樸?”
頓了一頓,他皺眉道:“哪位師兄大駕光臨?”
門開了,他下的禁製仿佛是紙片一般不堪一擊,來人輕輕揮袖,暗光一閃,已是抬腳走了進來。
“是我,丹青師弟。”
徐丹青已是一臉笑意:“原來是張師兄。”
張連生不急不緩地從門外走進來,身後跟著一個抖抖索索不敢說話的小童抱樸,睜大了眼睛瞅著他。
徐丹青看也不看抱樸一眼,隻吩咐道:“抱樸出去,告訴今日當值的弟子,誰也不許上來。”
小童連忙跑了出去。
徐丹青順手下了個禁製,抬頭便見張連生微微勾起了嘴角,他心下一緊,麵上卻不動聲色問道:“張師兄來可是有什麽要緊事?”
“沒有要緊事就不能來了?”
徐丹青猶豫了一息,仍舊笑道:“是師弟問差了,這製符閣,師兄當然是想來便來。”
他那一息的猶豫沒能被張連生漏去,張連生信步走到窗前,背手看著製符閣前來來往往的煉氣弟子:“洞庭宗的論道會,你是去的吧?”
徐丹青謹慎道:“製符閣有一個名額,但應當是給我金師弟了?”
“你不想去?”
徐丹青搖了搖頭,老成笑道:“不過是個秘境罷了,我不是那些年紀輕輕的練氣修士,又不擅長鬥法,何必浪費這個名額。”
張連生轉過來笑了笑:“你倒是看的明白。”
“也是,你一直是個明白人。”張連生意有所指道:“從前到現在。”
徐丹青收斂了表情,一言不發。
“你不去,王師妹卻不會不去。”張連生忽而換了話題。
“王師妹擅於鬥法,又剛好卡在練氣八層,論道會對她來說,確實正合適。”徐丹青客觀道。
“這次師父有些打算,我雖想幫上一把,我自己卻有心無力,王師妹正好……”
“至於你,一直明明白白的,也好。”張連生轉過身來,對桌前的徐丹青微微笑了笑。
屋內昏暗一片,原先那一片日光,恰好讓張連生嚴嚴實實地遮住了。
徐丹青退後一步,跪了下來。
他已不年輕了,二十多入道,從外門弟子到製符閣大弟子,這些年他自己都不敢去迴想。
他不能出一點差錯,一點也不能。
兩日對修士來說,快的像是兩息,這短短的兩日內,明台觀卻是發生了不少大事。一是,明台觀前往洞庭宗論道會的弟子名單已經出來了,就貼在山腰大殿前的廣場上。
能去的自然歡欣雀躍,不能去的沮喪一陣也就過了。
他們明台觀與洞庭宗關係好,人人都知道,這靑舟之地能開一次,便能有第二次第三次,明真長老不是也說了,不急在這一次。
二是,張長老的族侄,如今在觀中炙手可熱的張玉和,悄無聲地築基成功了。
在此之前,沒人聽說他是什麽時候煉氣圓滿的,也沒人知道他又是什麽時候開始閉關衝擊築基的。
許多人細細地想了想,似乎是從張長老上下山以後,便再也未見過這位張少爺了。
難不成,短短月餘,他便真的由十層成為十層圓滿,最後一舉築基成功了?
接到傳訊符的時候,明真長老正在樹下的美人靠上喝茶,他將傳訊符捏碎,從中傳來張玉和的聲音:“明台觀第四代弟子張玉和時年二十四歲,築基成功,上聞天地,下告師長……”
明真長老神色不變,對身後立著的弟子道:“你猜猜,張玉和這個時候築基,是什麽意思?”
美人靠後立著一個長相俊美,麵若敷粉的男修,他側頭懷疑道:“會不會是假的……”
明真長老聞言像是聽到了一個極好笑的笑話一般笑起來:“你可真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