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緒十一年,朝廷就開始興辦工商業。在朝廷的支持下,首先在棉紡業中采用機器,建立工廠。之後,織布業、毛紡織業、造紙業等也開始向工廠製過渡。在直隸、山東等地,因為水患而失去土地的農民為工廠提供了充足的自由勞動力;受到土、洋兩方麵的衝擊,自然經濟進一步瓦解,越來越多的商人和地主傾向於將資本投入工廠,而因此擴大了的國內市場又使得本土工業化進程大大加速。采用機器的大工廠在輕工業各體係中迅速取代了手工工場。
光緒相信,隨著鐵路的興建,這一進程還將大大加快。此時西方已經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如果中國能夠在這幾年將基礎工業初步建設起來,很有可能在二十世紀初同時完成兩次工業革命,到時候,中國就能成為真正的強國。
想到這裏,光緒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前兩個月張之洞不是又犯錯誤了麽,這一次,朕給他派一個好差事,隨了他的心願!”
之前,兩廣總督張之洞認為每年采購洋鐵糜費過多,所以私下裏拖駐英使臣劉瑞芬采購能日產百噸生鐵的高爐兩座,同時采購的還有煉熟鐵並煉鋼各爐並壓板、抽條、製鋼軌等機械,共費銀四十萬兩(八萬三千英鎊)。
這種開辦洋務的心態是好的,但是張之洞從未研究過生產工藝,並不知道煉鋼煉鐵的高爐是根據不同的鐵礦石有所區分的。結果他采購迴來的高爐根本無法冶煉中國的鐵礦石。而且廣東也沒有煤、鐵礦,機器設備買來根本一無用處。
“張之洞在粵督的位置上,不是私自派人前往南洋,就是私自從海外采購機器,去年還想私設海軍,從閩廠訂購軍艦!總是不安生,既然他這麽喜歡辦洋務,朕就安排他去湖北,大冶不是有鐵廠麽,一方麵讓他好好和洋人學學怎麽辦鐵廠,另一方麵也讓他把蘆漢路湖北一段的修建前期準備工作抓起來!至於粵督麽,遷河道李翰章為兩廣總督。”
張之洞是中國近代工業的先驅之一,這個曆史地位是要加以肯定的,而且他頭腦活泛,思路廣闊,在洋務上有獨到的見解,算是清流當中少有的開明派。但是偏偏他也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代表,也就是書呆子類型,明明對機器、製造等一竅不通,卻偏偏敢想敢幹,結果好心辦壞事,大把的銀子撒出去,一事無成,還虧空了不少,隻能從別的地方找補,結果自然是讓本來可以用來發展工商業賺錢的銀子去填了他的無底洞。
“張之洞從英國買迴來的煉鐵煉鋼機器,無法使用咱們中國的礦石,這個就由李翰章在廣州當地尋找商人——無論華洋——合辦鐵廠,這些機器算是朝廷入的股份,鐵廠設在廣州,可以通過海路從外洋購買鐵礦石,就像上海的英廠一樣,倒也能煉出好鐵來,還可以就近支援廣州的船廠。倒是他同時采購迴來的織布機、紡紗機可以讓他帶迴湖北,如果要留在廣東當地開辦工廠使用,讓李翰章折合銀子給他。”
諸位軍機大臣領旨。
啟用李翰章為兩廣總督,算是對李鴻章的懷柔之策。之前因為海軍的問題狠狠削了李鴻章的麵子和裏子,現在給他弟弟升官兒,算是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這也是上位者應有之術。
八月,經工部、戶部聯合測算,蘆漢鐵路僅占地費用便需要四百餘萬兩白銀(需占地約十八萬畝),加上鐵軌、架橋等,總造價估算在四千萬兩白銀。加上盛京到大連鐵路、北京到盛京鐵路和濟南威海鐵路,總造價還要在翻一翻。工部建議,這幾段鐵路采取商股、洋債並舉的方式籌款,分五年時間建造。
隨後,總理衙門分別會見英使華爾身、美使田貝,商討海軍相關事宜及鐵路修建的相關事宜。
八月的北京,伴著初秋的一絲涼意,劉少卿迴到了北京。
“當當當”,幾聲敲門聲響起。
“報告!”
