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特別靈巧,足以同時麵對不同的人,迴答不同的問題,解決不同的困難。我們常常利用一件事情進行中的空檔,來辦其他的事情,所以如果願意的話,中國人的效率會出奇地高。現代化中國人,除了排隊以外,似乎應該分心照顧一下,那些急待爭取時間的例外人士。處理得不公正,便是特權;處理得公正,才是真平等。
2。以“公正”的心兼顧各方才能夠“興利”
孔子希望大家斷絕“任意測度”、“期必於人”、“固執一端”,以及“自私自利”的毛病,用意在“以公正(不自私自利)的態度來彈性運用(不固執一端),才不會以己意強人所難(不期必於人)”,而其先決條件,則在“不要憑空測度(不任意測度)”,以免“防弊重於興利”,形成管理上的諸多障礙。
“防弊”的心態,使大家“公事公辦”,一切以“辦公”的態度來處置,用不著顧慮那麽多,也不關心後果如何。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好的,卻居於“把一切人當做壞人看”的“任意測度”,不得不如此地“固執一端”。
以“公正”的心,來各方麵兼顧,敢於彈性運用可行的變通辦法,才是“辦事”的精神,也才能夠“興利”。
3。兩難不兼顧,可能成為“斷章取義”
中國話大多有兩句,隻強調其中的任何一句,都可能成為“斷章取義”。“遇事要多請示”,這是不錯的,然而“凡事要有擔當”,也有道理。在表現擔當中來請示,才是兼顧。“聽話,上司才會喜歡。”很好;“有一些高明的意見,上司才會另眼看待,覺得你有腦筋,肯用心。”也不錯。兩句話兼顧,有時候聽話,有時候有意見,或者用一些意見來表達自己的聽話,才不致偏於一隅。
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愛怎麽說就怎麽說,我們既然無法加以控製,隻要反躬自問:“我這麽辦,安心嗎?”這是管理者應具的素養,特別是言論開放時期,中國人喜歡“對也說,不對也說;懂也講,不懂也講”,不但計較不完,而且會氣得半死。
4。用“不請示來請示”
例如,請示不好,不請示也不好。中國人兼顧的方法,便是用“不請示來請示”。“請示到不會讓上司覺得下屬在推卸責任”,而又“不請示到讓上司覺得下屬很尊重他的意見”,於是“上司便會放心地支持下屬去做事”。具體的做法是:第一步,接到工作之後,馬上動腦筋,想一想怎麽處置最為合理;第二步,帶著自己的腹案,去請示上司;第三步,尊重上司的最後裁決權,讓他做決定。
上司看見下屬並非腦袋空空,全無腹案便來請示,就不致懷疑下屬不負責任,“用問的比較快”,而且“一問自己就沒有責任”。同時,下屬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不是“來考考上司的能耐”,因此樂於共同商量,然後下一個判斷。就算讚成下屬去決定,上司也比較樂意全力支持他。不完全請示,也不根本不請示,才是兼顧。
5。用“不聽話”來“聽話”
聽話不好,不聽話也會挨罵。中國人善於用“不聽話”來“聽話”,亦即“站在不聽話的立場來聽話”。
上司發現下屬不聽話,當然很不高興,認為存心和上司過不去,雖然不是有意搗蛋,至少也是不尊重上司。反過來說,上司發覺下屬存心聽話,一切惟命是從,可能誘發兩種不良的後果:一是上司認為下屬不會抗拒,遇到不合法的事情,第一就會想起這位下屬,馬上交給他辦。一是上司懷疑這位下屬有意討好,因而提高警覺,越來越看出他的口是心非,答應得快卻未必做得到,顯然輕諾寡信。無論如何,總是不利於過分聽話的下屬。
下屬站在不聽話的立場來聽話,上司不敢隨便交辦不合規定的工作,因為擔心下屬會拒絕接受,弄得自己臉上無光,甚至把它張揚出去,對自己更加不利。下屬聽話,上司也覺得自己有麵子,畢竟自己有兩把刷子,不然這位下屬不會那樣輕易地聽話。
6。“站在不主動的立場來主動”
下屬主動向上司爭取新的工作,上司很為難:不給,好像不鼓勵主動積極的態度,而且,不給主動想做的下屬,卻一味硬塞給不主動想做的人,是不是有一些反常?會不會引起無謂的猜疑?
