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在來未寧殿之前花了些時間梳妝打扮,故而到達未寧殿時寅時將過,已是將要上朝的時辰。雖說皇帝坐在龍椅上也有幾年,但還是稚子心性,大部分決策都還是由她決定,她還不能缺席每一次早朝。作為至高無上的太後,她是帝國的顏麵,擁有著至高權利,更背負著枷鎖。她很不喜歡枷鎖,但在將劍刺入玄德帝齊崢的胸口時,她隻能接下這沉重的枷鎖。
她不喜權勢,但終歸是要為自己的行事付出些什麽代價。
守夜的小太監驚唿太後娘娘萬福時,周澤年才剛剛從噩夢中轉醒。他向來淺眠,今日太醫給他開的藥有助眠效果,本是不願意喝下去的,但是那位太後跟前的大宮女盯著,一定要他喝下去,本是有法子躲過去的,但是鬼使神差他還是喝下去了。因為那碗藥,現今麵臨的困境就是那位權傾朝野的大齊太後已經到了房門口了,他還沒有離開床。
周澤年靜靜聽了一會兒,外頭人聲並不多,聽聞那位太後喜靜,宮中無論宮女還是太監均能做到行走無聲。外頭基本上沒什麽人聲,周澤年靜靜地等了一會,外頭傳來女子冷靜的詢問聲:“八皇子可是醒了?”
周澤年有些恍惚,許久未曾有人喚他八皇子,聽到時反而覺得有些發涼,恍若隔世。身體尚未完全好全,起身時他低聲咳了幾聲,緩了一會,外麵的女子也並未催促。
周澤年:“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澤年衣衫不整,怕是會衝撞太後,望娘娘見諒。”
太後娘娘挑眉,雖然這個時辰擾人清夢是她理虧,但是太後理應高高在上。於是太後道:“無礙,哀家隻是掛念八皇子,隻需見八皇子一麵便成。”
周澤年垂眸,守在身旁的小太監會意打開了門,時值夏日,天光微亮,太後出行卻還是打了不少的燈。
太後緩步走進未寧殿。未寧殿離慈寧宮不遠,是某一位太後曾經很喜歡的嬪妃居住的地方,那位嬪妃不得皇帝寵愛,卻極受太後寵信,為她修建宮殿,賞賜無數財寶。未寧殿其實很輝煌,但是朝代變換,殿中已無什麽飾品,看起來華麗又空蕩。
那位長的極像玄德帝的八皇子麵色有些蒼白,多年的暗傷累積,太醫診斷說不破不立,需先用藥引出所有的舊傷再加醫治。先前告罪說自己衣衫不整也算不上是借口,質子隻來得及披上一身外衣,腰帶堪堪係在腰間,平添幾分病弱和色氣。
太後仿佛真的隻是來關心他的病情的:“太醫說八皇子身子虛弱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哀家心中自是過意不去,昨夜心中裝著此事,今日早早便起來,等不及召見八皇子,哀家便親自來了。”
雀枝低著頭,聽太後胡扯,麵不改色。
質子淺淺地笑了笑,眉眼溫柔,並沒有直視太後,以免冒犯聖顏:“謝太後娘娘抬愛,澤年心中惶恐。”
太後虛情假意地歎了口氣,聲音裏麵帶著幾分試探:“哀家掌管後宮多年,竟是不知刁奴欺負到八皇子身上去了,心中實在過意不去,不如八皇子便搬到這未寧殿中常住,在哀家眼皮子底下總歸是更安全些。”
