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鶴年那日與韓誠對敵,施展“法天象地”的神通,雖然身高不過丈餘,但是卻有一種“天地同力”之感,仿佛力量無窮無盡,又仿佛有顛倒乾坤的錯覺。
他當時對這種感覺也十分迷戀,一招一勢都是酣暢淋漓,此時見到靈王宮弟子,也是有心較量一番,試試是否真如經書中所說的那般厲害。當下應道:“道友相邀,敢不從命。”
靈王宮弟子見趙鶴年答應的十分痛快,臉上也露出笑容,也無贅話,手中掣起鐵鞭,一鞭往趙鶴年當頭打來。
趙鶴年見他招式去繁存簡,隻是招式中激蕩著洶湧的法力讓人不敢小覷。也忙掣出一根鐵鞭,往上招架。
兩根鐵鞭相撞,兩股勁力碰起。趙鶴年此時並未施展神通,真正感覺到他那沛不可擋的力量。仿佛洪水來時,滿是窟窿的堤壩。連忙足下一點,將這股勁力往下卸去,飄身飛出十數丈開外。
靈王宮弟子“嘿嘿”一笑,足下湧出玄光,躍身而起,又是一鞭往趙鶴年打來。
趙鶴年此時知道,若是單以肉身力量相搏,絕對不是此人對手。連忙一聲大喝,足下一踏,一股偉力仿佛自虛無中誕生,從足底灌注到全身。
他猛的伸展身軀,頓時全身骨骼“哢吧”作響,身量不斷拔高,渾身肌肉隆起,氣血滾動如潮,法力灌注充盈。被玉簪挽起的發髻頓時被勁力衝散,化作一片赤紅之色,麵色也變成一片淡金。他將風雷鞭架起,抵住靈王宮弟子的錕鋼鐵鞭,此時卻顯得尚有餘力。
靈王宮弟子見他生出這等變化,心中也不由詫異,待到鐵鞭相交,心中更是驚異。他已經覺察到對方力量已經不在他之下了。
趙鶴年見他鬆懈,別過他的鐵鞭,一鞭往他頸項處打去。靈王宮弟子素日習練武技,此鞭哪能傷他,隻是翻身後仰,便就躲過風雷鞭。
他知道有些旁門法術,可以短時間激發潛力,可是後患不小,事後宛如耗盡氣血一般,非要吞服補充氣血的丹藥修養數月不可。而且此法還有一樁弊端,不能開口言語。若是開口言語,真氣外泄,勁力頓時消散。
於是開口試探道:“在下金瑞,敢問道友高姓大名,所使是何神通,在下竟然聞所未聞。”
趙鶴年不知他此話用意,隻是諸派會武,自然不肯有失風度,於是開口迴道:“貧道這門神通隻是從經文中偶爾所得,具體是何出處,貧道也是不甚分明。”
經書浩瀚如海,若說從中偶得神通法門本也尋常,更何況誰又能去驗證屬實?
金瑞聽他言語,更覺心驚,知道自己猜測有誤。也再無心分辨來由,手持錕鋼揉身而上。
若說武技戰術,自然是金瑞更勝一籌。但論起力量雄厚,此時趙鶴年卻更占優勢。兩人鞭對鞭,劈啪連聲;招對招,身影穿梭。一人白袍銀甲,如天兵神將;一人紅衣赤發,似魔神妖鬼。
兩人一時鬥的興起,在鬥武台上橫衝直撞。兩人皆是肉身堅固,力量龐大。遇著刀兵法術毫不避讓,直將台上鬥法一起攪亂。
眾人也隻得避開二人,好在此時台上所餘之人已是不多,百丈平台倒也能展開手腳。
兩人鬥了半日,金瑞見趙鶴年毫無疲憊之色,心中略顯焦躁。他本以為趙鶴年力量不是修行得來,隻是借助神通外力,總有神通散去之時。
鬥了半日卻還不見他顯露疲態,反倒是自己法力消耗不少,若是如此下去,自己反而先要堅持不住。
於是趁機架住趙鶴年的風雷鞭,佯裝敗退,翻身便走。趙鶴年正戰得興起,哪裏肯放他走,連忙舉步追趕。
金瑞忽然轉過頭來,袍袖往上一揚,一塊金燦燦的四角金磚飛至空中。趙鶴年正趕至麵前,金磚忽地往下一落,他連忙頭顱一偏,金磚正落肩頭。
趙鶴年隻覺一股巨力襲來,就被砸落地麵,滾了兩滾,連忙翻身起來,隻覺肩頭一片酸麻,不由怒火中燒。
金瑞見金磚隻是打了他一跌,也不由變色,忙又禦使金磚擊他頂門。
趙鶴年本想與他比試武技,不想他用法寶暗中傷人,他也不甘示弱,也不見他用出法寶,隻是張口一吐,一口三色火焰噴將出來,火焰露空便起,迎風便漲,霎時間,火光衝天。
金瑞所持金磚雖是中品靈器,但是五行相克,趙鶴年所放之火也不是凡火,正是三昧真火。金磚落入火中,被火焰舔舐圍裹,不一時便被灼燒通紅,其中法紋禁製也隱隱不支。
