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時,小邪的腳被我抱著。外麵有人在大聲嘶嚷。可能船到了奉節。一聲汽笛劃過江心傳過來。我搖了搖小邪的腳:“喂,船到奉節了。”
小邪的腳像失去神經似的,收縮幾次又不動了。
我大聲喊:“起來!起來!”
她推開被子露出腦袋問:“船到哪兒了?有這麽快嗎?”
“該是到了吧,我去看看,你起來穿衣服啊。”
我走出船艙,果然瞧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城池在閃動著燈火。我確定是到了奉節。走廊上也有人挎起了施行包,有的人還開始準備下船了。我截住一中年男子問:
“前麵是奉節嗎?”
“船才進峽口,可能還在白帝城外哩。”中年男子迴答說。
我返迴船艙。小邪仍在大睡。我拍拍她的臉:“起來起來,怎麽還不起來呢?”
“嗯,還想睡一會,一點也不想下船。”
“離天亮還差一個小時。”
小邪紮巴著嘴巴,穿好衣服,慢條斯理的把被子疊好,隨後又坐在床上發呆。她雙手抱膝,修長的腿穿著白淨的襪子,模樣楚楚動人。
我盯著她傾泄而下的頭發說:“快去洗臉漱口呀。不可能也不想洗臉漱口吧。”
她把臉伏在雙膝間,又慢慢抬起頭來盯著我:“真的不想下船,怎能麽辦啊,我真的不想下啊?”
“那不下就是啊,”我笑著說,“既然喜歡坐船,再坐一程,到萬州後倒迴來也可以呀。”
“你怎麽就不懂呢?”她忽然大聲說,“我是喜歡坐船,隻是不想下船而已嘛。哪個說純粹的喜歡坐船了?”
“那怎麽辦呢?”我說。
“我也不知道。”她歎息一聲說。
“臉總該要洗的吧。”
她沒動,像聲音陡然間縮了迴去。她像一個學生貪睡一樣,又微微的閉上了眼睛。半晌,她突然冒出一句:“我不下了。”
“好吧,那我先行一步。隻要這船不沉落,你就可以一直坐下去。等會我給船長打聲招唿,就說這裏有個特別喜歡坐船的女孩子。請我多多關照。包你滿意。”
我說罷真的向門外走,假裝若無其事。小邪一直沒哼聲,直到我走出船艙了,她也沒叫我停下來。
出來後,我在艙外站了近十分鍾。倚在門框上,想偷聽得裏麵的動靜。但裏麵仍無聲息,儼然人去屋空了。過了一會,我把頭從門上伸進去。看到小邪正一聲不響的下床,隨後找鞋子。她拿出牙刷,出來時看到我在看她。她笑了。
“睡好沒有?”
“差不多。”她搖搖欲墜的說。
“為什麽呢?”我說。
“我想你不會走。不為什麽。”她撞在我胳膊上說。
“我在想我走後你會怎樣,”我說,“我想我一個人下船了了,那又是怎樣呢?我還想到我走了。假如你真的留在船上?”
小邪終於笑了起來。這麽一捉弄,她變得清清爽爽了。她洗漱,我就在一旁看著她。
“一個小後天就亮了,”我說,“天一亮我們就到奉節了。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到城裏去吃早餐了。我餓了。她好久沒在奉節吃過早餐了。”
“我也是。”她說。
“我喜歡吃這地方的小籠包。還有海帶燉豬蹄。再就是涼拌豬耳朵。”
“哦。我也一樣。”
小邪洗漱完畢。我提起施行包,然後跨入要下船的行列當中。走在我前的是個胖子。小邪卻正好在那個胖子的前麵,她要看我時得把身子扭來扭去。
“好多地方我都記不得了,”她把頭扭向後說,“那時候,記得不是這個樣子的,到了現在,一切都以違人所願的變了形。”
“有那麽點兒。”我說。
“你在奉節讀過書嗎?”
“高中。”
“天啊,”她叫起來,“怎麽不早說呢?我也是在奉節讀的高中。天啊!”
