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日,崇正殿叫起,光緒召集軍機大臣及兵部、李鴻章等,商議東北新軍編練事宜。
去年,東北練兵欽差大臣穆圖善病逝,倉促之中,朝廷暫令盛京將軍安定負責新軍的編練及東北練軍的整編工作,然而安定此人毫無練兵經驗,更是對新式軍隊完全陌生,隻能是因循守舊,導致東北新軍軍紀和訓練漸漸放鬆。上月,穆勒和蔭昌聯名上折,參奏安定,認為朝廷必須安排得力將才,重抓東北新軍事宜,否則朝廷多年心血和投入將付之東流。
然而在新軍編練大臣的人選上,朝中眾臣卻意見不一。
滿人大臣以為關外乃龍興之地,自大清入關以來,關外曆任將軍、都統、大臣均是旗人,所以應當選派旗人為新任編練大臣。甚至有大臣建言由安定繼續任職,但是另外委派幫辦大臣嚴整軍務即可。
清流認為可以調台灣巡撫劉銘傳負責東北練軍,這個建議直接讓光緒給否了。台灣的重要性不亞於東北,光緒還計劃明年增設台灣陸海兩軍呢,怎麽可能這個時候拆東牆補西牆。
至於李鴻章提議的重新啟用葉誌超的建議,更是想都不用想。一個著名的逃跑將軍,用他?
最後光緒多方平衡,決定以都統依克唐阿為新軍編練大臣,宋慶、穆勒二人為幫辦大臣,共同整編東北新軍。並決定即日起調近衛軍三個團五千人北上盛京,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協助東北新軍的編練。
確定完東北的軍事之後,各位大臣跪安,光緒叫住了醇親王問話。
“皇後今日提起說怎麽近日沒見到建寧過來?是生病了麽?”
皇上難得和自己嘮嘮家務事,奕譞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連忙道:“沒有啊,不過這孩子這幾天是有點兒奇怪,平常總是往外邊跑,綁都綁不住,可這幾天卻乖乖的躲在後園,輕易見不著麵兒。”
光緒微嗔道:“這肯定是病了,你這個當阿瑪的也不關心關心女兒,別是生了病你還不知道吧。”
奕譞一笑,兒子關心妹妹,這讓奕譞老懷大慰,他眼珠一轉隨即道:“皇上,您看這建寧也是老大不小的了,一直也沒說一門親事。臣鬥膽請皇上、皇後費心,給指一門婚。”
清朝的王公子弟多是由皇室指婚的,其中公主、郡主更是如此。這指婚可是一門大學問,指的遠與近、高與低,直接關係著朝中政局的走向。尤其是醇王這樣的權臣,若是指了一門遠親,比如和親蒙古,哪怕是嫁給親王,都有可能造成朝臣的非議和動蕩。而如果那位新貴子弟有幸娶了王爺的女兒,則立刻會被眾人看做是飛黃騰達的先兆。
不過光緒卻希望自己的這個妹妹能夠自由戀愛,找到自己喜歡的男人。這也是為什麽光緒始終不阻止建寧成天在外麵瘋玩兒的原因之一——隻有常往外跑,才能看到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才能知道自己真心喜歡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啊。
這一願望一方麵是基於對妹妹的寵愛,另一方麵也是想能逐漸的改善封建包辦婚姻,為女性的獨立爭取一絲的空間。
唉!真該給光緒頒個匾,上書四個大字——婦女之友!
不過今天既然奕譞提到這兒了,光緒自然也不會拒絕自己這位生父,於是點頭道:“好,待我和德馨商量商量,這件事一定要好好辦仔細了。”
當晚,光緒以各地新軍的整編一事,召見榮祿、劉少卿。
“今日朝廷確定由依克唐阿總辦東北新軍事宜,朕計劃再從近衛軍中抽調五千經過訓練的老兵和基層軍官,前往盛京協助依克唐阿辦差,這帶兵的人選,你們有什麽意見?”
劉少卿和榮祿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隨即由劉少卿迴答:“目前軍中從資曆、經驗、能力等方麵看,何宗蓮、段祺瑞、馮國璋等人均可以勝任。”
光緒看看榮祿,後者隨即道:“臣也是這樣以為。”
光緒想了想,隨即選了一個最熟悉的:“那就定段祺瑞吧。另外下級軍官一定要多選作風嚴謹的軍官,東北關係到國家根基,卻離中樞甚遠,不能時時兼顧,所以人員一定要選好。”
劉少卿兩人連忙行禮道:“臣明白!”
