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遷宴結束的第二天,許老爹和許老娘就打算離開了,任許禾如何挽留,也不多待。
“家裏還有一攤子事情呢,出門前雖說將家裏養的那些豬、兔子、雞鴨都托給了村裏的人,但時間久了也不好,誰家沒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許老娘知道閨女是真心想留他們多住,不過家裏人多,哪能真的賴在閨女這裏白吃白喝,時間長了,兄弟姐妹之間,沒問題也要出問題了,“隔得也不遠,我和你爹老胳膊腿了,沒什麽大事,是懶得再跑的,你和孩子有空多迴家看看就是!”
“行吧,想來家裏確實事情也多,您這麽說,我也不挽留了,接下來八月的中秋,我就不過去了,您外孫要到讀書的年紀了,我準備給他送去附近的學塾,到時候肯定忙著這件事呢!”許禾一邊吩咐金管家將早就準備好給許家帶迴去的禮物裝好,一邊和許老娘說話,“給家裏準備了點東西,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都是平常用的,這一趟哥哥嫂嫂都在,拿著也方便,迴去了可別舍不得吃用。”
許老娘心裏搖頭,這孩子真是手越來越鬆了,“知道你惦記爹娘呢,家裏什麽都有,缺不了吃喝。”
“那我想要孝敬您和爹,您還不願意了!”許禾故作嗔怒。
嘴上雖然抱怨閨女手鬆,但心裏怎麽會不高興閨女的惦記,哎,都是甜蜜的煩惱!
送走了娘家人,許禾家裏也徹底安靜下來,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有點不習慣。還是許禾想著宋瑾讀書的事情,和兩位鄰居來往倒是更頻繁了。
蔣太太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青衿書院進學,小兒子今年十歲,也在程太太那天說的岑舉人開的學塾讀書。從程太太那裏得知,岑舉人對學生的課業要求比較嚴格,家裏又沒有其他事情要忙,許禾就緊抓兩個孩子的課業了,《千字文》學完了,《論語》可以安排上,不懂沒關係,先看看內容,要能把內容背下來,到時候入學聽先生講解,就更容易理解。
上午抓著孩子讀書練字,下午許禾還是讓他們自己玩耍的,許禾到蔣太太家中閑聊,主要是打聽岑舉人的學塾入學的事情,束修幾何,拜師禮該如何選擇,提前做好準備才不至於到時候抓瞎。
宋瑜和宋瑾卻與程家的孩子玩在了一起,程太太的幼女,叫做程知微的小姑娘,今年十歲,比宋瑜大不到兩歲,兩個孩子意外的合拍,這些日子已經處成小手帕閨了。宋瑾和程灝年紀相仿,以前在葫蘆巷子,宋瑾都是小的那個,沒有同齡玩伴,如今遇上了程灝,都是調皮的孩子,一下子就玩到一起去了。
許禾不管孩子們之間的交際,宋瑜和宋瑾的教養,她是十分有自信的,兩個孩子不是什麽天才兒童,但與人交往的禮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岑舉人的學塾,分兩撥,一撥專門收幾歲的蒙童,根據年齡和學業進度,分了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另一撥,就是中了秀才的讀書人,有些是不那麽拔尖,沒能進青衿書院,或是在青衿書院拿不到補助,書院的一些費用沒辦法免去,一些是覺得岑舉人這裏學生沒那麽多,更盡心,就選擇在岑舉人的學塾繼續讀書。”蔣太太兩個兒子都在讀書,對這些學塾非常了解,知道許禾家也有孩子到了入學的時候,非常細心的給她講解,“岑舉人如今主要帶秀才班的學生,蒙學這邊,甲班的學生是由岑舉人的同窗,一位姓鄔的舉人在帶,另外三個班,是請了其他的秀才在教的。”
老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個人帶所有的學生,“雖說不是岑舉人親自給孩子啟蒙,但其他先生也不差,我家文濤,如今就在丙字班,我家文瀚,在進入青衿書院之前,也都是一直跟和岑舉人讀書的,所以啊,岑舉人的學塾在咱們若水巷這一片,名聲也是非常不錯的。”
