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待那聶瞑準備使出絕招“白虹貫日”之時,但見野豬林裏麵突然傳來了一陣騷動。


    定睛一看,竟然是一群野豬從樹林子裏衝了出來!


    畢竟,這地方是“野豬林”,要是沒有野豬經常出沒,還能叫“野豬林”嗎?


    野豬林裏麵野獸極多,其中就這野豬的數量是最多的,不知道多少英雄好漢的身子被害死在這野豬林裏麵,被啃成了白骨。


    俗話說“一豬二熊三老虎”,雖然這個排序並不是根據戰鬥力強弱,而是根據這些動物與人相遇的機會以及見到人後對人的主動攻擊性而排列的,但是,野豬能與熊、老虎自然界中頂級的食肉動物相提並論,已然證明了它們的實力。


    野豬是群居動物,成群結隊的野豬,那衝擊力可不亞於狂奔的牛群。


    不管是“大刀”關勝,還是“井木犴”郝思文,亦或是聶瞑,誰都沒見過這麽多的野豬,足有一百多隻,大大小小,浩浩蕩蕩的跑了過來。


    聶瞑是刺客出身,輕功自然了得,雙腳在樹木上一借力,“蹭”的一下子,就已經上樹躲避了。


    聶瞑選的這樹,一個抱不過來,這樣的大樹才能安全!


    基於野豬的衝撞力完全可以將手腕粗的樹撞斷,所以聶瞑直接挑選了一棵粗的樹上樹。


    野豬雖然看起來腿不長,但是它的奔跑速度可達40公裏每小時以上,而且它的耐力很強,可以連續奔跑10公裏,在這種耐力和速度麵前,人想要跑贏野豬顯然是不可能的。


    除非你有“神行太保”戴宗和“神駒子”馬靈的那種速度,不然靠雙腿別想跑的過野豬。


    所以,聶瞑想要活命就隻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上樹。


    而關勝和郝思文也沒有見過這麽多的野豬,當下便要閃避,他們都有馬匹,按說應該躲得過去。


    結果,郝思文坐下那匹馬叫野豬群給直接嚇得驚了,不聽使喚,差點沒把郝思文給甩下馬背。


    而關勝的赤兔馬,那是優良的戰馬,沒受影響,關勝心說眼下這節骨眼上可耽誤不得,於是伸手便把郝思文從馬背上拽了過來,一把放在自己的馬背上,然後催動赤兔馬就往野豬林林子外麵衝去。


    而那聶瞑在樹上向下去看,但見那些野豬衝到了那匹驚馬之前,便主動讓開,並沒有直接撞上去。


    聶瞑暗自腹誹,這野豬還這麽講道理?


    結果,這群野豬剛剛過去,聶瞑就看到了一隻體型巨大的野豬出現在了視野裏麵!


    這隻野豬,把聶瞑都驚呆了,太大了!


    這野豬不同於其它直立行走的野獸,是四腳著地走路,即便如此,這隻野豬的身高也有兩米左右。


    聶瞑這輩子見過的野豬都沒有這隻野豬這麽大的,站在那裏渾身黑褐色的鬃毛唯獨在脖頸後方的鬃毛是棕紅色的,兩隻尖耳,那耳朵的大小簡直像是兩柄尖刀!


    那又硬又粗的長嘴,幾乎是有常人一條手臂的長短,那大腦袋,像塊巨石又像一座山峰。


    這隻野豬,就是蹲坐下去,那體重也能壓死兩個人啊!


    比起剛才那些大大小小的野豬,這隻大野豬明顯是“目中無人”,直接走了過來,兩棵小樹竟然直接被它撞倒了!


    野豬的嘴裏麵伸出來了兩顆碩大的獠牙,恰如彎刃鉤子形狀,又像是兩把鐮刀,還像是像那大水牛身上粗大的牛角,底部發烏,頂部發亮。


    這兩隻獠牙像兩把彎彎的鋼刀,別說是人類,就是山林裏的熊羆、虎豹,隻怕也是不敢輕易招惹。


    而那野豬鼻孔中噴出來的氣流,像兩股旋風,“唿哧!唿哧!”將麵前地上的落葉吹得四散紛飛。


    這野豬,簡直要成精了!


    聶瞑這樣不把命當做性命的刺客,也是大氣不敢出一聲,要是被這隻野豬發現了自己,自己肯定是迴不成!


