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人心惶惶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江邊上,吳軍士兵們正哄搶著幹糧。
朱異吃了一口餅,看向迎麵走來的信使。
他將口中的餅咽下,拍了拍手,信使走來拱手拜禮:
“朱將軍,大都督有令。他會再給將軍增兵一萬五,要您沿江設防,阻魏軍東進。”
朱異沮喪道:“如今夏口已失,我軍再無險要可守,就算大都督把所有兵都給我,我也無能為力。”
“在下隻是把軍令帶到,至於朱將軍接與不接自然在於將軍自己。”
朱異想再說些什麽,那信使已然轉身走了。
可走了一半,又迴頭補充了一句:“抱歉朱將軍,大都督還有一句話,讓朱將軍暫時原地屯住,等他的指示。”
“我知道了。”朱異不知孫峻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麽藥,但身為軍人,他隻得聽令。
而就在第二日清晨,武昌就又有信使前來,來的還是此前那一位。
“朱將軍,大都督召您前往樊口。”
朱異點點頭,看來孫峻是想明白了。
如今這個局麵,荊州失陷是必然結果,想要苟活就有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向魏軍投降,二是吳國迴歸一體。
雖然前線的事他大體知道一些,但朱異相信隻要利益一致,諸葛恪還是會顧全大局的。
苦得隻有全氏和孫魯班那些人,孫峻兄弟和自己還有朱績等將領,應當還會得到啟用。
朱異的父親朱桓跟全琮的關係很不好,朱異也一直對全氏沒什麽好感,不過他雖然總是吐槽孫氏兄弟無能,但實際上他和孫氏是有姻親關係的。
好好跟孫峻談談吧.......
念及於此,他轉身踏上舷梯。
就在這時,部將劉威卻是叫住了他。
“將軍,卑職覺得將軍您還是不要迴去。”
“為何?”
“大都督外寬內忌,我軍丟了夏口,如今您又公然違抗他的軍令,恐怕此去樊口並不是好事。”
聞言朱異卻是笑笑:“子遠、子通乃我家人耳,有什麽好懷疑的?”
“將軍.....”劉威看著朱異上了船,緩緩放下了手臂。
當日,朱異乘船順江而下,很快便抵達了樊口。
他走進孫峻營帳,孫峻一臉笑容地看著他入座。
怎料朱異剛剛坐下,孫峻臉色一變:“拿下!”
幾人壯士破簾而入,利索地將朱異按住,甚至都沒給這位久經戰陣的大將反應的機會。
被死死按住脊背的朱異,用力抬頭,狠狠地瞪著孫峻:“子遠,你做什麽!”
“你有罪!”孫峻厲聲道。
朱異啐了一口:“我乃大吳忠臣,有何罪?”
孫峻不答,下令絞殺,即刻處決。
.....
“大都督,罪將朱異已經伏誅。”
士兵捧著朱異的首級走了進來,孫峻擺了擺手,不想去看。
說實話,他殺完就後悔了。
朱異死後,誰還能率軍抵禦魏軍?
朱績倒是可以,但這廝與朱異關係不錯,要是知道自己斬了朱異,豈能不生異心。
孫峻猛然坐起:“這件事務必保密,若是走漏了消息,我拿爾等是問!”
“喏。”幾個士兵都恐懼不已。
孫峻後背放空,靠在帥案後的牆上,長舒一口氣。
眼下這個局麵,神仙難救,該要怎麽活命呢?
諸葛恪那裏倒是一個好去處,自己舔著臉去投靠,或許能苟活於世吧。
畢竟咱們隻是各為其主,也沒多大仇怨嘛。
但全氏和孫魯班就不好說了。
等等,管他們作甚?
孫峻隨即叫來弟弟孫綝,跟他商議這件事。
孫綝表示非常讚同,打不過就跑,天經地義!
事不宜遲,孫峻馬上做出決斷,當日便給柴桑去了一封信,不管諸葛恪在不在那裏,總歸是能傳到他的耳朵裏。
諸葛恪果然爽快,他很快派人送信迴複:“速來!”
於是二人約定,孫峻率軍順江下,諸葛恪逆流而上於蘄春匯合,隨後孫峻騙開城門,吳軍可將蘄春作為前哨之城。
孫峻答應了,甚至心中也沒多少愧疚。
這本來就是吳國的地盤,什麽賣主不賣主的?
孫峻手下的士兵要麽不知情,隻聽上頭的命令,要麽即便是知情,但一聽是投靠揚州軍似乎也沒什麽抵觸。
於是乎,有意思的一幕發生了。
就在全懌在向官員詢問樊口備戰情況的時候,卻是又驚又怒。
“大王,確實如此啊。”
官員惶恐地說著,越說聲音越小,“臣今日去樊口視察,發現那裏駐軍都撤了,營帳也空的,江麵上一條船的影子都看不到.....”
