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排名雖不靠前,可那也是六部之一。
更何況,倘若戰事興起,兵部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品兵部郎中乃是實權官職,又有純王坐鎮兵部,屆時江景辰若有過錯,並不是不能將其替代。
去不去隴右道?
這一刻,邵沅朗內心有了答案,隻是並未當即應下,隻說需要再慎重考慮一番。
二人下了馬車,上了畫舫,莊延朔早已等候許久,見純王前來,立刻起身行了一禮:“恭迎王爺,邵世子。”
李守拙招唿兩人落座,含笑道:“讓先生久等,本王甚至慚愧。”
莊延朔含笑迴應:“王爺言重,老朽如何能擔當得起。”
言罷,揮退仆人與藝伎,轉言道:“還未來得及恭喜王爺調任工部。”
李守拙笑容漸盛,淡淡道:“比起老三,本王確是遲了。”
莊延朔接口道:“老朽恰恰以為正是時候。”
李守拙笑問:“先生何出此言?”
莊延朔直言道:“眾人皆知,聖上劍指西域,此時調任兵部,正是王爺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李守拙又問:“先生以為本王該如何施展拳腳?”
莊延朔稍作思考,迴答道:“隴右道。”
李守拙聞言,與邵沅朗對視一眼,二人相視而笑。
莊延朔若有所思,轉頭看向邵沅朗,詢問道:“邵世子亦是這般想法?”
邵沅朗信不過江景辰,同樣也信不過莊延朔,隻不過礙於純王在側,並未表露心中想法,隻道:“不謀而合。”
莊延朔順勢誇讚道:“邵世子果然人中龍鳳。”
這話聽上去是在誇別人,但又何嚐不是在自誇?
他已上了年歲,身上卻有著一股子市儈,怎麽看都不像是出自百年書香門第。
邵沅朗初見時便不喜,心有成見之下,麵對這般誇讚也隻是笑而不語。
李守拙大肆招攬有才誌士,對於這些人也極為尊重,但這並不代表願意看到這些人和諧相處。
任何上位者都不會希望麾下有哪一方獨大。
因此就需要采取製衡的手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相互製衡。
當然,這也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李守拙心中滿意,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順勢接口道:“二位皆是本王之肱骨,得二位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邵沅朗沒有迴應這種明顯客套的言語,莊延朔則表現的十分激動,起身行了個大禮,高唿:“王爺以國士待老朽,老朽必以國士報之。”
言語之激動,聽得邵沅朗直翻白眼。
怎麽就成國士了?
你一個快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夥,也配讓王爺以國士對待?
當真是人老了,麵皮一點不要。
邵沅朗暗自在心中腹誹道:本世子長這麽大,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與此同時,莊延朔亦是在心中暗道:出身再好又怎樣?不懂逢迎之道,這樣的人終究是走不遠。
李守拙看了看莊延朔,又看了看邵沅朗,怎麽看怎麽覺得這一老一少實在有趣,忍不住笑出聲。
邵沅朗疑惑道:“王爺何故如此?”
李守拙自然是不會說出心中想法,擺了擺手,轉言道:“此次請先生來,是想從先生口中打聽些消息。”
莊延朔當即表示:“王爺相問,老朽定然知無不言。”
李守拙直言道:“本王想知道,老三最近都在做些什麽?”
莊延朔本以為私下與安王接觸之事瞞很好,沒想到卻被純王一語道破,頓時有些慌了心神。
邵沅朗冷笑道:“莊先生慌什麽?”
莊延朔強子鎮定下來,心思急轉,迴應道:“老朽隻是感到有些意外,畢竟王爺與安王乃是手足,想來該是比老朽更加了解才對。”
李守拙神情平靜,含笑道:“本王當然了解,不僅如此,老三也同樣了解本王,所以你兩頭交好之事,老三肯定也已經知道。”
他們都知道,但他們都不說。
那此刻為何又點破?
莊延朔想了想,詢問道:“王爺是想逼老朽做出選擇嗎?”
李守拙先是點頭,而後又搖頭,緊跟著說道:“本王希望你能夠效忠本王,但本王也希望你能留在老三身邊,先生聽得明白嗎?”
這都聽不明白,那幹脆就別活了。
莊延朔神情很是複雜,盯著純王看了又看。
十分無禮的舉動,但李守拙並未在意。
莊延朔目光直視純王,緩緩開口道:“難道王爺就不擔心,安王亦會有這樣的念頭嗎?”
