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三國
時間沙:我在時間縫隙裏整活 作者:凍山示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哇,聽起來你正在構思一個關於穿越的故事呢!三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精彩的時期,充滿了英雄、謀略和戰爭。如果你想要創作一個故事,我可以幫你提供一些背景信息,或者一起構思情節。不過,記得這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哦,現實中我們是無法穿越時空的。需要我幫你構思故事的某個部分嗎?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了三國時期,他們與這些曆史人物的互動可能會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戰性。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了解文化和禮儀**:首先,他們需要了解當時的文化和禮儀,以便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三國時期的禮儀和現代大不相同,了解這些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冒犯重要的人物。
2. **學習語言**:雖然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標準,但三國時期的語言可能有所不同。他們需要學習當時的語言,以便與當地人交流。
3. **觀察和學習**:他們應該觀察這些曆史人物的行為和決策,學習他們的智慧和策略。
4. **建立信任**:與這些曆史人物建立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通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提供有價值的建議來贏得信任。
5. **謹慎行事**:由於他們對曆史的影響可能會改變未來的走向,他們需要謹慎行事,避免做出可能引起重大曆史變動的行為。
6. **利用現代知識**: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現代知識來幫助這些曆史人物,比如在醫學、農業、工程等領域提供建議。
7. **保持低調**:在三國時期,政治鬥爭非常激烈,他們應該盡量保持低調,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
8. **尋找盟友**:他們可以尋找一些有共同目標的盟友,比如諸葛亮,他們可以提供一些現代的策略和知識來幫助他。
9. **尊重曆史**:盡管他們可能會想要改變某些曆史事件的結果,但他們應該尊重曆史的發展,避免做出可能對曆史產生負麵影響的改變。
10. **尋找迴家的方法**:最後,他們需要尋找迴到現代的方法,無論是通過科學實驗還是尋找傳說中的神秘力量。
記住,這些都是虛構的設想,實際上我們無法穿越時空。但這樣的想象可以激發創造力,為創作故事提供靈感。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三國時期,為了避免被當作間諜或刺客,他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融入當地社會**:盡快學習和模仿當地的語言、服飾和行為習慣,以減少引起懷疑的可能性。
2. **獲取身份**:嚐試獲取一個合理的身份,比如商人、學者或手藝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社會中有一個正當的角色。
3. **避免敏感話題**:不要談論未來的知識或現代的事物,這可能會引起懷疑。
4. **保持低調**:避免在公共場合展示異常的知識和技能,這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5. **建立信譽**:通過幫助當地人解決問題或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來建立良好的聲譽。
6. **結交朋友**:與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建立友誼,這樣他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得到保護。
7. **避免政治**:三國時期政治鬥爭激烈,他們應該盡量避免參與政治活動。
8. **學習自衛**:學習一些基本的自衛技巧,以防萬一需要保護自己。
9. **了解法律和習俗**:了解當地的法律和習俗,避免無意中觸犯法律。
10. **保持警惕**:始終保持警惕,注意周圍環境和可能的威脅。
11. **準備應急計劃**:製定一個應急計劃,以防萬一他們被懷疑或追捕。
12. **尋找同伴**:如果可能的話,找到其他穿越者或者誌同道合的人,共同應對可能的困難。
13. **利用智慧**: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巧妙地避開危險。
14. **保持冷靜**: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冷靜,不要因為恐慌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通過這些措施,蕭處楠和時間可以盡可能地避免被當作間諜或刺客,安全地在三國時期生存下去。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了三國時期,為了避免被當作異端或巫師,他們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 **了解並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他們應該學習當時的宗教教義和儀式,避免發表與主流宗教信仰相悖的言論。
2. **避免展示未知的或超自然的能力**:在那個時代,任何超出常規的能力和知識都可能被視為巫術或邪惡的力量。
6. **避免參與政治和軍事活動**:三國時期政治鬥爭激烈,他們應該盡量避免參與這些活動,以免被卷入其中。
7. **尋求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保護**:如果可能,他們可以尋求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如官員或宗教領袖的保護。
8. **了解法律和習俗**:了解當時的法律和習俗,避免觸犯法律或習俗。
通過上述措施,蕭處楠和時間可以降低在三國時期被當作異端或巫師的風險。
三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也是一個動蕩和戰火連綿不斷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各個國家的統治者和知識分子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理念。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狀況,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宗教和思想領域,三國時期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宗教領袖和思想家:
1. **嵇康**:三國時期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2. **張角**:太平道的創立者,自稱大賢良師,以符水咒說為人治病,廣收門徒,創立了太平道。他領導的黃巾起義是三國時期的重大事件之一。
3.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是魏晉時期的著名玄學家,對《老子》和《周易》有深入的研究和注解,提出了“以無為本”的哲學思想。
4. **支謙**:三國時期著名的佛教翻譯家,他翻譯了多部佛教經典,對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5. **康僧會**:三國時期著名的佛教翻譯家和傳播者,他翻譯了《六度集經》等佛教經典,對江南佛教的傳播有重要影響。
這些宗教領袖和思想家不僅在當時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而且他們的思想和教義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效地整合市場反饋和同行評議的結果,為現代政府和社會的人才選拔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據。
【注:摘自百度百科: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曆史時期。包括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虎豹騎
關於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部隊,《三國演義》裏幾乎沒有提及,倒是《三國誌》裏有所記載。首先虎豹騎的統領曆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純、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將領,虎豹騎曆來由曹氏將領統帥,由此可見其重要。《三國誌·魏書》注:“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其精銳可見一斑。
西涼鐵騎
西涼鐵騎即涼州鐵騎,並非某一支軍隊的特稱,而是涼州地區所出精銳部隊的統稱。《三國演義》記載中的西涼鐵騎。東漢末年其代表勢力分為兩支,一支是董卓,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其中張濟、張繡、賈詡、段煨、牛輔、徐榮、董越、郭汜、呂布等均是出自這一派。另一支是馬騰、韓遂,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原指跟隨東漢末群雄之一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公孫瓚在與胡人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命名為“白馬義從”。
陷陣營
陷陣營是東漢末期一支獨特的部隊,人數不多,但作戰極為勇猛,它的指揮官是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人稱高順“所將八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全軍僅有八百餘人,個個驍勇善戰,裝備配製精良。呂布逃出長安包括一幹將領,才百餘騎兵。加上後勤軍工補給問題,能讓呂布放手高順籌備精練鎧甲,陷陣營組建時間最早應是呂布占據濮陽時期。《三國誌》原文並沒提到陷陣營,而是後來南朝宋的裴鬆之給《三國誌》注解時引用《英雄記》的內容,對其評價頗高。
曹魏國號來源於曹操所建的魏王國。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公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86]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87]
蜀漢政權自稱“漢”,不稱“蜀”。《三國誌》陳壽開始正式用“蜀”代稱劉備建立的“漢”國,以與建都長安的西漢王朝以及建都洛陽的東漢王朝區別。如:《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 詔策曰: “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托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誌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獉,參伊、周之巨勳。” [85]劉禪在詔策中說諸葛亮將建特殊的功勞在“季漢”,“季漢”上承“西漢”“東漢”,即指“漢”政權。除皇帝在詔書策令中自稱“漢”外,大臣也多言之。《魏誌》中記載多稱為“蜀”,以地名貶稱,醜化敵國。後人評價多采用魏國的方法,即稱“漢”為“蜀漢”,采取地域加國號的方法,部分反映蜀漢政權國號是“漢”。 [84]
魏黃初二年(221年),曹丕稱帝後,孫權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八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 [89]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 [88]
魏文帝曹丕
漢昭烈帝劉備
吳大帝孫權
黃巾起義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東漢滅亡開始,廣義是184年黃巾起義開始。曆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開始失去政權實體及群雄割據,形成了三國雛型至曹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 [3] [32-33]
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卻又賦稅繁重,人民“寒不敢衣,饑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83]。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起義,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7]。從此也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製,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布各地。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 [8]。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
188年漢靈帝采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 [9]。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節製。例如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借由五鬥米道首領張魯占領漢中,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解決黃巾之亂而製定的州牧製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群雄割據的局麵。
中平六年 [63](189年),漢靈帝駕崩, [55]戚宦之爭又起。宦官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弟陳留王劉協。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涼州董卓、並州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製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3]
群雄割據
曹操 [16]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最後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討伐董卓之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不再理會東漢中央政權的號令,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其軍隊由侄子張繡繼承後,反被荊州牧劉表安置在宛城,聯手抵禦曹操。
黃巾起義時,孫堅率一千五百餘人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在洛陽意外得到玉璽。隸屬於袁術。在奉命進攻荊州刺史劉表之時,在峴山被劉表部下黃祖射殺。孫堅死後,其子孫策統領部眾,約於興平元年(194年)向袁術獻玉璽後借三千兵馬離開袁術,帶領孫堅舊部開始向江東發展,得周瑜等人相助,於196年到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逐劉繇,降王朗,殺許貢。196年獻帝遷許都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最後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9年,孫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勳,吞並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孫策出遊打獵,被許貢門客刺殺。孫策死,其弟孫權統眾霸江東。
官渡之戰
