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有所缺失也沒關係,我們現在需要在最短的時間裏出兵!否則這場戰爭就輪不到我們出場了,那麽所有的後繼計劃全部都要泡湯!”
載湉已經等不了了,他掐著劉少卿的脖子,逼著他立刻拿出作戰方案:“要不是擔心朕的妹妹守寡,朕非得掐死你!你知道在南非有多少布爾人麽?”
“……嘶……皇上……你先……鬆一下手……”
載湉看著臉色發青的劉少卿,憤憤的鬆開了手,後者趕緊起來喘了幾口氣,捋了捋被卡了半天的脖子,這才道:“迴皇上,情報上說,布爾人大約四十多萬人口。”
“那你知道英國人現在已經集結了多少部隊麽?十八萬!如果你還不交稿,英國人能夠在一個月內再增加八到十萬軍隊,你難道非要等在南非的英軍超過布爾人的總人口才允許朕出兵麽!”
“是是,臣知罪!”一看皇上真的急了,劉少卿趕緊道:“遠征南非的行動方案其實已經完成了,如果不考慮隨後的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軍事行動的一些細節問題,現在就可以提交。”
“哦?”載湉立刻恢複了笑臉:“你現在就給朕講一講。”
“是!”劉少卿道:“遠征軍最大的困難其實是補給問題,勞師擊遠,部隊本身就容易疲憊,再加上水土不服、醫療和飲食都難以保障,很容易造成非戰鬥減員。另外還有彈藥的問題,所以如何盡可能的避免帶來過大的補給困難是本次方案的核心。”
“考慮到遠征軍到達南非還要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海上旅程,而那個時候很可能南非戰場大局已定了,所以臣認為不需要派遣過多的部隊,遠征軍以‘少而精’為原則。這樣一來,後勤補給問題也相對簡單一些。”
載湉:“怎麽個‘精兵’方案?”
劉少卿道:“臣計劃從幾個師分別選拔出一個加強營左右的精銳士兵,這些士兵主要攜帶步槍、手榴彈、機槍和迫擊炮等便於攜帶的輕武器。支援火力為少量的重迫擊炮和山炮。考慮到時間問題,部隊主要從直隸、山東兩地選拔。目前在直隸、山東兩省的部隊包括第一、第四兩個師,自朝鮮換防過來的第二、第十三師,自新疆換防迴來的第七師以及天津、威海、青島三個基地的駐防師。這樣一來,八個步兵營在配給二個山炮營,加上工兵和後勤人員,總共約六千餘名精銳士兵。”
載湉問道:“一個旅?”
劉少卿:“是,基本相當於一個旅。正像皇上說的,英國人已經在南部非洲集結了大量的兵力,我們的作用其實並不大,過去更多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頂多就是協助打打下手,駐防一些不重要的小鎮。各營本身就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這樣的安排便於靈活機動。同時如果有特殊情況,也可以很快的集結起來以‘旅’為單位協同作戰。”
在清帝國,上、下、尊、卑的觀念還是很重的。營一級的部隊主官和旅一級的部隊主官在級別上相差較大,隻要劉少卿安排好一個比較有能力的旅長,協調幾個步兵營統一作戰還是很容易的。
“征召令已經發下去了,這幾天選拔出來的部隊將就近集結於天津、威海和青島碼頭。補給方麵,咱們的士兵所使用的手榴彈和迫擊炮其他國家還沒有裝備,所以這部分的彈藥消耗需要咱們自己帶……”
說到這兒載湉忽然插了一句:“剛才朕就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的地方,話說你讓他們帶著這些別國沒有裝備的武器去打仗好麽?”
