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一代人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 作者:星漢玄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武在課堂上說窮,其實就是這些學子家中大多都是富裕之人,同樣他們也是能夠看清楚漢軍政策的人。
這是一種革命,隻是這種改革,首先就需要將他們自己革進去才行。
這世界上的人並不是傻子,你說劉武能夠看到的東西,難道真的就沒有人能夠看的到嗎?
不,有很多很多的人都能看的到!
隻是他們都要裝聾作啞,因心中懦弱。
也有血氣方剛性子單純者,他們隻能看出天下表麵的弊病,但是深處的卻看不清楚,待其吃足了苦頭,看清楚以後,他們也就是變成縮頭烏龜,再也不想去改變這個世界。
如此這般,一代一代,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灘死水,然後等待突然爆發的一天。
而劉武、漢軍、大同社,都要將這些事情明明白白的說清楚,說給那些熱血上頭的人聽。
因為一旦他們踏上這條道路,就再也沒有迴頭的可能了。
自古都是,說的容易做的難。
有些人需要勸退,不然汙染了漢軍的政治環境,也會造成不小的後果。
同樣這些人能夠因為熱血或者理想來到這裏,那麽他們即便是被勸退了,也是可以爭取發展拉攏的對象。
這對漢軍是極好的,也是對他們極好的。
甚至,劉武所講,也不單單是在說貧窮,而是他心中也有另外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不是別的,而是農業稅收和商業的改製,以及工匠下一步的前途進步。
簡單來說,現如今漢軍實力薄弱,沒有太多的錢糧來源,隻能從百姓口中掏糧食。
說實話,讓百姓上繳一半的糧食收成,雖然不重,但是也不輕,隻能說讓他們勉強活著,生活並不會過的太好。
江南之地雨水豐沛,糧食產量很高,加上堆肥技術,一畝地一年產量能夠達到三石至四石。
按照現如今漢軍的政策,盡可能的保證一個人四畝地。這樣的話一個人繳納完糧食以後,手中剩餘的糧食在六到八石。
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年手中能夠有七百二十斤至九百六十斤糧食。
若是按照這般來算的話,一家四口人,也能吃的飽、穿的暖,積攢個十來年,還能蓋得起房子。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土地優劣不同、人口密度不同等等問題,有可能在有的郡縣,一個人的田地平均下來隻有兩畝地,有的或許多了一點點,能夠達到五六畝地。
但是,這五六畝地,可能都是下等田,一年產量都達不到二石。
再加上今後越來越要向北邊發展,這樣的話政策也是需要不斷進行調控的,若是一直按照一半的糧食征收,待漢軍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就真的不好掉頭了。
不僅如此,到時候在北邊或者土地肥力貧瘠的地方,漢軍的統治都深入不下去。
所以漢軍的糧食稅收改革,也要開始準備了。
不能說現在開始,但是在未來不久以後開始還是沒有問題的。
同時,糧食稅收的改革,必然會降低漢軍一部分的稅收,甚至是大量的稅收,所以商業改革也要逐步開始。
不說別的,地盤大了,不能單獨全部讓炎漢商行壟斷貿易,這是不利的,而且越發展,體積越大,越是不利。
對於炎漢商行的定位,劉武的想法就是同前世國家企業一般,這種商行體積要大,同時不是以追求盈利為目標,而是需要其調控市場,為國家進行托底的。
至於工匠改革,也被劉武放入其中,並且在不斷的進行著推動。
未來的科技發展,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即便是劉武心中的國家建立,但是沒有足夠的科技支撐,也很難保證政體的穩定。
至少,統治範圍需要能夠做到三個月內完成兵力投放,並能保證及時通訊才行。
隻有如此,他建立大同世界的政體才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而不會被顛覆。
雖然現在漢軍隻有三郡之地,但是劉武已經考慮到漢軍建國以後的發展了。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他,已經習慣了糧食不用繳稅的日子,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日子。
所以他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的同族也可以過上這樣的日子。
劉武在說完自己的言論以後,對著眾人問道:
“諸位同學,爾等可有什麽想要問的嗎?”