如果下屬主動爭取新的工作,上司立即給他,萬一做得很不理想,到底是誰的責任?分派合適的工作,原本就是主管的職責之一,不可以用“他搶著要做”的理由來搪塞。上司不應該鼓勵下屬主動爭取新的工作,否則大家都主動,大家都爭取,上司也是苦惱不堪。
主動不好,不主動也實在不理想。中國人兼顧的做法,表現在“以不主動來主動”,亦即“站在不主動的立場來主動”,才不致“主動得過火”,也不會“過分不主動”。上司有一件新的工作,根本沒有想到我,或者想來想去,都認為不合適。這兩種可能,惟有上司心裏明白,我無從猜度,也不需要臆測,這時最好不要主動去爭取,以免“爭不到大家都為難”,或者“給了我,上司不放心,我也做不好”,甚至“就算做得好,實在也沒有什麽價值,因為不是主動想到我,而是我自己要宋的。”
上司想到我,到底是真的希望我做,還是客氣—一番,並不想讓我做?我既然弄不清楚,最好推辭一下,讓上司可以及時收迴去,交給他心日中真正合適的人去做。
推辭之後,上司依然要我做,我看看情況,便可以決定再推辭或者欣然接受。這種態度,便是我們所說的“兼顧”,不要二選一,而是“二合為一”。
兼顧的精神,其實就是“經權”,有原則地“持經達權”,便能夠兼顧各種相關的變數,居於不變的“經”來適當地“權”宜應變,以求其“通”。
要求合理的突破
任何事情都是兩難,這樣不好,那樣也不見得好。兩難必須兼顧,所以孔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乃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從問題的各方麵去深究,而不是胡亂抓住一點,便大做其文章。徒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貽笑大方。
“叩其兩端”是“兼顧”,卻不是“兩者加起來,除以二”的平均數。它主要的精神,在“求合理的突破”。中庸就是合理,中庸之道,便是“在兩難中,兼顧相關的變數,求得合理的決策。”
曾子說:“自己能力高而向能力低的人請教:自己多聞見而向聞見不及他的人請教:雖然有充實的心得,自覺好像空虛: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計較。”這是管理者的基本修養,如此才能夠在兩難中得到合理的突破。既然求合理,便不是必然站在中間,認為“凡極端都不可取”。正常的態度,應該是“哪一點合理,便是哪一點,不管它在中間,還是兩端,都以合理為標準。”
我們總認為“不執著”才是對的,似乎“執著”是不對的。然而孔子讚美顏迴,說:“顏迴的做人,能夠擇取中庸的道理,得到一善,就奉持固守而不再把它失掉了。”可見中庸的道理,是由不執著到執著都對。應該不執著的時候,就要不執著,叫做“學則不固”,做學問的好處,是讓我們學得更多的方案,知道解決問題有許多不同的途徑,而不致固執一弊。但是,應該執著的時候,就應該執著,才是“擇善固執”,既然在眾多方案當中,找到最合理的一個,便應該當機立斷,做成定案,切實據以執行,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成果。
有些人自認為自己很執著,所以才有今日的成就。有些人則強調他之所以成功,是由於不執著,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實際上都隻觸及道理的一部分,是部分真理而不是完整的道理。
決策過程,是由“不固”到“固執”。在沒有定案之前,最好多方尋求可能的解答,多一些可供選擇的方案,比較保險。一旦時機來到,而且已經有了合理或者“最起碼是此時此地最合適的”答案,就應該“擇善固執”,把它變成定案,大家才有所遵循,不會亂掉步伐。
