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俄國人不斷增強的海上威脅,依靠僅有的兩艘輕型戰列艦是絕對不夠的,大清必須增加海軍的撥款。在未來的五年中,海軍至少要增加兩艘戰列艦和三艘裝甲巡洋艦,防護巡洋艦需要六艘,至於驅逐艦和護衛艦,總共需要二十艘。”


    今天的會議,本就是為了應對俄國人提出的造艦計劃而召開的,其目的就是為了讓大清海軍能夠增加一些軍費,以便在未來麵對俄國遠東艦隊時不至於毫無還手之力。但是李鴻章冒出來的豪言壯語依舊嚇傻了一片。


    “中堂大人,要是照您這個計劃,那麽每年光海軍的銀子就得要一千萬兩了,這已經相當於陸軍的全部軍費了。據我所知,即使是歐洲強國德國,其海軍的軍費也遠遠不到這個數量吧?這筆費用是不是太高了?”徐用儀道。


    此時的德國海軍在列強中僅排名第七位,比中國強不了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麵還不如中國,因此由國家私下裏戲稱德國海軍艦隊為‘嬰兒艦隊’。


    “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德國政府的建軍重點是陸軍,所以他們才將海軍軍費壓低,而同時提高陸軍軍費。但是我朝不同,我朝來自陸地上的威脅現在僅是俄國一國,而且在西北,還有英國幫助我們分擔俄國人的壓力。所以我們主要的應對方向隻有東北。在西伯利亞大鐵路未建成之前,俄國在遠東根本無法投放大量的兵力。因此在未來五年,陸軍並不是我朝需要全力建設的。但海軍不同。十年前來自海上的威脅老夫尚自記憶猶新,除了俄國之外,其他國家也可能從海上威脅我國。所以,海軍的建設要比陸軍重要。”說著這話,李鴻章那眼睛斜瞄了一下劉少卿。現在他和劉少卿分管海、陸兩軍,現在和陸軍搶一搶軍費,也算是報了當年劉少卿從他手中切走淮軍的‘一箭之仇’。


    “而且,徐大人所說的德國恐怕也是兩年前的事情了。據老夫所知,當下德國的海軍建設方針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也在試圖建立一支具有強大實力的攻擊性艦隊。傳聞德國皇帝想要重用提爾皮茲,此人想必很多大臣們都熟悉,他正是兩年前率領艦隊來中國的德國遠東巡洋艦隊的司令官。正是在那一次後,此人提出了‘沒有戰列艦的艦隊不是一支遠洋艦隊’的說法,因此深得德皇賞識。而此人在兩年前就已經對日本的港口和土地垂涎欲滴,更是再一次酒會上大放厥詞,要求‘租借’青島灣作為德國遠東艦隊的駐泊地。如果此人上台,恐怕對我朝的威脅更甚。”


    “李中堂的話有些危言聳聽了吧?德國人目前和我朝保持著極為良好的合作關係,即使其國家大力發展海軍,和我國又有什麽關係?說不定,還有助益。而且,李中堂自己也說,這些隻是‘傳聞’罷了。所謂酒會上的言論,恐怕隻是醉話吧。”張之萬道。


    “哦?那麽‘黃禍’又是怎麽迴事?”李鴻章立刻反駁道:“這難道也是‘傳聞’?”


    前一段時間,德國皇帝威廉二世在公開場合提出“黃禍”說法,並命令宮廷畫家赫爾曼·奈克法斯根據的想象畫了一幅畫,製版印刷後送給他的親友大臣和歐洲其他主要國家的統治者們。畫名就叫“黃禍”。


    畫中七位天使一樣的人物分別代表德、英、法、意、奧、俄七個西方國家,她們拿著長矛與盾牌站在一處懸崖上,頭頂是一個大十字架的背景。象征德國的大天使米歇爾站在崖邊麵對大家,表情嚴肅而神聖地說:“歐洲國家聯合起來!保衛你們的信仰與你們的家園!”而在懸崖下的深澗、隱約的山河城廓的那一邊,半空中懸著一團奇形怪狀的烏雲,烏雲中心閃現著一團火焰中一條象征中國的惡龍探出了爪子。


    此畫一出,全球一片嘩然。有大量的人支持德皇的觀點,但也有人反駁,認為中國是個“有禮貌的”、“脾氣性情非常平和”的民族,並非什麽“禍患”。甚至有人譏笑畫了“黃禍圖”的德皇為“神經質的”、“常常被突然的衝動所支配”的人物。例如俄國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就稱他為“我們時代最可笑的人物之一”。


    而清政府也對此言論提出了嚴正抗議,總理衙門正式照會德國政府,稱這一舉動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嚴重損害了中德之間的傳統友誼。如果德國政府不及時糾正錯誤,必將有損於兩國邦交和貿易往來。光緒甚至為此寫了一封親筆信,質問德國皇帝想要如何對待兩國關係。這一封信後來被發表於歐洲各國的主要媒體,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


    在進行政府間的公關的同時,光緒也認識到了兩個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明在對彼此不了解的時候會引發怎樣的誤會,於是他指示總理衙門,以柏林、紐約和倫敦為中轉中心建立中國的宣傳網,一方麵用西方的方式、角度和內容撰寫了大量為中國辯護的“新聞通稿”,另一方麵不惜成本換取歐洲主流媒體的版麵宣傳中國。


