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越界
征服世界的一百五十年 作者:雅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的真金,似乎已經看到了在自己的治理下,大元帝國變得生機勃勃的模樣。
這讓他心潮澎湃,同時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有聖明大帝之姿。
如果是普通人產生了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往往隻是想想也就算了,因為知道不太可能實現。
但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帝國儲君,產生了這種想法後,他就會想要將其實現。
為了實現自己成為“聖明大帝”的願望,真金將希望都放在了推行漢法身上。
如今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早就過了不惑之年,但他這種衝動的行為卻一如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他認為,如今漢法推行的速度太慢,完全是因為漢人儒士在朝為官的人數太少所導致的,如果朝廷上下全部都是滿腦子儒家思想的官員,那麽推行漢法的速度就會遠超現在。
可如今的大元朝廷,除了那些從原金國、南宋等處投降過來的官員外,全部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在當官,而選拔新官員的方式也基本都是靠現有的官員舉薦,天下的儒生們想要入朝為官,簡直是太難了。
為了打破這種官僚體係,讓能夠更快推行漢法的儒生們占據朝堂,真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決定恢複科舉。
在他的眼裏,科舉是快速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也是他推行漢法,達成自己“聖明大帝”理想的重要一環。
但他沒想到,推行漢法隻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如今的忽必烈,對於推行漢法的態度,是極端消極與保守的。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月,右丞相和禮霍孫上奏忽必烈,請求開設科舉,選拔天下儒生們入朝為官。
這封奏折使得忽必烈龍顏大怒,當即便罷免了和禮霍孫,並將中書省內的一眾大臣全部罷黜,改任剛剛被釋放迴朝的安童為右丞相,前江西榷茶運使盧世榮為右丞,徹底改組中書省。
作為我們的老朋友,安童就不用我多說了,大家也都熟悉他的故事。
而盧世榮這個新朋友,則是剛剛登上曆史的舞台,我這裏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盧世榮,原名懋(音同‘貌’),字以行,河北大名人,元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後世稱之為理財宰相。
此人之所以能夠上位,其實應該感謝一個和尚。
因為阿合馬死的太過突然,所以留下了一大堆的爛攤子無人處置。
如果隻是普通政務上的問題,那麽朝中自然有大把的官員可以替代他,但偏偏他留下的最大問題是財政問題。
經濟學,自古以來就是個專業性極強的工作,而阿合馬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受忽必烈的賞識,就是因為自己能為他搞來大把的錢。
為了將大元帝國的經濟命脈都握在自己手裏,所以阿合馬在元廷各個主管經濟和財務的崗位上,基本都任用的是自己的親信。
可問題就出在這,由於真金與和禮霍孫對阿合馬黨人展開大清洗的緣故,這些專業的財經類官員都被他們革職查辦了,於是整個大元帝國的經濟便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眼見著國庫裏的錢越來越少,忽必烈的心情自然十分不好,所以對於真金與和禮霍孫也越來越看不順眼。
由此也不難看出,和禮霍孫之所以被罷免,或許也不僅僅是替真金背了黑鍋的緣故,無法豐盈大元朝日漸幹癟的錢包應該也有一定的因素在裏麵。
但罷免了和禮霍孫也沒用啊,天上又不會憑空掉下來一個經濟專家為自己搞錢。
或許是長生天聽到了忽必烈內心的唿喚,為了表示對他的眷顧,特意托夢給了大元帝國的總製院使桑哥,讓他給忽必烈推薦一個人選。
總製院,是負責掌管全國佛教事宜並統轄吐蕃(今西藏)地區的軍政事務的一個機構。總製院使桑哥,就是這個部門的老大,也是大元國師膽巴的徒弟。
由於前任國師八思巴已於1280年被烏斯藏的叛民謀害,桑哥親自率軍平定了烏斯藏,並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再加上他膽巴弟子的身份,所以他能夠常常見到忽必烈。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有很多人向他行賄,希望能夠通過桑哥,在忽必烈麵前為自己求個官職。
盧世榮也是因為這個結識了桑哥。
但桑哥此人雖然貪財,卻也談不上多壞,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他會根據他們的品德和行賄的財物替他們安排合適的職位;對於那些不學無術的人,他在收下了他們送來的禮物後,卻隻是給他們安排一些雜七雜八的小官應付了事。
盧世榮此人,也是這些行賄者中的一員。
隻不過,他在桑哥的眼裏,是比較有才能的那一類,所以之前才會保舉他為江西榷茶運使。
見忽必烈每日因為帝國巨大的財政缺口而愁眉苦臉,桑哥認為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刻到了,遂主動向忽必烈提起了盧世榮此人,並形容他:“素有才術,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以裕國,而下不損民。”
聽了他的這番話,忽必烈頓時眼前一亮。這不就是自己急需的人才麽?