許禾點頭,解釋道:“這是自然,我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也聽到了岑舉人學塾的名聲,我家宋瑾能去岑舉人那邊讀書,我是放心的。不過,不知道岑舉人的私塾束修幾何?拜師禮又該如何安排?”許禾做人做事都比較好強,喜歡未雨綢繆,不喜歡臨時抱佛腳,更不願意失禮於人,“孩子讀書是大事,我就怕一個不仔細,耽誤了。”
蔣太太表示理解:“這是自然,都是當娘的,我還能不理解。我們文瀚剛開始進學那會兒,我也天天的擔心這擔心那的,也就是到了文濤這裏,哪怕是有經驗了,可再來一遍,心裏還是放不下。”知道許禾不缺錢,蔣太太也沒有敷衍,直接將當初她準備的拜師禮說了,“束修是固定的,一學期兩貫錢的費用,另外自來都有的六禮,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還有幹瘦肉條,也都用匣子裝好備著。其他的,就看咱們自己的心意和家境了,有些家裏日子沒那麽寬裕的,給先生準備一個荷包也使得,寬裕一點的,像咱們這種,送上一些布匹綢緞或者一壇好酒,也很體麵了。”
都說窮秀才富舉人,有了舉人功名,怎麽也缺不了日常花用的小錢,這岑舉人確實是熱心教育,並非為了錢財,所以也不介意學生是不是能在束修之外送禮給他。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許禾也就心滿意足了,束修一學期兩貫錢,對她來說肯定不算什麽,就是宋瑾自己攢下的零花錢都能付得起,不過,也不要覺得兩貫錢不多,要知道,棠州城裏,節省些的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說不定都花不到兩貫錢,足以見得,在這個時代,讀書,真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消費,何況,這還隻是束修,大頭在書本費用、筆墨紙硯的費用,還有孩子的生活費,這些都是少不了的。
“所以啊,你入學了,可要好好跟著學生學習,不能荒廢光陰!”許禾怎麽想的,也是跟孩子們怎麽說的,她不是那種不言不語,默默付出的人,不是說要孩子感恩,而是得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獲得的讀書機會,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隻有知道珍貴,才會懂得珍惜。要是什麽都不說,孩子也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哪裏能知道你的想法。哪天生氣了,就說孩子不懂得大人的辛苦,孩子不懂大人的辛苦不是肯定的嘛,關鍵是當大人的得和孩子好好溝通呀!一遍說不懂,就多說幾遍嘛,再不懂,就帶著孩子去體驗,千萬別一邊說孩子不懂,一邊又跟鋸了嘴的葫蘆一樣,什麽都不說,也舍不得對孩子下狠心,那就真的隻能自食苦果了。
宋瑾點頭,雖然平常總是煩惱要讀書寫字,但他也知道,讀書是一件好事,葫蘆巷子裏的哥哥們,即使不愛讀書,提起讀書來,也是羨慕的口吻居多,所以宋瑾非常知道好歹,“娘,我和阿灝說好了,我們到時候,一起上學,一起放學,還能一起看書寫作業!”
“那很不錯呀,阿灝他爹爹是書院的山長,懂得好多知識,阿灝的娘親也是個大才女,你和阿灝一起,好好學,以後肯定能懂得更多,到時候去找葫蘆巷子的哥哥們玩,還有你表哥表姐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的,”許禾誇張的模仿著孩子說話的語氣,“哎呀,小阿瑾,你好厲害哦,都懂得那麽多了,學識好淵博!”