大齊皇室子嗣凋零,玄德帝是踩著兄弟姐妹的血登上至高的皇位的,為了保證存活下來的兄弟姐妹不起異心,宮中多是為質的世子和郡主,都住在後宮便不成體統。
太後上位後將一些郡主和世子送了迴去,留下一些蠢蠢欲動的王爺的子嗣,打包安排在皇宮附近的幾處府邸裏,好吃好喝地供著但是也派不少人盯著。
唯獨大周的質子八皇子,因為這張臉的緣故被不明不白地留在宮中。
周澤年靜默了片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隻是道:“娘娘的好意,澤年心領,但……”
“心領便成,”太後打斷他,眉眼帶笑,“來人,把東西搬進來吧。”
周澤年有些震驚地盯著魚貫而入的太監,他們搬著精美的花瓶和飾品,有條不紊地將這些價值非凡的物品放在合適的位置,各司其職後靜默地退出未寧殿。
裝扮後的未寧殿不再空蕩單調,太後偏好素色的裝扮,宮中其實鮮有像未寧殿這般華麗的建築。
太後拿出了一些精美的瓷器,因為原先未寧殿住著的是嬪妃,有些東西不太適合給來自大周的質子用,太後已經吩咐下去了,約摸這幾日就能到。
太後將質子驚愕的樣子盡收眼底,道:“八皇子不必多慮,安心住下便是。”
太後想了想,再開口時帶著幾分淺顯的試探:“八皇子來大周時才不過十六?大抵是讀了些書的,前些日子皇帝說想要個伴讀,哀家瞧他年幼,稚子心性,還是找些伴的好。朝中大臣家中適齡的孩童都已經挑過了,約摸這幾日便能定下,尚書房也能多些孩子。八皇子可有意陪在皇帝身邊把未盡的學業完成?”
大周的皇帝風流,留下的皇子公主不少,雖說八皇子母家不顯,但還是送去了尚書房同其他皇子一同習文。大周皇子的學業一直到及冠才會結束,八皇子被送到大齊時年十六,學業自然是未盡的。
周澤年瞳孔微微放大,顯然是有些震驚。麵前將宮裝穿得一絲不苟的太後娘娘雍容華貴,說完話之後便一直在等他的迴複,後邊的宮女太監等人都低著頭,連唿吸聲都微不可聞。
周澤年覺得嗓子有點幹澀,講話時才發現自己的聲音啞得不成樣子:“澤年身為質子,恐怕不合規矩。”
作為大周送來為質的皇子,他早已做好此生都被困在大齊皇宮或因大周開戰而死的準備,可是太後好像不是這麽認為的。
太後娘娘聽到這個迴答並沒有什麽很明顯的情緒表露,她不再試探,反而有些強硬:“規矩?哀家從不在意這些,八皇子若是有意,哀家說到做到。”
周澤年微微低著頭,長長的睫毛有些顫抖,他的聲音依舊沙啞,帶著幾分希冀,他說:“澤年謝過娘娘。”
太後娘娘如願以償,悄悄露出一個滿意的淺笑,豔麗非凡的臉變得更加動人:“八皇子身子還未曾恢複,先歇著吧。”
目送太後遠去,大周送來的質子冷靜地轉過了身,吩咐小太監把殿門關上,若是有人拜訪便說身子不適。
小太監福德是從大周隨他到大齊為質的,同質子患難與共的這幾年讓他對質子頗為信任與尊崇。
福德猶豫了一會,低著頭按殿下的吩咐關好門後,才站在外頭大著膽子問:“殿下,您說大齊的太後是什麽意思?”