劉少卿明白皇上這是不希望自家的家底兒漏出去,“問題不大,其實這幾種武器的技術含量都不高,別的國家沒有裝備可能隻是暫時覺得沒用罷了。也就是迫擊炮的幾個組件兒比較特別一點兒,這個我已經囑咐他們盡量不要讓別的軍隊發現。另外,我這邊已經組織工程師們開始改進一些武器了,比如步槍。話說迴來,我軍的步槍口徑和英軍的不同,倒是和布爾人的相同。考慮到恐怕很難通過戰利品補充子彈,而且我軍的輕機槍也需要消耗步槍子彈,所以這也得我們自己攜帶。這樣以來,光是武器彈藥就得十餘艘商船。”
既然劉少卿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了,而且載湉也大約知道劉少卿說的有道理,所以就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這個沒問題了。船的事兒朕早已交代交通運輸部和兵部協調了大量的客輪、商輪,隨時可供使用。海軍也安排了十幾艘護航船隻,安全方麵應該也沒問題。”
“是!謝皇上體諒。”劉少卿道:“臣倒並不擔心安全方麵,反而臣以為十幾艘護航船隻有些浪費了。所以臣另外安排了幾支部隊南下婆羅洲等地,為第二階段軍事行動——也就是南洋方案——做準備。”
載湉道:“說來聽聽。”
“嗻。”
“荷屬東印度群島處在南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濕潤,所以在這裏作戰的部隊臣主要是使用南方的幾個師。包括廣東、廣南的第一百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五師和緬北的第一百二十一師。”
載湉皺皺眉:“朕不是記得一二十二、一二十五兩個師去了菲律賓麽?”
劉少卿趕緊道:“迴皇上,去菲律賓的並非是一二十二、一二十五師,而是以這兩個師的一部分老兵基幹,補充了新兵後新組建的第一三十一師。這個,在年初給您的折子上曾經提到過。”
載湉揮揮手:“哦,那可能是朕記錯了。沒關係,你繼續。”
劉少卿:“而且這一次派出的仍然是以這三個師的部分老兵為基幹組建的新的部隊,新兵主要是廣南、緬北、暹羅北部地區的京族、老族、壯族和克欽族等少數民族的戰士。第一批計劃組建三個混成旅,然後放到蘭芳進行適應性訓練。效果好的話,再組建第二批、第三批。不過,這個需要皇上您的禦批。”
載湉立刻警覺起來:“你這算是擴軍吧?在預算裏麽?”
劉少卿嘿嘿一笑:“皇上您明察秋毫,的確是擴軍。光緒二十一年製定的五年計劃中設定的預算是陸軍在五年內共組建三十個師,現在的確已經滿了。可這不也是因為臨時發生的變化麽。原本的預算中也沒考慮會有菲律賓、南非和東印度群島的戰爭經費啊。而且皇上您看,去年菲律賓的軍費開支我都沒有額外上報。這一次您怎麽也得批一些臨時預算吧?”
清政府在中日戰爭前組建了近衛軍第一到第九師,隨後戰爭爆發,再此期間又組建了第十至第十五師(其中第十五師是為了剿滅甘肅叛亂而組建,師長為董福祥)。戰爭結束後,載湉下一個要考慮的對手就是老毛子了,所以要求陸軍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擴大到三十個師。
根據這一擴軍方案,1895年起,近衛軍陸續組建了第一百二十至第一百三十師(近衛軍的斷代劃分方法,在番號前麵加一個‘一百’,表示為戰後編練)。加上四個基地駐防師(青島基地為陸戰一師),實際上現在清軍已經有了三十個師了。
載湉點頭道:“嗯,這一次的確需要追加預算了。另外朕問你,南方新組建的這幾批部隊需要多少時間?還有,你的兵源是否充足?”