我倆大笑。中間的胖子哭笑不得,於是隻得退後一步,把我們讓在了一起。小邪高興得什麽似的,下船時幾次拉住我的衣服不知所措。
上岸後看天,真的依稀可見天光了。小邪退著步子走,仰著頭。我也一樣,仰著頭,後退著向江裏望。我想看清我們乘的是哪一條船。但在船下根本辯別不出方向,也不知道我們乘的是哪路輪船了。
“奉節啊。”小邪發著感慨說。
“奉節啊!”我說。
“我迴來了!”小邪大聲喊。
“我迴來了!”我也大聲喊。
江邊有沙子。我們深一腳淺一腳。我看有沒有人在注意我們,隻是有個婦人多看了我們幾眼。其我人都在急急忙忙的趕路。縣城離江邊約摸幾百米,我們得沿著岸邊的沙子向城裏爬。
“我很想大哭一場。”小邪忽然說。
“為什麽?”我問。
“就想哭。你也哭一場吧。”
“好的,你哭了我就哭吧。”
“可能我再也哭不來了。從上了初中後,就再也沒哭過了。”
“想看到你哭的。”我說,“我也沒哭過了,好像記不得是從哪一天開始就不哭了。”
“變了,什麽都變了,城牆像沒原來那麽高了,原來有個大南門的呀,那個門呢?”
我也記得以前有個大南門的。在城的南邊,所以就叫大南門。於是去尋找小邪所說的那個大南門。但沒找到。那個門呢?我在心裏自問。我伸長脖子,找了幾分鍾,那個洞開的城門呢?
“可能碼頭變了。”小邪說,“要不地球轉了個方向。北邊成了南邊,南邊成了北邊。我是覺得地球轉了個向的。”
“我也這麽想。”
我們跟著一同下船的人向城裏走。進了城一打聽,原來我們真的走錯了,我們走的是東門。大南門在那一邊。進得城裏,天已徹底放亮。但城裏還冷冷清清的,唯有戴了口罩的環保工人在掃街。街道還是幾年前的那些街道,兩旁梧桐林立。我注意著過路人的說話口音。謝天謝地,完全吻合。就是說,這兒的確是我年少時的奉節。
“奇怪,現在不想哭了。”小邪說。
“為什麽呢?”
“等後到奉節中學後看能不能有所感動,否則這次迴來純粹是白白的空跑一趟。”
“為不得是專門迴來哭一次的?”
她望著我:“是呀,如沒有更好的詞語表達,就說是迴來好好哭一次的。”
“但也要等到先吃了早餐再說哦。”
“那當然。等吃了早餐,然後我們再到學校去溜達一圈,說不定做學生的感覺就卷土重來了!”
我們找一家小店吃早餐,但見了店老板卻半天開不了口。我也罷,小邪也罷,措辭明明在腦裏打轉,好像就是不能表達出來。怕一開口說的普通話。
“那得到小南門才有。”店老板直愣愣的看著我們說,“小籠包前幾年到處都是,現在不同了,真正的老店隻有那邊才有了。”
“以前這裏不全都是嗎?”
我想了想,好像記不得似的。“可能是吧。嗯,現在全不是了。”
遠離那個小店後,小邪鬼鬼祟祟的說:“這家夥不像地地道道的奉節人。”
“為什麽?”
“我們說那麽地道的奉節話我卻不明白。像是湖北佬。”
“哦,有點像。”
步行至小南門。那兒果然有一排賣早點的小店。早餐店各自為陣,煙霧升騰,情景頗為壯觀。
“那時候好像不是那裏是這裏啊。”小邪左顧右盼的說,“恐怕是你弄錯了吧。”
“或許是吧,什麽也記不得了,可能是我記錯了。”
“高中時吃燒餅吃得不少,”小邪每走過一家店都要仔細的瞄上一眼,“高三時才吃到小籠包,大學一次也沒吃到正宗的了,所以這次就特別想吃。不過現在看了這些,腦子裏的東西全變了樣,連包子的形狀也變了,有一段時間竟然以為它是四方的,可笑吧?”
