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天下震動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有理會朝臣們震驚的眼神,劉辯笑著靠在龍椅上,對著張讓擺了擺手,吩咐道。
“張讓,擬旨!”
“諾!”
待張讓準備好後,劉宏緩緩站起身,臉色平淡的對著群臣說道。
“驃騎大將軍張驍,帶領我大漢兒郎,攻破倭島,為大漢開疆拓土數千裏,此乃千古奇功!今封驃騎大將軍為大漢靠山王,封地為冥州,待驃騎大將軍得勝歸來之日,即刻前往洛陽受封!”
說罷,劉辯也沒有理會群臣的反應,而是轉身走進了一旁的側殿。
待劉辯的身影徹底消失後,群臣依舊沒有動作,他們還處於震驚之中。
望著劉辯身影消失之處,曹操和劉備,還有蔡邕等人,皆一臉愁容的長歎一聲。
如果此時他們還不明白天子是何意,那他們豈不是白活一場?
沒想到,大漢剛剛發展起來,一切都步入正軌,新皇也剛剛登基,矛頭就對準了大漢的功臣。
並且用的方法,還如此的極端,將張驍封王,的確違背高祖祖訓,可將張驍的封地,選在了冥州。
冥州剛有人煙,土地大半都沒有開墾耕種,如何養活的起數萬驍騎軍精銳?
如果加上幽州,加上北州,那養活驍騎軍還不成問題。
如今,張驍麵臨的選擇,隻有兩種,一種就是將驍騎軍削減至一萬,水軍也同樣如此,
即便士兵削減至兩萬,依舊要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
另一種選擇,就是繼續占據遼東、遼西,還有樂浪自己玄菟郡。
隻有占據這幾郡,驍騎軍才能不用削減,保持正常編製。
大漢的守護者,令敵人聞風色變得驍騎軍啊,竟然被天子如此對待。
這不是自斷四肢,讓大漢重歸動蕩嗎?
若是沒了驍騎軍的震懾,鮮卑能安穩?匈奴還能同大漢和平共處?西域還能年年朝貢大漢?
“唉……”
曹操和蔡邕等人,皆長歎一聲,隨即轉身離開了朝會大殿。
他們知道,張驍被封王的消息,一旦傳遍天下,無論張驍如何選擇,大漢都要變天了。
……
與此同時,倭島,鎮倭塔之下。
張驍看著高二十多丈,半徑達六七丈的鎮倭塔,張驍臉上,微微揚起一抹冷笑。
在鎮倭塔之內,還有一座張驍本人的雕像。
雕像高五丈,被工匠雕刻的栩栩如生,手中還持有一把長戟。
人一走進塔內,仰頭就能看到雕像的全貌。
雖然隻是一座雕像,可士兵們還是能感受到一股難以形容的恐怖壓力,從雕像之上洶湧散發。
看到雕像的士兵,臉上無不露出崇敬的神色。
為了建成這座塔,還有他本人的雕像,張驍從遼東和北州,調集了近千名能工巧匠。
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終於建成。
那高掛在高塔大門上方的“鎮倭塔”三個大字,還是張驍親自書寫的。
張驍的字,寫的雄渾有力,氣勢磅礴!
每個字的一筆一劃,都能讓人聯想到金戈鐵馬,聯想到烽火狼煙!
