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向員工講解管理理論,一定會覺得並沒有什麽人愛聽,也很少有人相信。管理者有本領把大家動員起來,使大家自動發揮潛力,而且主動合作,大家自然會肯定管理的效果,對管理者產生很大的信心。這是中國人“先看到水流,再去找源頭”的作風,和我們的心態相吻合。
蔣先生指出:中國學者的座右銘就是“學以致用”。這裏所說的“用”,必須有益於世道人心,有益於國計民生。中國人依據這兩個實用的原則,隨時留意管理是不是對人有益,當然,免不了進一步關心對自己是不是有利?
總裁的管理理論是不是高深?相信員工並不在乎!然而,總裁能不能以實際的關懷,來喚起員工的鬥誌,大家動員起來,把工作做好,這才是員工所共同歡迎的。
不能以犧牲人來完成工作
總裁舍棄工作導向,改采關懷導向,便是讓員工覺得管理對他具有實際的利益。管理不是犧牲“人”來完成“工作”,卻是關心人、照顧人的一種活動,大家自然樂於接受,不致心存懷疑而排斥或抗拒。
有些人表麵上關懷導向,實際上念念不忘工作,使得管理的效果,始終不如理想。中國人相當聰明,一眼看穿管理者的糖衣政策,把工作的苦藥包裹在關懷的蜜糖裏麵。心裏一陣反感,工作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真誠關懷,必須抱著“大家坐在同一條船上,彼此的利害息息相關”的心情,相信“隻要我憑良心,你也會憑良心”,因此,“但求自己盡力,不間對方是否迴報”,反而容易引起合理的反應。
再說,中國人不輕易相信別人,動不動就互相提醒“防人之心不可無”。同仁對總裁的關懷,起初未必盡信,至少也采取相當保留的態度,不會貿然給予太大的迴顧,以免上當。這時總裁立即自行揭開關懷的假麵具,流露出工作導向的神情,使員工覺得原來對我關懷,乃是迫我就範,那就更加無效了。
中國人深知“人情不討永遠存在,對方一輩子也還不清;人情一討,便全部討迴來,對方就不再欠人情”。總裁在這一柔一剛、一鬆一緊之際,已經把關懷的人情完全勾銷,自然產生不出合理的迴應。
關懷的動機必須純正,“既然你是我的同事,我便應該關心你,有辦法就要照顧你”,對方才會毫無抵製地接納,因而在自己的心中埋下迴應的種子。若是居於“我關心你,你立刻要有良好的表現”,或者“我照顧你,你應該憑良心把工作做好”,對方觀察這種壓力,自然不領情,甚至以不感謝的心情來承受,產生反效果。
中國人關懷的原則,一向秉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些人喜歡批評這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必須改變為“己所欲,施於人”的方式,才算積極。蔣夢麟先生指出:“中國人基於實際的考慮,還是寧願采取消極的作法。我也許覺得大蒜味道好,別人卻未必有同樣的感覺;他們也許像太太小姐怕老鼠一樣怕大蒜。如果你不愛好臭味衝天的大蒜,難道你會高興別人硬塞給你吃嗎?不,當然不。那麽,你又何必硬塞給別人呢?這是消極的,可是很聰明。因為堅持積極的辦法很可能惹出麻煩,消極的作風則可避免許多麻煩。”
關懷並不是討好,討好上級叫做“奉承”,討好下屬則是“溺愛”,都不是正當的行為。關懷是了解他、適應他,並進而改變他,使他走上正道,好好做人而又好好做事。不錯,最後還是希望他把工作做好,但那是一種自然的結果,不是惟一的目標。總裁具有這樣的心態,最容易增強感應的力量,在“重視人”的精神下提升生產力。
吳森先生分析美國社會個人主義流行,人與人之間簡直沒有情的感通。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不重視所謂天倫之樂。朋友之間,談不上同舟共濟、患難相扶,主要是互相利用來增進一己的利益。西方文化的大問題,是人與人間的孤立。他們的社會學者和心理學者都知道人與人間的疏離(alienation)問題,但沒有一個思想家能提出切實的答案。他們的超越性宗教已經於事無補,物質的追求徒然增加這問題的嚴重性。吳先生認為西方最可靠的解決方案,便是同我們中國文化學習,重視倫理的關係和珍惜人情的價值。其中最重要的,即在人與人能夠彼此關懷。