“不笑死人才怪。”
我們擇了靠角落處的一家小店坐下來。剛一坐下,店家就自個把熱氣騰騰的包子端上來,既不問我們吃什麽,好像到這店裏來就是來吃小籠包的。然後又送每人一碗排骨湯。排骨湯可能是正宗的排骨湯,喝下去有一股說不出的清爽味道,反正地道。
小邪先確認了包子的形狀說:“圓的就是圓的,也沒有什麽方的。我看包子就是這個樣子的。”
“嗯,或許四方的也有。”我咬一口說。
“湯也好喝,甜津津的。其實啊,”小邪拿著包子左看右看,“隻要看一看就夠了,哪還用得著用嘴吃啊。”
“太誇張了吧,不會就想僅僅確認形狀吧?”我口裏含著包子說。
“喂,你想得起最後一次吃包子是什麽時候嗎?”
“十年前。”
“十年啊,”小邪放下筷子說,“十年到底能幹些什麽和想要幹些什麽呢?難道就是為了吃個包子?”
“那倒未必。”
“十年真的是過去了。十年來你可能在想,除了想女孩子想得最兇,什麽也記不得了。是不是?”
我說是。吃完早餐。街頭上人影漸多,安睡過後的城市才得以慢慢蘇醒過來。小邪建議,我們得向學校的方向走。
“不是我吹牛,”她說,“從這所學校考出去的人本來就少,相比於其它地方的高中,真是差勁得要命,所以說能考上大學的女生就更少了。我說了你不會相信,我到大學的頭一年真是抬不起頭,幸好人還漂亮,多多少少能遮一點羞。”
我不明白。
“成績跟不上唄,基礎沒別人的好。”
“差不到哪裏去吧,同是一個分數線爬上去的呀。”
“按說應該如此啊,但實際上相差甚遠,我看我是比別運氣好。至於成績,我差得像個黃瓜。”
“像個黃瓜?”
“是呀,就是最差的那種。沒聽說過?”
“沒聽說過。”
“這是我們大學裏的時髦語。三年前發明的,我現在還在用。”
“夠時髦的了。”
“幸好我在第二年,除了談情說愛而外,對學習另辟蹊徑,硬是向學習發動猛攻,終於爬到了前五名。我也算厲害吧?”
“厲害厲害,”我說。
“喂,還沒告訴你在哪個省讀的大學喲?”
我報出省分以及大學的名稱。小邪搖頭:“不知道。可能也差得像個黃瓜。”
“一所三流大學,現在已和另一所有點名氣的大學兼並了。就是說,我差得像條黃瓜,連我讀的大學都不存在了。”
橫穿過兩條街,向左拐。小邪東張西望。眼花繚亂的看著大街小巷的景物。過去的似乎忘得幹幹淨淨。小邪畢竟比我晚了幾年,她多少還記得些。
“喂,高中談過戀愛嗎?”她忽然問。
我如實的迴答說沒。“家裏窮,穿著又不如城裏孩子,當然出風頭的輪不上我。”我笑起來,“頂多偷偷摸摸暗中喜歡某個女孩子。”
“現在有點後悔了吧?如果叫你沿著人生路線返迴去,並重新再來,還會那樣嗎?”
“當然不會了,哪會重踏那灰暗的人生呢?如果真的能返迴前生,班上的漂亮女孩全不放過。”
“人之常情,理應如此。我啊——也這麽想。算了,怎麽想的就不再告訴你。”
我一再要求她想的什麽。她說:“到時再說吧,等到學校後看還記不記得。”
走近縣城的廣場,裏麵的音樂聲驀然飄蕩在城市上空。那是人們在清早晨練。那時候,我記得也曾到這裏來跑過步,並練過拳擊。我問小邪是否來過。
“哪天晚上也要經過這裏?談戀愛就像練拳擊一樣,天天來。”說完她嗬嗬直笑。
我停在原地,把廣場來迴掃了一圈:這裏也變了。但就是不知道變在哪裏。
“當三峽大壩完全竣工的時候,”小邪感歎說,“這兒將真的就不複存在了,可那將是永遠永遠的過去了。遺憾啊。”
“遺憾啊。”我跟著說。
“遺憾!”小邪重複著說。
小邪的腳像失去神經似的,收縮幾次又不動了。
我大聲喊:“起來!起來!”
