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曹操也不愧是梟雄,很快整頓好了軍隊,再次進攻。


    利曹操,果真是個亂世梟雄,迅速重整旗鼓,率軍卷土重來。


    短短數日之間,並州軍緊鑼密鼓地加固了第三道防線,三條深深的壕溝如巨龍蜿蜒,四層壁壘巍峨聳立,其間布滿了令人膽寒的陷馬坑與密布的木刺陷阱……所有兵力,皆匯聚於此,誓死守衛。


    劉耀立於壁壘之巔,親身督戰,目光如炬,然心中卻泛起一絲寒意。多年的戰場征伐告訴他,那些看似強大的對手並不可怕,真正令人棘手的,乃是這類百折不撓、愈挫愈勇之敵。一場慘烈之戰,已然迫在眉睫!


    “勇往直前者,生途坦蕩;踟躕退縮者,魂歸幽冥——衝鋒!”


    “咚!咚!咚!”戰鼓之聲如雷貫耳,震顫著每一寸土地。


    進攻的號角已然吹響,無需繁複戰術,隻見人馬被迅速編列成數支鐵流,在夏侯淵、曹洪、李典等將領的率領下,如同怒濤般一次次拍打著並州軍的防線。這是一場以血肉之軀鑄就的勝利之路,每一步都浸透著勇士的熱血與決心。


    曹操立於高崗之上,親自操槌擊鼓,每一次落下都伴隨著激昂的呐喊,為戰場上的勇士們注入無盡的力量與勇氣!


    “堅守陣地,寸步不讓,如山嶽般屹立不倒——殺敵!”


    並州軍亦非等閑之輩,他們的堅韌與頑強在這一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依托著堅不可摧的壁壘,他們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刀劍交擊,火星四濺;長矛如林,刺破寒風;箭矢如雨,遮天蔽日……在這片被鮮血染紅的土地上,雙方戰士以命相搏,隻留下一具具靜默無言的屍體,訴說著戰爭的殘酷與悲壯。


    晨光初破,兩軍對峙,自黎明至黃昏,戰鼓不息,烽煙蔽日。曹操麾下鐵騎,未待喘息,便傾巢而出,誓以血肉之軀,鑄就破曉之光,誓要鑿穿那橫亙前的第三道生死防線。


    戰場上,刀光劍影交織,槍林箭雨如織,每一瞬都是生死較量。戰士們仿佛從古老戰歌中走出,以刀劍為筆,以血肉為墨,在這蒼茫大地上繪就一幅悲壯畫卷。


    他們或揮劍劈斬,或挺槍突刺,更有甚者,如同被戰爭之神附身,竟以牙還牙,以命相搏,展現出人性中最原始而慘烈的一麵。


    屍體堆疊成山,鮮血匯流成河,這片戰場,已成修羅地獄,人間至暗。然而,曹操之軍,非但未顯疲態,反而愈發狂野,仿佛被某種不可名狀的力量所驅使。


    文士棄筆從戎,傷兵強撐殘軀,就連無辜百姓,也被裹挾其中,他們手持簡陋兵器,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一波又一波,如潮水般衝擊著敵人的防線,誓要將絕望之地,染成希望的色彩。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戰役,每一滴汗水,每一聲呐喊,都是對生存渴望的極致表達。


    曹操麾下,無人言敗,他們以無畏之心,書寫著屬於自己的英雄史詩,即便前路是無盡的黑暗與死亡,也要以光芒照亮,殺出一條通往勝利的血路。


    程昱為了提振軍威,毅然頒布了一道決絕的命令:在營地中央,熊熊烈火騰空而起,吞噬了所有的帳篷、車輛與糧草,就連煮飯的鐵鍋、鐵釜與各式炊具,也被砸得支離破碎,這番景象,宛如昔日項羽那震撼人心的破釜沉舟!


    這一舉動,無疑是對全軍發出了最直白的宣告——退路,已不複存在。擺在眾人麵前的,唯有兩條道路:要麽,在這長阪坡前,全軍覆沒,化為曆史的塵埃;要麽,以無畏的勇氣,奮勇殺敵,殺出一條血路,尋得生存的希望!