總裁明白人際疏離的可怕,當然不會倡導個人主義。為了增進同仁之間的情誼,必須重視倫理,並且珍惜人情,在關懷導向的指引下,使同仁產生有如一家人的感覺,而同舟共濟。
總裁要善盡文化責任
總裁如果認為台灣地區的心態已經愈來愈接近美國社會,那麽,是不是采取放任的態度,讓自己和他人一樣地盲目追趕潮流,忍心地眼巴巴看著自己和同仁,亦步亦趨地美國化呢?這樣一來總裁還有什麽理念可言?完全隨波逐流罷了。一切的理想,所有的社會責任,不過是嘴巴上一些動聽的口號而已。
總裁的社會責任,在理智地導引員工走向正確的人生大道。讓每一階層的主管人員,由自己的小單位發出無比的光芒,影響整個公司。再由公司發出無比的光芒,影響整個社會。總裁最大的成就,應該是把自己的理想和公司的目標結合在一起,同時得以完成。不應該為了達成公司目標而暫時忘卻自己的理想,用自己所不願意或者並不喜愛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同仁,而美其名為/頃應時勢的變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些總裁把利潤的一部分,甚至於大部分捐獻出來,以迴饋社會。他們平日壓榨員工,不把員工當做人看,卻又把壓榨得來的金錢,用來充當慈善事業的基金。好比教徒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盡量做壞事,星期日才全心全意懺悔,想來神也不會原諒他的。總裁關懷員工,等於把企業經營和慈善事業結合起來,同時完成,何樂而不為!
大家都知道企業倫理十分重要,特別是當今社會風氣敗壞,道德不振,更需要正確的倫理觀念來重建“善”的標準。企業倫理應該由管理來帶動,不是在管理之外另外建立企業倫理。總裁首先認清自己的愛究竟是探究的、好奇的?或者是關心的、照顧的?強調一切求新求變,便是不關心人的表示,新比人更重要,根本就是錯誤的觀念。不論新舊,對人有益的才要緊;要不要變,依人的需求來決定,這才是真正的善。
總裁的關懷導向,乃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為”的積極精神。既不可一開始就認定員工都是沒有良心的,惟利是圖。也不可對員工抱很大的希望,個個都會憑
良心辦事。總裁認為應該關懷員工,便熱心去做,隻問耕耘,不必問收獲,把成敗得失置之度外,最能產生良好的感應。
總裁的社會責任,應該由物質的迴饋,逐漸提升到文化的層次。因為物質層麵,通常隻能算是經濟責任。要善盡社會責任,必須對當地的文化,有一些貢獻。
要對文化做出一些貢獻,必須先對文化有一些了解。特別是當代中國人,可能是過份崇洋,而且誤以為科技足以代表一切。所以想起文化,就想起西方文化。好像中國人一定要全盤西化,才算是有文化。
用西方的標準,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當然不了解我們的文化特質,也就無從做出貢獻了。
兩難之中必須兼顧
一切莫非兩難
孟子說:“魚,是我所愛好的;熊掌,也是我所愛好的。如果兩樣不能兼得,隻有舍棄魚而取熊掌。”他所列舉的“魚”與“熊掌”,當然比較容易取舍,實際
上我們所碰見的,並沒有魚與熊掌這麽明顯的差距而易於抉擇。
管理所遭遇的問題,多半不是魚與熊掌,卻往往類似生命和義禮的選擇。雖然孟子說得十分容易:“生命,是我所愛好的;義禮,也是我所愛好的。如果兩樣不能兼全,隻有舍去生命而取義禮。”他的理由是“生命,固然是我所愛的,但我所愛好的還有超過生命的,所以不肯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所憎惡的,但我所憎惡還有超過死亡的,所以不肯苟且避患。”不過,好像叫別人如此去做比較簡單,要自己實實在在如此去做,的確相當困難。
