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退往冥州
漢末:以驍騎之名永鎮華夏 作者:戒了酒的酒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並不是最讓荀彧等人生氣的,最讓他們的氣憤的,是劉虞派人送來的消息。
消息稱,遼東和玄菟郡,還有樂浪郡,都是幽州的治理之郡,靠山王的治所,在冥州。
劉虞希望自家將軍,盡快帶領麾下,前往冥州。
這是想將自家將軍和所屬文武,全部驅逐出曾經大漢的土地?!
遼東和遼西,還有樂浪玄菟兩郡,是誰打下來的?!
沒有自家將軍,幽州還能剩下多少?幽州能否保全?
就算是卸磨殺驢,鳥盡弓藏,也不至於這麽快,做的這麽絕吧?
當荀彧將這些事通通告訴張驍後,張驍並沒有大發雷霆,他隻是麵無表情的聽著。
“將軍!陛下命將軍得勝歸來後,要前往洛陽受封!此去洛陽,一定危機重重,屬下請求將軍,萬不要前往洛陽!”
荀彧說完後,便一臉失望的坐迴了位置。
荀彧的確很失望,他對大皇子劉辯,簡直失望透頂。
自家將軍同劉宏的關係,作為張驍心腹的荀彧等人,都心知肚明。
自家將軍若有異心,還用等到現在?
他家將軍一心為了百姓,為了漢人能找迴尊嚴,能挺直胸膛,他學成下山,親手組建驍騎軍。
自家將軍征戰了這麽多年,流血流淚不說,還操碎了心。
如今,漢人挺直了胸膛,找迴了尊嚴,大漢內部也被自家將軍肅清,叛軍被盡數消滅。
朝廷就忍不住,想要對自家將軍動手?
若沒有自家將軍,他大皇子劉辯,能順利繼承皇位?還有閑心耍陰謀詭計?
即便忌憚自家將軍,也不用做的如此決絕。
這直接封王,挑起大漢上下官員,同自家將軍對立。
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家將軍,這是要趕盡殺絕?!
他荀彧忠心漢室沒錯,可這種令人作嘔的漢室,這等令人不恥的天子,不值得他荀彧效忠。
從自家將軍的事,就是看出所有,忠心漢室,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最終卻落得這樣的結果,誰還會忠心漢室?
不止是荀彧感到氣憤,所有將領都氣的唿吸急促,雙拳緊握。
剛剛為大漢開疆拓土,新增一州的喜悅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看著麾下眾將如此生氣,張驍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緩緩站起身,對著眾人說道。
“既然天子已經下令,我等能做的,隻有遵從!冥州就冥州,北州就北州,當初雲中那麽殘破不堪,我等不也堅持下來了?事在人為罷了!”
說到此處,張驍舒展了一下身體,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既然天子忌憚我這個帝師,那本將軍就徹底讓他放心。”
說到此處,張驍轉頭對著荀彧等人吩咐道。
“傳令下去,所有驃騎將軍所屬,全部退出遼東,前往冥州!從今日起,若無人主動挑釁,我驍騎軍永不出冥北二州!”
說罷,張驍就領著典韋,抬腳離開了大廳。
荀彧等人聞言,皆歎了一口氣,隨後也陸續的離開了大廳。
……
很快,驃騎大將軍張驍,帶領麾下部眾,徹底離開幽州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
據說,驃騎大將軍還說,今後大漢的一切戰事,都與驍騎軍無關。
若沒有人主動挑釁,驍騎軍永不離開冥北二州。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炸開了鍋。
即便百姓愚笨,可接連發生的事,百姓們也猜到了一二。
如今百姓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這一切,都多虧了驃騎大將軍。
張驍在百姓心裏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雖然朝廷不像從前那樣,也下達了一係列對百姓有利的政策,官府還主動發放糧食,救濟百姓。
可朝廷的政策,都是驃騎大將軍製定的,百姓開墾土地的耕牛,也是大將軍支援的。
無數無家可歸的難民,都是大將軍從並州運送來的糧食救濟的。
動蕩的大漢,也是驃騎大將軍帶兵平定的。
朝廷和驃騎大將軍,在百姓的心裏,還是張驍要更為重要。
雖然心中為大將軍感到不忿,可百姓們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依舊老老實實,本本分分。
直到時間來到十月中旬,百姓們都收割完了糧食。
最小有動作的,是遼東和遼西的百姓。
百姓們收割完糧食後,遼東和遼西的百姓,還有幽州多地的百姓。
都收拾行囊,帶上收獲的糧食,租賃馬車,踏上了前往冥州和北州的路上。
尤其是烏桓族的百姓,整個烏桓族所有的百姓,全都舍棄了遼東和遼西的家園。
他們驅趕著牛羊馬匹,拉著一車車糧食,向著冥州遷移而去。
所有烏桓族的百姓,他們眼中沒有絲毫的留戀。
他們居住的房屋,分到的土地,都是驃騎大將軍給的。
如今大將軍離開遼東,他們自然也要跟著同去。
如果依舊留在遼東,誰知道那個劉虞能不能接受烏桓族?能不能善待他們?
