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禾的前世,很多古禮都被簡化了,甚至直接沒了,社會越發達,人情味兒反而越淡薄。像洗三這種儀式,反正許禾前世是沒有經曆過的,親朋好友生了娃,滿月酒,滿歲酒倒是都會辦,但大多時候,因為距離或者工作原因,也就是手機轉個紅包,一般都是禮到人不到,弄得這些宴客酒席倒像是斂財手段了。
宋瑜和宋瑾出生的時候,都有辦洗三禮,隻是那是原身的記憶,隔著一層,到底體會不太深。許家人丁旺盛,辦事的人多的是,也輪不到許禾這個出嫁的姑奶奶指手畫腳,倒是方便了許禾好好觀看這正宗的古代洗三儀式。
給許望傑小寶寶主持洗三儀式的正是給他娘接生的穩婆,沙溪村是大村,穩婆也是很有水平的,最起碼看上去就是個幹淨講究的婦人,從許禾見到她的第一眼,人家就笑眯眯的,這表情管理也是絕了,換她笑這麽久,臉都要僵了,也就是剛做爹的許峻能比得上了。
許禾拉著宋瑜宋瑾站在雪梅坐月子的房間門口,娘三個一模一樣的好奇表情,隻見那穩婆將綁著的紅色公雞和母雞,各一隻,放在床前擺著的四方桌上,嘴裏念叨著“床公,床母,催生娘娘,送子娘娘,雲霄娘娘……”等,反正許禾聽過的,沒聽過的,各路神仙都念叨了一遍,手上還比劃著不太複雜的手勢,最後,又從衣兜裏掏出了一個觀音像,又念念叨叨的祭拜了一次,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才有了許禾這些親戚的參與,穩婆將放了艾葉等一些中藥的湯盆子放在桌上,從許老爹和許老娘開始,長輩親戚開始往盆裏倒清水和丟東西,穩婆抱著許望傑小寶寶站在一邊,遇到添清水的,嘴裏就念叨著“長流水,聰明伶俐”,往盆裏丟紅棗、桂圓、蓮子這些的,就說“早兒立子,連生貴子”這樣的吉利話。許家妯娌關係好,許禾也是個不缺錢,直接往盆裏扔銅錢,這個時候,穩婆是最高興的,按習俗來說,這盆裏所有的東西最後都會歸穩婆所有。家裏的小孩子們也不甘寂寞,各自抓一把紅棗桂圓什麽的,往盆裏放,穩婆許是覺得許家大方,也不介意孩子們的淘氣,變著花樣說著誇讚的話,讓許禾都不得不服氣,果然能賺得了這份錢的專業人士,都是有兩把刷子在的。
等到添盆結束,穩婆便拿出了一個木勺,在盆裏不停攪拌,邊攪拌邊念叨“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攪和了好一會兒,就抱著孩子,開始給孩子洗澡。許禾還擔心這盆裏放了那麽多東西,細菌都不知道多少,可別讓孩子染病了,可人家穩婆心裏卻有數的很,並不正經的給孩子洗澡,隻是用手沾了水往孩子的衣服上甩,一邊甩一邊唱和著“先洗頭,作王侯,再洗肩,當大官;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孩子是沒什麽反應的,當爹倒是反應大得很,笑的跟個二傻子似的,嘴裏不停的說著“好好好”的傻話。
等給孩子洗完澡,儀式還沒能結束,隻見穩婆在許望傑小寶寶的額頭上放了一片薑塊,不過孩子好動的很,試了好幾次才算是放穩,然後穩婆拿著一個點著的艾球,在薑片上點了點,拿下艾球和薑片,又繼續給孩子梳頭,得虧許家人的頭發基因好,家裏男女老少都沒有早禿跡象,再加上雪梅懷孕期間營養足夠,孩子的頭發還算茂密,這梳頭環節看起來並不尷尬。穩婆梳頭也有專門的歌謠配著,帶著點沙溪村口音的唱著“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醜。”