“媽的,孫峻人呢?”全懌大怒,拔劍出鞘。
那官員嚇得跪地不起,“臣不知!臣真的不知!”
“滾出去!”全懌劍鋒一指,指向門外,那人連滾帶爬地出去,隨即卻是傳來一道聲音。
“你要讓誰滾出去?”
隻見孫魯班大步走來,步步生風,身上的煞氣像是要把人活吃了一般。
哐啷。
全懌把劍丟在地上,焦急萬分地看著孫魯班:“母後,我們大禍臨頭了啊!”
此人二人已經知道江北的諸葛誕是虛張聲勢,可悔之晚矣。
戰局推進得太快,自打孫峻從赤壁退兵之後,吳軍節節敗退,現如今孫峻都不知是何去向。
二人不約而同地沒有提起被魏軍疑兵戲耍的糗事,隻在思索如何應對當前的局麵。
皺眉不展之時,全尚急匆匆地找到了二人。
“拜見大王、太後。”
“子真兄不必多禮。”
全懌雖然管全尚稱唿族兄,但實際上全尚的年紀比孫魯班還大許多,但全尚依舊要管孫魯班叫族母。
他的妻子是孫峻的姐姐,今日一早送家書來,說孫峻率軍進入了蘄春城,一同進城的還有揚州的軍隊!
“蘄春?”全懌納悶,“他是如何越過武昌前去蘄春的?還有諸葛恪為何也在,難不成他早與那廝串通一氣?”
全尚苦著臉道:“孫峻有大都督虎符,他率軍去何處根本沒人盤問.....”
全懌大怒:“孤早就說諸葛恪此人不可信,魏軍未退,卻襲我後方占我城池!”
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很奇怪,武昌方麵像請佛一樣恭恭敬敬地請來,又恭恭敬敬地送走。
結果人家反手就是背後給你一掌。
全尚惶恐道:“我家眷皆在蘄春,還請大王做主,定要奪迴城池啊。”
“孤有什麽辦法!”全懌一點也不尊老愛幼,反正對方與自己也是平輩,氣急敗壞道:“魏軍就在夏口,眨眼就到武昌,還有心情考慮什麽蘄春?”
“夠了!”孫魯班厲聲打斷了二人的爭吵。
朱異吃了一口餅,看向迎麵走來的信使。
他將口中的餅咽下,拍了拍手,信使走來拱手拜禮:
“朱將軍,大都督有令。他會再給將軍增兵一萬五,要您沿江設防,阻魏軍東進。”
朱異沮喪道:“如今夏口已失,我軍再無險要可守,就算大都督把所有兵都給我,我也無能為力。”
“在下隻是把軍令帶到,至於朱將軍接與不接自然在於將軍自己。”
朱異想再說些什麽,那信使已然轉身走了。
可走了一半,又迴頭補充了一句:“抱歉朱將軍,大都督還有一句話,讓朱將軍暫時原地屯住,等他的指示。”
“我知道了。”朱異不知孫峻葫蘆裏到底賣得什麽藥,但身為軍人,他隻得聽令。
而就在第二日清晨,武昌就又有信使前來,來的還是此前那一位。
“朱將軍,大都督召您前往樊口。”
朱異點點頭,看來孫峻是想明白了。
如今這個局麵,荊州失陷是必然結果,想要苟活就有兩個選擇。
一是直接向魏軍投降,二是吳國迴歸一體。
雖然前線的事他大體知道一些,但朱異相信隻要利益一致,諸葛恪還是會顧全大局的。
苦得隻有全氏和孫魯班那些人,孫峻兄弟和自己還有朱績等將領,應當還會得到啟用。
朱異的父親朱桓跟全琮的關係很不好,朱異也一直對全氏沒什麽好感,不過他雖然總是吐槽孫氏兄弟無能,但實際上他和孫氏是有姻親關係的。
好好跟孫峻談談吧.......
念及於此,他轉身踏上舷梯。
就在這時,部將劉威卻是叫住了他。
“將軍,卑職覺得將軍您還是不要迴去。”
“為何?”
“大都督外寬內忌,我軍丟了夏口,如今您又公然違抗他的軍令,恐怕此去樊口並不是好事。”
聞言朱異卻是笑笑:“子遠、子通乃我家人耳,有什麽好懷疑的?”
“將軍.....”劉威看著朱異上了船,緩緩放下了手臂。
當日,朱異乘船順江而下,很快便抵達了樊口。
他走進孫峻營帳,孫峻一臉笑容地看著他入座。
怎料朱異剛剛坐下,孫峻臉色一變:“拿下!”
