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一哄而散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還是想想,誰可領兵出戰。”
全懌一臉震驚,不是...這時候還想著出擊?不該考慮逃還是降的問題嗎?
但見孫魯班一臉嚴肅,全懌還是思索了一番,隨後清了清嗓子,緩緩道:
“現如今城中還有禁軍一萬五,算上子真兄的兵馬,尚有可戰之兵兩萬。”
“何人統軍?”孫魯班雙目無神地問道。
全懌想了想:“孫峻和朱異不知去向,如今唯有朱績可擔大任。”
孫魯班沉默片刻,搖了搖頭:“朱績本姓施,他的族親在丹陽開枝散葉,以前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為我所用,可如今連孫峻都逃了,朱績難道不會心生反誌?”
全懌眉頭一皺,他累了。
這個有反誌,那個有反誌,這武昌城裏還有忠臣嗎?
他終於發現吳國完全是讓自己人作死的。
“全憑母後做主。”全懌低頭拱手,徹底擺爛。
孫魯班一介婦人,哪裏會真正懂得帶兵打仗。
夏侯獻咄咄逼人,魏軍全速推進,一點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她想喊停都沒用!
她其實明知道此時已經無力迴天了,但總還是抱著一絲僥幸。
隻要不把自己榨幹,她是不會放棄的。
事到如今,外人他信不著,愁眉不展間她看向麵前的全尚,徐徐開口:
“子真,你去如何?”
“我?”全尚指著自己的胸口,表情甚是為難。
.....
第二日,全尚果真就帶著詔令在武昌召集大軍了,他沒辦法,孫魯班死馬當活馬醫,自己也隻能被趕鴨子上架。
全尚被授假黃鉞、大都督,統帥武昌中軍和現在能調動的幾乎所有兵馬。
當日,他便帶著二萬多兵馬出城來到樊口屯住。
全尚心裏直犯嘀咕,他從來沒有領過這麽多的兵馬,也更沒有跟魏軍交過手,軍營裏的他手腳冰涼,來迴踱步,始終無法平靜。
這時他瞅見一位威武的將軍走來,趕忙迎了上去。
“公緒啊,魏軍那邊可有什麽情報?他們還在夏口駐紮,沒有攻來吧?”
“軍機要務不該是大都督執掌的嗎?”
朱績漠然看著全尚,與他並不相熟,而且他也不怕對方,一個毫無威望的都督能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我就是當麵懟你,你也不敢拿我如何。
全尚自知自己並無領兵之才,此刻隻能哄著對方,他賠笑道:“公緒啊,如此時刻你我應當同仇敵愾,凡事大可商量著來嘛。”
“好。”朱績懶得多說,隻道,“如何指揮軍隊,我不敢對大都督有所指教,但尋常的江防事務,我可代勞。”
“有勞公緒。”全尚稍稍安心一些。
朱績拱手簡單一禮,隨後轉身,又轉了迴來:“對了大都督,請問你見過朱季文了嗎?我隻聽說他從夏口退軍,之後就斷了音訊。”
全尚對此事確不知情,搖搖頭:“這個我實在不知,或許他已經被魏軍給....”
朱績捏了捏拳頭,不想再聽,終於轉身離去。
當夜,全尚在營帳中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
他坐起身,給自己倒了壺茶,誰知下一刻突然有甲士跑來,臉色極為難看:
“大都督!禍事了!”
全尚心底一沉:“魏軍殺來了!?”說著便急急忙忙的穿衣服。
“不是的。”甲士搖頭,“魏軍沒有殺來,但將士們都跑了!”
全尚:“.......”
他感覺一口氣上不來,撫著胸口緩了半天,這才起身前去查看。
當他帶著自己的部曲來到現場,那裏已是亂哄哄一片,吳兵們互相踩踏,爭先恐後地往營外跑。
全尚自己的部曲才幾千人,根本攔不住這上萬大軍的潰逃。
一開始原本隻是成屯、成曲的小規模偷跑,後麵見大家都在逃,索性都不裝了,直接變成一哄而散的局麵。
中低層軍官們對這個臨時拉上的大都督半點信任度都沒有,此時不逃,難不成跟著他送死?