梳完頭還沒完,又拿了一顆煮熟剝皮的雞蛋,在孩子臉上滾了一圈,同樣有話術配著:“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雖說過程複雜,但卻讓許禾有不一樣的感受,從孩子出生開始,周圍人都對其抱有美好的祝願,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孩子降生的喜悅,那是對新生命最誠摯的歡迎,這些,卻不是前世那樣的環境能感受到的。許禾前世不缺錢,但並不是沒有依然為生活奔波的親朋好友,孩子的出生是喜悅,可考慮到孩子出生後的奶粉錢、教育費,甚至孩子長大後買房結婚這些費用,就像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來,似乎連生孩子的喜悅都打了折扣。
等打扮完孩子,許禾見到了前世在影視作品中常見的畫麵,穩婆拿著大蔥在孩子身上輕輕拍打,祝福孩子“一打聰明,二打伶俐”,打完孩子,就將蔥扔到房頂上,代表聰明絕頂的意思。又分別拿起秤砣、鎖頭、金銀這些,在孩子身上比劃,秤砣代表舉重若輕的地位,鎖頭代表穩重謹慎的性情,金銀代表財運興旺的未來。還有用烘籠篩紙花,祝福孩子不長天花,健康成長。最後,又給孩子喝一口黃連熬的的湯,意味著:“三日嚐得黃連苦,終身富貴不受窮。”性格很好,一直笑嗬嗬的許望傑小朋友,終於是受不得黃連苦,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其他時候哭,那還不得心疼死家裏的長輩,可洗三儀式上,哭的越大聲,證明孩子越健康,大家都笑嗬嗬的看著呢,這孩子說不得還是個好強的,見沒人理他,哭了一會兒就不哭了,還真的是好帶得很。
許禾不得不為古人的智慧感歎,這樣層出的花樣,真是別具風味。
洗三儀式進行到這裏也就差不多接近尾聲了,等到穩婆將她帶來的一係列眾神牌位收好,焚燒完的香灰用紅紙包好放在雪梅的床頭,又將湯盆子裏的物品錢財收起來,帶著許家給的洗三酬勞,許望傑小寶寶的洗三儀式就算是完成了。
許家的親朋好友,除了提前好些天過來的陳雪梅的父母兄嫂,其他的都沒有來,但洗三宴席並不清冷,不說許家自己就能湊個兩三桌不嫌多,村子裏的人情往來也是少不了的,許老四這麽多次來往棠州,也不介意帶著村裏人賺點小錢,家裏有養了雞鴨鵝的,願意宰了做成風幹肉煙熏肉的,他都幫人家帶去賣,不放心的他直接收購也可以,所以,許家再沙溪村的人員前所未有的好了起來。洗三宴席擺了整整十桌,這還是沙溪村的村民們懂禮,不帶自家孩子來胡吃海喝,不然,再來十桌都打不住。
酒席的菜色很有沙溪村的特色,葷素搭配十個菜,寓意著十全十美,許家不缺肉,席麵辦的很漂亮,雖是大鍋菜,但鄉村酒席大鍋菜和學校食堂的大鍋菜是不一樣的,沒有大酒樓的精致,但味道卻不差什麽,畢竟,大俗大雅不過是分類不同,也不能說人家的俗就一定比不上對方的雅不是!
反正許禾娘三個吃的很滿足,就是宋瑾對剛才的洗三儀式念念不忘,吃著大塊的紅燒肉,也堵不上他的嘴:“娘,我小時候有沒有洗三?我都不記得了,是不是沒有?”
“將你嘴巴裏的東西咽下去再說話。”許禾夾菜的手絲毫不帶停頓,“怎麽沒有,你和你姐都是正正經經辦了洗三禮的,那時候你就那麽點大,怎麽可能記得。”
知道自己是辦過洗三禮的,沒有輸人一等的宋小瑾放下心來,又遺憾:“哎,我都不記得自己的洗三了,真沒勁!”
“你少作怪,吃飽了就找你表哥表姐他們去玩。”許禾懶得理小兒童的奇怪念頭,要真事事和他們較真,得累死去。
“我還沒吃飽呢!”宋瑾不說話了,怕他娘趕他下桌。
宋瑜吃了大半碗的青菜葉子,覺得肚子飽了,放下筷子,見桌上其他人都在吃,也不下桌,乖乖巧巧的坐著,和她娘小聲講話:“娘,我看那個穩婆,今天好高興,那湯盆子裏的錢都被她拿走了,後來,我還看到外婆又給了她錢,怎麽還賺兩份錢呢!”