快把他帶來見我!
就這樣,盧世榮搖身一變,從一個靠行賄才能當上官的商人,成為了正二品的中書右丞。
盧世榮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上位,桑哥的推薦僅僅隻占了一方麵,他還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來決定一國中樞的人員任免;更深層的緣故則是因為當今的皇上急需人來處理如今極其糟糕的帝國財政情況。
既然知曉其中的緣由,辦起事來自然也事半功倍。
在盧世榮上任的當日,他便下令中書省各級官員把手中的工作都放一放,將整治鈔法列為了最優先的任務。
但我們剛才也說過,經濟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以目前中書省這些官員的水平,讓他們爭權奪利,背後捅黑刀絕對是個頂個的好手,但是要是讓他們跟那些財政數字打交道,他們估計用不了兩天就得全員自閉了。
所以,在盧世榮上任的第二天,他便和安童聯合上書,請求忽必烈下旨重新啟用一批被革職查辦的阿合馬黨人。
忽必烈本來就對阿合馬黨人沒有那麽反感,如今見盧世榮恰好需要這些專業人才的幫助,索性便讓他自己按照要求去挑選,對於他選中的人盡皆赦免。
忽必烈如此的支持力度,可以說是讓盧世榮免除了所有的後顧之憂,但也能夠從側麵看出,如今大元朝廷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在經過了一番仔細謀劃之後,盧世榮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財政改革。
由於他本就是商人出身,所以他非常清楚,經過阿合馬的多番折騰,百姓們手裏已經沒有錢了,所有的錢都掌握在各地的豪門官紳手中,所以他便將目光投向了這些人,準備用他們的錢來渡過元廷的財政危機。
首先,他提議在泉州、杭州都設置市傳播都轉運司,禁止民間私自進行海上貿易,所有的海船都由官府負責製造和監管使用,所販賣的商品也由官府給予本金,然後招募商人前來經營,所得利益七三分賬,官府占七成,商人占三成。
其次,他又設立了諸路常平鹽鐵坑冶都轉運司,禁止民間的豪強大戶們霸占鐵礦,所有關於提煉、冶鐵、鑄造等事務皆收歸官府,鑄造出來的鐵器物品亦由官府售賣,所得盈利上繳國庫。
第三,在諸路設常平鹽司,售賣平價鹽,並著令各地官府嚴懲私鹽販子。
第四,在諸路成立平準周急庫,以官方的名義向百姓們放貸,以免他們去向豪紳們借高利貸,從而導致人口和土地的流失,無法為國家納稅。
第五,建議在上都等路設置群牧都轉運司,由官府出麵招募一批“職業牧民”,並購買布匹綢緞、鹽鐵器具等物,去草原上和牧民們進行以物易物,所得的牛、馬、羊、駱駝等牲畜盡皆交給這些“職業牧民”們來馴養,所得的皮毛、肉、奶、角等物除了供給皇室和軍用外,其餘的都運迴中原銷售,換成金銀後與“職業牧民”們再行分賬,其中官府拿八成,“職業牧民”們拿兩成。
第六,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市易司,負責管理牙儈(相當於‘黃牛’),並規定商貨四十稅一的稅率,所得稅款跟牙儈們四六分賬,牙儈四,官府六。
第七,詔令諸路成立規措所,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把各地販賣平價鹽和鑄鐵所得的錢財都用來收購糧食穀物,待價格達到頂點的時候賣出,賺取差價;最有意思的是,這些規措所內的各級官吏都不是從各地政府中抽調的,而是從商賈和百姓中選取出來的。