劉少卿迴答道:“時間上來說,部隊的組建大約半個月的時間,但是需要兩三個月來磨合。另外,考慮到克欽族的融入度稍差一些——畢竟他們接觸的時間短,語言上也是障礙。第二、第三批將主要以一百二十二和一百二十五師為主。不過這兩批中的一半兒將前往菲律賓,替換已經在哪裏作戰一年的第一百三十一師。”
“至於兵源方麵,廣南那邊從光緒十一年開始就在儲備軍事人員了;廣東、廣西雖然晚一些,但是原本就有粵軍和桂軍的一些底子在,這幾年加緊整合了一下,現在拉起個十萬八萬人的隊伍問題不大。必要的時候犧牲一些戰鬥力,可以組建十個師。另外,蘭芳那邊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也有了一些底子,必要時通過在華僑中征兵,再支援兩到三個師為題不大。還有爪哇、馬來亞那邊的華人,如果需要,也可以征召一些。”
蘭芳共和共的海、陸兩軍其實都是在清政府的幫助下編練的。受到地域、人口和財力的限製,目前陸軍僅能夠維持三個整編師的規模。
載湉:“這樣我就比較放心了。東南亞的華人盡可能的不要讓他們參與到戰爭中來,以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連鎖反應。咱們現在是打擦邊球,還是盡量低調一些,華僑們主要是出錢就好了。況且有你這十個師基本夠用了。菲律賓兩個,廣南、廣東、廣西、緬北各一個,剩下四個放東印度群島。”
劉少卿道:“算是這麽算,不過時間上要拉的長一些,現在菲律賓還隻能保證一個師的兵力,三廣地區也隻能是兩個師,緬北一個。南亞的軍事行動如果在本月,就隻能先從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五三個師抽調兵力。真正要形成十個師的戰鬥力,那要兩年的時間。”
載湉道:“南亞的行動不會這麽快,我們現在還沒有對荷蘭人動武的借口,所以你隻要抓緊組建部隊就好了。”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二月,清政府決定軍事介入英、布戰爭。二月二十二號,帝國遠征軍第一遠征隊集結完畢。艦隊駛離青島碼頭,開始向著萬裏之外的海域進發。
此時萬裏之外的南非,正向載湉所預料的,獲得兵力優勢的英軍開始扭轉戰局。
2月16日,英軍集中優勢兵力擊敗布爾人軍隊最兇猛的指揮官、號稱‘黑將軍’的皮埃特.克龍耶,解了金伯利之圍。27日,英軍再次向萊蒂史密斯發起進攻,四天後,布爾人戰敗,萊蒂史密斯之圍被解。
3月10日,英軍第六、第七師兩萬人在亞布拉罕牛欄擊敗了布爾人裝備最精良的約翰內斯堡警察部隊。兩天後,奧蘭治自由邦總統馬提烏斯.斯泰因逃出首都布隆方丹,來到了北方的克龍斯塔德。次日,英軍占領布隆方丹。
就在英國人準備發動最後的進攻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疾病拖住了英國人的腳步。一場席卷部隊的傷寒,讓羅伯茨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整。這個時候,大清遠征艦隊剛剛完成在孟買的補給,準備離開印度。
碧波
萬頃的印度洋上,‘楚莊王’號戰列艦乘風破浪。艦橋上,一身戎裝的葉祖珪正和馮國璋聊著閑天兒。
葉祖珪:“士兵們暈船的情況怎麽樣了?”
自離開上海後,一開始士兵們的狀態還好,可是在進入南中國海後,海況就變得複雜起來。從沒有經過抗風浪訓練的陸軍士兵們開始大量的出現暈船,以至於艦隊不得不在坤甸增加了一個臨時休整點兒。之後在新加坡、孟買的兩個補給點,艦隊也有意的放緩了速度,以便陸軍的士兵們能夠有時間調整。
馮國璋:“感謝葉大人的關心,現在士兵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海上的風浪,暈船的戰士已經很少了。相信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應該都調整過來了。”
這幫戰士選拔的都是各師的精英,其適應能力和強健的體魄本身就是他們入選的條件之一。再加上榮譽感的推動,每名士兵都強迫自己快速適應海上生活。甚至各個連隊之間還將各連隊暈船的士兵人數作為比拚的手段,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連隊才是最優秀的。
馮國璋絕對相信自己的戰士們能夠克服暈船的問題,所以他並不在意,隨手一指前麵的一艘小型軍艦問道:“話說,這幫英國佬靠不靠譜?之前在港口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別迴頭再給咱們帶溝裏。”
葉祖珪苦笑一聲:“這是咱們第一次進入大洋,對航道和水文情況完全不了解,所以必須依靠英國人領航。沒辦法,就算他們真的將我們帶溝裏,咱們也得跟著。誰叫咱自己不認識路呢。不過有了這一次,咱們就能積攢下來航道和水文資料,今後再有行動,就可以自己航行了。所以,皇上還真的是明見萬裏,僅僅這一個遠航的決定,就夠咱們海軍受用幾十年的。”
“話說這個布爾人是個什麽民族,戰鬥力這麽強麽?連英國人也敢挑戰?”
