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神機軍師”朱武自然不怕,沒什麽問題,他腦子裏麵有計謀,出個差的他倒是也不怕,在原著裏麵,那“智多星”吳用還有下山帶著啞道童李逵去賺盧俊義的出外差時刻,他朱武怎麽不行?
而“赤發鬼”劉唐則是糊裏糊塗的就被安排出差去了,不過他一看有朱武跟著去,那自己幹脆就聽命令好了。
卻說那朱武領了命,便和劉唐收拾行裝,準備下山。
朱武先和劉唐吩咐道:“劉唐兄弟,此一行,我二人要去太湖地麵,那太湖往日裏水匪盤踞,水路複雜得很,聽聞至今仍有水匪盤踞在湖中,不是個良善去處,此行務必要聽我號令行事。”
“赤發鬼”劉唐聞言點了點頭道:“全憑先生吩咐。”
朱武當即給自己和劉唐換了衣裝,自己穿上一身全真道人的服飾,又叫劉唐換了衣服,盤了他那頭赤發,帶了梁冠,披上法衣,扮做一個捉鬼的天師之態。
“哈哈,劉唐兄弟,你這打扮,再有你這發色,端的像一個捉鬼的鍾馗!”
打扮完了,朱武一看劉唐的模樣,不由得發笑。
劉唐穿著這身衣服,拿來銅鏡一看自己樣貌,怎麽看怎麽別扭!
“先生,叫我打扮成如斯模樣,唱戲也似,頗是難看,卻是為何?”
劉唐發問,朱武對答,“這一遭行走江湖,需少惹人注目,劉唐兄弟是老江湖,豈不知這江湖行走,扮做僧道尼姑可少惹是非。”
朱武這話說的不錯,這古代人迷信,哪怕是劫匪,那也一般不會搶和尚老道,一來行腳僧道沒什麽油水,二來也怕得罪了出家人遭報應。
你像是小偷都有規矩,偷歸偷,僧道尼姑不偷,孤兒寡母不偷,女人小孩不偷。
前兩個是不偷這些人,後一個是說不能幫人偷小孩和拐賣婦女,那叫拍花子,古代也叫“人牙子”,那是個每分錢都滴血的買賣。
打扮停當,朱武拿一個幡杆旗幌裹了雙刀在內背在身上,“赤發鬼”劉唐則自背了一口漏塵斬鬼刀在背上,二人即刻下山,直奔太湖而去。
且說朱武與劉唐離了梁山,徑直取大路奔太湖而而去,因狄泉吩咐,其事緊急,故而二人朝九晚五,整日趕路。
約莫三五日路程,朱武與劉唐便到了太湖之濱,這兩人都不是南方人,從未來過太湖,不識得路徑,便到了鄰湖漁村去尋人問路。
但見太湖湖水廣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遠比水泊梁山要長遠廣大,朱武不由得感歎,“久聞太湖水麵廣闊,昔日哲宗年間,湖內有女匪首熊雙飛等七十二寨盤踞,有數萬之眾,後被朝廷剿滅,如今若有豪傑占據此處,未必不能成事啊!”
“管他魚鱉蝦蟹,你我隻管拿人,帶迴山寨了事。”
“赤發鬼”劉唐可是沒這份心情。
朱武與劉唐到了村裏去尋人問路,見岸邊有條大漢曬網,便來唱了聲“無量天尊”,與那人見了禮。
“這位兄台,在下有一不情之請,不知可否言明?”
那漢子轉過身來,但見他渾身上下古銅也似的肌膚,銅澆鐵鑄一般的身板,精赤上身,項上帶著魚骨哨,約莫一二十歲年紀,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好生威猛。
“道長有何事,但說無妨!”
“敢問這太湖之中,可有一處叫做榆柳莊的去處嗎?”
朱武話音剛落,那漢子臉色就是一變,“道長問那去處做甚?”
“聽聞那裏有四位好漢,特去拜見。”
“道長是……”
那漢子聽聞朱武如此說,便懷疑起朱武的身份來了。
“先請教兄台高名。”
朱武倒是不先挑明身份,他得看看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麽身份。
“在下姓耿,名明初,與兄弟居於此地,打漁為生,倒也識得那榆柳莊中海盜……隻是不知道長是……”
“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兄弟帶我們去一處僻靜所在,自當相告。”
朱武說罷,那耿明初便道:“好,觀道長與這位捉鬼天師不是尋常人物,切隨我到家敘談如何?”
