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讚從去年迴來到現在,一直是比較神秘的人物。他原名叫蕭綜,投奔北魏後,授司空,封高平郡公、丹陽王,食邑七千戶,賞賜錢三百萬、布絹三千匹、雜彩千匹、馬五十匹、羊五百隻、奴婢一百人。他為了斷絕與梁武帝的父子關係,改名讚,並為蕭寶卷服斬衰。其中奇怪的是,首先他的食邑達到了驚人的七千戶,比皇族的王爵還高許多;其次他一到洛陽便最高規格服喪,斷絕與北魏各個方麵人士的往來,並辭去司空的官職,處於半隱居狀態。
之前孫雲見過蕭讚幾次,最早在金陵館譯,還有他帶來的兄弟梁話和苗文寵,當時都封為光祿大夫,隨後不久再封為校尉,再後為別將統兵帶隊走了。最後一次見麵是前不久在元子攸的家裏,當時他長袍遮麵,隨同李彧同去。今天見他連小皇帝都不迎請,感覺很奇怪。
愣神兒間,已經隨著眾人來到了前廳。丹陽王府因為是與李延寔的府邸共用後花園,所以他家的大門正好衝著北麵。眾人隨著小皇帝進來,丹陽王已在裏麵恭候。他看見小皇帝忙問候:“微臣參見陛下,微臣身體有恙,不能陪同陛下,請陛下恕罪。”說著要行大禮。
小皇帝扶住他道:“丹陽王不必多禮,朕也是微服出行,借用貴府已經很冒失,何況你還身體不適。說也怪,最近不知怎麽,我的身體尤其心房也總是心悸,禦醫看了也沒瞧出什麽毛病,就說我多靜養,來,各位卿家,都不必拘禮,坐下說話。”大夥聽了都依次坐好。
蕭讚道:“看陛下麵色暗紅,疲倦消瘦,與微臣的病症略有相似,這個病歲數小的時候表現不出來,歲數大了也診斷不出來,但卻經常發熱、咳嗽、腹瀉,有時候甚至乏力、胸悶、氣短,所以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衛生,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同時不要長期壓抑抑鬱,最好經常騎馬散心,到戶外活動,常鍛煉,但不能過度。最近,陛下開始練習鑄造金人,尤其要注意通風,不要長期接觸銅水熔煉的環境。”
元詡道:“丹陽王,你說的很對症,看來我們確是同病相憐了。不過看丹陽王,身體很健朗,是不是遇到過名醫,醫治的大有好轉?”
蕭讚道:“陛下說對了,數年前,微臣有一次參加茅山煉丹開爐慶典,和法師陶弘景前輩結緣,法師看出我的隱症,特地開了一副藥,並囑咐了我剛才的話,所以我到現在一直保持的還算行。陛下正值年華,隻要稍加注意,也會無恙的。”
元詡道:“更巧了,剛才我還和長樂王、孫雲同學提到了陶弘景大師。我以前聽人說過大師在醫術方麵的造詣,今日聽丹陽王之言,那就更確定無疑了。”
蕭讚點頭,旁邊元子攸問道:“聽人說,陶弘景法師在醫治斷緒方麵也很擅長,真否?”
蕭讚聽了,神色稍微暗淡,道:“的確如此,南梁偽帝早年無子,用過法師的偏方後,子嗣頗豐,隻可惜偽帝後來竟崇佞佛法,逐漸冷落法師。”
元子攸則眼光有亮,道:“看來是有必要去茅山求個仙方了。”
蕭讚詫異,道:“求子仙方?你尚未婚配,何來求子?”