光緒隨即道:“年初時,朕曾令榮祿選派五個團前往南方進行地方練軍的整編工作,現在朕決定效仿東北,派遣練兵大臣前往華中五省,你們兩個誰願意去啊?”
兩人連忙道:“但憑皇上差遣!”
光緒微微一笑,道:“現在東北三省、直隸五省和華中五省的新軍都開始進入關鍵階段,這那個差事也不好幹,東北交給了依克唐阿,華北和華中,朕的意思,就由劉少卿領華北,榮祿你來領華中,可好?”
“臣遵旨!”
想了想,光緒又道:“相比較華北來說,在華中的工作不但包括整軍、訓練,還需要協調和蘇、皖、湖廣五省諸位撫、藩、臬台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在華中整軍,很可能直接麵對列強尤其是英、法在長江流域的力量。劉少卿雖然在軍事上擁有極高的天賦,但在政治上則幾乎是個雛,所以,榮祿你這個擔子,不輕鬆啊。”
榮祿本以為皇上是因為對劉少卿的寵愛才選擇由自己赴任華中,心中多少有些失落。此時才明白,原來恰恰是因為對自己的信任才做此安排,這讓榮祿感動之餘不顧軍裝在身,跪下磕頭道:“皇上對臣的知遇之恩,粉身碎骨難報!”
光緒佯嗔著扶起榮祿:“你是一名近衛軍將軍,怎麽能說跪就跪呢!”
榮祿擠出一個靦腆的微笑,剛要行禮,忽然反應過來“將軍?”
光緒笑道:“欽命榮祿為華中新軍編練大臣、南京陸軍指揮學校校長,總理華中五省軍務,授少將軍銜!”
剛剛被扶起來的榮祿欣喜若狂,又要再跪下去,光緒佯怒道:“忘了朕剛才說的話了麽?”
榮祿一激靈,立刻挺直了腰杆兒,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大聲道:“謝陛下!”
之前劉少卿被授了少將,雖然因為有軍功在身,榮祿不好比,但口頭上的祝賀,仍然難掩心中的酸意,如今自己終於拿到了那顆銀色的五角星,心中的滿足難以言表。
光緒滿意的點點頭,又道:“華中五省,朕希望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能夠編練五個步兵師,另外,新的德國教官已經到了上海,你這次去,要在南京再成立一個軍校。軍校的任務有三:培養步兵指揮人才,教授、訓練炮兵、工程兵,現有武將的再訓工作。朕同樣給你三個團的士兵讓你帶過去,你可不要辜負了朕的期許啊。”
榮祿大聲應道:“請皇上放心,臣即使肝腦塗地,也不會耽誤了皇上交辦的任務!”
“好,這次出去,事情繁多,你先迴去準備準備吧,手頭上的工作整理好了交給劉少卿,三日後,誓師出發。”
“是!臣告退!”
說完,榮祿行了一個軍禮,退出了養心殿。
光緒看了看劉少卿,笑了一下,道:“近衛軍編練三年多,好不容易組建起來二十個團,這下子,就剩下八個團了。”
劉少卿也笑了一下,道:“四年之前,還一個士兵也沒有呢。”
光緒一愣,看著劉少卿,忽然笑了。“還是和你說話最舒服。是啊,最開始還一個士兵也沒有呢,那麽現在有這八個團,你能給朕在三年裏整出八個師來麽?”
八個團到八個師,可不光是士兵的數量增長十倍,關鍵還有相應的工兵、騎兵、炮兵的建設。
劉少卿想了想,道:“炮兵不好搞。師屬大口徑火炮的射擊要求和炮瞄、測繪技術等和普通的行營炮差別很大,朝廷現在這方麵的人才十分缺乏。”
劉少卿沒有提其他方麵的要求,因為他知道皇上既然有這個想法,那麽炮兵的裝備方麵一定有安排,至於工兵和騎兵,現在已經不算是問題了。
炮兵是一個純技術兵種,甚至比水兵的技術含量還要高,炮兵的培養和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在士官學校培養的炮兵都是七十五毫米步兵炮的操作手,這是按照旅、團一級支援火炮配置的。如果是師一級的,就要考慮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了,而這樣的炮兵,目前近衛軍還沒有。
光緒擺擺手:“師一級的火炮配置暫時仍定為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大口徑火炮將來會以獨立團或者獨立旅的編製單獨成軍。至於人員,後期會慢慢培養,現在關鍵是要把直隸的八旗、綠營、練軍、勇營全部整合起來,形成戰鬥力,不讓朝廷的銀子白白流出去。”
“是,臣明白了。”
光緒又問道:“知道為什麽留你下來而不是榮祿麽?”
