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宋江商議跳槽之事,這邊狄泉全速前進,他欲在石碣村給答裏孛看貨,不能把她引到梁山。


    他早就叫孫安帶著磨好的辣椒粉先行在石碣村等待。


    石碣村是阮氏三雄的老家,一村子的人,不是沾親就是帶故,因為靠近了梁山泊的緣故,官軍和官吏都不敢來石碣村,村民不但少被掛了幾層油,還免去了他們不少的徭役攤派。


    也因此,石碣村村民對梁山上的人態度友好。


    狄泉心說終於要到了,現在自己就該想一想自己如何要價了。


    這辣椒是自己獨有的農作物,要是說這普天之下,全世界隻有他這裏有,這句話他不敢說,畢竟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的原產地還有這種植物。


    但是,在明朝中期以前,這個東西中原沒有,狄泉手裏麵的辣椒就是“蠍子拉屎——獨一份”。


    畢竟,在這個時代,遼國人是沒可能跨越大洋去美洲尋找辣椒的。


    就憑這個,狄泉大可以漫天要價。


    但是,雖然這個東西珍貴,但是要價也要合理一點,畢竟他要是開價一斤辣椒粉一百兩黃金,隻怕答裏孛早拔劍砍他了。


    狄泉內心的價位大概是在一斤辣椒粉三十兩銀子左右。


    這個價格不算是特別貴,也不是很便宜。


    主要是狄泉日後可以擴大辣椒種植的規模,產量擴大幾次就沒什麽問題了,畢竟這東西在答裏孛的心理價位應該不會太高,要高了她不會答應。


    眼下已經走到了濟州府邊境,估摸著孫安早已準備好了,狄泉便帶眾人一路趕往梁山,梁山附近,道路空曠,已經遠遠望見了梁山附近的牛頭山,已經離梁山不遠了。


    狄泉看那牛頭山,雖然比不上八百裏水泊梁山那般廣闊無垠,但也是個不小的山頭,如果有可能,幹脆日後派一部分在此山頭上駐紮。


    這處山頭臨近濟州府大道,若是濟州府再派兵來圍剿梁山泊,便可一頭一尾,守望相助。


    不過,現在還是要以發展水泊梁山為主,至於牛頭山的事情,還要等到以後發展壯大了再說。


    狄泉一行人,約莫於晌午時分便到了石碣村外,石碣湖與梁山八百裏水泊那是一脈之水,答裏孛見慣了北國那冰天雪地,戈壁草原,乍一看見這湖水,諸般好奇。


    那陽光照在湖麵上,但見湖麵波光粼粼,


    “未曾想這湖水看起來如此好看!”


    答裏孛開口稱讚。


    “這有什麽,若是有空閑之時,帶你去那杭州府的西子湖畔,那才是天下美景!”


    狄泉話剛一出口,便覺得不對頭,還什麽帶答裏孛去西湖,這次她看完了辣椒,談攏了價錢,談定了路線,便要迴遼國了,估計日後也見不到麵了,還說這些幹嘛?


    答裏孛倒是興奮得很,“好啊,日後再來中原,狄大哥不可食言!”


    狄泉前番救過她的性命,再加上長得好看,這答裏孛一路上不覺對狄泉越發傾心。


    狄泉聽聞,卻是苦笑一聲,敷衍道:“他日再說,再說。”


    狄泉明白,自己早晚會和契丹人建立的大遼國和女真人建立的大金國,甚至是黨項族建立的西夏進行戰鬥,到時候,不管今天什麽哥哥、妹妹的,到時候就全成了敵人了。


    狄泉進村,他來過石碣村一次,村民中有識得他的,便引他去尋孫安。


    孫安安身在阮小五與阮小七當初住的屋內,見了狄泉前來,立刻出來迎接。


    “孫安兄弟,可曾準備好了?”


    狄泉劈頭就問。


    “寨……阿不,兄弟你看!”


    孫安拿出袋子裝的辣椒粉,狄泉聞了聞,辣味撲鼻,不由得打了個噴嚏,還把孫安傳染了,兩人就這麽“阿嚏,阿嚏”的在屋裏打了半天噴嚏。


    “嘶,好味道!”


    狄泉心說這辣椒不賴,比後世的品質還好,這個年代也沒有什麽化肥農藥,基本上全是靠澆農家肥,竟然能讓這辣椒長得這麽好,難道是土壤的肥力要比幾千年之後要好?