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馬騰、韓遂等人則於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後雄踞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最後被曹操於下邳抓獲處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先後因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後又逃到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此時期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占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餘部男女老少約十萬人,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幾經轉折,控製了兗州。曹操憑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奉立東逃的獻帝於許昌後,借由朝廷名義來討伐各地群雄;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分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發生了決戰。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接受許攸的建議,曹操親自率兵火燒袁紹的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曹操又通過幾年時間,消滅了袁紹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的勢力。在白狼山之戰中,派遣大將張遼率領先鋒部隊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於蹋頓,隨後又平定遼東,最終統一了北方。
隨著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製、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力逐漸恢複。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複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睢陽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
三分之勢
赤壁之戰
188年,漢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興平元年(194年 [67]),劉焉死,子劉璋繼任。劉焉、劉璋相繼鎮壓了當地豪強的反抗。建安十二年(207年 [70]),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出“隆中對”戰略思想。
曹操統一北方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率大軍南下征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寄身荊州的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擊敗,逃至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共抗曹軍,周瑜以火攻之計大破曹操 [41],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曹操被迫退迴北方。
赤壁之戰後曹軍退迴北方後,於建安十六年 [60](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 [4],又命夏侯淵西征,消滅了韓遂、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納入“魏”的勢力範圍之內,統一北方,促使三國鼎立形成。孫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操軍屢攻濡須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邀請劉備率部進入益州,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
建安十九年(214年), 曹操稱魏公,十月漢獻帝與伏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稱魏王,建都於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自稱漢中王。曹操大軍前來欲奪迴漢中,不成,於是從漢中退向長安。 [5-6]
孫劉交惡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210年,孫權吞並交趾士夑,取得東南半壁。211年,徙治秣陵,次年(212年 [72]),改秣陵為建業。劉備也乘勢占據荊州五郡,成功逼降荊南四郡;周瑜奪取荊州重要戰略要地南郡 [10] [42]。
夷陵之戰
劉備大將關羽北攻樊,呂蒙上疏孫權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呂蒙遂假稱病重,孫權也明令召呂蒙迴建業治病。關羽信以為真,把留在江陵、公安的軍隊調出一部分赴襄陽。孫權得到消息,即令呂蒙進兵。呂蒙到尋陽(今江西九江)把精兵埋伏在船倉裏,偽裝商人船隻,晝夜兼行,遂到南郡。士仁、麋芳不戰而降。關羽戰士家屬,盡在江陵,呂蒙都好生款待,問所不足,疾病給醫藥,饑寒賜衣糧。關羽聽得江陵被孫權偷襲,從前線撤迴。將士聽到家中平安,生活很好,都不願跟關羽打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關羽敗走麥城,至漳鄉(今湖北荊門西),被孫權軍隊擒獲,殺死,孫權取得荊州。 [47]孫權占領荊州六郡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限製了蜀漢出峽發展。
三國鼎立
劉備 [56]
黃初元年 [64](220年)正月,曹操死,同年十月,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建元黃初,史稱“曹魏”。因為漢朝滅亡,三國時代也就從此正式開始。
章武元年 [65](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複漢室,於成都稱帝為大漢皇帝,國號“漢”,建元章武,史稱“蜀漢”。 [46]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1年 [69],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迴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和東吳恢複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孫權於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人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至此,三國鼎立局麵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蜀漢北伐
劉備病死後,劉禪繼位為帝,諸葛亮輔佐劉禪,此時蜀漢國內處境十分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諸葛亮南征,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南中。當年秋天,諸葛亮打敗孟獲,南中平定。諸葛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
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曹魏。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功。234年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北伐停頓。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258年以後,宦官黃皓等人擅權,政治腐敗。蜀漢大將薑維繼續北伐,受到朝廷和宦官掣肘,致使屢次勞而無功。
司馬氏趁時立功,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於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下進攻蜀漢,魏蜀兩軍發生拉鋸戰,鍾會帶領的魏軍主力部隊被薑維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薑維的鋒芒,領兵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薑維假裝投降,欲借鍾會之手複興漢室,然而最終計策失敗,鄧艾、鍾會、薑維盡皆被殺,劉禪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蜀漢滅亡。
蜀漢傳二帝,國祚共四十三年。
司馬篡魏
魏帝曹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台中三狗” [73]及李勝、畢軌等人,排斥司馬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司馬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建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之叛,使遼東重新歸入魏版圖。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又乘曹爽奉曹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處死曹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大權,史稱高平陵事變。後來,司馬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鎮壓了起自淮南的王淩、毋丘儉、諸葛誕等人軍事叛亂和其他曹氏忠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對曹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
東吳變亂
吳大帝孫權 [57]
東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氏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製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東吳政權的主要支柱。
孫權死後,東吳日趨衰弱,而曹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逐步強大。司馬氏以先滅蜀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蜀篡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東吳政權暫時得以延續。
三分歸一
晉武帝司馬炎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去世,十二月丙寅日 [61](266年2月8日),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強迫曹魏皇帝曹奐禪讓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曹魏滅亡。從此,中國曆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史稱西晉 [11]。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 [12]。在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迴但被晉將毛炅擊敗。
269年,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同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迴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東部)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東吳岌岌可危。
東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 [13]。
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 [13],上遊王濬唐彬軍、中遊杜預胡奮王戎軍、下遊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
280年,二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 [74]、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壬寅日(5月1日 [66])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家歸晉。
疆域
播報
編輯
範圍
國家
疆域
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 [2]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曹魏於西域設置管轄海頭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複改郢州為荊州。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並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14]
蜀漢疆域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東吳疆域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 [15]: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並入交州。至264年複設,共增加一州。 [14]
行政區劃
魏蜀吳三國行政區
州名
範圍
豫州
治所譙(qiáo,安徽亳州),所轄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兗州
治所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所轄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徐州
治所郯(tán,郯城縣西南,後遷下邳),所轄今魯東南部,江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涼州
治所隴(甘肅清水縣北),所轄今甘東東部
雍州
原為光武帝劉秀所置,後取消。公元194年,李傕把涼州分為涼州和雍州。公元213年,曹操將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
冀州
治所鄗(hào)(河北柏鄉縣北,後遷鄴城),所轄今冀西南部,後被曹操以冀、青、並、幽四州合為冀州
揚州
治所曆陽(皖和縣,後遷壽春),所轄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荊州
治所漢壽(湘常德市東,後遷襄陽),所轄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益州
治所雒(luo,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所轄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
包括越南北、中部和中國廣西的一部分。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政治
播報
編輯
曹魏大臣
武將文臣
八虎騎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將
張遼·樂進·於禁·張合·徐晃
其他武將
李典·典韋·許褚·高覽·臧霸·呂虔·龐德·文聘·郝昭·王雙·郭淮·諸葛誕·文鴦·陳泰·段煨·司馬師·張允·蔡瑁·曹彰·張繡
文臣謀士
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鍾繇·陳登·王朗·許攸·華歆·崔琰·毛玠·滿寵·蔣幹·陳群·陳琳徐庶(後期)·國淵
五大謀士
郭嘉、荀彧、荀攸(謀主)、賈詡、程昱
蜀漢大臣
文臣武將
五虎上將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其他武將
薑維·魏延·馬岱·劉封·孟達·嚴顏·王平·關平·關興·張苞·張翼·張嶷·吳班·廖化·陳到·糜芳·董允·霍弋·黃權
文臣謀士
前期
諸葛亮·龐統·法正·簡雍·麋竺·孫乾·伊籍·秦宓·蔣琬·費褘·李嚴·費詩·譙周·徐庶
後期
馬良·董和·郤正·馬謖
東吳大臣
文臣武將
四大都督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十二虎臣
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武 將
陸抗·淩操·宋謙·諸葛恪·馬忠·祖茂·劉基·朱然·朱桓 全琮·太史慈·駱統·孫桓·孫韶·賀齊·陶璜
文官謀士