如果人真的從生死關頭看破富貴利達的私欲,能夠發揚其羞惡的本心,那麽,管理還有什麽辦不到的難題?此所以中國管理一直重視修己的道理。如果再不講求修己,“萬鍾的俸祿,就不辨別是否合於義禮而接受了”,正應了孟子所說的“喪失掉原有良心”的事實。
人,難免有私欲;人,不免有成見。管理的措施,說起來有如“舍去生命而取義禮”那麽方便,實施起來,卻很難避免“舍去也不是,不舍去也不是”的兩難之苦。
總裁最好心裏有數,任何措施,事實上都是兩難。
1。中國話差不多都有兩句
如果認為兩難不是“中國人的問題”,而是“中國人當中某些不正常主管的問題”,未免太不切實際。由於中國人的性格具有相當明顯的變動性,所以中國人的道理幾乎都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形成十分有趣的相對性。事實上中國人幾乎都可能遭遇到類似的兩難。
中國話差不多都有兩句,有“禮讓為先”,便有“當仁不讓”,前者要讓,後者則“不讓”,究竟要不要讓?構成一種兩難的局麵。
我們一方麵主張“人定勝天”,認為人為萬物之靈,可以襄助天地來創造、革新,使宇宙更為美好。一方麵卻承認“天定勝人”,指稱人本來就是天地的產物,當然應該/頃天而不可逆天,所以聽天命是沒有錯的。
究竟是“人定勝天”,或是“天定勝人”,聰明的中國人根本用不著花費時間去探究,一想便知“兩者都對”,我們不否定“時勢造英雄”,也不致否認“英雄造時勢”,充分表現出中國人的相對性。
2。“請示”的兩難
下屬不請示,主管很不高興,認為下屬心目中沒有上司,居然自作主張,長久下去,總有一天鬧成越權的危險。下屬請示,主管也可能很不高興,心裏暗自懷疑:“這種事情也要請示,是不是怕負責任?一請示就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可真巧詐。”這樣的主管,根本就已經失責。
下屬請示也不是,不請示也不是,這就叫做兩難。有時候請示的結果,換來一頓冷嘲熱諷。有時候不請示的結果,也惹來一陣莫須有的責罵,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3。“聽話”的兩難
下屬完全依照上司的指示,百分之百聽話,結果把事情弄得很糟。這時候主管很不高興,指責下屬為什麽不知變通?理直氣壯地說:“我告訴你的,不過是原則。原則應該堅持,但是實際情況也不可以忽視,當然應該配合著實際情況而有所應變,怎麽可以這樣死腦筋?你看,事情都被你弄糟了,怎麽去收拾這個殘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屬擅自改變上司的指示,顯得不聽話。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上司都可能很不高興,結果很好,主管會泠笑地說:“好是好,可惜你並沒有完全按照我的話去做。如果你不擅自改變的話,我告訴你,結果一定比現在更好。我希望你以後還是虛心些,不要自以為此別人聰明。”結果很不好,主管就會說:“你看,好好一樁事情,到了你的手中,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沒有把握嘛,聽話一些豈不更好?人家的經驗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得之不易,現在免費送給你做參考,你居然還不要!”
聽話也慘,不聽話也慘,也是一種兩難,可見中國人不見得“一切聽話,就好”,也拿不準“不聽話,便沒有問題”。
4。“主動”的兩難
部門有一件新的工作要做,身為下屬的該怎麽辦?主動表示意見,萬一主管不高興,責怪為什麽不專心做事,管這種“閑事”做什麽,豈非自討沒趣?不主動表示意見,也可能引起主管的不滿,不是說:“隻知道埋頭做份內的事,深怕多關心一下其他的事情,這種各人隻掃門前雪的態度,實在是不能進步的根源。”便是說:“這種人能力很差,分內事已經夠他忙了,那裏有本領再來出主意?所以,以後也不要找我談什麽晉升,加薪了!”
