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荀氏求情
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 作者:韓小春偷帶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翌日,太極殿。
今日雖不是逢五,但卻是平定幽州叛亂後的第一次朝會,故而百官雲集,跟大朝無異。
太極殿正殿莊嚴肅穆,皇帝曹啟緩緩從後殿走出,來到龍榻旁,莊重地坐下。
這是一張為天子量身定做的龍榻,高度不高,卻能讓雙腳能平穩地觸碰到地麵。
讚禮官高聲道:“拜!”
百官行稽首禮,屈膝跪地,左手按著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手在膝前,頭在手後。
“興!”
百官起身。
“再拜!”讚禮官的聲音再度響起。
百官舉著笏板,鞠躬再拜。
禮成,隨後紛紛左手持著笏板,置於右手臂窩。
曹啟微微轉頭,看了一眼夏侯獻。
感受到目光投來,夏侯獻迴首,對著小皇帝輕輕點頭。
曹啟旋即看向群臣:“開始吧。”
夏侯獻單手托腮,望著群臣,如今的朝會上,他更願做一個傾聽者。
“啟稟陛下。”
“我徐州、荊州、涼州皆傳來捷報。”
“行征東將軍胡遵鎮守淮陰,吳將諸葛恪久攻不成,領兵退走。”
“鎮南大將軍王基、荊州刺史司馬昭率軍於公安與西吳對峙,吳將朱績鑿七條水路同時出擊,被我軍擊退。”
“朱績連夜退走,南郡太守王濬率部追擊,斬首六百有餘,俘虜百十。”
“涼州方麵,征西將軍夏侯霸與涼州刺史夏侯儒收複西平,雍州刺史陳泰於鍾提大破薑維,截獲糧草輜重無數。”
話音落下,群臣竊竊私語。
全線捷報,再加上幽州事平,這讓一度認為大魏藥丸的人感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這些戰報多少有藝術加工成分,雖然各路確實都是捷報,但有些拿不上台麵的東西....夏侯獻心善,就不拿出來擾了群臣的好心情了。
徐州一戰,胡遵被諸葛恪野外擊退,退守淮陰,起初很是狼狽。
不過好在前征東將軍胡質經營青徐以來,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諸郡,利舟楫。
故而他在任上發揮了最後一絲餘熱,淮陰城中的糧草是極其豐沛,這讓胡遵根本不會為糧草所困。
之後胡質又積極動員徐州各地庶民,在泗水上大肆行船,造成一種魏國有援軍的假象,這才逼退了諸葛恪。
而荊州方麵則有些意思,正所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朱績的部隊在找到司馬昭的本營後,猛攻數日,一度給司馬昭打到自閉,卻遲遲等不來援軍。
其實朱績也並非隻為了報仇,因為魏軍荊州最大的官王基坐鎮於公安城中,吳軍不可能越過城外據點,強行攻城。
而城外營寨最大的官就是司馬昭了,不打他打誰?
不過王基真是沉得住氣,待吳軍猛攻半月不克,士氣低落,準備撤走之時,才派王濬率部追擊。
至於西吳大都督全緒....此役壓根沒下船,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涼州方麵倒是基本跟戰報無差,就是這個“大破”二字也是藝術加工就是了。
畢竟夏侯森斬殺了蜀國大將。
既然戰事結束,趁著今日大朝順便把封賞也敲定下來。
征東將軍胡質入朝,遷驃騎將軍。
前將軍胡遵遷征東將軍,假節,都督徐州諸軍事。
征蜀護軍,京兆尹石苞加振威將軍,遷青州刺史,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
鎮南大將軍王基,加食邑三千戶,升東武縣侯,兩個兒子分別封關內侯、列侯。
荊州刺史司馬昭,加食邑兩千戶,長子司馬炎,次子司馬攸皆封列侯。
征西將軍夏侯霸,加征西大將軍,加食邑,加爵位,子弟皆封侯。
夏侯儒、陳泰官職不變,同樣加食進爵,封賞子弟。
而重頭戲的平叛,夏侯獻把首功給了常山太守張特,若非是他僅靠數千郡兵擋住叛軍大半個月,戰事絕不會這麽順利。
遂拜張特為幽州刺史,假節,封高樂鄉侯。
杜恕複任燕國相,持節,護烏丸校尉。
至此,北疆不再設都督。
並州刺史田豫入朝升任太尉(蔣濟辭官)。
文欽升平東大將軍,依舊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封安無鄉侯。
之後,曹爽、曹羲、曹肇、曹演、曹纂、夏侯莊、馬隆、羊祜等皆有封賞。
一連串的事宜安排完後,已是日上三竿,從群臣的儀態上來看,他們應該相當疲憊了。
就在曹啟打算結束朝會之時,卻又有大臣出列。
“啟稟陛下。”
夏侯獻定睛看去,此人是尚書荀顗,他乃荀彧第六子,現任潁川荀氏正牌家主。
“臣有事啟奏。”
“荀卿請講。”
“臣請陛下赦免毋丘甸之妻,荀嫣。”
曹啟小腦瓜想了想,開口問道:“她有何罪?”