張昭·張紘·顧雍·諸葛瑾·呂範·陸績·虞翻·步騭·闞澤·薛綜·嚴畯·程秉·張溫·陸瑁·吾粲·滕胤·張承
軍事
播報
編輯
兵製
曹魏兵製
三國官製、兵製和東漢官製、兵製比較相似。曹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220),到黃初年間(220-226)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隻是割據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麵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留部分軍隊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製,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製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麵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製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製。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26]”
《曆代兵製》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置時間,《補三國兵誌》說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製之下,武衛營一成立,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製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曆代兵製》:“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係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中軍與外軍,曹魏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並。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隻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曆代兵製》:“自納司馬朗之言,複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借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曆代兵製》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
曹魏兵製,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獲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製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製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製,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屯。
蜀漢兵製
諸葛亮 [27]
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漢的中央軍,《曆代兵製》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係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史書記載,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隻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薑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漢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曆代兵製》:“兵有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這裏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誌》統計,蜀漢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曲長則蜀漢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可能為一支精勇的隊伍。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此外還有諸葛亮征南中後歸附的夷兵,白毦,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夷人組成。飛軍,以青羌為主。賨叟,由賨人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漢政權不僅隻有漢人軍士,而且有招募歸附的夷兵。
東吳兵製
周瑜 [28]
孫權在稱帝前,曾以討虜、驃騎、車騎將軍的名號開府置僚佐,為當時的霸府之一。孫權為軍隊首腦,府中的僚佐,參照漢製,設軍師、長史和諸曹,分掌眾務。統兵將領有護軍、領軍、典軍等,另置蕩寇、虎威等雜號將軍,實則不一定統兵。遇有戰爭,臨時拜帥,任命一些軍事將領為左、右都督或大都督,充當統帥或主將,戰爭結束則罷去。
吳黃龍元年(229年 [62]),孫權稱帝。此後,皇帝為最高的軍事統帥,其下,由丞相或官階較高的大將軍等加“領中外諸軍事”或“督中外諸軍”,以負責統領指揮全國的軍隊。 [48]
東吳的中央直轄軍,也稱中軍,以宿衛軍為主,有羽林、武衛、虎騎等營,其成員大多由孫氏的故將所領部曲組成,統率宿衛軍的將領,稱為督或將軍,多由孫氏家族的子弟擔任。宿衛軍中,還保留了漢代的五營兵,其將軍為五營督或五校督。 [48]東吳的統軍將領中,以驃騎、車騎和衛將軍的官階較高,征、鎮、安、平將軍次之。其次,吳國領兵將領的官職多以督命名,督的名稱很多,統領中軍宿衛軍以外各部者,有京下督、無難督、水軍督、騎督、前督、左部督、右部督、升城督等。統領外軍者,一般將所在地的地名,冠於督前,如西陵督、公安督、巴丘督、濡須督等。地方州郡,也實行雙軌製建製,地方官兼有軍職者,其所統領的中央軍,稱外軍。另外還有地方軍。東吳實行世襲領兵製,地方官不論是否兼領軍事,都保留有自己的部曲兵,可以世代承襲。 [49]
東吳的軍隊,由水、陸軍組成,以水軍為主,陸軍為輔。陸軍之中,又含步、騎兩個兵種。全國的兵力,約20萬左右,艦船共有5000餘艘。從基本的國策出發,東吳的作戰方針以戰略防禦為主,憑借長江為天然屏障。為了對付國內外的敵對勢力,東吳經過長期經營,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軍,布置在長江一線。為了武裝水師,在侯官(今福建閩侯)設有規模宏大的造船廠,造船技術很高超,所造的運輸船,大者長達20餘丈,載重量可達萬斛。所造的戰船,有上下五層,可載士卒3000人。東吳在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和西陵(今湖北宜昌)建立了水軍基地,以重兵防守。水軍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曹魏、蜀漢的水軍均非其敵手。在東吳同魏、蜀兩國所進行的幾次大戰中,都是依靠這支強大的水軍取勝的。曹操死後,魏文帝和魏明帝都企圖渡過長江向南擴展,但麵對長江天塹和吳國的強大水師,或望而卻步,或無功而返。 [49]
武器
由於戰爭的需要,攻城略地的戰略戰術以及攻防器械和兵器製造,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攻防器械方麵,官渡之戰中,曹操下令製造發石車,摧毀了袁軍的樓車,於是曹軍轉危為安。這種發石車被袁軍稱為“霹靂車”。 [45]
在兵器製造方麵,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穀(今陝西眉縣西南)為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
農業
東漢末期,因為天災戰亂,社會受到破壞,使得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部份豪強世族紛紛率領族人,建立塢堡以自衛。在其周圍從事生產活動後,漸漸成為自給自足的莊園製度。塢堡和莊園製度都影響後來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模式。
三國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麵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製,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複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辟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堿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但《三國食貨誌》也指出這些水利工程許多缺乏規劃,僅能收短期效果。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 [18]。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裏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製,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商業
貨幣
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隻好正式以布帛穀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
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少數幾次的貨幣改革嚐試都以失敗收場,這可能與其國土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有關。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隻在一地,而蜀錢終三國一代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跟通行蜀錢。
貿易
孫吳在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孫吳的商業都市以建業(江蘇省南京市)、吳郡(江蘇省蘇州市)、番禺(廣東省廣州市附近)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手工業
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今河北邯鄲臨漳縣)、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17]
在紡織業方麵上,孫吳在江南以產麻布出名,豫章郡(治所在江西省南昌市)的雞鳴布名傳千裏。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湖北省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采銅礦,打造兵器。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鹽業都相當發達,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官員,來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造船技術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大的發展,孫吳政權建立不久,就擁有船艦五千餘艘,並不斷派出較大規模的船隊,北航遼東,南通南海。其中大船上下五層,可載三千人。晉在作滅吳準備時發明將許多小船拚裝成一艘大船的造船方法。這種大船稱為“連舫”。 [44]
人口
播報
編輯
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發生天災饑荒,例如:“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等紀錄。董卓掌權後,放縱士兵淫略婦女,剽虜資物。在麵對關東軍聯合討伐下,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裏內無複孑遺”,以至於民怨載道,人口數大減。曹操征徐州時,“凡坑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益州的劉焉、劉璋及荊州的劉表鎮壓叛亂,揚州因為孫策等人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都減少。
當時的人民朝三個方向流動:由關中西遷至涼州或是南遷至益州、沿漢水遷移至荊州,各約十萬戶。由中原地區往東北遷移至冀州或幽州,再遷至遼東。鮮卑和烏桓也因為這波流民而壯大。最後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區遷移至徐州彭城,再南遷至江南地區。當時“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孫吳立國的基礎即建立在此上。例如:魯肅、諸葛瑾、呂蒙、張昭及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渡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人民轉而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曹操攻擊張魯時及攻下後,共遷部份的川東漢中居民入關中。曹丕建都洛陽後,遷冀州五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遷蜀人三萬家至洛陽和關中。劉備領有益州,多次遷民於成都平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遷隴西居民以實漢中。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升人口數,平定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根據史料記載,263年,蜀國有人 [34];魏國有人 [35];280年,吳國有人 [36],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人 [37]。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而東漢末年自曹操統一北方後,魏蜀吳三方勢力的戰爭限於局部,如魏蜀交界的祁山、秦嶺一帶及魏吳相交的江淮之間,不再有波及全國並持續多年的戰爭,魏蜀吳又紛紛在其統治境內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招徠流民等措施以此恢複社會經濟,人口逐漸開始恢複,至三國初年約有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1]
文化
播報
編輯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複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製,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21]。
經學方麵,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采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晉武帝為王肅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玄學屬於儒家發展的新型態, [40]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佛教般若學具有較高的思辨,它的思想被文人學士所吸收和改造利用,在經學向玄學的過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裴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著作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 [22-23]。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誌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麵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麵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衝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麵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誌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東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 [24]。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周、郤正都醉心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周舒,之後出現了周群、杜瓊等人。