    光緒帝甚至專門指示資深外交官許景程負責這場宣傳戰,並且向他保證,他將獲得國庫財力的全力支持。以確保盟友英國完全明了中國的發展隻是為了遏製俄國的擴張,中國的改革、包括軍事改革所給予的援助,都是有利於維持遠東的和平與發展,而不是針對西方。因為在這方麵清政府舍得投入,路透社、美聯社以及各大報甚至爭奪這筆“生意”。


    一方麵是因為大清及時的正麵宣傳,同時清政府自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確實表現的毫無擴張欲望;


    另一方麵,德國和大清的貿易往來包括軍火、造船、鋼鐵、鐵路、郵電、化工、紡織印染和醫藥等無數各項目,是當前僅次於英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德國每年在清政府身上獲取的白銀不計其數。如此龐大的貿易額讓兩個國家誰都無法放棄對方——尤其是德國,因為中國還可以選擇和美國或者意大利做生意,而德國失去了中國這個貿易夥伴,則再也沒有可能找到一個同等量級的了。


    所以德國政府及時的澄清了一下德皇的言論,稱所謂的‘黃禍’畫作,隻是源於一個遠古的神話傳說,是德皇在夢中偶然閃現的影子,記錄下來後被心懷叵測者利用了而已。當然,這樣的解釋對已經出現的畫作來說根本沒有任何說服力,隻是麵子上的問題而已。不過考慮到德皇確實是一個比較逗比的人,這件事就算這麽過去了。


    事後,大清中樞曾對這一問題進行過專門的討論,分析到底要不要將和德國的貿易轉向美國。然而,最終光緒皇帝否定了這一方案。


    “五年前,德國皇帝罷免了親俄的鐵血宰相俾斯麥,終止了‘再保險條約’的簽訂,就意味著德國已經和俄國決裂,而傾向於靠攏英國。然而他隨即發現,英國並沒有給他他想要的好處。”


    1890年英德殖民協定標誌著英德關係步入巔峰,然而,英國人因為奉行‘光輝孤立’政策時間太長把腦子鏽逗了,不想進一步和德國的關係,而德國也發現,拋棄俄國後,英德殖民地矛盾也並未解決,南非、東非和薩摩亞群島的矛盾依然存在。


    但此時俄國已經和法國結盟,而且德國的長期盟友奧匈帝國和俄國的關係極為惡劣,也使德國無法真正和俄國走到一起。


    “所以你們看,實際上德國拋出所謂的‘黃禍’論,其實隻是想要將俄國人的視線引向遠東,而緩解自身的壓力而已。”載湉說道:“所以如果這個時候我們也轉移貿易目標,其實正中了俄國人的下懷。俄國便有理由趁機拉攏原本搖擺於英、俄之間的德國。一旦俄、德、法三國結盟,那麽我們將要麵對的壓力就會成倍增長。”


    “然而法國人不是和德國有死仇麽?”奕訢道。


    “不錯,但是法國和德國的矛盾僅在歐洲,這並不妨礙他們共同掠奪遠東。你們應該清楚,俄國人的目標是我國的東北和日本。如果俄國人成功說服德國和法國也將目標投向日本,那麽即使是英國人也無法阻擋三國聯盟的腳步。一旦俄國獲取了日本的良港,我們將麵對什麽樣的壓力你們應該知曉。”


    正是因為光緒皇帝力排眾議,才將對德國的友好關係一直保持了下來,不過李鴻章這時候舉出這個例子來證明大清來自海上的威脅,卻也讓人難以反駁。


    “但是我們還有英國的海上支援,所以花費巨資來建造不一定能用得上的海軍,倒不如將錢投向陸軍。”說話的人是麟書。這句話表麵上看是為了陸軍說話,但實際上,麟書的目的是為八旗爭取經費。在滿洲人的傳統思維裏,是絕對不會參加海軍的,但是陸軍的騎兵,原本就是滿洲的強項。如果朝廷進一步擴大陸軍建設,肯定會增加相應的騎兵編製,那麽滿洲八旗子弟則又有了吃餉銀的機會。至於八旗子弟的戰鬥力,麟書可沒想那麽多。


    “是啊,我們和英國是盟友。可是別忘了,英國人對我們的支持是有限的。即使是之前的戰爭,英國人也曾明確表示不會直接介入,而僅僅是提供支援。如果有一天真的爆發和俄國人的衝突,而英國卻置身事外怎麽辦?”李鴻章立刻反駁。


    “我們有協議約束!”麟書急赤白咧的道。


    “所謂協議隻是一個形勢而已,英國人真的不幫忙,你又能拿他如何?皇上早就說過,列強是靠不住的,我們隻能靠自己!而且別忘了,就算英國人幫忙,俄國可也還有法國盟友呢。”


    一旦牽扯出皇上,別的人就不好在反駁了。


    “而且海軍的要求也並不過分,我們隻是希望縮小和美國人之間的差距而已。”


    美國人的造艦計劃是4艘一級戰列艦、2艘二級戰列艦、2艘裝甲巡洋艦、10艘護衛巡洋艦。對比來看,大清海軍計劃的2艘一級戰列艦、2艘二級戰列艦、6艘裝甲巡洋艦、10艘護衛巡洋艦的規模和美國人的確差不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