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和杭州之間,相隔不是很遠。


    所以,蘇州發生的事情,很快就被有心人傳到了杭州,也讓不少剛剛經曆了“樂捐令”的杭州富商們越發仇恨明教。


    一是因為,蘇州的那些高門大戶與杭州的富商,多半都有些聯姻之類的關係。


    二是因為,蘇州的今天,十有八九會成為杭州的明天。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周有福的隊伍,越發壯大起來,從剛開始的幾百人規模,急劇擴張到了數千人之眾。


    哪怕是周有福進行了嚴格的甄別,必須是跟明教有血仇的人,才能吸納進來,竟然仍舊達到了這樣的數字,可想而知,蘇州、杭州的百姓,被明教禍害得不淺。


    可是這一股湧動的暗流,雖然被明教中的有心人察覺到了一絲端倪,但是卻並沒有引起方臘等明教高層的重視。


    他們現在最關心的隻有一件事,那就是跟朝廷大軍的決戰。


    龐萬春、鄭彪、包道乙、劉贇、厲天閏、司行方、鄧元覺、方天定、方傑,還有從蘇州撤迴來的石寶,都被安排率軍頂在了城北,也就是朝廷主力大軍的方向。


    除了上麵說的這些統帥,還有海量的中層將領和骨幹武將。


    比如劉贇、張威、徐方、郭世廣、鄔福、苟正、甄誠、昌盛等“八驃騎”。


    比如沈剛、潘文得、應明、徐統、張近仁、沈澤、趙毅、高可立、範疇、卓萬裏、和潼、沈拚等“江南十二神”。


    又比如厲天佑、吳值、趙毅、黃愛、晁中、湯逢士、王績、薛鬥南、冷恭、張儉、元興、姚義、溫克讓、茅迪、王仁、崔彧、廉明、徐白、張道原、鳳儀、張韜、蘇涇、米泉、貝應夔等“二十四將”。


    共計有大軍二十萬,可謂精銳盡出。


    沒有人會有異議。


    對麵有重騎兵、有禁軍,絕對是朝廷征討大軍的主力!


    而在杭州城內,有王寅、高玉、呂師囊、浦文英、馮喜、邢政、衛忠、杜微、賀從龍等中樞係統的文官,還有成貴、翟源、喬正、謝福等“浙江四龍”。


    守城大軍共計五萬,四麵城牆各有一萬,另有一萬坐鎮中央作為機動兵力。


    可謂固若金湯。


    反觀朝廷大軍這邊,隻有禁軍五萬、地方客軍一萬、重騎兵一萬,還有十萬田虎的降軍整編的……魚腩部隊?


    雖然在另外一個方向,還有王慶舊部數萬大軍正在逼近,但是因為有參政沈壽組織開展的策反工作打底,在方臘等明教高層的心目中已經完全不存在威脅了。


    就算有些人會臨陣反水或是觀望,但方臘堅信,絕大部分人會按照之前計劃好的,義無反顧地加入己方的隊伍,共同對抗朝廷。


    反正就在這樣的迷之自信下,明教的精銳開始磨槍擦劍,一場惡戰行將爆發。


    就在所有人都將目光集中在城北的時候,城南的城頭卻是一片祥和。


    就在剛才,從遠處蜂擁而至的一支軍隊,在離城牆五百步的地方,開始紮營。


    完全沒有表現出任何攻擊姿態。


    原本還有些緊張的王寅和沈壽,見此情形也放下心來,相視一笑。


    “放心吧,妥妥的。”


    雖然這話沒有講出口,但兩人的眼神,都透露著這個意思。


    不久後,一身尋常袍服的杜壆,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大搖大擺地騎馬進了杭州城。


    巍峨的杭州城牆高高聳立著,城牆高峻,諸多門樓、角樓、望樓、箭樓、女牆交織成一道密集的攻擊網,城外護城的壕塹既深又寬,足以與大宋任何一個邊塞重鎮的城池相媲美。


    杜壆正跟在引路的王海後邊,貌似隨意地打量著高大的城牆,不時還嘖嘖稱讚,心裏卻是暗叫“僥幸”。


    如果不是元妙真人的神機妙算,像這樣的城池,要是想硬攻下來,得拿多少命去填?


