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天拜訪了蔣太太,第二天便收到了程太太的迴帖,隻看帖子上的字,不知道是不是程太太親筆寫的,反正以許禾的眼光來看,絕對能評一個上上等。
根據昨天蔣太太說的那些話,許禾大致猜測了一下程太太的性格,重視規矩禮儀的才女,是不是真的目下無塵不好說。所以今天這上門拜訪,還得費點心思。
禮物不至於太貴重,但不能像昨天送給蔣太太的那樣,直接送自己做的胭脂水粉,說不得程太太覺得輕浮。倒是可以將自己閑著無聊帶著孩子們做的花箋裝上一份,這東西別看不當吃不當喝的,但在讀書人眼中,也能說一句風雅,出不了錯!
等見到了程太太本人,許禾就慶幸了,慶幸自己選對了禮物,也慶幸自己沒有隻憑借蔣太太的一麵之詞去果斷的給人打上標簽。
不是蔣太太騙了她,而是,許禾這兩位新鄰居大概真的不合拍。別看昨天蔣太太自我調侃不愛讀書,但實則是個稱得上八麵玲瓏的聰明人,說話做事十分有分寸,十分具有煙火氣的一位婦人。而程太太,隻看長相氣質,就和蔣太太不是一路人,按照許禾前世的審美劃分,程太太可以說得上是頂級小白花長相,身形嬌小玲瓏,眼眸柔情似水,配上一彎柳葉眉,簡直能軟到人心裏去!
許禾觀察了一會兒,覺得這位山長夫人並非目下無塵的清高性子,都說居移氣養移體,不過是教養使然,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會覺得有點端著,不好靠近,但或許在本人那裏,不過是日常的習慣。
再與程太太交談幾句後,許禾就能斷定,這位太太和她的丈夫程山長的感情絕對很好。都到當祖母的年紀了,性格竟然出乎意料的單純,說的都是詩詞歌賦,風花雪月,聽不懂的就抓瞎,但肯定能和她丈夫琴瑟和鳴。才女是真的才女,就是許禾有點吃不消,詩詞歌賦真不是她擅長的,再說下去,還不得讓人覺得自己不學無術啊!
許禾正想著要怎麽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呢,一個玉雪團子跑進了待客廳,隻見那團子一身紅,嘴裏喊著“娘”,然後撲進了程太太的懷裏。
許禾猜這大概就是程家夫婦的老來子,才六歲的程灝了。
“阿灝,有客來訪,怎能如此不懂禮數?”程太太趕緊扶著幼子,嗔怒道。
程灝這才起身看向坐在一邊的許禾,臉紅了一下,緊接著兩手作揖,朗聲行禮:“夫人萬福,小子失禮了!”
這麽一個玉雪可愛的肉團子,強行一副正經行禮的樣子,簡直要萌死人。許禾瞬間就被萌到了,笑得非常和善:“小公子也萬福。”
程太太不好意思的對許禾介紹:“這是我家幼子,單名一個灝字,許娘子叫他阿灝就好了。”
“阿灝。”許禾從善如流,見機轉移話題,“阿灝看著倒是和我家宋瑾一般大小,不知可入學了?”
程太太搖頭:“這孩子打小就坐不住,他父親平日裏忙於書院事務,他長兄也遊學在外,沒人管他,如今隻跟著我啟蒙。他父親覺得該讓他和其他孩子多相處,已經找好了學塾,不過這一學期已經過了大半,等八月後,才會正式入學讀書。”
聽了這話,許禾瞬間就來勁了,她家宋小瑾也到了入學年齡了,許禾也隻敢給孩子啟蒙,其他的,許禾不是不願意教,而是教育體係不一樣,隔了千年的距離,若是教岔了,耽誤了孩子可就壞菜了,“那還真是巧了,我家宋瑾,我也正打算送他入學呢。不過,我們家到底新搬來不久,倒是不知道附近的學塾有哪些,如今知道阿灝選好了學塾,我也就厚著臉皮問一句了。”
程太太倒是不介意許禾的打聽,她喜歡重視教育的人,“是後麵第三條路口,岑舉人創辦的學塾,岑舉人雖然沒有入青衿書院,學識卻非常不錯。不過,岑舉人對待學業非常嚴格,孩子雖小,但入學之前,若能提前啟蒙,會更好一些。”
她一直都有教宋瑾讀書,如今已經學完了《千字文》,對這個要求倒是不怕。能讓程家夫婦稱讚的先生,肯定有其過人之處,許禾決定將這家學塾列入首選,等忙過這陣子,再去打聽打聽。
借著學塾這個話題,許禾又和程太太聊了好一會兒,才告辭迴家。這兩天的拜訪,也讓許禾對兩位新鄰居有了大概的認識,無論如何,都不是難相處的人,這就是最好的事了。還將自家宋瑾的入學問題解決了一大半,也算是不虛此行!
