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了一輩子的阿合馬不會想到,他的自信,最終卻成為害死自己的罪魁禍首。


    由於打著真金太子的的儀仗,“假太子”的隊伍很容易地便通過了健德門,進入了大都城內,並直奔東宮西門而來。


    負責守衛東宮的將領叫做高觿(音同“西”),他也得到了真金太子即將返迴的消息,所以提前帶兵在此等候。


    在等待的途中,張易也帶著右衛指揮使顏義一同領軍前來,在東宮外駐紮下來。


    高觿察覺到情況不妙,於是便前來拜見張易,並向他詢問率軍前來的目的。


    張易最開始還不想告訴他,隻是含糊其詞地應付著,但禁不住高觿一個勁的追問,最終隻能神秘兮兮的告訴他:“今夜皇太子來誅阿合馬。”


    這番話嚇了高觿一跳。


    雖然他也知道,真金與阿合馬一直不合,但也沒聽說過要鬧到奪人性命的地步,所以在聽完張易這番話後,他便提高了警惕,命令東宮衛軍加強了防備。


    入夜時分,高舉著真金太子儀仗的“假太子”隊伍終於抵達了東宮西門,但由於高觿堅持要先見到真金太子的親信完澤、賽羊二人才能打開宮門,所以他們不得不放棄從西門進入,轉頭繞道南門。


    此時的阿合馬還不知道,危險正距離自己越來越近,他正在東宮內的柳林中與一眾中書省的官員們閑聊,悠哉遊哉地等待著真金的到來。


    南門外的守衛並不像高觿那麽不近人情,由於天黑的緣故,在看到一個和真金極其相似身影從轎子上下來後,他們便急忙打開了宮門,將這群“假太子”儀仗隊放了進來。


    早就等候在宮內的阿合馬等人也看見了他們的身影,還以為是真金迴來了,於是急忙擠出一臉笑容上前迎接。


    但下一刻,他的笑容便僵在了臉上。


    “你不是真金!你是誰?”


    在意識到事情不妙之後,阿合馬的聲音都變得尖利了幾分。


    “我是專門為了誅殺你這奸賊的人!”


    ‘假太子’目光如炬,大聲喝道。“殺奸賊!”


    還沒等阿合馬迴過神來,王著突然大吼一聲,一個疾步上前抓住了阿合馬的衣領,將他拽到了一旁,同時手腕一抖,將藏在袖子裏的銅錘抖了出來,照著阿合馬的腦袋就砸了下去。


    “嘭!嘭!嘭!”


    銅錘敲擊在頭骨上發出了沉悶的響聲。


    這位縱橫大元朝堂十幾年的權臣,最終落得了一個死於非命的下場。


    與他一同被處死的,還有他的鐵杆親信,中書左丞郝禎。


    除此之外,中書右丞張惠也被抓了起來,其他中書省的官員們也紛紛噤聲,生怕惹禍上身。


    但此時聞訊而來的高觿發現了情況不對勁,這個穿著太子服飾的人根本不是真金。


    再仔細一看宮內的情況,他頓時嚇尿了。


    作為駐守東宮的守將,竟然放了假冒太子的刺客進入了東宮,這是妥妥的瀆職之罪!


    要是再加上讓此刻在東宮內將一國之丞相活活捶死, 那就是穩穩的死罪了!


    為了讓自己的罪責更輕一點,高觿急忙下令衛兵們放箭,將這些刺客全部擊殺,同時還派人向張易求援,讓他帶兵包圍東宮,不能放任何一個人跑出去。


    麵對著蜂擁而來的衛兵們,王著毫無懼色,將手中的銅錘擲於地上,昂首挺胸地束手就擒;而高和尚則沒有他這種勇氣,趁著現場陷入混亂,他在一眾弟子的掩護下悄悄逃走,但卻在逃到高梁河時被追兵捉住。


    當阿合馬遇刺身亡的消息傳到了忽必烈的耳中時,他表現的極其憤怒,當即便下旨,令樞密副使孛羅、司徒和禮霍孫、參知政事阿裏等人通過驛站星夜返迴大都,鎮壓這次叛亂。


    三月二十二日,王著、高和尚、張易等人盡皆被押赴刑場,處以極刑。


    張易至死都沒有想到,他苦心謀劃的一切在忽必烈的眼裏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因為他隻是站在了一個臣子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卻並沒有站在一個帝王的角度來考慮此事。


    在忽必烈的眼裏,無論是張易也好,還是阿合馬也罷,都隻是他統治天下的工具罷了,他們在朝堂中即使鬥得你死我活,也不過是在向自己爭寵而已。


    誰贏誰輸,都取決於自己的一句話,因為他才是裁判。


    可現在,你張易開始玩歪門邪道了,鬧著鬧著揚沙子了!