由不固而固,構成決策的動態過程。這中間有一個“時”的因素,十分重要。“時”未到,不妨暫且“不固”,再多方搜集資料,仔細研究判斷。“時”一到,就要“固”,以免拖拖拉拉,耽誤時機。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管理者的決策起點,在“知止”便是“明了自己所應當采取的合理立場”。我們既然知道人生的根本要求,在於“求安”,那麽管理者的基本立場,無疑就在“安人”。管理者為求安人,惟一的辦法,即為“所係正大”。所係正大,其實就是“憑良心”。管理者憑良心,一切決策才可能成為美德:若是不憑良心,所有決策,勢必悉成惡德。管理離不開“人治”,這也是一大原因。
良心為萬物之靈的人所獨具。謝扶雅先生認為它是層級的、演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良心的最高形式,乃是張載所描寫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管理者當然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具備如此高層次的良心,我們隻要求組織內建立相當的共識,使大家獲得比較相近的判斷標準。
組織內判斷標準也不是一經樹立,便永不改變,必須時時調整,以求配合時空的變遷。這種判斷標準,說起來便是企業文化的重要骨幹,企業內風尚的變易,主要來自判斷標準的遷移。
一旦站在安人的基本立場,管理者就能夠“有定”,亦即決策有了定向。當管理者麵對若幹不同方案,用“安”或“不安”來評估,自然容易選擇一定的方案。以企業為例,分別以“股東的安”、“員工的安”、“顧客的安”,以及“社會大眾的安”為定向,便不難合理評估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
管理者掌握定向,心不妄動,麵對有關的資訊,不致心慌意亂而不知所措,所以“能靜”,亦即心不妄動。靜心研究各種資訊的時候,由於心中存有“安”的準繩,一切依據“安或不安”來分析。管理者自己胸有成竹,自然“能安”,也就是做到所處而安。
管理者自身能安,生活正常,情緒平穩,才有周詳思慮的可能,所以“能慮”,多方麵兼顧。既能思考周詳,必能找出適時適切安人決策,便是“能得”,得到最能夠安人的良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決策再科學化,如果不能安人,勢必遭遇眾人的抗拒。這時候借重“公聽會”或“仲介人士”,也將出現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場麵。因為誰來公聽?誰執仲裁?誰真是權威者?徒然弄得自己也不安起來。
“知止”是“設立決策的目標”,亦即“找尋作決策的理由”。“有定”是“假設決策所能達成的情況”,也就是“構想決策達成時的遠景”。“能靜”指“潛心研究有關資訊”,賽蒙(h.a.simon)稱之為“搜索可能的措施”,亦即“發掘一些可能的方案”。“能安”是“安心地判斷所用資訊的正確性”,避免“因緊張不安而誤導誤判”。“能慮”為“分析、判斷各種方案”,賽蒙稱之為“在各種措施作一選擇”。“能得”是“獲得可行的安人良策”,包括賽蒙所說的“評估過去的選擇”。
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任何決策,一旦發生爭訟,就會引起相當程度的不安。爭訟是大家都會的事情,一天到晚吵吵鬧鬧,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地方。
管理者本著“止、定、靜、安、慮、得”的精神,使得到的決策,不致令人不安而爭訟,這才是息訟的根本辦法。
合理的決策,大家自然心服。然而,合理不合理,非常不容易判定。往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很容易引起爭訟。所以大學開始教人,一定要使求學的人,對於天下的一切事物,用他已經知道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去鑽研窮究,以求其造詣達於極點。大學說:“至於用力之久,而一百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用心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會心竅頓開,貫通了一切道理。這時候,所有事物的內外巨細無不知曉,而用以理解所有事物的我心之整體和它的重大作用,也就完全明白了。