新街坊也就拜訪了左右兩家,其他的等喬遷宴上再認識不遲,倒是許家那邊,離宴客的日子隻有一周的時候,許家男女老少,一大家子才來到了棠州。也沒有讓許禾去接,許老四自己估摸著位置就帶著人過來了,得虧許禾一直讓金管家和看門的尤大爺注意著呢,也就是家裏仆役幫工多了,不至於跑空。
許禾的了消息,第一時間就帶著宋瑜宋瑾迎了出去,正好撞見剛進門的許老爹許老娘,許禾趕緊從大嫂手中接過許老娘,一邊扶著一邊吩咐宋瑜宋瑾:“你們兩好好帶著表哥表姐們玩耍,別淘氣!”這才對著許老爹許老娘抱怨,“爹,娘,你們也是的,好歹遞了口信,我好去接你們啊!”
許老爹忙著打量閨女家的宅子,沒空迴答,許老娘笑得一臉慈愛:“你四哥說他知道路呢,這麽一大家子,還怕被拐跑了不成。你這新搬家,肯定忙裏忙外的,何必費那個事。”
“再忙,也有時間去接家裏人。”說了這麽一句,許禾也就不說了,反正順利到達了,“路上可還順利?你們兩老都還好嗎?”
許老娘拍拍閨女的手,“放心,一路都好,你哥哥嫂嫂都能幹,我和你爹,沒多費半點心,盡享受了。”
“好就好!”許禾將人安排在正院的待客廳,吩咐金管家:“先讓廚房那邊上茶水點心,熱水多準備一些。家裏帶來的東西,你看著派人給規整好。”等到金管家領命下去,才對著許家眾人道:“路上累不累?先喝點水吃點東西,累的話,等一下就去房裏歇歇,想洗漱,廚房裏的熱水也一直備著呢。房間我早就安排好了,房子大,可別怕沒地方住,這一次可得多住些日子才行!”
路上沒急著趕路,許家眾人是不覺得累的,不過到底許老爹許老娘兩口子年紀大了,兒子媳婦照顧得再好,也還是覺得躺著更舒服,在自己閨女家,也不客瞎氣:“他們這些年輕力壯的,不知道累,我和你爹倒還真想躺一會兒,茶水點心晚點再用也行。”
“那您跟爹就去休息一會兒,等吃飯了,我再去叫您!”又對著其他人道:“哥哥嫂嫂們先坐會兒,我帶爹娘去房裏休息。”
許禾親自扶著許老爹許老娘下去先休息了,院子安排的是第四進的院落,正好是許禾一家住的院子後麵,正房給了許老爹許老娘住,東西廂剛好安排給哥哥嫂嫂們住。兩位已經成婚的侄子侄媳,就帶著孩子們全都安排在跨院那邊空著院子裏,離花園近,方便他們進出玩耍。家裏空房子多,隨便安排,不怕住不開。
隨著許家人的到來,許禾家裏是徹底熱鬧起來,孩子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大人們也逛園子的逛園子,往日裏該說的也都說了,沒那麽多的話說,知道許禾過得是真的好就行了,鄉下人進城,不是頭一迴,那也稀奇呀。看厭了家裏的花園子,就出去逛街,熱鬧的棠州城,吃的喝的玩的,足夠許家人探索了。
宋瑜和宋瑾這些天帶著表哥表姐,一副小主人翁的樣子,也非常盡職盡責,將往常他們自己喜歡的都介紹給了表哥表姐。許禾平日裏給他們的零花錢不算少,所以出手也大方,就是許家幾個大一些孩子不好意思,許老二的長子許崇今年就要滿十七歲了,那裏願意花才八歲的表妹和六歲的表弟的錢,“小瑜,小瑾,不用你們出錢,我有錢。”
宋瑜笑盈盈的也不反駁,隻說:“崇表哥,是娘讓我和小瑾帶你們出來玩的,專門給了出行費,所以啊,咱們花的都是我娘的錢,你就別擔心啦。表哥表姐們好不容易來一趟,好歹讓我娘這個當姑姑的,好好招待一下侄兒們吧!”