能夠坐到這裏的學子,那必然是人中精英,思想開明者,所以麵對劉武所言,當即有人起身道:
“大祭酒,您在說百姓的貧窮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達官顯貴者不願意他們分享富貴,所以這也是您提出建立大同世界的原因嗎?”
劉武點頭應是:“是的,我漢族不應當是這樣的,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些達官顯貴當然知道此事,所以他們要勾結攀附,蠅營狗苟,鑽研經營,吞並田地,為一己之私,損國家、損百姓大義,不可謂不猖狂。”
“甚至是他們知道這種並不能長久,終有一天會被反噬,可是他們還是如此這般做。”
“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單純的放不下名利,放不下享受,甚至是想要在死後所謂的冥界陰間,繼續享受千年,萬年,萬萬年!”
說到這裏,劉武環顧四周,語重心長:
“同學們,這個世界不應該這樣,豈不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般道理很是簡單。”
眾學子沉默一下,方才有學子再問。
“大祭酒,您所言少年華夏,可有我等青年華夏!”
劉武笑道:“有啊!”
眾學子欣喜,道:“可有文章??”
劉武不言,環顧四周,看著眾人都研好了磨,提起了筆,方才指著眾人笑道:
“青年華夏之文章,非筆墨書寫之,因為那就是你們啊!!”
“祂是用滿腔熱血,堅定的信念,無數仁人誌士所奮鬥,去流血犧牲才能書寫而出的!!”
“坐在這裏誇誇其談,怎能看得到那青年之華夏!!”
眾學子愣了愣,這筆也不知道該如何寫,最終眾人將筆放下,紛紛起身,對著劉武躬身道:
“我等受教了!!”
劉武欣慰點頭,朗聲道:“有人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我不解其意。”
“但是我想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未來,我等不再年少,不在年輕,但是後繼者,終究是年少者,年輕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而我等這一代人,則是用流血,用犧牲去書寫一份意氣,書寫一份詩歌,書寫一份理想,書寫一份張狂。”
“後來人,每讀這一篇篇文章,都會神之向往。”
“他們總是能夠讀懂,這個世界鮮衣怒馬,年少輕狂。”
“未來,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後人,宛如現在的你我,肆意囂張!”
這是一種革命,隻是這種改革,首先就需要將他們自己革進去才行。
這世界上的人並不是傻子,你說劉武能夠看到的東西,難道真的就沒有人能夠看的到嗎?
不,有很多很多的人都能看的到!
隻是他們都要裝聾作啞,因心中懦弱。
也有血氣方剛性子單純者,他們隻能看出天下表麵的弊病,但是深處的卻看不清楚,待其吃足了苦頭,看清楚以後,他們也就是變成縮頭烏龜,再也不想去改變這個世界。
如此這般,一代一代,這個世界就變成了一灘死水,然後等待突然爆發的一天。
而劉武、漢軍、大同社,都要將這些事情明明白白的說清楚,說給那些熱血上頭的人聽。
因為一旦他們踏上這條道路,就再也沒有迴頭的可能了。
自古都是,說的容易做的難。
有些人需要勸退,不然汙染了漢軍的政治環境,也會造成不小的後果。
同樣這些人能夠因為熱血或者理想來到這裏,那麽他們即便是被勸退了,也是可以爭取發展拉攏的對象。
這對漢軍是極好的,也是對他們極好的。
甚至,劉武所講,也不單單是在說貧窮,而是他心中也有另外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不是別的,而是農業稅收和商業的改製,以及工匠下一步的前途進步。
簡單來說,現如今漢軍實力薄弱,沒有太多的錢糧來源,隻能從百姓口中掏糧食。
說實話,讓百姓上繳一半的糧食收成,雖然不重,但是也不輕,隻能說讓他們勉強活著,生活並不會過的太好。
江南之地雨水豐沛,糧食產量很高,加上堆肥技術,一畝地一年產量能夠達到三石至四石。
按照現如今漢軍的政策,盡可能的保證一個人四畝地。這樣的話一個人繳納完糧食以後,手中剩餘的糧食在六到八石。
也就是說,一個人一年手中能夠有七百二十斤至九百六十斤糧食。
若是按照這般來算的話,一家四口人,也能吃的飽、穿的暖,積攢個十來年,還能蓋得起房子。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土地優劣不同、人口密度不同等等問題,有可能在有的郡縣,一個人的田地平均下來隻有兩畝地,有的或許多了一點點,能夠達到五六畝地。