馮國璋笑道:“說起這個,爵帥倒是打了個比喻,就好比一頭驢子,在圈裏遇見了一頭吃飽了的猛虎,猛虎沒有吃它,並不是因為驢子會尥蹶子或者有響亮的嗓門,隻是暫時不餓而已。但是驢子不知道啊,反而不斷的尥蹶子,挑釁猛虎。當然最終猛虎會將驢子吃掉,之所以加上咱們,不過是在吃之前給這盤兒菜加點兒佐料罷了。”
葉祖珪也笑了:“爵帥倒是幽默,不過你們陸軍倒是挺重視這盤兒菜的,出發之前我聽說,海軍還會組織第二、第三艦隊,為陸軍至少兩個師的兵力投送護航。”
馮國璋一驚:“不可能啊!我出發的時候曾蒙爵帥親自接見。爵帥說的很清楚,因為路途遙遠,所以當我們這一批到達的時候,說不定主要戰事都已經打完了。我們主要的任務將會是負責協助清剿剩餘的那些零散武裝——比如民團和遊擊隊。所以不可能再派軍隊了啊,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葉祖珪詫異道:“那怎麽迴事?因為海軍這邊確實收到了艦隊終止放假,整裝待命的通知啊。新到的‘吳王’號戰列艦和‘竇憲’號裝甲巡洋艦一直在做適應性訓練。如果不是在之後有大型軍事行動,那麽這樣的適應性訓練是不會安排的如此緊湊的。”
馮國璋:“那就奇怪了。我可以斷定布爾人這邊是不需要新的部隊了的。可是你們海軍這邊的行動又說明了什麽呢。”
葉祖珪搖搖頭:“算了,這是上層考慮的戰略問題,也許不該咱們知道,所以咱們也別猜了。反正最多半年的時間,半年內肯定會有結果的。說不定等我返迴的時候,還能趕得上呢。”
“嗬嗬,”馮國璋笑了兩聲:“但願我也能趕上。”
四月末,英國人的第三批援軍開始陸續到達南非。到5月上旬,在南非集結的來自英國或者其殖民地的軍隊已經達到四十萬人——這還不包括中國的這一個小小的遠征隊幾千人。
再次獲得兵力補充的羅伯茨開始準備對布爾人發動總攻。5月12日,英軍主力第三、第六、第七、第八死個步兵師攻克了奧蘭治自由邦的最後一座大城市克龍斯塔德。
載湉已經等不了了,他掐著劉少卿的脖子,逼著他立刻拿出作戰方案:“要不是擔心朕的妹妹守寡,朕非得掐死你!你知道在南非有多少布爾人麽?”
“……嘶……皇上……你先……鬆一下手……”
載湉看著臉色發青的劉少卿,憤憤的鬆開了手,後者趕緊起來喘了幾口氣,捋了捋被卡了半天的脖子,這才道:“迴皇上,情報上說,布爾人大約四十多萬人口。”
“那你知道英國人現在已經集結了多少部隊麽?十八萬!如果你還不交稿,英國人能夠在一個月內再增加八到十萬軍隊,你難道非要等在南非的英軍超過布爾人的總人口才允許朕出兵麽!”
“是是,臣知罪!”一看皇上真的急了,劉少卿趕緊道:“遠征南非的行動方案其實已經完成了,如果不考慮隨後的荷屬東印度群島的軍事行動的一些細節問題,現在就可以提交。”
“哦?”載湉立刻恢複了笑臉:“你現在就給朕講一講。”
“是!”劉少卿道:“遠征軍最大的困難其實是補給問題,勞師擊遠,部隊本身就容易疲憊,再加上水土不服、醫療和飲食都難以保障,很容易造成非戰鬥減員。另外還有彈藥的問題,所以如何盡可能的避免帶來過大的補給困難是本次方案的核心。”
“考慮到遠征軍到達南非還要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海上旅程,而那個時候很可能南非戰場大局已定了,所以臣認為不需要派遣過多的部隊,遠征軍以‘少而精’為原則。這樣一來,後勤補給問題也相對簡單一些。”
載湉:“怎麽個‘精兵’方案?”
劉少卿道:“臣計劃從幾個師分別選拔出一個加強營左右的精銳士兵,這些士兵主要攜帶步槍、手榴彈、機槍和迫擊炮等便於攜帶的輕武器。支援火力為少量的重迫擊炮和山炮。考慮到時間問題,部隊主要從直隸、山東兩地選拔。目前在直隸、山東兩省的部隊包括第一、第四兩個師,自朝鮮換防過來的第二、第十三師,自新疆換防迴來的第七師以及天津、威海、青島三個基地的駐防師。這樣一來,八個步兵營在配給二個山炮營,加上工兵和後勤人員,總共約六千餘名精銳士兵。”
載湉問道:“一個旅?”