哎,也不知道姑姑怎麽教的表弟表妹,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就一套一套的,那裏像他們許家這些個隻知道傻玩傻樂的。許崇無話可說,撓著腦袋,跟著兩位表弟表妹繼續探索棠州了。
許禾當姑姑的給孩子們花錢,天經地義,但做哥哥嫂嫂的,卻怎麽也不好意思讓妹妹出錢給他們出去享樂,逛了棠州好幾天的許大嫂終於扛不住了,晚上兩口在窩在床上細聲交談:“哎喲,這府城就是熱鬧,不過花錢也厲害。得虧過兩天就是宴客的日子,等宴客結束,咱們也該啟程迴去了,再待下去,身上的錢都得花幹淨!”
許老大笑著問道:“你就說這幾天快活不快活?”
許大嫂白眼一翻:“阿禾家裏幫工多,事情也用不著我們幾個妯娌插手,這天天的,醒來就有的吃,累了就有的睡,閑了還能出去玩,辦點事情不用幹,能不快活嘛!”
“所以說啊,你這人就是不會享受,想那麽多幹什麽呢,身上帶的錢是有數的,帶出來了,就有花出去的打算,留下迴去的時候要用的,剩下的花了就花了,都幹了大半輩子了,花點錢怎麽了!”許老大想得開,如今家裏進項多,就算這次在棠州花了不少,也不會給家裏造成什麽負擔。
許大嫂這麽一聽,覺得自家男人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花都花了,再琢磨這個,也是多餘。
除了沒有成家的孩子,隻一心玩樂,沒想過錢財問題之外,其他成了家的,都各有想法呢,不過許家如今日子已經徹底起來,大家也就是習慣性的說一說,心態卻是很放鬆的,有底氣不是!
許老爹和許老娘也是徹底放了心,“這棠州我看著還真不錯,街上擺攤的那麽多,也不見地痞流氓鬧事,可見這衙門做得好。阿禾在這裏生活,也算安全,她那鋪子裏的生意也好得很,他們娘三口的日子好過,我是再沒有半點擔心了。再加上,老四不是一心向來棠州開鋪子,我看這件事也不是不行,兄妹兩離得近,互為依靠。”
許老娘生了四子一女,孫子孫女更是一大堆,倒還真不怎麽在意兒孫是不是陪在自己身邊,他們自己過好就行,“那到時候,得跟老大老二還有老三好好商量。老四人機靈,他開鋪子,能吃的開,老二當了屠戶,在縣城開個屠戶鋪子也行,老大老三在家裏養豬養兔子,還有雞鴨鵝,有老二和老四幫著,也能賺不少。都有了進項,就不怕短了誰的。”
許家老兩口有自己的生存智慧,這當家的,就得一碗水端平,別覺得自己是長輩,就能壓著兒女相親相愛,大家長一旦行事偏頗,那就是亂家的禍源。
許老爹和許老娘的想法,其他人是不知道的,許禾也不知道,不過知道了也不稀奇,許家一大家子,能和睦到現在,就足以看出兩個老人家的處事智慧了。
一周過去,許家人是越來越自在了,許禾的喬遷宴也終於開始了,雖然準備時間算不得十分充裕,但好在一切順利。
葫蘆巷子的街坊和許家人坐在花園子裏,有許老四插科打諢,陳嫂子和吳慧雲幫著招唿,相處得也十分融洽,生活環境都差不多,聊天也沒有代溝,熱鬧的很。孩子們雖然嘰嘰喳喳的,吵鬧的不行,但許禾準備的席麵豐盛,再吵鬧的孩子,他也一心惦記著吃去了。
正院這邊,生意上來往的東家掌櫃,做了兩桌,有葛大根陪著,金管家在一旁照應,也沒有什麽事情。
倒是新街坊這邊,來的人不多,送出去八張帖子,八戶人家都來了,不過,也就來了家裏的主婦一人,許禾覺得這也正常,家裏也沒有男主人,來往的不就是各家的主婦嘛。
別看新街坊這邊就擺了一桌,事情可不比其他兩邊少,這氣氛嘛,實在不像是宴客的氣氛,也不知道是不是讀書人家裏的主婦矜持些的緣故,反正許禾這個主人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蔣太太這人真的給力,在一邊幫著抬話,總算場麵不至於尷尬!
等宴會結束,許禾差點累癱,瑣事自有管家幫工處理,她就是心累,看來,她還是更擅長和陳嫂子他們相處,這讀書人的交際,她還有的學呢!