全尚無力地跪在地上捂著臉,心如死灰。
他不敢迴武昌,迴去隻有死路一條,於是選擇就地駐守,等著魏國王師東來。
.........
這場仗打得有點詼諧。
夏侯獻切身體會到“荒誕”二字的真正含義。
當魏國水軍抵達樊口時,等待他們不是強弩巨艦,而是早已放下武器的全尚和他的寥寥部曲。
夏侯獻給了全尚一個麵子,將其押至帳下親自審問,畢竟此人也是過了一把大都督的癮。
待全尚就位,夏侯獻輕鬆愜意地擺手:“鬆綁。”
全尚感激涕零,跪拜不起:“罪臣多謝梁公不殺之恩。”
鍾會看著全尚這副模樣,心中暗暗嗤笑,全尚這種聽都沒聽過的人,明公甚至都懶得多看一眼。
此時,渡江而來與大軍匯合的諸葛誕開口道:“你武昌水軍呢?數日前我沿江打探,尚樓船密布,過了幾日似乎又換了一批,人呢?”
這話戳中了全尚的痛處,竟是委屈地哭了起來:“沒了,全沒了!”
“細細講來。”傅嘏瞧不上這般女兒態,絲毫不給對方平複心情的餘地。
全尚把知道的事和盤托出,傅嘏聽完當即臉色陰鬱,捋著短須思忖一陣,看向夏侯獻:
“相國,我軍不能等了,應立刻包圍武昌城!”
“孤也是此意。”夏侯獻表示認同。
戰事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什麽時候該緩,什麽時候該急是一個博弈。
原本魏軍計劃幾路大軍同時對武昌施壓,以迫使武昌主動投降。
前期的效果確實很明顯,但從全尚口中得知消息來看,魏軍大舉壓境,武昌官員逃亡的第一選擇不是魏地,而是揚州!
畢竟荊揚本就是一體,分裂又沒有多少年,許多官員將領隻是迫於形勢罷了,而今他們逃亡揚州不說一定能做官,但至少有一條活路。
所以此刻夏侯獻不能等著全氏來降,等全氏磨磨唧唧想清楚了,武昌軍民都跑個幹淨,要一座空城何用?
全懌一臉震驚,不是...這時候還想著出擊?不該考慮逃還是降的問題嗎?
但見孫魯班一臉嚴肅,全懌還是思索了一番,隨後清了清嗓子,緩緩道:
“現如今城中還有禁軍一萬五,算上子真兄的兵馬,尚有可戰之兵兩萬。”
“何人統軍?”孫魯班雙目無神地問道。
全懌想了想:“孫峻和朱異不知去向,如今唯有朱績可擔大任。”
孫魯班沉默片刻,搖了搖頭:“朱績本姓施,他的族親在丹陽開枝散葉,以前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為我所用,可如今連孫峻都逃了,朱績難道不會心生反誌?”
全懌眉頭一皺,他累了。
這個有反誌,那個有反誌,這武昌城裏還有忠臣嗎?
他終於發現吳國完全是讓自己人作死的。
“全憑母後做主。”全懌低頭拱手,徹底擺爛。
孫魯班一介婦人,哪裏會真正懂得帶兵打仗。
夏侯獻咄咄逼人,魏軍全速推進,一點不給她喘息的機會,她想喊停都沒用!
她其實明知道此時已經無力迴天了,但總還是抱著一絲僥幸。
隻要不把自己榨幹,她是不會放棄的。
事到如今,外人他信不著,愁眉不展間她看向麵前的全尚,徐徐開口:
“子真,你去如何?”
“我?”全尚指著自己的胸口,表情甚是為難。
.....
第二日,全尚果真就帶著詔令在武昌召集大軍了,他沒辦法,孫魯班死馬當活馬醫,自己也隻能被趕鴨子上架。
全尚被授假黃鉞、大都督,統帥武昌中軍和現在能調動的幾乎所有兵馬。
當日,他便帶著二萬多兵馬出城來到樊口屯住。
全尚心裏直犯嘀咕,他從來沒有領過這麽多的兵馬,也更沒有跟魏軍交過手,軍營裏的他手腳冰涼,來迴踱步,始終無法平靜。
這時他瞅見一位威武的將軍走來,趕忙迎了上去。
“公緒啊,魏軍那邊可有什麽情報?他們還在夏口駐紮,沒有攻來吧?”
