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陸皓東拿著一份報紙急匆匆的走進一間診所的大門。“載之……載之!”


    孫文從樓上下來:“怎麽了?”


    陸皓東揚了揚手中的報紙:“巡撫衙門在報社發了通告,邀請我們在7號前往巡撫衙門參加一場關於憲政改革的辯論。”


    孫文一愣,隨即幾步走下樓梯。“給我看看。”


    陸皓東將報紙遞過去,隨口道:“他們說歡迎所有希望改革現有體製的有識之士一同參加辯論,包括保守派、溫和派和激進派。我說,這該不會是一個圈套吧?朝廷想把我們一網打盡?”


    孫文快速的瀏覽了一下報紙上的內容,搖了搖頭:“不會。我的診所一直就在這裏,咱們平常往來,發稿,聚會,也沒背著別人,也沒看朝廷來查封。而且那天肯定會有大量的報紙記者前往,巡撫衙門沒必要費這麽大周章,還要冒著被世人指摘的風險。”


    陸皓東想想也是:“那咱們要不要去?”


    孫文想了想:“要去,當然要去。咱們光明正大,沒什麽見不得人的。而且,這不正好是一個宣傳我們思想的大好時機麽。我估計,不隻是咱們,我估計宋教仁、張振武、蔣翊武他們都會去。”


    陸皓東道:“那麽黃興和梁啟超他們也會去了?”


    孫文點頭道:“巡撫衙門將時間定在7號,想必就是給不在廣州的人留時間……”


    兩人正說著,忽然外麵傳來了敲門聲,隨即一名身著軍服的士兵走了進來。


    陸皓東和孫文相互遞了個眼神,孫文道:“不知這位軍爺是要看病,還是抓藥?”


    士兵看了看兩人,隨後問道:“請問孫文在麽?”


    陸皓東上前一步:“你找他幹什麽?”


    士兵道:“你就是孫文?”


    陸皓東點點頭:“我就是。”


    士兵伸手從懷裏拿出一個信封:“我是巡撫衙門的,給您送一張請柬。撫台大人請您7日前往巡撫衙門參加交流會。請務必賞光。”


    說著,向前一步將請柬雙手遞給陸皓東。


    陸皓東看了孫文一眼,隨手接過來,“辛苦你了。”


    士兵行了個軍禮道:“那我就告辭了。”


    陸皓東將士兵送至門外,這才迴來道:“看來,你已經是一號人物了,還勞動巡撫衙門親自上門送請柬。”


    孫文笑著接過請柬道:“是你是一號人物,‘孫文先生’。”


    陸皓東也是一笑,“要不要給其它幾個通通氣?”


    孫文想了想,道:“走,上樓,我們去寫信。”


    廣州巡撫衙門。


    載湉看著眼前的張人駿,問道:“請柬都送出去了?”


    張人駿點頭道:“是。興中會、華興會、共進會、強學社等都送到了。不過,這樣一來,這些人會不會提前做好準備……”


    載湉笑道:“怎麽,你擔心朕會辯不過他們?你就對大清現在的體製這麽沒有信心?”


    張人駿連忙道:“臣不敢。臣……臣……”


    張人駿‘臣’了半天,也不知說什麽好。一旁劉少卿看不下去了,“張大人,皇上和你開玩笑呢。皇上巴不得來一個舌戰群儒的戲碼呢。”


    張人駿擦擦汗:“是是,皇上天縱英才,必然旗開得勝。”


    載湉笑了笑,看來這個張人駿一點兒也不幽默。“好吧,那朕就在這五羊城內玩幾天,等著和咱們大清的‘青年才俊’們見麵了。”


    正說著,一名侍衛進來,在張人駿的耳邊說了幾句,張人駿馬上對載湉道:“皇上,您要見得人已經來了,正在前廳候著。您看是……”


    載湉起身道:“那我們就去前廳吧。”


    幾人起身來到前廳,隻見兩名穿著洋裝的青年人站在廳上,垂手等待。


    張人駿首先看到的就是兩人都剪了辮子,立刻皺了皺眉頭,但皇上在身旁,他雖然心中不喜,可也不會說什麽。


    載湉看了看兩人,“請問那位是東南貿易公司的蔡先生?”