“如此最好,耿兄弟請!”
朱武禮數不缺,這要是讓劉唐來問路,就不可能有這種效果。
朱武、劉唐隨那耿明初到了他們家中,但見家徒四壁,隻是大窩棚一個,內裏竹架床上躺著一人,被耿明初喊醒,乃是耿明初兄弟耿明達。
“道長,我兄弟二人乃是太湖中的漁戶,識得那榆柳莊費保一夥,他們乃是湖中盜匪,本事厲害,你們為何要尋他們?”
耿明初、耿明達這耿氏兄弟是《說嶽全傳》裏麵的人物,原是太湖中的漁民,自幼以船為生、以水為命,練就了一身好水下本領。
在水匪占據太湖欺壓百姓的時代,耿氏兄弟曾和水寇楊虎有過數輪較量,都以平手結局。
楊虎與他們二人結拜為兄弟,但是,耿氏兄弟正直善良,不肯入夥,且住嶽家軍平定太湖水寇時,在嶽飛麾下效力,打入水寇內部裏應外合平定了太湖。
此後,耿氏兄弟跟隨嶽家軍征討洞庭湖楊幺,和阮良都是嶽家軍水軍大將,曾在大破五方陣。
這兩個人在《說嶽全傳》裏麵大概是三十多歲,現在則是二十多出頭的小夥子。
這兩兄弟以往打漁的時候曾經也被榆柳莊“赤須龍”費保他們給搶過,他們也打過幾次,論水下功夫,他們都差不多,但是費保他們一夥是四個人,比耿家兄弟多兩個人,所以他們打不過,隻能遠離那榆柳莊。
太湖水域河湖相間,水係密布,當初太湖裏麵的水匪很多,往往小股出擊,得手後迅疾遁去,浙江剿匪則竄逃蘇州,江蘇剿匪則流竄浙江,打遊擊戰一樣。
這兩兄弟幼時隨父母在太湖過活,深受熊雙飛得太湖匪徒之害,本以為現在沒什麽了,結果又冒出來一個榆柳莊的“太湖四傑”。
其實,太湖水匪這一群體更像是一個滋生在太湖水域,能夠自我修複的大毒瘤。
現在江南受到了花石綱的迫害,尤其是太湖流域,因為那該死的宋徽宗喜歡太湖石,所以把太湖區域的老百姓禍害得不輕。
原本遇到些天災,江淮、兩湖、山東、河南等地的災民活不下去,就多會南逃,其中大部分都會聚集在太湖流域。
而這些流民在江南不能生存時,要麽餓死,要麽淪為匪盜。
更別提現在這個世道,拜大王八蛋宋徽宗和小王八蛋朱勔所賜,江南已經被禍害的烏煙瘴氣,老百姓苦不堪言,現在太湖裏麵的湖匪海盜又多了起來,有點死灰複燃的趨勢。
“實不相瞞,我二人乃是水泊梁山上的頭領,在下‘神機軍師’朱武,這位是‘赤發鬼’劉唐,今番前來,是為請那榆柳莊四人前往梁山共襄義舉的。”
要是別人,朱武定然不會坦然相告,但朱武看得出,這耿家兄弟性情耿直,坦言相告無妨。
“原來是梁山好漢啊!”
耿明初與耿明達驚叫出聲,他們早聽聞了梁山的名聲,都說道:“久聞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劫取了蔡太師生辰綱,還於近日戰敗了高太尉親戚高廉,真個出氣!”
這兩個人不知道朱勔現在也被綁在梁山,要是知道了,必然高興的合不攏嘴!
“我二人不識得水路,也不知道如何入湖,還請兩位兄弟幫我,小可願意重金酬謝!”
朱武取出銀兩,耿家兄弟堅決不收,耿明初開口道:“朱頭領,你們梁山為我等大宋百姓出了一口惡氣,自當相助你們前往,隻是那費保一夥自號‘太湖四傑’,平素目中無人,隻怕難以勸說他們入夥。”
“無妨,二位兄弟,有你二人相助,我自有辦法降伏他們!”