這孩子還真是個做生意的料子,對錢財敏感的很,許禾小聲解釋:“都說家有黃金,外有鬥秤,你外婆家的情況,村子裏不說知道個十分,六七分是有的,所以不能太小氣,不然就要被說道。雖說人不該被閑話裹挾,但村子裏和城裏的生活不一樣,更講究人情往來,不涉及原則的大事,大方一些也無妨。再加上,畢竟寶寶出生是大喜事,家裏以後肯定不止許望傑一個小寶寶,對穩婆好一點,人家往後也更盡心一點。那些錢財對你外婆家來說,也算不得什麽,何必為了這麽點東西得罪一個可靠的穩婆。”
對於宋瑜來說,寶寶出生和穩婆的關係,還是很模糊的,但娘說話向來有理,她現在不懂,就先記在心裏,等以後就懂了。
望傑的洗三儀式過後,雪梅的母親留在了許家,畢竟如今往來不便,好不容易來一次,就打算住一段時間,好好陪陪坐月子的女兒。許禾卻沒有多待,她和許家的來往更頻繁,倒不在乎這一時的陪伴。
離開前,許禾給寶寶準備的銀鎖,也掛在了寶寶身上,本來早就該給的,不過知道許老爹給孩子取了名字後, 許禾特意去了縣城一趟,讓金銀鋪子的匠人幫忙刻了孩子的名字,送禮送到位,這是許禾向來的做事原則。
等到許禾一家出發迴棠州,雪梅的親娘陳老娘抱著外孫和閨女說私房話:“你姐妹三個,還就屬你嫁的最好,當初說親,嫌棄許家一家那麽些個漢子,會種地的數不出一個來,你爹還不願意。得虧你娘我做主,不然,哪有如今的好日子。”
雪梅是陳家最小的女兒,上麵還有兩個姐姐,逃荒的時候,幸運的保住了命,可日子過的更艱難了,家裏離得遠,幫襯的也有限,也就大年初二互相見一麵,發現兩個姐姐對比前些年,老了十歲不止,都是日子難過,給熬的。
“家裏祖翁大母,還有公婆叔母他們,商量著,家裏人多了,也要開始慢慢分開了,戶籍上不好動,但家裏可以先拿出章程來。我和您女婿,打算好了,等孩子斷奶了,就去縣裏擺攤賣鹵味,也能賺些錢,雖說要交公,但手裏多少能餘下一些,姐姐那邊,到時候多少也能幫扶著些。”
陳老娘雖說也心疼過得不好的女兒,但並沒有扶貧濟弱,要過得好的兒女一定要拉拔過得不好的想法,隻說:“你有你的日子要過,有能力了,給你侄子侄女他們買點東西,隻要不出格,你家公婆不會計較,多了,可不行。如今你和女婿都當爹娘了,也該撐起家來,家裏的人情往來,也再不能躲到公婆身後了。像你姑姑,我也聽你說了,自從你懷孕,到孩子生下來,吃食、布匹,還有給孩子的洗三禮,都送了不少,這些都是要還的,不能說你姑姑日子好過,你就心安理得的受著,那誰也不是傻子,你心安理得了,親戚間的情分就壞了。再加上,許家要長成的孩子也多了,娶妻出嫁,都是要走人情的,手裏沒錢,拿什麽走?你姐姐那裏,我和你爹看著,你哥哥他們也不是吃幹飯的,不用你惦記。一人有一人的命數與本事,人啊,要麽有潑天的運氣,要麽有別人沒有的本事,否則,這日子也就隻能這麽過著。”
陳老娘私下教女兒人情世故,許禾這邊也沒有閑著,剛迴棠州,朱文生那邊就上門了,也算是一件好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倒黴大夫竇謙終於被朱文生三顧茅廬的姿態打動了,當然,許禾覺得打動他的,還有她開出來的高額月薪才是。
迴到棠州的第二天,許禾就見到了倒了血黴的竇大夫,倒是傳聞不如見麵,看著也是端端正正的清秀小夥,還不到而立的年紀呢,長得還挺俊俏的,說話也斯斯文文的,條理清晰,不像是有應激障礙的樣子,說到醫藥上,也是侃侃而談,半點不帶磕碰的。
哎,醫鬧這東西真是誨人不倦,許禾還真有點可惜這人了,現在隻是經驗不足,等往後未必不能成為一名好大夫。抱著惜才的心思,許禾也就更真誠了一些:“我看竇大夫醫術醫德都有過人之處,若不是我這邊確實缺少一個需要懂得中藥的人才,還真不願意耽擱竇大夫的前程。我這事兒是小,這世間少了一個好大夫,那才是天大的損失。”