他們烏桓族,可不會將全族的命運,拿去做賭注。
並州也有不少百姓,向著冥州遷移,可數量並沒有幽州多。
並不是並州百姓不擁戴張驍,而是並州百姓都開墾了許多土地。
一家老小和房屋都在並州,生活早已穩定,哪能說舍棄就舍棄?
關東和冀州等地的百姓,也有前往冥州生活的。
百姓們都知道,如果這次不前往冥州北州。
估計今後,驃騎大將軍也不會在大漢招收百姓了。
……
與此同時,洛陽皇宮中,天子的書房內。
皇宮依舊是那個皇宮,天子的書房,也沒有改變模樣。
可坐在桌案前的人,卻從劉宏,變成了劉辯。
隻見劉辯正拿著手中的書信,麵無表情的看著,他的身旁,還站著大太監張讓。
看完書信後,劉辯的表情,變得有些陰沉。
“有多少百姓前往冥北二州?可有統計?”
一旁的張讓聞言,對著劉辯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
“稟陛下,各地官員並沒有進行嚴格的統計,不過,據老臣粗略的估算,百姓北遷的數量,恐怕不下於十五萬。”
“十五萬麽……”
劉辯麵無表情的喃喃自語一句,隨後,劉辯對著張讓輕輕地擺了擺手。
張讓見狀,立即彎下腰,輕手輕腳的退出了書房。
……
消息稱,遼東和玄菟郡,還有樂浪郡,都是幽州的治理之郡,靠山王的治所,在冥州。
劉虞希望自家將軍,盡快帶領麾下,前往冥州。
這是想將自家將軍和所屬文武,全部驅逐出曾經大漢的土地?!
遼東和遼西,還有樂浪玄菟兩郡,是誰打下來的?!
沒有自家將軍,幽州還能剩下多少?幽州能否保全?
就算是卸磨殺驢,鳥盡弓藏,也不至於這麽快,做的這麽絕吧?
當荀彧將這些事通通告訴張驍後,張驍並沒有大發雷霆,他隻是麵無表情的聽著。
“將軍!陛下命將軍得勝歸來後,要前往洛陽受封!此去洛陽,一定危機重重,屬下請求將軍,萬不要前往洛陽!”
荀彧說完後,便一臉失望的坐迴了位置。
荀彧的確很失望,他對大皇子劉辯,簡直失望透頂。
自家將軍同劉宏的關係,作為張驍心腹的荀彧等人,都心知肚明。
自家將軍若有異心,還用等到現在?
他家將軍一心為了百姓,為了漢人能找迴尊嚴,能挺直胸膛,他學成下山,親手組建驍騎軍。
自家將軍征戰了這麽多年,流血流淚不說,還操碎了心。
如今,漢人挺直了胸膛,找迴了尊嚴,大漢內部也被自家將軍肅清,叛軍被盡數消滅。
朝廷就忍不住,想要對自家將軍動手?
若沒有自家將軍,他大皇子劉辯,能順利繼承皇位?還有閑心耍陰謀詭計?
即便忌憚自家將軍,也不用做的如此決絕。
這直接封王,挑起大漢上下官員,同自家將軍對立。
一點後路都不給自家將軍,這是要趕盡殺絕?!
他荀彧忠心漢室沒錯,可這種令人作嘔的漢室,這等令人不恥的天子,不值得他荀彧效忠。
從自家將軍的事,就是看出所有,忠心漢室,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最終卻落得這樣的結果,誰還會忠心漢室?