幾人壯士破簾而入,利索地將朱異按住,甚至都沒給這位久經戰陣的大將反應的機會。
被死死按住脊背的朱異,用力抬頭,狠狠地瞪著孫峻:“子遠,你做什麽!”
“你有罪!”孫峻厲聲道。
朱異啐了一口:“我乃大吳忠臣,有何罪?”
孫峻不答,下令絞殺,即刻處決。
.....
“大都督,罪將朱異已經伏誅。”
士兵捧著朱異的首級走了進來,孫峻擺了擺手,不想去看。
說實話,他殺完就後悔了。
朱異死後,誰還能率軍抵禦魏軍?
朱績倒是可以,但這廝與朱異關係不錯,要是知道自己斬了朱異,豈能不生異心。
孫峻猛然坐起:“這件事務必保密,若是走漏了消息,我拿爾等是問!”
“喏。”幾個士兵都恐懼不已。
孫峻後背放空,靠在帥案後的牆上,長舒一口氣。
眼下這個局麵,神仙難救,該要怎麽活命呢?
諸葛恪那裏倒是一個好去處,自己舔著臉去投靠,或許能苟活於世吧。
畢竟咱們隻是各為其主,也沒多大仇怨嘛。
但全氏和孫魯班就不好說了。
等等,管他們作甚?
孫峻隨即叫來弟弟孫綝,跟他商議這件事。
孫綝表示非常讚同,打不過就跑,天經地義!
事不宜遲,孫峻馬上做出決斷,當日便給柴桑去了一封信,不管諸葛恪在不在那裏,總歸是能傳到他的耳朵裏。
諸葛恪果然爽快,他很快派人送信迴複:“速來!”
於是二人約定,孫峻率軍順江下,諸葛恪逆流而上於蘄春匯合,隨後孫峻騙開城門,吳軍可將蘄春作為前哨之城。
孫峻答應了,甚至心中也沒多少愧疚。
這本來就是吳國的地盤,什麽賣主不賣主的?
孫峻手下的士兵要麽不知情,隻聽上頭的命令,要麽即便是知情,但一聽是投靠揚州軍似乎也沒什麽抵觸。
於是乎,有意思的一幕發生了。
就在全懌在向官員詢問樊口備戰情況的時候,卻是又驚又怒。
“大王,確實如此啊。”
官員惶恐地說著,越說聲音越小,“臣今日去樊口視察,發現那裏駐軍都撤了,營帳也空的,江麵上一條船的影子都看不到.....”
“媽的,孫峻人呢?”全懌大怒,拔劍出鞘。
那官員嚇得跪地不起,“臣不知!臣真的不知!”
“滾出去!”全懌劍鋒一指,指向門外,那人連滾帶爬地出去,隨即卻是傳來一道聲音。
“你要讓誰滾出去?”
隻見孫魯班大步走來,步步生風,身上的煞氣像是要把人活吃了一般。
哐啷。
全懌把劍丟在地上,焦急萬分地看著孫魯班:“母後,我們大禍臨頭了啊!”
此人二人已經知道江北的諸葛誕是虛張聲勢,可悔之晚矣。
戰局推進得太快,自打孫峻從赤壁退兵之後,吳軍節節敗退,現如今孫峻都不知是何去向。
二人不約而同地沒有提起被魏軍疑兵戲耍的糗事,隻在思索如何應對當前的局麵。
皺眉不展之時,全尚急匆匆地找到了二人。
“拜見大王、太後。”
“子真兄不必多禮。”
全懌雖然管全尚稱唿族兄,但實際上全尚的年紀比孫魯班還大許多,但全尚依舊要管孫魯班叫族母。
他的妻子是孫峻的姐姐,今日一早送家書來,說孫峻率軍進入了蘄春城,一同進城的還有揚州的軍隊!
“蘄春?”全懌納悶,“他是如何越過武昌前去蘄春的?還有諸葛恪為何也在,難不成他早與那廝串通一氣?”
全尚苦著臉道:“孫峻有大都督虎符,他率軍去何處根本沒人盤問.....”
全懌大怒:“孤早就說諸葛恪此人不可信,魏軍未退,卻襲我後方占我城池!”
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很奇怪,武昌方麵像請佛一樣恭恭敬敬地請來,又恭恭敬敬地送走。
結果人家反手就是背後給你一掌。
全尚惶恐道:“我家眷皆在蘄春,還請大王做主,定要奪迴城池啊。”
“孤有什麽辦法!”全懌一點也不尊老愛幼,反正對方與自己也是平輩,氣急敗壞道:“魏軍就在夏口,眨眼就到武昌,還有心情考慮什麽蘄春?”
“夠了!”孫魯班厲聲打斷了二人的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