“迴稟陛下,荀嫣是臣的族妹,賢淑有德,自嫁入毋丘家後,恪守婦道,相夫教子....毋丘甸之謀劃她並未參與其中,卻無辜受到株連。”
“荀嫣之父荀虞膝下無子,唯荀嫣一女,還望陛下法外開恩。”
荀顗的話音未落,在場的數位荀氏大臣相繼出列,拱手言道:“請陛下法外開恩。”
曹啟驚慌地看向丞相,丞相卻沒有迴頭。
夏侯獻依舊托著下巴,看向台下的幾人。
不多時,他開口道:“毋丘甸為本案主謀之一,這點毫無疑問,罪無可赦。”
“鍾毓。”
“臣在。”
“依律,該當如何處置?”
鍾毓答道:“誅族。”
單單兩個字,讓荀氏一族的心中陷入冰點。
荀顗等人連忙跪拜,口中還是那句話:“請陛下法外開恩。”
曹啟鎮不住場,終於壓低聲音道:“相公,朕該怎麽做?”
夏侯獻迴頭一瞥,複又轉過頭去看向眾人:“都起來吧。”
荀顗等人起身拜謝:“謝丞相。”
夏侯獻再次開口:“讓荀家女與毋丘甸離婚。”
“這....”群臣竊竊私語起來。
荀顗心中大喜,他豈能不知這是何意,趕忙領著荀氏族人們再次拜謝。
“臣等叩謝丞相之恩!”
夏侯獻這才又看向曹啟,小皇帝點了點頭,目光轉向群臣:“諸位愛卿還有事要奏嗎?”
群臣不應。
曹啟道:“退朝。”
讚禮官隨即大聲道:“陛下退朝!”
群臣舉著板板鞠躬再拜:“陛下萬壽!”
今日雖不是逢五,但卻是平定幽州叛亂後的第一次朝會,故而百官雲集,跟大朝無異。
太極殿正殿莊嚴肅穆,皇帝曹啟緩緩從後殿走出,來到龍榻旁,莊重地坐下。
這是一張為天子量身定做的龍榻,高度不高,卻能讓雙腳能平穩地觸碰到地麵。
讚禮官高聲道:“拜!”
百官行稽首禮,屈膝跪地,左手按著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手在膝前,頭在手後。
“興!”
百官起身。
“再拜!”讚禮官的聲音再度響起。
百官舉著笏板,鞠躬再拜。
禮成,隨後紛紛左手持著笏板,置於右手臂窩。
曹啟微微轉頭,看了一眼夏侯獻。
感受到目光投來,夏侯獻迴首,對著小皇帝輕輕點頭。
曹啟旋即看向群臣:“開始吧。”
夏侯獻單手托腮,望著群臣,如今的朝會上,他更願做一個傾聽者。
“啟稟陛下。”
“我徐州、荊州、涼州皆傳來捷報。”
“行征東將軍胡遵鎮守淮陰,吳將諸葛恪久攻不成,領兵退走。”
“鎮南大將軍王基、荊州刺史司馬昭率軍於公安與西吳對峙,吳將朱績鑿七條水路同時出擊,被我軍擊退。”
“朱績連夜退走,南郡太守王濬率部追擊,斬首六百有餘,俘虜百十。”
“涼州方麵,征西將軍夏侯霸與涼州刺史夏侯儒收複西平,雍州刺史陳泰於鍾提大破薑維,截獲糧草輜重無數。”
話音落下,群臣竊竊私語。
全線捷報,再加上幽州事平,這讓一度認為大魏藥丸的人感到不可思議。
事實上,這些戰報多少有藝術加工成分,雖然各路確實都是捷報,但有些拿不上台麵的東西....夏侯獻心善,就不拿出來擾了群臣的好心情了。
徐州一戰,胡遵被諸葛恪野外擊退,退守淮陰,起初很是狼狽。
不過好在前征東將軍胡質經營青徐以來,廣農積穀,有兼年之儲,置東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諸郡,利舟楫。
故而他在任上發揮了最後一絲餘熱,淮陰城中的糧草是極其豐沛,這讓胡遵根本不會為糧草所困。
之後胡質又積極動員徐州各地庶民,在泗水上大肆行船,造成一種魏國有援軍的假象,這才逼退了諸葛恪。
而荊州方麵則有些意思,正所謂仇人見麵分外眼紅,朱績的部隊在找到司馬昭的本營後,猛攻數日,一度給司馬昭打到自閉,卻遲遲等不來援軍。
其實朱績也並非隻為了報仇,因為魏軍荊州最大的官王基坐鎮於公安城中,吳軍不可能越過城外據點,強行攻城。
而城外營寨最大的官就是司馬昭了,不打他打誰?