不止是荀彧感到氣憤,所有將領都氣的唿吸急促,雙拳緊握。
剛剛為大漢開疆拓土,新增一州的喜悅心情,瞬間蕩然無存。
看著麾下眾將如此生氣,張驍深吸了一口氣,隨即緩緩站起身,對著眾人說道。
“既然天子已經下令,我等能做的,隻有遵從!冥州就冥州,北州就北州,當初雲中那麽殘破不堪,我等不也堅持下來了?事在人為罷了!”
說到此處,張驍舒展了一下身體,臉上也露出了輕鬆的笑容。
“既然天子忌憚我這個帝師,那本將軍就徹底讓他放心。”
說到此處,張驍轉頭對著荀彧等人吩咐道。
“傳令下去,所有驃騎將軍所屬,全部退出遼東,前往冥州!從今日起,若無人主動挑釁,我驍騎軍永不出冥北二州!”
說罷,張驍就領著典韋,抬腳離開了大廳。
荀彧等人聞言,皆歎了一口氣,隨後也陸續的離開了大廳。
……
很快,驃騎大將軍張驍,帶領麾下部眾,徹底離開幽州的消息,就傳遍了天下。
據說,驃騎大將軍還說,今後大漢的一切戰事,都與驍騎軍無關。
若沒有人主動挑釁,驍騎軍永不離開冥北二州。
百姓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頓時炸開了鍋。
即便百姓愚笨,可接連發生的事,百姓們也猜到了一二。
如今百姓們的生活,過的越來越好,這一切,都多虧了驃騎大將軍。
張驍在百姓心裏的地位,是無法撼動的。
雖然朝廷不像從前那樣,也下達了一係列對百姓有利的政策,官府還主動發放糧食,救濟百姓。
可朝廷的政策,都是驃騎大將軍製定的,百姓開墾土地的耕牛,也是大將軍支援的。
無數無家可歸的難民,都是大將軍從並州運送來的糧食救濟的。
動蕩的大漢,也是驃騎大將軍帶兵平定的。
朝廷和驃騎大將軍,在百姓的心裏,還是張驍要更為重要。
雖然心中為大將軍感到不忿,可百姓們並沒有太大的動作,依舊老老實實,本本分分。
直到時間來到十月中旬,百姓們都收割完了糧食。
最小有動作的,是遼東和遼西的百姓。
百姓們收割完糧食後,遼東和遼西的百姓,還有幽州多地的百姓。
都收拾行囊,帶上收獲的糧食,租賃馬車,踏上了前往冥州和北州的路上。
尤其是烏桓族的百姓,整個烏桓族所有的百姓,全都舍棄了遼東和遼西的家園。
他們驅趕著牛羊馬匹,拉著一車車糧食,向著冥州遷移而去。
所有烏桓族的百姓,他們眼中沒有絲毫的留戀。
他們居住的房屋,分到的土地,都是驃騎大將軍給的。
如今大將軍離開遼東,他們自然也要跟著同去。
如果依舊留在遼東,誰知道那個劉虞能不能接受烏桓族?能不能善待他們?
他們烏桓族,可不會將全族的命運,拿去做賭注。
並州也有不少百姓,向著冥州遷移,可數量並沒有幽州多。
並不是並州百姓不擁戴張驍,而是並州百姓都開墾了許多土地。
一家老小和房屋都在並州,生活早已穩定,哪能說舍棄就舍棄?
關東和冀州等地的百姓,也有前往冥州生活的。
百姓們都知道,如果這次不前往冥州北州。
估計今後,驃騎大將軍也不會在大漢招收百姓了。
……
與此同時,洛陽皇宮中,天子的書房內。
皇宮依舊是那個皇宮,天子的書房,也沒有改變模樣。
可坐在桌案前的人,卻從劉宏,變成了劉辯。
隻見劉辯正拿著手中的書信,麵無表情的看著,他的身旁,還站著大太監張讓。
看完書信後,劉辯的表情,變得有些陰沉。
“有多少百姓前往冥北二州?可有統計?”
一旁的張讓聞言,對著劉辯恭敬的行了一禮,說道。
“稟陛下,各地官員並沒有進行嚴格的統計,不過,據老臣粗略的估算,百姓北遷的數量,恐怕不下於十五萬。”
“十五萬麽……”
劉辯麵無表情的喃喃自語一句,隨後,劉辯對著張讓輕輕地擺了擺手。
張讓見狀,立即彎下腰,輕手輕腳的退出了書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