看著自家將軍臉上那滿意的笑容,站在鎮倭塔四周的工匠們,也都笑出了聲。
隻要自家將軍滿意,他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這些前來倭島的工匠,張驍並沒有讓他們離開。
倭島內,風景秀麗,景色優美,能耕種的土地也有不少,加之氣候宜人,自然不能荒廢。
加之朝廷的態度,也愈發不對勁,張驍自然要多準備一條後路。
倭島若是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就算驍騎軍兵力再多上幾萬,都十分輕鬆。
而且倭島內,還有無數鐵礦,煤礦也有不少,物資十分豐富。
將倭島當成驍騎軍的糧倉,當成驍騎軍的寶庫,那再適合不過了。
在鎮倭塔內參觀了一番後,張驍這才帶領著黃忠呂布,還有典韋戲誌才等人,離開了鎮倭塔。
如今,倭島之事已了,他也要迴到大漢了。
遼東還有很多事,等著他處理,還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麻煩。
……
三日後,冥州東南部的海岸邊,張驍跳下了戰船,雙腳再次踏上了大漢的土地。
不知為何,張驍竟然產生了一種思鄉之情。
苦笑著搖了搖頭,抬頭看了一萬早就等候在不遠處的數千名驍騎軍騎兵。
張驍長出了一口氣,同一眾將領向著騎兵所在的方向走去。
“轟隆隆……”
很快,數千名騎兵,便唿嘯著奔離了海岸。
直到騎兵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後,蔣欽和周泰二人,才指揮著戰船,重新駛離海岸。
周泰帶領水軍士兵,迴到冥州水軍大營,蔣欽則是同五千名水軍士兵,迴到倭島。
他家將軍說了,今後的一段時間裏,倭島的開發和建設,還有鎮守倭島之事,就交給他蔣欽了。
這次迴到冥州,一是為了護送自家將軍,二是前往冥州水軍大營,去取一些補給。
今後,這個天下,將不會有倭島這個稱唿,會多出來個大漢東州。
九州島等四個島嶼,也被自家將軍重新命名。
東州由北至南,四個島嶼,分別名為華島、夏島、萬島,還有古島。
合起來就是,華夏萬古!鎮倭塔所在之地,正是夏島。
……
當張驍迴到遼東襄平城時,同預想中的一樣,張驍受到襄平百姓的熱烈歡迎。
百姓迎接的隊伍,從襄平城前,一直排到了襄平城外五裏處。
用了半個多時辰,張驍才在百姓們熱烈的歡唿聲中,來到了襄平城的府衙。
張驍來到大廳首位上坐好後,他麾下將領和官員們,也隨之落座。
隻見荀彧、田豐、陳宮、沮授、賈詡、郭嘉、荀攸,還有戲誌才,一個不落,都在大廳中。
武將中,一直鎮守並州的趙雲,還有輔佐趙雲的褚燕,管亥等人,也盡數在此。
所有謀臣和武將,他們的臉上,都帶著難以壓製的怒火。
即便是荀彧和田豐二人,都一臉的怒容。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朝廷派人送來的聖旨。
聖旨的內容,就是天子封自家將軍為靠山王。
如今,天下百姓和各地官員,皆一片嘩然。
百姓們還好一些,多半都為自家將軍感到高興。
因為百姓的想法十分單純,自家將軍對百姓好,那百姓就真心希望自家將軍越來越好。
官員們的態度,卻同百姓截然相反。
許多官員,都義憤填膺的聯名上書,請求天子罷免靠山王爵位。
還有的邊關將領,或者一地太守,上書天子,稱隨時準備帶兵前往洛陽,整治不臣。
……
“張讓,擬旨!”
“諾!”
待張讓準備好後,劉宏緩緩站起身,臉色平淡的對著群臣說道。
“驃騎大將軍張驍,帶領我大漢兒郎,攻破倭島,為大漢開疆拓土數千裏,此乃千古奇功!今封驃騎大將軍為大漢靠山王,封地為冥州,待驃騎大將軍得勝歸來之日,即刻前往洛陽受封!”
說罷,劉辯也沒有理會群臣的反應,而是轉身走進了一旁的側殿。
待劉辯的身影徹底消失後,群臣依舊沒有動作,他們還處於震驚之中。
望著劉辯身影消失之處,曹操和劉備,還有蔡邕等人,皆一臉愁容的長歎一聲。
如果此時他們還不明白天子是何意,那他們豈不是白活一場?
沒想到,大漢剛剛發展起來,一切都步入正軌,新皇也剛剛登基,矛頭就對準了大漢的功臣。
並且用的方法,還如此的極端,將張驍封王,的確違背高祖祖訓,可將張驍的封地,選在了冥州。
冥州剛有人煙,土地大半都沒有開墾耕種,如何養活的起數萬驍騎軍精銳?
如果加上幽州,加上北州,那養活驍騎軍還不成問題。
如今,張驍麵臨的選擇,隻有兩種,一種就是將驍騎軍削減至一萬,水軍也同樣如此,
即便士兵削減至兩萬,依舊要省吃儉用,勒緊褲腰帶。
另一種選擇,就是繼續占據遼東、遼西,還有樂浪自己玄菟郡。
隻有占據這幾郡,驍騎軍才能不用削減,保持正常編製。
大漢的守護者,令敵人聞風色變得驍騎軍啊,竟然被天子如此對待。
這不是自斷四肢,讓大漢重歸動蕩嗎?
若是沒了驍騎軍的震懾,鮮卑能安穩?匈奴還能同大漢和平共處?西域還能年年朝貢大漢?
