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漢軍與白蓮教合作訓練精兵。


    也不說白蓮教左護法茅元駒現在還在不斷的抽調雷州的護法軍、護教軍圍剿江南大營。


    就說江南大營在長沙郡戰敗和在雷州大搞屠殺的事情,已經被八百裏加急送入了京城。


    八百裏加急,涉及國之大事,生死存亡。


    “讓開,讓開,都讓開!”


    京城之中,有騎士著快馬,衣衫襤褸,背後插滿了旗子,一邊快速跑一邊唿和兩邊的人躲避開來。


    一時間,大街之上的人紛紛躲避,人仰馬翻。


    這些年戰爭不斷,幾百裏加急他們都見過,但是這種八百裏加急,自從三年前有過一次,就再也沒有了。


    一時間,京城百姓津津樂道。


    “我滴了個乖乖,八百裏加急,難道羅刹蠻又打過來了?”


    “說不定是,這一次也不知道要割讓幾個州!”


    “唉,這樣說來,大乾豈不是要......嗚嗚嗚!”


    這人話還沒說完,就被身邊的同伴捂住了嘴巴。


    “莫要議論,莫要議論!”


    言語間,多少還是有些惶恐的。


    畢竟談論國運,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隨即有人打哈哈:“莫要驚恐,說不定是哪裏又有反賊造反了!!”


    “切,這可是八百裏加急,什麽樣的反賊會在這個時候造反?”


    “就是,總不能又出現一個白蓮教吧?”


    這個笑話很冷,但是在京城,這個笑話還是很好笑的。


    有人揶揄道:“前段時間不是說那個江南大營出動了嗎,你們說會不會是江南大營戰敗了??”


    此話一出,京城的人笑的更歡快了。


    “哈哈哈哈,你說江南大營戰敗,你還不如說江南大營反叛呢?”


    這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江南大營可是朝廷鎮壓江南的基石,兩百年來戰無不勝,一點小小的失利也很快就會被扭轉。


    更何況,這種軍隊朝廷必然牢牢掌控,反叛更是無稽之談。


    所以在有人說出這般話語以後,人們笑的更加歡唱了。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


    “對呀對呀,這是我聽過的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話,哈哈哈哈!!”


    一時間,京城的街頭百姓都笑開了花。


    至於說朝廷的戰勝與戰敗,根本就不關他們的事情。


    因為他們很清楚,無論是誰,他們京城的人都要給人家做順民。


    而坐上皇位的那個,為了穩定天下,必然是要將京城周邊打造成天下的首善之地,善待他們這些百姓。


    所以,他們根本就不怕。


    他們所怕的,更多的是因為議論朝政,抨擊皇上才會被抓被殺,大多時候,他們比天下任何地方的人過的都安穩。


    隻是他們忘了,京城難道真的就是避風港??


    實在是太過高看自己了。


    於是在大笑過以後,當即就有人提議道:


    “走走走,今天天氣不錯,我請大家吃大白菜,這可是我京城之地上好的白菜,從去年存儲到今年,最是地道,吃上一口,完全就是媽媽的味道。”


    “不錯不錯,那蘿卜也是一絕,現在正正好,不脆,軟綿綿的,配上醬油,最是有滋味。”


    唉,他們吃飯總是這般講究。


    即便是家中窮苦,也能這般。


    而一棟二層小樓下,武大郎擔著兩擔燒餅,對著送自己出門的媳婦囑咐道:


    “媳婦,我出去,你要好好照看家裏啊!”


    然後又看了看一邊剛從大街上過來的西門燈,感激道:


    “西門賢弟,這段時間多虧你幫襯,不然我這燒餅都買不下去了!”


    西門燈笑了笑:“那裏的話,若不是武大哥收留與我,我現在恐怕還在露宿街頭呢!”


    然後西門燈囑咐道:“武大哥,今天京城恐有事情發生,其實我建議你還是不要出去了的好!”


    武大郎笑著擺了擺手,“那裏的話,這燒餅也隻是趁熱吃才好,放涼了就不好吃了!”


    西門燈見武大郎非要上街,自己阻攔不住,隨即遞上一塊小木牌。


    “這是炎漢商行的名刺,他們估計可能會吃下一部分燒餅,武大哥可以試上一試!”


    武大郎接過名刺,感謝一番,挑著擔子就離開了。


    而西門燈謝絕了武大郎妻子的邀請,轉身離開。


    因為他還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要做,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這裏。


    而與城中大不相同的皇宮內部,此時正值朝會,如此大的事情當即讓整個朝堂都震動了。


    “江南大營被小小的漢賊打敗,損失兩萬人左右,王爺伊善戰死。然後江南大營叛變,屠了整個雷州的官員,巡撫紀門和提督宦凱唱被他們殺死。”


    “諸位愛卿,你們說該如何處置??”


    問這話的聲音宛若公鴨嗓子,仔細一看卻是一身穿龍袍的少年。


    這個人正是大乾當今皇帝,名曰伊載溥,至今還未親政。


    不過,他依然可以在朝堂之上說出這般話語。


    朝堂之上,眾臣不語,良久方才有人上奏。


    “啟稟陛下,無論此戰報是否舒適,都需要調集大軍南下,以備不測。”


    眾人皆望過去,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大膽,發現竟然是新上任的兵部侍郎呂輕侯。


    想到此人的脾氣以及此時的地位,說出這般話語也就不成問題了。


    而當呂輕侯上奏以後,其他人也開始紛紛上奏。


    有說需要按兵不動者,有說讚同呂輕侯所言者,有說調集江北大營南下者,也有激進者所調京營南下平叛者。


    一時間,朝廷之上宛若一鍋開水,吵吵嚷嚷。


    “肅靜,大殿之上,不可喧嘩!”


    伴隨著鞭子的炸響,朝廷之上頓時安靜了下來,在太皇太後的要求下,群臣退朝,獨留下軍機處的一群重臣。


    而軍機處之中,呂輕侯正好撈了一個末尾。


    很快,軍機處之中,所有人都商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江北大營不能南下,京營和邊軍也不能南下。


    但是江南一地卻又需要一支軍隊鎮壓,最後在呂輕侯的提一下,朝廷當即放開一些限製,責令川州、湖州、江州、福州四州巡撫提督,募集軍隊,一州額定五萬人。


    如此下來,現如今的江南,除了郡兵以外,由朝廷組建的軍隊便多達二十萬。


    可是這二十萬人,需要一個好的統領。


    此時皇室之中,兩位親王說什麽也不願意去,但是沒辦法,其中一名親王還是被迫南下江南。


    這支軍隊設立統領一名,有親王擔任總領二十萬大軍。設立大將軍五人,每人領兵四萬。


    可以說,四州每一州雖然募集了五萬大軍,但是每一州需要拿出一萬大軍共另外一名大將軍統領。


    這其中,四名大將軍自然是四州提督,而第五名大將軍在呂輕侯的提一下,由金陵都督路溫綸擔任。


    理由就是金陵郡雖然屬於江南,但是因為其經濟文化的原因,是直屬朝廷管轄,不同其他四州提督有所關聯。


    於是朝廷下令提路溫綸為提督,統兵四萬。


    接著,聖旨下發,親王準備南下。


    一時間,朝廷內外,風雲突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星漢玄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星漢玄羽並收藏穿越造反,我是認真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