他當時對這種感覺也十分迷戀,一招一勢都是酣暢淋漓,此時見到靈王宮弟子,也是有心較量一番,試試是否真如經書中所說的那般厲害。當下應道:“道友相邀,敢不從命。”
靈王宮弟子見趙鶴年答應的十分痛快,臉上也露出笑容,也無贅話,手中掣起鐵鞭,一鞭往趙鶴年當頭打來。
趙鶴年見他招式去繁存簡,隻是招式中激蕩著洶湧的法力讓人不敢小覷。也忙掣出一根鐵鞭,往上招架。
兩根鐵鞭相撞,兩股勁力碰起。趙鶴年此時並未施展神通,真正感覺到他那沛不可擋的力量。仿佛洪水來時,滿是窟窿的堤壩。連忙足下一點,將這股勁力往下卸去,飄身飛出十數丈開外。
靈王宮弟子“嘿嘿”一笑,足下湧出玄光,躍身而起,又是一鞭往趙鶴年打來。
趙鶴年此時知道,若是單以肉身力量相搏,絕對不是此人對手。連忙一聲大喝,足下一踏,一股偉力仿佛自虛無中誕生,從足底灌注到全身。
他猛的伸展身軀,頓時全身骨骼“哢吧”作響,身量不斷拔高,渾身肌肉隆起,氣血滾動如潮,法力灌注充盈。被玉簪挽起的發髻頓時被勁力衝散,化作一片赤紅之色,麵色也變成一片淡金。他將風雷鞭架起,抵住靈王宮弟子的錕鋼鐵鞭,此時卻顯得尚有餘力。
靈王宮弟子見他生出這等變化,心中也不由詫異,待到鐵鞭相交,心中更是驚異。他已經覺察到對方力量已經不在他之下了。
趙鶴年見他鬆懈,別過他的鐵鞭,一鞭往他頸項處打去。靈王宮弟子素日習練武技,此鞭哪能傷他,隻是翻身後仰,便就躲過風雷鞭。
他知道有些旁門法術,可以短時間激發潛力,可是後患不小,事後宛如耗盡氣血一般,非要吞服補充氣血的丹藥修養數月不可。而且此法還有一樁弊端,不能開口言語。若是開口言語,真氣外泄,勁力頓時消散。
於是開口試探道:“在下金瑞,敢問道友高姓大名,所使是何神通,在下竟然聞所未聞。”
趙鶴年不知他此話用意,隻是諸派會武,自然不肯有失風度,於是開口迴道:“貧道這門神通隻是從經文中偶爾所得,具體是何出處,貧道也是不甚分明。”
經書浩瀚如海,若說從中偶得神通法門本也尋常,更何況誰又能去驗證屬實?
金瑞聽他言語,更覺心驚,知道自己猜測有誤。也再無心分辨來由,手持錕鋼揉身而上。
若說武技戰術,自然是金瑞更勝一籌。但論起力量雄厚,此時趙鶴年卻更占優勢。兩人鞭對鞭,劈啪連聲;招對招,身影穿梭。一人白袍銀甲,如天兵神將;一人紅衣赤發,似魔神妖鬼。
兩人一時鬥的興起,在鬥武台上橫衝直撞。兩人皆是肉身堅固,力量龐大。遇著刀兵法術毫不避讓,直將台上鬥法一起攪亂。
眾人也隻得避開二人,好在此時台上所餘之人已是不多,百丈平台倒也能展開手腳。
兩人鬥了半日,金瑞見趙鶴年毫無疲憊之色,心中略顯焦躁。他本以為趙鶴年力量不是修行得來,隻是借助神通外力,總有神通散去之時。
鬥了半日卻還不見他顯露疲態,反倒是自己法力消耗不少,若是如此下去,自己反而先要堅持不住。
於是趁機架住趙鶴年的風雷鞭,佯裝敗退,翻身便走。趙鶴年正戰得興起,哪裏肯放他走,連忙舉步追趕。
金瑞忽然轉過頭來,袍袖往上一揚,一塊金燦燦的四角金磚飛至空中。趙鶴年正趕至麵前,金磚忽地往下一落,他連忙頭顱一偏,金磚正落肩頭。
趙鶴年隻覺一股巨力襲來,就被砸落地麵,滾了兩滾,連忙翻身起來,隻覺肩頭一片酸麻,不由怒火中燒。
金瑞見金磚隻是打了他一跌,也不由變色,忙又禦使金磚擊他頂門。
趙鶴年本想與他比試武技,不想他用法寶暗中傷人,他也不甘示弱,也不見他用出法寶,隻是張口一吐,一口三色火焰噴將出來,火焰露空便起,迎風便漲,霎時間,火光衝天。
金瑞所持金磚雖是中品靈器,但是五行相克,趙鶴年所放之火也不是凡火,正是三昧真火。金磚落入火中,被火焰舔舐圍裹,不一時便被灼燒通紅,其中法紋禁製也隱隱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