管理者把事物真理窮究明徹,自然能夠達成合理的決策。
有些人認為現代知識爆發,根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事物,這話並沒有錯。管理者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事物,卻有必要掌握所有事物的共同性理。如果把握不住,就難怪自相矛盾,無法貫通了。
由於自己無法了解所有的事物,管理者必須以“大公無私”的仁心,來重用人才。大學說:“見到賢才而不能薦舉,或是已經舉薦卻又不能先於己而重用,這就是怠忽的行為;見到壞人而不能予以黜退,或是已予黜退卻又不能驅之遠離,這就是罪過的行為。”管理者為求合理突破兩難,必須知人、識人而又具有恢宏的肚量來用人,以求群策群力,獲得安人的良好決策,這又是管理離不開“人治”的一大理由。
管理者如果自矜自大、奢侈放肆,便很難導致合理的決策,因為自見不明,而又不能容納眾人的觀點,必然有所偏頗。管理者必須盡己為眾,順物成事,一切才能合理。一方麵增益自己的德望,一方麵多方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後誠心誠意,以安人為標準,才能達成合理的突破。
時時保持合理心態
以合理為決策標準
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就是管理的決策標準。
總裁對於天下一切事情,最好不認為是絕對的可以,也不認為是絕對的不可以,完全依據其適用得合宜與否來評定其可與不可。
總裁的決策,不要定一種不變的標準,認為非如此不可,卻應該審視當時的狀況,選擇最合理的方案。決策的標準,就是“合理”。一切求合理,便是最好的管理,所以是“變動性的”。
依中國人習慣,未到“時”,幾乎很難預測到時會產生什麽變化,所以希望到“時”再說。決策的過程,本來就是“由不固而固”,未到其“時”,不固;到“時”,當然要“固”。
孔子說:“學則不固”。管理者到處學習一些管理法則或工其,並不是“聽到就相信”、“學會就記住”,隻是又多了一種“方案”,使自己更加不拘泥固執。
總裁知道更多的管理理論,學習更多的管理工具,乃是得到更多的“方案”,如果脫離現實的時空,根本不知道那一種方案才是最合理的。一旦麵臨抉擇的時機,就應該“擇善固執”,選擇其中最為合理的方案來加以執著。
1。抱持孔子所說“絕四”的決策態度
總裁抱持孔子所說“絕四”的決策態度,遭遇任何問題,都應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任意測度;不任意規定;不任意固執:也不任意依私心來做決定。先以佛家“不著有”的心態,比較容易聽取他人的意見,依據各方的情報資料,達成比較合理的決策。
表10-1“絕四”的決策態度
毋意
“毋意”是“不任意測度”,並不是“不做預測”。測度指“沒有經驗到實在的情形,僅憑自認有關而未必真正有關的資料或訊息來推測”,結果有中有不中,不一定可信。不一定可信而據以決策,豈非十分危險
毋必
“毋必”是“不任意規定”並不是“不規定”。規定意指“必須如此”,“不任意規定”,是“不要以自己的規定來強人所難”。換句話說:可以規定,但是不要未經協調就堅持,以免規定得不合理,反而妨害了決策的正確性。先交換意見,再做一些規定,顯然比較合理
毋固
“毋固”是“不任意固執”,並不是“不固執”。管理者不固執,有好也有壞。一開始便固執,簡直是頑固,一點不開通。臨事也不固執,便是怕負責任,缺乏擔當。由此證明,先不固執而後固執,應該是合理的做法
毋我