第八,禁止大都範圍內的所有豪門大戶門釀酒販賣,由官府出麵成立釀酒作坊,並自行釀酒販賣;對於大都以外的其餘地方,則是因為擔心他們陽奉陰違,無法徹底落實這個政策,所以並沒下令將釀酒作坊都收歸國有,而是下旨命這些釀酒作坊增加稅賦二十倍,若有不如數繳納者,加倍重罰。
除此之外,為了穩定各地的因高額稅賦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盧世榮經過冥思苦想,也頒布了許多與民有利的政策。
由於蒙古人十分重視信息的傳遞,所以自成吉思汗時期起,各代統治者都在不斷的完善著驛傳製度,這樣就使得元代的驛傳係統極為發達。
但高度發達的驛傳係統背後,則是由無數的站戶百姓們在苦苦支撐著,他們不僅要為各級驛站提供大批的糧草、財物、布匹等物資,還要不定時的派出家中為數不多的壯勞力去驛站裏服徭役,這也使得百姓們的壓力無比巨大,生活苦不堪言。
因為盧世榮是商人出身的緣故,再加上當官之後也一直在各地奔波,所以他經常會在驛站投宿休息,對於這些站戶的痛苦深有感觸,認為這些高額的稅賦很容易會將百姓拖垮。
於是,他便下令,以後除非是傳遞重要信息的加急驛馬,其餘途徑官員、來往使臣的飲食等事項,皆由官府支出,不得向站戶百姓們進行攤派。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免除民間的包銀三年,各級官吏的俸祿不得從民間收取,而是改由國庫撥發;各地逃跑後又重迴原籍的百姓,不追究他們的罪責,並免除差稅;江淮百姓中極度貧困,甚至要靠鬻妻子才能生活的人,由官府出麵將他們的妻子收贖,待他們攢夠了錢即可來官府贖迴。(鬻,音同玉,賣的意思,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總稱,鬻妻子就是賣媳婦和孩子)
同時,為了挽救鈔法,盧世榮還將和禮霍孫之前所製定的政策全部推翻,下令民間恢複使用金銀交易,不強製使用寶鈔,並計劃讓鑄幣廠加大鑄造銅錢的速度,準備通過增發銅錢的方式來緩解通貨膨脹。
以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其實盧世榮所製定的這些政策都沒有什麽問題,無非是將一些行當從百姓手中收歸國有罷了。
若是按照他所製定的這些政策執行下去,用不了兩年,被阿合馬搞得一團糟的帝國財政就能扭虧為盈,百姓們的生活也能稍微好過一些,大元朝廷的不安定因素也能變得更少一些。
畢竟,隻要還能吃得上飯,就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造反。
但盧世榮卻忘了,雖然他的背後有忽必烈在撐腰,但如今的忽必烈已經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草原雄鷹了。
現在的忽必烈,已經70歲了。
他已經不願意再去折騰,或者說也沒有精力去折騰了,他隻想安安穩穩地度過自己餘下的時光,享受一下兒孫環繞的天倫之樂。
至於天下的百姓過的是好是壞,與我何幹?
不過作為一個睿智的帝王,忽必烈心裏也清楚,如果天下的百姓們都餓死了,自己這個皇帝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清楚歸清楚,盧世榮的所作所為在他的眼裏,已經越界了。
自己願意支持盧世榮,隻是單純的想讓他幫自己搞錢,但你盧世榮現在卻開始替天下的百姓們考慮了,這些是你該研究的事麽?
你研究這些,讓我研究什麽?