榮祿略皺了一下眉頭。
朝廷新一輪的軍校招生計劃和近衛軍擴軍整編計劃剛剛下達,他正在為此事頭疼,忽然被打攪,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揉了揉眉心,榮祿這才答道:“進來吧。”
門被推開,一名年輕的武官邁步進來。“近衛軍編練大臣及陸軍士官學校監督劉少卿前來報到!”“少卿?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榮祿驚喜的道。連忙起身從辦公桌後麵快步走行前去迎接。
劉少卿微笑著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見過榮大人。”
榮祿連忙迴禮,詳嗔道:“你我之間還這麽客氣,快來坐快來坐。”
劉少卿笑道:“禮不可廢,卑職可不敢違反軍令。”
在近衛軍中,榮祿和劉少卿都是上校軍銜,軍銜等級是一樣的,但是在陸軍學校中,劉少卿是監督,榮祿卻是校長,兩人從行政上來說是隸屬關係,所以劉少卿需要先向榮祿行禮。
榮祿笑道:“好好。少卿啊,可把你盼迴來了。這一次出去大半年,辛苦辛苦,怎麽樣,差事辦得還順利?”
劉少卿道:“托皇上的鴻福,還好。”
春天,在幫助第穆唿圖克圖攻占了隆土山關隘後,劉少卿又停留了一段時間,協助對隆土山陣地進行加固休整,同時將現代戰爭的一些防禦要點簡單扼要的傳授給藏兵們,這才啟程迴京。
榮祿點點頭:“那就好,老哥哥這裏恭喜你又立新功啊。”
劉少卿遜謝到:“都是皇上指導的好。”
“你現在迴來的正好。皇上剛剛又交辦了新的差事。你知道,軍校的事情現在上了軌道,讓老哥哥我多擔待些倒也無妨,可是練兵一事,哥哥我真的是不在行,還得是你來啊!”
劉少卿連忙道:“本就是我分內之事,大人盡管吩咐。”
榮祿道:“好,好。不過也不急在這一兩天。你剛剛迴來,先休息休息,對了,你還沒有去見過皇上吧?等你交了差事,休息好了,我再和你說說這段時間的情況,咱們再研究近衛軍下一階段整編訓練的事情。”
劉少卿起身道:“是,卑職先去宮裏交差,然後再迴來聆聽大人教誨。”
榮祿道:“好了好了,別在這兒酸了,趕緊去吧。說不定皇上還有新的差事給你呢。我在家裏擺酒等著你,從宮裏出來後到我那兒,老哥哥給你接風。”
辭別了榮祿,劉少卿來到皇城遞牌子請見。職守的侍衛驗了金牌、腰牌,將其帶進宮內,不多時,有小太監過來通告,光緒帝叫起。
“報告!”
