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嗬,能與威名赫赫的冠軍侯一較高下,實乃我等武夫生平之大幸!”夏侯惇話音未落,僅與劉耀交鋒兩招,便已力竭,身形一晃,頹然墜於馬背之下,陷入深深的昏迷之中。


    夏侯淵緊握戰刀,胸中熱血翻騰,眼中閃爍著難以抑製的亢奮之光。對武者而言,戰場之上,若能邂逅真正值得一戰的對手,無論勝負,皆是命途中的璀璨星辰。


    即便最終未能手刃敵酋,隻餘黃沙伴熱血,亦是無悔無憾的壯麗篇章!


    此刻,李典與曹洪二人默契十足,同時催動坐騎,如疾風般掠至夏侯惇身旁,小心翼翼地將這位重傷昏迷的戰友抬迴己方陣營。


    二人動作迅速而穩健,將夏侯惇安頓妥當後,立即轉身,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戰鬥。


    且說,矗立於他們麵前的,正是劉耀,那位終結了呂布不敗神話,被譽為大漢第一猛將的傳奇人物!


    殺聲四起,震耳欲聾!


    夏侯淵緊握戰刀,於戰鼓轟鳴之中,與劉耀幾乎同時發起了如猛虎下山般的攻勢。


    長槍與戰刀在半空猛然碰撞,爆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仿佛天際驚雷炸響。


    夏侯淵身形劇顫,胯下戰馬亦隨之連連倒退三步,仰天長嘶,似乎也在訴說著這碰撞中的震撼。


    劉耀身軀微微後仰,卻如同不倒鬆柏,瞬間穩住身形。他胯下的赤龍駒更是靈性十足,未待夏侯淵喘息,便再度驅使著主人向前,不給對手絲毫喘息之機。


    嗬嗬輕笑,迴蕩於戰場之上,帶著幾分戲謔與讚賞,“果然,玉麵屠夫之名,非虛傳也!再來!讓我們一決高下!”


    話音未落,兩騎再度策馬疾馳,如同兩道狂飆,席卷戰場。


    槍影閃爍,矛光如織,人馬交織間,戰馬的嘶鳴與金屬碰撞的錚鳴交織成戰歌。劉武宛若蛟龍潛淵,靈動異常,手中長槍化作死神的鐮刀,每一次揮動都直指夏侯淵的要害,鋒芒畢露。


    曹洪目光如炬,見狀心急如焚,夏侯淵已顯敗象,他豈能坐視不理?遂挺矛躍馬,直撲戰圈,“妙才,休慌!吾曹洪來也!”


    麵對二將聯袂,劉耀卻神色不變,從容應對,槍法愈發淩厲,未有絲毫頹勢。


    夏日炎炎,熱浪滾滾,汗水順著劉耀、曹洪、夏侯淵三人的額頭滑落,滴落在幹渴的沙場上,每一滴都似乎在訴說著這場戰鬥的艱辛與激烈。


    李典目光敏銳,察覺到夏侯淵步伐略顯踉蹌,體力似已接近極限,當即挺身而出,疾步上前助陣。


    一時間,曹魏三位驍將並肩而立,對劉耀展開了車輪戰術的圍攻。


    然而,劉耀猶如龍騰四海,以一己之力,舞動長槍,麵對三人的合力竟絲毫不顯頹勢,動作行雲流水,遊刃有餘,仿佛戰場上的一股清流,自在穿梭。


    “哼!炎炎烈日,酷熱難耐,且容我等退迴本陣稍作喘息,再來與爾等一決雌雄!”