這時鹿悆安排飯食過來,待從人擺好退下,元子攸才道:“不是我,是為陛下。”
蕭讚更奇怪,道:“陛下?陛下正值舞象之年,風華正茂,立誌建功立業,對後宮之事尚未注重,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有龍嗣來臨。”
元子攸道:“陛下即將弱冠,若無太子,朝堂上總覺得還未成熟,不便親政。”
原來如此,蕭讚雖然未上朝,但也知道太後和小皇帝微妙的處境,因此不敢多言。不過卻也奇怪,元詡從繼位開始不久就開始立後,從皇後胡氏到昭儀到嬪妃到世婦,後宮已經有好多妃子。這些後妃多數比他大幾歲,都是最佳的生育年齡,偏偏一個懷孕的都沒有,也不知道是傳言元詡過早的荒淫,還是傳言他因為對太後安排的婚姻不滿很少寵幸後宮,反正就是不見開花結果。
眼看著有點尷尬,鹿悆插言轉換話題:“陛下、子攸殿下、主公,後院的煉製銅人的材料不算多了,這些材料都是靠盧光將軍通過哥哥司空掾盧景祚偷偷弄來的,還有我從外地收集過來,材質和數量都不足,這些可能會影響陛下的演練。按說這些材料,司空府庫有好多上品,我們這點用度,根本不算什麽,奈何主公原本授命大司空,因為守孝無法履職,朝廷不得已,在去年秋天又重新任命皇甫度接管,所以我們再用總歸不太通暢。”
北魏司空執掌一切水利、土建工程和冶煉鑄造,如兵營、城防、宮殿、橋梁、道路的建築,以及疏浚河道、開挖水渠、構築堤壩,祭祀禮器和樂器的製作等等。司空開府,屬官有長史、司馬、參軍、從事中郎、掾屬、主簿、功曹等,當然比朝堂直屬同等官吏品級低一階。
元詡道:“那就再換迴來,反正丹陽王的除服之期也過一多半了,再說,皇甫度貪得無厭,國庫再由他們家掌管,早晚都得虧空揮霍盡了。”
蕭讚忙道:“這個怕與禮製不符,而且我本身就是因為服喪去官,如今喪期不滿就官複原職,百官會有非議的。”這個倒是實情,喪服文化根深蒂固。
元子攸道:“我看不如這樣,年關又快了,找個機會,升任齊王蕭寶夤為司空,換掉皇甫度,齊王遠在關隴,他的職能由丹陽王代理,叔侄合力共事,大臣們不會有異議的。”
這個主意不錯,去了一個擔憂,大家挺高興。少時大家用好午飯,辭了丹陽王,又迴到後花園角落的演武場和貯藏室位置,準備讓孫雲隨著小皇帝按照流程演練一遍。沒等進屋,聽見一陣喧嘩,原來是一群武士吃飽了,沒地方消化,正練功練得起勁兒。
小皇帝一時興起,徑直來到人群的後邊。孫雲一看,有點發愣,因為裏邊好多人都見過,為首的是黑白雙煞兄弟的貪惡莫不有、金煞莫不恃、火煞霍萬生堂等東魔集團江湖人士。這是本屆劍俠榜的排名,流沙堡還有許多高手因為種種原因,錯失了進榜,比如上屆的忍煞冷為器,機關雷煞雷取池等等,他們大概另有要事也不在當中。不過一個三等俠客帶隊,二個四等俠客輔助,這個陣容在民間武裝力量來看也是夠瞧的。
而且還不止他們,人群正中另有一位也很顯眼,孫雲也見過,是劍俠榜中四等俠客黑煞密多。場中他正和金煞莫不恃打得火熱。金煞莫不恃已經連續兩屆占據劍俠榜,實力自然不俗。密多本是胡人,來自平城,後來到晉陽,不久前派到京城,被小皇帝選中,作為護衛兼與晉陽的聯絡人。能晉級劍俠榜,已經是全國武林高手的前100名,倆人之前在嵩山論劍沒有過招,今天在這兒心血來潮比劃起來。
小皇帝看的起勁兒,不禁喝起彩來。武士們見了他們,紛紛給元子攸和李彧行禮,並沒注意小皇帝,大概還不知道他的身份。元子攸示意大家隨意,大夥便繼續觀看比武。
小皇帝看了片刻,突然想起來,道:“子攸,你兄長元劭在青州很久了吧,快要年關了,應該能迴來述職了吧,我也很想念他,不知道他在青州可還好。”
元子攸道:“陛下放心,家兄一向都好,這些武士都是他從地方上源源不斷的尋訪而來,他那邊還有不少江湖勢力,我們這邊隨時需要隨時可以調撥。如今我們內有死士藏於禁軍,外有爾朱榮軍團控製肆州並州,如果驃騎大將軍元淵在定州、瀛州取勝,我兄長則在青州策應,算起來差不多有半壁江山支持陛下親政。等過年的時候,可以讓支持我們的大臣聯絡朝臣上表親政,屆時陛下若能鑄成金人,我們還政大計定有望成功!”
