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六 大鬧江州之兩大疑案
水滸密碼:解密一百單八將 作者:席光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州劫法場一案,組織者和實施者均是梁山集團(外加李逵),這裏麵並沒有江州地方黑勢力什麽事。李俊和張順他們來晚了,沒趕上。作者施耐庵為什麽沒有安排江州黑勢力一起參與呢?李俊和張順等江州地方黑勢力一起上,“劫法場”事件豈不是更熱鬧?
筆者以為施耐庵老人家這麽安排可能有他的深意,“江州劫法場”是梁山集團組織實施的第一起大規模反政府事件,或可說是恐怖事件(從大批的平民傷亡來看,定性為恐怖事件不過分)。這起事件對梁山集團的意義重大,它打響了梁山集團武裝反抗宋朝政府的第一槍。旗幟鮮明地與宋朝政府公開對抗,並且是梁山第一次集團式對外作戰。這麽有重大意義的一件大事,如果有江州地方黑勢力參與,那麽梁山集團本次行動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施耐庵沒有安排江州地方黑勢力參與劫法場,在白龍廟戰鬥中李俊、張順和穆家兄弟等人才姍姍來遲,梁山黑幫與江州黑勢力合二為一。“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成了《水滸》中段一個大的高潮。
白龍廟之戰,宋江和晁蓋一方以一百四五十人的兵力打敗了江州五六千軍馬(並且是鐵騎)。這還不算,這一百多人直把江州這個地級城市打得緊閉城門,好幾天不敢出來。如此經典的戰例古來少有,梁山好漢之牛可見一斑。不過施耐庵老人家如此描寫白龍廟之戰,水分是不是多了些,描寫的經典似乎遠遠大過了戰例的經典。當然比起《三國演義》中動輒數十萬的傷亡,施耐庵老先生在名著作家中還不是最能吹的。
我們再看看梁山好漢大鬧江州的人員名單,共有十七個人,裏麵獨不見林衝、秦明、吳用和公孫勝四位。這麽重要的一次行動,為何功夫一流的林衝、秦明,智慧一流的吳用和公孫勝都沒有參與呢?
這還要從梁山第一次改製說起,梁山最近一年裏經曆了太多的變故。晁蓋等新勢力取代王倫等舊勢力,而後清風寨一夥好漢又加入其中。這三股勢力很難說一開始就團結成鐵板一塊,得有個磨合期,現在的梁山無疑還處在磨合期當中。大家都是好漢,很難說一開始就誰服誰,誰聽誰的;反之,那也就不是這些好漢的性格了。這三股勢力互相猜疑,並互相提防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晁蓋等人在還好說,興許還能鎮得住。晁蓋下山了,還能不能維持集團內部的團結穩定,哪怕是表麵的。
我們知道杜遷、宋萬和朱貴是梁山第一代領導人王倫手下的骨幹,這三位是梁山老勢力的代表,晁蓋對他們能百分之百放心?為防其生變,晁蓋斷斷不會自己領大隊人馬出征而把這三位留在梁山。晁蓋這裏領大隊人馬打江州去了,好,王倫遺下的舊勢力趁機發動軍事政變。晁蓋再想迴梁山就難了,隻能望泊興歎。晁蓋出發前肯定會防備這一點,棋勝不顧家乃兵家大忌。即便晁蓋意識不到,吳用也會提醒。所以我們看到晁蓋把梁山舊派骨幹全部帶下梁山,杜遷和宋萬不必說,連朱貴這個從不外出作戰的信息係統人員也頭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征了。清風寨一夥也不能留下太多人,原因跟前麵一樣,並且這股勢力比梁山舊勢力還要強大。晁蓋不會不防,最後清風寨方麵隻留下了一個秦明。