但是,這五六畝地,可能都是下等田,一年產量都達不到二石。
再加上今後越來越要向北邊發展,這樣的話政策也是需要不斷進行調控的,若是一直按照一半的糧食征收,待漢軍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就真的不好掉頭了。
不僅如此,到時候在北邊或者土地肥力貧瘠的地方,漢軍的統治都深入不下去。
所以漢軍的糧食稅收改革,也要開始準備了。
不能說現在開始,但是在未來不久以後開始還是沒有問題的。
同時,糧食稅收的改革,必然會降低漢軍一部分的稅收,甚至是大量的稅收,所以商業改革也要逐步開始。
不說別的,地盤大了,不能單獨全部讓炎漢商行壟斷貿易,這是不利的,而且越發展,體積越大,越是不利。
對於炎漢商行的定位,劉武的想法就是同前世國家企業一般,這種商行體積要大,同時不是以追求盈利為目標,而是需要其調控市場,為國家進行托底的。
至於工匠改革,也被劉武放入其中,並且在不斷的進行著推動。
未來的科技發展,始終都是最重要的。
可以說,即便是劉武心中的國家建立,但是沒有足夠的科技支撐,也很難保證政體的穩定。
至少,統治範圍需要能夠做到三個月內完成兵力投放,並能保證及時通訊才行。
隻有如此,他建立大同世界的政體才有可能繼續延續下去而不會被顛覆。
雖然現在漢軍隻有三郡之地,但是劉武已經考慮到漢軍建國以後的發展了。
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他,已經習慣了糧食不用繳稅的日子,人人都能吃飽穿暖的日子。
所以他希望有一天,這個世界的同族也可以過上這樣的日子。
劉武在說完自己的言論以後,對著眾人問道:
“諸位同學,爾等可有什麽想要問的嗎?”
能夠坐到這裏的學子,那必然是人中精英,思想開明者,所以麵對劉武所言,當即有人起身道:
“大祭酒,您在說百姓的貧窮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因為達官顯貴者不願意他們分享富貴,所以這也是您提出建立大同世界的原因嗎?”
劉武點頭應是:“是的,我漢族不應當是這樣的,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些達官顯貴當然知道此事,所以他們要勾結攀附,蠅營狗苟,鑽研經營,吞並田地,為一己之私,損國家、損百姓大義,不可謂不猖狂。”
“甚至是他們知道這種並不能長久,終有一天會被反噬,可是他們還是如此這般做。”
“不是因為別的,隻是單純的放不下名利,放不下享受,甚至是想要在死後所謂的冥界陰間,繼續享受千年,萬年,萬萬年!”
說到這裏,劉武環顧四周,語重心長:
“同學們,這個世界不應該這樣,豈不聞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這般道理很是簡單。”
眾學子沉默一下,方才有學子再問。
“大祭酒,您所言少年華夏,可有我等青年華夏!”
劉武笑道:“有啊!”
眾學子欣喜,道:“可有文章??”
劉武不言,環顧四周,看著眾人都研好了磨,提起了筆,方才指著眾人笑道:
“青年華夏之文章,非筆墨書寫之,因為那就是你們啊!!”
“祂是用滿腔熱血,堅定的信念,無數仁人誌士所奮鬥,去流血犧牲才能書寫而出的!!”
“坐在這裏誇誇其談,怎能看得到那青年之華夏!!”
眾學子愣了愣,這筆也不知道該如何寫,最終眾人將筆放下,紛紛起身,對著劉武躬身道:
“我等受教了!!”
劉武欣慰點頭,朗聲道:“有人說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我不解其意。”
“但是我想說,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未來,我等不再年少,不在年輕,但是後繼者,終究是年少者,年輕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而我等這一代人,則是用流血,用犧牲去書寫一份意氣,書寫一份詩歌,書寫一份理想,書寫一份張狂。”
“後來人,每讀這一篇篇文章,都會神之向往。”
“他們總是能夠讀懂,這個世界鮮衣怒馬,年少輕狂。”
“未來,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後人,宛如現在的你我,肆意囂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