    三百迴合激戰之後,劉耀槍影一閃,巧妙虛招逼退夏侯淵,身形矯健一躍,跳出戰圈,抬手輕拭額間細汗,隨後轉身,健步如飛,徑直返迴營地之內。


    夏侯淵、曹洪、李典三人見狀,亦未貿然追擊,隻是眼神交匯間,各自心領神會,這場酣戰暫且告一段落。


    他們一迴歸營地,就有親兵迎上來,幫助他們脫掉盔甲,扇風擦汗。


    休整片刻後,曹洪重整旗鼓,重披戰甲,長矛在手,再度挺立疆場,向劉耀發出不屈的挑戰。


    夏侯淵、李典緊隨其後,三人並肩,猶如猛虎下山,再次與劉耀麾下的勇士們展開了激烈的交鋒。


    刀光劍影中,雙方你來我往,至少又經過了三百個迴合的激烈拚殺,卻依然難分伯仲,勝負未決。


    此時,曹操的目光銳利如鷹,洞察秋毫,他漸漸察覺到了戰場上的異樣。劉耀麾下,趙雲、黃忠等一眾猛將猶如潛龍在淵,至今未展露鋒芒,未曾參與到這場酣戰之中。


    許攸忽地靈光一閃,恍然大悟,這一切竟是劉耀布下的緩兵之計!他心中暗自驚歎,對手的智謀與深沉,遠非表麵所見那般簡單。


    與此同時,並州的大軍已悄然南下,如同烏雲壓境,正在逼近戰場。


    此刻,曹操與劉琮的每一步都似踏在懸崖邊緣,每一刻的延誤,都將他們推向更深的幽冥之門。


    劉耀,此人狡黠如狐,早已將許攸與程昱的算盤洞若觀火。正因如此,他才屢屢尋機駐足休憩,巧妙地拖延著每一寸光陰。然而,遺憾的是,今日大半時光已如流水般悄然逝去。


    在那曹操與劉琮麾下,十萬雙銳利的眼眸,竟無一能窺破這精心布置的迷霧。


    “叮叮叮——”


    曹操果斷下令,金聲驟響,號令全軍撤退。戰場上,鼓聲催進,金音示退,此乃鐵律,無人敢越雷池一步。夏侯淵等人聞言,亦不敢有絲毫遲疑。


    他們隻能選擇拔馬返迴了本陣!


    劉耀並未繼續追擊,僅是淡然一瞥對麵的曹操,隨後輕輕一帶馬韁,轉身悠然返迴自家的壁壘之中。他下令士兵迅速而堅定地關閉了大門,更以沉重的石條將其牢牢封鎖,不留一絲縫隙。


    夏侯淵上氣不接下氣地趕至曹操身旁,喘息未定便急切地問道:


    “主公,何故突然鳴金收兵?若是再鬥上幾十個迴合,我等或許就能合力將劉耀生擒活捉!”


    曹操輕歎一聲,目光深邃:“妙才啊,你我皆中了劉耀那廝的詭計。”


    “他此舉,分明是在故意拖延時間,消耗我等銳氣。”


    程昱疾步向前,神色篤定地對主公言道:


    “主公,既已不慎落入敵計,我等何不順水推舟,來個將計就計?待眾人集思廣益,共謀良策之後,仍舊讓夏侯淵、曹洪、李典三位將軍出麵,向那劉耀發起挑戰。


    待雙方纏鬥數十迴合,正酣之際,曹仁、曹純等一眾猛將驟然殺出,猶如群虎撲食,共戰蛟龍!


    即便劉耀神勇無雙,又豈能抵擋我等如潮攻勢?隻需將其一舉生擒,劉耀麾下兵馬定然大亂,陣腳不保。


    屆時,我等乘勝追擊,勢如破竹,定能打通前進之路,直搗黃龍,一舉功成!”


    談及武者心中的那份榮耀,在千軍萬馬生死存亡的關頭,似乎也顯得微不足道了。權宜之計,莫過於設法生擒劉耀,而後以禮相待,供他衣食無憂,絕不加以苛責,這便是上策了。


    眾將領聞言,無不頷首讚同。


    夏侯淵得令後,再次躍馬揚鞭,衝至陣前挑戰。


    他拚盡全力,怒吼之聲震耳欲聾,仿佛天際滾動的雷鳴,然而,即便是他喊得聲嘶力竭,對麵的營寨大門卻依然緊閉,宛如銅牆鐵壁,再無一人敢於應戰。


    郭嘉與戲忠,目睹計策已被識破,自是心知肚明,再讓劉耀冒險出戰,已是萬萬不可。


    現在他們已經占了便宜,再出戰,那就是傻子,現在腳底下該抹油溜了。


    戰鼓轟鳴,震顫著蒼茫大地,曹操一聲令下,猶如龍吟虎嘯,激蕩於兩軍之間:“擂鼓!全軍衝鋒!今日,吾誓與劉耀一決雌雄!”