劉少卿:“是,基本相當於一個旅。正像皇上說的,英國人已經在南部非洲集結了大量的兵力,我們的作用其實並不大,過去更多是一個形式上的問題,頂多就是協助打打下手,駐防一些不重要的小鎮。各營本身就具有獨立作戰的能力,這樣的安排便於靈活機動。同時如果有特殊情況,也可以很快的集結起來以‘旅’為單位協同作戰。”
在清帝國,上、下、尊、卑的觀念還是很重的。營一級的部隊主官和旅一級的部隊主官在級別上相差較大,隻要劉少卿安排好一個比較有能力的旅長,協調幾個步兵營統一作戰還是很容易的。
“征召令已經發下去了,這幾天選拔出來的部隊將就近集結於天津、威海和青島碼頭。補給方麵,咱們的士兵所使用的手榴彈和迫擊炮其他國家還沒有裝備,所以這部分的彈藥消耗需要咱們自己帶……”
說到這兒載湉忽然插了一句:“剛才朕就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的地方,話說你讓他們帶著這些別國沒有裝備的武器去打仗好麽?”
劉少卿明白皇上這是不希望自家的家底兒漏出去,“問題不大,其實這幾種武器的技術含量都不高,別的國家沒有裝備可能隻是暫時覺得沒用罷了。也就是迫擊炮的幾個組件兒比較特別一點兒,這個我已經囑咐他們盡量不要讓別的軍隊發現。另外,我這邊已經組織工程師們開始改進一些武器了,比如步槍。話說迴來,我軍的步槍口徑和英軍的不同,倒是和布爾人的相同。考慮到恐怕很難通過戰利品補充子彈,而且我軍的輕機槍也需要消耗步槍子彈,所以這也得我們自己攜帶。這樣以來,光是武器彈藥就得十餘艘商船。”
既然劉少卿已經考慮到這些問題了,而且載湉也大約知道劉少卿說的有道理,所以就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結。“這個沒問題了。船的事兒朕早已交代交通運輸部和兵部協調了大量的客輪、商輪,隨時可供使用。海軍也安排了十幾艘護航船隻,安全方麵應該也沒問題。”
“是!謝皇上體諒。”劉少卿道:“臣倒並不擔心安全方麵,反而臣以為十幾艘護航船隻有些浪費了。所以臣另外安排了幾支部隊南下婆羅洲等地,為第二階段軍事行動——也就是南洋方案——做準備。”
載湉道:“說來聽聽。”
“嗻。”
“荷屬東印度群島處在南亞熱帶地區,氣候炎熱濕潤,所以在這裏作戰的部隊臣主要是使用南方的幾個師。包括廣東、廣南的第一百二十二、第一百二十五師和緬北的第一百二十一師。”
載湉皺皺眉:“朕不是記得一二十二、一二十五兩個師去了菲律賓麽?”
劉少卿趕緊道:“迴皇上,去菲律賓的並非是一二十二、一二十五師,而是以這兩個師的一部分老兵基幹,補充了新兵後新組建的第一三十一師。這個,在年初給您的折子上曾經提到過。”
載湉揮揮手:“哦,那可能是朕記錯了。沒關係,你繼續。”
劉少卿:“而且這一次派出的仍然是以這三個師的部分老兵為基幹組建的新的部隊,新兵主要是廣南、緬北、暹羅北部地區的京族、老族、壯族和克欽族等少數民族的戰士。第一批計劃組建三個混成旅,然後放到蘭芳進行適應性訓練。效果好的話,再組建第二批、第三批。不過,這個需要皇上您的禦批。”
載湉立刻警覺起來:“你這算是擴軍吧?在預算裏麽?”
劉少卿嘿嘿一笑:“皇上您明察秋毫,的確是擴軍。光緒二十一年製定的五年計劃中設定的預算是陸軍在五年內共組建三十個師,現在的確已經滿了。可這不也是因為臨時發生的變化麽。原本的預算中也沒考慮會有菲律賓、南非和東印度群島的戰爭經費啊。而且皇上您看,去年菲律賓的軍費開支我都沒有額外上報。這一次您怎麽也得批一些臨時預算吧?”