元詡聽了,眼睛放光,點點頭:“上表進言我看就選新提拔的鴻臚少卿穀士恢,這個人你為朕選的不錯,思維活躍,積極進取,與朝臣的少壯派關係也都好,挺有號召力的。”
元子攸點頭:“陛下慧眼獨具,微臣也覺得可以。但進言之前,我們急需要做到的還是剛才提到的兩件事,其一是陛下要在最短時間內懷有龍嗣,其二是手鑄金人完好,但這兩件並不容易都快速辦好,可若沒有這些鋪墊,還政的成功率要低許多。”
元詡道:“朕知道,可是朕也不明白,為什麽到現在後宮這麽多愛妃,竟無人懷孕。”
元子攸道:“有些話微臣鬥膽進言,陛下對後宮略有些不滿意,多少讓娘娘們心裏有壓力。同時陛下您雖然誌氣未得伸展,身體多少受損,所以一定要少飲酒,多出來舒緩心境。如果短期內還是沒有起色,那還真要想辦法去南梁茅山找陶弘景大師求個仙方。但這事兒,不是派個人就行的,還要以民間或宗教的角度前行。”
元詡道:“行,朕聽你的話,如果需要南行,這事兒你看著安排吧。不過,要防備太後和權臣的注意,還要獲得南梁蕭衍的許可,恐怕很難找合適的人選啊。”
元子攸看看孫雲,道:“其實也不難,做金人也好,南行也罷,我義弟大雲,都是最合適的幫手,而且他在武林和宗教界的背景也很奇妙,隻要抓住他,一切迎刃而解。”是嗎?元詡仔細瞄了瞄孫雲,不遠處的孫雲見狀,頓時後背發涼。
之前孫雲見過蕭讚幾次,最早在金陵館譯,還有他帶來的兄弟梁話和苗文寵,當時都封為光祿大夫,隨後不久再封為校尉,再後為別將統兵帶隊走了。最後一次見麵是前不久在元子攸的家裏,當時他長袍遮麵,隨同李彧同去。今天見他連小皇帝都不迎請,感覺很奇怪。
愣神兒間,已經隨著眾人來到了前廳。丹陽王府因為是與李延寔的府邸共用後花園,所以他家的大門正好衝著北麵。眾人隨著小皇帝進來,丹陽王已在裏麵恭候。他看見小皇帝忙問候:“微臣參見陛下,微臣身體有恙,不能陪同陛下,請陛下恕罪。”說著要行大禮。
小皇帝扶住他道:“丹陽王不必多禮,朕也是微服出行,借用貴府已經很冒失,何況你還身體不適。說也怪,最近不知怎麽,我的身體尤其心房也總是心悸,禦醫看了也沒瞧出什麽毛病,就說我多靜養,來,各位卿家,都不必拘禮,坐下說話。”大夥聽了都依次坐好。
蕭讚道:“看陛下麵色暗紅,疲倦消瘦,與微臣的病症略有相似,這個病歲數小的時候表現不出來,歲數大了也診斷不出來,但卻經常發熱、咳嗽、腹瀉,有時候甚至乏力、胸悶、氣短,所以平時要注意防寒保暖,保持衛生,避免接觸有毒物質,同時不要長期壓抑抑鬱,最好經常騎馬散心,到戶外活動,常鍛煉,但不能過度。最近,陛下開始練習鑄造金人,尤其要注意通風,不要長期接觸銅水熔煉的環境。”
元詡道:“丹陽王,你說的很對症,看來我們確是同病相憐了。不過看丹陽王,身體很健朗,是不是遇到過名醫,醫治的大有好轉?”