    見叫陣無果,曹操當機立斷,不再拖延,揮手之間,麾下十萬雄師仿佛怒海狂瀾,洶湧澎湃地撲向劉耀布下的防線,氣勢如虹。


    “破劉耀,方能求生!”


    “破劉耀,生路在前!”


    ……


    戰吼連天,震耳欲聾,如同狂風驟雨般席卷戰場,曹操大軍在這激昂的呐喊中,發起了排山倒海的攻勢。


    弓弩手們身形矯健,箭矢如飛蝗般劃破長空,采用仰射之法,密集如雨,力圖穿透敵軍的欄柵屏障。


    隨後,步兵與騎兵猶如洪流決堤,猛地衝破鹿角障礙,利刃出鞘,寒光閃爍,誓要將阻擋在前的一切斬為齏粉。


    躍過三道深深的壕溝之後,數百名膀大腰圓的壯漢光著上身,如洪流般湧出,他們每二十人結成一隊,肩扛著三四尺粗細的巨木,如同怒濤拍岸,狠狠地撞擊著前方的欄柵,每一次撞擊都伴隨著震耳欲聾的轟鳴,迴蕩在這片戰場之上。


    按常理,麵對曹操大軍如潮水般的攻勢,並州軍應當奮起反擊,箭矢如雨,喊殺震天。


    然而,眼前的景象卻令人難以置信——那木欄柵之後,竟空無一人,連一絲箭影也未曾閃現。


    這反常的寧靜,讓曹操大軍的前進之路異常順暢,卻也在將士們的心中種下了不安的種子。


    古語雲:言不由衷藏奸詐,事有反常必藏妖。那“玉麵屠夫”精心布下的防線,怎會如此輕易便讓人窺見了虛實?這平靜之下,必有蹊蹺。


    在那綿延不絕的木柵之後,究竟潛藏著何種玄機?是深不可測的陷馬坑,還是烈焰奔騰的火牛陣?亦或是密布如針的鐵蒺藜,亦或是整裝待發、銳不可擋的鐵甲騎兵?


    念及木柵之後可能埋伏的重重危機,衝鋒的勇士們心中不禁生怯。有的腳步踟躕,仿佛每一步都重若千斤,難以向前;有的喉嚨幹涸,不自覺地咽下唾沫,身體竟不由自主地微微後縮。


    畢竟,他們所麵對的,乃是大漢軍神劉耀親手構築的銅牆鐵壁!


    “勇往直前者,生路自開;畏縮退縮者,唯有死路一條——殺!”


    戰鼓擂響,聲聲震天,如雷鳴般激蕩在每一個人的心間:“咚!咚!咚!”


    ………………


    在那空曠的戰場上,未見一敵之影,進攻的隊列卻莫名地撤退了,此景之下,夏侯淵與曹洪怒不可遏,劍光一閃,直指那些擅離職守的士兵。劍鋒所過,數十顆頭顱落地,血染戰袍,終於,動蕩的隊伍在這股森嚴的肅殺之氣中穩住了陣腳。


    曹操見狀,毅然躍下戰馬,披風隨風而落,他親自執槌,擊響了戰鼓,那鼓聲激昂而堅定,仿佛能穿透人心中的恐懼與迷茫。


    許攸、程昱等人亦不甘落後,他們的呐喊聲此起彼伏,如同狂風一般,席卷全軍,激勵著每一位將士重拾鬥誌,勇往直前。


    經過一番波折與調整,曹操的大軍再次踏上了征途。


    然而,人心未定,隊列中難免顯得有些慌亂,士兵們相互推搡,有的不慎跌入深深的壕溝,有的則被慌亂中的人群無情地踐踏。


    但這股混亂並未持續太久,隨著曹操的鼓聲愈發激昂,將士們的眼神逐漸堅定,他們深知,唯有前行,方能破局。


    在曹軍付出數百傷亡之後,終於‘攻破’了一道防線!