“軍機要務不該是大都督執掌的嗎?”
朱績漠然看著全尚,與他並不相熟,而且他也不怕對方,一個毫無威望的都督能管好自己一畝三分地就不錯了,我就是當麵懟你,你也不敢拿我如何。
全尚自知自己並無領兵之才,此刻隻能哄著對方,他賠笑道:“公緒啊,如此時刻你我應當同仇敵愾,凡事大可商量著來嘛。”
“好。”朱績懶得多說,隻道,“如何指揮軍隊,我不敢對大都督有所指教,但尋常的江防事務,我可代勞。”
“有勞公緒。”全尚稍稍安心一些。
朱績拱手簡單一禮,隨後轉身,又轉了迴來:“對了大都督,請問你見過朱季文了嗎?我隻聽說他從夏口退軍,之後就斷了音訊。”
全尚對此事確不知情,搖搖頭:“這個我實在不知,或許他已經被魏軍給....”
朱績捏了捏拳頭,不想再聽,終於轉身離去。
當夜,全尚在營帳中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
他坐起身,給自己倒了壺茶,誰知下一刻突然有甲士跑來,臉色極為難看:
“大都督!禍事了!”
全尚心底一沉:“魏軍殺來了!?”說著便急急忙忙的穿衣服。
“不是的。”甲士搖頭,“魏軍沒有殺來,但將士們都跑了!”
全尚:“.......”
他感覺一口氣上不來,撫著胸口緩了半天,這才起身前去查看。
當他帶著自己的部曲來到現場,那裏已是亂哄哄一片,吳兵們互相踩踏,爭先恐後地往營外跑。
全尚自己的部曲才幾千人,根本攔不住這上萬大軍的潰逃。
一開始原本隻是成屯、成曲的小規模偷跑,後麵見大家都在逃,索性都不裝了,直接變成一哄而散的局麵。
中低層軍官們對這個臨時拉上的大都督半點信任度都沒有,此時不逃,難不成跟著他送死?
全尚無力地跪在地上捂著臉,心如死灰。
他不敢迴武昌,迴去隻有死路一條,於是選擇就地駐守,等著魏國王師東來。
.........
這場仗打得有點詼諧。
夏侯獻切身體會到“荒誕”二字的真正含義。
當魏國水軍抵達樊口時,等待他們不是強弩巨艦,而是早已放下武器的全尚和他的寥寥部曲。
夏侯獻給了全尚一個麵子,將其押至帳下親自審問,畢竟此人也是過了一把大都督的癮。
待全尚就位,夏侯獻輕鬆愜意地擺手:“鬆綁。”
全尚感激涕零,跪拜不起:“罪臣多謝梁公不殺之恩。”
鍾會看著全尚這副模樣,心中暗暗嗤笑,全尚這種聽都沒聽過的人,明公甚至都懶得多看一眼。
此時,渡江而來與大軍匯合的諸葛誕開口道:“你武昌水軍呢?數日前我沿江打探,尚樓船密布,過了幾日似乎又換了一批,人呢?”
這話戳中了全尚的痛處,竟是委屈地哭了起來:“沒了,全沒了!”
“細細講來。”傅嘏瞧不上這般女兒態,絲毫不給對方平複心情的餘地。
全尚把知道的事和盤托出,傅嘏聽完當即臉色陰鬱,捋著短須思忖一陣,看向夏侯獻:
“相國,我軍不能等了,應立刻包圍武昌城!”
“孤也是此意。”夏侯獻表示認同。
戰事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什麽時候該緩,什麽時候該急是一個博弈。
原本魏軍計劃幾路大軍同時對武昌施壓,以迫使武昌主動投降。
前期的效果確實很明顯,但從全尚口中得知消息來看,魏軍大舉壓境,武昌官員逃亡的第一選擇不是魏地,而是揚州!
畢竟荊揚本就是一體,分裂又沒有多少年,許多官員將領隻是迫於形勢罷了,而今他們逃亡揚州不說一定能做官,但至少有一條活路。
所以此刻夏侯獻不能等著全氏來降,等全氏磨磨唧唧想清楚了,武昌軍民都跑個幹淨,要一座空城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