蕭讚道:“陛下說對了,數年前,微臣有一次參加茅山煉丹開爐慶典,和法師陶弘景前輩結緣,法師看出我的隱症,特地開了一副藥,並囑咐了我剛才的話,所以我到現在一直保持的還算行。陛下正值年華,隻要稍加注意,也會無恙的。”
元詡道:“更巧了,剛才我還和長樂王、孫雲同學提到了陶弘景大師。我以前聽人說過大師在醫術方麵的造詣,今日聽丹陽王之言,那就更確定無疑了。”
蕭讚點頭,旁邊元子攸問道:“聽人說,陶弘景法師在醫治斷緒方麵也很擅長,真否?”
蕭讚聽了,神色稍微暗淡,道:“的確如此,南梁偽帝早年無子,用過法師的偏方後,子嗣頗豐,隻可惜偽帝後來竟崇佞佛法,逐漸冷落法師。”
元子攸則眼光有亮,道:“看來是有必要去茅山求個仙方了。”
蕭讚詫異,道:“求子仙方?你尚未婚配,何來求子?”
這時鹿悆安排飯食過來,待從人擺好退下,元子攸才道:“不是我,是為陛下。”
蕭讚更奇怪,道:“陛下?陛下正值舞象之年,風華正茂,立誌建功立業,對後宮之事尚未注重,或許用不了多久,便有龍嗣來臨。”
元子攸道:“陛下即將弱冠,若無太子,朝堂上總覺得還未成熟,不便親政。”
原來如此,蕭讚雖然未上朝,但也知道太後和小皇帝微妙的處境,因此不敢多言。不過卻也奇怪,元詡從繼位開始不久就開始立後,從皇後胡氏到昭儀到嬪妃到世婦,後宮已經有好多妃子。這些後妃多數比他大幾歲,都是最佳的生育年齡,偏偏一個懷孕的都沒有,也不知道是傳言元詡過早的荒淫,還是傳言他因為對太後安排的婚姻不滿很少寵幸後宮,反正就是不見開花結果。
眼看著有點尷尬,鹿悆插言轉換話題:“陛下、子攸殿下、主公,後院的煉製銅人的材料不算多了,這些材料都是靠盧光將軍通過哥哥司空掾盧景祚偷偷弄來的,還有我從外地收集過來,材質和數量都不足,這些可能會影響陛下的演練。按說這些材料,司空府庫有好多上品,我們這點用度,根本不算什麽,奈何主公原本授命大司空,因為守孝無法履職,朝廷不得已,在去年秋天又重新任命皇甫度接管,所以我們再用總歸不太通暢。”
北魏司空執掌一切水利、土建工程和冶煉鑄造,如兵營、城防、宮殿、橋梁、道路的建築,以及疏浚河道、開挖水渠、構築堤壩,祭祀禮器和樂器的製作等等。司空開府,屬官有長史、司馬、參軍、從事中郎、掾屬、主簿、功曹等,當然比朝堂直屬同等官吏品級低一階。
元詡道:“那就再換迴來,反正丹陽王的除服之期也過一多半了,再說,皇甫度貪得無厭,國庫再由他們家掌管,早晚都得虧空揮霍盡了。”
蕭讚忙道:“這個怕與禮製不符,而且我本身就是因為服喪去官,如今喪期不滿就官複原職,百官會有非議的。”這個倒是實情,喪服文化根深蒂固。
元子攸道:“我看不如這樣,年關又快了,找個機會,升任齊王蕭寶夤為司空,換掉皇甫度,齊王遠在關隴,他的職能由丹陽王代理,叔侄合力共事,大臣們不會有異議的。”
這個主意不錯,去了一個擔憂,大家挺高興。少時大家用好午飯,辭了丹陽王,又迴到後花園角落的演武場和貯藏室位置,準備讓孫雲隨著小皇帝按照流程演練一遍。沒等進屋,聽見一陣喧嘩,原來是一群武士吃飽了,沒地方消化,正練功練得起勁兒。
