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漢靈帝密詔十常侍之一的畢嵐讓他主持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研究。從此一個臭名昭著十常侍淡出了世人關注,等到下一次坊間流傳他的名字時已是萬人敬仰。


    畢嵐此人在曆史中可能並不出眾,但是他的才能不可否認。熹平年間,他擔任掖庭令,主要是掌宮人簿帳以及蠶桑女工等工作。


    熹平六年(177年),畢嵐奉漢靈帝的命令,鑄銅人四列於倉龍、玄武闕,又鑄四鍾,皆受二千斛,縣於玉堂及雲台殿前,這種工藝可不是隨便來一個工匠就行的。後來,他為了討得漢靈帝的歡心,又鑄“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橋東,再轉水入宮,造型非常拉風,寓意也很好,漢靈帝好一陣子的高興。再往後,他又設計出翻車,將其旋於橋西,用來給南北郊路灑水,省去了百姓灑道之費。


    從這些作品就可以看出此人技藝之高超,讓他主持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研究確實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好好培養也許將來可以成為一代巨匠。


    為了給這位將來的巨匠送一手“彈射起步”,劉辯既沒有讓他買月卡,也沒有勸他用鑽石,甚至沒讓畢嵐看廣告就直接給了他改良造紙術的技術,以及設計印刷機的思路。大量的處理方法讓畢嵐這個業內人士都讚歎連連。


    最開始的時候,造紙術是從處理織絲後廢品、次等蠶繭時漂浮的絮狀物可以形成一層纖維薄片這一發現得到的靈感,在古書上這種產物被稱為赫蹏或方絮。後來,隨著需求的出現,人們開始主動研究製造方法,造紙術就開始成型了。


    初期的造紙術法,原料主要是樹皮以及一些破布。由於棉花在當時還沒有流入漢朝,當時的破布主要是苧麻和大麻等麻纖維,加上樹皮,這些都是很粗的纖維。


    加上最開始造紙工藝十分簡陋,許多粗纖維都尚未鬆散開,這使得所造出的紙張質地非常粗糙,韌性差,難以儲存,易受潮很可能就自己裂開;表麵也不是很平滑,對於墨水的吸附性也很差,並不適用於書寫,最後隻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的漢和帝時期,同樣是經過了一位太監蔡倫的改進,造紙工藝逐漸成型並沿用至漢靈帝年間,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步:提取纖維,這一步需要用長時間浸泡以及蒸煮的方式讓原料在堿液中脫膠,最後得到初步散開的粗纖維;這一步往往浸泡就需要很長的時間,加上蒸煮的時候加的原料效率不高,使得造紙的周期被大大拉長,小的作坊產量自然就起不來。


    第二步:打漿,這一步一般使用切斷和碾碎方法使纖維徹底帚化,得到初步紙漿;


    第三步:抄造,這一步需要把製備好的紙漿加水攪勻製成漿液,然後不斷用撈紙器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行成薄薄的濕紙;此時取下濕紙就變成一個難題,沒有成千上萬次取紙經驗很難保證能夠每次取紙都是完整的。


    最後一步:晾幹,沒啥好說的,字麵上的意思。晾幹之後取下來就行。


    劉辯帶著畢嵐去提出改良方案的時候挺緊張的。畢竟是第一次毫無準備的去裝大頭蒜。見到完整的工藝流程時,劉辯心更是涼了半截。


    好在劉辯是真的有兩把刷子,隨著詳細的詢問,先是為畢嵐提出了增加原材料、調整堿液配方等建議。


    之後又提出抄紙時摻的水也在劉辯的建議下也換成了藥水,雖然劉辯不記得原料是啥了,但是其目的無非是減慢沉澱,讓紙絮飄得更均勻,因此劉辯把目標告訴畢嵐之後大膽的做了個假設說澱粉或許能派上用場,並囑咐畢嵐自己找合適的溶液。


    最後又在抄紙器上提出建議,改用活動簾床紙模。構造上就是用一個可以自由拆卸的活動竹簾放在框架上進行撈漿,撈完取下竹簾,翻過來即可取下一張紙。


    如此一來,一個抄紙器就可以反覆撈出成千上萬張濕紙了,大大提高了工效。劉辯清楚的記得,自己刷到過小視頻,後世的皇家貢紙都是這麽撈出來的,所以說起話來理直氣壯,格外有底氣。畢嵐則在一旁連連點頭。


    接下來,劉辯又開始描述起來印刷機的構造以及功能,這個東西劉辯就不敢胡說了,隻是簡單提出了可以燒字體反過來的活字,然後放在一個固定的框裏。其他的就隻提出了一些要求。


    由於畢嵐一直在旁邊恭敬地是是是,劉辯就有了一種他比專業的人還專業的錯覺,飄了起來,幸虧地球引力還夠,不然就要拴根繩以免飛走了。


    等到將要離開的時候,劉辯開始像大老板一樣做總結:“畢嵐呐,咱們的紙目標可是要能印刷的啊,除了質量還要把紙搞得白一點,別還是以前那樣黃不拉幾的。以前父皇沒啥目標,你造的東西頂多逗他開心,現在不一樣了你可一定要好好發揮才能,說不準將來父皇不止喜歡你,還會重用你。要是幹得好,將來你不見得比蔡侯差。”幸虧劉辯不是膀大腰圓的地中海,否則這段話味道就更對勁了。


    畢嵐聽的卻非常感動,以前爭寵隻是為了私欲、為了生存。如今劉辯短短幾句話就把畢嵐的工作目標提升到的“發揮人生價值”的高度,人一下就活出了精氣神。人心都是肉長的,也許以前畢嵐隻會偷奸耍滑,但是現在有了夢想、有了主心骨的畢嵐如同浴火重生。他感動的向著劉辯跪下,訴說著他的忠心與決心。


    劉辯此時並沒有在意,客套了兩句就轉身離去了,他可被太監這一套整習慣了。


    直到將來一次次與畢嵐產生交集他才意識到自己當時的話威力有多大。在精神層麵上算的上毀滅了一個人,又創造了一個人。這也是劉辨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受他影響崛起的第一個被曆史埋沒的人才。


    雖然劉辯沒有猜到畢嵐的改變,甚至還在思考將來如何管住他。但是劉辯非常清楚,從進入這間造紙工坊的時候,他就邁出了打破古代文化壁壘的第一步。他將成為一道光,走在這個時間線的最前沿,為將來的萬千學子開辟出一條坦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整漢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鹿鳴東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鹿鳴東方並收藏重整漢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