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看了前麵的對比之後,讀者一定能夠看出一些絲絲關聯,但是還是有些雲裏霧裏的,那好,下麵我就為大家一一解釋。
首先來說說卷簾大將的職位。小說家的想象,源自對世間生活的觀察。宋代以來的科舉製度,鄉試、會試的考官,統稱簾官。簾官又分內簾和外簾,《明史·選舉誌匯:“在外提調、監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簾官之“簾”,正取於門之簾。原來,貢院內有至公堂,堂後有門,主考、房官、內提調、內監試、內收掌等官員,在堂內保管、批閱試卷,並居住其間。考試前三日,這些官員由至公堂後小門進入,監臨隨即封此門,並以簾相隔。這簾成為一種界線。簾內的考官稱為內簾官;簾外的考官,包括監臨、外提調、外監試、外收掌、彌封、受卷、謄卷、對讀等官員,稱為外簾官。門閉簾隔,內簾、外簾,被分別限定了活動空間,各司其職,簾內簾外不得隨意往來,內外公事要隔著門檻交洽。
根據作者吳承恩的浪漫暢想,南天門內,淩霄殿上,也有門簾窗簾需要卷起、放下。沙悟淨作為玉皇大帝禦前的卷簾將,往來護駕,出入隨朝,其實是作為一個玉皇大帝與天庭眾神仙之間聯絡的關鍵人物,同時更重要的是負責玉帝的安保問題。
以上的推斷雖然沒有大的問題,但是也有一點小小的邏輯矛盾,即玉皇大帝既然賦予了卷簾大將相當的權利,那就沒有必要再給他那麽大的名分了,一個‘禦前帶刀侍衛’便可以完全打發了,沒有必要再另外賜封‘大將’的虛職了。不信的話且看展昭:
展昭,自幼習武,善輕功、會袖箭、劍法高超,武藝高強、性格謙和有禮、胸懷寬廣,為人處事備受稱道。耀武樓獻藝時年紀在三十以內,展昭與包拯相識於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在金龍寺兇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龍崗退劫匪,天昌鎮捉刺客,太師府刺殺暗害包公的刑吉,功績累累。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禦封為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封號“禦貓”,在開封府供職。
由此看出,不管是統治者多麽欣賞一個人,要麽給你權利,要麽給你名分,或者是什麽其他的代替品,但是不會全都給你,一方麵是擔心功高震主,危急自身,另一方麵是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以便能為下次的提拔留下可以調動的空間。
自然這一點是有前提條件的,便是最高統治者在坐穩之後的,如果最高統治者在爭取權利的過程中那可是下屬要什麽就給什麽,能給下屬什麽就給什麽,一切的賭注一次性全部押上,毫不保留,至於怎麽再收迴那是以後再說。而在《西遊記》中,玉帝的位子那是穩如泰山,根本就沒有潛在的競爭者,因此不符合這種情況。
即便是最高統治者在危急時刻,作為親信的實權人物其實也還是與其保持一定距離的,決不是身邊左右。比如在《西遊記》‘第十迴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一迴中:太宗正色強言道:“賢卿,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曆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崇,今日卻反見鬼!”尉遲公道:“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這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唿號,著然難處。白日猶可,昏夜難禁。”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麽鬼祟。”