李守拙含笑道:“老三怎麽想,並不重要,對本王而言,重要的是先生怎麽想。”
波濤洶湧的宦海中,一隻腳不能夠踩上兩條船。
莊延朔從始至終也沒想左右逢源,隻不過對他而言,無論是純王還是安王,都還處於考察階段。
兩位王爺,一長,一嫡,過往皆無功績,眼下也沒有做過足以令人稱道之事。
安王在工部,純王也調任兵部,可以說兩位王爺無論是出身,亦或是所擁有的資本,兩者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多大。
至於說兩人的才幹......
真要是有的話,太子之位至於空懸那麽久嗎?
唯一能夠拿出來相比較的,也隻有兩位王爺待人的態度。
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純王遠比安王做的要好。
但,還有些不夠。
莊延朔收斂所有神情,瞬間像是變了一個人,用一種極為輕佻的語氣,詢問道:“若老朽說王爺不如安王呢?”
邵沅朗猛地拍桌,怒喝道:“大膽。”
李守拙抬手,示意邵沅朗稍安勿躁,迴過頭來看向莊延朔,含笑道:“那本王隻能說,先生的眼光未免太差了些。”
似笑非笑的神情,帶著幾分譏諷,幾分失望。
莊延朔將所有變化收入眼中,唯獨沒有發現一絲氣惱,暗自點頭之餘,開口道:“王爺為何不問老朽,比安王差在哪裏?”
李守拙不答,反問道:“本王為何要問?”
不等莊延朔開口,李守拙繼續說道:“老三乃是皇後所出,但在父皇登基之前,她也隻不過是側妃而已,真論起來,本王可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
莊延朔慢悠悠接口道:“但現在,安王才是中宮嫡出,而您,隻是庶出皇長子。”
“庶出”二字一出,邵沅朗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當即出言嗬斥道:“大膽。”
此時此刻,他好像除了“大膽”之外,再也說不出其他言語。
莊延朔的言詞已經不能用大膽來形容,他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在茅廁裏點燈。
隻那兩個字,便足以讓他身首異處,但他卻表現的十分淡定、從容,沒有絲毫害怕,目光緊盯著純王,不放過絲毫神情變化。
在莊延朔的視線之內,想象中暴怒的場麵並沒有發生。
李守拙自嘲一笑,無奈長歎,開口道:“嫡長子變為庶長子,這種事聽著像是話本上的情節,可卻是發生在本王身上的現實,先生是否覺得有些可悲?”
更何況,倘若戰事興起,兵部重要性不言而喻。
五品兵部郎中乃是實權官職,又有純王坐鎮兵部,屆時江景辰若有過錯,並不是不能將其替代。
去不去隴右道?
這一刻,邵沅朗內心有了答案,隻是並未當即應下,隻說需要再慎重考慮一番。
二人下了馬車,上了畫舫,莊延朔早已等候許久,見純王前來,立刻起身行了一禮:“恭迎王爺,邵世子。”
李守拙招唿兩人落座,含笑道:“讓先生久等,本王甚至慚愧。”
莊延朔含笑迴應:“王爺言重,老朽如何能擔當得起。”
言罷,揮退仆人與藝伎,轉言道:“還未來得及恭喜王爺調任工部。”
李守拙笑容漸盛,淡淡道:“比起老三,本王確是遲了。”
莊延朔接口道:“老朽恰恰以為正是時候。”
李守拙笑問:“先生何出此言?”
莊延朔直言道:“眾人皆知,聖上劍指西域,此時調任兵部,正是王爺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李守拙又問:“先生以為本王該如何施展拳腳?”
莊延朔稍作思考,迴答道:“隴右道。”
李守拙聞言,與邵沅朗對視一眼,二人相視而笑。
莊延朔若有所思,轉頭看向邵沅朗,詢問道:“邵世子亦是這般想法?”
邵沅朗信不過江景辰,同樣也信不過莊延朔,隻不過礙於純王在側,並未表露心中想法,隻道:“不謀而合。”
莊延朔順勢誇讚道:“邵世子果然人中龍鳳。”
這話聽上去是在誇別人,但又何嚐不是在自誇?
他已上了年歲,身上卻有著一股子市儈,怎麽看都不像是出自百年書香門第。
邵沅朗初見時便不喜,心有成見之下,麵對這般誇讚也隻是笑而不語。
李守拙大肆招攬有才誌士,對於這些人也極為尊重,但這並不代表願意看到這些人和諧相處。
任何上位者都不會希望麾下有哪一方獨大。
因此就需要采取製衡的手段,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相互製衡。
當然,這也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李守拙心中滿意,臉上的笑容越發燦爛,順勢接口道:“二位皆是本王之肱骨,得二位相助,本王如虎添翼。”
邵沅朗沒有迴應這種明顯客套的言語,莊延朔則表現的十分激動,起身行了個大禮,高唿:“王爺以國士待老朽,老朽必以國士報之。”
言語之激動,聽得邵沅朗直翻白眼。
怎麽就成國士了?