    狄泉進村之前就先打發了魯智深和武鬆帶著老張旗去李家道口朱貴酒肆去填飽肚子,一會兒他要和答裏孛談論大事,他們兩個就知道摸著肚皮喊餓,留下沒什麽大用。


    “酒也準備好了?”


    狄泉本來就想要通過柴進把自己的高度白酒販賣到大遼去,但是暫時還沒有找到銷路,這迴就一並推薦給答裏孛算了。


    畢竟,她能夠說動遼國的皇室進行購買他的這些東西,總比柴進去打通遼國的非官方銷路強吧!


    狄泉轉身出了屋子,看見答裏孛正從地上撿石子丟水裏的青蛙,倒是蠻可愛的。


    “我先安排些酒菜,邊吃邊談。”


    答裏孛聽了狄泉的話,倒是沒拒絕,這些日子她可沒少吃狄泉做的飯,狄泉做的飯菜好吃不說,花樣還多,這一路她都有點吃胖了!


    女人都喜歡吃,無論是現代人還是古代人。


    孫安算了算時間,狄泉他們應該是今天到石碣村,提前就叫村中的酒店燉了兩條大鯉魚。


    狄泉又在裏麵加了些豆腐,千滾豆腐萬滾魚,再點些辣椒上去,一鍋鮮活的麻辣魚湯。


    “嚐嚐。”


    魚和豆腐還要一塊兒多燉一會兒才能有滋味,狄泉先給答裏孛倒了一碗他的高度白酒。


    “小心,慢喝!”


    聽了狄泉的提醒,答裏孛不由得白了他一眼。


    自己好歹也是個遼國人吧,從三歲開始就把酒當水喝了,就這麽一小碗酒算得了什麽。


    賭氣,一仰脖,幹了。


    這逞強的人,一般都是逃不了“真香”定律的。


    答裏孛隻覺得自己像是吞下去了一團火球,直接把她的五髒六腑全給點著了,直接從臉紅到了脖子根。


    狄泉一看,好家夥,不聽勸告吧,這下子跟那被燙熟了似的!


    “來碗水。”


    狄泉遞給了答裏孛一碗水,他就料到是這樣,早就準好了。


    答裏孛把水也一股腦的灌了下去,然後長出一口氣,讚歎了一聲,“好酒!”


    答裏孛從小喝酒,自然喝的出來這酒的與眾不同。


    白酒是一種奇怪的飲料,好喝的白酒占一小部分,難喝的是大多數是主流。


    至於為什麽有人愛喝,這裏愛喝的原因有兩類:一是追求酒精的刺激,二是真正品味白酒的美好味道。


    有很大一部分人,不很在乎酒的味道,但是因為酒精是會給人帶來快感的,所以這類人會對白酒著迷。


    另一種人可能真的會追求白酒的味道,味覺有強烈的主觀性,正所謂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人喜歡吃西餐牛排,有人喜歡吃烤串臭豆腐,很難說出個對錯來。


    但是,在宋朝的這個飲品匱乏的年代,基本上人人都喜愛喝酒。


    畢竟它比水有味道,更能帶來喝醉的快感。


    答裏孛覺得這酒太好喝了,她一直以為宋朝的酒就像是大部分的宋人一樣,綿軟無力,沒想到竟然喝到了這麽濃烈的白酒。


    她感覺,這酒她做多隻能喝個一斤左右。


    古人生活節奏慢,酒的度數低,消遣方式也相對單調,興起了約一幫朋友慢慢喝,優哉優哉,反正也不忙,動輒喝一晚,這一晚上喝的酒加起來當然多了。


    動不動今個“三百杯”,明個“三百杯”的,但是,這種高度白酒,你喝上三百杯試試,非酒精中毒不可!


    狄泉的這種高度白酒,一旦普及,是會改變古人飲酒習慣的。


    “狄大哥,這是什麽酒啊?”


    答裏孛不忘了問一問。


    “玉液酒,可稱的上是瓊漿玉液?”


    “稱得,稱得!”


    答裏孛連連點頭。


    “這酒你可有興趣,一並賣到那麽遼國去?”


    聽了狄泉這句話,答裏孛搖了搖頭,“這等陳年好酒,釀造不易,還是狄大哥留著慢慢飲用吧。”


    狄泉哈哈大笑,告訴答裏孛,這種酒他多的是。


    答裏孛再次被震驚。


    這酒的味道極其濃烈醇厚,一旦來說,二三十年窖藏的佳釀珍品,才有這種的味道。


    這怎麽可能有很多?


