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什麽政策,一般在頒布之初都是好的。


    結果如何,隻能慢慢實行,慢慢看。


    其實對於人才選拔,夏侯獻心中還有一個想法。


    在漢獻帝時期,劉協曾一度複興太學。


    選才方式是依科舉才,上第賜位郎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


    這和曹丕設得太學比較相似。


    但不同的是,劉協不許旁人推薦,隻允許長委農野的寒門子弟應試。


    隻不過曹操的出現,讓其戛然而止。


    被曹操誅殺的議郎趙彥,便是那次“科舉臨時試行版”裏選出的人才。


    夏侯獻知道,為了製衡朝堂和防止士族做大甚至形成門閥,日後這種類似的人才錄用之博弈是少不了的。


    但目前暫時不能步子邁得太大,以免遭到反噬,不可操之過急,隻能慢慢摸索。


    ................


    洛陽,太學。


    “稚伯兄....你說蘇博士(蘇林)今年都八十歲了,怎麽還在太學教書?”


    課餘間,太學學子司馬炎湊到秦秀身旁問道。


    秦秀放下手中狼毫,笑著說:


    “這你就不懂了吧,蘇博士以前可是做過高官...給事中、秘書監、散騎常侍、永安衛尉、太中大夫,直到黃初年後才遷為博士。”


    “原來蘇博士這麽厲害?”


    “那是自然....說句不中聽的,如若你以後仕途不順,那也許蘇博士便是你這輩子能接觸到最大的人物了。”


    “啊?我以後仕途不順...那可怎麽辦啊。”司馬炎陷入了迷茫。


    “哈哈,戲言爾....令尊是荊州刺史,祖父是前任太傅,叔祖父又是尚書令,安世要是仕途不順,這大魏就沒人能順了。“


    “噢,說的也是!”司馬炎迴過味來。


    秦秀繼續道:“對了,我記得蘇博士還為文皇帝解釋過漢魏傳承之關係:舜以土德承堯之火,今魏亦以土德承漢之火,於行運,會於堯舜授受之次。”


    “蘇博士確實是德高望重之人,我隻是覺得他一把年紀了,應該安享晚年生活的。”


    司馬炎感歎一句,卻是問道:“稚伯兄以後想做什麽官?”


    秦秀想了想道:“我嘛...我想做博士,就在這太學教書育人。”


    “好誌向!”司馬炎為人寬厚,雖然他並不想拘泥於這一方之地,但他對他人的選擇都由衷地表示鼓勵。


    秦秀是大將軍秦朗之子,秦朗三十多歲才有兒子,可謂是寵得不行。


    不過秦秀並未長歪,他十八歲便通得兩經,做了文學掌故。


    其實他本可靠父親的一句話就能出仕,但秦秀還是想親自試試太學這條路到底如何。


    按照計劃,等他兩年後通三經後,便可補闕太子舍人。


    不過如今天子年幼,太子根本沒影,魏沿漢製,太子闕位則隸屬少府。


    “話說....安世你家世這麽好,而且我看你對老師講的經學興趣寥寥,為何還要堅持來呢?”秦秀問道。


    司馬炎歎氣:“家父說,這是響應丞相號召,讓大族子弟多來太學沉澱,不要總指望著靠鄉評。”


    秦秀低頭思忖,他之所以主動來太學進修,是有自己的考慮。


    他跟麵前的司馬安世可比不了,人家不好好念書,隻能迴鄉定個高品咯。


    而自己卻不同。


    自家阿父雖然身居高位,秦家又是貴胄。但實際上,在九品中正製下,秦家子弟在原郡幾乎得不到高品評級,隻能靠著宗族在洛陽的勢力,勉強安排子弟。


    長此以往下去是不行的,阿父秦朗一旦不在了,秦家樹倒猢猻散。


    “稚伯兄,那邊好熱鬧啊,咱們也去看看!”


    司馬炎忽然看向不遠處的方向,那裏一群學子圍在一起正熱火朝天地討論著什麽,甚至還大聲嚷嚷起來。


    ....


    “天子封丞相為梁公,劃梁國、譙郡、沛國、汝南、潁川、陳郡、陳留等七個郡!看來丞相心向我等河南士子....”


    “可是丞相拒絕受封,不是嗎?依我看來,丞相是對封地不滿意。”


    “你懂什麽?這叫三辭三讓,是禮儀!”


    “嘁!我覺得不如封魏公。”一個操著河北口音的學子說道。


    “我看你是瘋了!”方才那河南士子斥道,“大魏豈有將‘魏’封出去的道理?信口開河也要講邏輯!”


    “趙國也行啊,實在不行燕國也不是不可以。”河北士子不滿道,“河南之地貧瘠,哪裏會有我河北好?”


    “你放屁!”


    “哎!我實話實說,你罵人作甚?”


    “這些都不如我晉地。”忽然,旁邊的一個並州士子道:


    “春秋之晉國,正是在晉獻公時期崛起,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晉文公繼位後,又開創晉國長達百年的霸業,晉國強盛, 方能彰顯丞相之功績。”


    “丞相諱‘獻’,其子嗣表字皆為‘文’,多好的寓意啊,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呸!你這是強行往臉上貼金!”這時,一個操著關中口音的學子也來湊起了熱鬧:


    “自丞相叔祖輩(夏侯淵)開始、丞相尊父(夏侯楙),一直到如今的征西大將軍(夏侯霸)皆鎮長安,如今已三十多年....”


    “關中官員、士人、黎庶,誰人不認【夏侯】二字?若丞相封國關中,定會受到萬千擁戴,我看該封秦公才對。”


    話落,河北士子和河南士子竟是化敵為友,槍口立馬對準那關西士子:


    “關隴土包子安敢在此饒舌?”


    “就是,那破地方,給我去做太守我都不去!”


    “你們說啥!?”原本隻有一個關西士子在這裏辯論,聽得此言,他們紛紛擼起袖子。


    “本來看在都是同窗的份上,不想計較,可你們關東人不要欺人太甚!”


    砰得一拳就揍了上去!


    “關隴土包子野蠻不堪!我河北人也不是吃素的,揍他!”


    瞬間打作一團。


    當司馬炎二人趕來此處,現場已是一片混亂。


    “住手!你們不要再打了!”


    司馬炎大聲製止著學子們的撕扯,然而根本沒人理他。


    秦秀也不知如何是好,他抬頭望了眼天空,看見烏雲密布,好像司馬炎喊了那一嗓子後,這老天就要下雨了一樣!


    眼見無能為力,司馬炎和秦秀也不打算衝上去強行拉架,這種架拉不好,保不齊自己無辜挨一頓揍。


    於是他二人決定去找老師或是祭酒,讓他們請侍衛來。


    剛走沒幾步,司馬炎發現有一學子也在快步向這裏走來,他認出了那人,趕忙上前勸道:


    “濬衝兄,現在先別過去,那邊亂成一團了!”


    來人是琅琊人王戎,王濬衝....他是王渾之子,王雄之孫。


    “怎麽了安世?”王戎看向司馬炎,反問一句。


    司馬炎大致提了一嘴,王戎聽完卻是搖頭:


    “他們爭來爭去也不關我山東士子的事,我才不去湊熱鬧。”


    “那濬衝兄這是....?”


    “我要去河內幾天,跟蘇博士他們知會過了.....告辭。”


    說罷,大步向太學門外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韓小春偷帶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韓小春偷帶魚並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