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讓孔融召集在一起的都是學有所成的名士,對於他們各自的觀點都非常的堅持,在誰都說不過對方的時候,免不得會一番吹胡子瞪眼。要是把這些費力的時間成本和費命的人工成本都算上,那他們的工作壓力還是挺重的。
今天正好趕上他們聚在一起討論的日子。因此,隻有孔融等少數幾人聽到下人稟報,迎麵趕上劉辯匆忙迎接。
劉辯完全沒有不爽,簡單的交談幾句就表示想去旁聽,隨後就跟著他們返迴商議的大廳。
進門之後,入眼就看到了,四個大字“約之以禮”,兩邊麵對麵的放著很多座位,每一邊都有不少人坐著在進行爭論,隻不過他們目前的狀態可不太儒雅。尤其是兩邊為首之人,都顯得有些激動,其中一方劉辯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蔡邕。另一方是一個年齡和蔡邕相仿的文士,劉辯再細細一看,瞬間勾起了一些不太好的迴憶,這不就是上一次他來孔府的時候,拎著他批評的人嗎?
事後劉辯也是專門打聽過,沒想到還是在曆史上留過名的人。此人名叫馬日磾,雖然劉辯不記得這位幹過什麽,但隱約記得他與很多曆史名人都同台出現過。
實際上,馬日磾身份、名望可並不小。
馬日磾,字翁叔 。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東漢中後期大臣,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 (一作族子 )。馬融在當時雖然已經故去,但是門生故吏無數,加上馬融天資聰慧,年輕時即繼承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因此很多人都很敬佩他,在名士圈子裏地位很高。
熹平四年(175年),馬日磾與光祿大夫楊賜、五官中郎將堂溪典、議郎蔡邕、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人上奏,指出經學典籍傳習久遠,訛謬的情況日趨嚴重,請求正訂《六經》的文字。漢靈帝同意他們的建議,遂命楊賜等進行校勘,並將校正過的經籍刻於石碑,立在太學之外,作為經籍正本(即著名的《熹平石經》)。足以見得,他對先輩傳承的態度之認真,對古籍考證之嚴謹。
眾人見到劉辯與孔融等人一同進來,正準備行禮,劉辯卻打斷了他們的行為,說:“眾位先生既然在此辯論,那我也不好耽誤大家的工作。如此突兀的過來,也隻是想要聆聽教誨,旁聽也是一種學習,眾位先生就當我不存在就好。”
在場眾人聽了之後也不矯情,他們本就沉浸在他們的辯論中不想被打擾,劉辯的決定正合心意。
因為這次劉便抱著非常謙卑的心態過來,所以他沒有絲毫的敷衍,確實是在認真旁聽。聽了一會兒劉辯也就清楚他們在討論什麽了。
這一次辯論,他們主要是針對,穿著的禮儀有了分歧。
對於婚喪嫁娶等事,禮記都有詳細記載,修訂起來根本不費事。但是平時社交穿著這些本來沒有特別權威的記載,但是所有士族往往一同遵循著一些規律,很久之前有人總結了每個季節的服裝樣式,大多人也以此為依據著裝。
經過商議,他們決定把這部分記錄正式編入禮記。
蔡邕一方認為,北方寒冷,入秋之後的衣服過於單薄,如果按照記載上穿衣服很容易著涼。因此,建議把這一部分的要求修改一下。