    “殺啊!——勇往直前,絕無退路,寧死不屈!”


    在死亡的陰影籠罩之下,曹操大軍仿佛被無盡的瘋狂所吞噬,將士們眼中閃爍著決絕之光,他們不顧一切地揮舞著兵器,以血肉之軀築起死亡的洪流,誓要將生死置之度外。


    老弱婦孺亦不甘人後,他們或是抱起沉重的石塊,或是揮舞簡陋的木棍,甚至張開獠牙般的嘴,用盡生命的最後一絲力氣,向並州軍的防線發起一次次絕望而又猛烈的衝擊。


    並州軍,這支昔日以驍勇著稱的鐵騎,麵對這股近乎瘋狂的浪潮,也不禁露出了疲態。


    堅固的防線如同多米諾骨牌般逐一崩潰,將士們的身影在硝煙中倒下,傷亡過半,悲壯之情彌漫於戰場之上。


    劉耀,這位並州軍的統帥,目睹著這一切,心如刀絞,卻也隻能咬緊牙關,下令收縮兵力,將所有希望寄托於那最後一道搖搖欲墜的壁壘之上,誓死守衛,不離不棄。


    烽火連天,浴血鏖戰仍舊未歇。曹操大軍幾度突破重重壁壘,卻又被曹軍將士以命相搏,誓死奪迴。雖勉強維係住那條搖搖欲墜的防線,卻已是兵馬折損殆盡,滿目瘡痍。大將黃忠,亦是身被重創,被忠誠的親兵艱難地抬離了戰場,其英勇之姿,令人扼腕。


    一日近乎無休止的慘烈交鋒,並州軍與曹軍皆傷亡枕藉,哀鴻遍野。


    郭嘉慧眼如炬,洞悉戰機已至,當即目光炯炯地轉向了劉耀。


    未幾,並州軍上下,皆接到了主動撤軍的號令,如同一道沉悶卻堅定的鼓聲,迴蕩在每個人的心頭。


    經過這一日耗盡氣力的血拚,雙方皆已逼近極限,猶如強弩之末,再難支撐。


    曹操目睹劉耀竟主動撤去了防線,瞬間跪伏於地,仰首向天,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額頭重重叩擊地麵,直至紅腫一片,周遭之人或狂笑不止,或淚流滿麵,情態各異。


    曹軍上下,無不沉浸在極致的喜悅之中。一來,他們於絕境中覓得生機,浴血奮戰,終辟出一條生存之道;二來,多年的宿敵,今朝終被他們擊退,勝利的光芒照亮了每一顆疲憊而堅韌的心。


    劉耀自出道以來,馳騁疆場十數載,所向披靡,戰無不勝,無數豪傑英魂,皆隕落於他的鐵蹄之下,異域部落,亦在他的征伐中消失無蹤。這位昔日的“玉麵屠夫”,其威名曾令多少人為之色變。


    此刻,曹操與曹軍的歡慶,不僅是對生命的珍視,更是對勝利來之不易的深刻體悟。


    萬萬未曾料到,就在這電光火石之間,於長阪坡那烽火連天的戰場上,被譽為天下無雙的戰將,其“不敗神話”竟被這群英勇之士悄然擊碎。這份突如其來的榮耀,如同甘露滋潤了眾人幹涸的心田,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歡唿聲震天動地。


    盡管雙方兵力懸殊,未能將劉耀生擒或是傷及分毫,但勝利的旗幟已然高高飄揚,敗局既定,無可更改。戰爭,這本就不是一場講究公平的較量,它隻認結果,不問過程。


    “劉耀已潰,前路無阻,時不我待,何須遲疑?衝鋒的號角已經吹響——殺!”


    在這震耳欲聾的歡唿浪潮中,曹操麾下的鐵騎如潮水般翻湧,迅速穿越了昔日的防線,勢不可擋。


    然而,恰在此時,天際猛然劃破一抹銳響,一支響箭曳光而上,劃破寧靜。


    與此同時,後陣騷動,一陣紛亂之聲由遠及近,直擊人心。


    “何方變故!?”