主動不好,不主動也不好,兩難!
5。“接受”的兩難
主管交辦一件新的工作,下屬到底要怎樣來反應?接受,還是不接受?不接受便叫做“推”,一推主管就不高興,認為“推”是不好的習慣,也是不良的態度。做就做,怎麽可以推?他會說:“不用推,這是我再三考慮的決定。我各方麵都衡量過了,由你來做最合適!”好意的解釋,是“你的才能高強,才足以擔任這件新工作。”壞意的暗示,則是“你的工作負荷太輕,如果再不接受新工作,以後你自己看著辦吧!”接受,後果也很難測。第一、主管心想,我分派新工作給你,你推都不推一下,可見還有時間和餘力,是不是原有的工作太輕鬆了?以後要多分派一些才行。其次,接受了新的工作,如果做不好,主管和其他的同事都會笑:自不量力!沒有那種能力,居然敢接受?第三、接受新工作,勢必有一些新問題要找同事幫忙或協商,大家不熱心,認為你有本事接受,就不要來找我,鋒頭歸你,功勞歸你,卻要我出力,免談!
接受不好,不接受也不好,同樣是兩難。
6。有“兩難”的念頭,失敗的機率比較低
依據實際情況,凡是具有“兩難”念頭的人,知道“這樣不好,那樣也不見得好”、“這樣會挨罵,那樣也會挨罵”,因而抱持“不可以大意”、“不能夠輕率地決定這樣或那樣”的心態,做起事情來,失敗的機率比較低。我們最害怕的,是那一種“一看事情,就說沒問題”,“不經大腦,馬上就決定”的人。我們最擔心的,則是那些“這樣做,一定對”、“不必猶豫,一定是這樣”的人。
一個人了解“兩難”的事實,才會用心去突破這種“左右為難”的困境。一個人如果沒有“兩難”的顧慮,很可能“大意失荊州”,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中國人常常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便是我們相當明白“任何措施都是兩難”的道理。孔子說:“無可無不可”。天下沒有“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不可不防。
兩難必須兼顧
孟子舍棄魚而取熊掌,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如果兩樣不能兼得”。換句話說,假若兩樣可以兼得,不妨同時嚐一嚐這兩樣不同的美味。
1。喝咖啡?還是茶——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別
我們請問一位美國人:“喝咖啡?還是喝茶?”他多半會二選一,而且很快就下定決心:“咖啡”,或者:“茶”。西方人長久以來,一直爭論著“唯心”與“唯物”,使得他們傾向於“對立”,而很不容易“兼顧”。同樣請問中國人:“茶,還是咖啡?”他通常會迴答:“隨便”。意思是:“我怎麽知道這裏的茶比咖啡好喝,還是咖啡比茶好喝?你如果知道,就請你把比較好喝的那一種端給我。”中國人深明“兼顧”的大義,所以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對於“唯心”、“唯物”,老實說不但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心中暗自好笑:“說來說去,還不是心物都重要!”
西方人喜歡說:“工作時認真工作,遊戲時認真遊戲。”因為太認真工作,所以很累;由於太認真遊戲,所以也很累。緊張忙碌的生活,於焉形成。工作之餘,必定要度假:度假很認真,安排得很緊湊,迴來後更累。
中國人向來懂得兼顧,寓遊戲於工作,也寓工作於遊戲,看起來都不認真,因此都不會累倦。中國人絕對不是不認真,我們隻是心情放輕鬆一些,而且我們從小就養成一心多用,很容易做到兼顧的地步。
西方人大多主張“一心一用”,一個人隻能麵對一個人,叫做“onebyone”。一看到人多,就大叫:“line,line!”不排隊他們就應付不過來,因而創造了“排隊文化”,一切人平等,依序排隊,管不到是否有人已經緊急得無法排隊,實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假平等。日本人也是一心一用,非專心不可,不專心就會弄錯。他們無法同時應付許多人,常常說:“請等一等”。除了麵前的這一位以外,管不了那麽許多。
蔣先生指出:中國學者的座右銘就是“學以致用”。這裏所說的“用”,必須有益於世道人心,有益於國計民生。中國人依據這兩個實用的原則,隨時留意管理是不是對人有益,當然,免不了進一步關心對自己是不是有利?