這樣,林衝作為新舊勢力的中間人留守梁山,吳用和公孫勝作為新派勢力留守,秦明則代表第三方勢力留守,這種安排恐怕才是晁蓋和吳用心裏最理想的安排。梁山這邊留下林衝和秦明兩個能打的已經足夠,真正需要人手的是江州那邊,幹脆餘下的全部帶去。
筆者以為施耐庵老人家這麽安排可能有他的深意,“江州劫法場”是梁山集團組織實施的第一起大規模反政府事件,或可說是恐怖事件(從大批的平民傷亡來看,定性為恐怖事件不過分)。這起事件對梁山集團的意義重大,它打響了梁山集團武裝反抗宋朝政府的第一槍。旗幟鮮明地與宋朝政府公開對抗,並且是梁山第一次集團式對外作戰。這麽有重大意義的一件大事,如果有江州地方黑勢力參與,那麽梁山集團本次行動的意義就會大打折扣。所以施耐庵沒有安排江州地方黑勢力參與劫法場,在白龍廟戰鬥中李俊、張順和穆家兄弟等人才姍姍來遲,梁山黑幫與江州黑勢力合二為一。“白龍廟英雄小聚義”成了《水滸》中段一個大的高潮。
白龍廟之戰,宋江和晁蓋一方以一百四五十人的兵力打敗了江州五六千軍馬(並且是鐵騎)。這還不算,這一百多人直把江州這個地級城市打得緊閉城門,好幾天不敢出來。如此經典的戰例古來少有,梁山好漢之牛可見一斑。不過施耐庵老人家如此描寫白龍廟之戰,水分是不是多了些,描寫的經典似乎遠遠大過了戰例的經典。當然比起《三國演義》中動輒數十萬的傷亡,施耐庵老先生在名著作家中還不是最能吹的。
我們再看看梁山好漢大鬧江州的人員名單,共有十七個人,裏麵獨不見林衝、秦明、吳用和公孫勝四位。這麽重要的一次行動,為何功夫一流的林衝、秦明,智慧一流的吳用和公孫勝都沒有參與呢?
這還要從梁山第一次改製說起,梁山最近一年裏經曆了太多的變故。晁蓋等新勢力取代王倫等舊勢力,而後清風寨一夥好漢又加入其中。這三股勢力很難說一開始就團結成鐵板一塊,得有個磨合期,現在的梁山無疑還處在磨合期當中。大家都是好漢,很難說一開始就誰服誰,誰聽誰的;反之,那也就不是這些好漢的性格了。這三股勢力互相猜疑,並互相提防恐怕也是不可避免的。有晁蓋等人在還好說,興許還能鎮得住。晁蓋下山了,還能不能維持集團內部的團結穩定,哪怕是表麵的。
我們知道杜遷、宋萬和朱貴是梁山第一代領導人王倫手下的骨幹,這三位是梁山老勢力的代表,晁蓋對他們能百分之百放心?為防其生變,晁蓋斷斷不會自己領大隊人馬出征而把這三位留在梁山。晁蓋這裏領大隊人馬打江州去了,好,王倫遺下的舊勢力趁機發動軍事政變。晁蓋再想迴梁山就難了,隻能望泊興歎。晁蓋出發前肯定會防備這一點,棋勝不顧家乃兵家大忌。即便晁蓋意識不到,吳用也會提醒。所以我們看到晁蓋把梁山舊派骨幹全部帶下梁山,杜遷和宋萬不必說,連朱貴這個從不外出作戰的信息係統人員也頭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出征了。清風寨一夥也不能留下太多人,原因跟前麵一樣,並且這股勢力比梁山舊勢力還要強大。晁蓋不會不防,最後清風寨方麵隻留下了一個秦明。
這樣,林衝作為新舊勢力的中間人留守梁山,吳用和公孫勝作為新派勢力留守,秦明則代表第三方勢力留守,這種安排恐怕才是晁蓋和吳用心裏最理想的安排。梁山這邊留下林衝和秦明兩個能打的已經足夠,真正需要人手的是江州那邊,幹脆餘下的全部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