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字誅心。
楊士鈺氣血上湧,漲紅了臉,怒喝道:“江景辰,你不要欺人太甚。”
江景辰暴喝道:“大膽,竟敢不敬上官。來人,將楊士鈺拿下,重責二十杖,押入大牢,待本官稟明尚書大人,之後再行處置。”
左右壓差麵麵相覷,實在不想摻和這堆爛事當中,卻又不敢違抗侍郎之命,隻得上前緝拿時壓低聲音說了句:“楊大人,屬下也是奉命行事,得罪之處還請海涵。”
楊士鈺用力掙開衙差的束縛,大吼道:“江景辰,你這是公報私仇,我要去尚書大人那裏告你一狀。”
一個是直屬上官,另一個則是上官的上官,哪個都不好得罪,可真要選擇一人得罪的話......
衙差們視線交匯,不約而同做出一樣的決定:放任不管,愛找誰找誰去。
他們就是刑部裏頭最普通的衙差,拿著微薄的俸祿,幹的是苦哈哈的差事。
別無所求,隻求穩穩當當混個日子。
“神仙”打架,凡人自然是沒有資格插手。
楊士鈺前腳剛走,江景辰瞬間換了一副和善的麵孔,含笑道:“你們不錯,很忠心。”
衙差們不理解話中之意,相互對視一眼,班頭率先開口道:“多謝大人誇讚。”
江景辰淡淡道:“可惜,你們不是為本官盡忠。”
衙差們一時間麵麵相覷。
江景辰長袖一甩,吩咐道:“不遵上官號令,此乃失職之罪,不想丟了飯碗,彼此動手,打上二十大板。”
班頭隻覺得心頭發苦,詢問道:“大人,您是要小的們輪換著打板子?”
江景辰點頭道:“本官今日有暇,就在這看著你們打,誰若是打得輕了,往後別想再吃這碗飯。”
你是有了閑暇,遭罪的可是我們!
有衙差心中不憤,小聲嘟囔道:“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說話聲很小,奈何此刻太過安靜,場中人都能聽到。
班頭臉上瞬變,正欲開口。
江景辰輕笑一聲,緩緩開口道:“想當凡人?可以,脫去一身衙服,本官便不與你們為難。”
衙差慌忙下跪叩首道:“小人知錯,還請大人海涵,饒過小人一迴。”
江景辰直言道:“饒是不可能饒,每人二十板子,一下都不能少,好叫你們都知道知道關鍵時刻該聽誰的命令。”
衙門裏頭大大小小的官多了去了,想要有威嚴、說話有份量,首先就得拿人立威。
本是楊士鈺該受的罪,偏偏衙差們不識時務,自然是少不得要管教一番。
二十板子不多,衙差們下手各自都有分寸。
看似打的兇狠無比,實則也隻是受些皮肉之苦。
待衙差們受了過,江景辰起身準備離去,臨行前,隨手拿出一張錢票,交到班頭手中,吩咐道:“拿去看傷,買些好藥給弟兄們用,免得有礙公務。”
班頭行禮道:“多謝大人恩典。”
衙差們兩眼放光,等到上官離開,方才聚到一起,詢問道:“多少?大人給了多少?”
班頭將錢票攤開向眾人展示。
衙差們看了一眼,倒吸一口涼氣。
“一千貫?我的娘親舅爺,這得買多少的好藥啊?”
“說你傻是真的傻,這錢明顯就是大人賞賜給我們的。”
“就是,就是。”
“隻不過打了二十板子,弟兄們下手知道輕重,傷點皮肉而已,隨便敷點藥就得了。”
“嘿,這事也是怪了,打了咱們,又給咱們這麽多錢。你們說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這都不懂?就跟訓猴一樣,棒子加甜棗。”
“也就是說大人把咱們當猴了?”
“你不樂意當?”
“當猴就當猴,挨一次打能得這麽多錢,傻子才不樂意。”
拿錢收買人心向來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兩班衙差個個喜笑顏開,盤算著一人少說也能夠分上大幾十貫。
班頭感慨道:“這也算是千金買馬骨了,尚未及冠就能有如此手段,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有衙役疑惑道:“不是說猴嗎?怎麽又成了馬了?”
班頭含笑道:“都一樣,反正都不是個人。”
衙門小吏,在外或許還能嚇唬嚇唬百姓,在內可不就是不被當人看。
可也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牛馬,上官門才能夠頤指氣使。
說到底,都是活該。
江景辰帶著判書與錄文找到潘彌業,卻是不見楊士鈺在場。
“這倒是奇了,楊士鈺該不會沒來找大人吧?”
“他不是在審案嗎?來找本官作甚。”
潘彌業不明所以。
江景辰心中了然,想來楊士鈺是知道在潘彌業這裏無法得到幫助,所以打著幌子,跑到別處搬救兵去了。
“這是初審判書與公堂錄文,大人過目。”
“可都還順利?”
潘彌業掃了眼公文,瞬間樂了,緊跟著又道:“還真是被你給猜中了,那麽接下來有何打算?”