“毋我”是“不專事利己”,並不是“完全不自私”。因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利己性動機”是人的本性之一,我們可以大膽地說:“每一個人都忘不了自私”。所以毋我隻是自私到合理而不過分
毋我可以說是毋意、毋必、毋固的根源,管理者不專事利己,才有可能做好決策。
2。西方人的合理主義
合理決策,是全世界所有管理者的共同目標。但是,什麽叫做合理?西方、日本和我國的看法,就有相當大的差異。
西方人的合理主義,是“以一個原則來說明全世界的一切一切”,他們的哲學,會在“唯心”或“唯物”兩個不同的主張爭來爭去;他們的宗教,也認定“全世界的一切一切,都由一個萬能的神來支配”:以致他們的管理,倡導“管理必須統一在共同的一套製度”。
2。以“公正”的心兼顧各方才能夠“興利”
孔子希望大家斷絕“任意測度”、“期必於人”、“固執一端”,以及“自私自利”的毛病,用意在“以公正(不自私自利)的態度來彈性運用(不固執一端),才不會以己意強人所難(不期必於人)”,而其先決條件,則在“不要憑空測度(不任意測度)”,以免“防弊重於興利”,形成管理上的諸多障礙。
“防弊”的心態,使大家“公事公辦”,一切以“辦公”的態度來處置,用不著顧慮那麽多,也不關心後果如何。大家都知道這是不好的,卻居於“把一切人當做壞人看”的“任意測度”,不得不如此地“固執一端”。
以“公正”的心,來各方麵兼顧,敢於彈性運用可行的變通辦法,才是“辦事”的精神,也才能夠“興利”。
3。兩難不兼顧,可能成為“斷章取義”
中國話大多有兩句,隻強調其中的任何一句,都可能成為“斷章取義”。“遇事要多請示”,這是不錯的,然而“凡事要有擔當”,也有道理。在表現擔當中來請示,才是兼顧。“聽話,上司才會喜歡。”很好;“有一些高明的意見,上司才會另眼看待,覺得你有腦筋,肯用心。”也不錯。兩句話兼顧,有時候聽話,有時候有意見,或者用一些意見來表達自己的聽話,才不致偏於一隅。
嘴巴長在別人的身上,愛怎麽說就怎麽說,我們既然無法加以控製,隻要反躬自問:“我這麽辦,安心嗎?”這是管理者應具的素養,特別是言論開放時期,中國人喜歡“對也說,不對也說;懂也講,不懂也講”,不但計較不完,而且會氣得半死。
4。用“不請示來請示”
例如,請示不好,不請示也不好。中國人兼顧的方法,便是用“不請示來請示”。“請示到不會讓上司覺得下屬在推卸責任”,而又“不請示到讓上司覺得下屬很尊重他的意見”,於是“上司便會放心地支持下屬去做事”。具體的做法是:第一步,接到工作之後,馬上動腦筋,想一想怎麽處置最為合理;第二步,帶著自己的腹案,去請示上司;第三步,尊重上司的最後裁決權,讓他做決定。
上司看見下屬並非腦袋空空,全無腹案便來請示,就不致懷疑下屬不負責任,“用問的比較快”,而且“一問自己就沒有責任”。同時,下屬先提出自己的看法,表示不是“來考考上司的能耐”,因此樂於共同商量,然後下一個判斷。就算讚成下屬去決定,上司也比較樂意全力支持他。不完全請示,也不根本不請示,才是兼顧。
5。用“不聽話”來“聽話”
聽話不好,不聽話也會挨罵。中國人善於用“不聽話”來“聽話”,亦即“站在不聽話的立場來聽話”。
上司發現下屬不聽話,當然很不高興,認為存心和上司過不去,雖然不是有意搗蛋,至少也是不尊重上司。反過來說,上司發覺下屬存心聽話,一切惟命是從,可能誘發兩種不良的後果:一是上司認為下屬不會抗拒,遇到不合法的事情,第一就會想起這位下屬,馬上交給他辦。一是上司懷疑這位下屬有意討好,因而提高警覺,越來越看出他的口是心非,答應得快卻未必做得到,顯然輕諾寡信。無論如何,總是不利於過分聽話的下屬。
下屬站在不聽話的立場來聽話,上司不敢隨便交辦不合規定的工作,因為擔心下屬會拒絕接受,弄得自己臉上無光,甚至把它張揚出去,對自己更加不利。下屬聽話,上司也覺得自己有麵子,畢竟自己有兩把刷子,不然這位下屬不會那樣輕易地聽話。
6。“站在不主動的立場來主動”
下屬主動向上司爭取新的工作,上司很為難:不給,好像不鼓勵主動積極的態度,而且,不給主動想做的下屬,卻一味硬塞給不主動想做的人,是不是有一些反常?會不會引起無謂的猜疑?