總裁的管理理論是不是高深?相信員工並不在乎!然而,總裁能不能以實際的關懷,來喚起員工的鬥誌,大家動員起來,把工作做好,這才是員工所共同歡迎的。
不能以犧牲人來完成工作
總裁舍棄工作導向,改采關懷導向,便是讓員工覺得管理對他具有實際的利益。管理不是犧牲“人”來完成“工作”,卻是關心人、照顧人的一種活動,大家自然樂於接受,不致心存懷疑而排斥或抗拒。
有些人表麵上關懷導向,實際上念念不忘工作,使得管理的效果,始終不如理想。中國人相當聰明,一眼看穿管理者的糖衣政策,把工作的苦藥包裹在關懷的蜜糖裏麵。心裏一陣反感,工作就會受到不良的影響。
真誠關懷,必須抱著“大家坐在同一條船上,彼此的利害息息相關”的心情,相信“隻要我憑良心,你也會憑良心”,因此,“但求自己盡力,不間對方是否迴報”,反而容易引起合理的反應。
再說,中國人不輕易相信別人,動不動就互相提醒“防人之心不可無”。同仁對總裁的關懷,起初未必盡信,至少也采取相當保留的態度,不會貿然給予太大的迴顧,以免上當。這時總裁立即自行揭開關懷的假麵具,流露出工作導向的神情,使員工覺得原來對我關懷,乃是迫我就範,那就更加無效了。
中國人深知“人情不討永遠存在,對方一輩子也還不清;人情一討,便全部討迴來,對方就不再欠人情”。總裁在這一柔一剛、一鬆一緊之際,已經把關懷的人情完全勾銷,自然產生不出合理的迴應。
關懷的動機必須純正,“既然你是我的同事,我便應該關心你,有辦法就要照顧你”,對方才會毫無抵製地接納,因而在自己的心中埋下迴應的種子。若是居於“我關心你,你立刻要有良好的表現”,或者“我照顧你,你應該憑良心把工作做好”,對方觀察這種壓力,自然不領情,甚至以不感謝的心情來承受,產生反效果。
中國人關懷的原則,一向秉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有些人喜歡批評這是一種消極的做法,必須改變為“己所欲,施於人”的方式,才算積極。蔣夢麟先生指出:“中國人基於實際的考慮,還是寧願采取消極的作法。我也許覺得大蒜味道好,別人卻未必有同樣的感覺;他們也許像太太小姐怕老鼠一樣怕大蒜。如果你不愛好臭味衝天的大蒜,難道你會高興別人硬塞給你吃嗎?不,當然不。那麽,你又何必硬塞給別人呢?這是消極的,可是很聰明。因為堅持積極的辦法很可能惹出麻煩,消極的作風則可避免許多麻煩。”
關懷並不是討好,討好上級叫做“奉承”,討好下屬則是“溺愛”,都不是正當的行為。關懷是了解他、適應他,並進而改變他,使他走上正道,好好做人而又好好做事。不錯,最後還是希望他把工作做好,但那是一種自然的結果,不是惟一的目標。總裁具有這樣的心態,最容易增強感應的力量,在“重視人”的精神下提升生產力。
吳森先生分析美國社會個人主義流行,人與人之間簡直沒有情的感通。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之間,不重視所謂天倫之樂。朋友之間,談不上同舟共濟、患難相扶,主要是互相利用來增進一己的利益。西方文化的大問題,是人與人間的孤立。他們的社會學者和心理學者都知道人與人間的疏離(alienation)問題,但沒有一個思想家能提出切實的答案。他們的超越性宗教已經於事無補,物質的追求徒然增加這問題的嚴重性。吳先生認為西方最可靠的解決方案,便是同我們中國文化學習,重視倫理的關係和珍惜人情的價值。其中最重要的,即在人與人能夠彼此關懷。
總裁明白人際疏離的可怕,當然不會倡導個人主義。為了增進同仁之間的情誼,必須重視倫理,並且珍惜人情,在關懷導向的指引下,使同仁產生有如一家人的感覺,而同舟共濟。