竇謙近日被心理病和街坊鄰居的流言上的夠嗆,如今聽到許禾這番話,一時之間竟是湧上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用起來,這麽說有點誇張,但竇謙往日都在醫館做學徒,環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別看不比許禾小幾歲,為人實在是有點單純了,不過,單純有單純的好,中藥材的質量不容忽視,唯有這般較真的單純人,才能做好這樣事。
“某已聽朱牙人說過許娘子的生意,”說著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依然紅著臉繼續道:“說來慚愧,因許娘子月薪高,我一時之間確實有心動,便偷摸著讓內人去伊人妝的鋪子買了些香膏香粉來研究,也是因此,知道伊人妝的東西確實很有講究,並非胡亂用藥。隻是那時候我還在猶豫,舍不得放下學了這麽多年的醫術,這才沒有答應朱牙人的邀請。”
竇謙想著那時候猶疑不定的自己,一時紅了眼眶,又像是釋然一般:“這麽些時候過去了,我還是不能好好地麵對病人,我也老大不小了,有家小需要養,不能永遠等著恢複。好歹還是跟中藥打交道,不算是完全背出師門。”
那孕婦的丈夫還真是誨人不倦,許禾得了人才都高興不起來:“竇大夫,我的工坊建在城外不遠的莊子裏,那裏除了我的莊仆,還有很多女工,周圍的村子裏也有不少村民,村子裏的大夫,醫術上肯定不能與你這樣有師承的大夫相比,如今你看不了病,未來不一定就看不了,帶著家裏的妻子孩子,去我那莊子住一段時間,換個做事的環境,說不定就能好起來了。我那裏也不缺給讓你看診的人,閑暇時候,你若願意公開看診,我絕對支持,診費我全包。”
宋瑜和宋瑾出生的時候,都有辦洗三禮,隻是那是原身的記憶,隔著一層,到底體會不太深。許家人丁旺盛,辦事的人多的是,也輪不到許禾這個出嫁的姑奶奶指手畫腳,倒是方便了許禾好好觀看這正宗的古代洗三儀式。
給許望傑小寶寶主持洗三儀式的正是給他娘接生的穩婆,沙溪村是大村,穩婆也是很有水平的,最起碼看上去就是個幹淨講究的婦人,從許禾見到她的第一眼,人家就笑眯眯的,這表情管理也是絕了,換她笑這麽久,臉都要僵了,也就是剛做爹的許峻能比得上了。
許禾拉著宋瑜宋瑾站在雪梅坐月子的房間門口,娘三個一模一樣的好奇表情,隻見那穩婆將綁著的紅色公雞和母雞,各一隻,放在床前擺著的四方桌上,嘴裏念叨著“床公,床母,催生娘娘,送子娘娘,雲霄娘娘……”等,反正許禾聽過的,沒聽過的,各路神仙都念叨了一遍,手上還比劃著不太複雜的手勢,最後,又從衣兜裏掏出了一個觀音像,又念念叨叨的祭拜了一次,才算是完成了第一步。
第二步才有了許禾這些親戚的參與,穩婆將放了艾葉等一些中藥的湯盆子放在桌上,從許老爹和許老娘開始,長輩親戚開始往盆裏倒清水和丟東西,穩婆抱著許望傑小寶寶站在一邊,遇到添清水的,嘴裏就念叨著“長流水,聰明伶俐”,往盆裏丟紅棗、桂圓、蓮子這些的,就說“早兒立子,連生貴子”這樣的吉利話。許家妯娌關係好,許禾也是個不缺錢,直接往盆裏扔銅錢,這個時候,穩婆是最高興的,按習俗來說,這盆裏所有的東西最後都會歸穩婆所有。家裏的小孩子們也不甘寂寞,各自抓一把紅棗桂圓什麽的,往盆裏放,穩婆許是覺得許家大方,也不介意孩子們的淘氣,變著花樣說著誇讚的話,讓許禾都不得不服氣,果然能賺得了這份錢的專業人士,都是有兩把刷子在的。