太宗準奏,茂功謝恩而出。當日天晚,各取披掛,他兩個介胄整齊,執金瓜鉞斧,在宮門外把守。好將軍!你看他怎生打扮:頭戴金盔光爍爍,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幌祥雲,獅蠻收緊扣,繡帶彩霞新。這一個鳳眼朝天星鬥怕,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隻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
二將軍侍立門旁,一夜天晚,更不曾見一點邪崇。是夜,太宗在宮,安寢無事,曉來宣二將軍,重重賞勞道:“朕自得疾,數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將軍威勢甚安。卿且請出安息安息,待晚間再一護衛。”二將謝恩而出。遂此二三夜把守俱安,隻是禦膳減損,病轉覺重。太宗又不忍二將辛苦,又宣叔寶、敬德與杜、房諸公入宮,吩咐道:“這兩日朕雖得安,卻隻難為秦、胡二將軍徹夜辛苦。朕欲召巧手丹青,傳二將軍真容,貼於門上,免得勞他,如何?”眾臣即依旨,選兩個會寫真的,著胡、秦二公依前披掛,照樣畫了,貼在門上,夜間也即無事。
由此可以看出,最高統治者的權力構架就是天下大臣,依次是朝中文武大臣,實權級大臣,實權級心腹,心腹,身邊左右,最後是本人。這個距離依次縮短,直至為零。左右作為一個關鍵人物,既要負責相當的責任,又要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不用擔心多嘴多舌,惹來是非,看來那沙僧的確也是符合性格的。
如果這個比喻不恰當的話,那還可以做一個假設,就好比是一個身穿甲胄的武士,甲胄的作用是保護身體,但是若是直接穿在身上,似乎是不怎麽舒服的,因此一定要在裏麵穿上普通的衣服,在衣服的裏麵還要有線衣線褲,在線衣線褲裏麵還要穿內.褲。似乎應該都是這樣穿戴的。以上純屬比喻,請勿生搬亂用。
如果讀者認可了作者觀點的話,那麽就可以幾乎肯定卷簾大將是玉帝身邊幾乎寸步不離的人,是負責保護和傳達通傳內外信息的複合型人才,但是又同大將的職位有著相當的衝突。比如可曾聽說哪國國家元首的安保人員被封為‘海軍司令’、‘陸軍司令’或者其他差不多的職位的。或許有,一是我沒有聽說,二是這個國家的人事安排有著自己得天獨到的一套管理辦法,在此不討論‘孤例’。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
首先來說說卷簾大將的職位。小說家的想象,源自對世間生活的觀察。宋代以來的科舉製度,鄉試、會試的考官,統稱簾官。簾官又分內簾和外簾,《明史·選舉誌匯:“在外提調、監試等謂之外簾官,在內主考、同考謂之內簾官。”簾官之“簾”,正取於門之簾。原來,貢院內有至公堂,堂後有門,主考、房官、內提調、內監試、內收掌等官員,在堂內保管、批閱試卷,並居住其間。考試前三日,這些官員由至公堂後小門進入,監臨隨即封此門,並以簾相隔。這簾成為一種界線。簾內的考官稱為內簾官;簾外的考官,包括監臨、外提調、外監試、外收掌、彌封、受卷、謄卷、對讀等官員,稱為外簾官。門閉簾隔,內簾、外簾,被分別限定了活動空間,各司其職,簾內簾外不得隨意往來,內外公事要隔著門檻交洽。
根據作者吳承恩的浪漫暢想,南天門內,淩霄殿上,也有門簾窗簾需要卷起、放下。沙悟淨作為玉皇大帝禦前的卷簾將,往來護駕,出入隨朝,其實是作為一個玉皇大帝與天庭眾神仙之間聯絡的關鍵人物,同時更重要的是負責玉帝的安保問題。
以上的推斷雖然沒有大的問題,但是也有一點小小的邏輯矛盾,即玉皇大帝既然賦予了卷簾大將相當的權利,那就沒有必要再給他那麽大的名分了,一個‘禦前帶刀侍衛’便可以完全打發了,沒有必要再另外賜封‘大將’的虛職了。不信的話且看展昭:
展昭,自幼習武,善輕功、會袖箭、劍法高超,武藝高強、性格謙和有禮、胸懷寬廣,為人處事備受稱道。耀武樓獻藝時年紀在三十以內,展昭與包拯相識於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在金龍寺兇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龍崗退劫匪,天昌鎮捉刺客,太師府刺殺暗害包公的刑吉,功績累累。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禦封為禦前四品帶刀護衛,封號“禦貓”,在開封府供職。