宗教發展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
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迄今尚不明確,但至遲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已成公論。三國時期,曇柯迦羅、曇諦、康僧鎧等,先後來到洛陽,從事翻譯。曇柯迦羅譯出《僧隻戒心》,是中土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即以迦羅為律宗始祖。魏明帝曾大起浮屠,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支謙、康僧會等先後入吳。孫權拜支謙為博士,輔導東宮。支謙的翻譯廣泛涉及大小乘經律,其中重要的有《維摩詰經》《大明度無極經》《太子瑞應本起經》等。康僧會得舍利,孫權為之建寺塔,號建初寺。康僧會先後譯出《六度集經》等。舊錄載蜀國譯有《首楞嚴》及《普曜經》。中土沙門也開始西行求法,朱士行於甘露五年(260年)出發前往於闐,寫得《大品般若》梵本九十章,於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遣弟子送迴洛陽,後由竺叔蘭譯出,名《放光般若經》。
在佛教的影響下,方士把陰陽五行、服食煉養、導引行氣、辟穀延年、神仙長生、鬼神祭祀、圖讖符籙、巫術迷信等互相雜糅,並同《老子》牽合,構成原始道教。 [38]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麵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唿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鬥米道。一說五鬥米道真正創始人是張修,張魯殺張修奪取教權後托名張陵創教。 [39]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 [25],符文大多源自巴蜀巫術。正一盟威之道的直接淵源就是巴蜀氐羌民族的原始巫教——鬼道。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張魯投降曹操後,五鬥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藝術
播報
編輯
三國在藝術方麵,東吳有八位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 [75],時人稱為八絕 [75]。有吳範、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繪畫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蕩、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範、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範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穀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張芝、張昶、韋誕、鍾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播報
編輯
運輸
三國時,蜀漢在與曹魏的戰爭中,由於山道運糧困難,運輸工具亟待解決。這時,諸葛亮設計了一種獨輪車“木牛”,由其屬下西曹掾蒲元製作,“廉仰雙轅,人行六尺, 牛(指木牛)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 [58]這種獨輪車適用於在崎嶇小道上行走,一千多年來一直被廣泛使用。 [43]
數學
劉徽為三國時期的數學家 [19],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著有《九章算術注》,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20]。
天文
天文學方麵,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製,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
地理
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醫學
華佗醫術全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
外交
播報
編輯
曹魏伐高句麗紀念碑拓印片段
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東北方麵,有高句麗、沃沮、夫餘及三韓、百濟。魏晉以來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烏孫、堅昆、敕勒、丁零、唿揭、匈奴、鮮卑及烏桓等族。
202年南匈奴歸附曹操後,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帥長,並派漢人監督。烏桓族長蹋頓與袁紹結盟,並獲得了單於的封號。鮮卑在東漢末期由檀石槐統一,屢次入侵邊郡,他死後鮮卑分裂為東部、中部及西部鮮卑。西部鮮卑軻比能重整鮮卑後兩度入侵曹魏,並響應諸葛亮攻魏。
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將他暗殺,其勢瓦解。
西部方麵,當時河西諸羌和武都、陰平的羌族分別歸附曹魏及蜀漢。這兩國相互攻伐時都征召羌族參加作戰。西南方麵,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之亂,降伏南蠻族長孟獲,並設置庲降總督管轄。往後雖有叛變發生,但皆不大。
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朱應、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朝鮮半島、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係,這些都擴大孫吳在海外的影響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
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恪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權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
帝王世係
播報
編輯
曹魏世係
追認的先祖
姓名
表字
廟號
(追)諡號
封號
史稱
在位年限
曹騰
—
—
高皇帝
—
—
—
曹嵩
—
—
太皇帝
—
—
—
曹操
孟德
太祖
武皇帝
魏王
魏武帝
-—
曹魏世係表
廟號
諡號
封號
史稱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世祖
文皇帝
魏王
魏文帝
曹丕
黃初(7)
220—226
烈祖
明皇帝
平原王
魏明帝
曹叡 [68]
太和(7)
青龍(5)
景初(3)
226—239
—
—
齊王
齊王
曹芳
正始(10)
嘉平(6)
239—254
—
—
高貴鄉公
高貴鄉公
曹髦
正元(3)
甘露(5)
254—260
—
元皇帝
陳留王
魏元帝
曹奐
景元(5)
鹹熙(2)
260—265
蜀漢世係
蜀漢世係
廟號
諡號
封號
史稱
姓名
表字
使用年號
在位年月
烈祖
昭烈皇帝
漢中王
漢昭烈帝
劉備
玄德
章武(3)
221—223
仁宗
1.安樂思公
安樂公
漢懷帝
劉禪
公嗣,
小字阿鬥
建興223(五)-237
223—263
延熙238-257
2.孝懷皇帝
蜀後主
景耀258-263(七)
炎興263年(八)-(十一)
(表格參考資料 [29])
東吳世係
東吳世係
廟號
諡號
封號
姓名
表字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號
陵寢
備注
孝懿王
孫鍾
?-?
—
高陵
孫權追尊
始祖
武烈皇帝
孫堅
文台
155-191
—
高陵
孫權追尊
桓王
吳侯
孫策
伯符
175-200
—
—
孫權追尊
太祖
大皇帝
吳王
孫權
仲謀
182-222-252
黃武 [30]222-229
蔣陵
222年稱吳王;
229年東吳建立
黃龍229-231
嘉禾232-238
赤烏238-251
太元251-252
神鳳252
—
—
會稽王
孫亮
子明 [31]
243-252-258-260
建興252-253
定陵
—
五鳳254-256
太平256-258
太宗
景皇帝
琅琊王
孫休
子烈
235-258-264
永安258-264
宣陵
—
世宗
文皇帝
南陽王
孫和
子孝
224-253
—
明陵
孫皓追尊
—
—
烏程侯
孫皓
元宗
242-264-280-284
元興264-265
—
—
甘露265-266
寶鼎266-269
建衡269-271
鳳凰272-274
天冊275-276
天璽276
天紀277-280
爭議
播報
編輯
無論是陳壽的《三國誌》,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
公孫度和董卓部將徐榮是同鄉,在徐榮的力薦下,公孫度得以出任遼東太守。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此時中原混亂不堪,而遼東郡偏居東北,所受影響較小,得以借機振興。不久,公孫度把遼東郡分為遼西、中遼兩郡,各置太守,他還按照皇家規製設壇於襄平城郊,行郊禮天地之禮,無論車駕、儀仗、服飾都同大漢天子一般無二。
在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燕國成為亂世中難得的“世外桃源”。200年官渡大戰之時,公孫度拒絕了曹操的拉攏,打算在曹袁兩敗俱傷後進軍許昌。不料天不假年,他於204年去世。此後,其後代公孫淵周旋於曹魏和東吳之間。
曹魏一直圖謀一統中國。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儉進攻燕國,大敗而歸。238年六月,曹魏太尉司馬懿率大軍進入遼東,公孫淵調數萬步騎兵防守遼隧。然而,司馬懿佯攻遼隧,很快便轉軍襲擊燕國都城襄平城。燕王公孫淵和全城軍民被圍困城中,八月彈盡糧絕,將軍楊祚開城投降。公孫淵突圍途中被魏軍斬殺,燕國諸郡全部歸降。至此,燕國成為四國中首個滅亡的國家。
大事年表
播報
編輯
大事年表
時間
事件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
四月,靈帝卒,皇子劉辯繼位,是為少帝。外戚何進執政,謀誅宦官,反被宦官所殺。袁紹入宮殺宦官。九月,董卓入京,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是為漢獻帝。十二月,曹操起兵討董。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
關東州郡俱起兵討伐董卓,公推袁紹為盟主,曹操行奮武將軍。董卓殺弘農王劉辯,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
袁紹自任冀州牧,表曹操為東郡太守,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
呂布殺董卓,投奔袁紹。曹操代理兗州牧,收黃巾軍三十萬,號稱青州兵。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
呂布為兗州牧,劉備領徐州牧。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
夏,曹操大破呂布。七月,漢獻帝自長安東歸。十月,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兗州牧。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
六月,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七月,漢獻帝至洛陽。八月,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九月,曹操迎漢獻帝都許。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
袁術稱帝。袁紹以大將軍領豫州牧、青州牧、幽州牧、並州牧。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
十二月,曹操擒殺呂布。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
六月,袁術死。八月,曹操軍進黎陽。九月,分兵官渡。十一月,張繡投降曹操。十二月,曹操以官渡為大本營。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正月,曹操征討劉備。二月,袁紹軍至黎陽。七月,袁紹軍進陽武。八月,袁紹軍至官渡。十月,官渡之戰結束,袁紹敗。同年孫策被刺身亡,孫權接班,年十九歲。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
劉備投奔劉表。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
袁紹病死。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
曹操自領冀州牧,讓還兗州。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
諸葛亮出山。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六月,曹操自任丞相。七月,征劉表。八月,殺孔融。十二月,赤壁之戰。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
十二月,周瑜攻破江陵。孫權任徐州牧,劉備任荊州牧,孫權以妹嫁之。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
十二月,周瑜謀滅劉備,至巴丘病卒,臨終前推薦魯肅接替自己。魯肅屯兵陸口,建議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春,曹操西征馬超、韓遂。十二月,劉備大軍入蜀。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正月,詔令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五月,誅馬騰,滅三族。十月,東征孫權,荀彧卒。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從濡須退兵。五月,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七月,魏建社稷。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
夏,劉備入成都,自任益州牧。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
三月,曹操西征張魯。十一月,張魯投降。是年,孫權向劉備索還荊州。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
五月,曹操為魏王。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
四月,曹操儀同天子,曹丕為魏國太子。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十二月,孫權殺關羽,上書稱臣於曹操。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
正月,曹操卒。曹丕繼位後實行九品官人法。十月,曹丕代漢,是為魏文帝。
公元221年(魏文帝黃初二年)
四月,劉備稱帝。八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
夷陵之戰。
公元223年(黃初四年)
四月,劉備卒,劉禪繼位。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
曹丕卒,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公元227年(魏明帝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臨行前上《出師表》。
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
春,蜀軍兵敗街亭,諸葛亮殺馬謖。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公元229年(曹魏太和三年,蜀漢建興七年,孫吳黃龍元年)
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四月,孫權稱帝。
公元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
二月,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八月,李嚴被廢為庶人。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
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八月,病卒於軍中。