周澤年褪去外衣,向後倒在床上,他身子尚未好全,渾身沒什麽力氣,不過是強撐著不在那位精明的太後麵前露怯。
聽到小太監的話,周澤年躺倒在床上,用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聲音有些懶散:“太後娘娘不是向來隨心所欲慣了,在大齊這幾年,太後不知做了多少違反祖製的事情,善待區區一個質子,不過是件小事。”
其他的事情沒必要說給福德聽,小太監隨他來到陌生的國家,本就舉步維艱,有些對那位性格惡劣的太後的猜測自是不便讓他知道的。
周澤年想,太後能坐上那個位置果然不是隻憑借弑君,行事詭譎多變,看起來所作所為都是隨性而為,但就他所知,太後每一步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比如太後親生父親,曾經權傾朝野的丞相大人“自請還鄉”。當時朝野中一直隱秘流傳著是太後使了手段迫使秦丞相退位的說法。大齊對嫡庶之分並不是特別在意,因為草根出身的大齊太祖一直在遏製世家對庶子庶女的壓迫。雖說世俗對嫡庶之分不再那麽嚴苛,但世家大族自有一套規則,高祖努力這麽多年還是沒有完全改變世家的規矩。出身世家的秦丞相雖說並未苛待太後,但在嫡庶之分上頗為嚴苛,據說太後一直活在相府嫡女的陰影之下,直到太後變成太子妃,再成為如今的太後,終於有能力對抗丞相。
但後來,秦丞相自請迴鄉後,江南爆發了嚴重的洪災,秦丞相立下汗馬功勞,不僅解決了洪災還處置了一批有異心的官員,為國庫斂了不少財,還有不少重要位置換上了太後一黨,一舉三得,讓太後在朝堂上真正站穩了腳跟。
事後,太後隻是不冷不淡地封賞了一大堆珍寶,絕口不提讓秦丞相迴到權利中心。
周澤年有些出神地想著,那真是巧合嗎。雖說秦丞相已被“驅逐”出京城,世家大族對其避之不及,形如喪家之犬,太後也傳出消息說已經與秦丞相恩斷義絕。但秦家那位大將軍依舊得太後寵信,一直忠心耿耿鎮守邊疆,秦丞相的門生也依舊活躍在朝堂,太後也並未對他們做什麽,故而江南那邊的官員就算察覺到什麽,也不會對這位曾名滿京城的大儒做些什麽。
太後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討厭她的秦丞相退位前也要為她所用,要丞相為掌握在她手中的大齊江山鞠躬盡瘁。
周澤年閉眼,有些痛苦地想著這樣一位高深莫測的太後確實是難纏的主。
此時的太後娘娘還在去勤政殿的路上,晨起時太後並不喜歡轎攆,習武多年,她還是偏向於單獨行動,但身份不允許,她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緩步前行。
雀枝稍稍走快幾步,落在太後身後半步,低聲同太後商議:“秦丞相那邊傳來消息,說想要見大將軍和將軍夫人,願再讓箜閣一分利給您。”
她不喜權勢,但終歸是要為自己的行事付出些什麽代價。
守夜的小太監驚唿太後娘娘萬福時,周澤年才剛剛從噩夢中轉醒。他向來淺眠,今日太醫給他開的藥有助眠效果,本是不願意喝下去的,但是那位太後跟前的大宮女盯著,一定要他喝下去,本是有法子躲過去的,但是鬼使神差他還是喝下去了。因為那碗藥,現今麵臨的困境就是那位權傾朝野的大齊太後已經到了房門口了,他還沒有離開床。
周澤年靜靜聽了一會兒,外頭人聲並不多,聽聞那位太後喜靜,宮中無論宮女還是太監均能做到行走無聲。外頭基本上沒什麽人聲,周澤年靜靜地等了一會,外頭傳來女子冷靜的詢問聲:“八皇子可是醒了?”