她推開被子露出腦袋問:“船到哪兒了?有這麽快嗎?”
“該是到了吧,我去看看,你起來穿衣服啊。”
我走出船艙,果然瞧見前方不遠處有一座城池在閃動著燈火。我確定是到了奉節。走廊上也有人挎起了施行包,有的人還開始準備下船了。我截住一中年男子問:
“前麵是奉節嗎?”
“船才進峽口,可能還在白帝城外哩。”中年男子迴答說。
我返迴船艙。小邪仍在大睡。我拍拍她的臉:“起來起來,怎麽還不起來呢?”
“嗯,還想睡一會,一點也不想下船。”
“離天亮還差一個小時。”
小邪紮巴著嘴巴,穿好衣服,慢條斯理的把被子疊好,隨後又坐在床上發呆。她雙手抱膝,修長的腿穿著白淨的襪子,模樣楚楚動人。
我盯著她傾泄而下的頭發說:“快去洗臉漱口呀。不可能也不想洗臉漱口吧。”
她把臉伏在雙膝間,又慢慢抬起頭來盯著我:“真的不想下船,怎能麽辦啊,我真的不想下啊?”
“那不下就是啊,”我笑著說,“既然喜歡坐船,再坐一程,到萬州後倒迴來也可以呀。”
“你怎麽就不懂呢?”她忽然大聲說,“我是喜歡坐船,隻是不想下船而已嘛。哪個說純粹的喜歡坐船了?”
“那怎麽辦呢?”我說。
“我也不知道。”她歎息一聲說。
“臉總該要洗的吧。”
她沒動,像聲音陡然間縮了迴去。她像一個學生貪睡一樣,又微微的閉上了眼睛。半晌,她突然冒出一句:“我不下了。”
“好吧,那我先行一步。隻要這船不沉落,你就可以一直坐下去。等會我給船長打聲招唿,就說這裏有個特別喜歡坐船的女孩子。請我多多關照。包你滿意。”
我說罷真的向門外走,假裝若無其事。小邪一直沒哼聲,直到我走出船艙了,她也沒叫我停下來。
出來後,我在艙外站了近十分鍾。倚在門框上,想偷聽得裏麵的動靜。但裏麵仍無聲息,儼然人去屋空了。過了一會,我把頭從門上伸進去。看到小邪正一聲不響的下床,隨後找鞋子。她拿出牙刷,出來時看到我在看她。她笑了。
“睡好沒有?”
“差不多。”她搖搖欲墜的說。
“為什麽呢?”我說。
“我想你不會走。不為什麽。”她撞在我胳膊上說。
“我在想我走後你會怎樣,”我說,“我想我一個人下船了了,那又是怎樣呢?我還想到我走了。假如你真的留在船上?”
小邪終於笑了起來。這麽一捉弄,她變得清清爽爽了。她洗漱,我就在一旁看著她。
“一個小後天就亮了,”我說,“天一亮我們就到奉節了。到那時,我們就可以到城裏去吃早餐了。我餓了。她好久沒在奉節吃過早餐了。”
“我也是。”她說。
“我喜歡吃這地方的小籠包。還有海帶燉豬蹄。再就是涼拌豬耳朵。”
“哦。我也一樣。”
小邪洗漱完畢。我提起施行包,然後跨入要下船的行列當中。走在我前的是個胖子。小邪卻正好在那個胖子的前麵,她要看我時得把身子扭來扭去。
“好多地方我都記不得了,”她把頭扭向後說,“那時候,記得不是這個樣子的,到了現在,一切都以違人所願的變了形。”
“有那麽點兒。”我說。
“你在奉節讀過書嗎?”
“高中。”
“天啊,”她叫起來,“怎麽不早說呢?我也是在奉節讀的高中。天啊!”