如果下屬主動爭取新的工作,上司立即給他,萬一做得很不理想,到底是誰的責任?分派合適的工作,原本就是主管的職責之一,不可以用“他搶著要做”的理由來搪塞。上司不應該鼓勵下屬主動爭取新的工作,否則大家都主動,大家都爭取,上司也是苦惱不堪。
主動不好,不主動也實在不理想。中國人兼顧的做法,表現在“以不主動來主動”,亦即“站在不主動的立場來主動”,才不致“主動得過火”,也不會“過分不主動”。上司有一件新的工作,根本沒有想到我,或者想來想去,都認為不合適。這兩種可能,惟有上司心裏明白,我無從猜度,也不需要臆測,這時最好不要主動去爭取,以免“爭不到大家都為難”,或者“給了我,上司不放心,我也做不好”,甚至“就算做得好,實在也沒有什麽價值,因為不是主動想到我,而是我自己要宋的。”
上司想到我,到底是真的希望我做,還是客氣—一番,並不想讓我做?我既然弄不清楚,最好推辭一下,讓上司可以及時收迴去,交給他心日中真正合適的人去做。
推辭之後,上司依然要我做,我看看情況,便可以決定再推辭或者欣然接受。這種態度,便是我們所說的“兼顧”,不要二選一,而是“二合為一”。
兼顧的精神,其實就是“經權”,有原則地“持經達權”,便能夠兼顧各種相關的變數,居於不變的“經”來適當地“權”宜應變,以求其“通”。
要求合理的突破
任何事情都是兩難,這樣不好,那樣也不見得好。兩難必須兼顧,所以孔子解決問題的方法,乃是“叩其兩端而竭焉”,從問題的各方麵去深究,而不是胡亂抓住一點,便大做其文章。徒然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貽笑大方。
“叩其兩端”是“兼顧”,卻不是“兩者加起來,除以二”的平均數。它主要的精神,在“求合理的突破”。中庸就是合理,中庸之道,便是“在兩難中,兼顧相關的變數,求得合理的決策。”
曾子說:“自己能力高而向能力低的人請教:自己多聞見而向聞見不及他的人請教:雖然有充實的心得,自覺好像空虛: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計較。”這是管理者的基本修養,如此才能夠在兩難中得到合理的突破。既然求合理,便不是必然站在中間,認為“凡極端都不可取”。正常的態度,應該是“哪一點合理,便是哪一點,不管它在中間,還是兩端,都以合理為標準。”
我們總認為“不執著”才是對的,似乎“執著”是不對的。然而孔子讚美顏迴,說:“顏迴的做人,能夠擇取中庸的道理,得到一善,就奉持固守而不再把它失掉了。”可見中庸的道理,是由不執著到執著都對。應該不執著的時候,就要不執著,叫做“學則不固”,做學問的好處,是讓我們學得更多的方案,知道解決問題有許多不同的途徑,而不致固執一弊。但是,應該執著的時候,就應該執著,才是“擇善固執”,既然在眾多方案當中,找到最合理的一個,便應該當機立斷,做成定案,切實據以執行,才可能獲得良好的成果。
有些人自認為自己很執著,所以才有今日的成就。有些人則強調他之所以成功,是由於不執著,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聽起來都很有道理,實際上都隻觸及道理的一部分,是部分真理而不是完整的道理。
決策過程,是由“不固”到“固執”。在沒有定案之前,最好多方尋求可能的解答,多一些可供選擇的方案,比較保險。一旦時機來到,而且已經有了合理或者“最起碼是此時此地最合適的”答案,就應該“擇善固執”,把它變成定案,大家才有所遵循,不會亂掉步伐。
由不固而固,構成決策的動態過程。這中間有一個“時”的因素,十分重要。“時”未到,不妨暫且“不固”,再多方搜集資料,仔細研究判斷。“時”一到,就要“固”,以免拖拖拉拉,耽誤時機。
大學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管理者的決策起點,在“知止”便是“明了自己所應當采取的合理立場”。我們既然知道人生的根本要求,在於“求安”,那麽管理者的基本立場,無疑就在“安人”。管理者為求安人,惟一的辦法,即為“所係正大”。所係正大,其實就是“憑良心”。管理者憑良心,一切決策才可能成為美德:若是不憑良心,所有決策,勢必悉成惡德。管理離不開“人治”,這也是一大原因。