朱武已有成竹在胸,自然毫無懼怕。
卻說那耿家兄弟對朱武與劉唐也是殷勤相待,弄來太湖水產,活剖紅鮮鱗,香烹綠頭鱉,旋蒸紫蓋蟹,活煮紅殼蝦,再給配上那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米,嬌藕老蓮芹,再加慈菇茭白蓴菜鮮蓮子,皆是江南風味,別具一格。
朱武並劉唐都是北方人,幾時才領略到這江南風光?與耿家兄弟共溫黃酒,先說計策,又談論些江湖上你來我往,爾虞我詐之事確實快活。
朱武與劉唐在這耿家兄弟處安歇,夜半三更,那“赤發鬼”劉唐起夜小解,隻來到了那屋後放尿,卻見有個矮小人自水邊偷偷摸摸,在那裏拽栓船韁繩。
“赤發鬼”劉唐心說,此人八成是個偷船的賊人,於是岸在地上撿了塊石頭在手,用力貫去,正打在那人脊背上。
那人被石塊打中吃了一跌,險些落水,迴身就罵,那“赤發鬼”劉唐是一員步將,卻是腳快,當即趕將上去,把那人揪住。
“鬼!鬼啊!”
那人在夜間見到那劉唐朱砂也似發色,還以為是五通神顯靈,真太歲夜遊,當場嚇得腰腿軟了,手裏麵隻管掏出一隻黑驢蹄子,往劉唐身上打去,被劉唐劈手格過。
“看清楚了!你爺爺我乃是活人!你這蟊賊!竟敢偷盜船舶!”
這小子被劉唐一把揪住,逃脫不得,隻得求饒道:“好漢饒我性命,小人時遷再不敢了!”
“你偷船做什麽,快快從實招來!”
此人,正是那“鼓上蚤”時遷!
他本是盜墓為生,但這年月困苦,平民百姓那亂墳崗中盜不得什麽東西,那些大墓一來他一個人難以盜取,而來曆朝曆代的帝王墳墓,大多都被盜得幹淨了,他也多日不曾發跡,隻得偷雞摸狗度日。
近日,他聽聞昔日太湖匪首熊雙飛在湖中藏匿的不少寶物,在官家采太湖石時發現,於是便有心來太湖裏尋找財寶,於是夜半便欲偷船入湖。
這小子綽號鼓上蚤,高唐州人氏,盜墓賊出身,因偷雞被祝家莊活捉,引得三打祝家莊。
雖然他給梁山惹了麻煩,但也立了不少功勞,他時遷並不以摧城拔寨的武功見長,論武力值那是戰五渣,但他身上有著旁人無法取代的好處。
這小子身負輕功,飛簷走壁,躥房越脊,高來高去,陸地飛騰,實在是刺探情報、敵後破壞的一把好手,和那《隋唐演義》裏麵的“小白猿”侯君集還有《三俠五義》裏麵的“南俠”,“禦貓”展昭展雄飛。
時遷層多次深入敵後“作戰”,東京盜徐寧家傳寶甲、大名府火燒翠雲樓、刺探曾頭市、撞鍾法華寺、火燒濟州、火燒寶嚴寺、臥底蓋州城、火燒獨鬆關、火燒昱嶺關,他的裏應外合,在很大程度上對於這些戰鬥起到了決定戰局的關鍵作用。
甚至,狄泉也曾經認為,雖然時遷在梁山上的排位不高,梁山卻絕對不能少了時遷。
梁山大聚義時,時遷排第一百零七位,上應“地賊星”,擔任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征方臘後病死於杭州,追封義節郎,多少有點委屈他。
時遷在後世被盜賊奉為祖師爺,尊為“賊神菩薩”,很多地方還建有時遷廟,對他加以供奉。
而狄泉現在也確實缺少這種可以充當特工的人才,畢竟不管是白勝還是樂和,他們也都隻能用正常手段來探聽情報。
而這“鼓上蚤”時遷,他能飛簷走壁,能夠探聽來的情報也勢必要比別人多。
“劉唐兄弟,出了何事?”
屋內“神機軍師”朱武,與耿明初、耿明達兄弟聽見了響動,一發披了衣服出去查看,見“赤發鬼”劉唐在碼頭上捉住一人。
“捉住一個偷船的賊!”
劉唐說道。
“神機軍師”朱武走上前來,借著燈光一看,但見那時遷手裏還捏著個黑驢蹄子,便知道時遷乃是個盜墓賊,不由得發笑說道:“你這人原本是個土賊,怎的不在地下幹活,反而跑到了這水上來偷船?卻是你命裏該著,撞在了我們手裏,今番想要活命,需聽我吩咐,不得有半分遲誤!”