周澤年有些恍惚,許久未曾有人喚他八皇子,聽到時反而覺得有些發涼,恍若隔世。身體尚未完全好全,起身時他低聲咳了幾聲,緩了一會,外麵的女子也並未催促。
周澤年:“見過太後娘娘,太後娘娘萬福金安,澤年衣衫不整,怕是會衝撞太後,望娘娘見諒。”
太後娘娘挑眉,雖然這個時辰擾人清夢是她理虧,但是太後理應高高在上。於是太後道:“無礙,哀家隻是掛念八皇子,隻需見八皇子一麵便成。”
周澤年垂眸,守在身旁的小太監會意打開了門,時值夏日,天光微亮,太後出行卻還是打了不少的燈。
太後緩步走進未寧殿。未寧殿離慈寧宮不遠,是某一位太後曾經很喜歡的嬪妃居住的地方,那位嬪妃不得皇帝寵愛,卻極受太後寵信,為她修建宮殿,賞賜無數財寶。未寧殿其實很輝煌,但是朝代變換,殿中已無什麽飾品,看起來華麗又空蕩。
那位長的極像玄德帝的八皇子麵色有些蒼白,多年的暗傷累積,太醫診斷說不破不立,需先用藥引出所有的舊傷再加醫治。先前告罪說自己衣衫不整也算不上是借口,質子隻來得及披上一身外衣,腰帶堪堪係在腰間,平添幾分病弱和色氣。
太後仿佛真的隻是來關心他的病情的:“太醫說八皇子身子虛弱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哀家心中自是過意不去,昨夜心中裝著此事,今日早早便起來,等不及召見八皇子,哀家便親自來了。”
雀枝低著頭,聽太後胡扯,麵不改色。
質子淺淺地笑了笑,眉眼溫柔,並沒有直視太後,以免冒犯聖顏:“謝太後娘娘抬愛,澤年心中惶恐。”
太後虛情假意地歎了口氣,聲音裏麵帶著幾分試探:“哀家掌管後宮多年,竟是不知刁奴欺負到八皇子身上去了,心中實在過意不去,不如八皇子便搬到這未寧殿中常住,在哀家眼皮子底下總歸是更安全些。”
大齊皇室子嗣凋零,玄德帝是踩著兄弟姐妹的血登上至高的皇位的,為了保證存活下來的兄弟姐妹不起異心,宮中多是為質的世子和郡主,都住在後宮便不成體統。
太後上位後將一些郡主和世子送了迴去,留下一些蠢蠢欲動的王爺的子嗣,打包安排在皇宮附近的幾處府邸裏,好吃好喝地供著但是也派不少人盯著。
唯獨大周的質子八皇子,因為這張臉的緣故被不明不白地留在宮中。
周澤年靜默了片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麽,隻是道:“娘娘的好意,澤年心領,但……”
“心領便成,”太後打斷他,眉眼帶笑,“來人,把東西搬進來吧。”
周澤年有些震驚地盯著魚貫而入的太監,他們搬著精美的花瓶和飾品,有條不紊地將這些價值非凡的物品放在合適的位置,各司其職後靜默地退出未寧殿。
裝扮後的未寧殿不再空蕩單調,太後偏好素色的裝扮,宮中其實鮮有像未寧殿這般華麗的建築。
太後拿出了一些精美的瓷器,因為原先未寧殿住著的是嬪妃,有些東西不太適合給來自大周的質子用,太後已經吩咐下去了,約摸這幾日就能到。
太後將質子驚愕的樣子盡收眼底,道:“八皇子不必多慮,安心住下便是。”
太後想了想,再開口時帶著幾分淺顯的試探:“八皇子來大周時才不過十六?大抵是讀了些書的,前些日子皇帝說想要個伴讀,哀家瞧他年幼,稚子心性,還是找些伴的好。朝中大臣家中適齡的孩童都已經挑過了,約摸這幾日便能定下,尚書房也能多些孩子。八皇子可有意陪在皇帝身邊把未盡的學業完成?”