    隨後,一幕令他們瞠目結舌的情景展現在眼前——木柵欄之後,竟是一片空曠,沒有絲毫伏兵的蹤跡,唯有寥寥幾座空蕩蕩的帳篷與幾個孤零零的稻草人,在風中搖曳,顯得格外寂寥。


    劉耀及其麾下的數百精銳,早已悄無聲息地撤退至第二道防線,留下了這一片虛假的陣地作為誘餌。


    “搜!給我徹底地搜!哪怕是翻遍每一寸土地,也要將他們找出來!真是豈有此理!氣煞我也!”夏侯淵怒馬揚鞭,衝至陣前,滿心期待的激戰化為泡影,一股被戲弄的怒火在他胸中熊熊燃燒。


    “眾將士聽令!繼續追擊,勢必要隨我一同踏破並州軍的防線,洗刷今日之恥!”夏侯淵與曹洪對視一眼,眼中皆是不甘與憤慨,他們怎能容忍被如此輕易地玩弄於股掌之間。


    夏侯淵、曹洪眼見被如此戲耍,頓時失去了理智,他們等不得主公和軍師下令,帶著本部人馬就衝了出去。


    曹仁瞥見眼前局勢,心中暗唿不妙,連忙指揮麾下將士,火速馳援夏侯淵與曹洪。


    與此同時,曹操、程昱、劉琮三人引領大隊兵馬,已順利跨越重重柵欄。


    此番他們總算是攻克了一道堅固防線,與江陵的距離也悄然拉近。


    眾人一邊忙著整肅隊伍,讓疲憊的將士們稍作喘息,恢複體力;一邊又攀上高處,凝神遠眺曹軍的第二道防線。如此方能知己知彼,心中有底。然而,這一望之下,卻是大吃一驚。


    劉耀所布的第二道防線,委實巧妙至極。那窪地之中,草木蔥鬱,正值盛夏時節,綠意盎然,但是天氣炎熱,也讓地上的落葉格外的幹燥。


    “速去!即刻通報夏侯將軍,萬勿追擊,速速撤軍!”許攸的聲音中帶著幾分急切,額頭上細密的汗珠在夕陽餘暉下閃爍,他深知眼前地形的兇險,一旦被火攻所困,大軍恐將無一生還!


    “得令!”傳令兵應聲而去,身影迅速消失在紛亂之中。


    “火起!快逃!火勢蔓延了!”驚恐的唿喊聲劃破了長阪坡上的寧靜,伴隨著慌亂的腳步,絕望的氣息在空氣中彌漫。


    長阪坡兩側,並州軍的箭矢如雨般傾瀉,每一支箭矢都攜帶著火焰,精準地點燃了地麵的枯葉。霎時間,風借火勢,火借風威,熊熊烈焰迅速蔓延,將天地映得一片通紅。


    麵對這肆虐的火海,程昱縱使智計百出,此刻也隻能束手無策,心中暗自歎息。


    他隻能盡自己所能,安排士兵有序撤退,其餘的,便隻能交給上天了。曹操的大軍,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麵前,顯得如此渺小而無助。


    曹操內心也是十分的緊張。


    在那烽火連天的戰場上,夏侯淵與李典,兩位罕見的勇將,猶如璀璨星辰,熠熠生輝。然而,命運似乎總愛與他們玩笑,一場突如其來的烈焰考驗著他們的英勇與堅韌。


    所幸,號令如及時雨般降臨,穿透了戰場的喧囂與混亂。在無數勇士舍生忘死的護衛之下,夏侯淵與李典艱難地衝出了火海的囚籠。


    他們二人,身軀被烈焰烙印,皮膚焦黑,水泡密布,昔日英姿勃發的發絲,此刻盡化灰燼,隻餘下縷縷焦味在空中徘徊。


    然而,他們的部眾就沒那麽幸運了。萬餘精兵,滿懷壯誌踏入那片死亡之地,最終卻僅有零星幾人得以逃脫,其餘皆化作火海中的一縷青煙,悲鳴之聲,淒厲而絕望,穿透了每一寸空氣,直擊人心最柔軟之處,令人聞之,心碎腸斷,哀鴻遍野。


    大火燃燒了一整夜,黎明時才慢慢熄滅了,草木豐茂的長阪坡,完全變成了焦黑色--餘煙嫋嫋,隨風飄蕩!