    那我為什麽還要留你呢?


    難道就因為你是在金蓮川幕府時就跟隨我的老人?


    幼不幼稚?


    搞政治的,隻有利益,沒有感情!


    你張易算個屁啊!


    在我查閱的大量資料和文章中,很多學者都將阿合馬的死表達為“正義得到了伸張”。


    但我有些不敢苟同。


    何為正義?


    從百姓的角度看,阿合馬禍國殃民,用竭澤而漁的方式將整個大元帝國搞得民不聊生,確實是大奸大惡之人,簡直是死有餘辜。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麽?


    如果你是站在忽必烈的角度,恐怕就不會這麽想了。


    雖然他濫發寶鈔,導致大元國內通貨膨脹極為嚴重;雖然他不斷增稅,導致百姓生活困苦,但他的所作所為卻實實在在地為忽必烈解決了煩惱。


    可以說,沒有阿合馬,以忽必烈這種窮兵黷武的發展方式,大元帝國早就完蛋了。


    更何況,阿合馬頒布的各項政策,哪一項不是得到了忽必烈的首肯才執行的?


    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忽必烈很清楚,身為一國之君,他絕對不可能提出這些損害天下百姓利益的政策,可為了他完成的雄圖大業,這些政策又不得不實行。


    所以公道一點來講,阿合馬不過是忽必烈的替罪羊罷了。


    他的死,跟正義、邪惡這一類內容根本不沾邊。


    如果非要往正義這個詞匯上硬靠的話,那我隻能借用雅典先賢色拉敘馬霍斯的一句名言——強權就是公理,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不過正義也好,替罪羊也罷,阿合馬肯定是活不過來了。


    所以忽必烈就不得不再挑選一隻聽話的羊出來,做好隨時為他替罪的準備。


    在阿合馬遇刺身亡一個月後,和禮霍孫受任為右丞相,統領中書省。


    在他上任之後,真金急忙派人向他發出指示:“阿合馬死於盜之手。汝任中書,誠有便國利民者,毋憚更張。苟有阻撓,我當力持之。”


    表麵上來看,真金這是擺明了支持和禮霍孫的態度,但在這番話的背後,卻在向所有人傳達一個消息,那就是和禮霍孫這個中書省右丞相,是自己的人,他才是和禮霍孫背後的主子。


    其實真金之所以要向其他人傳遞這種信號,也能理解。


    畢竟之前在與阿合馬的鬥爭中,他身為皇太子卻一直沒占什麽上風,這也的確讓他在朝中的威望有些減弱,不利於他未來登基後執掌朝政。


    和禮霍孫自然也明白他這番話的潛在含義,雖然心裏對他這種類似於奪權的行為也不是很舒服,但出於對忽必烈的忠誠,他還是迴信一封,向真金表達了感謝,同時在處理各項政務時也會派人向真金稟報,征求一下他的意見。


    也正是出於他的這種態度,在和禮霍孫擔任丞相的這兩年半時間裏,真金與他一直相安無事,甚至在一些政務的處置上還頗為桴鼓相應。


    如今的真金已經四十多歲了,早就到了不惑之年。


    在嚐試過掌控權力的感覺之後,他也深深迷戀上了這種感覺。


    可由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認為天下必須恢複“儒治”才能興旺,所以在成功收編和禮霍孫後,他便將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推行“漢法”之上,力求早日達成聖人所言的“大同世界”。


    在他的授意下,和禮霍孫在執政的兩年半時間裏,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便是對阿合馬的黨羽展開清算。