小皇帝一時興起,徑直來到人群的後邊。孫雲一看,有點發愣,因為裏邊好多人都見過,為首的是黑白雙煞兄弟的貪惡莫不有、金煞莫不恃、火煞霍萬生堂等東魔集團江湖人士。這是本屆劍俠榜的排名,流沙堡還有許多高手因為種種原因,錯失了進榜,比如上屆的忍煞冷為器,機關雷煞雷取池等等,他們大概另有要事也不在當中。不過一個三等俠客帶隊,二個四等俠客輔助,這個陣容在民間武裝力量來看也是夠瞧的。
而且還不止他們,人群正中另有一位也很顯眼,孫雲也見過,是劍俠榜中四等俠客黑煞密多。場中他正和金煞莫不恃打得火熱。金煞莫不恃已經連續兩屆占據劍俠榜,實力自然不俗。密多本是胡人,來自平城,後來到晉陽,不久前派到京城,被小皇帝選中,作為護衛兼與晉陽的聯絡人。能晉級劍俠榜,已經是全國武林高手的前100名,倆人之前在嵩山論劍沒有過招,今天在這兒心血來潮比劃起來。
小皇帝看的起勁兒,不禁喝起彩來。武士們見了他們,紛紛給元子攸和李彧行禮,並沒注意小皇帝,大概還不知道他的身份。元子攸示意大家隨意,大夥便繼續觀看比武。
小皇帝看了片刻,突然想起來,道:“子攸,你兄長元劭在青州很久了吧,快要年關了,應該能迴來述職了吧,我也很想念他,不知道他在青州可還好。”
元子攸道:“陛下放心,家兄一向都好,這些武士都是他從地方上源源不斷的尋訪而來,他那邊還有不少江湖勢力,我們這邊隨時需要隨時可以調撥。如今我們內有死士藏於禁軍,外有爾朱榮軍團控製肆州並州,如果驃騎大將軍元淵在定州、瀛州取勝,我兄長則在青州策應,算起來差不多有半壁江山支持陛下親政。等過年的時候,可以讓支持我們的大臣聯絡朝臣上表親政,屆時陛下若能鑄成金人,我們還政大計定有望成功!”
元詡聽了,眼睛放光,點點頭:“上表進言我看就選新提拔的鴻臚少卿穀士恢,這個人你為朕選的不錯,思維活躍,積極進取,與朝臣的少壯派關係也都好,挺有號召力的。”
元子攸點頭:“陛下慧眼獨具,微臣也覺得可以。但進言之前,我們急需要做到的還是剛才提到的兩件事,其一是陛下要在最短時間內懷有龍嗣,其二是手鑄金人完好,但這兩件並不容易都快速辦好,可若沒有這些鋪墊,還政的成功率要低許多。”
元詡道:“朕知道,可是朕也不明白,為什麽到現在後宮這麽多愛妃,竟無人懷孕。”
元子攸道:“有些話微臣鬥膽進言,陛下對後宮略有些不滿意,多少讓娘娘們心裏有壓力。同時陛下您雖然誌氣未得伸展,身體多少受損,所以一定要少飲酒,多出來舒緩心境。如果短期內還是沒有起色,那還真要想辦法去南梁茅山找陶弘景大師求個仙方。但這事兒,不是派個人就行的,還要以民間或宗教的角度前行。”
元詡道:“行,朕聽你的話,如果需要南行,這事兒你看著安排吧。不過,要防備太後和權臣的注意,還要獲得南梁蕭衍的許可,恐怕很難找合適的人選啊。”
元子攸看看孫雲,道:“其實也不難,做金人也好,南行也罷,我義弟大雲,都是最合適的幫手,而且他在武林和宗教界的背景也很奇妙,隻要抓住他,一切迎刃而解。”是嗎?元詡仔細瞄了瞄孫雲,不遠處的孫雲見狀,頓時後背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