    隻見下麵的那匹馬見到了那隻野豬,直接被嚇得當場癱軟在地,而那隻野豬也是絲毫都不客氣,直接用前蹄踩了兩下地,之後加速衝向了那匹馬。


    這一下,野豬跑起來,聶瞑在樹上都感覺到了晃動!


    一聲哀嚎過後,那匹馬竟然被那隻野豬用獠牙挑飛了,直接被野豬那尖利的長牙直接把它的肚腹挑開,在半空中,馬的五髒六腑就已經撒了一地!血腥味瞬間彌漫在野豬林之中。


    聶瞑觀察著這隻野豬的狀況,想從它的身上找出一些弱點來。


    他知道,野豬的嗅覺可不比狗要差,要是這死馬的血腥味不足以掩蓋聶瞑身上的氣味,隻怕是他也要完蛋!


    雖然他爬上的這棵樹很粗大,但是以這隻野豬的體型,在幾次撞擊之後,也是可以把樹撞倒的。


    聶瞑看了半天,他能夠下手的部位,那也隻有那隻眼睛,隻有眼睛,才是它的要害部分和聶瞑唯一的目標。


    至於其他部位,聶瞑進行了細致的觀察,她渾身上下均蹭滿了厚厚的鬆樹油子和一層厚厚的的沙子泥土。


    這是因為野豬的生存習慣所造成的,除了野豬,狗熊其實也有這種生活習慣。


    在大森林下麵,它們吃飽了就蹭癢,能裸露著的身體部分,均蹭滿了厚厚黏亮的鬆樹油子,洗完澡又喜歡在河灘上曬太陽。


    而野豬還喜歡在泥潭裏麵打滾,這樣的情況,一來二去,野豬的全身上下就自然形成了一層厚厚的盔甲。


    再加上野豬本身就是皮糙肉厚的動物,再加上這隻野豬的體型,這皮毛,堪稱刀槍不入,比鋼板還硬啊!


    所以說,在這隻野豬身上,聶瞑覺得,除了眼睛,糞門和肚皮下方,剩下的地方是無法一擊必殺的。


    而聶瞑正在思考的時候,那隻野豬似乎也是聞到了聶瞑的氣味,開始四處尋找。


    但是,聶瞑比較幸運,他身在高處,而豬的抬頭角度不能超過20度,而且目標也隻能是地麵上的東西。


    所以,這隻野豬是看不見聶瞑的。


    這個是因為豬的前額,(這個部位俗稱“豬頭肉”)非常的高,擋住了它的視線,所以豬隻能前視。


    其次,豬頸椎是直的,脖子又短,肉又厚,沒有伸縮彈性,所以根本無法抬頭。


    再次,豬的後脊椎骨中與人相比少了個軟骨,抬頭更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聶瞑這迴沒有被野豬給看到,也算是勉強撿迴一條命。


    但是,聶瞑卻沒有想到,那隻野豬準備轉身離去的時候,竟然用身子撞了一下他藏身的那棵樹。


    雖然說那棵樹的粗細程度,不至於被那隻野豬一撞就被撞倒了,但是那棵樹被撞的直接一震,聶瞑踩的樹幹一個搖晃,一下子就折斷在半空中了!


    這下好了,沒了立足點,聶瞑直接掉下去了!


    雖然說,聶瞑的輕功確實是不錯的,但是輕功也得借力才行,他在半空中直接掉了下來,怎麽可能借的了力?


    而他落下去的地方,正是那隻野豬所在的地方。


    聶瞑隻能拔出紫電劍,此時要是掉下去,不被那野豬殺了,也得摔個半死。


    與其如此,他更願意嚐試一下,想殺掉那支野豬,那樣也許還有一線生路。


    按說,一個不怕死的人,是適合當刺客的,但是,聶瞑現在是有家有室的人了,為了老婆孩子,心裏麵的求生欲也是很強烈的。


    也正因為如此,在此刻他的身體之中,爆發出來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在下降的同時調整好了角度,竟然在半空中使出了那一招“白虹貫日”。


    而今天這一招的“白虹貫日”,還帶著聶瞑下降時所帶著的慣性力量,如果能夠刺中地方,以紫電劍的鋒利程度,也許可以將那隻野豬殺死!


    說時遲,那時快,但見紫電劍劍光一閃,瞬間就沒入了野豬的眼睛裏麵,這一劍,自然是可以從眼睛直插入大腦裏麵,這隻野豬自然是沒得救了!


    而聶瞑也不輕鬆,他在刺中了野豬眼睛的同時,叫那隻大野豬的長牙也把聶瞑直接挑飛了出去!


