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傅增湘、沈尹默都是滿清時代的人,傅增湘還中過進士。


    他們對大清的滅亡沒有任何感覺,對大清本身也沒有任何認同,反而對大明有強烈的認同感。


    因為漢人體內的血脈覺醒了。


    清朝無論何時都是一個寄生蟲。


    這兩個人不能代表所有滿清遺老的內心,但是可以反映大致的士大夫心態。


    根據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中的觀點,清代的政治體製是滿漢分治的部族政權,漢族在這個體製中是受到很大限製的。


    以乾隆年間為例,軍機處的領班大臣禁止漢人擔任。張廷玉在雍正時期擔任過領班大臣,但是在乾隆時代就沒有機會擔任。


    直到劉墉的父親劉統勳的時代,滿族人才青黃不接的時候,乾隆爺才開了禁令,讓劉統勳做了領班。


    同樣道理,李鴻章做了那麽多供獻,他一生都沒有進入軍機處。


    正是這種對漢族士大夫相對封閉的政權組織模式,導致了士大夫對清政府的高度不認同。


    以至於抗日戰爭時期,很多知識分子依然是懷念崇禎,將崇禎的地位提得更高了,以告訴國民要有骨氣,不做亡國奴。


    所以說,民國士大夫心中的故國是大明而不是大清。


    還有明朝財政是從哪裏爛掉的。


    西安四衛,舊有屯軍二萬四千,田二萬餘頃,其後田歸豪右,軍盡虛籍。傳庭厘得軍萬一千有奇,歲收屯課銀十四萬餘。


    帝大喜,增秩,賚銀幣。楊嗣昌條上方略,期百日平賊。傳庭移書爭之,嗣昌大忤。部議,秦撫當一麵,募土著萬人,給餉銀二十三萬。


    傳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贖鍰得銀四萬八千市馬募兵自辦滅賊具不用部議會諸。


    撫報募兵及額傳庭疏獨不至嗣昌言軍法不行於秦。


    自請白衣領職,以激帝怒。傳庭奏曰:“使臣如他撫,籍郡縣民兵上之,遂謂及額,則臣先所報屯兵已及額矣。況更有募練馬步軍,數且逾萬,何嚐不遵部議。”嗣昌無以難,然銜之彌甚。


    孫傳庭高舉“祖製”大旗,號稱“地不容失一畝,糧不容失一粒”,在收集了陝西所有土地卷宗之後,開始按照卷冊瘋狂的收取軍屯土地。


    然而清理軍屯無異於捅馬蜂窩,侵占軍屯的本就是各級官員將領,而他們又往往牽扯著更高的官員。


    結果,孫傳庭不講任何情麵,在幾乎得罪了滿朝文武的情況下,用了三年時間,幾乎收迴了所有的軍屯土地,並清理出四十五萬兩白銀。


    而楊嗣昌在這期間還屢屢的給孫傳庭使絆子。


    就這種情況下,明朝的最後一幅家當秦軍居然就這麽組建起來了。


    這還是明末窮的出了名的陝西。就存在著這麽多油水。


    管中窺豹,明末哪裏沒錢了?說崇禎自己不會搞錢不冤吧。


    值得一提的是清屯充餉的時間崇禎九年,清軍已然入塞多次了。


    明朝已經進入了滅亡的倒計時。崇禎的衣服上都出了補丁了。


    還有一個小例子就是盧象升。


    盧象升因“剿匪”有功升任兵部侍郎,調到宣大防禦清軍,到了宣大一看心都涼了。


    (邊牆毫無足持,寥寥戎卒防兵,鶉衣百結,部伍混雜不齊,一路將營馬不過百匹,羸弱不堪,加鞭即倒)士兵們窮困潦倒,很久沒發餉了,指望著朝廷那是指望不上了。


    所謂關寧鐵騎的債朝廷還沒還完呢。隻能自己想辦法,宣府大同是前線遠不如西安,地小而民少。


    這種情況下盧象升采取了一個政策那就是屯田。


    朱元璋的衛所製在這時發揮了作用。一年後,宣府大同兩鎮屯田所得糧食達到25萬石。


    宣大兩鎮標軍也得以從5000人擴編到一萬。


    盧象升規定,新標軍編製為左中右三營,一營馬軍2營步軍,多 用火器。步軍每隊50人,有大炮手8人,鳥槍三眼銃手16人,長短槍和長刀24人。


    馬軍除了標配弓矢,腰刀,還要求練習三眼銃以及長槍等兵器。


    接下來,盧象升並不想消極固守,而是本著銳意進取的精神,要求恢複大寧,開平。


    這兩處戰略要地易守難攻,一旦恢複,不但宣府大同有了屏障,也可以讓後金軍如骨鯁在喉?


    為此,盧象升要求將宣大兩鎮兵力擴充到3萬,以屯田,開邊境互市等方式籌集軍費,但崇禎沒有同意。原因不明。


    在此基礎上盧象升還提出了兩個著名的策略,一個是因糧。所謂的因糧政策,其實就是對富人進行加征。


    具體執行辦法是:凡是繳納賦稅在五兩以下的農戶,並不加征賦稅,而對納稅五兩以上的富戶,則按照財產的多寡,進行不同程度加征糧稅。


    盧象升擔任宣大總督時,便狠推“因糧”政策,一度解決了軍隊用糧問題,這令崇禎極為興奮,當即開始全麵推廣。


    還有一個就是成立一支1500人的騎兵,尾隨入塞的清軍。


    使其受到牽製。如果這兩個政策崇禎支持一下明朝不至於滅亡。


    而且盧象升想的非常周到他提的這些建議沒有一條需要花大錢。都是明朝財力允許的範圍之內。


    如果是萬曆天啟得了盧象升這樣的臣子恐怕早就倚為腹心。


    結果就這麽一位大能人是什麽下場。不用我說各位也都知道了。


    看了這兩條相信各位都會明白,所謂崇禎接手的是個爛攤子簡直是一派胡言。


    明朝不亡於萬曆,也不亡於天啟。實亡於……


    而崇禎的兩個重要的幫手內是楊嗣昌外是袁崇煥,兩個人變著法的花朝廷的錢,一個讓朝廷耗資數百萬修築寧錦防線。


    結果清軍連年入塞。一個提出“四正六隅、十麵張網”。


    結果被農民軍以走製敵。


    最後兩個人都死了,結果是身死法不滅。尤其寧錦防線。袁崇煥死了,但防線一直花錢運營了十幾年最終拖垮了大明財政。


    不管從哪裏看出來都是一個絕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末年:朕崇禎皇帝朱由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正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正天並收藏大明末年:朕崇禎皇帝朱由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