“哎呀,娘~”宋瑾紅著臉,不好意思了,一句娘喊的百轉千迴。
宋瑜在一邊哈哈大笑,不過許禾沒有錯過這孩子眼中閃過的羨慕,比起還在玩心比較重年紀的宋瑾,宋瑜才是真的喜歡讀書的那個,可她已經知道,沒有哪個學塾收女學生,比起認識的其他姐妹好友,她自覺已經很幸運了,有她娘教她讀書識字,也不限製她買書看書。
許禾摸了摸小姑娘的小腦袋,給這孩子找老師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有才華的女老師,那是搶手的很,她還得好好合計合計才行,“最近跟程家知微玩的怎麽樣啊?我聽程太太說,知微已經在讀《詩經》了?”
宋瑜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知微姐姐也教了我,不過我學的比較慢。”
“慢也是正常的,知微跟著她娘學了好久了,你才開始學呢。別著急,學習本來就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許禾不是安慰她,而是發現,宋瑜這孩子其實更擅長理工科,不是那種文科天賦滿滿的文藝才女,許禾教她算數與物理,她很快就能掌握,反而國學知識就學得平常。
宋瑜也知道,她不是那種容易自卑的姑娘,受她娘的影響,反而是個內心很自信的孩子,她很明白人和人不一樣,知微姐姐擅長詩詞,她也擅長算數,並不覺得自己差在哪裏,不過是性子不服輸,就算不如別人有天賦,也要好好學,“娘,我知道!”
宋瑾還沒進入學塾讀書,今年秋闈的成績就下來了,這本與許禾也沒什麽相幹,許家這邊也沒有哪個親戚參加秋闈的,不過葫蘆巷子那邊,孫秀才這一次榜上有名,許禾一直與吳慧雲交好,兩人比較有共同話題,關係向來不錯,如今她從秀才娘子升級成了舉人娘子,許禾肯定是要去好好恭喜她一番的。
想著也有一段時間沒去葫蘆巷子那邊了,許禾準備了一套品質很不錯的筆墨紙硯當禮物,又另外準備了藥材點心,加起來四色禮物,就帶著宋瑜宋瑾去孫家恭賀去了。
路上,許禾叮囑兩個孩子:“要是見到了孫家的文秀姐姐,別和她發生衝突,孫家叔叔正有喜事呢,可不興掃人家的興。”
孫秀才,哦,現在要叫孫舉人了,孫舉人也是狠下心好好管過自家女兒的,不過孩子年紀在那裏,性格呢,也基本定了型,管教再多,改的也有限,不過糊弄外人也足夠了。許禾原來和孫家住一起,孫文秀的性子如何再清楚不過,這姑娘,著實是讓人同情不起來,還是怒其不爭多一點。
都說有後爹就有後娘,但吳慧雲這個人當繼母,做得其實夠可以了,說把孫文秀當親生的看待,就虛偽了,但也沒哪裏苛待過這個孩子,當後媽的不好管教,也沒有直接放棄或者捧殺,而是讓當爹的好好管,這怎麽也說不上錯。隻是,許禾皺眉,孫文秀這姑娘,實在不是個聰明孩子,這不是罵人的話,隻是闡述一個事實,這姑娘真的就是比較鈍的那種孩子,性格又偏偏敏感尖銳,這得虧不是她的女兒,不然可愁死人去!
許禾到的時候,孫家已經很熱鬧了,男人自有孫舉人自己招待,街坊主婦們都來找吳慧雲聊天了,蹭蹭舉人家的喜氣,說不定自己孩子也能開竅當舉人老爺呢?再就是燒燒舉人老爺家的熱灶嘛,萬一哪天求人家幫忙,也不至於臨時燒冷灶呀。
孫家是沒有仆婦的,吳慧雲親自接了禮物,拉著許禾往堂屋裏麵坐,“好些時候沒看見你了,趕緊過來好好說說話!”
許禾也不客氣,打發兩個急著去找小夥伴的孩子,就跟著吳慧雲坐下喝茶去了,堂屋裏,陳嫂子還是其他相熟的婦人都在,“咱們那邊書院有人抄了中舉的名單貼在書院外頭,我閑不住,沒事就愛走動,正好看到了。這不,就見孫舉人的名字在上麵呢,還怕認錯了,結果家裏人出去買菜,就聽陳嫂子家的那位說了,正是你家這位,成了舉人老爺呢!那我不得趕緊來燒燒熱灶,可得在舉人娘子麵前好好露露臉!”