    曹操神色驟變,猛地轉身,目光如炬,穿透夜色,直射後方。


    曹仁跌跌撞撞,滿麵惶急,踉蹌奔至:“大事不妙!蔡瑁、張允二人竟背信棄義,率大軍自後掩殺而來!”


    “此言當真!?”曹操聲音低沉,卻難掩震怒。


    “蔡瑁、張允,此二人猶如風中殘柳,隨風搖擺,實乃可惡至極!”


    話音未落,遠方,張遼、公孫續、趙雲三位將領早已整裝待發,麾下並州鐵騎如同蟄伏已久的猛獸,此刻終於掙脫束縛,轟鳴著,勢不可擋地向前衝鋒。


    轟隆隆——馬蹄聲如雷鳴,震顫大地,一場風雲突變的較量,就此拉開序幕。


    戰局瞬息萬變,曹軍的淩厲攻勢仿佛被無形之手輕輕一撫,瞬間支離破碎。


    夏侯淵與曹洪,二人渾身浴血,如同從修羅場中掙脫的戰神,踉蹌奔至曹操麵前。


    “主公,情勢危急,速作撤退之計!吾等願拚死一戰,為您爭取時間,阻擋劉耀鋒芒!”夏侯淵喘息未定,字字鏗鏘。


    “正是!切莫忘了,江東孫權已遣援軍悄然逼近,隻要我們堅守至援軍到來,勝負天平或將逆轉!”曹洪附和,眼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曹操麵色一凜,不容多想,翻身躍上戰馬,背後僅餘李典引領的寥寥虎豹騎,如同孤狼般在亂軍中尋覓生路。


    “殺!為誅曹操,誓不留情!”公孫續高舉馬朔,聲震雲霄,其音中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


    公孫續的話語,如同烈火,點燃了並州兒郎胸中的豪情壯誌。


    “並州兒郎們!看好了!前麵那個戴紅袍的就是曹操!衝殺過去!賞萬戶侯!”


    曹操見狀,果斷脫下紅袍,隨手一扔。


    這時,公孫續再次高喊道:“看好了!那個留著長髯的就是曹操!給我殺!”


    曹操拔出腰間長劍,立刻割斷長髯。


    “看好了!那個黑臉的漢子,就是曹操!”


    “給我殺!”


    曹操聽到這句話,直接問候了公孫續全家。


    他總不能立刻把自己腦袋給割了吧?


    曹操顧不上其他,策馬立刻飛奔。


    正當曹操心沉穀底,萬念俱灰之時,一抹來自江東的鮮明色彩躍入眼簾——那是呂蒙麾下的旌旗,在遙遠的地平線上獵獵作響。


    “哈哈,天佑我軍!那是呂蒙的大旗!援兵已至,勝利在望!”曹操的笑聲穿透戰場的喧囂,迴蕩在每一寸渴望生機的土地上。


    遙望彼岸,呂蒙統帥的五萬精兵,如黑雲壓境,已逼近河岸邊緣。長阪坡周遭,漳水與沮水蜿蜒交錯,此刻正值雨季,河水洶湧澎湃,仿佛自然之力也在為這場戰役增添變數。


    江東兒郎們正揮汗如雨,砍伐林木,編織木筏,誓要在這滔滔洪流中架起一座通往勝利的橋梁,準備強行渡河,與北岸的戰友並肩作戰。


    而在這一片混亂與秩序的交織中,夏侯淵與曹洪二人,猶如亂世中的雙壁,引領著各自的兵馬,奮力反擊,誓死扞衛每一寸土地,不讓敵軍有絲毫喘息之機。


    另一邊,趙雲與張遼,這兩位鐵血將領,各自統率鐵騎,如同鋼鐵洪流,勢不可擋,穿梭於戰場,每一次衝鋒都伴隨著雷霆萬鈞之勢,為這場戰役平添了幾分悲壯與豪邁。


    夏侯淵與曹洪見狀,毫不猶豫地催馬向前,直麵趙雲與張遼的凜冽鋒芒。然而,二人先前已曆經數場鏖戰,體力如同風中殘燭,幾近油盡燈枯。


    趙雲與張遼,身為並州八虎騎中的佼佼者,不僅是並州武力的巔峰象征,更是戰場上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夏侯淵與曹洪雖拚盡全力,卻仍難以抵擋這兩位猛將的聯手攻勢。