公元249年(曹芳正始十年)
司馬懿發動政變,殺大將軍曹爽,曹魏政權歸司馬氏。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
孫權卒。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八月,魏軍出兵洛陽伐蜀。十月,劉禪降魏,蜀漢亡。
公元265年(西晉泰始元年)
十二月,晉王司馬炎逼魏元帝禪讓,曹魏亡,西晉始。
公元280年(鹹寧六年)
吳亡,晉一統天下,三國終。】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了三國時期,他們與這些曆史人物的互動可能會非常有趣和富有挑戰性。以下是一些建議:
1. **了解文化和禮儀**:首先,他們需要了解當時的文化和禮儀,以便更好地融入這個時代。三國時期的禮儀和現代大不相同,了解這些可以幫助他們避免冒犯重要的人物。
2. **學習語言**:雖然普通話是現代漢語的標準,但三國時期的語言可能有所不同。他們需要學習當時的語言,以便與當地人交流。
3. **觀察和學習**:他們應該觀察這些曆史人物的行為和決策,學習他們的智慧和策略。
4. **建立信任**:與這些曆史人物建立信任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可以通過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或提供有價值的建議來贏得信任。
5. **謹慎行事**:由於他們對曆史的影響可能會改變未來的走向,他們需要謹慎行事,避免做出可能引起重大曆史變動的行為。
6. **利用現代知識**:他們可以利用自己的現代知識來幫助這些曆史人物,比如在醫學、農業、工程等領域提供建議。
7. **保持低調**:在三國時期,政治鬥爭非常激烈,他們應該盡量保持低調,避免卷入不必要的紛爭。
8. **尋找盟友**:他們可以尋找一些有共同目標的盟友,比如諸葛亮,他們可以提供一些現代的策略和知識來幫助他。
9. **尊重曆史**:盡管他們可能會想要改變某些曆史事件的結果,但他們應該尊重曆史的發展,避免做出可能對曆史產生負麵影響的改變。
10. **尋找迴家的方法**:最後,他們需要尋找迴到現代的方法,無論是通過科學實驗還是尋找傳說中的神秘力量。
記住,這些都是虛構的設想,實際上我們無法穿越時空。但這樣的想象可以激發創造力,為創作故事提供靈感。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三國時期,為了避免被當作間諜或刺客,他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融入當地社會**:盡快學習和模仿當地的語言、服飾和行為習慣,以減少引起懷疑的可能性。
2. **獲取身份**:嚐試獲取一個合理的身份,比如商人、學者或手藝人,這樣他們就可以在社會中有一個正當的角色。
3. **避免敏感話題**:不要談論未來的知識或現代的事物,這可能會引起懷疑。
4. **保持低調**:避免在公共場合展示異常的知識和技能,這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5. **建立信譽**:通過幫助當地人解決問題或提供有價值的服務來建立良好的聲譽。
6. **結交朋友**:與當地有影響力的人建立友誼,這樣他們可以在需要的時候得到保護。
7. **避免政治**:三國時期政治鬥爭激烈,他們應該盡量避免參與政治活動。
8. **學習自衛**:學習一些基本的自衛技巧,以防萬一需要保護自己。
9. **了解法律和習俗**:了解當地的法律和習俗,避免無意中觸犯法律。
10. **保持警惕**:始終保持警惕,注意周圍環境和可能的威脅。
11. **準備應急計劃**:製定一個應急計劃,以防萬一他們被懷疑或追捕。
12. **尋找同伴**:如果可能的話,找到其他穿越者或者誌同道合的人,共同應對可能的困難。
13. **利用智慧**: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識,巧妙地避開危險。
14. **保持冷靜**: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冷靜,不要因為恐慌而做出錯誤的決定。
通過這些措施,蕭處楠和時間可以盡可能地避免被當作間諜或刺客,安全地在三國時期生存下去。
如果蕭處楠和時間穿越到了三國時期,為了避免被當作異端或巫師,他們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 **了解並尊重當地的宗教信仰**:他們應該學習當時的宗教教義和儀式,避免發表與主流宗教信仰相悖的言論。
2. **避免展示未知的或超自然的能力**:在那個時代,任何超出常規的能力和知識都可能被視為巫術或邪惡的力量。
6. **避免參與政治和軍事活動**:三國時期政治鬥爭激烈,他們應該盡量避免參與這些活動,以免被卷入其中。
7. **尋求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保護**:如果可能,他們可以尋求當地有影響力的人物,如官員或宗教領袖的保護。
8. **了解法律和習俗**:了解當時的法律和習俗,避免觸犯法律或習俗。
通過上述措施,蕭處楠和時間可以降低在三國時期被當作異端或巫師的風險。
三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重要的時期,也是一個動蕩和戰火連綿不斷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各個國家的統治者和知識分子們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理念。這些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當時的政治、軍事和文化狀況,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宗教和思想領域,三國時期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宗教領袖和思想家:
1. **嵇康**:三國時期曹魏時著名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
2. **張角**:太平道的創立者,自稱大賢良師,以符水咒說為人治病,廣收門徒,創立了太平道。他領導的黃巾起義是三國時期的重大事件之一。
3. **王弼**:出身官僚世家,是魏晉時期的著名玄學家,對《老子》和《周易》有深入的研究和注解,提出了“以無為本”的哲學思想。
4. **支謙**:三國時期著名的佛教翻譯家,他翻譯了多部佛教經典,對中國佛教的傳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5. **康僧會**:三國時期著名的佛教翻譯家和傳播者,他翻譯了《六度集經》等佛教經典,對江南佛教的傳播有重要影響。
這些宗教領袖和思想家不僅在當時有著重要的影響力,而且他們的思想和教義對後世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有效地整合市場反饋和同行評議的結果,為現代政府和社會的人才選拔和使用提供可靠的依據。
【注:摘自百度百科: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曆史時期。包括曹魏、蜀漢、東吳三個政權。
虎豹騎
關於曹操最精銳的虎豹騎部隊,《三國演義》裏幾乎沒有提及,倒是《三國誌》裏有所記載。首先虎豹騎的統領曆來都是曹氏將領,比如曹純、曹休和曹真。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將領,虎豹騎曆來由曹氏將領統帥,由此可見其重要。《三國誌·魏書》注:“純所督虎豹騎,皆天下驍銳,或從百人將補之。”其精銳可見一斑。
西涼鐵騎
西涼鐵騎即涼州鐵騎,並非某一支軍隊的特稱,而是涼州地區所出精銳部隊的統稱。《三國演義》記載中的西涼鐵騎。東漢末年其代表勢力分為兩支,一支是董卓,董卓死後由部將李傕率領,其中張濟、張繡、賈詡、段煨、牛輔、徐榮、董越、郭汜、呂布等均是出自這一派。另一支是馬騰、韓遂,後馬超繼任西涼軍首領。
白馬義從
白馬義從原指跟隨東漢末群雄之一公孫瓚的那些善射之士。公孫瓚在與胡人的對戰中,深深的感覺一隊精銳騎兵的重要性。因此,以那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命名為“白馬義從”。
陷陣營
陷陣營是東漢末期一支獨特的部隊,人數不多,但作戰極為勇猛,它的指揮官是呂布手下的大將高順。人稱高順“所將八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全軍僅有八百餘人,個個驍勇善戰,裝備配製精良。呂布逃出長安包括一幹將領,才百餘騎兵。加上後勤軍工補給問題,能讓呂布放手高順籌備精練鎧甲,陷陣營組建時間最早應是呂布占據濮陽時期。《三國誌》原文並沒提到陷陣營,而是後來南朝宋的裴鬆之給《三國誌》注解時引用《英雄記》的內容,對其評價頗高。
曹魏國號來源於曹操所建的魏王國。東漢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建魏國,定國都於鄴城。魏公國擁有冀州十郡之地,置丞相、太尉、大將軍等百官。 [86]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四月,漢獻帝冊封曹操為魏王,邑三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旒冕、車服、旌旗、禮樂郊祀天地,出入得稱警蹕,宗廟、祖、臘皆如漢製,國都鄴城,王子皆為列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十月,漢獻帝又賜予曹操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設五時副車。 [87]
蜀漢政權自稱“漢”,不稱“蜀”。《三國誌》陳壽開始正式用“蜀”代稱劉備建立的“漢”國,以與建都長安的西漢王朝以及建都洛陽的東漢王朝區別。如:《三國誌·蜀誌·諸葛亮傳》: 詔策曰: “惟君體資文武,明叡篤誠,受遺托孤,匡輔朕躬,繼絕興微,誌存靖亂;爰整六師,無歲不征,神武赫然,威鎮八荒,將建殊功於季漢獉,參伊、周之巨勳。” [85]劉禪在詔策中說諸葛亮將建特殊的功勞在“季漢”,“季漢”上承“西漢”“東漢”,即指“漢”政權。除皇帝在詔書策令中自稱“漢”外,大臣也多言之。《魏誌》中記載多稱為“蜀”,以地名貶稱,醜化敵國。後人評價多采用魏國的方法,即稱“漢”為“蜀漢”,采取地域加國號的方法,部分反映蜀漢政權國號是“漢”。 [84]
魏黃初二年(221年),曹丕稱帝後,孫權遣使請求成為魏的藩屬,八月,曹丕賜孫權九錫,冊封其為吳王。 [89]吳黃龍元年(229年),孫權在武昌正式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 [88]
魏文帝曹丕
漢昭烈帝劉備
吳大帝孫權
黃巾起義
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東漢滅亡開始,廣義是184年黃巾起義開始。曆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開始失去政權實體及群雄割據,形成了三國雛型至曹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 [3] [32-33]
黃巾起義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卻又賦稅繁重,人民“寒不敢衣,饑不敢食。民有斯厄,而莫之恤” [83]。
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太平道首領張角及兄弟張梁和張寶率信徒發起民變,史稱黃巾起義,迅速發展到數百萬追隨者,引起全國性的戰亂 [7]。從此也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漢靈帝派皇甫嵩、盧植及朱雋等率中央軍壓製,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強地主招募軍隊協助。最後黃巾軍的主力雖然很快被擊潰,不過餘部仍然散布各地。隨著各地山賊土匪陸續出現,漢朝的中央軍精疲力竭 [8]。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
188年漢靈帝采納劉焉的建議,將負責監察各郡的刺史賦予兼有地方軍政權力,以加強對各郡的控管,並且將部分刺史升為州牧,由劉姓宗室或重臣擔任 [9]。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雖有利於鎮壓各地叛亂,但當朝廷發生內亂後,掌握地方權力的州牧及刺史紛紛割據一方,不再受朝廷節製。例如益州牧劉焉割據巴蜀,借由五鬥米道首領張魯占領漢中,切斷與朝廷的關係。東漢為解決黃巾之亂而製定的州牧製度,在朝廷不斷衰弱下,反而開啟群雄割據的局麵。
中平六年 [63](189年),漢靈帝駕崩, [55]戚宦之爭又起。宦官蹇碩等意圖殺害外戚大將軍何進,改立太子劉辯弟陳留王劉協。漢少帝劉辯順利繼立後,何進又與袁紹等士大夫企圖去除以張讓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何進還令涼州董卓、並州丁原帶兵增援。宦官們先發製人,在董卓軍到達洛陽前殺死何進。而袁紹則以為何進報仇為名率軍入宮,殺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雖然困擾東漢上百年的外戚與宦官之爭就此終結,卻也方便了率軍入都城的董卓順勢奪取朝政大權。 [3]
群雄割據
曹操 [16]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最後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呂布等合謀刺殺。討伐董卓之戰結束後,各地方軍閥不再理會東漢中央政權的號令,轉而發展各自的勢力。原董卓部下張濟因軍中缺糧,途徑荊州南陽掠奪,在攻打穰城時戰死。其軍隊由侄子張繡繼承後,反被荊州牧劉表安置在宛城,聯手抵禦曹操。
黃巾起義時,孫堅率一千五百餘人隨朱儁到中原鎮壓黃巾,後轉戰於涼州和荊州江南諸郡。董卓之亂時,孫堅參加討伐董卓的關東聯軍,在洛陽意外得到玉璽。隸屬於袁術。在奉命進攻荊州刺史劉表之時,在峴山被劉表部下黃祖射殺。孫堅死後,其子孫策統領部眾,約於興平元年(194年)向袁術獻玉璽後借三千兵馬離開袁術,帶領孫堅舊部開始向江東發展,得周瑜等人相助,於196年到199年間在江東四處征戰逐劉繇,降王朗,殺許貢。196年獻帝遷許都以後,孫策拒袁術而聯曹操,受封為吳侯。最後孫策獨領江東,與劉表對峙,並等待時機北上中原。199年,孫策擊破廬江太守劉勳,吞並其部,並取得豫章郡地。200年孫策出遊打獵,被許貢門客刺殺。孫策死,其弟孫權統眾霸江東。
官渡之戰
194年,益州牧劉焉病死,其子劉璋接任,與漢中的張魯決裂,兩方對峙。馬騰、韓遂等人則於涼州、雍州一帶各自發展勢力。公孫瓚擊敗劉虞後雄踞幽州,最後被袁紹滅亡。東遷的呂布先是奪取曹操的兗州,被擊敗後先附劉備,接著奪其領地徐州,最後被曹操於下邳抓獲處死。劉備繼任病故的陶謙成為徐州牧,但先後因呂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紹,後又逃到汝南試圖建立勢力。
此時期各勢力中成績最突出的是袁紹與曹操,袁紹先用計占據韓馥的冀州,繼而打敗田楷、臧洪、公孫瓚等人,掌握青、冀、幽、並四州,雄霸河北,氣勢強勁。曹操四處征戰,收編黃巾軍餘部男女老少約十萬人,擇其精銳組成了著名的“青州軍”,幾經轉折,控製了兗州。曹操憑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奉立東逃的獻帝於許昌後,借由朝廷名義來討伐各地群雄;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破袁術、滅呂布、降張繡、逐劉備。勢力發展成兗、豫、徐三州、部分司隸、雍州等中原地區。由於袁曹雙方的勢力持續壯大,最後發生了決戰。
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之戰中,接受許攸的建議,曹操親自率兵火燒袁紹的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曹操又通過幾年時間,消滅了袁紹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的勢力。在白狼山之戰中,派遣大將張遼率領先鋒部隊大破烏桓並斬殺烏桓單於蹋頓,隨後又平定遼東,最終統一了北方。
隨著曹操對北方的統一和屯田製、租調製的施行,北方社會趨於穩定,生產力逐漸恢複。政府修整道路,興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運。恢複的冶鐵業中,水排得到推廣,絲織業也興盛起來。商品交換漸有起色,魏明帝時重新頒用錢幣。洛陽、鄴城、睢陽都日趨繁華。曹操進駐冀州後頒行租調製。
三分之勢
赤壁之戰
188年,漢宗室劉焉出任益州牧。興平元年(194年 [67]),劉焉死,子劉璋繼任。劉焉、劉璋相繼鎮壓了當地豪強的反抗。建安十二年(207年 [70]),劉備邀諸葛亮為輔佐,提出“隆中對”戰略思想。
曹操統一北方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率大軍南下征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寄身荊州的劉備離開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軍擊敗,逃至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共抗曹軍,周瑜以火攻之計大破曹操 [41],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曹操被迫退迴北方。