我倆大笑。中間的胖子哭笑不得,於是隻得退後一步,把我們讓在了一起。小邪高興得什麽似的,下船時幾次拉住我的衣服不知所措。
上岸後看天,真的依稀可見天光了。小邪退著步子走,仰著頭。我也一樣,仰著頭,後退著向江裏望。我想看清我們乘的是哪一條船。但在船下根本辯別不出方向,也不知道我們乘的是哪路輪船了。
“奉節啊。”小邪發著感慨說。
“奉節啊!”我說。
“我迴來了!”小邪大聲喊。
“我迴來了!”我也大聲喊。
江邊有沙子。我們深一腳淺一腳。我看有沒有人在注意我們,隻是有個婦人多看了我們幾眼。其我人都在急急忙忙的趕路。縣城離江邊約摸幾百米,我們得沿著岸邊的沙子向城裏爬。
“我很想大哭一場。”小邪忽然說。
“為什麽?”我問。
“就想哭。你也哭一場吧。”
“好的,你哭了我就哭吧。”
“可能我再也哭不來了。從上了初中後,就再也沒哭過了。”
“想看到你哭的。”我說,“我也沒哭過了,好像記不得是從哪一天開始就不哭了。”
“變了,什麽都變了,城牆像沒原來那麽高了,原來有個大南門的呀,那個門呢?”
我也記得以前有個大南門的。在城的南邊,所以就叫大南門。於是去尋找小邪所說的那個大南門。但沒找到。那個門呢?我在心裏自問。我伸長脖子,找了幾分鍾,那個洞開的城門呢?
“可能碼頭變了。”小邪說,“要不地球轉了個方向。北邊成了南邊,南邊成了北邊。我是覺得地球轉了個向的。”
“我也這麽想。”
我們跟著一同下船的人向城裏走。進了城一打聽,原來我們真的走錯了,我們走的是東門。大南門在那一邊。進得城裏,天已徹底放亮。但城裏還冷冷清清的,唯有戴了口罩的環保工人在掃街。街道還是幾年前的那些街道,兩旁梧桐林立。我注意著過路人的說話口音。謝天謝地,完全吻合。就是說,這兒的確是我年少時的奉節。
“奇怪,現在不想哭了。”小邪說。
“為什麽呢?”
“等後到奉節中學後看能不能有所感動,否則這次迴來純粹是白白的空跑一趟。”
“為不得是專門迴來哭一次的?”
她望著我:“是呀,如沒有更好的詞語表達,就說是迴來好好哭一次的。”
“但也要等到先吃了早餐再說哦。”
“那當然。等吃了早餐,然後我們再到學校去溜達一圈,說不定做學生的感覺就卷土重來了!”
我們找一家小店吃早餐,但見了店老板卻半天開不了口。我也罷,小邪也罷,措辭明明在腦裏打轉,好像就是不能表達出來。怕一開口說的普通話。
“那得到小南門才有。”店老板直愣愣的看著我們說,“小籠包前幾年到處都是,現在不同了,真正的老店隻有那邊才有了。”
“以前這裏不全都是嗎?”
我想了想,好像記不得似的。“可能是吧。嗯,現在全不是了。”
遠離那個小店後,小邪鬼鬼祟祟的說:“這家夥不像地地道道的奉節人。”
“為什麽?”
“我們說那麽地道的奉節話我卻不明白。像是湖北佬。”
“哦,有點像。”
步行至小南門。那兒果然有一排賣早點的小店。早餐店各自為陣,煙霧升騰,情景頗為壯觀。
“那時候好像不是那裏是這裏啊。”小邪左顧右盼的說,“恐怕是你弄錯了吧。”
“或許是吧,什麽也記不得了,可能是我記錯了。”
“高中時吃燒餅吃得不少,”小邪每走過一家店都要仔細的瞄上一眼,“高三時才吃到小籠包,大學一次也沒吃到正宗的了,所以這次就特別想吃。不過現在看了這些,腦子裏的東西全變了樣,連包子的形狀也變了,有一段時間竟然以為它是四方的,可笑吧?”
