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
全場嘩然。
所有人,更是直接倒吸一口涼氣。
好家夥。
千古一相啊。
這是多麽榮耀的讚美啊。
千古一相,寓意著,就是說,千年以來,才能出現是一位宰相。
還是皇帝親封的。
這就恐怖了。
這封號一出。
瞬間,全場的所有人都黯然失色了。
這已經不僅僅是要名留青史的存在了。
甚至,恐怕他們的諸葛丞相,已經達到了作為相國的第一人了。
至於以後,無論多少代,無論多少人當過丞相,都是不能超過諸葛丞相的成就了。
千古一相?
聽到太監的話,諸葛亮也是一愣。
他簡直難以置信,劉禪居然會封他千古一相的這個頭銜。
他可以發誓,他絕對沒有向劉禪上書,想要千古一相的這個頭銜。
剛剛的取消爵位世襲製度,這確實是他和獨孤言,還有劉禪一起做的一個局。
目的,就是為了針對這個製度的弊端。
取消掉,那就是最好的。
至於封公,多多少少,其實有一點關係。
但是也不多。
很多,還是劉禪自己拿的主意。
甚至,獨孤言也是沒有上書過這種事情的。
這點,他諸葛亮都非常的清楚。
可是現在劉禪居然封他千古一相頭銜。
看著劉禪那張胖乎乎的臉充滿溫和的笑意,諸葛亮感動至極。
眼眶甚至不禁都有些微紅。
無他,這一刻,他再次感受到了當年劉備托孤之際的時候那種信任與恩情。
雖然眼前龍椅之上的這個義子,有些時候,腦袋瓜子暈乎乎的,啥事都幹不好。
比起先帝劉備,那差得,不是一點兩點。
可是,那又如何呢?
這個義子,作為君王,那可是無條件信任他的啊。
這種信任,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君臣信任了。
而更像是至親的信任。
他諸葛亮當然知道,這個從小就失去父親的義子,是真的把他,和獨孤言,當作是父親一樣。
而這些年來,他們也是日日教導劉禪該如何登上皇位。
甚至當初,先帝是義子劉封,也是蠢蠢欲動。
而且,相比於劉禪,劉封更加聰明,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劉封更加適合當皇帝。
可是他和獨孤言,嚴格按照劉備的遺命去執行。
親手,將劉禪,給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
這一坐,就是這麽多年。
有他們兩個在,誰也威脅不了劉禪皇帝寶座的位置。
當然,這並不是說劉禪比較好掌控,然後他們兩個才扶持劉禪的。
而是,劉禪是長子,確實更加合適。
雖然說誰做統治者都一樣。
但是,三造大漢的勢,不能失去。
現在三造大漢了,但凡日後,天下有變的話隻要有姓劉的子弟站出來,振臂一唿。
那絕對是天下響應的。
畢竟,老劉家要四造大漢了。
誰不會去追隨?
然後得到榮華富貴?
到了那個時候,這片土地,就再也不會改朝換代了。
一直都是大漢。
而這個,就是獨孤言的目的,三造大漢的含金量,是實在是太大了。
成功了,現在,那日後,再也不會出現什麽分裂狀況了。
誰都願意去相信,老劉家,是真的天命神授。
雖然很有可能,後世之君,有些會比較荒唐。
但是,總體來說,現在糧食充足,而且加上幾代人努力打下的基礎,再加上,他獨孤言弄的那些商業。
那就不怕後代皇帝揮霍。
就算再如何揮霍,老百姓,也不至於餓肚子,造成了易子而食的情況發生。
如此一來,那一切就都穩了。
來上一次造漢,甚至來說,可能會讓時代更加進步。
而糧食保障問題,之所以獨孤言這麽自信,因為後續等人口到達了一定的規模之後,那就隻需要出一條限製人口暴漲的政策就可以了。
這樣,既保證了體量,又保證了民生,不至於太內卷,也不至於糧食不夠吃,田不夠種。
按照他的想法去實行,他覺得,大概率,是不會再出現像這近百年的情況了。
話迴正題。
諸葛亮感動的看著劉禪。
接著語氣稍微有些激動的道:“陛下啊,臣諸葛亮,何德何能,能夠獲得陛下千古一相的讚美啊!”