“神機軍師”朱武自然不怕,沒什麽問題,他腦子裏麵有計謀,出個差的他倒是也不怕,在原著裏麵,那“智多星”吳用還有下山帶著啞道童李逵去賺盧俊義的出外差時刻,他朱武怎麽不行?
而“赤發鬼”劉唐則是糊裏糊塗的就被安排出差去了,不過他一看有朱武跟著去,那自己幹脆就聽命令好了。
卻說那朱武領了命,便和劉唐收拾行裝,準備下山。
朱武先和劉唐吩咐道:“劉唐兄弟,此一行,我二人要去太湖地麵,那太湖往日裏水匪盤踞,水路複雜得很,聽聞至今仍有水匪盤踞在湖中,不是個良善去處,此行務必要聽我號令行事。”
“赤發鬼”劉唐聞言點了點頭道:“全憑先生吩咐。”
朱武當即給自己和劉唐換了衣裝,自己穿上一身全真道人的服飾,又叫劉唐換了衣服,盤了他那頭赤發,帶了梁冠,披上法衣,扮做一個捉鬼的天師之態。
“哈哈,劉唐兄弟,你這打扮,再有你這發色,端的像一個捉鬼的鍾馗!”
打扮完了,朱武一看劉唐的模樣,不由得發笑。
劉唐穿著這身衣服,拿來銅鏡一看自己樣貌,怎麽看怎麽別扭!
“先生,叫我打扮成如斯模樣,唱戲也似,頗是難看,卻是為何?”
劉唐發問,朱武對答,“這一遭行走江湖,需少惹人注目,劉唐兄弟是老江湖,豈不知這江湖行走,扮做僧道尼姑可少惹是非。”
朱武這話說的不錯,這古代人迷信,哪怕是劫匪,那也一般不會搶和尚老道,一來行腳僧道沒什麽油水,二來也怕得罪了出家人遭報應。
你像是小偷都有規矩,偷歸偷,僧道尼姑不偷,孤兒寡母不偷,女人小孩不偷。
前兩個是不偷這些人,後一個是說不能幫人偷小孩和拐賣婦女,那叫拍花子,古代也叫“人牙子”,那是個每分錢都滴血的買賣。
打扮停當,朱武拿一個幡杆旗幌裹了雙刀在內背在身上,“赤發鬼”劉唐則自背了一口漏塵斬鬼刀在背上,二人即刻下山,直奔太湖而去。
且說朱武與劉唐離了梁山,徑直取大路奔太湖而而去,因狄泉吩咐,其事緊急,故而二人朝九晚五,整日趕路。
約莫三五日路程,朱武與劉唐便到了太湖之濱,這兩人都不是南方人,從未來過太湖,不識得路徑,便到了鄰湖漁村去尋人問路。
但見太湖湖水廣闊,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遠比水泊梁山要長遠廣大,朱武不由得感歎,“久聞太湖水麵廣闊,昔日哲宗年間,湖內有女匪首熊雙飛等七十二寨盤踞,有數萬之眾,後被朝廷剿滅,如今若有豪傑占據此處,未必不能成事啊!”
“管他魚鱉蝦蟹,你我隻管拿人,帶迴山寨了事。”
“赤發鬼”劉唐可是沒這份心情。
朱武與劉唐到了村裏去尋人問路,見岸邊有條大漢曬網,便來唱了聲“無量天尊”,與那人見了禮。
“這位兄台,在下有一不情之請,不知可否言明?”
那漢子轉過身來,但見他渾身上下古銅也似的肌膚,銅澆鐵鑄一般的身板,精赤上身,項上帶著魚骨哨,約莫一二十歲年紀,是個年輕的小夥子,好生威猛。
“道長有何事,但說無妨!”
“敢問這太湖之中,可有一處叫做榆柳莊的去處嗎?”
朱武話音剛落,那漢子臉色就是一變,“道長問那去處做甚?”
“聽聞那裏有四位好漢,特去拜見。”
“道長是……”
那漢子聽聞朱武如此說,便懷疑起朱武的身份來了。
“先請教兄台高名。”
朱武倒是不先挑明身份,他得看看這個人到底是個什麽身份。
“在下姓耿,名明初,與兄弟居於此地,打漁為生,倒也識得那榆柳莊中海盜……隻是不知道長是……”
“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兄弟帶我們去一處僻靜所在,自當相告。”
朱武說罷,那耿明初便道:“好,觀道長與這位捉鬼天師不是尋常人物,切隨我到家敘談如何?”