    想到自己即將要做的事情,就是攻下這座雄城的關鍵,杜壆瞬間感覺,自己仿佛成了那過五關、斬六將的關雲長。


    單刀赴會啊!


    王寅和沈壽已經一起從城頭的閣樓中迎了出來,一看見杜壆就緊走了幾步,一邊拱手,一邊開口笑道。


    “杜將軍,一路辛苦了!”


    “好說好說,勞兩位大人久等。”


    幾人互相恭維著,仿佛久違的老朋友重聚一般親熱。


    “我等已經略備薄酒一席,為杜將軍接風洗塵,請!”


    “客氣了,客氣了,哈哈哈哈。”


    雖然嘴裏說著“客氣”,但是杜壆樣子卻是毫不客氣,他湊近王寅和沈壽,低聲問。


    “可有舞姬助興?”


    王寅和沈壽一愣,隨即臉上露出了會意的笑容,兩人對視一眼,沈壽開口道。


    “有的有的,還是海外的胡姬,金發碧眼體型妖嬈,別具異族風情。”


    王寅貌似隨意地接話了:“杜老弟的威名遠播大江南北,英雄無敵,那元妙真人莫非竟沒有賞賜美婢舞姬?”


    “唉!”


    杜壆長歎一聲,恨恨地一拍大腿。


    “那狗屁道士,隻給老子封了一個正七品的芝麻小官兒,就這還是因為老子塞了錢的!滕戡、縻貹不願給錢,隻給了正八品。”


    沈壽心中暗喜,麵上卻是不忿:“杜兄弟如此英雄人物,竟被這樣糟踐!”


    王寅見機,也開始一唱一和。


    “杜兄弟,明王殿下已經下旨,封杜兄弟為護教聖騎將軍,按品級,也隻在我這個兵部尚書之下。”


    杜壆一臉震驚,難以置信。


    “竟然給我如此高位!這怎麽好意思!”


    王寅一臉嚴肅:“我明教向來尊崇清淨 、光明、大力、智慧,杜兄身具大才,理當擔此重任,護教衛民啊。”


    如果不是之前已經提前知曉了明教的一些隱匿,杜壆還真的會對這個條件很動心。


    可是嘛……


    “護教聖騎將軍?這個狗屁官名,哪有老子的正六品殿前步軍都虞候、驍騎尉威風?”


    杜壆心裏十分不屑,但是麵上還是擠出了一副感激涕零的樣子。


    “既然如此看得起杜某,那沒說的,願為明王他老人家效命!”


    沈壽適時上前湊趣。


    “杜大人,為明王效命,也得先吃飽喝足不是?胡姬得等急了。”


    “哈哈哈哈,還是沈大人懂我!”


    輕歌曼舞,酒酣耳熱。


    一眾人等殷勤陪酒,杜壆吃得十分盡興。


    雖然臨走的時候,沒能把那些妖嬈的胡姬一並帶走,但是沈壽拍著胸脯保證,馬上就會送進杜壆在杭州的新府邸,等待功成之日就能進城盡情享用。


    他還小聲介紹了一些新奇的玩法,讓杜壆和旁邊的一眾人等心猿意馬,恨不能馬上擊退朝廷大軍,好迴府專心鑽研。


    看到杜壆急吼吼地出了城,說是要跟其他兄弟共商大計,城頭遠眺的王寅和沈壽,不約而同地露出了鄙夷的眼神,異口同聲道。


    “傻鳥一隻!”


    卻不知杜壆也在同時迴頭,看著城頭模糊的兩個身影,冒出了一句。


    “兩隻傻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