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大營中,趙佶和江北正埋著頭,細細觀看城防圖,不時還輕聲交談幾句。


    王慶和杜壆、滕戡、縻貹等人站在階下,連大氣都不敢喘。


    倒不是他們對皇權有多麽敬畏,而是站在台階上護衛的賽德尼瑪曲黑,氣勢太足,形象也太過嚇人。


    “天殺星下凡!太尼瑪恐怖了!”


    雖然已經見過好幾次麵,但這群人的喉頭還是不由自主地滑動了一下,很是艱難地咽下一口唾沫。


    趙佶和江北,敢跟這一群剛剛招安的淮西巨寇們同處一室,所倚仗的,也不僅僅是賽德尼瑪曲黑一人。


    在帳內,還有兩人。


    一位堂堂八尺五六身軀,細細三柳髭髯,兩眉入鬢,鳳眼朝天,麵如重棗,唇若塗朱。


    一位衝天角鐵襆頭,鎖金黃羅抹額,七星打釘皂羅袍,烏油對嵌鎧甲,手持著兩條水磨八棱鋼鞭。


    正是大刀關勝和雙鞭唿延灼!


    帳外,還有病尉遲孫立、急先鋒索超、百勝將韓滔、天目將彭玘、井木犴郝思文、醜郡馬宣讚、轟天雷淩振。


    他們是江北從各地緊急征調過來的,共計帶著兩萬五千兵馬。


    王慶歸降後,其麾下舊部整編出了十萬人馬,這一次來了七萬五千人,還有兩萬五千人被派到海邊,由大宋水軍派人教習水性,學習操船和海上航行等諸多技巧。


    雖然王慶的舊部和朝廷正規軍是三比一的比例,但有那些猛將在,足以彈壓不臣之心。


    趙佶和江北商量良久之後,才把王慶招到跟前,麵授機宜。其餘眾將見狀,不由得精神一振。


    大戰,即將開啟!


    首先拉開大戰序幕的,是童貫率領的五萬禁軍,他們列陣出營,擺出了一個鋒矢陣。


    一萬重騎兵在鋒矢陣陣兩側,各擺了五千騎作為側翼掩護,同時,還可以視戰場的形勢變化,隨時變為出擊的重拳。


    秦明、黃信等人的一萬人馬,跟“棄暗投明軍”合兵一處,成扇形展開,作為後陣。


    十數萬之眾,盔明甲亮,刀槍如林,旌旗蔽空,雄壯的歌聲直上雲霄!


    “敦煌古往岀神將,感得諸蕃遙欽仰。效節望龍庭,麟台早有名。”


    “隻恨隔蕃部,情懇難申吐,早晚滅狼蕃,一齊拜聖顏。”


    這是唐代軍中流行的凱歌《菩薩蠻》,在這個時代也挺流行。


    即使隻是軍中一名匹夫軍漢,唱起凱歌,也會熱血上湧、豪氣衝天,何況是數萬禁軍在齊聲誦唱!


    “棄暗投明軍”雖然不是正規軍,也不會唱這個凱歌,但他們可以跟著打拍子啊。


    有的軍陣中,是用跺腳的方式來打拍子,有的軍陣則是用長矛頓地,還有的則是用腰刀擊打盾牌。


    一時間,聲勢驚人。


    明教這邊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完全吸引到了城北。


    此刻已是下午,朝廷大軍會在這個時間點發起進攻,這是明教眾人都沒有想到的,有些措手不及。


    “莫非是要打夜戰不成?”


    這個時代,夜盲症比較普遍,但朝廷大軍那邊有元妙真人,說不定有什麽奇妙的法術,讓人可以夜視也說不準。


    為了穩妥起見,方臘又從城中將原本坐鎮杭州城中央的一萬機動人馬調了出來,同時還傳令王寅和沈壽,讓他們盡快地說服被策反的王慶舊部,讓其一同參與對朝廷大軍的決戰。


    “願意賣力死戰交個投名狀的,事成之後一定重重有賞;不願頂在前麵的,在後麵搖旗呐喊,讓朝廷大軍知道他們反叛了,也行!”


    這是方臘的原話。


    不得不說,方臘這個人,還是非常有政治頭腦的,在軍略方麵也有著過人的能力。


    這一招可太毒了!


    在朝廷大軍交戰正酣的時候,如果有一支人數高達十萬的“友軍”,突然反水叛變,那對士氣造成的打擊可想而知。


    哪怕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的參加攻擊,隻是站在那裏,都會讓朝廷大軍投鼠忌器。


    接到命令的王寅和沈壽也有些措手不及。


    不過形勢緊急,也由不得他們多加考慮,所以片刻之後就拿定了主意,由沈壽親自出城去遊說杜壆等人。


    原本習慣於乘車坐轎的沈壽,現在也不再講究什麽文人風雅了,騎上一匹快馬帶著幾個隨從就出了杭州城。


    他的到來,受到了杜壆、滕戡、縻貹等人的熱烈歡迎。


    杜壆熱情地邀請沈壽共進晚餐,卻被心急火燎的沈壽一口迴絕了:“現下有樁大富貴,不知眾位兄弟可敢去取?”


    也不等杜壆等人說話,他就劈裏啪啦的把方臘的意思,簡明扼要地講了出來。不過沈壽還是選擇了先難後易,動員他們交投名狀。


    幾個積年老匪都是混跡江湖的老油條了,一聽說要去跟朝廷大軍拚命,立馬把腦袋搖得如撥浪鼓一般。


    “沈大人,非是我等不願效死命,實在是人困馬乏,戰力不濟啊。”


    “是啊是啊,前番跟朝廷大軍交戰,我等麾下死傷慘重,精銳人馬十不存一。”


    “大人請看!小弟肋下還有箭傷……”


    沈壽心中破口大罵。


    “你踏馬的滿麵紅光壯得跟牛犢子一樣,竟然還在我麵前,裝傷病員!”


    但是這種情況,之前他們也是預料到了,所以話風一轉,又把方臘的另外一層意思表達了出來,也就是隻需要去呐喊助威。


    這一次,杜壆等人倒沒有過多推辭,也讓準備了一肚子說辭的沈壽心頭有些堵:我都做好了舌戰群儒的準備了,你們居然就這麽輕易答應了?


    心裏雖然還是有些鬱悶,但畢竟還是順利的完成了任務,也算是自己的大功一件了。


    “那就請諸位將軍立即點齊人馬,隨我去杭州城北列陣吧。”


    杜壆等人滿口答應,沈壽眼看著眾人全都出去整頓人馬了,心裏的那一塊大石頭才最終落下來。


    可這一等,就是兩個多時辰!


    沈壽麵前的茶水都已經換過了好幾次了,外麵還是一片亂哄哄的,實在忍不住出去催過幾次,但是看到那些積年老匪慢吞吞的樣子,也就死了心。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啊!都說淮西王慶麾下悍勇無比,今日一見,比我明教信眾相差甚遠,簡直不堪一擊。”


    大營中磨磨蹭蹭的,一直到天都黑透了,才算整頓出了一些人馬。


    杜壆興衝衝地跑過來,跟沈壽表功。


    “營中能戰之精壯已經集結完畢,平日裏開拔需半日時光,今天有沈大人在此,隻花了兩個時辰,兄弟們都很賣力啊。”


    沈壽臉皮抽搐了幾下,以驚天的定力按捺住了自己想要吐出的一口濃痰,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咬牙說道。


    “杜將軍治軍嚴謹,在下遠不如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宋大忽悠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工月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工月半並收藏穿宋大忽悠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