    倆人看到內堂出來幾個人,便知道是巡撫大人來了,先給張人駿見了禮,然後其中一個看上去年歲稍長的才迴答道:“迴這位大人的話,在下便是蔡文濤。不知大人怎麽稱唿?”


    因為載湉等人的身份是保密的,所以這兩人的行為也談不上怠慢。載湉微笑道:“你可以叫我艾先生。這一次,是我拜托張大人幫忙,想要和你們談一筆生意。”


    蔡文濤立刻行了一個禮,道:“原來先生就是張大人提到的來自京師的貴客,幸會幸會。不知艾先生是想和鄙商會怎麽合作呢?”


    載湉一笑:“在談合作之前,蔡先生是不是先給我們介紹介紹你們公司的產品呢?”


    蔡文濤恍然道:“對對對,鄙公司的產品就在外麵,還請張大人和幾位貴客移步,到天井觀看。”


    載湉聽了,示意幾人一起去看看。除了大廳,之間院子裏停著一輛小推車,蔡文濤上前將車上蓋著的帆布掀開,露出裏麵幾條茶杯口粗細的黑色環狀物。


    張人駿奇道:“這是什麽?”


    一旁劉少卿卻驚喜的道:“輪胎?”


    蔡文濤接口道:“沒錯。我們公司的產品就是采用最新的斜紋織物生產的交叉層內襯充氣輪胎。這種輪胎的使用壽命比其它輪胎高三倍,能達到一千公裏。”


    劉少卿立刻道:“經過試驗了麽?”


    一旁的蔡文濤道:“當然,已經實驗過了。而且通過了專利認證。”


    劉少卿點點頭,同時仔細的審視著眼前的樣品。“我需要你們在輪胎的表麵增加一些耐磨的花紋,以增加摩擦力,可以麽?”


    蔡文濤想了想:“以前沒有這麽做過,但是應該沒問題,不過如果你們要定製的話,需要達到一定的量才可以。”


    劉少卿道:“你們的工廠一年可以生產多少條這樣的輪胎?”


    蔡文濤道:“大約一千條左右吧,全力生產的話,應該能達到一千兩百條。”


    劉少卿聽完,看了一眼載湉。後者對他點了點頭。隨後劉少卿道:“我向你們公司采購五千條這樣的輪胎,預付兩千條的貨款作為訂金。但是你們需要擴大生產規模——至少擴大一倍。頭兩千條需要在明年七月份前交付使用。如果性能能夠達到你們提供的技術指標的話,我們再付另外三千條的貨款。同時我們會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內,每年采購三千條。”


    蔡文濤被天上掉下來的餡兒餅一下子砸暈了。雖然他猜到巡撫大人親自出麵辦理的采購意向應該不會是一張小單子,但是一次被訂購自己工廠五倍的年產量,這麽大的訂單,還是遠遠超出了他的預計。


    這可是上百萬龍洋的生意啊。


    “是……是……我們迴去就會和董事們說,馬上就開始生產……”


    劉少卿強調:“還有擴建!我可是要求要到明年七月份交貨!”


    蔡文濤立刻道:“沒問題,我們會擴大廠房,招聘員工。一定不會耽誤貴客您的生意……”


    此時載湉突然插嘴說:“對了,不知道你們又沒試過往橡膠裏麵增加一些炭黑?就是製墨的那種東西。有麽?”


    蔡文濤滿頭霧水:“炭黑,沒有過。我雖然負責銷售,但是也是參與生產和研製的工程師,我們從不往橡膠中添加亂七八糟的東西。我們的品質絕對有保證。”


    載湉笑笑道:“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建議你們試著往橡膠原料中增加一些炭黑,這樣也許會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蔡文濤看了看他,“好吧,既然你們提出來,我們會嚐試的。對了,不知道客人你是要在哪兒交貨?你的廠子是在上海還是京師,是否需要我們送貨?”