“唉……”
曹操和蔡邕等人,皆長歎一聲,隨即轉身離開了朝會大殿。
他們知道,張驍被封王的消息,一旦傳遍天下,無論張驍如何選擇,大漢都要變天了。
……
與此同時,倭島,鎮倭塔之下。
張驍看著高二十多丈,半徑達六七丈的鎮倭塔,張驍臉上,微微揚起一抹冷笑。
在鎮倭塔之內,還有一座張驍本人的雕像。
雕像高五丈,被工匠雕刻的栩栩如生,手中還持有一把長戟。
人一走進塔內,仰頭就能看到雕像的全貌。
雖然隻是一座雕像,可士兵們還是能感受到一股難以形容的恐怖壓力,從雕像之上洶湧散發。
看到雕像的士兵,臉上無不露出崇敬的神色。
為了建成這座塔,還有他本人的雕像,張驍從遼東和北州,調集了近千名能工巧匠。
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終於建成。
那高掛在高塔大門上方的“鎮倭塔”三個大字,還是張驍親自書寫的。
張驍的字,寫的雄渾有力,氣勢磅礴!
每個字的一筆一劃,都能讓人聯想到金戈鐵馬,聯想到烽火狼煙!
看著自家將軍臉上那滿意的笑容,站在鎮倭塔四周的工匠們,也都笑出了聲。
隻要自家將軍滿意,他們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這些前來倭島的工匠,張驍並沒有讓他們離開。
倭島內,風景秀麗,景色優美,能耕種的土地也有不少,加之氣候宜人,自然不能荒廢。
加之朝廷的態度,也愈發不對勁,張驍自然要多準備一條後路。
倭島若是開墾土地,種植糧食,就算驍騎軍兵力再多上幾萬,都十分輕鬆。
而且倭島內,還有無數鐵礦,煤礦也有不少,物資十分豐富。
將倭島當成驍騎軍的糧倉,當成驍騎軍的寶庫,那再適合不過了。
在鎮倭塔內參觀了一番後,張驍這才帶領著黃忠呂布,還有典韋戲誌才等人,離開了鎮倭塔。
如今,倭島之事已了,他也要迴到大漢了。
遼東還有很多事,等著他處理,還很有可能會出現新的麻煩。
……
三日後,冥州東南部的海岸邊,張驍跳下了戰船,雙腳再次踏上了大漢的土地。
不知為何,張驍竟然產生了一種思鄉之情。
苦笑著搖了搖頭,抬頭看了一萬早就等候在不遠處的數千名驍騎軍騎兵。
張驍長出了一口氣,同一眾將領向著騎兵所在的方向走去。
“轟隆隆……”
很快,數千名騎兵,便唿嘯著奔離了海岸。
直到騎兵的身影,徹底消失不見後,蔣欽和周泰二人,才指揮著戰船,重新駛離海岸。
周泰帶領水軍士兵,迴到冥州水軍大營,蔣欽則是同五千名水軍士兵,迴到倭島。
他家將軍說了,今後的一段時間裏,倭島的開發和建設,還有鎮守倭島之事,就交給他蔣欽了。
這次迴到冥州,一是為了護送自家將軍,二是前往冥州水軍大營,去取一些補給。
今後,這個天下,將不會有倭島這個稱唿,會多出來個大漢東州。
九州島等四個島嶼,也被自家將軍重新命名。
東州由北至南,四個島嶼,分別名為華島、夏島、萬島,還有古島。
合起來就是,華夏萬古!鎮倭塔所在之地,正是夏島。
……
當張驍迴到遼東襄平城時,同預想中的一樣,張驍受到襄平百姓的熱烈歡迎。
百姓迎接的隊伍,從襄平城前,一直排到了襄平城外五裏處。
用了半個多時辰,張驍才在百姓們熱烈的歡唿聲中,來到了襄平城的府衙。
張驍來到大廳首位上坐好後,他麾下將領和官員們,也隨之落座。
隻見荀彧、田豐、陳宮、沮授、賈詡、郭嘉、荀攸,還有戲誌才,一個不落,都在大廳中。
武將中,一直鎮守並州的趙雲,還有輔佐趙雲的褚燕,管亥等人,也盡數在此。
所有謀臣和武將,他們的臉上,都帶著難以壓製的怒火。
即便是荀彧和田豐二人,都一臉的怒容。
因為他們已經收到朝廷派人送來的聖旨。
聖旨的內容,就是天子封自家將軍為靠山王。
如今,天下百姓和各地官員,皆一片嘩然。
百姓們還好一些,多半都為自家將軍感到高興。
因為百姓的想法十分單純,自家將軍對百姓好,那百姓就真心希望自家將軍越來越好。
官員們的態度,卻同百姓截然相反。
許多官員,都義憤填膺的聯名上書,請求天子罷免靠山王爵位。
還有的邊關將領,或者一地太守,上書天子,稱隨時準備帶兵前往洛陽,整治不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