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多少可以動用的兵力?”


    載湉這幾天的休息非常不好,因此他的聲音顯得有些沙啞,而情緒中明顯帶著急躁。


    劉少卿不得不小心應對。“陛下,我們目前在朝鮮有六個師,在東北還有兩個師,一共八個師可以使用。西北方向,目前僅有第七師駐防在喀什葛爾,董福祥的第十五師還在整編過程中。另外如果可以確保我國不會受到俄國來自海上的威脅的話,第五、第六和陸戰一師都可以調往西北或東北方向。”


    載湉追問道:“那麽我們是否能夠阻止俄國人可能發起的軍事行動?”


    劉少卿感覺腦門上有點汗。“迴皇上,俄國人在遠東地區如果進行軍事動員的話,可能會武裝大約二十萬人,而在中亞,則可能有五十至八十萬人……”


    載湉厲聲道:“這麽說,我們根本無法阻擋俄國人對我國的入侵?”


    劉少卿道:“臣可以盡力保證滿洲方麵不會被俄國人占領,不過西北……”


    載湉正要發怒,這時候奕訢忽然道:“皇上,臣以為俄國人不見得就會怎的發動戰爭。畢竟,在中亞還有英國人的軍隊在。的確,俄國人的軍事實力占有很大的優勢,可是他同時也需要考慮其在歐洲的壓力。土耳其人早就對俄國人占領其黑海沿岸心懷不滿,奧匈帝國和德國人也在插手巴爾幹,如果俄國人貿然的在東北地區和中亞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很可能會給這些國家以可乘之機。”


    載湉這才冷靜下來:“所以說……?”


    奕訢趕緊道:“所以臣以為,俄國人很可能是虛張聲勢,為其在談判桌上爭取籌碼。”


    載湉沉默了片刻,“希望你所說的,也是俄國人所想的。”


    在認清了自身和俄國的軍事差距後,載湉真心有些後悔對俄國人逼得太緊。


    俄國人的軍事準備的確取得了他們預想中的成果。同樣感覺到壓力大增的英國人不願意在中亞打一場可能兩敗俱傷的戰爭,因此在談判桌上,英國人決定犧牲日本的利益。而清政府更加不可能獨自對抗俄國的軍事威脅,因此英、俄、中、日的四方談判最終以英、俄兩國達成協議而告終。


    這就是弱國的悲哀,真正參與戰爭的兩個國家最終都被派出在外。大清還好些,英國人考慮到今後可能會需要中國人抑製俄國南下的步伐,多少考慮了中國的一些利益,而日本人則完全被犧牲了!


    新的條約最終讓俄國獲得了夢寐以求的不凍港——室蘭。但同時,作為約束,也是作為保證,這一條約被增加了許多輔助條款。


    首先,室蘭港可以作為俄太平洋艦隊的基地之一,但並不等於俄國的領土——因為日本方麵拒絕在條約上簽字。


    第二,俄太平洋艦隊在對室蘭港的使用中,僅能作為海參崴的補充存在,即過冬港口存在。


    第三,俄在太平洋的艦隊總噸位不得超過20萬噸,且主力艦的數量不得超過六艘,一等防護巡洋艦及戰列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2萬噸。


    第四,考慮到中國方麵未來必然會發展海軍,條約同時對大清艦隊的規模和數量也做出了約束。大清艦隊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6萬噸,其主力戰列艦的數量不得超過4艘,一等防護巡洋艦及戰列艦的總噸位不得超過10萬噸。


    第二、第三條是英國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而約束俄國人的,這在一定情況下同樣也保護了大清。第四條則是俄國人提出來約束清政府的。但是從英國人很痛快的同意了俄國人的要求看,英國人似乎也希望給清政府套上一條韁繩。


    這場發生在中日戰爭末期,持續時間不過一個多月的短暫衝突,卻給十九世紀末的世界帶來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首先,這場衝突雖然最終以國際社會的斡旋而結束,但實際上是英國、俄國兩國政府武裝力量平衡的結果。英國無疑在海上具有絕對的軍事優勢,但在陸地上,英國仍然深深忌憚沙皇俄國的陸軍力量。這一方麵促使了在遠東地區共同遏製俄國的中、英同盟的形成,同時也標誌著英、俄矛盾的進一步加深。


    矛盾加深的還不止是英、俄。因為在這一次的軍事行動中,俄國竟然同時麵臨了來自中國的威脅,這讓沙皇俄國極為的不爽。以至於新任沙皇尼古拉二世在之後發誓要報複中國。而日本方麵,舉國上下都認為是因為俄國人的背叛才導致輸掉了中日戰爭,再加上後麵俄國人的入侵以及最終對室蘭港的占領,因此日本對俄國的仇恨遠比尼古拉二世要刻骨銘心的多。