而馬日磾卻認為祖宗之法,不可更改。一年四季穿著的衣服形式既然在多年前就已經確定下來了,能沿用至今就說明其合理,不能修改。
二人有一個繞不開的矛盾點就是:曾今的穿著最外層套著的長衫寬鬆並且材質輕盈,在秋季偶爾有小風一吹確實有一種飄逸之感,更能夠體現人的身姿。蔡邕為了保暖提議把材質加厚並且很多漏風的地方都收束起來,自然不可能飄逸了。
雙方在道理上討論半天,最後總能繞迴到美醜和冷暖的問題上,因此僵持不下。
明事理的人都能感受到蔡邕對人的關懷,但從支持者多寡上來看,支持馬日磾的人更多。並非是他們昧著良心,主要是那個時代的文人,都非常在意外表。
曹操因為相貌有些黑,再加上五短身材被很多人鄙視,不少能人都因為這一點沒有投奔他。然而,如曹操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崛起之後也加入了以貌取人者的行列,活成了他最討厭的人的樣子。相貌醜陋的龐統被輕視,長相猥瑣的張鬆被嫌棄,最終埋下了,三分天下的禍根。由此可見,儀容儀表在當時有多麽被看重。
正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存在,很多人都不太支持蔡邕的提議,即使他們認可蔡邕的想法。
劉辯看清了情況之後,對於馬日磾的觀點也是頗為的不喜。
他雖然不反對以貌取人,畢竟認真打扮能夠體現尊重,而且帥哥美女確實在交際的時候更讓人產生好感。
但是劉辯真的不喜歡為了打扮而過度犧牲的觀念。
大漢如今的醫療水平,一次感冒都有可能要了性命。也就是說,曾經記載的衣著禮儀放到如今的大漢,就是在變相的迫害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方人各自引經據典,把能舉的例子,能說的理由都說了一遍,卻始終無法說服對方,內心也是非常的無奈。
馬日磾率先想到了,在一旁吃瓜的劉辯。他十分清楚的記得,上一次自己教育劉辯的時候,留辮非常的乖巧,顯然也是一個很守規矩的皇子(被班主任訓過的兄弟們都知道這是裝的),四舍五入就等於他支持古法。
於是,馬日磾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把這個皇子拉進討論組。
隻見馬日磾說到:“殿下以為這件事情當如何分曉?其實我也挺認可伯喈兄的觀點,但是我覺得並不能因此更改祖宗留下的規矩。我們在此爭論,隻是為了讓錯誤更少一些。如今,局麵誰也說服不了誰,正是需要集思廣益的時候。也許事情就能夠因為殿下的幾句話迎刃而解,因此陛下暢所欲言就行。”
短短幾句話就營造了開明的學術氛圍,展現了前輩的氣度,也暗示劉辯可以暢所欲言,不用顧忌他們長輩的麵子(不要害怕得罪蔡邕)。
今天正好趕上他們聚在一起討論的日子。因此,隻有孔融等少數幾人聽到下人稟報,迎麵趕上劉辯匆忙迎接。
劉辯完全沒有不爽,簡單的交談幾句就表示想去旁聽,隨後就跟著他們返迴商議的大廳。
進門之後,入眼就看到了,四個大字“約之以禮”,兩邊麵對麵的放著很多座位,每一邊都有不少人坐著在進行爭論,隻不過他們目前的狀態可不太儒雅。尤其是兩邊為首之人,都顯得有些激動,其中一方劉辯一眼就認了出來,正是蔡邕。另一方是一個年齡和蔡邕相仿的文士,劉辯再細細一看,瞬間勾起了一些不太好的迴憶,這不就是上一次他來孔府的時候,拎著他批評的人嗎?