“不笑死人才怪。”
我們擇了靠角落處的一家小店坐下來。剛一坐下,店家就自個把熱氣騰騰的包子端上來,既不問我們吃什麽,好像到這店裏來就是來吃小籠包的。然後又送每人一碗排骨湯。排骨湯可能是正宗的排骨湯,喝下去有一股說不出的清爽味道,反正地道。
小邪先確認了包子的形狀說:“圓的就是圓的,也沒有什麽方的。我看包子就是這個樣子的。”
“嗯,或許四方的也有。”我咬一口說。
“湯也好喝,甜津津的。其實啊,”小邪拿著包子左看右看,“隻要看一看就夠了,哪還用得著用嘴吃啊。”
“太誇張了吧,不會就想僅僅確認形狀吧?”我口裏含著包子說。
“喂,你想得起最後一次吃包子是什麽時候嗎?”
“十年前。”
“十年啊,”小邪放下筷子說,“十年到底能幹些什麽和想要幹些什麽呢?難道就是為了吃個包子?”
“那倒未必。”
“十年真的是過去了。十年來你可能在想,除了想女孩子想得最兇,什麽也記不得了。是不是?”
我說是。吃完早餐。街頭上人影漸多,安睡過後的城市才得以慢慢蘇醒過來。小邪建議,我們得向學校的方向走。
“不是我吹牛,”她說,“從這所學校考出去的人本來就少,相比於其它地方的高中,真是差勁得要命,所以說能考上大學的女生就更少了。我說了你不會相信,我到大學的頭一年真是抬不起頭,幸好人還漂亮,多多少少能遮一點羞。”
我不明白。
“成績跟不上唄,基礎沒別人的好。”
“差不到哪裏去吧,同是一個分數線爬上去的呀。”
“按說應該如此啊,但實際上相差甚遠,我看我是比別運氣好。至於成績,我差得像個黃瓜。”
“像個黃瓜?”
“是呀,就是最差的那種。沒聽說過?”
“沒聽說過。”
“這是我們大學裏的時髦語。三年前發明的,我現在還在用。”
“夠時髦的了。”
“幸好我在第二年,除了談情說愛而外,對學習另辟蹊徑,硬是向學習發動猛攻,終於爬到了前五名。我也算厲害吧?”
“厲害厲害,”我說。
“喂,還沒告訴你在哪個省讀的大學喲?”
我報出省分以及大學的名稱。小邪搖頭:“不知道。可能也差得像個黃瓜。”
“一所三流大學,現在已和另一所有點名氣的大學兼並了。就是說,我差得像條黃瓜,連我讀的大學都不存在了。”
橫穿過兩條街,向左拐。小邪東張西望。眼花繚亂的看著大街小巷的景物。過去的似乎忘得幹幹淨淨。小邪畢竟比我晚了幾年,她多少還記得些。
“喂,高中談過戀愛嗎?”她忽然問。
我如實的迴答說沒。“家裏窮,穿著又不如城裏孩子,當然出風頭的輪不上我。”我笑起來,“頂多偷偷摸摸暗中喜歡某個女孩子。”
“現在有點後悔了吧?如果叫你沿著人生路線返迴去,並重新再來,還會那樣嗎?”
“當然不會了,哪會重踏那灰暗的人生呢?如果真的能返迴前生,班上的漂亮女孩全不放過。”
“人之常情,理應如此。我啊——也這麽想。算了,怎麽想的就不再告訴你。”
我一再要求她想的什麽。她說:“到時再說吧,等到學校後看還記不記得。”
走近縣城的廣場,裏麵的音樂聲驀然飄蕩在城市上空。那是人們在清早晨練。那時候,我記得也曾到這裏來跑過步,並練過拳擊。我問小邪是否來過。
“哪天晚上也要經過這裏?談戀愛就像練拳擊一樣,天天來。”說完她嗬嗬直笑。
我停在原地,把廣場來迴掃了一圈:這裏也變了。但就是不知道變在哪裏。
“當三峽大壩完全竣工的時候,”小邪感歎說,“這兒將真的就不複存在了,可那將是永遠永遠的過去了。遺憾啊。”
“遺憾啊。”我跟著說。
“遺憾!”小邪重複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