良心為萬物之靈的人所獨具。謝扶雅先生認為它是層級的、演進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良心的最高形式,乃是張載所描寫的“民吾同胞,物吾與也。”管理者當然不可能每一個人都具備如此高層次的良心,我們隻要求組織內建立相當的共識,使大家獲得比較相近的判斷標準。
組織內判斷標準也不是一經樹立,便永不改變,必須時時調整,以求配合時空的變遷。這種判斷標準,說起來便是企業文化的重要骨幹,企業內風尚的變易,主要來自判斷標準的遷移。
一旦站在安人的基本立場,管理者就能夠“有定”,亦即決策有了定向。當管理者麵對若幹不同方案,用“安”或“不安”來評估,自然容易選擇一定的方案。以企業為例,分別以“股東的安”、“員工的安”、“顧客的安”,以及“社會大眾的安”為定向,便不難合理評估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
管理者掌握定向,心不妄動,麵對有關的資訊,不致心慌意亂而不知所措,所以“能靜”,亦即心不妄動。靜心研究各種資訊的時候,由於心中存有“安”的準繩,一切依據“安或不安”來分析。管理者自己胸有成竹,自然“能安”,也就是做到所處而安。
管理者自身能安,生活正常,情緒平穩,才有周詳思慮的可能,所以“能慮”,多方麵兼顧。既能思考周詳,必能找出適時適切安人決策,便是“能得”,得到最能夠安人的良策。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決策再科學化,如果不能安人,勢必遭遇眾人的抗拒。這時候借重“公聽會”或“仲介人士”,也將出現議論紛紛,莫衷一是的場麵。因為誰來公聽?誰執仲裁?誰真是權威者?徒然弄得自己也不安起來。
“知止”是“設立決策的目標”,亦即“找尋作決策的理由”。“有定”是“假設決策所能達成的情況”,也就是“構想決策達成時的遠景”。“能靜”指“潛心研究有關資訊”,賽蒙(h.a.simon)稱之為“搜索可能的措施”,亦即“發掘一些可能的方案”。“能安”是“安心地判斷所用資訊的正確性”,避免“因緊張不安而誤導誤判”。“能慮”為“分析、判斷各種方案”,賽蒙稱之為“在各種措施作一選擇”。“能得”是“獲得可行的安人良策”,包括賽蒙所說的“評估過去的選擇”。
孔子說:“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任何決策,一旦發生爭訟,就會引起相當程度的不安。爭訟是大家都會的事情,一天到晚吵吵鬧鬧,並沒有什麽了不起的地方。
管理者本著“止、定、靜、安、慮、得”的精神,使得到的決策,不致令人不安而爭訟,這才是息訟的根本辦法。
合理的決策,大家自然心服。然而,合理不合理,非常不容易判定。往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因此很容易引起爭訟。所以大學開始教人,一定要使求學的人,對於天下的一切事物,用他已經知道的道理做基礎,更進一步去鑽研窮究,以求其造詣達於極點。大學說:“至於用力之久,而一百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用心研究的時間久了,自然會心竅頓開,貫通了一切道理。這時候,所有事物的內外巨細無不知曉,而用以理解所有事物的我心之整體和它的重大作用,也就完全明白了。
管理者把事物真理窮究明徹,自然能夠達成合理的決策。
有些人認為現代知識爆發,根本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事物,這話並沒有錯。管理者不可能了解所有的事物,卻有必要掌握所有事物的共同性理。如果把握不住,就難怪自相矛盾,無法貫通了。
