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武昌投降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講道理,天命這個東西雖然虛無縹緲,但有時候真不好說,至少這個時代許多人是認這個的。
想那曆史上的蜀漢在滅亡前夕,尚有諸葛瞻父子以死報國、北地王劉諶自刎歸天、薑維水晶爆炸還在操作等等。
即便是當時蜀漢上下投降情緒已然鼎沸,但還是有認天命之人頑強抵抗的。
但眼前的武昌卻根本沒有這樣的情況。
當夏侯獻的樓船剛剛停靠武昌的江邊後,便有先遣部隊的傳令兵歸來,稱武昌君臣自縛出城,前往江邊迎駕。
夏侯獻看著南岸的武昌城——這座吳國的舊都,心裏與當年破襄平的感受截然不同。
雖說兩者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割據政權,但武昌城的淪陷意味著整個荊州都將納入魏國的版圖,這是大魏一統天下向前邁得一大步。
收迴思緒,他轉頭看向鍾會吩咐道:“士季,傳我軍令,讓王鎮南沿江補防,以防蘄春方向來犯。”
“喏。”鍾會領命,頓了頓說道:“曹將軍上報,吳軍潰逃的士兵並未走遠,很多隻是躲起來了,他部捉了一批俘虜,請示該如何處置。”
“這正是我軍快速進軍的緣由之一了。”夏侯獻道,“優待吳軍降卒,並放出公告叫躲藏起來的軍士不必顧慮,大膽來投。”
“臣這就去辦。”
“且慢。”夏侯獻叫住正轉身離去的鍾會,“此役該送往洛陽的戰報都有送吧,此事孤此前交給你負責,從未過問。”
“相國交給臣辦得事豈敢有失?”鍾會拱手。
“那就好。”夏侯獻擺手,“去忙吧。”
他做這事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覺得真的很有必要。
無論夏侯獻如今多麽大權在握那也是大魏臣子,你得讓皇帝和廟堂諸公知道你在做什麽,你又做到了什麽。
這是一個態度。
陛下請看,這是孤為您打下的江山。
很快,武昌群臣在一群衛兵的護衛下向江岸徐徐走來。
夏侯獻帶著眾人走下樓船,威嚴地站在那裏。
隊伍最前麵的是小皇帝孫壹,身後是全懌和一眾官員。
隊伍行至麵前,夏侯獻看著孫壹那稚嫩的模樣不禁想起了洛陽的曹啟和昔日的曹芳。
孫壹跪在地上,用著娃娃音說道:“吳國主孫壹,自縛軍前,向魏梁公乞降。”
“吳國主?”夏侯獻沒有動,隻是俯視著孫壹。
孫壹不知該怎麽辦,迴頭看了看全懌,後者趕忙道:“罪臣全懌,向梁公乞降。”
孫壹也隨即改了口,“罪臣孫壹,乞降。”
夏侯獻“唰”得一下拔出佩劍,二人嚇了一哆嗦,而下一刻卻發現對方隻是親手割斷綁在身後的麻繩。
全懌站起身,也不準備把孫壹推在前麵做擋箭牌,起身從侍從那裏端來一個托盤,上麵蓋著一塊紅布。
夏侯獻揭開紅布,裏麵是一塊方石和一道虎符,外加一柄黃鉞。
“這是我吳國石璽、大都督符印和黃鉞。”全懌依次說明。
夏侯獻拿起石璽把玩了一下,隨手又放了迴去,顯然沒多大興趣。
說來也是有意思,傳聞孫權當年稱帝時東吳並沒有好的玉匠,於是隻能拿金子做璽,想來現在那東西應當在建業。
而這大都督符印如若夏侯獻所料不錯,當初應當是交給了陸遜,後來便再也沒有迴到揚州。
而今孫壹拿著塊破石頭登基,大都督虎符卻是真的。
孫和倒是真有金璽,大都督符印卻不是以往代代相傳的那柄了。
荒誕.....
夏侯獻打量著全懌,忽然發現這廝好年輕啊,約莫著跟自己的長子一般大。
嘖嘖嘖。
不到弱冠就做了楚王,要不是夏侯獻雷厲風行地阻止伐吳,這廝怕不是十幾歲就要當開國之君?
夏侯獻的視線從全懌身上離開,朝他身後的武昌群臣道:“爾等都起來吧。”
“多謝梁公!”