總裁要善盡文化責任
總裁如果認為台灣地區的心態已經愈來愈接近美國社會,那麽,是不是采取放任的態度,讓自己和他人一樣地盲目追趕潮流,忍心地眼巴巴看著自己和同仁,亦步亦趨地美國化呢?這樣一來總裁還有什麽理念可言?完全隨波逐流罷了。一切的理想,所有的社會責任,不過是嘴巴上一些動聽的口號而已。
總裁的社會責任,在理智地導引員工走向正確的人生大道。讓每一階層的主管人員,由自己的小單位發出無比的光芒,影響整個公司。再由公司發出無比的光芒,影響整個社會。總裁最大的成就,應該是把自己的理想和公司的目標結合在一起,同時得以完成。不應該為了達成公司目標而暫時忘卻自己的理想,用自己所不願意或者並不喜愛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同仁,而美其名為/頃應時勢的變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有些總裁把利潤的一部分,甚至於大部分捐獻出來,以迴饋社會。他們平日壓榨員工,不把員工當做人看,卻又把壓榨得來的金錢,用來充當慈善事業的基金。好比教徒在星期一到星期六盡量做壞事,星期日才全心全意懺悔,想來神也不會原諒他的。總裁關懷員工,等於把企業經營和慈善事業結合起來,同時完成,何樂而不為!
大家都知道企業倫理十分重要,特別是當今社會風氣敗壞,道德不振,更需要正確的倫理觀念來重建“善”的標準。企業倫理應該由管理來帶動,不是在管理之外另外建立企業倫理。總裁首先認清自己的愛究竟是探究的、好奇的?或者是關心的、照顧的?強調一切求新求變,便是不關心人的表示,新比人更重要,根本就是錯誤的觀念。不論新舊,對人有益的才要緊;要不要變,依人的需求來決定,這才是真正的善。
總裁的關懷導向,乃是孔子“知其不可而為”的積極精神。既不可一開始就認定員工都是沒有良心的,惟利是圖。也不可對員工抱很大的希望,個個都會憑
良心辦事。總裁認為應該關懷員工,便熱心去做,隻問耕耘,不必問收獲,把成敗得失置之度外,最能產生良好的感應。
總裁的社會責任,應該由物質的迴饋,逐漸提升到文化的層次。因為物質層麵,通常隻能算是經濟責任。要善盡社會責任,必須對當地的文化,有一些貢獻。
要對文化做出一些貢獻,必須先對文化有一些了解。特別是當代中國人,可能是過份崇洋,而且誤以為科技足以代表一切。所以想起文化,就想起西方文化。好像中國人一定要全盤西化,才算是有文化。
用西方的標準,來審視我們自己的文化,當然不了解我們的文化特質,也就無從做出貢獻了。
兩難之中必須兼顧
一切莫非兩難
孟子說:“魚,是我所愛好的;熊掌,也是我所愛好的。如果兩樣不能兼得,隻有舍棄魚而取熊掌。”他所列舉的“魚”與“熊掌”,當然比較容易取舍,實際
上我們所碰見的,並沒有魚與熊掌這麽明顯的差距而易於抉擇。
管理所遭遇的問題,多半不是魚與熊掌,卻往往類似生命和義禮的選擇。雖然孟子說得十分容易:“生命,是我所愛好的;義禮,也是我所愛好的。如果兩樣不能兼全,隻有舍去生命而取義禮。”他的理由是“生命,固然是我所愛的,但我所愛好的還有超過生命的,所以不肯苟且偷生。死亡,是我所憎惡的,但我所憎惡還有超過死亡的,所以不肯苟且避患。”不過,好像叫別人如此去做比較簡單,要自己實實在在如此去做,的確相當困難。
如果人真的從生死關頭看破富貴利達的私欲,能夠發揚其羞惡的本心,那麽,管理還有什麽辦不到的難題?此所以中國管理一直重視修己的道理。如果再不講求修己,“萬鍾的俸祿,就不辨別是否合於義禮而接受了”,正應了孟子所說的“喪失掉原有良心”的事實。