    僅僅三十迴合的激烈交鋒,戰場上便已分出勝負。先是曹洪,後是夏侯淵,兩位昔日英勇無比的將領,相繼被斬於馬下,命運就此畫上了悲壯的句號。


    夏侯淵,這位自曹操陳留起兵之初便追隨左右的忠勇之將,曆任陳留、潁川太守,立下赫赫戰功,卻在此刻,如同流星劃過夜空,璀璨而短暫,最終隕落在曆史的洪流之中,令人扼腕歎息。


    在曆史的長河中,官渡之戰的烽火硝煙散去後,夏侯淵挺身而出,肩負起了為曹操大軍籌措糧草的重任。


    他的精心籌謀與不懈努力,猶如堅實的後盾,確保了曹操在平定北方的征途上無後顧之憂。夏侯淵不僅是一位後勤奇才,更是戰場上的猛將,他率領鐵騎四處征伐,所到之處,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軍紛紛敗退,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隨後,他又緊隨曹操步伐,西征馬超,北滅張魯,每一次戰役中,夏侯淵總能以奇謀製勝,立下不朽功勳。


    提及曹操的另一位肱骨之臣曹洪,其英勇事跡同樣令人動容。


    曆史上,曹操在滎陽追擊董卓時遭遇徐榮伏擊,戰馬失蹄,危急關頭,是曹洪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坐騎,並以血肉之軀護佑曹操脫離險境,這份舍生忘死的情誼,成為了曹操心中永遠的銘記。


    此後,曹洪的身影頻繁出現在曹操的每一次征途中,無論是平定兗州的叛亂,還是遠征劉表,討伐祝臂,曹洪總是衝鋒在前,勇不可擋,他的忠誠與勇猛,成為了曹操麾下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世事無常,這兩位曾是曹操左膀右臂的英雄豪傑,最終卻未能逃脫命運的捉弄,他們的隕落,如同星辰隕落,令人扼腕歎息。


    ……


    此刻,在江東將士揮汗如雨,奮力砍伐林木之際,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打破了原有的平靜。


    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地投向了河流上遊,那裏,堅不可摧的堤壩之上,竟赫然挺立著並州軍的身影,如同守衛著天塹的勇士。


    呂蒙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恐懼如寒冰般凝固了他的心弦。他深知,一旦上遊的堤壩決口,那洶湧澎湃的洪水不僅將無情地切斷曹軍的退路,更會將他們這五萬江東精兵,一並吞噬於無盡的深淵之中。


    高高在上的堤壩之巔,柯以鷹的身影挺拔如鬆,他冷峻的目光掃過正準備涉水而過的江東大軍,嘴角勾起一抹決絕的弧度。


    “決堤!放水!務必阻截曹軍於此!”他的聲音穿透風聲,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許攸與程昱,這兩位智謀深沉的謀士,此刻也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滔天洪水如猛獸般肆虐而來,吞噬了一切希望與退路。


    “唉……終究還是我們棋差一著啊!”許攸搖頭輕歎,語氣中滿是無奈與遺憾。


    曹操立於一旁,望著那已被洪水徹底隔絕的後路,眼中閃過一抹複雜的神色。


    幸虧呂蒙警覺敏銳,及時察覺,才使得江東兵馬未遭重創,安然撤退。


    此刻,江東士卒已盡數撤離戰場,留下劉備軍孤軍奮戰。他們傷亡慘重,疲憊至極,麵對數十萬生力曹軍的洶湧之勢,哪裏還有抵抗之力?曹軍前鋒如猛虎下山,一衝即潰,劉備軍瞬間土崩瓦解,士兵們四散奔逃,哭喊聲、驚叫聲交織在一起,場麵混亂至極!


    在曹軍騎兵的窮追不舍下,逃難的人群如潮水般向前湧動,很快便被逼至漳水岸邊。人數眾多,擁擠不堪,相互踩踏致死、落水溺亡者不計其數,場麵慘不忍睹!