劉少卿笑了笑:“臣猜想,是因為八旗。”
“嗬嗬,不錯。其實以榮祿的聰明,現在應該也能想到這一點。如果留他在京,一點涉及到八旗兵的整編,他作為滿人,肯定諸多掣肘,搞不好,連他自己也要廢了。但你不同,你在這裏隻是一個‘獨臣’,和各方麵都沒有利益糾葛,遇到問題,反而好處理一些。”
光緒頓了頓又道:“不過八旗的整頓可以放在最後,首先要整合的是直隸的練、勇各營,李鴻章那裏,朕會和他說,但是你也要去拜會一下,畢竟這些隊伍都是他拉起來的,有他的支持,工作會更好開展一些。”
劉少卿點頭應是。
兩人正說著,忽然一聲清脆的女聲傳來:“皇帝哥哥,建寧來看你了。”
隨著聲音,建寧郡主一身旗裝,花枝招展的進了房間。
光緒笑道:“幾日不見你,還以為你病了呢,要不是今日朕和醇王提起,你恐怕還不會來吧。”
建寧一笑,道:“那裏……”。
正要說些什麽,忽然看到房間裏的劉少卿,頓時呆了一呆。“呀,怎麽你也在這裏。”一邊說著,臉頰不自覺的緋紅起來。
劉少卿也漲紅著臉,有些磕巴的答道:“啊,那個,皇上找我問話。”
“哦,那我不打攪你們了,我去找皇後嫂嫂去。”說完,匆匆一個福禮,扭頭逃也似的走了。
光緒在一旁驚掉了下巴。
去年,東北練兵欽差大臣穆圖善病逝,倉促之中,朝廷暫令盛京將軍安定負責新軍的編練及東北練軍的整編工作,然而安定此人毫無練兵經驗,更是對新式軍隊完全陌生,隻能是因循守舊,導致東北新軍軍紀和訓練漸漸放鬆。上月,穆勒和蔭昌聯名上折,參奏安定,認為朝廷必須安排得力將才,重抓東北新軍事宜,否則朝廷多年心血和投入將付之東流。
然而在新軍編練大臣的人選上,朝中眾臣卻意見不一。
滿人大臣以為關外乃龍興之地,自大清入關以來,關外曆任將軍、都統、大臣均是旗人,所以應當選派旗人為新任編練大臣。甚至有大臣建言由安定繼續任職,但是另外委派幫辦大臣嚴整軍務即可。
清流認為可以調台灣巡撫劉銘傳負責東北練軍,這個建議直接讓光緒給否了。台灣的重要性不亞於東北,光緒還計劃明年增設台灣陸海兩軍呢,怎麽可能這個時候拆東牆補西牆。
至於李鴻章提議的重新啟用葉誌超的建議,更是想都不用想。一個著名的逃跑將軍,用他?
最後光緒多方平衡,決定以都統依克唐阿為新軍編練大臣,宋慶、穆勒二人為幫辦大臣,共同整編東北新軍。並決定即日起調近衛軍三個團五千人北上盛京,通過以老帶新的方式,協助東北新軍的編練。
確定完東北的軍事之後,各位大臣跪安,光緒叫住了醇親王問話。
“皇後今日提起說怎麽近日沒見到建寧過來?是生病了麽?”