人,難免有私欲;人,不免有成見。管理的措施,說起來有如“舍去生命而取義禮”那麽方便,實施起來,卻很難避免“舍去也不是,不舍去也不是”的兩難之苦。
總裁最好心裏有數,任何措施,事實上都是兩難。
1。中國話差不多都有兩句
如果認為兩難不是“中國人的問題”,而是“中國人當中某些不正常主管的問題”,未免太不切實際。由於中國人的性格具有相當明顯的變動性,所以中國人的道理幾乎都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形成十分有趣的相對性。事實上中國人幾乎都可能遭遇到類似的兩難。
中國話差不多都有兩句,有“禮讓為先”,便有“當仁不讓”,前者要讓,後者則“不讓”,究竟要不要讓?構成一種兩難的局麵。
我們一方麵主張“人定勝天”,認為人為萬物之靈,可以襄助天地來創造、革新,使宇宙更為美好。一方麵卻承認“天定勝人”,指稱人本來就是天地的產物,當然應該/頃天而不可逆天,所以聽天命是沒有錯的。
究竟是“人定勝天”,或是“天定勝人”,聰明的中國人根本用不著花費時間去探究,一想便知“兩者都對”,我們不否定“時勢造英雄”,也不致否認“英雄造時勢”,充分表現出中國人的相對性。
2。“請示”的兩難
下屬不請示,主管很不高興,認為下屬心目中沒有上司,居然自作主張,長久下去,總有一天鬧成越權的危險。下屬請示,主管也可能很不高興,心裏暗自懷疑:“這種事情也要請示,是不是怕負責任?一請示就把責任推到我的身上,可真巧詐。”這樣的主管,根本就已經失責。
下屬請示也不是,不請示也不是,這就叫做兩難。有時候請示的結果,換來一頓冷嘲熱諷。有時候不請示的結果,也惹來一陣莫須有的責罵,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3。“聽話”的兩難
下屬完全依照上司的指示,百分之百聽話,結果把事情弄得很糟。這時候主管很不高興,指責下屬為什麽不知變通?理直氣壯地說:“我告訴你的,不過是原則。原則應該堅持,但是實際情況也不可以忽視,當然應該配合著實際情況而有所應變,怎麽可以這樣死腦筋?你看,事情都被你弄糟了,怎麽去收拾這個殘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屬擅自改變上司的指示,顯得不聽話。無論結果是好是壞,上司都可能很不高興,結果很好,主管會泠笑地說:“好是好,可惜你並沒有完全按照我的話去做。如果你不擅自改變的話,我告訴你,結果一定比現在更好。我希望你以後還是虛心些,不要自以為此別人聰明。”結果很不好,主管就會說:“你看,好好一樁事情,到了你的手中,就會變成這個樣子。沒有把握嘛,聽話一些豈不更好?人家的經驗是從苦難中磨練出來的,得之不易,現在免費送給你做參考,你居然還不要!”
聽話也慘,不聽話也慘,也是一種兩難,可見中國人不見得“一切聽話,就好”,也拿不準“不聽話,便沒有問題”。
4。“主動”的兩難
部門有一件新的工作要做,身為下屬的該怎麽辦?主動表示意見,萬一主管不高興,責怪為什麽不專心做事,管這種“閑事”做什麽,豈非自討沒趣?不主動表示意見,也可能引起主管的不滿,不是說:“隻知道埋頭做份內的事,深怕多關心一下其他的事情,這種各人隻掃門前雪的態度,實在是不能進步的根源。”便是說:“這種人能力很差,分內事已經夠他忙了,那裏有本領再來出主意?所以,以後也不要找我談什麽晉升,加薪了!”
主動不好,不主動也不好,兩難!
