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三國:華夏名將突然降臨 作者:旗鼓相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兄長一旦說服遼東的慕容鮮卑與我們結成聯盟,大軍挺進遼東之時,恐怕會被以段氏鮮卑、宇文鮮卑為首的部落所攻,不可不防!”慕容垂鄭重的說道。
“此事亦在我的謀劃之中,比起我們到時候率軍平定段氏鮮卑、宇文鮮卑以及其餘部落,依靠地理優勢防守反擊,不但勝算更大,傷亡也會減少許多。
我們還能憑借這樣的赫赫戰功,為自己取得巨大的威望。
漢人的軍功集團會講究論資排輩,北境的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可是以武為尊。
為兄相信,即使在這個英雄輩出,華夏名將皆至的時代,我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心之所向,無所不成;心向所依,無堅不摧。”慕容恪意氣風發的說道。
“哈哈,好!我願隨兄長再次征戰天下,當年我們能打遍華夏無敵手,無論是南方的晉國,還是西方的秦、涼皆聞我們兄弟二人之名而喪膽。
這一世,我相信我們同樣能做到。”慕容垂同樣堅定不移的說道。
“這兩日為兄要做些準備,麾下將士們的訓練就交給你了。”慕容恪突然起身,緩步走到窗邊,望向了高懸的明月。
“兄長敬請放心,也祝您一路順風!”
…………
半月後,慕容恪風塵仆仆的從遼東返迴,連忙將同盟的事情向軻比能匯報。
此行比他們預想的還要順利。
主要原因是慕容鮮卑如今正是最艱難的時刻。
以烏候秦水為界限,段部鮮卑生活在此河西部,宇文鮮卑與慕容鮮卑生活在此河東部。
而慕容鮮卑不但靠近烏候秦水,且被宇文部落與段氏部落夾在中間,而他們南部還有素利、彌加、闕機為首領的各個中小部落,可謂是四麵皆敵。
無論是段氏部落想要擴大自己的領地還是宇文部落想要吞並其餘部落,他們慕容鮮卑都是首當其衝。
這兩大部落不可能無視慕容部落的存在,攻擊對方。
因為他們不管是誰侵略對方,都必須穿越慕容部落的領地,一旦慕容部落突然發起進攻,那就是腹背受敵,九死一生的結局。
這些年慕容部落夾在中間,不斷被段氏部落與宇文部落蠶食,南方的素利、彌加、闕機等首領見到有利可圖,也開始對慕容部落發起進攻。
這是慕容鮮卑曆史上最危險的時刻,慶幸的是,這些年烏桓的突然崛起,占據了遼西的大片區域。
與烏桓相鄰的段氏鮮卑為了對抗崛起的新勢力,停止了對慕容部落的蠶食,而南方的中小部落同樣因為烏桓的原因,對慕容部落暫時停止了進攻。
隻有在慕容氏部落東部的宇文氏部落,因為與烏桓相距太遠,沒有受到對方的威脅,還在不斷的與慕容部落發起鬥爭。
原本曆史中,曹操統一河北,並北征烏桓,在白狼山,烏桓首領蹋頓被張遼陣斬後,強盛一時的烏桓逐漸消失於曆史長河之中。
他們最終化為三部分,其一被曹操內遷至河北與中原,逐漸被漢人所同化。
其二他們向自己的祖山烏桓山而去,逐漸被鮮卑各族所吞並。
其三則是前往塞外,與許多中小部落雜居,形成了兩晉十六國時代的雜胡。
而曹操隨後將內附的南匈奴分為東西南北中五部,安定在並州、冀州各郡縣。
東部鮮卑與中部鮮卑開始乘虛據其舊地,進一步進入漠南,取代了南匈奴的地位,漸漸靠近中原。
慕容鮮卑因此脫離了被各部夾擊的命運,在三國後期與兩晉時代,開始逐漸崛起。
…………
不過,此時的慕容鮮卑可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在危急存亡的時刻,突然有中部鮮卑的使者前來拜會他們,並願意與他們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段氏部落、宇文部落以及烏桓等敵人。