禦書房中,光緒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一聽這聲音,就知道是你來了。”
也是整個大清,現在也就劉少卿麵聖時是行軍禮而不是磕頭參拜。
“臣劉少卿奉旨前往藏邊,現已完成任務,特來交旨。”
光緒點點頭:“之前的電報朕已經看過了,你在說說其他的。”
隆土山戰鬥結束後,劉少卿自然第一時間將結果電報給朝廷。不過隻能大致提一下戰鬥結果,詳細的情況還得當麵匯報。
“迴皇上,本次出兵,一共是三項核心任務。其一,協助藏兵奪迴隆土山等地,打擊英軍;其二,通過長途拉練和實戰鍛煉部隊;其三,檢驗新式裝備的實際應用效果,並評估軍需。三項任務均已順利完成,但其中仍然反映出來一些問題。”
“嗯,你說說,朕聽著。”
“其一,關於和英軍的作戰。此次在藏邊的戰鬥,主要是隆土山陣地爭奪戰。駐守隆吐山關隘的英軍經事後評估,為英印雇傭兵一個團和英軍白人步兵一個連隊、炮兵一個連隊。其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水平,仍停留在五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水平。在裝備上,無論是步槍還是火炮或者步兵持續支援火力,和近衛軍存在一定的代差;在技戰術水平上,更是相差甚遠。所以,本次戰鬥隻是讓部隊初步體驗了實際戰場環境,但並沒有達到在強壓環境下體現戰場生存和製勝能力的檢驗。”
光緒聽了暗暗歎息,這話聽著真是攢勁,咱們中國的軍隊現在也開始對歐洲列強拉開代差了。可惜,這樣的美事兒也就是小打小鬧行,真要宣戰,就憑大清的工業基礎和區區幾萬人的軍隊,還是被蹂躪的結局。
“能不能借此評估一下我軍和英軍的戰力?”
劉少卿頹然道:“抱歉,陛下,通過此戰我們隻能判斷出我軍相對於英印殖民地部隊的戰力比例大約是一比三,但無法評定英國白人步兵的戰力。”
光緒點點頭,僅僅通過一場局部小規模戰鬥就想評估一個世界大國的陸軍實力的確不太現實。
“第二點呢?”
“迴皇上,通過此次練兵,充分說明我國的基礎交通建設、後勤保障建設和情報係統建設還處在原始階段。首先是交通狀況。我國的絕大多數道路都不支持大口徑火炮(75毫米以上口徑)的運載,而且絕大多數地區的交通隻能依靠步行。這對我軍將來的兵力調動和兵力投送極為不利!”
這一點光緒明白。“朝廷正在著手修建幾條鐵路,用以改善現在的交通狀況。”
“皇上聖明!”
劉少卿不失時機的送上一句馬屁,隨即繼續道:“因為交通問題,後勤保障也就無法實現。例如此次藏邊衝突,我軍要想保持裝備優勢,必須持續不斷的保持彈藥的供應,而這在實際中幾乎不可能實現。一旦我軍的火力優勢無法持續體現,士兵們的作戰心態和戰鬥力必將守到嚴重影響。如果是短時間的交戰還不明顯,一旦交戰時間延長,這必將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
就好像中法戰爭,在越南,如果不是光緒支持岑毓英、唐景崧持續不斷的向黑旗軍輸送武器彈藥甚至兵員,黑旗軍根本不可能和法軍糾纏那麽長時間,早就被擊潰了。雖然現在的近衛軍無論是戰鬥素養還是技戰術水平都比黑旗軍當年高了不知多少,但如果沒有後勤供應,失敗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工業、交通、後勤保障、戰鬥力、國防安全。這些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沒有工業基礎就不可能建立起現代交通網絡,而缺少交通網絡和工業生產能力,後勤保障就是做夢。而戰爭如果沒有後勤,那自然是必輸無疑!
光緒沉吟了很久,隨即道:“交通方麵,朝廷已經開始改善了,後勤方麵,朕準備建立一個總後勤部,全麵協調、供給陸、海軍的軍需物資並並負責戰時後勤供給,你迴頭看看新軍裏麵又沒有合適的人才,做一些儲備。另外,迴去後通知榮祿,從這一期開始,士官學校要加強後勤保障、工程兩個方麵的教育投入,必要時,可以仿照炮兵,單獨設立一個係。”
陸軍士官學校成立後,為滿足炮兵這一技術兵種的需求,在光緒十三年單獨設立了一個炮兵係,重點培養炮兵人才。光緒的意思,是今後可以在單獨設立一個後勤保障係和一個工程兵係,這從側麵體現了光緒皇帝對後勤方麵的重視。
“另外,情報方麵朝廷也會重視,這個朕已經有所安排。”光緒繼續道。
“臣遵旨!”