    因為失去了來自海上的支援,俄國最終還是占領了室蘭港。不過日本在北海道的軍事力量始終未放棄對俄國占領軍的戰鬥。


    這些仇恨的種子一旦種下,必將在今後的日子裏生根發芽,最終導致了第一次東亞戰爭的爆發。


    除了在參戰國之間埋下了戰爭的種子之外,這場短暫的衝突對非參戰國的影響同樣巨大而深遠。並最終因此改變了未來的世界格局。


    首先被深深刺激的是一位君主——德皇威廉二世。在中日爆發戰爭以來,威廉二世認為德國終於可以‘獲得陽光下的土地’了,尤其是在俄、法企圖瓜分勝利果實的時候,德國興致勃勃的派遣了艦隊趕赴遠東,希望分一杯羹。然而,等德國人到了才發現,好事兒根本輪不到自己,就連俄、法,最終都被逼迫著吐出了到嘴的肥肉。


    此時的德國海軍連意大利都比不過,更不要說和約翰牛叫板了,連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加一起都慫了,德國人哪裏還敢上去搶肉吃?


    雖然最終德國也和其它各國一樣,從日本獲得了通商權和多少不等的賠款,但這和土地比起來,根本就是殘羹冷炙。這使威廉二世充分認識到,沒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吃屎你都趕不上熱乎的。


    另一個被深深刺激的是美國的一位年輕的公務員。


    西奧多羅斯福是一個從小就癡迷海軍的美國人,但這種癡迷更多的原因來自於他那兩個曾在南北戰爭中服役於聯邦海軍的舅舅。直到他結識了馬漢。


    1890年,阿爾弗雷德·賽耶·馬漢出版了《海權對1660-1783年曆史的影響》一書。書中研究了製海權與大國興衰的關聯,海權至上的思想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各國領導人,也強化了羅斯福的信念——隻有急劇擴張海軍力量才能與歐洲列強平起平坐。而在這場衝突中俄國和英國之間的博弈,更是給羅斯福上了形象的一課。


    此時的美國因為南北戰爭的結束,已經將海軍馬放南山。其海軍實力僅僅略強於中國,連西班牙都比不上。也正是如此,原本第一個敲開日本大門的美國人,在這一次的盛宴上連根毛都沒撈著。這深深的刺激了羅斯福那顆年輕而熱烈的心。於是,一顆大國海軍的種子,不經意間被埋下。


    1895年,整個世界迎來了新一波的造艦狂潮。掀起這波狂潮的,正是在俄、日衝突中吃癟的沙皇俄國。


    在海軍建設指導方針上,俄國從俄土戰爭結束到1895年這一時期,基本上奉行著一種防禦性海軍政策。這一時期俄國受美國的影響,建造和購買了許多海防鐵甲艦,被俗稱為“水上鐵炮台”。此時俄國海軍所規定的基本任務是當強敵封鎖俄國海岸時,俄國海軍如何突破封鎖、擊沉敵艦。基於這一指導思想,波羅的海和黑海被認為是最主要的防禦海區,因此很少有軍艦長期駐守在外國據點上。


    1881年俄國海軍大臣所擬製的海軍造艦計劃也體現了這種精神。差不多在19世紀80年代的整整10年內,俄國所擁有魚雷快艇數量之多,在所有的海軍國家中部居於前列。事實上,俄國海軍的這種防禦性政策是與它的海軍實力相對弱小直接聯係在一起的。


    然而發生在日本的事件讓俄國人認識到,這樣的海軍和他們的無限拓展的國策不符。再加上此時席卷全球的馬漢海權論的影響,於是,俄國海軍的政策也開始發生變化,由從前的重視防禦轉而強調進攻。俄國國內的造船廠開始轉向建設一支有遠洋戰列艦的艦隊這一主要目標。計劃在未來五年裏,建造艦隊裝甲戰列艦五艘、一級巡洋艦七艘、防護巡洋艦一艘、布雷艦兩艘以及通信巡洋艦一艘。


    此時的戰列艦開始按類型建造而不再是個別的建造,且平均噸位水平明顯提高。但此時俄國未能獲取在日本的新的不凍港的影響開始顯現出來——因為新造的戰艦中很多是計劃部署到遠東,考慮到海參崴的港口情況,俄國人不得不限製戰列艦的噸位。


    但即使是這樣,在這一階段俄國人建造的一萬一千噸級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波爾塔瓦”號和“塞瓦斯托波爾”號等雖不能稱為世界一流戰列艦,但也能和當時大部分的外國戰列艦相媲美。


    同時,考慮到可能被英國人封鎖直布羅陀海峽以及缺乏不凍港,俄國還設計並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8000噸級的破冰船“葉爾馬克”號。不過有意思的是,俄國人本身不具備建造這樣一艘船的能力,因此,這艘船實際上是在英國建造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生於1871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此時魚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此時魚躍並收藏生於1871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