由此看出,不管是統治者多麽欣賞一個人,要麽給你權利,要麽給你名分,或者是什麽其他的代替品,但是不會全都給你,一方麵是擔心功高震主,危急自身,另一方麵是調動下屬的積極性,以便能為下次的提拔留下可以調動的空間。
自然這一點是有前提條件的,便是最高統治者在坐穩之後的,如果最高統治者在爭取權利的過程中那可是下屬要什麽就給什麽,能給下屬什麽就給什麽,一切的賭注一次性全部押上,毫不保留,至於怎麽再收迴那是以後再說。而在《西遊記》中,玉帝的位子那是穩如泰山,根本就沒有潛在的競爭者,因此不符合這種情況。
即便是最高統治者在危急時刻,作為親信的實權人物其實也還是與其保持一定距離的,決不是身邊左右。比如在《西遊記》‘第十迴二將軍宮門鎮鬼唐太宗地府還魂’一迴中:太宗正色強言道:“賢卿,寡人十九歲領兵,南征北伐,東擋西除,苦曆數載,更不曾見半點邪崇,今日卻反見鬼!”尉遲公道:“創立江山,殺人無數,何怕鬼乎?”太宗道:“卿是不信。朕這寢宮門外,入夜就拋磚弄瓦,鬼魅唿號,著然難處。白日猶可,昏夜難禁。”叔寶道:“陛下寬心,今晚臣與敬德把守宮門,看有甚麽鬼祟。”
太宗準奏,茂功謝恩而出。當日天晚,各取披掛,他兩個介胄整齊,執金瓜鉞斧,在宮門外把守。好將軍!你看他怎生打扮:頭戴金盔光爍爍,身披鎧甲龍鱗。護心寶鏡幌祥雲,獅蠻收緊扣,繡帶彩霞新。這一個鳳眼朝天星鬥怕,那一個環睛映電月光浮。他本是英雄豪傑舊勳臣,隻落得千年稱戶尉,萬古作門神。
二將軍侍立門旁,一夜天晚,更不曾見一點邪崇。是夜,太宗在宮,安寢無事,曉來宣二將軍,重重賞勞道:“朕自得疾,數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將軍威勢甚安。卿且請出安息安息,待晚間再一護衛。”二將謝恩而出。遂此二三夜把守俱安,隻是禦膳減損,病轉覺重。太宗又不忍二將辛苦,又宣叔寶、敬德與杜、房諸公入宮,吩咐道:“這兩日朕雖得安,卻隻難為秦、胡二將軍徹夜辛苦。朕欲召巧手丹青,傳二將軍真容,貼於門上,免得勞他,如何?”眾臣即依旨,選兩個會寫真的,著胡、秦二公依前披掛,照樣畫了,貼在門上,夜間也即無事。
由此可以看出,最高統治者的權力構架就是天下大臣,依次是朝中文武大臣,實權級大臣,實權級心腹,心腹,身邊左右,最後是本人。這個距離依次縮短,直至為零。左右作為一個關鍵人物,既要負責相當的責任,又要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不用擔心多嘴多舌,惹來是非,看來那沙僧的確也是符合性格的。
如果這個比喻不恰當的話,那還可以做一個假設,就好比是一個身穿甲胄的武士,甲胄的作用是保護身體,但是若是直接穿在身上,似乎是不怎麽舒服的,因此一定要在裏麵穿上普通的衣服,在衣服的裏麵還要有線衣線褲,在線衣線褲裏麵還要穿內.褲。似乎應該都是這樣穿戴的。以上純屬比喻,請勿生搬亂用。
如果讀者認可了作者觀點的話,那麽就可以幾乎肯定卷簾大將是玉帝身邊幾乎寸步不離的人,是負責保護和傳達通傳內外信息的複合型人才,但是又同大將的職位有著相當的衝突。比如可曾聽說哪國國家元首的安保人員被封為‘海軍司令’、‘陸軍司令’或者其他差不多的職位的。或許有,一是我沒有聽說,二是這個國家的人事安排有著自己得天獨到的一套管理辦法,在此不討論‘孤例’。
---------------------分割線---------------------
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你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書簽,投推薦票,精選票,加關注,做評論,作者在這裏表示感謝,您的支持是作者最大的動力,謝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