“在裝備方麵,本次檢驗的兩款新式裝備都表現不俗,但通過此次檢驗,也暴露出來一些不足之處。”
光緒道:“這方麵你是專家,你詳細說說。”
光緒相信,隨著鐵路的興建,這一進程還將大大加快。此時西方已經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如果中國能夠在這幾年將基礎工業初步建設起來,很有可能在二十世紀初同時完成兩次工業革命,到時候,中國就能成為真正的強國。
想到這裏,光緒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前兩個月張之洞不是又犯錯誤了麽,這一次,朕給他派一個好差事,隨了他的心願!”
之前,兩廣總督張之洞認為每年采購洋鐵糜費過多,所以私下裏拖駐英使臣劉瑞芬采購能日產百噸生鐵的高爐兩座,同時采購的還有煉熟鐵並煉鋼各爐並壓板、抽條、製鋼軌等機械,共費銀四十萬兩(八萬三千英鎊)。
這種開辦洋務的心態是好的,但是張之洞從未研究過生產工藝,並不知道煉鋼煉鐵的高爐是根據不同的鐵礦石有所區分的。結果他采購迴來的高爐根本無法冶煉中國的鐵礦石。而且廣東也沒有煤、鐵礦,機器設備買來根本一無用處。
“張之洞在粵督的位置上,不是私自派人前往南洋,就是私自從海外采購機器,去年還想私設海軍,從閩廠訂購軍艦!總是不安生,既然他這麽喜歡辦洋務,朕就安排他去湖北,大冶不是有鐵廠麽,一方麵讓他好好和洋人學學怎麽辦鐵廠,另一方麵也讓他把蘆漢路湖北一段的修建前期準備工作抓起來!至於粵督麽,遷河道李翰章為兩廣總督。”
張之洞是中國近代工業的先驅之一,這個曆史地位是要加以肯定的,而且他頭腦活泛,思路廣闊,在洋務上有獨到的見解,算是清流當中少有的開明派。但是偏偏他也是中國傳統文人的代表,也就是書呆子類型,明明對機器、製造等一竅不通,卻偏偏敢想敢幹,結果好心辦壞事,大把的銀子撒出去,一事無成,還虧空了不少,隻能從別的地方找補,結果自然是讓本來可以用來發展工商業賺錢的銀子去填了他的無底洞。
“張之洞從英國買迴來的煉鐵煉鋼機器,無法使用咱們中國的礦石,這個就由李翰章在廣州當地尋找商人——無論華洋——合辦鐵廠,這些機器算是朝廷入的股份,鐵廠設在廣州,可以通過海路從外洋購買鐵礦石,就像上海的英廠一樣,倒也能煉出好鐵來,還可以就近支援廣州的船廠。倒是他同時采購迴來的織布機、紡紗機可以讓他帶迴湖北,如果要留在廣東當地開辦工廠使用,讓李翰章折合銀子給他。”
諸位軍機大臣領旨。
啟用李翰章為兩廣總督,算是對李鴻章的懷柔之策。之前因為海軍的問題狠狠削了李鴻章的麵子和裏子,現在給他弟弟升官兒,算是打一巴掌再給個甜棗,這也是上位者應有之術。
八月,經工部、戶部聯合測算,蘆漢鐵路僅占地費用便需要四百餘萬兩白銀(需占地約十八萬畝),加上鐵軌、架橋等,總造價估算在四千萬兩白銀。加上盛京到大連鐵路、北京到盛京鐵路和濟南威海鐵路,總造價還要在翻一翻。工部建議,這幾段鐵路采取商股、洋債並舉的方式籌款,分五年時間建造。
隨後,總理衙門分別會見英使華爾身、美使田貝,商討海軍相關事宜及鐵路修建的相關事宜。
八月的北京,伴著初秋的一絲涼意,劉少卿迴到了北京。
“當當當”,幾聲敲門聲響起。
“報告!”