清政府在中日戰爭前組建了近衛軍第一到第九師,隨後戰爭爆發,再此期間又組建了第十至第十五師(其中第十五師是為了剿滅甘肅叛亂而組建,師長為董福祥)。戰爭結束後,載湉下一個要考慮的對手就是老毛子了,所以要求陸軍在第三個五年計劃中擴大到三十個師。
根據這一擴軍方案,1895年起,近衛軍陸續組建了第一百二十至第一百三十師(近衛軍的斷代劃分方法,在番號前麵加一個‘一百’,表示為戰後編練)。加上四個基地駐防師(青島基地為陸戰一師),實際上現在清軍已經有了三十個師了。
載湉點頭道:“嗯,這一次的確需要追加預算了。另外朕問你,南方新組建的這幾批部隊需要多少時間?還有,你的兵源是否充足?”
劉少卿迴答道:“時間上來說,部隊的組建大約半個月的時間,但是需要兩三個月來磨合。另外,考慮到克欽族的融入度稍差一些——畢竟他們接觸的時間短,語言上也是障礙。第二、第三批將主要以一百二十二和一百二十五師為主。不過這兩批中的一半兒將前往菲律賓,替換已經在哪裏作戰一年的第一百三十一師。”
“至於兵源方麵,廣南那邊從光緒十一年開始就在儲備軍事人員了;廣東、廣西雖然晚一些,但是原本就有粵軍和桂軍的一些底子在,這幾年加緊整合了一下,現在拉起個十萬八萬人的隊伍問題不大。必要的時候犧牲一些戰鬥力,可以組建十個師。另外,蘭芳那邊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也有了一些底子,必要時通過在華僑中征兵,再支援兩到三個師為題不大。還有爪哇、馬來亞那邊的華人,如果需要,也可以征召一些。”
蘭芳共和共的海、陸兩軍其實都是在清政府的幫助下編練的。受到地域、人口和財力的限製,目前陸軍僅能夠維持三個整編師的規模。
載湉:“這樣我就比較放心了。東南亞的華人盡可能的不要讓他們參與到戰爭中來,以免世界其他地區產生連鎖反應。咱們現在是打擦邊球,還是盡量低調一些,華僑們主要是出錢就好了。況且有你這十個師基本夠用了。菲律賓兩個,廣南、廣東、廣西、緬北各一個,剩下四個放東印度群島。”
劉少卿道:“算是這麽算,不過時間上要拉的長一些,現在菲律賓還隻能保證一個師的兵力,三廣地區也隻能是兩個師,緬北一個。南亞的軍事行動如果在本月,就隻能先從一百二十一、一百二十二、一百二十五三個師抽調兵力。真正要形成十個師的戰鬥力,那要兩年的時間。”
載湉道:“南亞的行動不會這麽快,我們現在還沒有對荷蘭人動武的借口,所以你隻要抓緊組建部隊就好了。”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二月,清政府決定軍事介入英、布戰爭。二月二十二號,帝國遠征軍第一遠征隊集結完畢。艦隊駛離青島碼頭,開始向著萬裏之外的海域進發。
此時萬裏之外的南非,正向載湉所預料的,獲得兵力優勢的英軍開始扭轉戰局。
2月16日,英軍集中優勢兵力擊敗布爾人軍隊最兇猛的指揮官、號稱‘黑將軍’的皮埃特.克龍耶,解了金伯利之圍。27日,英軍再次向萊蒂史密斯發起進攻,四天後,布爾人戰敗,萊蒂史密斯之圍被解。
3月10日,英軍第六、第七師兩萬人在亞布拉罕牛欄擊敗了布爾人裝備最精良的約翰內斯堡警察部隊。兩天後,奧蘭治自由邦總統馬提烏斯.斯泰因逃出首都布隆方丹,來到了北方的克龍斯塔德。次日,英軍占領布隆方丹。
就在英國人準備發動最後的進攻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疾病拖住了英國人的腳步。一場席卷部隊的傷寒,讓羅伯茨不得不下令原地休整。這個時候,大清遠征艦隊剛剛完成在孟買的補給,準備離開印度。
碧波
萬頃的印度洋上,‘楚莊王’號戰列艦乘風破浪。艦橋上,一身戎裝的葉祖珪正和馮國璋聊著閑天兒。
葉祖珪:“士兵們暈船的情況怎麽樣了?”