說得其他人哄堂大笑,吳慧雲也滿臉笑容的拍她,“就你這嘴皮會說,我可要好好看的,禮物少了,我這舉人娘子,可是不依的!”
“哎喲,那可得請舉人娘子繞過這個!”
都是一夥子熟人,沒有那麽多忌諱,聊天也放鬆,玩笑也開的起。
“孫舉人可是要準備進京趕考,我聽說,舉人上麵還有進士老爺,考中了就能當大官了!”有認識的婦人不太了解考學的事情,便問吳慧雲。
吳慧雲搖頭,“沒那麽快呢,文秀她爹說了,還是要繼續讀書,等下一次春闈再去也不遲。”
許禾附和:“孫舉人向來穩重,怕是想更穩妥一點,反正你們兩都還年輕,三年後再去參加春闈也沒什麽要緊的。”
“正是這麽個理,”吳慧雲還是知道輕重的,科舉不易,他人隻看到了中舉的風光,她這個當妻子,最是知道自家夫君的辛苦,若不是夫君自己也有誌官場,她是做秀才娘子,還是舉人娘子,都沒什麽差別,“這幾天,文秀她爹安排著要迴鄉一趟,中舉也算是大事,怎麽也得告知族裏一趟。等從族裏迴來,再請大家來吃酒席,到時候嫂子們可得來!”
有個當舉人的街坊,關係處得也還行,這是好事,大家哪裏有不應的道理,紛紛響應呢。不提和吳慧雲的私教,從功利角度上來看,孫舉人未來進士及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能和未來官員交好,許禾也不會清高的拒絕。
“家裏還有一攤子事情呢,出門前雖說將家裏養的那些豬、兔子、雞鴨都托給了村裏的人,但時間久了也不好,誰家沒有自己的事情要忙!”許老娘知道閨女是真心想留他們多住,不過家裏人多,哪能真的賴在閨女這裏白吃白喝,時間長了,兄弟姐妹之間,沒問題也要出問題了,“隔得也不遠,我和你爹老胳膊腿了,沒什麽大事,是懶得再跑的,你和孩子有空多迴家看看就是!”
“行吧,想來家裏確實事情也多,您這麽說,我也不挽留了,接下來八月的中秋,我就不過去了,您外孫要到讀書的年紀了,我準備給他送去附近的學塾,到時候肯定忙著這件事呢!”許禾一邊吩咐金管家將早就準備好給許家帶迴去的禮物裝好,一邊和許老娘說話,“給家裏準備了點東西,不是什麽貴重東西,都是平常用的,這一趟哥哥嫂嫂都在,拿著也方便,迴去了可別舍不得吃用。”
許老娘心裏搖頭,這孩子真是手越來越鬆了,“知道你惦記爹娘呢,家裏什麽都有,缺不了吃喝。”
“那我想要孝敬您和爹,您還不願意了!”許禾故作嗔怒。
嘴上雖然抱怨閨女手鬆,但心裏怎麽會不高興閨女的惦記,哎,都是甜蜜的煩惱!