不管對方的目的是什麽,他們想的是要渡過目前的難關,有了軻比能的軍隊相助,他們的實力大漲,慕容部落滅亡的危機也會迎刃而解。自此之後,慕容鮮卑走上了一條與原本的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
得到慕容恪帶來確切消息的軻比能,沉吟良久後,斬釘截鐵的說道:“如今的鮮卑王庭隻剩下一個空殼,沒有漢王朝的河套平原作為支撐,我們的軍隊百姓無法長時間滯留於此。
既然慕容鮮卑與我們結成聯盟,我決定帶領麾下的軍隊與願意追隨的百姓一起前往慕容鮮卑所在的地域。
如果能統一東部鮮卑,占據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未必沒有機會南下爭奪幽州之地。”
“大人說得沒錯,如今的幽州可謂是與眾不同,富庶程度恐怕還在冀州之上,僅次於徐州。
如果我們能拿下整個幽州,沿用劉伯安的執政方略,向西可以鯨吞並州,南下可以進攻冀州,坐擁河北之地。
那時候,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也不再是夢。
大人也會成為遊牧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首領,超過匈奴的冒頓單於以及我們鮮卑的檀石槐先祖。”慕容垂故意誇大其詞,不禁勾起了軻比能最原始的欲望。
“哈哈,慕容垂將軍說笑了,我何德何能,如何敢與冒頓單於與檀石槐大人相提並論?現在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讓我們鮮卑人能在亂世更好的生存下去罷了。
慕容恪將軍既然去了一趟遼東,如果我們要整個部落一起前往慕容部落,應該走哪條道路?”軻比能自謙一句後,轉頭向慕容恪問道。
“迴大人,從我們如今的鮮卑王庭前往遼東慕容氏部落,共有三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南下進入幽州地界,再向東沿著遼西走廊進入遼東屬國後,北上即可抵達。
這條路如今被幽州牧劉虞完全占據,對於我們來說不可走,故而棄之。
第二條路,朝東北方向行軍,當看到饒樂水(西拉木倫河)後,即可沿著此河流一直向東。抵達饒樂水與烏候秦水交匯處時,河流的東邊就是慕容氏部落的地盤。
但是因為段部鮮卑占據了饒樂水以南的大片區域,從此路行軍必定經過段氏部落的領土,故而也棄之不用。
第三條路,比起前兩條路都要遠一些,需要一直向北行走數日的路程後,轉而向東,繞過烏桓山後,南下即可抵達慕容氏部落。
隻是路程比起前兩條來說,需要多走一半的距離。”慕容恪對於這些地理,早已經爛熟於心。
“此事亦在我的謀劃之中,比起我們到時候率軍平定段氏鮮卑、宇文鮮卑以及其餘部落,依靠地理優勢防守反擊,不但勝算更大,傷亡也會減少許多。
我們還能憑借這樣的赫赫戰功,為自己取得巨大的威望。
漢人的軍功集團會講究論資排輩,北境的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可是以武為尊。
為兄相信,即使在這個英雄輩出,華夏名將皆至的時代,我們兄弟齊心,其利斷金;心之所向,無所不成;心向所依,無堅不摧。”慕容恪意氣風發的說道。
“哈哈,好!我願隨兄長再次征戰天下,當年我們能打遍華夏無敵手,無論是南方的晉國,還是西方的秦、涼皆聞我們兄弟二人之名而喪膽。
這一世,我相信我們同樣能做到。”慕容垂同樣堅定不移的說道。
“這兩日為兄要做些準備,麾下將士們的訓練就交給你了。”慕容恪突然起身,緩步走到窗邊,望向了高懸的明月。
“兄長敬請放心,也祝您一路順風!”