根據昨天蔣太太說的那些話,許禾大致猜測了一下程太太的性格,重視規矩禮儀的才女,是不是真的目下無塵不好說。所以今天這上門拜訪,還得費點心思。
禮物不至於太貴重,但不能像昨天送給蔣太太的那樣,直接送自己做的胭脂水粉,說不得程太太覺得輕浮。倒是可以將自己閑著無聊帶著孩子們做的花箋裝上一份,這東西別看不當吃不當喝的,但在讀書人眼中,也能說一句風雅,出不了錯!
等見到了程太太本人,許禾就慶幸了,慶幸自己選對了禮物,也慶幸自己沒有隻憑借蔣太太的一麵之詞去果斷的給人打上標簽。
不是蔣太太騙了她,而是,許禾這兩位新鄰居大概真的不合拍。別看昨天蔣太太自我調侃不愛讀書,但實則是個稱得上八麵玲瓏的聰明人,說話做事十分有分寸,十分具有煙火氣的一位婦人。而程太太,隻看長相氣質,就和蔣太太不是一路人,按照許禾前世的審美劃分,程太太可以說得上是頂級小白花長相,身形嬌小玲瓏,眼眸柔情似水,配上一彎柳葉眉,簡直能軟到人心裏去!
許禾觀察了一會兒,覺得這位山長夫人並非目下無塵的清高性子,都說居移氣養移體,不過是教養使然,在一般人眼中,可能會覺得有點端著,不好靠近,但或許在本人那裏,不過是日常的習慣。
再與程太太交談幾句後,許禾就能斷定,這位太太和她的丈夫程山長的感情絕對很好。都到當祖母的年紀了,性格竟然出乎意料的單純,說的都是詩詞歌賦,風花雪月,聽不懂的就抓瞎,但肯定能和她丈夫琴瑟和鳴。才女是真的才女,就是許禾有點吃不消,詩詞歌賦真不是她擅長的,再說下去,還不得讓人覺得自己不學無術啊!
許禾正想著要怎麽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呢,一個玉雪團子跑進了待客廳,隻見那團子一身紅,嘴裏喊著“娘”,然後撲進了程太太的懷裏。
許禾猜這大概就是程家夫婦的老來子,才六歲的程灝了。
“阿灝,有客來訪,怎能如此不懂禮數?”程太太趕緊扶著幼子,嗔怒道。
程灝這才起身看向坐在一邊的許禾,臉紅了一下,緊接著兩手作揖,朗聲行禮:“夫人萬福,小子失禮了!”
這麽一個玉雪可愛的肉團子,強行一副正經行禮的樣子,簡直要萌死人。許禾瞬間就被萌到了,笑得非常和善:“小公子也萬福。”
程太太不好意思的對許禾介紹:“這是我家幼子,單名一個灝字,許娘子叫他阿灝就好了。”
“阿灝。”許禾從善如流,見機轉移話題,“阿灝看著倒是和我家宋瑾一般大小,不知可入學了?”
程太太搖頭:“這孩子打小就坐不住,他父親平日裏忙於書院事務,他長兄也遊學在外,沒人管他,如今隻跟著我啟蒙。他父親覺得該讓他和其他孩子多相處,已經找好了學塾,不過這一學期已經過了大半,等八月後,才會正式入學讀書。”
聽了這話,許禾瞬間就來勁了,她家宋小瑾也到了入學年齡了,許禾也隻敢給孩子啟蒙,其他的,許禾不是不願意教,而是教育體係不一樣,隔了千年的距離,若是教岔了,耽誤了孩子可就壞菜了,“那還真是巧了,我家宋瑾,我也正打算送他入學呢。不過,我們家到底新搬來不久,倒是不知道附近的學塾有哪些,如今知道阿灝選好了學塾,我也就厚著臉皮問一句了。”
程太太倒是不介意許禾的打聽,她喜歡重視教育的人,“是後麵第三條路口,岑舉人創辦的學塾,岑舉人雖然沒有入青衿書院,學識卻非常不錯。不過,岑舉人對待學業非常嚴格,孩子雖小,但入學之前,若能提前啟蒙,會更好一些。”
她一直都有教宋瑾讀書,如今已經學完了《千字文》,對這個要求倒是不怕。能讓程家夫婦稱讚的先生,肯定有其過人之處,許禾決定將這家學塾列入首選,等忙過這陣子,再去打聽打聽。
借著學塾這個話題,許禾又和程太太聊了好一會兒,才告辭迴家。這兩天的拜訪,也讓許禾對兩位新鄰居有了大概的認識,無論如何,都不是難相處的人,這就是最好的事了。還將自家宋瑾的入學問題解決了一大半,也算是不虛此行!
