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大乾的反應速度,其實還算是挺快的,若是沒有羅刹蠻的入侵,說不得還有幾十年國運。


    不過終究是封疆朝代,而且疆土麵積實在是太大,即便命令下達,等二十萬大軍組建好,也要半年甚至是一年的時間,不是說拉出來就能作戰。


    即便說將諸多郡兵抽調一空組建出二十萬,磨合也是一個大問題。


    再加上後勤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


    若是江南大營沒有戰敗的話,隻需要一名王爺即可。


    可是江南大營戰敗,那麽為了穩定江南的局勢,朝廷就必須派遣親王南下。


    雖然說這會不會給親王擴大實力的機會,但是朝廷也沒什麽太好的辦法,隻能等待蕩平江南以後,重新組建江南大營了。


    當然,江北大營不失,京營穩固,縱然是親王勢力再大也不是問題。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的發酵,江南大營戰敗的事情廣為流傳,大乾所控製的江南四州之地,此時人心浮動。


    所有人都很關注江南大營,但是又伴隨著江南大營叛變,然後一路暴打白蓮教,讓這些浮動的人心又安定了下來。


    實在是情報過於迷幻,一時間他們也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畢竟叛變的江南大營沒有投靠漢軍,也沒投靠白蓮教,反而是拉著白蓮教一通亂揍,這怎麽看也不像是叛變的人。


    但是,江南大營被漢軍打的損失慘重一事,確實被實錘。


    再加上遍布江南的炎漢商行在推波助瀾,有識之士的心思,更是活躍了起來。


    再加上現如今到處都在耕種,一片農忙景象,唯獨留下江南大營和白蓮教在作戰。


    於是江南大營和白蓮教之間的戰鬥,引來了很多人的目光。


    至於那個將江南大營打敗的漢軍,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有心人都將其忽略了。


    此時的茅元駒,被江南大營逼得發狂,已經開始不顧春耕生產,開始大量抽調人手,開始圍剿江南大營了。


    畢竟此時的江南大營宛若一條泥鰍一般滑不溜手,總是能夠找到包圍圈薄弱的地方突圍出去。


    不僅如此,這群江南大營的家夥,大多數時候不喜歡走大路,反而喜歡爬山繞道,沿途遇村屠村,遇鎮屠鎮。


    以至於在白蓮教眼中,這支江南大營的軍隊宛若妖怪一般,神出鬼沒,甚是難纏。


    而江南大營的這個戰術,直接讓劉武確定了組建山地部隊,起步就是一個山地旅。


    當然,這支部隊現如今還在摸索狀態,隻有兩支大隊而已。


    這兩支大隊完全是由獵人以及習慣穿梭山林的士兵組成,是從其他戰兵部隊之中抽調組建的。


    不僅如此,又一支軍械所的隊伍一直跟著他們,在他們訓練和對抗的時候不停的記錄諸多問題,接收兩支部隊的反饋。


    同一時間,在接到反饋之後,各式各樣的武器裝備被下發這兩支大隊。


    可以說,在不久以後,一旦這兩支大隊走向正軌,山地旅的組建就開始走上日程。


    而此時的茅元駒,在圍剿江南大營的過程之中,可謂是精疲力竭。


    不僅僅在於圍剿不順,也跟李天王等人的訓斥有關。


    實在是影響太過惡劣,而白蓮教其他地方也要生產,軍隊支援根本來不及。


    而且白蓮教內部,所有人都對茅元駒的能力嚴重表示懷疑。


    畢竟一支被漢軍打的傷亡慘重的江南大營他都打不過,隻能用廢物來形容。


    當然,這個看法蔣奉化可李天王以及白蓮教的諸多大將並不這樣認為。


    畢竟戰報他們也看了,諸多香主堂主以及暗探也都詳細匯報過,所有人都明白,麵對江南大營這種戰術,他們隻能想把辦法抓住其尾巴,抽調大軍對其圍追堵截,最終逼其決戰才行。


    這般匯聚的兵力也不能少,十五萬有些少,二十萬差不多。


    而整個雷州,護法軍加護教軍,都湊不夠二十萬。


    最重要的是,將其堵住也就罷了,按照諸多戰報,真正需要同江南大營交手的,必須是護法軍。


    護教軍麵對江南大營,那是真的不行,特別是野戰的時候,一觸即潰。


    所以現如今白蓮教之中,一邊責令茅元駒務必要死死將江南大營堵死在雷州,一邊抽調各地護法軍開始向雷州匯聚。


    ....................


    此時的漢軍之中,思想改革學院中,匯聚了從江南江北各地來得諸多有理想的學子,他們讀書入了骨子,最想的就是拯救這破爛的世界。


    所以這些人,都是有誌青年,非常收劉武所看重。


    最重要的是,這些人在了解過漢軍政策以後,特別是土地政策以後,紛紛認為是對的,絲毫不曾估計自家有良田萬畝。


    他們,是一群用於革了自己命的人。


    課堂之上,隻見劉武再給眾人講課,此次不講他的思想,而是主講另一個事情。


    隻聽課堂之上,劉武緩緩開口。


    “窮者,誰不想達,達者,更畏懼窮。”


    “為求發達,窮人兢兢業業,辛辛苦苦;”


    “農耕其田,工利其器,商務其業,學讀其書,人人獨善其身。”


    “可是除了那些少數的書生可以考取功名,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艱難困苦中。”


    “是他們不努力嗎?”


    “是他們不上進嗎?”


    “非也,皆因如今的達者,不願意,也不允許把發達的機會賜與窮人。”


    “更不願意與他們分享錦衣玉食。”


    “他們視窮為一種羞恥。”


    “也更因為他們曾經目睹諸多的顯貴之人,在爾虞我詐中失敗淪為窮人,於是更加懼怕貧窮。”


    “因此他們不遺餘力的壓榨窮人,聚斂財富,以求將這種發達保持永久,福蔭子孫。”


    “在他們眼中,所謂的天下,不過是他們鼻子尖上,那一點點的金錢和地位。”


    “所謂上行而下效。”


    “窮者見達者,做成如此不光彩的榜樣。”


    “為求發達,隻能另辟蹊徑。”


    “農棄其耕田而不做,或進城流浪,或落草為寇。”


    “工棄其後器而不用,或聚賭成癮,或狂飲作樂。”


    “商棄其貿易而不做,或巴結權貴,或放貸漁利。”


    “學棄功課而不專,或投機取巧,或攀龍附龍。”


    “盡管有些人還再口口聲聲地說聖賢道德,不過修煉成了一個偽君子而已。”


    “其實,聖人古訓本來無錯,隻能我們今人是否應該捫心自問一下。”


    “窮時,我們心憂天下了嗎?”


    “而達的達者,是否應該修繕自心,誠所謂,已不正焉能正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漢玄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漢玄羽並收藏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