等到添盆結束,穩婆便拿出了一個木勺,在盆裏不停攪拌,邊攪拌邊念叨“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攪和了好一會兒,就抱著孩子,開始給孩子洗澡。許禾還擔心這盆裏放了那麽多東西,細菌都不知道多少,可別讓孩子染病了,可人家穩婆心裏卻有數的很,並不正經的給孩子洗澡,隻是用手沾了水往孩子的衣服上甩,一邊甩一邊唱和著“先洗頭,作王侯,再洗肩,當大官;洗洗腰,一輩倒比一輩高;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做知州…”,孩子是沒什麽反應的,當爹倒是反應大得很,笑的跟個二傻子似的,嘴裏不停的說著“好好好”的傻話。
等給孩子洗完澡,儀式還沒能結束,隻見穩婆在許望傑小寶寶的額頭上放了一片薑塊,不過孩子好動的很,試了好幾次才算是放穩,然後穩婆拿著一個點著的艾球,在薑片上點了點,拿下艾球和薑片,又繼續給孩子梳頭,得虧許家人的頭發基因好,家裏男女老少都沒有早禿跡象,再加上雪梅懷孕期間營養足夠,孩子的頭發還算茂密,這梳頭環節看起來並不尷尬。穩婆梳頭也有專門的歌謠配著,帶著點沙溪村口音的唱著“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左描眉,右打鬢,找個媳婦準四村;刷刷牙,漱漱口,跟人說話免丟醜。”梳完頭還沒完,又拿了一顆煮熟剝皮的雞蛋,在孩子臉上滾了一圈,同樣有話術配著:“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雖說過程複雜,但卻讓許禾有不一樣的感受,從孩子出生開始,周圍人都對其抱有美好的祝願,讓人能真正感受到孩子降生的喜悅,那是對新生命最誠摯的歡迎,這些,卻不是前世那樣的環境能感受到的。許禾前世不缺錢,但並不是沒有依然為生活奔波的親朋好友,孩子的出生是喜悅,可考慮到孩子出生後的奶粉錢、教育費,甚至孩子長大後買房結婚這些費用,就像是一座又一座的大山,壓的人喘不過氣來,似乎連生孩子的喜悅都打了折扣。
等打扮完孩子,許禾見到了前世在影視作品中常見的畫麵,穩婆拿著大蔥在孩子身上輕輕拍打,祝福孩子“一打聰明,二打伶俐”,打完孩子,就將蔥扔到房頂上,代表聰明絕頂的意思。又分別拿起秤砣、鎖頭、金銀這些,在孩子身上比劃,秤砣代表舉重若輕的地位,鎖頭代表穩重謹慎的性情,金銀代表財運興旺的未來。還有用烘籠篩紙花,祝福孩子不長天花,健康成長。最後,又給孩子喝一口黃連熬的的湯,意味著:“三日嚐得黃連苦,終身富貴不受窮。”性格很好,一直笑嗬嗬的許望傑小朋友,終於是受不得黃連苦,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其他時候哭,那還不得心疼死家裏的長輩,可洗三儀式上,哭的越大聲,證明孩子越健康,大家都笑嗬嗬的看著呢,這孩子說不得還是個好強的,見沒人理他,哭了一會兒就不哭了,還真的是好帶得很。
許禾不得不為古人的智慧感歎,這樣層出的花樣,真是別具風味。
洗三儀式進行到這裏也就差不多接近尾聲了,等到穩婆將她帶來的一係列眾神牌位收好,焚燒完的香灰用紅紙包好放在雪梅的床頭,又將湯盆子裏的物品錢財收起來,帶著許家給的洗三酬勞,許望傑小寶寶的洗三儀式就算是完成了。
許家的親朋好友,除了提前好些天過來的陳雪梅的父母兄嫂,其他的都沒有來,但洗三宴席並不清冷,不說許家自己就能湊個兩三桌不嫌多,村子裏的人情往來也是少不了的,許老四這麽多次來往棠州,也不介意帶著村裏人賺點小錢,家裏有養了雞鴨鵝的,願意宰了做成風幹肉煙熏肉的,他都幫人家帶去賣,不放心的他直接收購也可以,所以,許家再沙溪村的人員前所未有的好了起來。洗三宴席擺了整整十桌,這還是沙溪村的村民們懂禮,不帶自家孩子來胡吃海喝,不然,再來十桌都打不住。
酒席的菜色很有沙溪村的特色,葷素搭配十個菜,寓意著十全十美,許家不缺肉,席麵辦的很漂亮,雖是大鍋菜,但鄉村酒席大鍋菜和學校食堂的大鍋菜是不一樣的,沒有大酒樓的精致,但味道卻不差什麽,畢竟,大俗大雅不過是分類不同,也不能說人家的俗就一定比不上對方的雅不是!