    作為多次給自己下過絆子的政敵,真金自然不會因為阿合馬的死而放棄搞垮他的想法,反而會趁機落井下石。


    所以,在阿合馬死後,他的四個兒子忽辛、抹速忽、阿散、忻都盡皆被殺;他的鐵杆親信——中書左丞耿仁同樣被處死;右丞張惠,以“附和沉浮”的罪名被革職查辦。


    除了他們以外,另有各級官員714人都被指認為阿合馬黨人,真金特意下令設置了一個黑簿,將他們的名字記錄在上麵,進行仔細甄別。


    其中,有133人被確認為阿合馬餘孽,被革職查辦,其餘無明確證據者則躲過一劫。


    不僅如此,由於禦史台的一眾禦史們未能及時舉報阿合馬的罪狀,真金認為他們都是徇私舞弊之徒,根本沒能起到監察的作用,於是將整個禦史台的官員從上到下全部罷黜,唯獨侍禦史杜思敬因受到忽必烈的額外開恩而躲過一劫。


    按理說,事情已經發展到這一地步,也該見好就收了,畢竟阿合馬勢大之時,依附於他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按照這麽個清洗法,恐怕朝中除了那些太子黨的官員,也剩不下幾個人了。


    真金也是這個意思,雖然他非常恨阿合馬,但事已至此,他也準備收手。


    可就在這時,身為集賢學士的崔彧又跳了出來,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太子黨官員。


    本著牆倒眾人推,破鼓眾人捶的想法,他覺得不能放過這個徹底摧毀阿合馬集團的機會,於是主動上疏道:“凡阿合馬所用之人,即便是守城門的奴隸,也一個都不能留。”


    這句話屬實沒太長腦子,天下官員任免皆由吏部上報給中書省審批後再下詔施行,可以說在阿合馬當國的那些年,全國的大部分官員在名義上都是阿合馬任命的,這些人中不僅有京官,還有無數的地方知縣、知府等官員,要是把他們都罷免了,誰來替皇帝治理四方?


    所以,這個荒謬的提議在剛剛提出之後便被忽必烈否決了。


    不過崔彧此人也因此受到了真金的賞識,認為他是個非常聽話的好下屬,便讓其負責鉤考樞密文牘,後來又升為刑部尚書、禦史中丞等職。


    由於被阿合馬一案所牽連的人實在是太多,各級官員都有大量的缺口湧現,所以在進行第一件工作的同時,和禮霍孫便積極展開了第二件工作。


    這第二件事就是啟用舊臣。


    為了更好地推行漢法,真金第一時間便想到了金蓮川幕府時期的那一批老臣。


    於是,以耶律鑄、張文謙、商挺、董文用等一批尚還存世的藩府舊臣都被真金從各地重新征召迴朝,並委以重任。


    不僅如此,一大批跟隨著真金與阿合馬對抗的太子黨人也隨著真金的崛起而雞犬升天,如何瑋、郭佑、徐琰、楊恭懿等人,也皆被委以參政等職。


    在做完這兩件事之後,真金與和禮霍孫二人又開始推行第三件事。


    如果說前兩件事隻是為了幫助真金更好的樹立威望,掌控朝政的話,那麽這件事,則是推行漢法最重要的一步。


    這件事就是整改吏治。


    至元二十年(1283年)正月,和禮霍孫向忽必烈上奏道:“阿合馬專政時期,衙門過於繁冗,所需俸祿餉銀頗大,實屬有些浪費,應當依照劉秉忠、許衡所製定的政策,將各級官府合並為行省,比較便於管理”。


    忽必烈聞言認為有道理,於是便下令裁撤掉阿合馬所設的204所官衙中的171所,並淘汰掉這些機構中所不需要的官員。


    這一比例,達到了驚人的84%。


    在這之後,和禮霍孫又下令禁止各路長官任命私人擔任所屬境內的各級官員;整頓鹽法、鈔法;校對檢驗京畿等地的隱漏土地,實行按實際田產征稅。


    同時,他還將江南地區已經入了匠籍的十九萬餘百姓劃撥為民,並規定民間借貸算利息之時,不得超過三分利,以防止各地的富戶豪紳們借此搜刮民脂民膏。


    可以說,若是這三件事都按部就班的推行下去(當然主要是後兩件),整個大元帝國即便達不到國泰民安的標準,也能緩解一下如今這種入不敷出的狀態。


    真金的心裏也是這麽想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雅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雅痞並收藏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