聽到諸葛亮的話,劉禪溫和一笑。
“相父,您若配不上,那又有誰能配得上呢?”
“諸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劉禪說著,又朝著其他臣子問道。
聽到劉禪的話,眾臣都是站了出來,朝著劉禪拱手一禮齊聲道:“陛下聖明。”
說完,糜竺率先朝著諸葛亮說道:“孔明,你對大漢的貢獻,我等同僚,都是有目共睹的。”
“孔明勿要自謙,陛下封你為千古一相,再竺看來,絲毫不過。”
“是啊,孔明,你就接受吧,也能為後代的丞相,做一個表率和榜樣!”
“這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龐統也是站出來說道。
接著其他人又是附和。
對於諸葛亮獲得這個千古一相的稱號,他們完全不嫉妒和羨慕。
要是誰能做到諸葛亮這個地步,那也可以封你一個千古一相。
可是可能嗎?
糜竺李嚴等人,自認為,做不到諸葛亮那樣。
雖然有些時候,他們和諸葛亮的政治理念不同,可是,他們是真心佩服這個丞相的。
事事安排得事無巨細。
而且,天天加班加點的幹。
壓根就沒有多少時間休息和娛樂。
有些時候,他們感覺諸葛亮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無趣了。
可是,諸葛亮就是這麽樂在其中。
鞠躬盡瘁的去幹,去落實那些為民政策。
這是誰也比不上的。
他們其實也不想去做這樣的千古一相。
所以,自然就不嫉妒和羨慕。
聽到劉禪的話,還有眾大臣的話,諸葛亮點點頭。
“亮,叩謝陛下。”
說著,諸葛亮就要跪下磕頭。
然後劉禪立馬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趕緊攔住劉禪。
“相父這是為何,相父為我大漢,為天下黎明百姓做的那些,就值得這個稱號。”
“就算是朕不封相父為千古一相稱號,在我大漢百姓心中,相父也是千古一相!”
全場嘩然。
所有人,更是直接倒吸一口涼氣。
好家夥。
千古一相啊。
這是多麽榮耀的讚美啊。
千古一相,寓意著,就是說,千年以來,才能出現是一位宰相。
還是皇帝親封的。
這就恐怖了。
這封號一出。
瞬間,全場的所有人都黯然失色了。
這已經不僅僅是要名留青史的存在了。
甚至,恐怕他們的諸葛丞相,已經達到了作為相國的第一人了。
至於以後,無論多少代,無論多少人當過丞相,都是不能超過諸葛丞相的成就了。
千古一相?
聽到太監的話,諸葛亮也是一愣。
他簡直難以置信,劉禪居然會封他千古一相的這個頭銜。
他可以發誓,他絕對沒有向劉禪上書,想要千古一相的這個頭銜。
剛剛的取消爵位世襲製度,這確實是他和獨孤言,還有劉禪一起做的一個局。
目的,就是為了針對這個製度的弊端。
取消掉,那就是最好的。
至於封公,多多少少,其實有一點關係。
但是也不多。
很多,還是劉禪自己拿的主意。
甚至,獨孤言也是沒有上書過這種事情的。
這點,他諸葛亮都非常的清楚。
可是現在劉禪居然封他千古一相頭銜。
看著劉禪那張胖乎乎的臉充滿溫和的笑意,諸葛亮感動至極。
眼眶甚至不禁都有些微紅。
無他,這一刻,他再次感受到了當年劉備托孤之際的時候那種信任與恩情。
雖然眼前龍椅之上的這個義子,有些時候,腦袋瓜子暈乎乎的,啥事都幹不好。
比起先帝劉備,那差得,不是一點兩點。
可是,那又如何呢?