…………
半月後,慕容恪風塵仆仆的從遼東返迴,連忙將同盟的事情向軻比能匯報。
此行比他們預想的還要順利。
主要原因是慕容鮮卑如今正是最艱難的時刻。
以烏候秦水為界限,段部鮮卑生活在此河西部,宇文鮮卑與慕容鮮卑生活在此河東部。
而慕容鮮卑不但靠近烏候秦水,且被宇文部落與段氏部落夾在中間,而他們南部還有素利、彌加、闕機為首領的各個中小部落,可謂是四麵皆敵。
無論是段氏部落想要擴大自己的領地還是宇文部落想要吞並其餘部落,他們慕容鮮卑都是首當其衝。
這兩大部落不可能無視慕容部落的存在,攻擊對方。
因為他們不管是誰侵略對方,都必須穿越慕容部落的領地,一旦慕容部落突然發起進攻,那就是腹背受敵,九死一生的結局。
這些年慕容部落夾在中間,不斷被段氏部落與宇文部落蠶食,南方的素利、彌加、闕機等首領見到有利可圖,也開始對慕容部落發起進攻。
這是慕容鮮卑曆史上最危險的時刻,慶幸的是,這些年烏桓的突然崛起,占據了遼西的大片區域。
與烏桓相鄰的段氏鮮卑為了對抗崛起的新勢力,停止了對慕容部落的蠶食,而南方的中小部落同樣因為烏桓的原因,對慕容部落暫時停止了進攻。
隻有在慕容氏部落東部的宇文氏部落,因為與烏桓相距太遠,沒有受到對方的威脅,還在不斷的與慕容部落發起鬥爭。
原本曆史中,曹操統一河北,並北征烏桓,在白狼山,烏桓首領蹋頓被張遼陣斬後,強盛一時的烏桓逐漸消失於曆史長河之中。
他們最終化為三部分,其一被曹操內遷至河北與中原,逐漸被漢人所同化。
其二他們向自己的祖山烏桓山而去,逐漸被鮮卑各族所吞並。
其三則是前往塞外,與許多中小部落雜居,形成了兩晉十六國時代的雜胡。
而曹操隨後將內附的南匈奴分為東西南北中五部,安定在並州、冀州各郡縣。
東部鮮卑與中部鮮卑開始乘虛據其舊地,進一步進入漠南,取代了南匈奴的地位,漸漸靠近中原。
慕容鮮卑因此脫離了被各部夾擊的命運,在三國後期與兩晉時代,開始逐漸崛起。
…………
不過,此時的慕容鮮卑可不知道自己未來的命運,在危急存亡的時刻,突然有中部鮮卑的使者前來拜會他們,並願意與他們結成聯盟,共同對抗段氏部落、宇文部落以及烏桓等敵人。
不管對方的目的是什麽,他們想的是要渡過目前的難關,有了軻比能的軍隊相助,他們的實力大漲,慕容部落滅亡的危機也會迎刃而解。自此之後,慕容鮮卑走上了一條與原本的曆史截然不同的道路。
得到慕容恪帶來確切消息的軻比能,沉吟良久後,斬釘截鐵的說道:“如今的鮮卑王庭隻剩下一個空殼,沒有漢王朝的河套平原作為支撐,我們的軍隊百姓無法長時間滯留於此。
既然慕容鮮卑與我們結成聯盟,我決定帶領麾下的軍隊與願意追隨的百姓一起前往慕容鮮卑所在的地域。
如果能統一東部鮮卑,占據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未必沒有機會南下爭奪幽州之地。”
“大人說得沒錯,如今的幽州可謂是與眾不同,富庶程度恐怕還在冀州之上,僅次於徐州。
如果我們能拿下整個幽州,沿用劉伯安的執政方略,向西可以鯨吞並州,南下可以進攻冀州,坐擁河北之地。
那時候,逐鹿中原,問鼎天下也不再是夢。
大人也會成為遊牧民族曆史上最偉大的首領,超過匈奴的冒頓單於以及我們鮮卑的檀石槐先祖。”慕容垂故意誇大其詞,不禁勾起了軻比能最原始的欲望。
“哈哈,慕容垂將軍說笑了,我何德何能,如何敢與冒頓單於與檀石槐大人相提並論?現在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讓我們鮮卑人能在亂世更好的生存下去罷了。
慕容恪將軍既然去了一趟遼東,如果我們要整個部落一起前往慕容部落,應該走哪條道路?”軻比能自謙一句後,轉頭向慕容恪問道。
“迴大人,從我們如今的鮮卑王庭前往遼東慕容氏部落,共有三條路可走。
第一條路,南下進入幽州地界,再向東沿著遼西走廊進入遼東屬國後,北上即可抵達。
這條路如今被幽州牧劉虞完全占據,對於我們來說不可走,故而棄之。
第二條路,朝東北方向行軍,當看到饒樂水(西拉木倫河)後,即可沿著此河流一直向東。抵達饒樂水與烏候秦水交匯處時,河流的東邊就是慕容氏部落的地盤。
但是因為段部鮮卑占據了饒樂水以南的大片區域,從此路行軍必定經過段氏部落的領土,故而也棄之不用。
第三條路,比起前兩條路都要遠一些,需要一直向北行走數日的路程後,轉而向東,繞過烏桓山後,南下即可抵達慕容氏部落。
隻是路程比起前兩條來說,需要多走一半的距離。”慕容恪對於這些地理,早已經爛熟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