新街坊也就拜訪了左右兩家,其他的等喬遷宴上再認識不遲,倒是許家那邊,離宴客的日子隻有一周的時候,許家男女老少,一大家子才來到了棠州。也沒有讓許禾去接,許老四自己估摸著位置就帶著人過來了,得虧許禾一直讓金管家和看門的尤大爺注意著呢,也就是家裏仆役幫工多了,不至於跑空。
許禾的了消息,第一時間就帶著宋瑜宋瑾迎了出去,正好撞見剛進門的許老爹許老娘,許禾趕緊從大嫂手中接過許老娘,一邊扶著一邊吩咐宋瑜宋瑾:“你們兩好好帶著表哥表姐們玩耍,別淘氣!”這才對著許老爹許老娘抱怨,“爹,娘,你們也是的,好歹遞了口信,我好去接你們啊!”
許老爹忙著打量閨女家的宅子,沒空迴答,許老娘笑得一臉慈愛:“你四哥說他知道路呢,這麽一大家子,還怕被拐跑了不成。你這新搬家,肯定忙裏忙外的,何必費那個事。”
“再忙,也有時間去接家裏人。”說了這麽一句,許禾也就不說了,反正順利到達了,“路上可還順利?你們兩老都還好嗎?”
許老娘拍拍閨女的手,“放心,一路都好,你哥哥嫂嫂都能幹,我和你爹,沒多費半點心,盡享受了。”
“好就好!”許禾將人安排在正院的待客廳,吩咐金管家:“先讓廚房那邊上茶水點心,熱水多準備一些。家裏帶來的東西,你看著派人給規整好。”等到金管家領命下去,才對著許家眾人道:“路上累不累?先喝點水吃點東西,累的話,等一下就去房裏歇歇,想洗漱,廚房裏的熱水也一直備著呢。房間我早就安排好了,房子大,可別怕沒地方住,這一次可得多住些日子才行!”
路上沒急著趕路,許家眾人是不覺得累的,不過到底許老爹許老娘兩口子年紀大了,兒子媳婦照顧得再好,也還是覺得躺著更舒服,在自己閨女家,也不客瞎氣:“他們這些年輕力壯的,不知道累,我和你爹倒還真想躺一會兒,茶水點心晚點再用也行。”
“那您跟爹就去休息一會兒,等吃飯了,我再去叫您!”又對著其他人道:“哥哥嫂嫂們先坐會兒,我帶爹娘去房裏休息。”
許禾親自扶著許老爹許老娘下去先休息了,院子安排的是第四進的院落,正好是許禾一家住的院子後麵,正房給了許老爹許老娘住,東西廂剛好安排給哥哥嫂嫂們住。兩位已經成婚的侄子侄媳,就帶著孩子們全都安排在跨院那邊空著院子裏,離花園近,方便他們進出玩耍。家裏空房子多,隨便安排,不怕住不開。
隨著許家人的到來,許禾家裏是徹底熱鬧起來,孩子們聚在一起,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大人們也逛園子的逛園子,往日裏該說的也都說了,沒那麽多的話說,知道許禾過得是真的好就行了,鄉下人進城,不是頭一迴,那也稀奇呀。看厭了家裏的花園子,就出去逛街,熱鬧的棠州城,吃的喝的玩的,足夠許家人探索了。
宋瑜和宋瑾這些天帶著表哥表姐,一副小主人翁的樣子,也非常盡職盡責,將往常他們自己喜歡的都介紹給了表哥表姐。許禾平日裏給他們的零花錢不算少,所以出手也大方,就是許家幾個大一些孩子不好意思,許老二的長子許崇今年就要滿十七歲了,那裏願意花才八歲的表妹和六歲的表弟的錢,“小瑜,小瑾,不用你們出錢,我有錢。”
宋瑜笑盈盈的也不反駁,隻說:“崇表哥,是娘讓我和小瑾帶你們出來玩的,專門給了出行費,所以啊,咱們花的都是我娘的錢,你就別擔心啦。表哥表姐們好不容易來一趟,好歹讓我娘這個當姑姑的,好好招待一下侄兒們吧!”