這個義子,作為君王,那可是無條件信任他的啊。
這種信任,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的君臣信任了。
而更像是至親的信任。
他諸葛亮當然知道,這個從小就失去父親的義子,是真的把他,和獨孤言,當作是父親一樣。
而這些年來,他們也是日日教導劉禪該如何登上皇位。
甚至當初,先帝是義子劉封,也是蠢蠢欲動。
而且,相比於劉禪,劉封更加聰明,按照正常情況來說,劉封更加適合當皇帝。
可是他和獨孤言,嚴格按照劉備的遺命去執行。
親手,將劉禪,給推到了皇帝的位置上。
這一坐,就是這麽多年。
有他們兩個在,誰也威脅不了劉禪皇帝寶座的位置。
當然,這並不是說劉禪比較好掌控,然後他們兩個才扶持劉禪的。
而是,劉禪是長子,確實更加合適。
雖然說誰做統治者都一樣。
但是,三造大漢的勢,不能失去。
現在三造大漢了,但凡日後,天下有變的話隻要有姓劉的子弟站出來,振臂一唿。
那絕對是天下響應的。
畢竟,老劉家要四造大漢了。
誰不會去追隨?
然後得到榮華富貴?
到了那個時候,這片土地,就再也不會改朝換代了。
一直都是大漢。
而這個,就是獨孤言的目的,三造大漢的含金量,是實在是太大了。
成功了,現在,那日後,再也不會出現什麽分裂狀況了。
誰都願意去相信,老劉家,是真的天命神授。
雖然很有可能,後世之君,有些會比較荒唐。
但是,總體來說,現在糧食充足,而且加上幾代人努力打下的基礎,再加上,他獨孤言弄的那些商業。
那就不怕後代皇帝揮霍。
就算再如何揮霍,老百姓,也不至於餓肚子,造成了易子而食的情況發生。
如此一來,那一切就都穩了。
來上一次造漢,甚至來說,可能會讓時代更加進步。
而糧食保障問題,之所以獨孤言這麽自信,因為後續等人口到達了一定的規模之後,那就隻需要出一條限製人口暴漲的政策就可以了。
這樣,既保證了體量,又保證了民生,不至於太內卷,也不至於糧食不夠吃,田不夠種。
按照他的想法去實行,他覺得,大概率,是不會再出現像這近百年的情況了。
話迴正題。
諸葛亮感動的看著劉禪。
接著語氣稍微有些激動的道:“陛下啊,臣諸葛亮,何德何能,能夠獲得陛下千古一相的讚美啊!”
聽到諸葛亮的話,劉禪溫和一笑。
“相父,您若配不上,那又有誰能配得上呢?”
“諸位愛卿,你們說是不是?”劉禪說著,又朝著其他臣子問道。
聽到劉禪的話,眾臣都是站了出來,朝著劉禪拱手一禮齊聲道:“陛下聖明。”
說完,糜竺率先朝著諸葛亮說道:“孔明,你對大漢的貢獻,我等同僚,都是有目共睹的。”
“孔明勿要自謙,陛下封你為千古一相,再竺看來,絲毫不過。”
“是啊,孔明,你就接受吧,也能為後代的丞相,做一個表率和榜樣!”
“這不僅僅是為了你自己。”龐統也是站出來說道。
接著其他人又是附和。
對於諸葛亮獲得這個千古一相的稱號,他們完全不嫉妒和羨慕。
要是誰能做到諸葛亮這個地步,那也可以封你一個千古一相。
可是可能嗎?
糜竺李嚴等人,自認為,做不到諸葛亮那樣。
雖然有些時候,他們和諸葛亮的政治理念不同,可是,他們是真心佩服這個丞相的。
事事安排得事無巨細。
而且,天天加班加點的幹。
壓根就沒有多少時間休息和娛樂。
有些時候,他們感覺諸葛亮這樣的生活,實在是太無趣了。
可是,諸葛亮就是這麽樂在其中。
鞠躬盡瘁的去幹,去落實那些為民政策。
這是誰也比不上的。
他們其實也不想去做這樣的千古一相。
所以,自然就不嫉妒和羨慕。
聽到劉禪的話,還有眾大臣的話,諸葛亮點點頭。
“亮,叩謝陛下。”
說著,諸葛亮就要跪下磕頭。
然後劉禪立馬從龍椅之上站了起來,趕緊攔住劉禪。
“相父這是為何,相父為我大漢,為天下黎明百姓做的那些,就值得這個稱號。”
“就算是朕不封相父為千古一相稱號,在我大漢百姓心中,相父也是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