    劉少卿道:“之後會有人和你詳細洽談交貨的問題的。同時他們也會將第一筆款付給你。”


    蔡文濤知道這是人家不想讓自己了解太多,於是知趣的道:“那好,既然這樣,那我就先迴去了。”


    張人駿隨即吩咐:“來人,送客。”


    自有仆人上來送兩人出去,至於之後的買賣,就不用載湉和劉少卿操心了。


    劉少卿笑著問:“皇上怎麽知道廣州這裏會有這樣一家工廠?”


    載湉道:“我自然不知道,你的要求報給工部後,他們向全國甚至全世界生產汽車、發動機和相關產品的廠家都發出了技術訂單。隻要那個廠家認為自己的產品複合我們的采購需求或者在某方麵有優勢,都可以參與訂單合作。這個廠子就是通過這種方法找到的。將來,說不定還會有其它更新的科技成果在這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出現呢。”


    劉少卿道:“嗯。有了這種輪胎,後勤的壓力就大大減輕了。這樣一來,節約下來的成本何止百萬。”


    載湉也感慨道:“是啊,所以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麽。”


    兩人正聊著,一名侍衛進來道:“啟稟皇上,三廣提督劉永福求見!”


    “哦?到了?”載湉笑著看了看劉少卿,隨後道:“宣……”


    侍衛立刻領旨出去,片刻功夫,一位鬢角斑白的老將軍進來,正是劉永福。


    “臣,劉永福,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一邊說著,劉永福一邊就要行叩拜大禮。


    載湉笑著上前兩步扶住他,道:“老將軍免禮。咱們現在是自己人,這些繁文縟節,能免就免了吧。要不然,你累,朕也累。迴頭建寧還得說朕欺負他公公。”


    載湉開了句玩笑,緩和緩和氣氛。劉永福既然被他扶著,自然不可能在拜下去,但還是深施一躬,算是行了禮。


    待劉永福給皇帝見了禮後,劉少卿才上前跪下給父親磕頭。這兩父子上一次見麵還是劉少卿和建寧完婚的時候。這一晃十年過去了,爺倆一個天南,一個地北,都有各自一攤要忙的事兒,能見上一麵,的確也不容易。


    之後和張人駿、善耆也敘了禮。載湉道:“行了,今天也沒啥大事兒了。你們父子倆難得相聚一迴,早早迴去敘敘父子之情吧,有什麽事兒,咱們明天再聊。”


    劉少卿連忙道:“謝皇上……”


    張人駿安排的一所別院裏,劉少卿扶著父親在藤椅上坐下,隨後走到前麵跪下,“不孝兒不能侍奉父親左右,愧疚萬分,請父親受孩兒一拜!”


    說著,伏在地上嘭、嘭、嘭,磕了三個響頭。


    劉永福微笑著看著兒子,當年從北圻毅然北上的懵懂少年,現在也已經是而立之年了。而自己則已經垂垂老矣。不過有此麟兒,也算是對得起祖宗了。


    “起來吧。你侍奉皇上身邊,為國為民,做的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為父在心裏為你高興。為父這些年身子還硬朗,不需要你操心,你隻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對為父最大的孝心了!”


    劉少卿又磕了一個頭,這才起身,坐在劉永福身旁。


    劉永福道:“格格和兩個孩子都好吧?”


    劉少卿道:“都好,孩子們也開始念書了。這一次陪皇上出來的匆忙,沒有帶他們來看父親,還請父親恕罪。”


    劉永福擺手道:“何罪之有。你陪皇上南巡,本是公事,怎可帶著婦孺,壞了規矩?”


    劉少卿道了聲“是”,隨後道:“不如我和皇上求求請,讓父親進京為官,咱們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可好?”


    劉永福搖頭道:“北方氣候為父不習慣,去了反而麻煩。倒不如在這裏自在。而且我這身子骨還結實,還沒到退休的時候,去北方養起來,怕是反而會出毛病。”


    這樣的話題說了很多次了,劉永福也不曾答應過,所以劉少卿提了一句,見父親還是堅持,也就不再說了。


    頓了頓,劉永福問道:“這次南來,可是為了巡撫衙門辯論一事?”


    劉少卿點點頭:“正是為了‘憲政’一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