皇上難得和自己嘮嘮家務事,奕譞心中的喜悅自不必說,連忙道:“沒有啊,不過這孩子這幾天是有點兒奇怪,平常總是往外邊跑,綁都綁不住,可這幾天卻乖乖的躲在後園,輕易見不著麵兒。”
光緒微嗔道:“這肯定是病了,你這個當阿瑪的也不關心關心女兒,別是生了病你還不知道吧。”
奕譞一笑,兒子關心妹妹,這讓奕譞老懷大慰,他眼珠一轉隨即道:“皇上,您看這建寧也是老大不小的了,一直也沒說一門親事。臣鬥膽請皇上、皇後費心,給指一門婚。”
清朝的王公子弟多是由皇室指婚的,其中公主、郡主更是如此。這指婚可是一門大學問,指的遠與近、高與低,直接關係著朝中政局的走向。尤其是醇王這樣的權臣,若是指了一門遠親,比如和親蒙古,哪怕是嫁給親王,都有可能造成朝臣的非議和動蕩。而如果那位新貴子弟有幸娶了王爺的女兒,則立刻會被眾人看做是飛黃騰達的先兆。
不過光緒卻希望自己的這個妹妹能夠自由戀愛,找到自己喜歡的男人。這也是為什麽光緒始終不阻止建寧成天在外麵瘋玩兒的原因之一——隻有常往外跑,才能看到這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才能知道自己真心喜歡的是一個什麽樣的人啊。
這一願望一方麵是基於對妹妹的寵愛,另一方麵也是想能逐漸的改善封建包辦婚姻,為女性的獨立爭取一絲的空間。
唉!真該給光緒頒個匾,上書四個大字——婦女之友!
不過今天既然奕譞提到這兒了,光緒自然也不會拒絕自己這位生父,於是點頭道:“好,待我和德馨商量商量,這件事一定要好好辦仔細了。”
當晚,光緒以各地新軍的整編一事,召見榮祿、劉少卿。
“今日朝廷確定由依克唐阿總辦東北新軍事宜,朕計劃再從近衛軍中抽調五千經過訓練的老兵和基層軍官,前往盛京協助依克唐阿辦差,這帶兵的人選,你們有什麽意見?”
劉少卿和榮祿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隨即由劉少卿迴答:“目前軍中從資曆、經驗、能力等方麵看,何宗蓮、段祺瑞、馮國璋等人均可以勝任。”
光緒看看榮祿,後者隨即道:“臣也是這樣以為。”
光緒想了想,隨即選了一個最熟悉的:“那就定段祺瑞吧。另外下級軍官一定要多選作風嚴謹的軍官,東北關係到國家根基,卻離中樞甚遠,不能時時兼顧,所以人員一定要選好。”
劉少卿兩人連忙行禮道:“臣明白!”
光緒隨即道:“年初時,朕曾令榮祿選派五個團前往南方進行地方練軍的整編工作,現在朕決定效仿東北,派遣練兵大臣前往華中五省,你們兩個誰願意去啊?”
兩人連忙道:“但憑皇上差遣!”
光緒微微一笑,道:“現在東北三省、直隸五省和華中五省的新軍都開始進入關鍵階段,這那個差事也不好幹,東北交給了依克唐阿,華北和華中,朕的意思,就由劉少卿領華北,榮祿你來領華中,可好?”
“臣遵旨!”
想了想,光緒又道:“相比較華北來說,在華中的工作不但包括整軍、訓練,還需要協調和蘇、皖、湖廣五省諸位撫、藩、臬台的關係,最重要的是,在華中整軍,很可能直接麵對列強尤其是英、法在長江流域的力量。劉少卿雖然在軍事上擁有極高的天賦,但在政治上則幾乎是個雛,所以,榮祿你這個擔子,不輕鬆啊。”
榮祿本以為皇上是因為對劉少卿的寵愛才選擇由自己赴任華中,心中多少有些失落。此時才明白,原來恰恰是因為對自己的信任才做此安排,這讓榮祿感動之餘不顧軍裝在身,跪下磕頭道:“皇上對臣的知遇之恩,粉身碎骨難報!”
光緒佯嗔著扶起榮祿:“你是一名近衛軍將軍,怎麽能說跪就跪呢!”
榮祿擠出一個靦腆的微笑,剛要行禮,忽然反應過來“將軍?”
光緒笑道:“欽命榮祿為華中新軍編練大臣、南京陸軍指揮學校校長,總理華中五省軍務,授少將軍銜!”
剛剛被扶起來的榮祿欣喜若狂,又要再跪下去,光緒佯怒道:“忘了朕剛才說的話了麽?”
榮祿一激靈,立刻挺直了腰杆兒,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大聲道:“謝陛下!”