江景辰迴應道:“原本想著好好玩玩,但此案既然被安王搬到台麵上來,那便不好再拖延下去。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把案子給翻了。”
若是依著現有的證據,即便是開堂重審,瞿鵬誠也不會被定為鬥殺罪。
楊士鈺的想法多半就是想營造刑部衙門有失公允,初審、重審都在偏袒瞿氏旁支。
待案子判決之後,定會有“新的證據”浮現,到了那時候,越氏再跑去禦史台、或是大理寺喊冤。
作為初審、重審主官,兩人都逃不脫幹係。
相比之下,楊士鈺還能有許多說詞,罪過也較輕,再有安王、朱全章從旁策應,想來是能夠從中全身而退。
雪中送炭之人少,落井下石之人多。
真要到了那樣的境地,指不定會有多少人跳出來踩上一腳。
聖上若肯庇護一二,自當無事,可也難免因此失了聖心。
江景辰不能準確猜到楊士鈺的全盤計劃,大致上也隻能夠推測出七八分。
計劃是好的,唯獨安王成了變數。
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當自身實力不夠時,絕對不要去與上位者談合作。
潘彌業這麽多年來能夠左右逢源,靠的就是“不偏不倚”,不該做的事情一件不去做,當下也不想摻和其中,於是便不多問,隻道:“你最好是心中有數,別去招惹不該惹的人。”
江景辰迴應道:“大人放心,下官隻是想還苦主一個公道。”
公道?
世間哪來那麽多公道?
真把自個當成是江青天了?
潘彌業暗自嗤笑,麵上正色道:“此案交由你全權處理,本官不會過問,希望你能夠不負“青天”之名。”
這是在說要劃清界限,話裏話外多少帶著幾分諷刺。
江景辰不禁覺得有些無語,當即說道:“楊士鈺玩忽職守不敬上官,懇請大人示下,餘下之事自有下官去辦。”
所謂示下,就是在要先前商定好的“條子”,也就是刑部尚書的親筆批示,蓋上印信與正式公文無二。
拿了“條子”之後,江景辰便可以瀆職之罪將楊士鈺押入大牢候審。
潘彌業麵露詫異之色,開口道:“竟有此事?當真是大膽。本官近來忙於家國大事,對刑部諸事不能顧全,若真如你所言,自當嚴懲不貸。”
江景辰對此嗤之以鼻。
這才進政事堂也沒幾天,估摸著話都難以說上幾句,能有個屁的家國大事要忙。
無非就是事先把話說在前頭,往後若是有了差池,也能將自個完全摘除在外。
當真是一隻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
楊士鈺氣血上湧,漲紅了臉,怒喝道:“江景辰,你不要欺人太甚。”
江景辰暴喝道:“大膽,竟敢不敬上官。來人,將楊士鈺拿下,重責二十杖,押入大牢,待本官稟明尚書大人,之後再行處置。”
左右壓差麵麵相覷,實在不想摻和這堆爛事當中,卻又不敢違抗侍郎之命,隻得上前緝拿時壓低聲音說了句:“楊大人,屬下也是奉命行事,得罪之處還請海涵。”
楊士鈺用力掙開衙差的束縛,大吼道:“江景辰,你這是公報私仇,我要去尚書大人那裏告你一狀。”
一個是直屬上官,另一個則是上官的上官,哪個都不好得罪,可真要選擇一人得罪的話......
衙差們視線交匯,不約而同做出一樣的決定:放任不管,愛找誰找誰去。
他們就是刑部裏頭最普通的衙差,拿著微薄的俸祿,幹的是苦哈哈的差事。
別無所求,隻求穩穩當當混個日子。
“神仙”打架,凡人自然是沒有資格插手。
楊士鈺前腳剛走,江景辰瞬間換了一副和善的麵孔,含笑道:“你們不錯,很忠心。”
衙差們不理解話中之意,相互對視一眼,班頭率先開口道:“多謝大人誇讚。”
江景辰淡淡道:“可惜,你們不是為本官盡忠。”
衙差們一時間麵麵相覷。
江景辰長袖一甩,吩咐道:“不遵上官號令,此乃失職之罪,不想丟了飯碗,彼此動手,打上二十大板。”
班頭隻覺得心頭發苦,詢問道:“大人,您是要小的們輪換著打板子?”
江景辰點頭道:“本官今日有暇,就在這看著你們打,誰若是打得輕了,往後別想再吃這碗飯。”
你是有了閑暇,遭罪的可是我們!
有衙差心中不憤,小聲嘟囔道:“真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說話聲很小,奈何此刻太過安靜,場中人都能聽到。
班頭臉上瞬變,正欲開口。
江景辰輕笑一聲,緩緩開口道:“想當凡人?可以,脫去一身衙服,本官便不與你們為難。”
衙差慌忙下跪叩首道:“小人知錯,還請大人海涵,饒過小人一迴。”
江景辰直言道:“饒是不可能饒,每人二十板子,一下都不能少,好叫你們都知道知道關鍵時刻該聽誰的命令。”
衙門裏頭大大小小的官多了去了,想要有威嚴、說話有份量,首先就得拿人立威。
本是楊士鈺該受的罪,偏偏衙差們不識時務,自然是少不得要管教一番。
二十板子不多,衙差們下手各自都有分寸。
看似打的兇狠無比,實則也隻是受些皮肉之苦。
待衙差們受了過,江景辰起身準備離去,臨行前,隨手拿出一張錢票,交到班頭手中,吩咐道:“拿去看傷,買些好藥給弟兄們用,免得有礙公務。”
班頭行禮道:“多謝大人恩典。”
衙差們兩眼放光,等到上官離開,方才聚到一起,詢問道:“多少?大人給了多少?”