眾人稀稀拉拉地起身,簡單的受降儀式算是完成。
“隨孤進城。”
夏侯獻看了一眼孫壹和全懌,扶著劍邁步走去,身後衛兵和官員緊隨其後,目送著他上了車駕,武昌降臣這才於末尾跟隨。
隊伍行至武昌城下,夏侯獻掀開車簾抬眼望去,此時的城頭已然插著魏軍的旗幟。
向側方看去,城垣一角有角樓,馬麵之類完備的防禦工事,到底是吳國的陪都,與其他小城不可相提並論。
而且武昌的護城河也極為寬闊,若是他們有點骨氣據城死守,魏軍不知道得死多少將士才能破城。
如今這個局麵是最好不過了。
當一行人進城後,道路兩側竟還有寥寥幾個百姓站在那裏觀望,但大部分黎庶應當是躲起來了,不過應當沒有太多抵觸情緒。
畢竟此前慌忙逃竄是害怕魏軍破城大肆屠戮,可現在發現不是那麽迴事,自然也就放下了些戒備。
夏侯獻是要治理、消化、拯救這個地方,並不是來殖民、劫掠的。
即便是日後在治理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遺留問題,但這些都可以慢慢來磨合,妥善解決,絕不會像司馬懿屠襄平那般選擇一了百了的做法。
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
有毛病!
老賊沒得洗!
但轉念一想,如今的司馬懿還真是大魏忠臣。
造化弄人啊。
簡單欣賞武昌城的風景,夏侯獻進入武昌宮,於東堂設座開始處理戰後事宜。
他令賈充暫管武昌城戍衛,王基屯住樊口駐防,杜預代行荊州刺史持吳國印璽勸降荊州各郡。
剛剛交代完事務,短暫的閑暇之際,隻見諸葛靈端來餐盤,跪坐在夏侯獻身邊,把盤子端放在桌案上,隨後雙手遞上一雙筷子。
“郎君,聽說這是剛從大江裏撈的魚,快嚐嚐看。”
夏侯獻正好餓了,放下手中冊子,笑著從諸葛夫人手中接過,動起了筷子。
魚的味道很鮮美,就是腥味有點重,但夏侯獻並不挑剔,思緒悄然發散了起來。
記得他前世,長江在春季為了保證魚兒繁殖,是有禁漁期的。
而這個時代,自漢末以來人口銳減,想必吳國也倒不了那個份上,沒那麽多魚,也沒那麽多人。
“相國,人帶到了。”這時堂外有侍從進來小聲稟報。
夏侯獻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抬頭道:“帶進來。”
很快,侍從將一婦人帶入了府堂,夏侯獻抬頭看去,隻見那婦人身穿一身華貴的蠶衣,進來之後當即跪拜在地:“妾身孫魯班,叩見梁公。”
“抬起頭來。”
想那曆史上的蜀漢在滅亡前夕,尚有諸葛瞻父子以死報國、北地王劉諶自刎歸天、薑維水晶爆炸還在操作等等。
即便是當時蜀漢上下投降情緒已然鼎沸,但還是有認天命之人頑強抵抗的。
但眼前的武昌卻根本沒有這樣的情況。
當夏侯獻的樓船剛剛停靠武昌的江邊後,便有先遣部隊的傳令兵歸來,稱武昌君臣自縛出城,前往江邊迎駕。
夏侯獻看著南岸的武昌城——這座吳國的舊都,心裏與當年破襄平的感受截然不同。
雖說兩者都是名不正言不順的割據政權,但武昌城的淪陷意味著整個荊州都將納入魏國的版圖,這是大魏一統天下向前邁得一大步。
收迴思緒,他轉頭看向鍾會吩咐道:“士季,傳我軍令,讓王鎮南沿江補防,以防蘄春方向來犯。”
“喏。”鍾會領命,頓了頓說道:“曹將軍上報,吳軍潰逃的士兵並未走遠,很多隻是躲起來了,他部捉了一批俘虜,請示該如何處置。”
“這正是我軍快速進軍的緣由之一了。”夏侯獻道,“優待吳軍降卒,並放出公告叫躲藏起來的軍士不必顧慮,大膽來投。”
“臣這就去辦。”
“且慢。”夏侯獻叫住正轉身離去的鍾會,“此役該送往洛陽的戰報都有送吧,此事孤此前交給你負責,從未過問。”
“相國交給臣辦得事豈敢有失?”鍾會拱手。
“那就好。”夏侯獻擺手,“去忙吧。”
他做這事不是多此一舉,而是覺得真的很有必要。
無論夏侯獻如今多麽大權在握那也是大魏臣子,你得讓皇帝和廟堂諸公知道你在做什麽,你又做到了什麽。
這是一個態度。
陛下請看,這是孤為您打下的江山。
很快,武昌群臣在一群衛兵的護衛下向江岸徐徐走來。