    就算是大遼國的酒窖裏麵存放的百年佳釀,有些的濃烈程度也要比不上這玉液酒。


    “狄大哥,說笑了吧?”


    答裏孛還是不信。


    “我這人從不開玩笑,你看這是什麽。”


    狄泉把手裏裝的辣椒麵的袋子打開,撒了一把在魚湯裏麵。


    “這就是那調料?”


    答裏孛聞到了極其濃烈的辛辣氣息,一下子就認了出來。


    “這是十斤,你先帶迴北國吧。”


    狄泉把東西遞給了答裏孛,答裏孛用青蔥一般的指頭沾了沾辣椒麵嚐了嚐,著實辣得舌尖痛!


    “狄大哥,咳,這東西你要價多少……”


    答裏孛被辣的不住的咳嗽。


    “你若單買,便要三十兩銀子一斤,若是還買酒,便二十五兩一斤,另外,這酒是五十兩一壇 一壇六斤。”


    狄泉現在覺得自己必須要搞錢,搞錢,搞錢!


    在宋朝這個經濟發達的時代,隻要你有錢,那你什麽沒有?


    答裏孛心說自己有點算不明白賬,似乎需要個算盤。


    畢竟,古代人的算數能力並沒有那麽好。


    答裏孛隻是覺得,這辣椒是必須要買的,酒也算是好東西,就算是兩種一起買了,也算買得起。


    “狄大哥,這兩樣東西,你各有多少?”


    答裏孛決定來個包圓。


    “你各要多少?”


    “你各有多少?”


    答裏孛言下之意就是全要。


    “在酒目下還有不少,至於這調料,則沒有太多,這次你先帶十斤迴去,日後你要做大宗買賣,再派人來石碣村找我。”


    狄泉心說,就算我各有一萬斤,隻怕你也帶不迴去,就一個女子,哪能帶著那麽多東西走?


    答裏孛心說自己也帶不走那麽多東西,先帶走這些辣椒和一壇烈酒迴去,讓自己的父親遼主耶律輝看一看 再做定奪。


    “那就按照我們談好的價錢?”


    狄泉特意問了一問。


    答裏孛點了點頭,她們畢竟是草原民族,對於錢財的計算並沒有那麽精細,而且他們也確實是有錢,光是歲幣他們一年就要收不少,更別提時不時的還經常南下侵犯宋朝。


    “好,那這樁買賣便算談成了,來,動筷,嚐嚐我們中原的魚!”


    狄泉會吃,直接夾了一筷子魚的“月牙肉”放進了答裏孛麵前的碗裏。


    月牙肉,就是魚眼下麵的那塊肉,口感不同於其它部位。


    因為魚唿吸時,鰓蓋會動來動去,這塊肉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活肉,並且含的膠質和脂肪很多,所以吃起來口感最好。


    況且,那塊肉一條魚也就兩小塊,相比其它部分來說,也算稀少部位了。


    相傳一般土匪綁架來了孩子,先餓上三天三夜,餓到不能行的時候然後給他做一條魚。


    如果小孩第一筷挑魚背大塊肉吃,就放了,窮人家的孩子。


    如果直接就魚肚子下筷,這個得扣幾天;等家人出一個合適的價格來贖人。


    如果他上來就找腮幫子的月牙肉,他家裏不傾家蕩產肯定不放他走,因此,在魚的所有部位中,這塊肉的營養價值是最高的,而首選這塊肉的孩子不僅家境殷實,而且肯定還是家裏最受寵的一位。


    這還是前世狄泉從作家沈從文作品裏麵聽來的“道上規矩”,不過他問過宋萬和杜遷,他們還沒這麽幹過,也許是這個方法不是宋朝發明出來的。


    “唔,鮮美!”


    答裏孛嚐了一下那塊月牙肉,隻覺得味道不錯。


    在北國她也吃魚,隻是北國的魚,吃起來沒有這山東的魚新鮮。


    也許是產地不同,其口感與味道也是大不相同吧!


    答裏孛吃著魚,喝著酒,看著狄泉,發現自己越來越看不透他,這個男子究竟是幹什麽的呢?


    看他把自己領到了這個村子裏麵,可是看他的言談舉止,氣質本事,完全不像是這個小小漁村裏麵能裝得下的人物啊!


    答裏孛越好奇就越想去打聽,越想打聽,她心裏麵對狄泉也就越發的親近了。


    而狄泉則是在盤算著弄來了錢財先應該幹什麽,第一布先招兵買馬,第二步積草屯糧,第三步發展火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之狄家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太玄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太玄嶽並收藏水滸之狄家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