赤壁之戰後曹軍退迴北方後,於建安十六年 [60](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 [4],又命夏侯淵西征,消滅了韓遂、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納入“魏”的勢力範圍之內,統一北方,促使三國鼎立形成。孫權主要軍事活動在淮南。赤壁之戰後,曹操軍屢攻濡須地區,雙方互有勝負。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璋邀請劉備率部進入益州,使擊保據漢中的張魯。逐步占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
建安十九年(214年), 曹操稱魏公,十月漢獻帝與伏後密謀除曹操,事泄,曹操誅殺眾人。劉璋投降劉備,劉備自領益州牧。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稱魏王,建都於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從曹軍手中奪得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自稱漢中王。曹操大軍前來欲奪迴漢中,不成,於是從漢中退向長安。 [5-6]
孫劉交惡
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210年,孫權吞並交趾士夑,取得東南半壁。211年,徙治秣陵,次年(212年 [72]),改秣陵為建業。劉備也乘勢占據荊州五郡,成功逼降荊南四郡;周瑜奪取荊州重要戰略要地南郡 [10] [42]。
夷陵之戰
劉備大將關羽北攻樊,呂蒙上疏孫權說:“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呂蒙遂假稱病重,孫權也明令召呂蒙迴建業治病。關羽信以為真,把留在江陵、公安的軍隊調出一部分赴襄陽。孫權得到消息,即令呂蒙進兵。呂蒙到尋陽(今江西九江)把精兵埋伏在船倉裏,偽裝商人船隻,晝夜兼行,遂到南郡。士仁、麋芳不戰而降。關羽戰士家屬,盡在江陵,呂蒙都好生款待,問所不足,疾病給醫藥,饑寒賜衣糧。關羽聽得江陵被孫權偷襲,從前線撤迴。將士聽到家中平安,生活很好,都不願跟關羽打仗。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十二月,關羽敗走麥城,至漳鄉(今湖北荊門西),被孫權軍隊擒獲,殺死,孫權取得荊州。 [47]孫權占領荊州六郡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限製了蜀漢出峽發展。
三國鼎立
劉備 [56]
黃初元年 [64](220年)正月,曹操死,同年十月,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建元黃初,史稱“曹魏”。因為漢朝滅亡,三國時代也就從此正式開始。
章武元年 [65](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複漢室,於成都稱帝為大漢皇帝,國號“漢”,建元章武,史稱“蜀漢”。 [46]漢置益州,自秦嶺至於南中。有戶二十八萬,人口九十四萬,吏四萬,兵十萬餘。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1年 [69],張飛被殺,劉備出兵與吳軍相持於夷陵,猇亭一戰,被吳將陸遜擊敗,退迴益州,劉備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和東吳恢複結盟關係,共抗曹魏。
孫權於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有揚、荊、交三州。有戶五十二萬餘,人口二百三十萬,吏三萬餘,兵二十三萬。至此,三國鼎立局麵正式形成。南北之間雖然還常有戰事發生,有時規模還比較大,但是總的說來,力量大體平衡,鼎足之勢維持了四十餘年之久。
蜀漢北伐
劉備病死後,劉禪繼位為帝,諸葛亮輔佐劉禪,此時蜀漢國內處境十分困難:西南夷接連叛亂;益州郡豪強雍闓執太守,求附於吳;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響應雍闓,南中地區動亂擴大。225年,諸葛亮南征,此時孟獲已代雍闓據南中。當年秋天,諸葛亮打敗孟獲,南中平定。諸葛亮把夷人渠帥移置成都為官,把南中青羌編為軍隊。
228年,諸葛亮開始北伐曹魏。以後三年,諸葛亮又屢次北伐,都由於軍糧不濟,沒有成功。234年第五次北伐,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蜀漢北伐停頓。諸葛亮死後,蔣琬、費禕等人相繼為相,因循守成。258年以後,宦官黃皓等人擅權,政治腐敗。蜀漢大將薑維繼續北伐,受到朝廷和宦官掣肘,致使屢次勞而無功。
司馬氏趁時立功,當反抗力量都被消滅以後,於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下進攻蜀漢,魏蜀兩軍發生拉鋸戰,鍾會帶領的魏軍主力部隊被薑維擋於劍閣前,鄧艾避開薑維的鋒芒,領兵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蜀漢後主劉禪投降,薑維假裝投降,欲借鍾會之手複興漢室,然而最終計策失敗,鄧艾、鍾會、薑維盡皆被殺,劉禪被司馬昭封為安樂公,蜀漢滅亡。
蜀漢傳二帝,國祚共四十三年。
司馬篡魏
魏帝曹芳在位時,發生了輔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馬懿的權力之爭。曹爽重用名士“台中三狗” [73]及李勝、畢軌等人,排斥司馬懿。司馬氏是東漢以來的世家大族,司馬懿本人又富於謀略,屢建軍功。238年,他率軍平定公孫淵之叛,使遼東重新歸入魏版圖。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又乘曹爽奉曹芳出洛陽城謁高平陵的機會發動政變,處死曹爽及其黨羽,獨攬朝政大權,史稱高平陵事變。後來,司馬懿及子司馬師、司馬昭陸續鎮壓了起自淮南的王淩、毋丘儉、諸葛誕等人軍事叛亂和其他曹氏忠臣的反抗,鞏固了司馬氏對曹魏的統治。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一批玄學名士對司馬氏持消極反抗態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馬氏以非毀名教和欲助毋丘儉為亂之罪名殺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晉初都陸續歸服於司馬氏。
東吳變亂
吳大帝孫權 [57]
東吳諸將以私兵隨孫氏征戰,孫氏屢以國家佃客賜給功臣,功臣往往擁有多至於數縣的俸邑,因而逐漸形成武將世襲領兵的製度。同時,江南也出現了像吳郡的顧、陸、朱、張那樣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門風,世居高位的大族。他們和世襲領兵的武將同是東吳政權的主要支柱。
孫權死後,東吳日趨衰弱,而曹魏在司馬氏消滅淮南地區三次軍事叛亂後逐步強大。司馬氏以先滅蜀後取吳作為國策,而在滅蜀篡魏後又忙於新朝定製,東吳政權暫時得以延續。
三分歸一
晉武帝司馬炎
鹹熙二年(265年),司馬昭去世,十二月丙寅日 [61](266年2月8日),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強迫曹魏皇帝曹奐禪讓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曹魏滅亡。從此,中國曆史正式進入了晉朝時代,史稱西晉 [11]。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派王濬於益州大造船艦,以羊祜鎮守襄陽與鎮守江陵的吳將陸抗對峙 [12]。在264年,孫皓即位後,交州(約今廣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兩年後吳軍意圖奪迴但被晉將毛炅擊敗。
269年,羊祜命王濬在益州籌建水師,並預定攻吳的軍事方略。同年孫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陸海兩路會師合浦,至271年方奪迴交州。279年,修允部屬郭馬於廣州(約今廣東省及廣西省東部)叛變,孫皓先後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圍剿方平定。同年晉軍率大軍南征,東吳岌岌可危。
東吳重臣陸凱及陸抗相繼去世後,晉將羊祜提議伐吳,但遭賈充反對而作罷 [13]。
279年,西北之亂始平,王濬、杜預上書司馬炎,認為是時候伐吳,賈充、荀勖等認為西北未定而反對。最後司馬炎決定於該年十一月大舉進攻吳國,史稱晉滅吳之戰。他以賈充為大都督 [13],上遊王濬唐彬軍、中遊杜預胡奮王戎軍、下遊王渾司馬伷軍多路並進。
280年,二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 [74]、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壬寅日(5月1日 [66])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家歸晉。
疆域
播報
編輯
範圍
國家
疆域
曹魏疆域
曹魏的疆域在曹操時即大幅發展,曹丕稱帝建國後定型,約占有整個華北地區。大致上北至山西、河北及遼東,與南匈奴、鮮卑及高句麗相鄰;東至黃海。東南與孫吳對峙於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壽春、襄陽為重鎮;西至甘肅, [2]與河西鮮卑、羌及氐相鄰。西南與蜀漢對峙於秦嶺、河西一帶,以長安為重鎮。在立國後原有87郡及十二州,有:司隸、徐州、青州、豫州、冀州、並州、幽州、兗州、涼州、雍州、荊州、揚州。
曹魏於西域設置管轄海頭的西域長史和管轄高昌的戊己校尉。221年孫權稱藩後,曹魏讓孫權領有荊州牧,將荊揚等孫權勢力則定為荊州,曹魏原直轄的荊州北部改稱為郢州。雙方決裂後曹魏複改郢州為荊州。220年至226年,分隴右置秦州,最後並入雍州。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共增加兩州。 [14]
蜀漢疆域
蜀漢為劉備所建,他直到赤壁之戰後才在諸葛亮協助下,由荊州南部開始發展。其勢力一度涵蓋荊州、益州及漢中。立國前後與孫吳發生多次戰爭並損失荊州,於諸葛亮南定南中後獲得雲南一帶疆域,至此漸漸穩定。疆域範圍:北方與曹魏對峙於秦嶺,漢中為重鎮;東與孫吳相鄰於三峽,巴西為重鎮;西南至岷江、南中,與羌、氐及南蠻相鄰。蜀漢共有22郡、僅益州一州。於益州下設庲降都督,治味縣,專轄益州南部。
東吳疆域
東吳的疆域擁有大部分的揚州。孫權在赤壁之戰後陸續獲得荊州西部、交州,並在擊敗關羽後獲得整個荊州南部。至孫權稱帝後疆域方穩定下來。孫吳北與曹魏對峙在長江淮河一帶及漢江長江一帶,以建業、江陵為重鎮;西與蜀漢相鄰於三峽,西陵為重鎮;東及南至東海南海,其中南達越南的中部。孫吳原有32郡及三州 [15]:荊州、揚州、交州。於226年設置廣州,後並入交州。至264年複設,共增加一州。 [14]
行政區劃
魏蜀吳三國行政區
州名
範圍
豫州
治所譙(qiáo,安徽亳州),所轄今豫南部、東部、皖北部、蘇西北角及山東西南角
兗州
治所昌邑(今魯金鄉縣西北),所轄今山東西南部,豫東部和蘇西北角
徐州
治所郯(tán,郯城縣西南,後遷下邳),所轄今魯東南部,江蘇北部及皖東北角
涼州
治所隴(甘肅清水縣北),所轄今甘東東部
雍州
原為光武帝劉秀所置,後取消。公元194年,李傕把涼州分為涼州和雍州。公元213年,曹操將司州三分一,司州之一便分到雍州
冀州
治所鄗(hào)(河北柏鄉縣北,後遷鄴城),所轄今冀西南部,後被曹操以冀、青、並、幽四州合為冀州
揚州
治所曆陽(皖和縣,後遷壽春),所轄今蘇南部、皖中南部,浙、閩、贛三省
荊州
治所漢壽(湘常德市東,後遷襄陽),所轄今豫西南部,鄂、湘二省及黔、桂、粵三省邊緣
益州
治所雒(luo,川廣漢市,後綿竹,再成都),所轄今川、黔、滇三省大部,陝及鄂、甘各一隅
交州
包括越南北、中部和中國廣西的一部分。東漢交州治番禺,即今廣州,轄今兩廣及越南北部。吳分交州為交州和廣州,廣州治番禺,交州治龍編(在今越南河內東),交州轄今越南北部和兩廣的雷州半島和欽州地區。
政治
播報
編輯
曹魏大臣
武將文臣
八虎騎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曹休·曹真·夏侯尚·曹洪
五子良將
張遼·樂進·於禁·張合·徐晃
其他武將
李典·典韋·許褚·高覽·臧霸·呂虔·龐德·文聘·郝昭·王雙·郭淮·諸葛誕·文鴦·陳泰·段煨·司馬師·張允·蔡瑁·曹彰·張繡
文臣謀士
荀彧·荀攸·賈詡·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鍾繇·陳登·王朗·許攸·華歆·崔琰·毛玠·滿寵·蔣幹·陳群·陳琳徐庶(後期)·國淵
五大謀士
郭嘉、荀彧、荀攸(謀主)、賈詡、程昱
蜀漢大臣
文臣武將
五虎上將
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其他武將
薑維·魏延·馬岱·劉封·孟達·嚴顏·王平·關平·關興·張苞·張翼·張嶷·吳班·廖化·陳到·糜芳·董允·霍弋·黃權
文臣謀士
前期
諸葛亮·龐統·法正·簡雍·麋竺·孫乾·伊籍·秦宓·蔣琬·費褘·李嚴·費詩·譙周·徐庶
後期
馬良·董和·郤正·馬謖
東吳大臣
文臣武將
四大都督
周瑜·魯肅·呂蒙·陸遜
十二虎臣
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淩統、徐盛、潘璋、丁奉
武 將
陸抗·淩操·宋謙·諸葛恪·馬忠·祖茂·劉基·朱然·朱桓 全琮·太史慈·駱統·孫桓·孫韶·賀齊·陶璜
文官謀士
張昭·張紘·顧雍·諸葛瑾·呂範·陸績·虞翻·步騭·闞澤·薛綜·嚴畯·程秉·張溫·陸瑁·吾粲·滕胤·張承
軍事
播報
編輯
兵製
曹魏兵製
三國官製、兵製和東漢官製、兵製比較相似。曹魏的中央軍,分中軍和外軍。“‘中軍’是對‘外軍’而來的,中外軍的區別形成於漢建安時代(196-220),到黃初年間(220-226)都督製成立,中外軍的區分及中外軍的名稱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團隻是割據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獻帝都許,挾天子以令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取得冀、並、青諸州以後,他的統治區才漸具國家的規模。這時局麵大了,再不能象過去一樣,帶領一支軍隊到處征戰,因之便產生了留屯的辦法。平定一個地方,留部分軍隊駐防,並由一人任統帥統攝轄區內諸軍。這種留屯製,實即魏晉以下盛行的軍事上分區的都督諸軍製的濫觴。這種情形,發生於曹操打敗袁紹占有冀、並諸州之後,到赤壁戰後,三國鼎峙的局麵形成,便漸漸固定為一種製度,而且發展為後來的都督製。國家的軍隊既在事實上分了內外,內外的名稱自然也跟著形成,留屯在外的將軍及都督所領的兵,就稱為外軍;中央直轄的軍隊,就稱為中軍。 [26]”
《曆代兵製》敘述了魏中軍的發展:“初,曹公自置武衛營於相府,以領軍主之。及文帝增置中營,於是有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武衛營是曹魏集團最親近的宿衛禁兵,其設置時間,《補三國兵誌》說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時曹操剛做相國,便在相府自置武衛營。當時漢帝的禁兵為數已不多,且在曹操控製之下,武衛營一成立,有所疏漏。“武衛、中壘二營,以領軍將軍並五校統之”,也是不確的。事實上,曹魏先後置武衛、中壘、中堅、驍騎、遊擊等新五營,歸中領軍統帥;東漢以來北軍的屯騎、步兵、射聲、越騎、長水五營,曹魏時期依然存在,但兵員已少的可憐,五校地位已不如武衛將軍等,已無可能去統帥武衛、中壘等新營。
留屯各地的外軍,開始編製很不一致,統帥往往臨時由中央委派和更換。到魏文帝時,情況發生了變化。《曆代兵製》:“黃初三年,特置都督諸州軍事,尋加四征四鎮將軍之號,又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諸州軍事,是代表中央分駐各地的軍事長官,所領是不同於州郡兵的中央軍隊。所謂四征四鎮,是指征東將軍、征南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與鎮東將軍、鎮南將軍、鎮西將軍、鎮北將軍等稱號,此外還有所謂四安四平將軍的稱號,這些都不是固定軍職,而是臨時贈封的稱號。從這些稱號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諸州軍事的將軍,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鎮壓之權。中外諸軍即中軍與外軍,“置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則是以大將軍統帥全國中央軍,大將軍成為曹魏最高軍事統帥。曹魏政權是取代東漢王朝而建立的,開始仍以太尉為最高軍政長官,置大將軍後,太尉最重要的權力被分割,所以陳傅良說大將軍“位太尉上”。
綜上所述,曹魏中央軍的係統是:
|——中軍-領軍、護軍——諸營將校
中央軍-大將軍——|
|——外軍-都督諸州軍事
除中軍與外軍,曹魏還有作為地方兵的州郡兵。東漢光武帝罷兵募士,郡國兵力十分薄弱。到東漢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據稱雄,兵力轉強,多數州郡的軍隊則逐一消滅或兼並。曹操統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據武裝或被消滅,或被收編,北方各州郡往往隻有留屯的中央軍,而沒有地方武裝了。當時丞相主簿司馬朗建議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裝,以“外備四夷,內威不軌”。《曆代兵製》:“自納司馬朗之言,複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長官的權力卻借此大大膨脹起來。所以《曆代兵製》認為,曹魏政權的“兵權外聚於州牧,內歸於大將軍及太尉”。因此後來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緣邊州郡刺史、太守的領兵權,另外派遣大將去鎮守,以免刺史、太守領了兵則“專心軍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獨修務本之業”。