反正許禾娘三個吃的很滿足,就是宋瑾對剛才的洗三儀式念念不忘,吃著大塊的紅燒肉,也堵不上他的嘴:“娘,我小時候有沒有洗三?我都不記得了,是不是沒有?”
“將你嘴巴裏的東西咽下去再說話。”許禾夾菜的手絲毫不帶停頓,“怎麽沒有,你和你姐都是正正經經辦了洗三禮的,那時候你就那麽點大,怎麽可能記得。”
知道自己是辦過洗三禮的,沒有輸人一等的宋小瑾放下心來,又遺憾:“哎,我都不記得自己的洗三了,真沒勁!”
“你少作怪,吃飽了就找你表哥表姐他們去玩。”許禾懶得理小兒童的奇怪念頭,要真事事和他們較真,得累死去。
“我還沒吃飽呢!”宋瑾不說話了,怕他娘趕他下桌。
宋瑜吃了大半碗的青菜葉子,覺得肚子飽了,放下筷子,見桌上其他人都在吃,也不下桌,乖乖巧巧的坐著,和她娘小聲講話:“娘,我看那個穩婆,今天好高興,那湯盆子裏的錢都被她拿走了,後來,我還看到外婆又給了她錢,怎麽還賺兩份錢呢!”
這孩子還真是個做生意的料子,對錢財敏感的很,許禾小聲解釋:“都說家有黃金,外有鬥秤,你外婆家的情況,村子裏不說知道個十分,六七分是有的,所以不能太小氣,不然就要被說道。雖說人不該被閑話裹挾,但村子裏和城裏的生活不一樣,更講究人情往來,不涉及原則的大事,大方一些也無妨。再加上,畢竟寶寶出生是大喜事,家裏以後肯定不止許望傑一個小寶寶,對穩婆好一點,人家往後也更盡心一點。那些錢財對你外婆家來說,也算不得什麽,何必為了這麽點東西得罪一個可靠的穩婆。”
對於宋瑜來說,寶寶出生和穩婆的關係,還是很模糊的,但娘說話向來有理,她現在不懂,就先記在心裏,等以後就懂了。
望傑的洗三儀式過後,雪梅的母親留在了許家,畢竟如今往來不便,好不容易來一次,就打算住一段時間,好好陪陪坐月子的女兒。許禾卻沒有多待,她和許家的來往更頻繁,倒不在乎這一時的陪伴。
離開前,許禾給寶寶準備的銀鎖,也掛在了寶寶身上,本來早就該給的,不過知道許老爹給孩子取了名字後, 許禾特意去了縣城一趟,讓金銀鋪子的匠人幫忙刻了孩子的名字,送禮送到位,這是許禾向來的做事原則。
等到許禾一家出發迴棠州,雪梅的親娘陳老娘抱著外孫和閨女說私房話:“你姐妹三個,還就屬你嫁的最好,當初說親,嫌棄許家一家那麽些個漢子,會種地的數不出一個來,你爹還不願意。得虧你娘我做主,不然,哪有如今的好日子。”
雪梅是陳家最小的女兒,上麵還有兩個姐姐,逃荒的時候,幸運的保住了命,可日子過的更艱難了,家裏離得遠,幫襯的也有限,也就大年初二互相見一麵,發現兩個姐姐對比前些年,老了十歲不止,都是日子難過,給熬的。
“家裏祖翁大母,還有公婆叔母他們,商量著,家裏人多了,也要開始慢慢分開了,戶籍上不好動,但家裏可以先拿出章程來。我和您女婿,打算好了,等孩子斷奶了,就去縣裏擺攤賣鹵味,也能賺些錢,雖說要交公,但手裏多少能餘下一些,姐姐那邊,到時候多少也能幫扶著些。”