這讓他心潮澎湃,同時下意識地認為自己有聖明大帝之姿。
如果是普通人產生了這種不切實際的念頭,往往隻是想想也就算了,因為知道不太可能實現。
但身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帝國儲君,產生了這種想法後,他就會想要將其實現。
為了實現自己成為“聖明大帝”的願望,真金將希望都放在了推行漢法身上。
如今的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早就過了不惑之年,但他這種衝動的行為卻一如一個十幾歲的少年。
他認為,如今漢法推行的速度太慢,完全是因為漢人儒士在朝為官的人數太少所導致的,如果朝廷上下全部都是滿腦子儒家思想的官員,那麽推行漢法的速度就會遠超現在。
可如今的大元朝廷,除了那些從原金國、南宋等處投降過來的官員外,全部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在當官,而選拔新官員的方式也基本都是靠現有的官員舉薦,天下的儒生們想要入朝為官,簡直是太難了。
為了打破這種官僚體係,讓能夠更快推行漢法的儒生們占據朝堂,真金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他決定恢複科舉。
在他的眼裏,科舉是快速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也是他推行漢法,達成自己“聖明大帝”理想的重要一環。
但他沒想到,推行漢法隻不過是他的一廂情願罷了。
如今的忽必烈,對於推行漢法的態度,是極端消極與保守的。
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十月,右丞相和禮霍孫上奏忽必烈,請求開設科舉,選拔天下儒生們入朝為官。
這封奏折使得忽必烈龍顏大怒,當即便罷免了和禮霍孫,並將中書省內的一眾大臣全部罷黜,改任剛剛被釋放迴朝的安童為右丞相,前江西榷茶運使盧世榮為右丞,徹底改組中書省。
作為我們的老朋友,安童就不用我多說了,大家也都熟悉他的故事。
而盧世榮這個新朋友,則是剛剛登上曆史的舞台,我這裏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盧世榮,原名懋(音同‘貌’),字以行,河北大名人,元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後世稱之為理財宰相。
此人之所以能夠上位,其實應該感謝一個和尚。
因為阿合馬死的太過突然,所以留下了一大堆的爛攤子無人處置。
如果隻是普通政務上的問題,那麽朝中自然有大把的官員可以替代他,但偏偏他留下的最大問題是財政問題。
經濟學,自古以來就是個專業性極強的工作,而阿合馬深知,自己之所以能受忽必烈的賞識,就是因為自己能為他搞來大把的錢。
為了將大元帝國的經濟命脈都握在自己手裏,所以阿合馬在元廷各個主管經濟和財務的崗位上,基本都任用的是自己的親信。
可問題就出在這,由於真金與和禮霍孫對阿合馬黨人展開大清洗的緣故,這些專業的財經類官員都被他們革職查辦了,於是整個大元帝國的經濟便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眼見著國庫裏的錢越來越少,忽必烈的心情自然十分不好,所以對於真金與和禮霍孫也越來越看不順眼。
由此也不難看出,和禮霍孫之所以被罷免,或許也不僅僅是替真金背了黑鍋的緣故,無法豐盈大元朝日漸幹癟的錢包應該也有一定的因素在裏麵。
但罷免了和禮霍孫也沒用啊,天上又不會憑空掉下來一個經濟專家為自己搞錢。
或許是長生天聽到了忽必烈內心的唿喚,為了表示對他的眷顧,特意托夢給了大元帝國的總製院使桑哥,讓他給忽必烈推薦一個人選。
總製院,是負責掌管全國佛教事宜並統轄吐蕃(今西藏)地區的軍政事務的一個機構。總製院使桑哥,就是這個部門的老大,也是大元國師膽巴的徒弟。
由於前任國師八思巴已於1280年被烏斯藏的叛民謀害,桑哥親自率軍平定了烏斯藏,並因此得到了忽必烈的賞識,再加上他膽巴弟子的身份,所以他能夠常常見到忽必烈。
也正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有很多人向他行賄,希望能夠通過桑哥,在忽必烈麵前為自己求個官職。
盧世榮也是因為這個結識了桑哥。
但桑哥此人雖然貪財,卻也談不上多壞,對於那些有才能的人,他會根據他們的品德和行賄的財物替他們安排合適的職位;對於那些不學無術的人,他在收下了他們送來的禮物後,卻隻是給他們安排一些雜七雜八的小官應付了事。
盧世榮此人,也是這些行賄者中的一員。
隻不過,他在桑哥的眼裏,是比較有才能的那一類,所以之前才會保舉他為江西榷茶運使。
見忽必烈每日因為帝國巨大的財政缺口而愁眉苦臉,桑哥認為展現自己能力的時刻到了,遂主動向忽必烈提起了盧世榮此人,並形容他:“素有才術,能救鈔法,增課額,上可以裕國,而下不損民。”
聽了他的這番話,忽必烈頓時眼前一亮。這不就是自己急需的人才麽?