送走了娘家人,許禾家裏也徹底安靜下來,一時半會兒的,還真有點不習慣。還是許禾想著宋瑾讀書的事情,和兩位鄰居來往倒是更頻繁了。
蔣太太隻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青衿書院進學,小兒子今年十歲,也在程太太那天說的岑舉人開的學塾讀書。從程太太那裏得知,岑舉人對學生的課業要求比較嚴格,家裏又沒有其他事情要忙,許禾就緊抓兩個孩子的課業了,《千字文》學完了,《論語》可以安排上,不懂沒關係,先看看內容,要能把內容背下來,到時候入學聽先生講解,就更容易理解。
上午抓著孩子讀書練字,下午許禾還是讓他們自己玩耍的,許禾到蔣太太家中閑聊,主要是打聽岑舉人的學塾入學的事情,束修幾何,拜師禮該如何選擇,提前做好準備才不至於到時候抓瞎。
宋瑜和宋瑾卻與程家的孩子玩在了一起,程太太的幼女,叫做程知微的小姑娘,今年十歲,比宋瑜大不到兩歲,兩個孩子意外的合拍,這些日子已經處成小手帕閨了。宋瑾和程灝年紀相仿,以前在葫蘆巷子,宋瑾都是小的那個,沒有同齡玩伴,如今遇上了程灝,都是調皮的孩子,一下子就玩到一起去了。
許禾不管孩子們之間的交際,宋瑜和宋瑾的教養,她是十分有自信的,兩個孩子不是什麽天才兒童,但與人交往的禮數,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岑舉人的學塾,分兩撥,一撥專門收幾歲的蒙童,根據年齡和學業進度,分了甲乙丙丁四個級別。另一撥,就是中了秀才的讀書人,有些是不那麽拔尖,沒能進青衿書院,或是在青衿書院拿不到補助,書院的一些費用沒辦法免去,一些是覺得岑舉人這裏學生沒那麽多,更盡心,就選擇在岑舉人的學塾繼續讀書。”蔣太太兩個兒子都在讀書,對這些學塾非常了解,知道許禾家也有孩子到了入學的時候,非常細心的給她講解,“岑舉人如今主要帶秀才班的學生,蒙學這邊,甲班的學生是由岑舉人的同窗,一位姓鄔的舉人在帶,另外三個班,是請了其他的秀才在教的。”
老師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個人帶所有的學生,“雖說不是岑舉人親自給孩子啟蒙,但其他先生也不差,我家文濤,如今就在丙字班,我家文瀚,在進入青衿書院之前,也都是一直跟和岑舉人讀書的,所以啊,岑舉人的學塾在咱們若水巷這一片,名聲也是非常不錯的。”
許禾點頭,解釋道:“這是自然,我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也聽到了岑舉人學塾的名聲,我家宋瑾能去岑舉人那邊讀書,我是放心的。不過,不知道岑舉人的私塾束修幾何?拜師禮又該如何安排?”許禾做人做事都比較好強,喜歡未雨綢繆,不喜歡臨時抱佛腳,更不願意失禮於人,“孩子讀書是大事,我就怕一個不仔細,耽誤了。”
蔣太太表示理解:“這是自然,都是當娘的,我還能不理解。我們文瀚剛開始進學那會兒,我也天天的擔心這擔心那的,也就是到了文濤這裏,哪怕是有經驗了,可再來一遍,心裏還是放不下。”知道許禾不缺錢,蔣太太也沒有敷衍,直接將當初她準備的拜師禮說了,“束修是固定的,一學期兩貫錢的費用,另外自來都有的六禮,芹菜、蓮子、紅豆、紅棗、桂圓還有幹瘦肉條,也都用匣子裝好備著。其他的,就看咱們自己的心意和家境了,有些家裏日子沒那麽寬裕的,給先生準備一個荷包也使得,寬裕一點的,像咱們這種,送上一些布匹綢緞或者一壇好酒,也很體麵了。”