之前劉少卿被授了少將,雖然因為有軍功在身,榮祿不好比,但口頭上的祝賀,仍然難掩心中的酸意,如今自己終於拿到了那顆銀色的五角星,心中的滿足難以言表。
光緒滿意的點點頭,又道:“華中五省,朕希望在未來三年的時間內能夠編練五個步兵師,另外,新的德國教官已經到了上海,你這次去,要在南京再成立一個軍校。軍校的任務有三:培養步兵指揮人才,教授、訓練炮兵、工程兵,現有武將的再訓工作。朕同樣給你三個團的士兵讓你帶過去,你可不要辜負了朕的期許啊。”
榮祿大聲應道:“請皇上放心,臣即使肝腦塗地,也不會耽誤了皇上交辦的任務!”
“好,這次出去,事情繁多,你先迴去準備準備吧,手頭上的工作整理好了交給劉少卿,三日後,誓師出發。”
“是!臣告退!”
說完,榮祿行了一個軍禮,退出了養心殿。
光緒看了看劉少卿,笑了一下,道:“近衛軍編練三年多,好不容易組建起來二十個團,這下子,就剩下八個團了。”
劉少卿也笑了一下,道:“四年之前,還一個士兵也沒有呢。”
光緒一愣,看著劉少卿,忽然笑了。“還是和你說話最舒服。是啊,最開始還一個士兵也沒有呢,那麽現在有這八個團,你能給朕在三年裏整出八個師來麽?”
八個團到八個師,可不光是士兵的數量增長十倍,關鍵還有相應的工兵、騎兵、炮兵的建設。
劉少卿想了想,道:“炮兵不好搞。師屬大口徑火炮的射擊要求和炮瞄、測繪技術等和普通的行營炮差別很大,朝廷現在這方麵的人才十分缺乏。”
劉少卿沒有提其他方麵的要求,因為他知道皇上既然有這個想法,那麽炮兵的裝備方麵一定有安排,至於工兵和騎兵,現在已經不算是問題了。
炮兵是一個純技術兵種,甚至比水兵的技術含量還要高,炮兵的培養和訓練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現在士官學校培養的炮兵都是七十五毫米步兵炮的操作手,這是按照旅、團一級支援火炮配置的。如果是師一級的,就要考慮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火炮了,而這樣的炮兵,目前近衛軍還沒有。
光緒擺擺手:“師一級的火炮配置暫時仍定為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大口徑火炮將來會以獨立團或者獨立旅的編製單獨成軍。至於人員,後期會慢慢培養,現在關鍵是要把直隸的八旗、綠營、練軍、勇營全部整合起來,形成戰鬥力,不讓朝廷的銀子白白流出去。”
“是,臣明白了。”
光緒又問道:“知道為什麽留你下來而不是榮祿麽?”
劉少卿笑了笑:“臣猜想,是因為八旗。”
“嗬嗬,不錯。其實以榮祿的聰明,現在應該也能想到這一點。如果留他在京,一點涉及到八旗兵的整編,他作為滿人,肯定諸多掣肘,搞不好,連他自己也要廢了。但你不同,你在這裏隻是一個‘獨臣’,和各方麵都沒有利益糾葛,遇到問題,反而好處理一些。”
光緒頓了頓又道:“不過八旗的整頓可以放在最後,首先要整合的是直隸的練、勇各營,李鴻章那裏,朕會和他說,但是你也要去拜會一下,畢竟這些隊伍都是他拉起來的,有他的支持,工作會更好開展一些。”
劉少卿點頭應是。
兩人正說著,忽然一聲清脆的女聲傳來:“皇帝哥哥,建寧來看你了。”
隨著聲音,建寧郡主一身旗裝,花枝招展的進了房間。
光緒笑道:“幾日不見你,還以為你病了呢,要不是今日朕和醇王提起,你恐怕還不會來吧。”
建寧一笑,道:“那裏……”。
正要說些什麽,忽然看到房間裏的劉少卿,頓時呆了一呆。“呀,怎麽你也在這裏。”一邊說著,臉頰不自覺的緋紅起來。
劉少卿也漲紅著臉,有些磕巴的答道:“啊,那個,皇上找我問話。”
“哦,那我不打攪你們了,我去找皇後嫂嫂去。”說完,匆匆一個福禮,扭頭逃也似的走了。
光緒在一旁驚掉了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