夏侯獻帶著眾人走下樓船,威嚴地站在那裏。
隊伍最前麵的是小皇帝孫壹,身後是全懌和一眾官員。
隊伍行至麵前,夏侯獻看著孫壹那稚嫩的模樣不禁想起了洛陽的曹啟和昔日的曹芳。
孫壹跪在地上,用著娃娃音說道:“吳國主孫壹,自縛軍前,向魏梁公乞降。”
“吳國主?”夏侯獻沒有動,隻是俯視著孫壹。
孫壹不知該怎麽辦,迴頭看了看全懌,後者趕忙道:“罪臣全懌,向梁公乞降。”
孫壹也隨即改了口,“罪臣孫壹,乞降。”
夏侯獻“唰”得一下拔出佩劍,二人嚇了一哆嗦,而下一刻卻發現對方隻是親手割斷綁在身後的麻繩。
全懌站起身,也不準備把孫壹推在前麵做擋箭牌,起身從侍從那裏端來一個托盤,上麵蓋著一塊紅布。
夏侯獻揭開紅布,裏麵是一塊方石和一道虎符,外加一柄黃鉞。
“這是我吳國石璽、大都督符印和黃鉞。”全懌依次說明。
夏侯獻拿起石璽把玩了一下,隨手又放了迴去,顯然沒多大興趣。
說來也是有意思,傳聞孫權當年稱帝時東吳並沒有好的玉匠,於是隻能拿金子做璽,想來現在那東西應當在建業。
而這大都督符印如若夏侯獻所料不錯,當初應當是交給了陸遜,後來便再也沒有迴到揚州。
而今孫壹拿著塊破石頭登基,大都督虎符卻是真的。
孫和倒是真有金璽,大都督符印卻不是以往代代相傳的那柄了。
荒誕.....
夏侯獻打量著全懌,忽然發現這廝好年輕啊,約莫著跟自己的長子一般大。
嘖嘖嘖。
不到弱冠就做了楚王,要不是夏侯獻雷厲風行地阻止伐吳,這廝怕不是十幾歲就要當開國之君?
夏侯獻的視線從全懌身上離開,朝他身後的武昌群臣道:“爾等都起來吧。”
“多謝梁公!”
眾人稀稀拉拉地起身,簡單的受降儀式算是完成。
“隨孤進城。”
夏侯獻看了一眼孫壹和全懌,扶著劍邁步走去,身後衛兵和官員緊隨其後,目送著他上了車駕,武昌降臣這才於末尾跟隨。
隊伍行至武昌城下,夏侯獻掀開車簾抬眼望去,此時的城頭已然插著魏軍的旗幟。
向側方看去,城垣一角有角樓,馬麵之類完備的防禦工事,到底是吳國的陪都,與其他小城不可相提並論。
而且武昌的護城河也極為寬闊,若是他們有點骨氣據城死守,魏軍不知道得死多少將士才能破城。
如今這個局麵是最好不過了。
當一行人進城後,道路兩側竟還有寥寥幾個百姓站在那裏觀望,但大部分黎庶應當是躲起來了,不過應當沒有太多抵觸情緒。
畢竟此前慌忙逃竄是害怕魏軍破城大肆屠戮,可現在發現不是那麽迴事,自然也就放下了些戒備。
夏侯獻是要治理、消化、拯救這個地方,並不是來殖民、劫掠的。
即便是日後在治理過程中會遇到諸多遺留問題,但這些都可以慢慢來磨合,妥善解決,絕不會像司馬懿屠襄平那般選擇一了百了的做法。
男子年十五以上七千餘人皆殺之,以為京觀?
有毛病!
老賊沒得洗!
但轉念一想,如今的司馬懿還真是大魏忠臣。
造化弄人啊。
簡單欣賞武昌城的風景,夏侯獻進入武昌宮,於東堂設座開始處理戰後事宜。
他令賈充暫管武昌城戍衛,王基屯住樊口駐防,杜預代行荊州刺史持吳國印璽勸降荊州各郡。
剛剛交代完事務,短暫的閑暇之際,隻見諸葛靈端來餐盤,跪坐在夏侯獻身邊,把盤子端放在桌案上,隨後雙手遞上一雙筷子。
“郎君,聽說這是剛從大江裏撈的魚,快嚐嚐看。”
夏侯獻正好餓了,放下手中冊子,笑著從諸葛夫人手中接過,動起了筷子。
魚的味道很鮮美,就是腥味有點重,但夏侯獻並不挑剔,思緒悄然發散了起來。
記得他前世,長江在春季為了保證魚兒繁殖,是有禁漁期的。
而這個時代,自漢末以來人口銳減,想必吳國也倒不了那個份上,沒那麽多魚,也沒那麽多人。
“相國,人帶到了。”這時堂外有侍從進來小聲稟報。
夏侯獻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碗筷,抬頭道:“帶進來。”
很快,侍從將一婦人帶入了府堂,夏侯獻抬頭看去,隻見那婦人身穿一身華貴的蠶衣,進來之後當即跪拜在地:“妾身孫魯班,叩見梁公。”
“抬起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