都說窮秀才富舉人,有了舉人功名,怎麽也缺不了日常花用的小錢,這岑舉人確實是熱心教育,並非為了錢財,所以也不介意學生是不是能在束修之外送禮給他。
得到了想要的信息,許禾也就心滿意足了,束修一學期兩貫錢,對她來說肯定不算什麽,就是宋瑾自己攢下的零花錢都能付得起,不過,也不要覺得兩貫錢不多,要知道,棠州城裏,節省些的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說不定都花不到兩貫錢,足以見得,在這個時代,讀書,真不是人人都能負擔得起的消費,何況,這還隻是束修,大頭在書本費用、筆墨紙硯的費用,還有孩子的生活費,這些都是少不了的。
“所以啊,你入學了,可要好好跟著學生學習,不能荒廢光陰!”許禾怎麽想的,也是跟孩子們怎麽說的,她不是那種不言不語,默默付出的人,不是說要孩子感恩,而是得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夠獲得的讀書機會,是很多人求而不得的,隻有知道珍貴,才會懂得珍惜。要是什麽都不說,孩子也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哪裏能知道你的想法。哪天生氣了,就說孩子不懂得大人的辛苦,孩子不懂大人的辛苦不是肯定的嘛,關鍵是當大人的得和孩子好好溝通呀!一遍說不懂,就多說幾遍嘛,再不懂,就帶著孩子去體驗,千萬別一邊說孩子不懂,一邊又跟鋸了嘴的葫蘆一樣,什麽都不說,也舍不得對孩子下狠心,那就真的隻能自食苦果了。
宋瑾點頭,雖然平常總是煩惱要讀書寫字,但他也知道,讀書是一件好事,葫蘆巷子裏的哥哥們,即使不愛讀書,提起讀書來,也是羨慕的口吻居多,所以宋瑾非常知道好歹,“娘,我和阿灝說好了,我們到時候,一起上學,一起放學,還能一起看書寫作業!”
“那很不錯呀,阿灝他爹爹是書院的山長,懂得好多知識,阿灝的娘親也是個大才女,你和阿灝一起,好好學,以後肯定能懂得更多,到時候去找葫蘆巷子的哥哥們玩,還有你表哥表姐他們,肯定會大吃一驚的,”許禾誇張的模仿著孩子說話的語氣,“哎呀,小阿瑾,你好厲害哦,都懂得那麽多了,學識好淵博!”
“哎呀,娘~”宋瑾紅著臉,不好意思了,一句娘喊的百轉千迴。
宋瑜在一邊哈哈大笑,不過許禾沒有錯過這孩子眼中閃過的羨慕,比起還在玩心比較重年紀的宋瑾,宋瑜才是真的喜歡讀書的那個,可她已經知道,沒有哪個學塾收女學生,比起認識的其他姐妹好友,她自覺已經很幸運了,有她娘教她讀書識字,也不限製她買書看書。
許禾摸了摸小姑娘的小腦袋,給這孩子找老師還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有才華的女老師,那是搶手的很,她還得好好合計合計才行,“最近跟程家知微玩的怎麽樣啊?我聽程太太說,知微已經在讀《詩經》了?”
宋瑜點點頭,有些不好意思:“知微姐姐也教了我,不過我學的比較慢。”
“慢也是正常的,知微跟著她娘學了好久了,你才開始學呢。別著急,學習本來就是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許禾不是安慰她,而是發現,宋瑜這孩子其實更擅長理工科,不是那種文科天賦滿滿的文藝才女,許禾教她算數與物理,她很快就能掌握,反而國學知識就學得平常。
宋瑜也知道,她不是那種容易自卑的姑娘,受她娘的影響,反而是個內心很自信的孩子,她很明白人和人不一樣,知微姐姐擅長詩詞,她也擅長算數,並不覺得自己差在哪裏,不過是性子不服輸,就算不如別人有天賦,也要好好學,“娘,我知道!”