“如此最好,耿兄弟請!”
朱武禮數不缺,這要是讓劉唐來問路,就不可能有這種效果。
朱武、劉唐隨那耿明初到了他們家中,但見家徒四壁,隻是大窩棚一個,內裏竹架床上躺著一人,被耿明初喊醒,乃是耿明初兄弟耿明達。
“道長,我兄弟二人乃是太湖中的漁戶,識得那榆柳莊費保一夥,他們乃是湖中盜匪,本事厲害,你們為何要尋他們?”
耿明初、耿明達這耿氏兄弟是《說嶽全傳》裏麵的人物,原是太湖中的漁民,自幼以船為生、以水為命,練就了一身好水下本領。
在水匪占據太湖欺壓百姓的時代,耿氏兄弟曾和水寇楊虎有過數輪較量,都以平手結局。
楊虎與他們二人結拜為兄弟,但是,耿氏兄弟正直善良,不肯入夥,且住嶽家軍平定太湖水寇時,在嶽飛麾下效力,打入水寇內部裏應外合平定了太湖。
此後,耿氏兄弟跟隨嶽家軍征討洞庭湖楊幺,和阮良都是嶽家軍水軍大將,曾在大破五方陣。
這兩個人在《說嶽全傳》裏麵大概是三十多歲,現在則是二十多出頭的小夥子。
這兩兄弟以往打漁的時候曾經也被榆柳莊“赤須龍”費保他們給搶過,他們也打過幾次,論水下功夫,他們都差不多,但是費保他們一夥是四個人,比耿家兄弟多兩個人,所以他們打不過,隻能遠離那榆柳莊。
太湖水域河湖相間,水係密布,當初太湖裏麵的水匪很多,往往小股出擊,得手後迅疾遁去,浙江剿匪則竄逃蘇州,江蘇剿匪則流竄浙江,打遊擊戰一樣。
這兩兄弟幼時隨父母在太湖過活,深受熊雙飛得太湖匪徒之害,本以為現在沒什麽了,結果又冒出來一個榆柳莊的“太湖四傑”。
其實,太湖水匪這一群體更像是一個滋生在太湖水域,能夠自我修複的大毒瘤。
現在江南受到了花石綱的迫害,尤其是太湖流域,因為那該死的宋徽宗喜歡太湖石,所以把太湖區域的老百姓禍害得不輕。
原本遇到些天災,江淮、兩湖、山東、河南等地的災民活不下去,就多會南逃,其中大部分都會聚集在太湖流域。
而這些流民在江南不能生存時,要麽餓死,要麽淪為匪盜。
更別提現在這個世道,拜大王八蛋宋徽宗和小王八蛋朱勔所賜,江南已經被禍害的烏煙瘴氣,老百姓苦不堪言,現在太湖裏麵的湖匪海盜又多了起來,有點死灰複燃的趨勢。
“實不相瞞,我二人乃是水泊梁山上的頭領,在下‘神機軍師’朱武,這位是‘赤發鬼’劉唐,今番前來,是為請那榆柳莊四人前往梁山共襄義舉的。”
要是別人,朱武定然不會坦然相告,但朱武看得出,這耿家兄弟性情耿直,坦言相告無妨。
“原來是梁山好漢啊!”
耿明初與耿明達驚叫出聲,他們早聽聞了梁山的名聲,都說道:“久聞梁山好漢替天行道,劫取了蔡太師生辰綱,還於近日戰敗了高太尉親戚高廉,真個出氣!”
這兩個人不知道朱勔現在也被綁在梁山,要是知道了,必然高興的合不攏嘴!
“我二人不識得水路,也不知道如何入湖,還請兩位兄弟幫我,小可願意重金酬謝!”
朱武取出銀兩,耿家兄弟堅決不收,耿明初開口道:“朱頭領,你們梁山為我等大宋百姓出了一口惡氣,自當相助你們前往,隻是那費保一夥自號‘太湖四傑’,平素目中無人,隻怕難以勸說他們入夥。”
“無妨,二位兄弟,有你二人相助,我自有辦法降伏他們!”