班頭將錢票攤開向眾人展示。
衙差們看了一眼,倒吸一口涼氣。
“一千貫?我的娘親舅爺,這得買多少的好藥啊?”
“說你傻是真的傻,這錢明顯就是大人賞賜給我們的。”
“就是,就是。”
“隻不過打了二十板子,弟兄們下手知道輕重,傷點皮肉而已,隨便敷點藥就得了。”
“嘿,這事也是怪了,打了咱們,又給咱們這麽多錢。你們說大人到底是什麽意思啊?”
“這都不懂?就跟訓猴一樣,棒子加甜棗。”
“也就是說大人把咱們當猴了?”
“你不樂意當?”
“當猴就當猴,挨一次打能得這麽多錢,傻子才不樂意。”
拿錢收買人心向來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兩班衙差個個喜笑顏開,盤算著一人少說也能夠分上大幾十貫。
班頭感慨道:“這也算是千金買馬骨了,尚未及冠就能有如此手段,未來成就不可限量啊!”
有衙役疑惑道:“不是說猴嗎?怎麽又成了馬了?”
班頭含笑道:“都一樣,反正都不是個人。”
衙門小吏,在外或許還能嚇唬嚇唬百姓,在內可不就是不被當人看。
可也正是因為有他們這些牛馬,上官門才能夠頤指氣使。
說到底,都是活該。
江景辰帶著判書與錄文找到潘彌業,卻是不見楊士鈺在場。
“這倒是奇了,楊士鈺該不會沒來找大人吧?”
“他不是在審案嗎?來找本官作甚。”
潘彌業不明所以。
江景辰心中了然,想來楊士鈺是知道在潘彌業這裏無法得到幫助,所以打著幌子,跑到別處搬救兵去了。
“這是初審判書與公堂錄文,大人過目。”
“可都還順利?”
潘彌業掃了眼公文,瞬間樂了,緊跟著又道:“還真是被你給猜中了,那麽接下來有何打算?”
江景辰迴應道:“原本想著好好玩玩,但此案既然被安王搬到台麵上來,那便不好再拖延下去。說來也簡單,無非就是把案子給翻了。”
若是依著現有的證據,即便是開堂重審,瞿鵬誠也不會被定為鬥殺罪。
楊士鈺的想法多半就是想營造刑部衙門有失公允,初審、重審都在偏袒瞿氏旁支。
待案子判決之後,定會有“新的證據”浮現,到了那時候,越氏再跑去禦史台、或是大理寺喊冤。
作為初審、重審主官,兩人都逃不脫幹係。
相比之下,楊士鈺還能有許多說詞,罪過也較輕,再有安王、朱全章從旁策應,想來是能夠從中全身而退。
雪中送炭之人少,落井下石之人多。
真要到了那樣的境地,指不定會有多少人跳出來踩上一腳。
聖上若肯庇護一二,自當無事,可也難免因此失了聖心。
江景辰不能準確猜到楊士鈺的全盤計劃,大致上也隻能夠推測出七八分。
計劃是好的,唯獨安王成了變數。
這也充分說明了一點:當自身實力不夠時,絕對不要去與上位者談合作。
潘彌業這麽多年來能夠左右逢源,靠的就是“不偏不倚”,不該做的事情一件不去做,當下也不想摻和其中,於是便不多問,隻道:“你最好是心中有數,別去招惹不該惹的人。”
江景辰迴應道:“大人放心,下官隻是想還苦主一個公道。”
公道?
世間哪來那麽多公道?
真把自個當成是江青天了?
潘彌業暗自嗤笑,麵上正色道:“此案交由你全權處理,本官不會過問,希望你能夠不負“青天”之名。”
這是在說要劃清界限,話裏話外多少帶著幾分諷刺。
江景辰不禁覺得有些無語,當即說道:“楊士鈺玩忽職守不敬上官,懇請大人示下,餘下之事自有下官去辦。”
所謂示下,就是在要先前商定好的“條子”,也就是刑部尚書的親筆批示,蓋上印信與正式公文無二。
拿了“條子”之後,江景辰便可以瀆職之罪將楊士鈺押入大牢候審。
潘彌業麵露詫異之色,開口道:“竟有此事?當真是大膽。本官近來忙於家國大事,對刑部諸事不能顧全,若真如你所言,自當嚴懲不貸。”
江景辰對此嗤之以鼻。
這才進政事堂也沒幾天,估摸著話都難以說上幾句,能有個屁的家國大事要忙。
無非就是事先把話說在前頭,往後若是有了差池,也能將自個完全摘除在外。
當真是一隻白了尾巴尖的狐狸——老奸巨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