快把他帶來見我!
就這樣,盧世榮搖身一變,從一個靠行賄才能當上官的商人,成為了正二品的中書右丞。
盧世榮也不傻,他很清楚自己之所以能夠上位,桑哥的推薦僅僅隻占了一方麵,他還沒有那麽大的能量來決定一國中樞的人員任免;更深層的緣故則是因為當今的皇上急需人來處理如今極其糟糕的帝國財政情況。
既然知曉其中的緣由,辦起事來自然也事半功倍。
在盧世榮上任的當日,他便下令中書省各級官員把手中的工作都放一放,將整治鈔法列為了最優先的任務。
但我們剛才也說過,經濟學是一個專業性很強的工作,以目前中書省這些官員的水平,讓他們爭權奪利,背後捅黑刀絕對是個頂個的好手,但是要是讓他們跟那些財政數字打交道,他們估計用不了兩天就得全員自閉了。
所以,在盧世榮上任的第二天,他便和安童聯合上書,請求忽必烈下旨重新啟用一批被革職查辦的阿合馬黨人。
忽必烈本來就對阿合馬黨人沒有那麽反感,如今見盧世榮恰好需要這些專業人才的幫助,索性便讓他自己按照要求去挑選,對於他選中的人盡皆赦免。
忽必烈如此的支持力度,可以說是讓盧世榮免除了所有的後顧之憂,但也能夠從側麵看出,如今大元朝廷的財政危機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在經過了一番仔細謀劃之後,盧世榮便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了財政改革。
由於他本就是商人出身,所以他非常清楚,經過阿合馬的多番折騰,百姓們手裏已經沒有錢了,所有的錢都掌握在各地的豪門官紳手中,所以他便將目光投向了這些人,準備用他們的錢來渡過元廷的財政危機。
首先,他提議在泉州、杭州都設置市傳播都轉運司,禁止民間私自進行海上貿易,所有的海船都由官府負責製造和監管使用,所販賣的商品也由官府給予本金,然後招募商人前來經營,所得利益七三分賬,官府占七成,商人占三成。
其次,他又設立了諸路常平鹽鐵坑冶都轉運司,禁止民間的豪強大戶們霸占鐵礦,所有關於提煉、冶鐵、鑄造等事務皆收歸官府,鑄造出來的鐵器物品亦由官府售賣,所得盈利上繳國庫。
第三,在諸路設常平鹽司,售賣平價鹽,並著令各地官府嚴懲私鹽販子。
第四,在諸路成立平準周急庫,以官方的名義向百姓們放貸,以免他們去向豪紳們借高利貸,從而導致人口和土地的流失,無法為國家納稅。
第五,建議在上都等路設置群牧都轉運司,由官府出麵招募一批“職業牧民”,並購買布匹綢緞、鹽鐵器具等物,去草原上和牧民們進行以物易物,所得的牛、馬、羊、駱駝等牲畜盡皆交給這些“職業牧民”們來馴養,所得的皮毛、肉、奶、角等物除了供給皇室和軍用外,其餘的都運迴中原銷售,換成金銀後與“職業牧民”們再行分賬,其中官府拿八成,“職業牧民”們拿兩成。
第六,在全國範圍內成立市易司,負責管理牙儈(相當於‘黃牛’),並規定商貨四十稅一的稅率,所得稅款跟牙儈們四六分賬,牙儈四,官府六。
第七,詔令諸路成立規措所,其主要工作內容就是把各地販賣平價鹽和鑄鐵所得的錢財都用來收購糧食穀物,待價格達到頂點的時候賣出,賺取差價;最有意思的是,這些規措所內的各級官吏都不是從各地政府中抽調的,而是從商賈和百姓中選取出來的。