哎,也不知道姑姑怎麽教的表弟表妹,小小年紀,說起話來就一套一套的,那裏像他們許家這些個隻知道傻玩傻樂的。許崇無話可說,撓著腦袋,跟著兩位表弟表妹繼續探索棠州了。
許禾當姑姑的給孩子們花錢,天經地義,但做哥哥嫂嫂的,卻怎麽也不好意思讓妹妹出錢給他們出去享樂,逛了棠州好幾天的許大嫂終於扛不住了,晚上兩口在窩在床上細聲交談:“哎喲,這府城就是熱鬧,不過花錢也厲害。得虧過兩天就是宴客的日子,等宴客結束,咱們也該啟程迴去了,再待下去,身上的錢都得花幹淨!”
許老大笑著問道:“你就說這幾天快活不快活?”
許大嫂白眼一翻:“阿禾家裏幫工多,事情也用不著我們幾個妯娌插手,這天天的,醒來就有的吃,累了就有的睡,閑了還能出去玩,辦點事情不用幹,能不快活嘛!”
“所以說啊,你這人就是不會享受,想那麽多幹什麽呢,身上帶的錢是有數的,帶出來了,就有花出去的打算,留下迴去的時候要用的,剩下的花了就花了,都幹了大半輩子了,花點錢怎麽了!”許老大想得開,如今家裏進項多,就算這次在棠州花了不少,也不會給家裏造成什麽負擔。
許大嫂這麽一聽,覺得自家男人說的也有幾分道理,花都花了,再琢磨這個,也是多餘。
除了沒有成家的孩子,隻一心玩樂,沒想過錢財問題之外,其他成了家的,都各有想法呢,不過許家如今日子已經徹底起來,大家也就是習慣性的說一說,心態卻是很放鬆的,有底氣不是!
許老爹和許老娘也是徹底放了心,“這棠州我看著還真不錯,街上擺攤的那麽多,也不見地痞流氓鬧事,可見這衙門做得好。阿禾在這裏生活,也算安全,她那鋪子裏的生意也好得很,他們娘三口的日子好過,我是再沒有半點擔心了。再加上,老四不是一心向來棠州開鋪子,我看這件事也不是不行,兄妹兩離得近,互為依靠。”
許老娘生了四子一女,孫子孫女更是一大堆,倒還真不怎麽在意兒孫是不是陪在自己身邊,他們自己過好就行,“那到時候,得跟老大老二還有老三好好商量。老四人機靈,他開鋪子,能吃的開,老二當了屠戶,在縣城開個屠戶鋪子也行,老大老三在家裏養豬養兔子,還有雞鴨鵝,有老二和老四幫著,也能賺不少。都有了進項,就不怕短了誰的。”
許家老兩口有自己的生存智慧,這當家的,就得一碗水端平,別覺得自己是長輩,就能壓著兒女相親相愛,大家長一旦行事偏頗,那就是亂家的禍源。
許老爹和許老娘的想法,其他人是不知道的,許禾也不知道,不過知道了也不稀奇,許家一大家子,能和睦到現在,就足以看出兩個老人家的處事智慧了。
一周過去,許家人是越來越自在了,許禾的喬遷宴也終於開始了,雖然準備時間算不得十分充裕,但好在一切順利。
葫蘆巷子的街坊和許家人坐在花園子裏,有許老四插科打諢,陳嫂子和吳慧雲幫著招唿,相處得也十分融洽,生活環境都差不多,聊天也沒有代溝,熱鬧的很。孩子們雖然嘰嘰喳喳的,吵鬧的不行,但許禾準備的席麵豐盛,再吵鬧的孩子,他也一心惦記著吃去了。
正院這邊,生意上來往的東家掌櫃,做了兩桌,有葛大根陪著,金管家在一旁照應,也沒有什麽事情。
倒是新街坊這邊,來的人不多,送出去八張帖子,八戶人家都來了,不過,也就來了家裏的主婦一人,許禾覺得這也正常,家裏也沒有男主人,來往的不就是各家的主婦嘛。
別看新街坊這邊就擺了一桌,事情可不比其他兩邊少,這氣氛嘛,實在不像是宴客的氣氛,也不知道是不是讀書人家裏的主婦矜持些的緣故,反正許禾這個主人隻能硬著頭皮上了,好在蔣太太這人真的給力,在一邊幫著抬話,總算場麵不至於尷尬!
等宴會結束,許禾差點累癱,瑣事自有管家幫工處理,她就是心累,看來,她還是更擅長和陳嫂子他們相處,這讀書人的交際,她還有的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