    這一下,聶瞑也遭受了重創,直接飛了出去,後背重重的撞在了一棵大樹上,直接昏死了過去……


    而此時,關勝與郝思文又折返了迴來……


    與此同時,梁山之上,“神機軍師”朱武已經派出了四路人馬前去尋找“小旋風”柴進柴大官人。


    朱武號稱“神機軍師”,自然頭腦不簡單。


    他派出的第一路人馬,是“金毛犬”段景住,從河北往雲南去的道路上找。


    雖然可能性不大,但是柴進的親戚,他們柴家人裏麵在雲南有世襲王位,保不齊柴進會去找人家撐腰,還是需要人去找一找。


    第二路人馬,朱武派出的是“白日鼠”白勝,從河北往東京一路上去找。


    朱武考慮到的是柴進會不會拿著“丹書鐵券”去東京告禦狀討要說法,畢竟這個東西確實要是拿到了皇帝麵前,皇帝還是不能不理的。


    雖然,這條的可能性也不大,皇帝在京城,那奸臣們也在京城,柴進要是到了京城,肯定是逃不過奸臣們的眼睛,那是以肉身投餒虎,自投羅網。


    但是,有沒有這種可能性呢?確實是有,那就得去找找。


    第三路,“神機軍師”朱武派遣的是“拚命三郎”石秀,從梁山往滄州的必經之路上尋找。


    因為之前“鐵叫子”樂和從柴進莊上的下人那裏了解到了柴進有來梁山避禍的想法,所以這一路上也得派人尋找一下,看看柴進是還沒到,還是遇險了。


    第四路,“神機軍師”朱武則是派遣了“赤發鬼”劉唐下山,專一去訪問山東、河北各處的山頭,看看有沒有人劫了柴進。


    因為朱武也料想到,現在這世道不太平,河北到山東的路上,經過的是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黃泥岡、白沙塢、野雲渡、赤鬆林、劉郎浦、枯鬆澗等十幾個險惡去處,到處那都是強人出沒的地盤。


    雖說“小旋風”柴進的江湖名望很高,但是也不敢保證那些土匪會不會見財起意劫了柴進,所以,“神機軍師”朱武派遣“赤發鬼”劉唐下山,去拜訪一下各個山頭,看看哪個動了柴大官人。


    若是小山頭,劫了柴進,以“赤發鬼”劉唐的武力值,直接就滅了。


    若是大山頭,“赤發鬼”劉唐也能全身而退迴來報信,畢竟江湖上的土匪裏麵,武藝能夠勝過“赤發鬼”劉唐的,並不多。


    而梁山之上,周侗見自己這幾個小徒弟全都到了梁山上,不想叫他們久留,便要帶他們迴去麒麟村,狄泉與林衝、武鬆苦勸不住,周侗執意要走。


    而周侗臨走之前,則是留下了自己撰寫的三本武學秘籍給了狄泉、林衝和武鬆。


    給狄泉的,是周侗的恩師“平南王”金台自撰寫的《金台拳譜》。


    這本著作裏凝結了金台畢生所學,曾經被武術武林人士追捧,書中包含了很多內容,例如八卦拳、猴拳等,降妖拳等等,記錄了三百多種拳術。


    周侗之前已經傳授了狄泉九箭定太平與白練紫金錘,現在又把自己恩師的拳譜傳給了狄泉,足見他對狄泉的看中。


    其實,周侗這些天見識了狄泉身上的武功,雖然花樣繁多,樣樣都是絕學,但是狄泉真正精通的並不多,是雜而不純,博而不精。


    周侗把金台的拳譜傳給他,隻是想讓他能夠集合百家之長,融會貫通,然後再自創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套路出來。


    以周侗來看,狄泉完全是有這個悟性的,就算是他不能自創武功,那學了金台拳譜之後,他也是會幾百門拳術的人了,臨陣對敵,三百多種拳術,成千上萬的招式,這一招不行,總有下一招可以應付,也能成就神功。


    而給林衝的,則是他近年發明的“五步十三槍戳腳”,這主要是步下的槍法,傳給了林衝,林衝的步下功夫隻怕要更上一層樓。


    給武鬆的,則是周侗自創的“周侗棍”,周侗認為武鬆天生神力,但是用雙刀作為武器,不能夠把他的全部力量展現出來,如果可能,用一條大棍,配合吸取了少林剛猛棍術的“周侗棍”,也是更強的選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