榮祿略皺了一下眉頭。
朝廷新一輪的軍校招生計劃和近衛軍擴軍整編計劃剛剛下達,他正在為此事頭疼,忽然被打攪,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揉了揉眉心,榮祿這才答道:“進來吧。”
門被推開,一名年輕的武官邁步進來。“近衛軍編練大臣及陸軍士官學校監督劉少卿前來報到!”“少卿?你迴來了!真是太好了!”榮祿驚喜的道。連忙起身從辦公桌後麵快步走行前去迎接。
劉少卿微笑著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見過榮大人。”
榮祿連忙迴禮,詳嗔道:“你我之間還這麽客氣,快來坐快來坐。”
劉少卿笑道:“禮不可廢,卑職可不敢違反軍令。”
在近衛軍中,榮祿和劉少卿都是上校軍銜,軍銜等級是一樣的,但是在陸軍學校中,劉少卿是監督,榮祿卻是校長,兩人從行政上來說是隸屬關係,所以劉少卿需要先向榮祿行禮。
榮祿笑道:“好好。少卿啊,可把你盼迴來了。這一次出去大半年,辛苦辛苦,怎麽樣,差事辦得還順利?”
劉少卿道:“托皇上的鴻福,還好。”
春天,在幫助第穆唿圖克圖攻占了隆土山關隘後,劉少卿又停留了一段時間,協助對隆土山陣地進行加固休整,同時將現代戰爭的一些防禦要點簡單扼要的傳授給藏兵們,這才啟程迴京。
榮祿點點頭:“那就好,老哥哥這裏恭喜你又立新功啊。”
劉少卿遜謝到:“都是皇上指導的好。”
“你現在迴來的正好。皇上剛剛又交辦了新的差事。你知道,軍校的事情現在上了軌道,讓老哥哥我多擔待些倒也無妨,可是練兵一事,哥哥我真的是不在行,還得是你來啊!”
劉少卿連忙道:“本就是我分內之事,大人盡管吩咐。”
榮祿道:“好,好。不過也不急在這一兩天。你剛剛迴來,先休息休息,對了,你還沒有去見過皇上吧?等你交了差事,休息好了,我再和你說說這段時間的情況,咱們再研究近衛軍下一階段整編訓練的事情。”
劉少卿起身道:“是,卑職先去宮裏交差,然後再迴來聆聽大人教誨。”
榮祿道:“好了好了,別在這兒酸了,趕緊去吧。說不定皇上還有新的差事給你呢。我在家裏擺酒等著你,從宮裏出來後到我那兒,老哥哥給你接風。”
辭別了榮祿,劉少卿來到皇城遞牌子請見。職守的侍衛驗了金牌、腰牌,將其帶進宮內,不多時,有小太監過來通告,光緒帝叫起。
“報告!”
禦書房中,光緒帝放下手中的奏折,笑道:“一聽這聲音,就知道是你來了。”
也是整個大清,現在也就劉少卿麵聖時是行軍禮而不是磕頭參拜。
“臣劉少卿奉旨前往藏邊,現已完成任務,特來交旨。”
光緒點點頭:“之前的電報朕已經看過了,你在說說其他的。”
隆土山戰鬥結束後,劉少卿自然第一時間將結果電報給朝廷。不過隻能大致提一下戰鬥結果,詳細的情況還得當麵匯報。
“迴皇上,本次出兵,一共是三項核心任務。其一,協助藏兵奪迴隆土山等地,打擊英軍;其二,通過長途拉練和實戰鍛煉部隊;其三,檢驗新式裝備的實際應用效果,並評估軍需。三項任務均已順利完成,但其中仍然反映出來一些問題。”
“嗯,你說說,朕聽著。”
“其一,關於和英軍的作戰。此次在藏邊的戰鬥,主要是隆土山陣地爭奪戰。駐守隆吐山關隘的英軍經事後評估,為英印雇傭兵一個團和英軍白人步兵一個連隊、炮兵一個連隊。其部隊的武器裝備和作戰水平,仍停留在五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水平。在裝備上,無論是步槍還是火炮或者步兵持續支援火力,和近衛軍存在一定的代差;在技戰術水平上,更是相差甚遠。所以,本次戰鬥隻是讓部隊初步體驗了實際戰場環境,但並沒有達到在強壓環境下體現戰場生存和製勝能力的檢驗。”
光緒聽了暗暗歎息,這話聽著真是攢勁,咱們中國的軍隊現在也開始對歐洲列強拉開代差了。可惜,這樣的美事兒也就是小打小鬧行,真要宣戰,就憑大清的工業基礎和區區幾萬人的軍隊,還是被蹂躪的結局。
“能不能借此評估一下我軍和英軍的戰力?”