5。“接受”的兩難
主管交辦一件新的工作,下屬到底要怎樣來反應?接受,還是不接受?不接受便叫做“推”,一推主管就不高興,認為“推”是不好的習慣,也是不良的態度。做就做,怎麽可以推?他會說:“不用推,這是我再三考慮的決定。我各方麵都衡量過了,由你來做最合適!”好意的解釋,是“你的才能高強,才足以擔任這件新工作。”壞意的暗示,則是“你的工作負荷太輕,如果再不接受新工作,以後你自己看著辦吧!”接受,後果也很難測。第一、主管心想,我分派新工作給你,你推都不推一下,可見還有時間和餘力,是不是原有的工作太輕鬆了?以後要多分派一些才行。其次,接受了新的工作,如果做不好,主管和其他的同事都會笑:自不量力!沒有那種能力,居然敢接受?第三、接受新工作,勢必有一些新問題要找同事幫忙或協商,大家不熱心,認為你有本事接受,就不要來找我,鋒頭歸你,功勞歸你,卻要我出力,免談!
接受不好,不接受也不好,同樣是兩難。
6。有“兩難”的念頭,失敗的機率比較低
依據實際情況,凡是具有“兩難”念頭的人,知道“這樣不好,那樣也不見得好”、“這樣會挨罵,那樣也會挨罵”,因而抱持“不可以大意”、“不能夠輕率地決定這樣或那樣”的心態,做起事情來,失敗的機率比較低。我們最害怕的,是那一種“一看事情,就說沒問題”,“不經大腦,馬上就決定”的人。我們最擔心的,則是那些“這樣做,一定對”、“不必猶豫,一定是這樣”的人。
一個人了解“兩難”的事實,才會用心去突破這種“左右為難”的困境。一個人如果沒有“兩難”的顧慮,很可能“大意失荊州”,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中國人常常能夠“立於不敗之地”,便是我們相當明白“任何措施都是兩難”的道理。孔子說:“無可無不可”。天下沒有“非如此不可”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不可不防。
兩難必須兼顧
孟子舍棄魚而取熊掌,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如果兩樣不能兼得”。換句話說,假若兩樣可以兼得,不妨同時嚐一嚐這兩樣不同的美味。
1。喝咖啡?還是茶——中國人和西方人的差別
我們請問一位美國人:“喝咖啡?還是喝茶?”他多半會二選一,而且很快就下定決心:“咖啡”,或者:“茶”。西方人長久以來,一直爭論著“唯心”與“唯物”,使得他們傾向於“對立”,而很不容易“兼顧”。同樣請問中國人:“茶,還是咖啡?”他通常會迴答:“隨便”。意思是:“我怎麽知道這裏的茶比咖啡好喝,還是咖啡比茶好喝?你如果知道,就請你把比較好喝的那一種端給我。”中國人深明“兼顧”的大義,所以能夠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對於“唯心”、“唯物”,老實說不但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心中暗自好笑:“說來說去,還不是心物都重要!”
西方人喜歡說:“工作時認真工作,遊戲時認真遊戲。”因為太認真工作,所以很累;由於太認真遊戲,所以也很累。緊張忙碌的生活,於焉形成。工作之餘,必定要度假:度假很認真,安排得很緊湊,迴來後更累。
中國人向來懂得兼顧,寓遊戲於工作,也寓工作於遊戲,看起來都不認真,因此都不會累倦。中國人絕對不是不認真,我們隻是心情放輕鬆一些,而且我們從小就養成一心多用,很容易做到兼顧的地步。
西方人大多主張“一心一用”,一個人隻能麵對一個人,叫做“onebyone”。一看到人多,就大叫:“line,line!”不排隊他們就應付不過來,因而創造了“排隊文化”,一切人平等,依序排隊,管不到是否有人已經緊急得無法排隊,實在是一種無可奈何的假平等。日本人也是一心一用,非專心不可,不專心就會弄錯。他們無法同時應付許多人,常常說:“請等一等”。除了麵前的這一位以外,管不了那麽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