第八,禁止大都範圍內的所有豪門大戶門釀酒販賣,由官府出麵成立釀酒作坊,並自行釀酒販賣;對於大都以外的其餘地方,則是因為擔心他們陽奉陰違,無法徹底落實這個政策,所以並沒下令將釀酒作坊都收歸國有,而是下旨命這些釀酒作坊增加稅賦二十倍,若有不如數繳納者,加倍重罰。
除此之外,為了穩定各地的因高額稅賦所帶來的不穩定因素,盧世榮經過冥思苦想,也頒布了許多與民有利的政策。
由於蒙古人十分重視信息的傳遞,所以自成吉思汗時期起,各代統治者都在不斷的完善著驛傳製度,這樣就使得元代的驛傳係統極為發達。
但高度發達的驛傳係統背後,則是由無數的站戶百姓們在苦苦支撐著,他們不僅要為各級驛站提供大批的糧草、財物、布匹等物資,還要不定時的派出家中為數不多的壯勞力去驛站裏服徭役,這也使得百姓們的壓力無比巨大,生活苦不堪言。
因為盧世榮是商人出身的緣故,再加上當官之後也一直在各地奔波,所以他經常會在驛站投宿休息,對於這些站戶的痛苦深有感觸,認為這些高額的稅賦很容易會將百姓拖垮。
於是,他便下令,以後除非是傳遞重要信息的加急驛馬,其餘途徑官員、來往使臣的飲食等事項,皆由官府支出,不得向站戶百姓們進行攤派。
不僅如此,他還下令免除民間的包銀三年,各級官吏的俸祿不得從民間收取,而是改由國庫撥發;各地逃跑後又重迴原籍的百姓,不追究他們的罪責,並免除差稅;江淮百姓中極度貧困,甚至要靠鬻妻子才能生活的人,由官府出麵將他們的妻子收贖,待他們攢夠了錢即可來官府贖迴。(鬻,音同玉,賣的意思,妻子是妻子和孩子的總稱,鬻妻子就是賣媳婦和孩子)
同時,為了挽救鈔法,盧世榮還將和禮霍孫之前所製定的政策全部推翻,下令民間恢複使用金銀交易,不強製使用寶鈔,並計劃讓鑄幣廠加大鑄造銅錢的速度,準備通過增發銅錢的方式來緩解通貨膨脹。
以我們如今的眼光來看,其實盧世榮所製定的這些政策都沒有什麽問題,無非是將一些行當從百姓手中收歸國有罷了。
若是按照他所製定的這些政策執行下去,用不了兩年,被阿合馬搞得一團糟的帝國財政就能扭虧為盈,百姓們的生活也能稍微好過一些,大元朝廷的不安定因素也能變得更少一些。
畢竟,隻要還能吃得上飯,就沒有幾個人願意去造反。
但盧世榮卻忘了,雖然他的背後有忽必烈在撐腰,但如今的忽必烈已經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草原雄鷹了。
現在的忽必烈,已經70歲了。
他已經不願意再去折騰,或者說也沒有精力去折騰了,他隻想安安穩穩地度過自己餘下的時光,享受一下兒孫環繞的天倫之樂。
至於天下的百姓過的是好是壞,與我何幹?
不過作為一個睿智的帝王,忽必烈心裏也清楚,如果天下的百姓們都餓死了,自己這個皇帝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清楚歸清楚,盧世榮的所作所為在他的眼裏,已經越界了。
自己願意支持盧世榮,隻是單純的想讓他幫自己搞錢,但你盧世榮現在卻開始替天下的百姓們考慮了,這些是你該研究的事麽?
你研究這些,讓我研究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