不過王基真是沉得住氣,待吳軍猛攻半月不克,士氣低落,準備撤走之時,才派王濬率部追擊。
至於西吳大都督全緒....此役壓根沒下船,不知道是跟誰學的。
涼州方麵倒是基本跟戰報無差,就是這個“大破”二字也是藝術加工就是了。
畢竟夏侯森斬殺了蜀國大將。
既然戰事結束,趁著今日大朝順便把封賞也敲定下來。
征東將軍胡質入朝,遷驃騎將軍。
前將軍胡遵遷征東將軍,假節,都督徐州諸軍事。
征蜀護軍,京兆尹石苞加振威將軍,遷青州刺史,假節,都督青州諸軍事。
鎮南大將軍王基,加食邑三千戶,升東武縣侯,兩個兒子分別封關內侯、列侯。
荊州刺史司馬昭,加食邑兩千戶,長子司馬炎,次子司馬攸皆封列侯。
征西將軍夏侯霸,加征西大將軍,加食邑,加爵位,子弟皆封侯。
夏侯儒、陳泰官職不變,同樣加食進爵,封賞子弟。
而重頭戲的平叛,夏侯獻把首功給了常山太守張特,若非是他僅靠數千郡兵擋住叛軍大半個月,戰事絕不會這麽順利。
遂拜張特為幽州刺史,假節,封高樂鄉侯。
杜恕複任燕國相,持節,護烏丸校尉。
至此,北疆不再設都督。
並州刺史田豫入朝升任太尉(蔣濟辭官)。
文欽升平東大將軍,依舊假節,都督淮北諸軍事,封安無鄉侯。
之後,曹爽、曹羲、曹肇、曹演、曹纂、夏侯莊、馬隆、羊祜等皆有封賞。
一連串的事宜安排完後,已是日上三竿,從群臣的儀態上來看,他們應該相當疲憊了。
就在曹啟打算結束朝會之時,卻又有大臣出列。
“啟稟陛下。”
夏侯獻定睛看去,此人是尚書荀顗,他乃荀彧第六子,現任潁川荀氏正牌家主。
“臣有事啟奏。”
“荀卿請講。”
“臣請陛下赦免毋丘甸之妻,荀嫣。”
曹啟小腦瓜想了想,開口問道:“她有何罪?”
“迴稟陛下,荀嫣是臣的族妹,賢淑有德,自嫁入毋丘家後,恪守婦道,相夫教子....毋丘甸之謀劃她並未參與其中,卻無辜受到株連。”
“荀嫣之父荀虞膝下無子,唯荀嫣一女,還望陛下法外開恩。”
荀顗的話音未落,在場的數位荀氏大臣相繼出列,拱手言道:“請陛下法外開恩。”
曹啟驚慌地看向丞相,丞相卻沒有迴頭。
夏侯獻依舊托著下巴,看向台下的幾人。
不多時,他開口道:“毋丘甸為本案主謀之一,這點毫無疑問,罪無可赦。”
“鍾毓。”
“臣在。”
“依律,該當如何處置?”
鍾毓答道:“誅族。”
單單兩個字,讓荀氏一族的心中陷入冰點。
荀顗等人連忙跪拜,口中還是那句話:“請陛下法外開恩。”
曹啟鎮不住場,終於壓低聲音道:“相公,朕該怎麽做?”
夏侯獻迴頭一瞥,複又轉過頭去看向眾人:“都起來吧。”
荀顗等人起身拜謝:“謝丞相。”
夏侯獻再次開口:“讓荀家女與毋丘甸離婚。”
“這....”群臣竊竊私語起來。
荀顗心中大喜,他豈能不知這是何意,趕忙領著荀氏族人們再次拜謝。
“臣等叩謝丞相之恩!”
夏侯獻這才又看向曹啟,小皇帝點了點頭,目光轉向群臣:“諸位愛卿還有事要奏嗎?”
群臣不應。
曹啟道:“退朝。”
讚禮官隨即大聲道:“陛下退朝!”
群臣舉著板板鞠躬再拜:“陛下萬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