    在那厚重的灰燼覆蓋之下,無數身軀交織,大多已化為烏黑的焦炭,昔日七八尺高的英勇漢子,經烈焰洗禮,縮水至不足三尺,麵容扭曲,口眼歪斜,四肢蜷曲,仿佛一幅慘烈的地獄畫卷,觸目驚心。


    曹操立於戰場之上,滿目瘡痍之中,他的麵容透著難以掩飾的疲憊與沉重,聲音沙啞而低沉:


    “我軍此番攻勢受阻,勇士們傷亡枕藉,實不宜再戰。暫且撤迴營地,養精蓄銳,待明日晨光初照,再圖良策。”


    “劉耀此人,智謀深沉,詭計猶如暗夜繁星,難以盡數。此番敗退,必有後手埋伏以待。我等需冷靜籌謀,切不可再因一時之勇,徒增無謂犧牲。”


    一次撲了個空,緊接著又是一場火攻的挫敗,加之連續一天一夜的急行軍,將士們的士氣已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身體更是疲憊不堪,仿佛每一步都踏著沉重的枷鎖。


    在這樣的情境下,將領們紛紛進言,主張全軍暫且撤退,尋一安全之地休養生息,待士氣重振,體力恢複之後,再圖進擊之策。


    劉琮亦是滿麵愁容,心灰意冷,他深感尚未與劉耀正麵交鋒,自家兵馬已折損大半,前路茫茫,尚有數道堅固防線橫亙其間,暗藏無數機關陷阱,光是想象便令人心生怯意,膽寒不已。


    正當眾人皆持退意之時,程昱挺身而出,他的聲音在營帳內迴蕩,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古語雲,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刻,正是考驗我等意誌之時。雖曆經波折,但勝敗尚未定論,豈可輕易言退?唯有咬緊牙關,方能見雨後彩虹。”


    今日,若我等稍有退縮之意,士氣必將如風中殘燭,瞬息間灰飛煙滅。屆時,欲再集結兵力,突破劉耀那固若金湯的防線,無異於癡人說夢!


    許攸同樣立場堅定,對撤兵之議嗤之以鼻:“眼下曹軍前行,尚能於絕境中覓得一線生機;一旦後退,那便是自掘墳墓,萬劫不複矣。”


    連日來,進攻連連受挫,兩度飲恨沙場,軍中上下人心惶惶,士氣低落至極。倘若此刻鳴金收兵,士兵們定會聞風而逃,潰不成軍!


    更何況,並州軍的主力正浩浩蕩蕩,一路南下!其鋒芒所指,不過兩三日之遙,便將包圍我等!


    此刻,我等正值風口浪尖,務必把握人心未渙,餘勇猶存的良機,繼續吹響進攻的號角。憑我軍之眾,誓要以雷霆萬鈞之勢,劈開一條通往勝利的血路!


    曹操微微頷首,眼中閃爍著決絕之光。


    “軍師所言極是,此刻若退,將士們的犧牲豈不付諸東流?”


    “橫豎一死,何不拚個玉石俱焚!讓那劉耀瞧瞧,吾等亦非池中之物,觸之必痛!”


    言罷,他一聲令下,擲地有聲:


    “傳令下去,劉琮率軍,並肩作戰,共赴此役!”


    “遵命!”下屬應聲如雷,士氣瞬間高漲,仿佛已看見勝利的曙光在前方閃耀。


    在許攸那激昂言辭的鼓舞下,眾人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喚醒,眼中重新煥發出堅毅之光。他們深刻意識到,眼前的戰場已非簡單的勝負之爭,而是關乎生死存亡的決絕之戰。


    若不傾盡全力,奮勇拚殺,等待他們的唯有死亡的深淵!


    於是,眾人迅速行動起來,收拾起散落四處的敗兵,重整旗鼓,高擎起鮮豔的旗幟,戰鼓之聲再度轟鳴,震撼著這片硝煙未散的大地。


    他們踏著尚未完全消散的青煙,步伐堅定,繼續向劉耀的第三道防線挺進,誓要扭轉乾坤。


    與此同時,在劉耀的大營深處,一場至關重要的會麵正在悄然進行。


    賈詡,在羅網密探的嚴密護衛之下,悄無聲息地來到了劉耀麵前。他的麵容平靜如水,眼中卻閃爍著智者的光芒。


    “主公,”賈詡沉穩地開口,“我已成功說服蔡瑁、張允二人,他們願助主公一臂之力。”


    “而且他們承諾,願意和您內外夾擊曹操!”


    劉耀嘴角上揚。


    “好好好!告訴蔡瑁張允兩人,他們的條件,我答應了。”


    “遵命!”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霜長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霜長夜並收藏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