自離開上海後,一開始士兵們的狀態還好,可是在進入南中國海後,海況就變得複雜起來。從沒有經過抗風浪訓練的陸軍士兵們開始大量的出現暈船,以至於艦隊不得不在坤甸增加了一個臨時休整點兒。之後在新加坡、孟買的兩個補給點,艦隊也有意的放緩了速度,以便陸軍的士兵們能夠有時間調整。
馮國璋:“感謝葉大人的關心,現在士兵們已經基本適應了海上的風浪,暈船的戰士已經很少了。相信在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應該都調整過來了。”
這幫戰士選拔的都是各師的精英,其適應能力和強健的體魄本身就是他們入選的條件之一。再加上榮譽感的推動,每名士兵都強迫自己快速適應海上生活。甚至各個連隊之間還將各連隊暈船的士兵人數作為比拚的手段,以此來證明自己的連隊才是最優秀的。
馮國璋絕對相信自己的戰士們能夠克服暈船的問題,所以他並不在意,隨手一指前麵的一艘小型軍艦問道:“話說,這幫英國佬靠不靠譜?之前在港口的時候一個一個的拽的跟二五八萬似的,別迴頭再給咱們帶溝裏。”
葉祖珪苦笑一聲:“這是咱們第一次進入大洋,對航道和水文情況完全不了解,所以必須依靠英國人領航。沒辦法,就算他們真的將我們帶溝裏,咱們也得跟著。誰叫咱自己不認識路呢。不過有了這一次,咱們就能積攢下來航道和水文資料,今後再有行動,就可以自己航行了。所以,皇上還真的是明見萬裏,僅僅這一個遠航的決定,就夠咱們海軍受用幾十年的。”
“話說這個布爾人是個什麽民族,戰鬥力這麽強麽?連英國人也敢挑戰?”
馮國璋笑道:“說起這個,爵帥倒是打了個比喻,就好比一頭驢子,在圈裏遇見了一頭吃飽了的猛虎,猛虎沒有吃它,並不是因為驢子會尥蹶子或者有響亮的嗓門,隻是暫時不餓而已。但是驢子不知道啊,反而不斷的尥蹶子,挑釁猛虎。當然最終猛虎會將驢子吃掉,之所以加上咱們,不過是在吃之前給這盤兒菜加點兒佐料罷了。”
葉祖珪也笑了:“爵帥倒是幽默,不過你們陸軍倒是挺重視這盤兒菜的,出發之前我聽說,海軍還會組織第二、第三艦隊,為陸軍至少兩個師的兵力投送護航。”
馮國璋一驚:“不可能啊!我出發的時候曾蒙爵帥親自接見。爵帥說的很清楚,因為路途遙遠,所以當我們這一批到達的時候,說不定主要戰事都已經打完了。我們主要的任務將會是負責協助清剿剩餘的那些零散武裝——比如民團和遊擊隊。所以不可能再派軍隊了啊,因為完全沒有必要!”
葉祖珪詫異道:“那怎麽迴事?因為海軍這邊確實收到了艦隊終止放假,整裝待命的通知啊。新到的‘吳王’號戰列艦和‘竇憲’號裝甲巡洋艦一直在做適應性訓練。如果不是在之後有大型軍事行動,那麽這樣的適應性訓練是不會安排的如此緊湊的。”
馮國璋:“那就奇怪了。我可以斷定布爾人這邊是不需要新的部隊了的。可是你們海軍這邊的行動又說明了什麽呢。”
葉祖珪搖搖頭:“算了,這是上層考慮的戰略問題,也許不該咱們知道,所以咱們也別猜了。反正最多半年的時間,半年內肯定會有結果的。說不定等我返迴的時候,還能趕得上呢。”
“嗬嗬,”馮國璋笑了兩聲:“但願我也能趕上。”
四月末,英國人的第三批援軍開始陸續到達南非。到5月上旬,在南非集結的來自英國或者其殖民地的軍隊已經達到四十萬人——這還不包括中國的這一個小小的遠征隊幾千人。
再次獲得兵力補充的羅伯茨開始準備對布爾人發動總攻。5月12日,英軍主力第三、第六、第七、第八死個步兵師攻克了奧蘭治自由邦的最後一座大城市克龍斯塔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