由於自己無法了解所有的事物,管理者必須以“大公無私”的仁心,來重用人才。大學說:“見到賢才而不能薦舉,或是已經舉薦卻又不能先於己而重用,這就是怠忽的行為;見到壞人而不能予以黜退,或是已予黜退卻又不能驅之遠離,這就是罪過的行為。”管理者為求合理突破兩難,必須知人、識人而又具有恢宏的肚量來用人,以求群策群力,獲得安人的良好決策,這又是管理離不開“人治”的一大理由。
管理者如果自矜自大、奢侈放肆,便很難導致合理的決策,因為自見不明,而又不能容納眾人的觀點,必然有所偏頗。管理者必須盡己為眾,順物成事,一切才能合理。一方麵增益自己的德望,一方麵多方聽取大家的意見,然後誠心誠意,以安人為標準,才能達成合理的突破。
時時保持合理心態
以合理為決策標準
孔子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這就是管理的決策標準。
總裁對於天下一切事情,最好不認為是絕對的可以,也不認為是絕對的不可以,完全依據其適用得合宜與否來評定其可與不可。
總裁的決策,不要定一種不變的標準,認為非如此不可,卻應該審視當時的狀況,選擇最合理的方案。決策的標準,就是“合理”。一切求合理,便是最好的管理,所以是“變動性的”。
依中國人習慣,未到“時”,幾乎很難預測到時會產生什麽變化,所以希望到“時”再說。決策的過程,本來就是“由不固而固”,未到其“時”,不固;到“時”,當然要“固”。
孔子說:“學則不固”。管理者到處學習一些管理法則或工其,並不是“聽到就相信”、“學會就記住”,隻是又多了一種“方案”,使自己更加不拘泥固執。
總裁知道更多的管理理論,學習更多的管理工具,乃是得到更多的“方案”,如果脫離現實的時空,根本不知道那一種方案才是最合理的。一旦麵臨抉擇的時機,就應該“擇善固執”,選擇其中最為合理的方案來加以執著。
1。抱持孔子所說“絕四”的決策態度
總裁抱持孔子所說“絕四”的決策態度,遭遇任何問題,都應該“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任意測度;不任意規定;不任意固執:也不任意依私心來做決定。先以佛家“不著有”的心態,比較容易聽取他人的意見,依據各方的情報資料,達成比較合理的決策。
表10-1“絕四”的決策態度
毋意
“毋意”是“不任意測度”,並不是“不做預測”。測度指“沒有經驗到實在的情形,僅憑自認有關而未必真正有關的資料或訊息來推測”,結果有中有不中,不一定可信。不一定可信而據以決策,豈非十分危險
毋必
“毋必”是“不任意規定”並不是“不規定”。規定意指“必須如此”,“不任意規定”,是“不要以自己的規定來強人所難”。換句話說:可以規定,但是不要未經協調就堅持,以免規定得不合理,反而妨害了決策的正確性。先交換意見,再做一些規定,顯然比較合理
毋固
“毋固”是“不任意固執”,並不是“不固執”。管理者不固執,有好也有壞。一開始便固執,簡直是頑固,一點不開通。臨事也不固執,便是怕負責任,缺乏擔當。由此證明,先不固執而後固執,應該是合理的做法
毋我
“毋我”是“不專事利己”,並不是“完全不自私”。因為“人不自私,天誅地滅”,“利己性動機”是人的本性之一,我們可以大膽地說:“每一個人都忘不了自私”。所以毋我隻是自私到合理而不過分
毋我可以說是毋意、毋必、毋固的根源,管理者不專事利己,才有可能做好決策。
2。西方人的合理主義
合理決策,是全世界所有管理者的共同目標。但是,什麽叫做合理?西方、日本和我國的看法,就有相當大的差異。
西方人的合理主義,是“以一個原則來說明全世界的一切一切”,他們的哲學,會在“唯心”或“唯物”兩個不同的主張爭來爭去;他們的宗教,也認定“全世界的一切一切,都由一個萬能的神來支配”:以致他們的管理,倡導“管理必須統一在共同的一套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