事後劉辯也是專門打聽過,沒想到還是在曆史上留過名的人。此人名叫馬日磾,雖然劉辯不記得這位幹過什麽,但隱約記得他與很多曆史名人都同台出現過。
實際上,馬日磾身份、名望可並不小。
馬日磾,字翁叔 。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東漢中後期大臣,經學大師馬融之族孫 (一作族子 )。馬融在當時雖然已經故去,但是門生故吏無數,加上馬融天資聰慧,年輕時即繼承馬融學說,以才學入仕。因此很多人都很敬佩他,在名士圈子裏地位很高。
熹平四年(175年),馬日磾與光祿大夫楊賜、五官中郎將堂溪典、議郎蔡邕、張馴、韓說、太史令單颺等人上奏,指出經學典籍傳習久遠,訛謬的情況日趨嚴重,請求正訂《六經》的文字。漢靈帝同意他們的建議,遂命楊賜等進行校勘,並將校正過的經籍刻於石碑,立在太學之外,作為經籍正本(即著名的《熹平石經》)。足以見得,他對先輩傳承的態度之認真,對古籍考證之嚴謹。
眾人見到劉辯與孔融等人一同進來,正準備行禮,劉辯卻打斷了他們的行為,說:“眾位先生既然在此辯論,那我也不好耽誤大家的工作。如此突兀的過來,也隻是想要聆聽教誨,旁聽也是一種學習,眾位先生就當我不存在就好。”
在場眾人聽了之後也不矯情,他們本就沉浸在他們的辯論中不想被打擾,劉辯的決定正合心意。
因為這次劉便抱著非常謙卑的心態過來,所以他沒有絲毫的敷衍,確實是在認真旁聽。聽了一會兒劉辯也就清楚他們在討論什麽了。
這一次辯論,他們主要是針對,穿著的禮儀有了分歧。
對於婚喪嫁娶等事,禮記都有詳細記載,修訂起來根本不費事。但是平時社交穿著這些本來沒有特別權威的記載,但是所有士族往往一同遵循著一些規律,很久之前有人總結了每個季節的服裝樣式,大多人也以此為依據著裝。
經過商議,他們決定把這部分記錄正式編入禮記。
蔡邕一方認為,北方寒冷,入秋之後的衣服過於單薄,如果按照記載上穿衣服很容易著涼。因此,建議把這一部分的要求修改一下。
而馬日磾卻認為祖宗之法,不可更改。一年四季穿著的衣服形式既然在多年前就已經確定下來了,能沿用至今就說明其合理,不能修改。
二人有一個繞不開的矛盾點就是:曾今的穿著最外層套著的長衫寬鬆並且材質輕盈,在秋季偶爾有小風一吹確實有一種飄逸之感,更能夠體現人的身姿。蔡邕為了保暖提議把材質加厚並且很多漏風的地方都收束起來,自然不可能飄逸了。
雙方在道理上討論半天,最後總能繞迴到美醜和冷暖的問題上,因此僵持不下。
明事理的人都能感受到蔡邕對人的關懷,但從支持者多寡上來看,支持馬日磾的人更多。並非是他們昧著良心,主要是那個時代的文人,都非常在意外表。
曹操因為相貌有些黑,再加上五短身材被很多人鄙視,不少能人都因為這一點沒有投奔他。然而,如曹操這般雄才大略的君主崛起之後也加入了以貌取人者的行列,活成了他最討厭的人的樣子。相貌醜陋的龐統被輕視,長相猥瑣的張鬆被嫌棄,最終埋下了,三分天下的禍根。由此可見,儀容儀表在當時有多麽被看重。
正因為這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存在,很多人都不太支持蔡邕的提議,即使他們認可蔡邕的想法。
劉辯看清了情況之後,對於馬日磾的觀點也是頗為的不喜。
他雖然不反對以貌取人,畢竟認真打扮能夠體現尊重,而且帥哥美女確實在交際的時候更讓人產生好感。
但是劉辯真的不喜歡為了打扮而過度犧牲的觀念。
大漢如今的醫療水平,一次感冒都有可能要了性命。也就是說,曾經記載的衣著禮儀放到如今的大漢,就是在變相的迫害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方人各自引經據典,把能舉的例子,能說的理由都說了一遍,卻始終無法說服對方,內心也是非常的無奈。
馬日磾率先想到了,在一旁吃瓜的劉辯。他十分清楚的記得,上一次自己教育劉辯的時候,留辮非常的乖巧,顯然也是一個很守規矩的皇子(被班主任訓過的兄弟們都知道這是裝的),四舍五入就等於他支持古法。
於是,馬日磾就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把這個皇子拉進討論組。
隻見馬日磾說到:“殿下以為這件事情當如何分曉?其實我也挺認可伯喈兄的觀點,但是我覺得並不能因此更改祖宗留下的規矩。我們在此爭論,隻是為了讓錯誤更少一些。如今,局麵誰也說服不了誰,正是需要集思廣益的時候。也許事情就能夠因為殿下的幾句話迎刃而解,因此陛下暢所欲言就行。”
短短幾句話就營造了開明的學術氛圍,展現了前輩的氣度,也暗示劉辯可以暢所欲言,不用顧忌他們長輩的麵子(不要害怕得罪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