宋瑾還沒進入學塾讀書,今年秋闈的成績就下來了,這本與許禾也沒什麽相幹,許家這邊也沒有哪個親戚參加秋闈的,不過葫蘆巷子那邊,孫秀才這一次榜上有名,許禾一直與吳慧雲交好,兩人比較有共同話題,關係向來不錯,如今她從秀才娘子升級成了舉人娘子,許禾肯定是要去好好恭喜她一番的。
想著也有一段時間沒去葫蘆巷子那邊了,許禾準備了一套品質很不錯的筆墨紙硯當禮物,又另外準備了藥材點心,加起來四色禮物,就帶著宋瑜宋瑾去孫家恭賀去了。
路上,許禾叮囑兩個孩子:“要是見到了孫家的文秀姐姐,別和她發生衝突,孫家叔叔正有喜事呢,可不興掃人家的興。”
孫秀才,哦,現在要叫孫舉人了,孫舉人也是狠下心好好管過自家女兒的,不過孩子年紀在那裏,性格呢,也基本定了型,管教再多,改的也有限,不過糊弄外人也足夠了。許禾原來和孫家住一起,孫文秀的性子如何再清楚不過,這姑娘,著實是讓人同情不起來,還是怒其不爭多一點。
都說有後爹就有後娘,但吳慧雲這個人當繼母,做得其實夠可以了,說把孫文秀當親生的看待,就虛偽了,但也沒哪裏苛待過這個孩子,當後媽的不好管教,也沒有直接放棄或者捧殺,而是讓當爹的好好管,這怎麽也說不上錯。隻是,許禾皺眉,孫文秀這姑娘,實在不是個聰明孩子,這不是罵人的話,隻是闡述一個事實,這姑娘真的就是比較鈍的那種孩子,性格又偏偏敏感尖銳,這得虧不是她的女兒,不然可愁死人去!
許禾到的時候,孫家已經很熱鬧了,男人自有孫舉人自己招待,街坊主婦們都來找吳慧雲聊天了,蹭蹭舉人家的喜氣,說不定自己孩子也能開竅當舉人老爺呢?再就是燒燒舉人老爺家的熱灶嘛,萬一哪天求人家幫忙,也不至於臨時燒冷灶呀。
孫家是沒有仆婦的,吳慧雲親自接了禮物,拉著許禾往堂屋裏麵坐,“好些時候沒看見你了,趕緊過來好好說說話!”
許禾也不客氣,打發兩個急著去找小夥伴的孩子,就跟著吳慧雲坐下喝茶去了,堂屋裏,陳嫂子還是其他相熟的婦人都在,“咱們那邊書院有人抄了中舉的名單貼在書院外頭,我閑不住,沒事就愛走動,正好看到了。這不,就見孫舉人的名字在上麵呢,還怕認錯了,結果家裏人出去買菜,就聽陳嫂子家的那位說了,正是你家這位,成了舉人老爺呢!那我不得趕緊來燒燒熱灶,可得在舉人娘子麵前好好露露臉!”
說得其他人哄堂大笑,吳慧雲也滿臉笑容的拍她,“就你這嘴皮會說,我可要好好看的,禮物少了,我這舉人娘子,可是不依的!”
“哎喲,那可得請舉人娘子繞過這個!”
都是一夥子熟人,沒有那麽多忌諱,聊天也放鬆,玩笑也開的起。
“孫舉人可是要準備進京趕考,我聽說,舉人上麵還有進士老爺,考中了就能當大官了!”有認識的婦人不太了解考學的事情,便問吳慧雲。
吳慧雲搖頭,“沒那麽快呢,文秀她爹說了,還是要繼續讀書,等下一次春闈再去也不遲。”
許禾附和:“孫舉人向來穩重,怕是想更穩妥一點,反正你們兩都還年輕,三年後再去參加春闈也沒什麽要緊的。”
“正是這麽個理,”吳慧雲還是知道輕重的,科舉不易,他人隻看到了中舉的風光,她這個當妻子,最是知道自家夫君的辛苦,若不是夫君自己也有誌官場,她是做秀才娘子,還是舉人娘子,都沒什麽差別,“這幾天,文秀她爹安排著要迴鄉一趟,中舉也算是大事,怎麽也得告知族裏一趟。等從族裏迴來,再請大家來吃酒席,到時候嫂子們可得來!”
有個當舉人的街坊,關係處得也還行,這是好事,大家哪裏有不應的道理,紛紛響應呢。不提和吳慧雲的私教,從功利角度上來看,孫舉人未來進士及第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能和未來官員交好,許禾也不會清高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