劉少卿頹然道:“抱歉,陛下,通過此戰我們隻能判斷出我軍相對於英印殖民地部隊的戰力比例大約是一比三,但無法評定英國白人步兵的戰力。”
光緒點點頭,僅僅通過一場局部小規模戰鬥就想評估一個世界大國的陸軍實力的確不太現實。
“第二點呢?”
“迴皇上,通過此次練兵,充分說明我國的基礎交通建設、後勤保障建設和情報係統建設還處在原始階段。首先是交通狀況。我國的絕大多數道路都不支持大口徑火炮(75毫米以上口徑)的運載,而且絕大多數地區的交通隻能依靠步行。這對我軍將來的兵力調動和兵力投送極為不利!”
這一點光緒明白。“朝廷正在著手修建幾條鐵路,用以改善現在的交通狀況。”
“皇上聖明!”
劉少卿不失時機的送上一句馬屁,隨即繼續道:“因為交通問題,後勤保障也就無法實現。例如此次藏邊衝突,我軍要想保持裝備優勢,必須持續不斷的保持彈藥的供應,而這在實際中幾乎不可能實現。一旦我軍的火力優勢無法持續體現,士兵們的作戰心態和戰鬥力必將守到嚴重影響。如果是短時間的交戰還不明顯,一旦交戰時間延長,這必將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
就好像中法戰爭,在越南,如果不是光緒支持岑毓英、唐景崧持續不斷的向黑旗軍輸送武器彈藥甚至兵員,黑旗軍根本不可能和法軍糾纏那麽長時間,早就被擊潰了。雖然現在的近衛軍無論是戰鬥素養還是技戰術水平都比黑旗軍當年高了不知多少,但如果沒有後勤供應,失敗也隻是時間問題而已。
工業、交通、後勤保障、戰鬥力、國防安全。這些是息息相關,相輔相成的。沒有工業基礎就不可能建立起現代交通網絡,而缺少交通網絡和工業生產能力,後勤保障就是做夢。而戰爭如果沒有後勤,那自然是必輸無疑!
光緒沉吟了很久,隨即道:“交通方麵,朝廷已經開始改善了,後勤方麵,朕準備建立一個總後勤部,全麵協調、供給陸、海軍的軍需物資並並負責戰時後勤供給,你迴頭看看新軍裏麵又沒有合適的人才,做一些儲備。另外,迴去後通知榮祿,從這一期開始,士官學校要加強後勤保障、工程兩個方麵的教育投入,必要時,可以仿照炮兵,單獨設立一個係。”
陸軍士官學校成立後,為滿足炮兵這一技術兵種的需求,在光緒十三年單獨設立了一個炮兵係,重點培養炮兵人才。光緒的意思,是今後可以在單獨設立一個後勤保障係和一個工程兵係,這從側麵體現了光緒皇帝對後勤方麵的重視。
“另外,情報方麵朝廷也會重視,這個朕已經有所安排。”光緒繼續道。
“臣遵旨!”
“在裝備方麵,本次檢驗的兩款新式裝備都表現不俗,但通過此次檢驗,也暴露出來一些不足之處。”
光緒道:“這方麵你是專家,你詳細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