曹魏兵製,還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兩種,是漢代官田出租辦法及邊郡屯田的推廣。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農掌管全國的民屯,典農中郎將負責一州郡的民屯,典農都尉負責一縣級單位的民屯,屯司馬負責一生產單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務是種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獲上繳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實行軍法部勒式管理,應該納入兵製研究的範圍。建安初年開始的屯田,本是為了束縛流民於土地和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軍需;到魏末晉初,統治者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經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製度遭到毀滅性破壞。兵屯的開始晚於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軍事編製,設立在與吳蜀兩國對峙的邊境,讓士兵且佃且守。東吳也有與曹魏大體相似的兵屯。
蜀漢兵製
諸葛亮 [27]
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點。蜀漢的中央軍,《曆代兵製》說:“蜀置五軍。其左、右將軍、督、護一人,其中師、監、護、典、參軍各一人,其前師、將軍、監、護、督軍各一人,其後督、將軍、兼一人。其將校略如漢。”五軍即前、後、左、右、中軍。中軍與曹魏一樣同時又是宿衛部隊;前、後、左、右四軍略等於曹魏的外軍。蜀漢中央軍置軍師將軍一至二人,為全國最高軍事統帥。五軍的組織係統不完全一樣,中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都護、領軍、典軍各一人;前、後軍有護軍、監軍、軍師、領軍、典軍各一人;左、右軍有護軍、監軍、都護各一人。史書記載,前、後、左、右軍的統帥分別是前將軍、後將軍、左將軍、右將軍,隻有中軍統帥是護軍;而據王平、劉敏、薑維等傳,前、後、左、右四軍又常以護軍或監軍為各自的統帥。因此,前將軍等官號,究竟是護軍的另稱還是進稱,或者是不同時候的職官,還有待進一步考查。
蜀漢的基層軍隊,有許多不同的稱號。《曆代兵製》:“兵有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之別,蓋不全用蜀人也。”這裏所舉的尚不完全,據王欣夫《補三國兵誌》統計,蜀漢有以下稱號的基層軍隊:曲長則蜀漢往往有專門的前鋒隊。無前可能為一支精勇的隊伍。虎步,精勇的步兵隊伍。虎騎,精勇的騎兵隊伍,還有散騎、武騎等騎兵隊。此外還有諸葛亮征南中後歸附的夷兵,白毦,由以白羽毛為飾的夷人組成。飛軍,以青羌為主。賨叟,由賨人組成。從這些稱號可以看出,蜀漢政權不僅隻有漢人軍士,而且有招募歸附的夷兵。
東吳兵製
周瑜 [28]
孫權在稱帝前,曾以討虜、驃騎、車騎將軍的名號開府置僚佐,為當時的霸府之一。孫權為軍隊首腦,府中的僚佐,參照漢製,設軍師、長史和諸曹,分掌眾務。統兵將領有護軍、領軍、典軍等,另置蕩寇、虎威等雜號將軍,實則不一定統兵。遇有戰爭,臨時拜帥,任命一些軍事將領為左、右都督或大都督,充當統帥或主將,戰爭結束則罷去。
吳黃龍元年(229年 [62]),孫權稱帝。此後,皇帝為最高的軍事統帥,其下,由丞相或官階較高的大將軍等加“領中外諸軍事”或“督中外諸軍”,以負責統領指揮全國的軍隊。 [48]
東吳的中央直轄軍,也稱中軍,以宿衛軍為主,有羽林、武衛、虎騎等營,其成員大多由孫氏的故將所領部曲組成,統率宿衛軍的將領,稱為督或將軍,多由孫氏家族的子弟擔任。宿衛軍中,還保留了漢代的五營兵,其將軍為五營督或五校督。 [48]東吳的統軍將領中,以驃騎、車騎和衛將軍的官階較高,征、鎮、安、平將軍次之。其次,吳國領兵將領的官職多以督命名,督的名稱很多,統領中軍宿衛軍以外各部者,有京下督、無難督、水軍督、騎督、前督、左部督、右部督、升城督等。統領外軍者,一般將所在地的地名,冠於督前,如西陵督、公安督、巴丘督、濡須督等。地方州郡,也實行雙軌製建製,地方官兼有軍職者,其所統領的中央軍,稱外軍。另外還有地方軍。東吳實行世襲領兵製,地方官不論是否兼領軍事,都保留有自己的部曲兵,可以世代承襲。 [49]
東吳的軍隊,由水、陸軍組成,以水軍為主,陸軍為輔。陸軍之中,又含步、騎兩個兵種。全國的兵力,約20萬左右,艦船共有5000餘艘。從基本的國策出發,東吳的作戰方針以戰略防禦為主,憑借長江為天然屏障。為了對付國內外的敵對勢力,東吳經過長期經營,建立了一支強大的水軍,布置在長江一線。為了武裝水師,在侯官(今福建閩侯)設有規模宏大的造船廠,造船技術很高超,所造的運輸船,大者長達20餘丈,載重量可達萬斛。所造的戰船,有上下五層,可載士卒3000人。東吳在濡須口(今安徽巢縣東南)和西陵(今湖北宜昌)建立了水軍基地,以重兵防守。水軍訓練有素,戰鬥力很強,曹魏、蜀漢的水軍均非其敵手。在東吳同魏、蜀兩國所進行的幾次大戰中,都是依靠這支強大的水軍取勝的。曹操死後,魏文帝和魏明帝都企圖渡過長江向南擴展,但麵對長江天塹和吳國的強大水師,或望而卻步,或無功而返。 [49]
武器
由於戰爭的需要,攻城略地的戰略戰術以及攻防器械和兵器製造,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在攻防器械方麵,官渡之戰中,曹操下令製造發石車,摧毀了袁軍的樓車,於是曹軍轉危為安。這種發石車被袁軍稱為“霹靂車”。 [45]
在兵器製造方麵,蒲元擅長鍛鏈鐵器,他在斜穀(今陝西眉縣西南)為諸葛亮製刀。其刀能劈開裝滿鐵珠的竹筒,譽為神刀。
農業
東漢末期,因為天災戰亂,社會受到破壞,使得經濟衰退,大量農地荒廢。部份豪強世族紛紛率領族人,建立塢堡以自衛。在其周圍從事生產活動後,漸漸成為自給自足的莊園製度。塢堡和莊園製度都影響後來魏晉南北朝的經濟模式。
三國當中,以曹魏人口最多,墾荒的麵積最廣,這正是當時三國中以曹魏實力最強的原因。曹魏推行屯田製,組織流民耕種官田。這使得恢複社會秩序,增強曹魏實力。曹魏重視農業的另一實證是其大興水利,其工程的規模和數量在三國中首屈一指。如233年,關中一帶辟建渠道,興修水庫,一舉改造了三千多頃鹽堿地,所獲使國庫大為充實。再如曹魏在河南的水利工程,其成果使糧食產量倍增,但《三國食貨誌》也指出這些水利工程許多缺乏規劃,僅能收短期效果。馬鈞擅長機械應用,提升生產量,製作出水轉百戲和失傳的指南車,榮獲“天下之名巧”的美譽。他改良漢代的織綾機,使織出花紋具立體感,能與蜀錦相媲美 [18]。改良漢末畢嵐的龍骨車,發明出龍骨水車來灌溉較高位的農田。部分梯田仍在使用。他還將發石車改造成輪轉式發石車,提升拋擊量與速度。
蜀漢土地肥沃,物產豐饒,東漢末年遭受的戰亂也較中原為輕。諸葛亮又派人整修和護理都江堰,保障農業灌溉。
孫吳所處的江南,社會經濟起步較晚,在三國時還是人口稀薄之地。然而由於這裏戰亂較少,使得北方人民大量遷居,帶來先進生產技術和勞動力。孫權登位後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製,江南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商業
貨幣
由於東漢朝廷的崩潰,無人重鑄磨損不堪的銅錢,加上大量私錢出現。到三國鼎立後,新發行的銅錢未能廣泛通行,隻好正式以布帛穀栗等實物為主要貨幣。
曹魏一直無法擺脫實物交易的經濟模式,少數幾次的貨幣改革嚐試都以失敗收場,這可能與其國土內缺乏大規模的銅礦礦山作為基礎有關。劉備入蜀後,巴蜀地區財政混亂,劉巴提出鑄直百錢,平衡物價,解決問題。當中五銖錢與直百錢並用,為犍為郡所鑄,從中知道蜀鑄錢不隻在一地,而蜀錢終三國一代也一直是蜀國重要的輸出品,甚至連魏國都大量流入跟通行蜀錢。
貿易
孫吳在建安郡(治所在今福建省福州市)設典船校尉,海船南抵南海、北達遼東。海上貿易亦有所興起,孫吳的商業都市以建業(江蘇省南京市)、吳郡(江蘇省蘇州市)、番禺(廣東省廣州市附近)為主,其中番禺以國外貿易為主。
手工業
曹魏建置大型官營手工業作坊,發展手工業生產。鄴(今河北邯鄲臨漳縣)、洛陽等貿易城市,商業經濟發達,和海外有貿易往來。此外造船業、陶瓷業、絲織業、製鹽業等等也都十分發達。
蜀漢的手工業以鹽、鐵和織錦業等最為發達。左思《蜀都賦》中提到“技巧之家,百室離房,機杼相和”,所以蜀錦能遠銷吳、魏二國,諸葛亮亦認為蜀錦為支持國家的重要物資。而南中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貢品,令蜀漢軍費有所供給,國家富裕。至蜀漢亡時,官府仍有金、銀各二千斤。首都成都也是當時的商業都市之一。 [17]
在紡織業方麵上,孫吳在江南以產麻布出名,豫章郡(治所在江西省南昌市)的雞鳴布名傳千裏。三吳出產“八蠶之綿”,諸暨、永安一帶所產絲的質量很高。冶鑄業以武昌(湖北省鄂州市)為最發達,孫權曾在開采銅礦,打造兵器。由於地處江南及海邊,吳國鹽業都相當發達,在海鹽(今浙江嘉興海鹽)、沙中(今江蘇蘇州常熟)設官員,來管理這兩地的鹽業生產。造船技術在這一時期也有很大的發展,孫吳政權建立不久,就擁有船艦五千餘艘,並不斷派出較大規模的船隊,北航遼東,南通南海。其中大船上下五層,可載三千人。晉在作滅吳準備時發明將許多小船拚裝成一艘大船的造船方法。這種大船稱為“連舫”。 [44]
人口
播報
編輯
黃巾之亂後,中原地區發生天災饑荒,例如:“建寧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等紀錄。董卓掌權後,放縱士兵淫略婦女,剽虜資物。在麵對關東軍聯合討伐下,竟然“盡徙洛陽人數百萬口於長安,悉燒宮廟官府居家,二百裏內無複孑遺”,以至於民怨載道,人口數大減。曹操征徐州時,“凡坑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跡”。李傕等在關中,“時三輔民尚數十萬戶,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饑困,二年間相啖食略盡”。益州的劉焉、劉璋及荊州的劉表鎮壓叛亂,揚州因為孫策等人的戰爭,使得人口數都減少。
當時的人民朝三個方向流動:由關中西遷至涼州或是南遷至益州、沿漢水遷移至荊州,各約十萬戶。由中原地區往東北遷移至冀州或幽州,再遷至遼東。鮮卑和烏桓也因為這波流民而壯大。最後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區遷移至徐州彭城,再南遷至江南地區。當時“是時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孫吳立國的基礎即建立在此上。例如:魯肅、諸葛瑾、呂蒙、張昭及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渡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國鼎立局勢漸漸形成後,人民轉而因統治者或戰爭而被迫遷移。曹操攻擊張魯時及攻下後,共遷部份的川東漢中居民入關中。曹丕建都洛陽後,遷冀州五萬戶士家以實河南。魏滅蜀後遷蜀人三萬家至洛陽和關中。劉備領有益州,多次遷民於成都平原。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後,也遷隴西居民以實漢中。孫權在早期即擊敗江夏太守黃祖,虜掠男女數萬口。他建國後為了提升人口數,平定山越並以其“羸者充戶,強者補兵”,並且騷擾淮南來獲得人口。
根據史料記載,263年,蜀國有人 [34];魏國有人 [35];280年,吳國有人 [36],總計郡縣編戶人口為人 [37]。現代學者考慮到被世家門閥蔭庇的佃客、部曲還有屯戶、兵戶、吏戶、逃戶、漏戶、隱戶以及居於漢地的少數民族等等不納入戶口統計的人群,故認為三國末期約有3000萬人,而東漢末年自曹操統一北方後,魏蜀吳三方勢力的戰爭限於局部,如魏蜀交界的祁山、秦嶺一帶及魏吳相交的江淮之間,不再有波及全國並持續多年的戰爭,魏蜀吳又紛紛在其統治境內推行屯田、興修水利、招徠流民等措施以此恢複社會經濟,人口逐漸開始恢複,至三國初年約有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1]
文化
播報
編輯
學術思想
漢晉之際的學術思想發生劇烈的變動,主要受傳統思想的變化與政治鬥爭有關,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遊、重品藻,反動而變為循名責實,歸於申韓。因尚名務虛偽反動而為自然、率直,歸於老莊。
由於東漢晚期政治敗壞,局勢混亂。曹操與諸葛亮采用名家或法家的思想來恢複社會秩序。曹操提倡信賞必罰,主張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觀念打破以門第或名教的標準。諸葛亮也提倡法治觀念,入蜀後修明法製,執法公平。提出“治國之要,務在舉賢”的主張以任才適用。他也重視軍法,如街亭之戰馬謖違反軍令而被斬,他也自貶三等。漢末魏初的名法思想為此後魏晉玄學思潮提供了基礎,使名士基於政治黑暗將焦點由名法的具體問題轉向玄學的抽象思辨 [21]。
經學方麵,漢末鄭玄之經學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晉之世,王肅繼承父學而注經,其對經學的見解與鄭玄不同,遂有鄭、王兩派互相駁難。曹魏末年,司馬氏篡魏為晉。當時政治黑暗,知識份子之思想趨向反動、消沉而無出路。傾向曹氏者多是失勢士子,采取清談方式批評政治,主張自然。傾向司馬氏者,則主張維持名教,使儒家作風漸起分化。因晉武帝為王肅外孫,遂被立為官學,一時黜鄭申王,使王學成為宗主。
《竹林七賢》
魏晉時期最突出的思想為玄學。玄學屬於儒家發展的新型態, [40]其基本教義為《老子》、《莊子》和《周易》,合稱三玄。佛教般若學具有較高的思辨,它的思想被文人學士所吸收和改造利用,在經學向玄學的過渡中起了一定的作用。玄學家好談玄理,不談俗事,稱為清談,流行於魏晉時期。在240-248年的醞釀期,以何晏和王弼為代表。玄學家認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後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見的表象“末”,進而提倡“以本統末”的理論。又視“本”為“道”,類比為沒有形體的“無”(原理、趨勢),視“末”為實際現象的“有”,並認為“萬物皆產生於無”。之後到司馬炎篡魏建晉為止。以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賢為代表,他們把焦點由思想理論轉移到人生問題上。當時政治黑暗,司馬氏壓抑士大夫,並以崇尚名教自飾。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張禮法壓抑人性且虛偽,強調人性的解放與自然真誠。他們帶頭實現這個理論,形成一股解放個性的風氣。到了西晉之後,清談之風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權的達官顯要也大談玄理,呈現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權貴。裴頠對“自然”提出修正,主張“崇有論”,以矯“虛誕之弊”。郭象進一步證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學發展至此已臻終結。
文學著作
三國文學中以曹魏文學最盛,分為前期的建安文學及後期正始文學,其中建安文學反對靡弱詩風,被後人稱為“建安風骨”或“漢魏風骨”。這是因為自曹操等人熱愛文學,各地文士紛紛吸附 [22-23]。建安文學代表人物為“三曹”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學家還有邯鄲淳、蔡琰、繁欽、路粹、丁儀、楊修、荀緯等。曹操具有沉雄豪邁的氣概,古樸蒼涼的風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門行》、《讓縣自明本誌令》等文。曹丕及曹植才華洋溢,曹丕著有文學評論《典論》,導致文學開始自覺發展。曹植具浪漫氣質,著有《洛神賦》等文。建安七子與蔡琰、楊修等人關心現實,麵向人生。他們的作品反映了漢末以來的社會變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學時期,由於當時政治形勢受司馬氏操控,文人備受壓抑,難以直接麵對現實。當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賢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莊,好玄學,對於社會現實,不如建安作家那樣執著,持比較衝淡的態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詠懷詩》尚繼承“建安風骨”,敢於麵對司馬氏政權,其文學都有鮮明的特色。《文心雕龍》提到“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誌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皆為正始文學的代表詩人。
東吳作家有張紘、薛綜、華核、韋昭等。張紘為孫權長史,與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陳琳等友善。薛綜為江東名儒,居孫權太子師傅之位。華核則是孫吳末年作家。蜀漢作家有諸葛亮、郤正、秦宓、陳壽等。諸葛亮作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師表》等。其文彩雖不如他人豔麗,然而內容淺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決心 [24]。秦宓所寫的五言詩《遠遊》,是蜀漢流傳下來唯一可靠的詩篇。蜀中亦多有學者為書作注的人,如:許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漢後期有譙周、郤正都醉心於文學,譙周更寫下了《仇國論》討論過度征戰的缺點,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達意見的《釋譏》。東漢末年亦有研究纖圖、術數的學者,如:任安、周舒,之後出現了周群、杜瓊等人。
宗教發展
本時期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紛紛尋求宗教慰藉心靈,使得能夠逐漸發展。