陳老娘雖說也心疼過得不好的女兒,但並沒有扶貧濟弱,要過得好的兒女一定要拉拔過得不好的想法,隻說:“你有你的日子要過,有能力了,給你侄子侄女他們買點東西,隻要不出格,你家公婆不會計較,多了,可不行。如今你和女婿都當爹娘了,也該撐起家來,家裏的人情往來,也再不能躲到公婆身後了。像你姑姑,我也聽你說了,自從你懷孕,到孩子生下來,吃食、布匹,還有給孩子的洗三禮,都送了不少,這些都是要還的,不能說你姑姑日子好過,你就心安理得的受著,那誰也不是傻子,你心安理得了,親戚間的情分就壞了。再加上,許家要長成的孩子也多了,娶妻出嫁,都是要走人情的,手裏沒錢,拿什麽走?你姐姐那裏,我和你爹看著,你哥哥他們也不是吃幹飯的,不用你惦記。一人有一人的命數與本事,人啊,要麽有潑天的運氣,要麽有別人沒有的本事,否則,這日子也就隻能這麽過著。”
陳老娘私下教女兒人情世故,許禾這邊也沒有閑著,剛迴棠州,朱文生那邊就上門了,也算是一件好事。出師未捷身先死的倒黴大夫竇謙終於被朱文生三顧茅廬的姿態打動了,當然,許禾覺得打動他的,還有她開出來的高額月薪才是。
迴到棠州的第二天,許禾就見到了倒了血黴的竇大夫,倒是傳聞不如見麵,看著也是端端正正的清秀小夥,還不到而立的年紀呢,長得還挺俊俏的,說話也斯斯文文的,條理清晰,不像是有應激障礙的樣子,說到醫藥上,也是侃侃而談,半點不帶磕碰的。
哎,醫鬧這東西真是誨人不倦,許禾還真有點可惜這人了,現在隻是經驗不足,等往後未必不能成為一名好大夫。抱著惜才的心思,許禾也就更真誠了一些:“我看竇大夫醫術醫德都有過人之處,若不是我這邊確實缺少一個需要懂得中藥的人才,還真不願意耽擱竇大夫的前程。我這事兒是小,這世間少了一個好大夫,那才是天大的損失。”
竇謙近日被心理病和街坊鄰居的流言上的夠嗆,如今聽到許禾這番話,一時之間竟是湧上一股士為知己者死的用起來,這麽說有點誇張,但竇謙往日都在醫館做學徒,環境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別看不比許禾小幾歲,為人實在是有點單純了,不過,單純有單純的好,中藥材的質量不容忽視,唯有這般較真的單純人,才能做好這樣事。
“某已聽朱牙人說過許娘子的生意,”說著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但依然紅著臉繼續道:“說來慚愧,因許娘子月薪高,我一時之間確實有心動,便偷摸著讓內人去伊人妝的鋪子買了些香膏香粉來研究,也是因此,知道伊人妝的東西確實很有講究,並非胡亂用藥。隻是那時候我還在猶豫,舍不得放下學了這麽多年的醫術,這才沒有答應朱牙人的邀請。”
竇謙想著那時候猶疑不定的自己,一時紅了眼眶,又像是釋然一般:“這麽些時候過去了,我還是不能好好地麵對病人,我也老大不小了,有家小需要養,不能永遠等著恢複。好歹還是跟中藥打交道,不算是完全背出師門。”
那孕婦的丈夫還真是誨人不倦,許禾得了人才都高興不起來:“竇大夫,我的工坊建在城外不遠的莊子裏,那裏除了我的莊仆,還有很多女工,周圍的村子裏也有不少村民,村子裏的大夫,醫術上肯定不能與你這樣有師承的大夫相比,如今你看不了病,未來不一定就看不了,帶著家裏的妻子孩子,去我那莊子住一段時間,換個做事的環境,說不定就能好起來了。我那裏也不缺給讓你看診的人,閑暇時候,你若願意公開看診,我絕對支持,診費我全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