大周的皇帝風流,留下的皇子公主不少,雖說八皇子母家不顯,但還是送去了尚書房同其他皇子一同習文。大周皇子的學業一直到及冠才會結束,八皇子被送到大齊時年十六,學業自然是未盡的。
周澤年瞳孔微微放大,顯然是有些震驚。麵前將宮裝穿得一絲不苟的太後娘娘雍容華貴,說完話之後便一直在等他的迴複,後邊的宮女太監等人都低著頭,連唿吸聲都微不可聞。
周澤年覺得嗓子有點幹澀,講話時才發現自己的聲音啞得不成樣子:“澤年身為質子,恐怕不合規矩。”
作為大周送來為質的皇子,他早已做好此生都被困在大齊皇宮或因大周開戰而死的準備,可是太後好像不是這麽認為的。
太後娘娘聽到這個迴答並沒有什麽很明顯的情緒表露,她不再試探,反而有些強硬:“規矩?哀家從不在意這些,八皇子若是有意,哀家說到做到。”
周澤年微微低著頭,長長的睫毛有些顫抖,他的聲音依舊沙啞,帶著幾分希冀,他說:“澤年謝過娘娘。”
太後娘娘如願以償,悄悄露出一個滿意的淺笑,豔麗非凡的臉變得更加動人:“八皇子身子還未曾恢複,先歇著吧。”
目送太後遠去,大周送來的質子冷靜地轉過了身,吩咐小太監把殿門關上,若是有人拜訪便說身子不適。
小太監福德是從大周隨他到大齊為質的,同質子患難與共的這幾年讓他對質子頗為信任與尊崇。
福德猶豫了一會,低著頭按殿下的吩咐關好門後,才站在外頭大著膽子問:“殿下,您說大齊的太後是什麽意思?”
周澤年褪去外衣,向後倒在床上,他身子尚未好全,渾身沒什麽力氣,不過是強撐著不在那位精明的太後麵前露怯。
聽到小太監的話,周澤年躺倒在床上,用手遮住了自己的眼睛,聲音有些懶散:“太後娘娘不是向來隨心所欲慣了,在大齊這幾年,太後不知做了多少違反祖製的事情,善待區區一個質子,不過是件小事。”
其他的事情沒必要說給福德聽,小太監隨他來到陌生的國家,本就舉步維艱,有些對那位性格惡劣的太後的猜測自是不便讓他知道的。
周澤年想,太後能坐上那個位置果然不是隻憑借弑君,行事詭譎多變,看起來所作所為都是隨性而為,但就他所知,太後每一步都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
比如太後親生父親,曾經權傾朝野的丞相大人“自請還鄉”。當時朝野中一直隱秘流傳著是太後使了手段迫使秦丞相退位的說法。大齊對嫡庶之分並不是特別在意,因為草根出身的大齊太祖一直在遏製世家對庶子庶女的壓迫。雖說世俗對嫡庶之分不再那麽嚴苛,但世家大族自有一套規則,高祖努力這麽多年還是沒有完全改變世家的規矩。出身世家的秦丞相雖說並未苛待太後,但在嫡庶之分上頗為嚴苛,據說太後一直活在相府嫡女的陰影之下,直到太後變成太子妃,再成為如今的太後,終於有能力對抗丞相。
但後來,秦丞相自請迴鄉後,江南爆發了嚴重的洪災,秦丞相立下汗馬功勞,不僅解決了洪災還處置了一批有異心的官員,為國庫斂了不少財,還有不少重要位置換上了太後一黨,一舉三得,讓太後在朝堂上真正站穩了腳跟。
事後,太後隻是不冷不淡地封賞了一大堆珍寶,絕口不提讓秦丞相迴到權利中心。
周澤年有些出神地想著,那真是巧合嗎。雖說秦丞相已被“驅逐”出京城,世家大族對其避之不及,形如喪家之犬,太後也傳出消息說已經與秦丞相恩斷義絕。但秦家那位大將軍依舊得太後寵信,一直忠心耿耿鎮守邊疆,秦丞相的門生也依舊活躍在朝堂,太後也並未對他們做什麽,故而江南那邊的官員就算察覺到什麽,也不會對這位曾名滿京城的大儒做些什麽。
太後要的就是這種效果,要討厭她的秦丞相退位前也要為她所用,要丞相為掌握在她手中的大齊江山鞠躬盡瘁。
周澤年閉眼,有些痛苦地想著這樣一位高深莫測的太後確實是難纏的主。
此時的太後娘娘還在去勤政殿的路上,晨起時太後並不喜歡轎攆,習武多年,她還是偏向於單獨行動,但身份不允許,她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緩步前行。
雀枝稍稍走快幾步,落在太後身後半步,低聲同太後商議:“秦丞相那邊傳來消息,說想要見大將軍和將軍夫人,願再讓箜閣一分利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