佛教最早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迄今尚不明確,但至遲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已成公論。三國時期,曇柯迦羅、曇諦、康僧鎧等,先後來到洛陽,從事翻譯。曇柯迦羅譯出《僧隻戒心》,是中土有戒律受戒之始,後世即以迦羅為律宗始祖。魏明帝曾大起浮屠,曹植也喜讀佛經,並創作梵唄。支謙、康僧會等先後入吳。孫權拜支謙為博士,輔導東宮。支謙的翻譯廣泛涉及大小乘經律,其中重要的有《維摩詰經》《大明度無極經》《太子瑞應本起經》等。康僧會得舍利,孫權為之建寺塔,號建初寺。康僧會先後譯出《六度集經》等。舊錄載蜀國譯有《首楞嚴》及《普曜經》。中土沙門也開始西行求法,朱士行於甘露五年(260年)出發前往於闐,寫得《大品般若》梵本九十章,於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遣弟子送迴洛陽,後由竺叔蘭譯出,名《放光般若經》。
在佛教的影響下,方士把陰陽五行、服食煉養、導引行氣、辟穀延年、神仙長生、鬼神祭祀、圖讖符籙、巫術迷信等互相雜糅,並同《老子》牽合,構成原始道教。 [38]張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張道陵建立的五鬥米道,都是道教的雛型,到西晉時則稱為天師道。張角的太平道,在道術方麵較重“守一”。以《太平經》為主要經典,又稱《太平青領書》。內容龐雜,“其言以陰陽五行為家,而多巫覡雜語”。其社會思想既有維護統治階級利益的部分,也有唿籲公平、同情貧苦人民的部分。張角擁有廣大教眾後,於東漢末期率其弟張梁、張寶與部屬張曼成發起“黃巾之亂”,最後被東漢朝廷擊敗而漸漸式微。張道陵於漢順帝時入四川鶴鳴山,造作符書,創建五鬥米道。一說五鬥米道真正創始人是張修,張魯殺張修奪取教權後托名張陵創教。 [39]該教可能是黃老之學與當地宗教的融合 [25],符文大多源自巴蜀巫術。正一盟威之道的直接淵源就是巴蜀氐羌民族的原始巫教——鬼道。五鬥米道與太平道教理教義基本相同。張魯使教內“祭酒”誦習《老子五千文》,《老子想爾注》反映早期道教對《老子五千文》的解釋。張魯投降曹操後,五鬥米道由巴、漢流傳到江南一帶。
藝術
播報
編輯
三國在藝術方麵,東吳有八位擅長各種藝術的名士 [75],時人稱為八絕 [75]。有吳範、劉惇、趙達、嚴武、皇象、曹不興、宋壽和鄭嫗等人。例如嚴武擅下圍棋,同輩中無人能勝,有“棋聖”之稱。至於曹不興則擅繪畫、皇象則擅書法。
繪畫
東漢末期動亂不堪,許多畫作被破壞或遺失,造成損失。佛教的發展,開始出現以佛教為題材的繪畫。三國時期的繪畫,因政治動蕩、社會混亂而沒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國之前,繪畫主要屬於“百工之苑”的技術性職業,尚未藝術化,在本時期開始出現現實題材的內容,亦是由禮教宣傳過祖”,作品有《維摩詰圖》、《釋迦牟尼說法圖》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絹連在一起,畫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傳的時期。畫家也由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轉移到長江流域。當時有名的畫家有曹不興、吳王趙夫人,其他擅長繪畫的有桓範、楊修、魏帝曹髦、諸葛瞻等人。孫吳曹不興,擅長寫生與繪佛畫,被譽為“佛畫之運筆而成。其作品富有立體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稱,號“曹家樣”。孫吳吳王趙夫人,吳丞相趙遠之妹,善於書法山水繪畫,時人譽為“針絕”。她為孫權繪各國山川地形圖,實開山水畫之首。漢末楊修相傳有《西京圖》等畫。曹魏桓範擅長丹青,魏帝曹髦繪畫人物史實。蜀漢諸葛瞻亦工書畫。
書法
書法藝術興起於東漢末期。從三國到西晉,隸書仍是官方通行的書體,當時的碑刻大都用隸書寫成。曹魏碑文書體方正、氣度莊嚴,少有生趣。孫吳的著名碑刻有《天發神讖碑》、《禪國山碑》、《穀朗碑》等。其中《天發神讖碑》以圓馭方,勢險局寬,氣勢雄偉奇恣。本時期主要的書法家有張芝、張昶、韋誕、鍾繇及皇象等人。張芝擅章草,並創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冠軍帖》、《今欲歸帖》等。張昶為張芝季弟,擅長章草與隸書。韋誕總結書法經驗,著有《筆經》。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等作品為楷書經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隸書,尤精章草。流傳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將隊帖》及《天發神讖碑》等。
科技
播報
編輯
運輸
三國時,蜀漢在與曹魏的戰爭中,由於山道運糧困難,運輸工具亟待解決。這時,諸葛亮設計了一種獨輪車“木牛”,由其屬下西曹掾蒲元製作,“廉仰雙轅,人行六尺, 牛(指木牛)行四步,人載一歲之糧也”。 [58]這種獨輪車適用於在崎嶇小道上行走,一千多年來一直被廣泛使用。 [43]
數學
劉徽為三國時期的數學家 [19],他自幼對數學有興趣,學習中國古代數學的重典《九章算術》。年長後於曹魏景元四年(263)著有《九章算術注》,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後劉徽又著作《九章算術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後稱《海島算經》),這使中國測量學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20]。
天文
天文學方麵,有先後擔任孫吳與西晉太史令的陳卓。他收集各派資訊,完善中國星官體製,並繪製星圖,為後世所沿用。
地理
裴秀的“製圖六體”在中國地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醫學
華佗醫術全麵,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外科尤為擅長。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後施行剖腹手術,是世界醫學史上應用全身麻醉進行手術治療的最早記載。又仿虎、鹿、熊、猿、鳥等禽獸的動態創作名為“五禽戲”的體操,教導人們強身健體。後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殺,所著醫書《青囊書》已佚。
外交
播報
編輯
曹魏伐高句麗紀念碑拓印片段
三國時期各國多與外族互動。東北方麵,有高句麗、沃沮、夫餘及三韓、百濟。魏晉以來天山以北及蒙古草原的民族主要有烏孫、堅昆、敕勒、丁零、唿揭、匈奴、鮮卑及烏桓等族。
202年南匈奴歸附曹操後,曹操將南匈奴分成五部,每部立帥長,並派漢人監督。烏桓族長蹋頓與袁紹結盟,並獲得了單於的封號。鮮卑在東漢末期由檀石槐統一,屢次入侵邊郡,他死後鮮卑分裂為東部、中部及西部鮮卑。西部鮮卑軻比能重整鮮卑後兩度入侵曹魏,並響應諸葛亮攻魏。
235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將他暗殺,其勢瓦解。
西部方麵,當時河西諸羌和武都、陰平的羌族分別歸附曹魏及蜀漢。這兩國相互攻伐時都征召羌族參加作戰。西南方麵,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之亂,降伏南蠻族長孟獲,並設置庲降總督管轄。往後雖有叛變發生,但皆不大。
孫權也展開海上的發展,他派使臣朱應、康泰泛海到夷洲、亶洲補充人口、到遼東、朝鮮半島、林邑(今越南南部)、扶南(今柬埔寨)和南洋群島等地溝通聯係,這些都擴大孫吳在海外的影響力。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達吳都建業。
孫權尚存的困難,一是對付山越的不寧,一是在巢湖地區抗拒曹魏的壓力。東南州郡山區的山越人,阻險割據,甚至北聯曹魏,反對孫權勢力向南方內地擴張。孫權與山越進行過多次戰爭,屢獲勝利,234年,諸葛恪率軍進攻丹陽山越,經三年圍困,山越十萬人出山投降,其中四萬丁壯補兵,餘下的成為編戶。孫權統治的幾十年中,山越人大體與漢人趨於融合。
帝王世係
播報
編輯
曹魏世係
追認的先祖
姓名
表字
廟號
(追)諡號
封號
史稱
在位年限
曹騰
—
—
高皇帝
—
—
—
曹嵩
—
—
太皇帝
—
—
—
曹操
孟德
太祖
武皇帝
魏王
魏武帝
-—
曹魏世係表
廟號
諡號
封號
史稱
姓名
年號
在位時間
世祖
文皇帝
魏王
魏文帝
曹丕
黃初(7)
220—226
烈祖
明皇帝
平原王
魏明帝
曹叡 [68]
太和(7)
青龍(5)
景初(3)
226—239
—
—
齊王
齊王
曹芳
正始(10)
嘉平(6)
239—254
—
—
高貴鄉公
高貴鄉公
曹髦
正元(3)
甘露(5)
254—260
—
元皇帝
陳留王
魏元帝
曹奐
景元(5)
鹹熙(2)
260—265
蜀漢世係
蜀漢世係
廟號
諡號
封號
史稱
姓名
表字
使用年號
在位年月
烈祖
昭烈皇帝
漢中王
漢昭烈帝
劉備
玄德
章武(3)
221—223
仁宗
1.安樂思公
安樂公
漢懷帝
劉禪
公嗣,
小字阿鬥
建興223(五)-237
223—263
延熙238-257
2.孝懷皇帝
蜀後主
景耀258-263(七)
炎興263年(八)-(十一)
(表格參考資料 [29])
東吳世係
東吳世係
廟號
諡號
封號
姓名
表字
生卒及在位年月
年號
陵寢
備注
孝懿王
孫鍾
?-?
—
高陵
孫權追尊
始祖
武烈皇帝
孫堅
文台
155-191
—
高陵
孫權追尊
桓王
吳侯
孫策
伯符
175-200
—
—
孫權追尊
太祖
大皇帝
吳王
孫權
仲謀
182-222-252
黃武 [30]222-229
蔣陵
222年稱吳王;
229年東吳建立
黃龍229-231
嘉禾232-238
赤烏238-251
太元251-252
神鳳252
—
—
會稽王
孫亮
子明 [31]
243-252-258-260
建興252-253
定陵
—
五鳳254-256
太平256-258
太宗
景皇帝
琅琊王
孫休
子烈
235-258-264
永安258-264
宣陵
—
世宗
文皇帝
南陽王
孫和
子孝
224-253
—
明陵
孫皓追尊
—
—
烏程侯
孫皓
元宗
242-264-280-284
元興264-265
—
—
甘露265-266
寶鼎266-269
建衡269-271
鳳凰272-274
天冊275-276
天璽276
天紀277-280
爭議
播報
編輯
無論是陳壽的《三國誌》,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稱魏、蜀、吳三分天下。實際上,在遼東,有一個與魏、蜀、吳三國性質相同的國家──燕國,該國從190年初成規模,到238年被司馬懿所滅,立國48年,比劉備創立的蜀漢還要長6年。燕國鮮為人知的開國之主公孫度,也是一個堪比曹操、劉備和孫權的亂世梟雄。
公孫度和董卓部將徐榮是同鄉,在徐榮的力薦下,公孫度得以出任遼東太守。190年,董卓脅迫漢獻帝遷都,此時中原混亂不堪,而遼東郡偏居東北,所受影響較小,得以借機振興。不久,公孫度把遼東郡分為遼西、中遼兩郡,各置太守,他還按照皇家規製設壇於襄平城郊,行郊禮天地之禮,無論車駕、儀仗、服飾都同大漢天子一般無二。
在保境安民的政策指引下,燕國成為亂世中難得的“世外桃源”。200年官渡大戰之時,公孫度拒絕了曹操的拉攏,打算在曹袁兩敗俱傷後進軍許昌。不料天不假年,他於204年去世。此後,其後代公孫淵周旋於曹魏和東吳之間。
曹魏一直圖謀一統中國。237年,魏明帝曹叡派幽州刺史毋丘儉進攻燕國,大敗而歸。238年六月,曹魏太尉司馬懿率大軍進入遼東,公孫淵調數萬步騎兵防守遼隧。然而,司馬懿佯攻遼隧,很快便轉軍襲擊燕國都城襄平城。燕王公孫淵和全城軍民被圍困城中,八月彈盡糧絕,將軍楊祚開城投降。公孫淵突圍途中被魏軍斬殺,燕國諸郡全部歸降。至此,燕國成為四國中首個滅亡的國家。
大事年表
播報
編輯
大事年表
時間
事件
公元189年(中平六年)
四月,靈帝卒,皇子劉辯繼位,是為少帝。外戚何進執政,謀誅宦官,反被宦官所殺。袁紹入宮殺宦官。九月,董卓入京,廢少帝劉辯,改立劉協,是為漢獻帝。十二月,曹操起兵討董。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
關東州郡俱起兵討伐董卓,公推袁紹為盟主,曹操行奮武將軍。董卓殺弘農王劉辯,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
袁紹自任冀州牧,表曹操為東郡太守,荀彧離開袁紹投奔曹操。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
呂布殺董卓,投奔袁紹。曹操代理兗州牧,收黃巾軍三十萬,號稱青州兵。
公元194年(興平元年)
呂布為兗州牧,劉備領徐州牧。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
夏,曹操大破呂布。七月,漢獻帝自長安東歸。十月,漢獻帝任命曹操為兗州牧。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
六月,曹操表劉備為豫州牧。七月,漢獻帝至洛陽。八月,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九月,曹操迎漢獻帝都許。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
袁術稱帝。袁紹以大將軍領豫州牧、青州牧、幽州牧、並州牧。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
十二月,曹操擒殺呂布。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
六月,袁術死。八月,曹操軍進黎陽。九月,分兵官渡。十一月,張繡投降曹操。十二月,曹操以官渡為大本營。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
正月,曹操征討劉備。二月,袁紹軍至黎陽。七月,袁紹軍進陽武。八月,袁紹軍至官渡。十月,官渡之戰結束,袁紹敗。同年孫策被刺身亡,孫權接班,年十九歲。
公元201年(建安六年)
劉備投奔劉表。
公元202年(建安七年)
袁紹病死。
公元204年(建安九年)
曹操自領冀州牧,讓還兗州。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
諸葛亮出山。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
六月,曹操自任丞相。七月,征劉表。八月,殺孔融。十二月,赤壁之戰。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
十二月,周瑜攻破江陵。孫權任徐州牧,劉備任荊州牧,孫權以妹嫁之。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
十二月,周瑜謀滅劉備,至巴丘病卒,臨終前推薦魯肅接替自己。魯肅屯兵陸口,建議孫權將荊州“借”給劉備。
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
春,曹操西征馬超、韓遂。十二月,劉備大軍入蜀。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正月,詔令曹操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如蕭何故事。五月,誅馬騰,滅三族。十月,東征孫權,荀彧卒。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
正月,曹操從濡須退兵。五月,以冀州十郡封曹操為魏公,加九錫。七月,魏建社稷。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
夏,劉備入成都,自任益州牧。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
三月,曹操西征張魯。十一月,張魯投降。是年,孫權向劉備索還荊州。
公元216年(建安二十一年)
五月,曹操為魏王。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
四月,曹操儀同天子,曹丕為魏國太子。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
七月,劉備自稱漢中王。十二月,孫權殺關羽,上書稱臣於曹操。
公元220年(建安二十五年)
正月,曹操卒。曹丕繼位後實行九品官人法。十月,曹丕代漢,是為魏文帝。
公元221年(魏文帝黃初二年)
四月,劉備稱帝。八月,曹丕封孫權為吳王。
公元222年(黃初三年)
夷陵之戰。
公元223年(黃初四年)
四月,劉備卒,劉禪繼位。
公元226年(黃初七年)
曹丕卒,子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
公元227年(魏明帝太和元年,蜀漢建興五年)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臨行前上《出師表》。
公元228年(曹魏太和二年,蜀漢建興六年)
春,蜀軍兵敗街亭,諸葛亮殺馬謖。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
公元229年(曹魏太和三年,蜀漢建興七年,孫吳黃龍元年)
春,諸葛亮第三次北伐。四月,孫權稱帝。
公元231年(曹魏太和五年,蜀漢建興九年)
二月,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八月,李嚴被廢為庶人。
公元234年(魏明帝青龍二年,蜀漢建興十二年)
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八月,病卒於軍中。
公元249年(曹芳正始十年)
司馬懿發動政變,殺大將軍曹爽,曹魏政權歸司馬氏。
公元252年(魏嘉平四年)
孫權卒。
公元263年(魏元帝景元四年)
八月,魏軍出兵洛陽伐蜀。十月,劉禪降魏,蜀漢亡。
公元265年(西晉泰始元年)
十二月,晉王司馬炎逼魏元帝禪讓,曹魏亡,西晉始。
公元280年(鹹寧六年)
吳亡,晉一統天下,三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