你一個快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家夥,也配讓王爺以國士對待?
當真是人老了,麵皮一點不要。
邵沅朗暗自在心中腹誹道:本世子長這麽大,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
與此同時,莊延朔亦是在心中暗道:出身再好又怎樣?不懂逢迎之道,這樣的人終究是走不遠。
李守拙看了看莊延朔,又看了看邵沅朗,怎麽看怎麽覺得這一老一少實在有趣,忍不住笑出聲。
邵沅朗疑惑道:“王爺何故如此?”
李守拙自然是不會說出心中想法,擺了擺手,轉言道:“此次請先生來,是想從先生口中打聽些消息。”
莊延朔當即表示:“王爺相問,老朽定然知無不言。”
李守拙直言道:“本王想知道,老三最近都在做些什麽?”
莊延朔本以為私下與安王接觸之事瞞很好,沒想到卻被純王一語道破,頓時有些慌了心神。
邵沅朗冷笑道:“莊先生慌什麽?”
莊延朔強子鎮定下來,心思急轉,迴應道:“老朽隻是感到有些意外,畢竟王爺與安王乃是手足,想來該是比老朽更加了解才對。”
李守拙神情平靜,含笑道:“本王當然了解,不僅如此,老三也同樣了解本王,所以你兩頭交好之事,老三肯定也已經知道。”
他們都知道,但他們都不說。
那此刻為何又點破?
莊延朔想了想,詢問道:“王爺是想逼老朽做出選擇嗎?”
李守拙先是點頭,而後又搖頭,緊跟著說道:“本王希望你能夠效忠本王,但本王也希望你能留在老三身邊,先生聽得明白嗎?”
這都聽不明白,那幹脆就別活了。
莊延朔神情很是複雜,盯著純王看了又看。
十分無禮的舉動,但李守拙並未在意。
莊延朔目光直視純王,緩緩開口道:“難道王爺就不擔心,安王亦會有這樣的念頭嗎?”
李守拙含笑道:“老三怎麽想,並不重要,對本王而言,重要的是先生怎麽想。”
波濤洶湧的宦海中,一隻腳不能夠踩上兩條船。
莊延朔從始至終也沒想左右逢源,隻不過對他而言,無論是純王還是安王,都還處於考察階段。
兩位王爺,一長,一嫡,過往皆無功績,眼下也沒有做過足以令人稱道之事。
安王在工部,純王也調任兵部,可以說兩位王爺無論是出身,亦或是所擁有的資本,兩者之間的差距並沒有多大。
至於說兩人的才幹......
真要是有的話,太子之位至於空懸那麽久嗎?
唯一能夠拿出來相比較的,也隻有兩位王爺待人的態度。
不得不說,在這一點上,純王遠比安王做的要好。
但,還有些不夠。
莊延朔收斂所有神情,瞬間像是變了一個人,用一種極為輕佻的語氣,詢問道:“若老朽說王爺不如安王呢?”
邵沅朗猛地拍桌,怒喝道:“大膽。”
李守拙抬手,示意邵沅朗稍安勿躁,迴過頭來看向莊延朔,含笑道:“那本王隻能說,先生的眼光未免太差了些。”
似笑非笑的神情,帶著幾分譏諷,幾分失望。
莊延朔將所有變化收入眼中,唯獨沒有發現一絲氣惱,暗自點頭之餘,開口道:“王爺為何不問老朽,比安王差在哪裏?”
李守拙不答,反問道:“本王為何要問?”
不等莊延朔開口,李守拙繼續說道:“老三乃是皇後所出,但在父皇登基之前,她也隻不過是側妃而已,真論起來,本王可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
莊延朔慢悠悠接口道:“但現在,安王才是中宮嫡出,而您,隻是庶出皇長子。”
“庶出”二字一出,邵沅朗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當即出言嗬斥道:“大膽。”
此時此刻,他好像除了“大膽”之外,再也說不出其他言語。
莊延朔的言詞已經不能用大膽來形容,他就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在茅廁裏點燈。
隻那兩個字,便足以讓他身首異處,但他卻表現的十分淡定、從容,沒有絲毫害怕,目光緊盯著純王,不放過絲毫神情變化。
在莊延朔的視線之內,想象中暴怒的場麵並沒有發生。
李守拙自嘲一笑,無奈長歎,開口道:“嫡長子變為庶長子,這種事聽著像是話本上的情節,可卻是發生在本王身上的現實,先生是否覺得有些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