    “活捉曹操!”的呐喊聲在混亂中響起,卻更添了幾分悲壯與絕望。


    ………………


    曹軍步步緊逼,直逼至河岸邊,於人群之中肆意穿梭,專挑那些黑臉大漢下手。皆因劉耀下達了嚴令:無論是生擒還是誅殺曹操者,皆可封萬戶侯,賞金更是高達萬兩!


    眾多並州軍士並不識得曹操真容,心中秉持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信條。但見黑臉之人,便毫不遲疑地揮刀舞槍,狠命砍殺。隨後,他們將一顆顆人頭係於腰間,滿心期盼著其中能有一顆是曹操的首級,讓自己一夜暴富。


    曹操環顧四周,前路已斷,後又有追兵緊咬不放,心中不禁暗自感歎:“今日吾之氣數,怕是已盡。與其受辱於劉耀之手,倒不如自行了斷來得痛快!”


    曹操凝視著那滾滾不息的洪水,心中明了,自己的退路已被這無情的自然之力徹底吞噬。


    “唉……罷了,罷了……這便是天命所歸吧!”


    他輕輕歎息,目光中滿是對麾下將士的愧疚,“隻是,苦了爾等,隨我至此絕境。”


    言罷,曹操毅然邁步向前,聲音在風中迴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決。


    “吾,曹孟德在此!子儀將軍,可否賞臉一敘?”


    未及一盞茶的功夫,周遭的喧囂與紛亂漸漸平息,並州鐵騎如銅牆鐵壁,將曹軍牢牢困於這河岸之畔,進退不得。


    就在這僵持之際,軍陣之中,一匹駿馬破浪而出,其上坐著一位英姿勃發的少年將軍,手持一柄破陣霸王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芒,威風凜凜,不可一世。


    “孟德!子儀在此!”少年的聲音清亮,穿透層層軍陣,與曹操的唿喚遙相唿應,仿佛在這一刻,所有的恩怨情仇都化作了這簡單而有力的對話。


    曹操輕輕撣了撣衣襟上的塵土,一躍上馬,英姿颯爽地向前馳騁。


    “哈哈哈哈!子儀兄,歲月匆匆,數載光陰轉瞬即逝,你的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啊!”他的笑聲中帶著幾分豪邁與感慨。


    “哈哈哈哈!孟德賢弟!自洛陽一別,咱倆的酒桌情誼便斷了線,再未續上那酣暢淋漓的一醉。”子儀亦是放聲大笑,聲音迴蕩在空曠的戰場上。


    曹操抬手,不經意間抹去了指尖殘留的血跡,眼神中閃爍著不屈的光芒,他仰首向天,笑聲更加爽朗:“哈哈哈哈!我可是時刻惦記著子儀兄那窖藏的好酒呢!”


    “好!今日,就在這兩軍對峙的陣前,我設宴以待!你我兄弟,定要一醉方休,不醉不歸!”子儀豪氣幹雲,語氣中滿是決絕與豪情。


    “上次酒宴,咱倆未分高下,這次,定要在酒桌上見個真章,一決雌雄!”曹操的話語裏充滿了挑戰的意味,卻也掩不住那份深厚的兄弟情誼。


    ……


    兩軍陣前,曹操和劉耀兩人十分隨意地坐在地上。


    在那篝火熊熊躍動的光影下,兩條鮮魚與一隻外皮烤得金黃酥脆的全羊散發著誘人的香氣,繚繞的煙霧中,兩人的身影圍爐而坐,杯盞交錯間,笑聲爽朗,恍若隔世重逢的摯友。


    劉耀輕輕頷首,目光中帶著幾分溫煦:“子儀兄,確有此事。憲兒現已踏入蒙學之門,由我那嶽父親自指點。”


    曹操聞言,神色微黯,一抹追憶悄然爬上眉梢,他緩緩歎道:“子儀啊,我心中對你真是豔羨不已。想當年,我一時之失,竟痛失愛子與忠勇之將,至今想來,仍心如刀絞。”


    劉耀聞言,心中亦是五味雜陳,他默默舉杯,與曹操輕輕一碰,仿佛以此無聲地慰藉著這位昔日戰友心頭的傷痕,兩人之間,無需多言,那份深厚的情誼已盡在不言中。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如霜長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如霜長夜並收藏三國:萬倍返還,主公我絕不私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