朱武已有成竹在胸,自然毫無懼怕。
卻說那耿家兄弟對朱武與劉唐也是殷勤相待,弄來太湖水產,活剖紅鮮鱗,香烹綠頭鱉,旋蒸紫蓋蟹,活煮紅殼蝦,再給配上那青蘆筍,水荇芽,菱角雞頭米,嬌藕老蓮芹,再加慈菇茭白蓴菜鮮蓮子,皆是江南風味,別具一格。
朱武並劉唐都是北方人,幾時才領略到這江南風光?與耿家兄弟共溫黃酒,先說計策,又談論些江湖上你來我往,爾虞我詐之事確實快活。
朱武與劉唐在這耿家兄弟處安歇,夜半三更,那“赤發鬼”劉唐起夜小解,隻來到了那屋後放尿,卻見有個矮小人自水邊偷偷摸摸,在那裏拽栓船韁繩。
“赤發鬼”劉唐心說,此人八成是個偷船的賊人,於是岸在地上撿了塊石頭在手,用力貫去,正打在那人脊背上。
那人被石塊打中吃了一跌,險些落水,迴身就罵,那“赤發鬼”劉唐是一員步將,卻是腳快,當即趕將上去,把那人揪住。
“鬼!鬼啊!”
那人在夜間見到那劉唐朱砂也似發色,還以為是五通神顯靈,真太歲夜遊,當場嚇得腰腿軟了,手裏麵隻管掏出一隻黑驢蹄子,往劉唐身上打去,被劉唐劈手格過。
“看清楚了!你爺爺我乃是活人!你這蟊賊!竟敢偷盜船舶!”
這小子被劉唐一把揪住,逃脫不得,隻得求饒道:“好漢饒我性命,小人時遷再不敢了!”
“你偷船做什麽,快快從實招來!”
此人,正是那“鼓上蚤”時遷!
他本是盜墓為生,但這年月困苦,平民百姓那亂墳崗中盜不得什麽東西,那些大墓一來他一個人難以盜取,而來曆朝曆代的帝王墳墓,大多都被盜得幹淨了,他也多日不曾發跡,隻得偷雞摸狗度日。
近日,他聽聞昔日太湖匪首熊雙飛在湖中藏匿的不少寶物,在官家采太湖石時發現,於是便有心來太湖裏尋找財寶,於是夜半便欲偷船入湖。
這小子綽號鼓上蚤,高唐州人氏,盜墓賊出身,因偷雞被祝家莊活捉,引得三打祝家莊。
雖然他給梁山惹了麻煩,但也立了不少功勞,他時遷並不以摧城拔寨的武功見長,論武力值那是戰五渣,但他身上有著旁人無法取代的好處。
這小子身負輕功,飛簷走壁,躥房越脊,高來高去,陸地飛騰,實在是刺探情報、敵後破壞的一把好手,和那《隋唐演義》裏麵的“小白猿”侯君集還有《三俠五義》裏麵的“南俠”,“禦貓”展昭展雄飛。
時遷層多次深入敵後“作戰”,東京盜徐寧家傳寶甲、大名府火燒翠雲樓、刺探曾頭市、撞鍾法華寺、火燒濟州、火燒寶嚴寺、臥底蓋州城、火燒獨鬆關、火燒昱嶺關,他的裏應外合,在很大程度上對於這些戰鬥起到了決定戰局的關鍵作用。
甚至,狄泉也曾經認為,雖然時遷在梁山上的排位不高,梁山卻絕對不能少了時遷。
梁山大聚義時,時遷排第一百零七位,上應“地賊星”,擔任走報機密步軍頭領,征方臘後病死於杭州,追封義節郎,多少有點委屈他。
時遷在後世被盜賊奉為祖師爺,尊為“賊神菩薩”,很多地方還建有時遷廟,對他加以供奉。
而狄泉現在也確實缺少這種可以充當特工的人才,畢竟不管是白勝還是樂和,他們也都隻能用正常手段來探聽情報。
而這“鼓上蚤”時遷,他能飛簷走壁,能夠探聽來的情報也勢必要比別人多。
“劉唐兄弟,出了何事?”
屋內“神機軍師”朱武,與耿明初、耿明達兄弟聽見了響動,一發披了衣服出去查看,見“赤發鬼”劉唐在碼頭上捉住一人。
“捉住一個偷船的賊!”
劉唐說道。
“神機軍師”朱武走上前來,借著燈光一看,但見那時遷手裏還捏著個黑驢蹄子,便知道時遷乃是個盜墓賊,不由得發笑說道:“你這人原本是個土賊,怎的不在地下幹活,反而跑到了這水上來偷船?卻是你命裏該著,撞在了我們手裏,今番想要活命,需聽我吩咐,不得有半分遲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