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督荊人選


    “陛下,臣認為三將軍可以。”


    諸葛亮率先發言,不過他口中的人選著實讓眾人驚了一把,惹得三人連連側目,就連沉默不語的魏延都抬頭瞥了一眼諸葛亮,眼中的驚訝怎麽都藏不住。


    “願聞其詳!”


    劉備有點懵,自家三弟什麽德行他一清二楚,讓他督使荊州,還不如就把關羽留下呢。


    “陛下,三將軍雖然有失徐州之過,但今時不同往日,三將軍這些年的變化是很大的,尤其在和士元主政巴郡、共守下辯期間,連最愛的酒也不再多飲,也從未傳出過他再鞭打士卒一事。


    而且隨著年歲的增長,三將軍性格也不再暴躁易怒,而是逐漸變得穩重,雖然三將軍在某些事上依舊做得不夠完美,但督使荊州臣認為綽綽有餘。


    更何況有徐州的前車之鑒,三將軍在為陛下鎮守荊州期間,一定會謹小慎微,不會再犯之前的老毛病了。


    因此,臣認為何不給三將軍一個機會呢?。”


    諸葛亮侃侃而談,言語中的溢美之詞聽得劉備心花怒放,畢竟自家三弟得到孔明的誇讚,作為兄長的他怎能不高興,而且張飛的改變也是他樂意見到的。


    諸葛亮推薦張飛,還是在他和關羽迥然不同的處世原則上,關羽為人高傲,重士卒而輕士大夫,導致南郡和荊南的吏治始終是兩個不一樣的世界。


    就拿民兵製來講,南郡連個影子都看不到,這和關羽與大多數荊州官吏有隙脫不開幹係,畢竟誰也不想去南郡受氣,就連潘濬這位劉備留下的助手,荊州別駕蔣琬的堂弟都被關羽扔到了夷陵,他們過去豈不是要身首異處?。


    而關羽與荊州官吏、士族關係的僵硬,也是東吳發動荊州之戰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認為在關羽節製下的荊州,很多士人早就不堪忍受,他們突然襲擊一定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可惜,這一點也是魏延所利用的。


    而張飛就不一樣,他素來尊敬士大夫而輕慢士卒,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龐統、魏延、諸葛亮的影響下,張飛對士卒的態度大為改觀,雖然重視談不上,但也不會無故懲罰他們。


    也是這一點,諸葛亮認為張飛才是合適的人選,畢竟他能很好的團結荊州士大夫階層,讓已經發展脫節的南郡輕裝上陣,重新融入荊州整體的發展中。


    再一個東吳無力西進,曹魏正忙於處理臧霸、兗州、冀州士族問題,短時間內同樣無力南征,所以在沒了外部威脅後,張飛督使荊州簡直是最完美的人選。


    何況張飛是劉備的三弟,劉備為數不多絕對信任的任之人,讓他去荊州不僅劉備放心,朝中文武大臣們也同樣放心。


    “孔明此言是不差,但寡人擔心呐。


    不如先聽聽孝直的意見,屆時再做決定也不遲,不知孔明以為如何?。”


    道理他也懂,但將荊州交到張飛手裏他還是有所顧慮的,於是將目光轉向法正,希望他能給一個人選。


    “自然可以。”


    諸葛亮點點頭,他也想聽聽法正的人選。


    “陛下,臣推薦子龍將軍。”


    又是一個在預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的人選,以荊州目前的狀況來看,督使荊州的人必定是劉備信任的武將,而不是文官。


    因為在魏延、諸葛亮的統籌規劃下,荊州的發展已走上正軌,整體局勢不會出現大的變動,所以派文官督使荊州會顯得冗餘,還不如派個武將去南郡震懾曹魏、東吳來的實在。


    “不妥,子龍我有大用,不能督使荊州。”


    魏延突然出聲讓正欲說什麽的法正閉嘴,隨後看向魏延的目光中充滿了怨念。


    “那幼常呢?”


    “幼常雖然屢經大戰,作戰經驗十分豐富,但在策略方麵卻略有不足,更何況威望也不足以壓服雲長麾下的驕兵悍將們,再加之西征在即,幼常我同樣有大用。”


    魏延搖搖頭,馬謖不管從哪個方麵,都不足以接下督使荊州的重任。


    “季常?”


    法正賭氣似的,開始提起一個又一個的武將。


    “南中雖然逐步安定,但仍然有南蠻時常反複,南邊的撣國、扶南國也時常流竄入境,再加上季常在蠻人聲望甚重,冒然將其調離恐怕會讓南中南族動蕩。


    另外仆水能否貫通,關乎我華夏千年大計,此事交於他人之手我等不放心。”


    馬良不能擅動,至少在仆水拓寬完成、成都到益州郡的直道貫通之前是不能擅動的,民族問題可是會影響季漢穩定的大問題,一點都不能馬虎。


    “我如何?!”


    “不行,西征關乎我漢室複興大計,隨軍參謀部缺你不可,你可不能去荊州。”


    魏延,你可惡啊!


    “孝直勿慮,我看文長對主政荊州的人選恐怕早有腹稿,何不先聽他的高見呢,倘若不合適再來反駁也不遲啊。”


    還是諸葛亮笑著打圓場,從魏延一直沉默到突然出聲,看來一定是想到了合適的人選,就是不知道這人是誰,這一點不止他,就連劉備和糜竺同樣好奇。


    “陛下,西域和荊州對我等而言同樣重要,翼德將軍身負西域大都護一職,倘若他去督使荊州,那西域大都護又由誰來擔任呢。”


    張飛這些年的變化魏延是看在眼裏的,這也是他被任命為西域大都護的原因,本來劉備是想讓張遼擔任大都護的,不過魏延以張遼身體有恙為由勸諫,劉備最後還是采納了魏延的意見。


    張遼和張飛的身份地位差距太大,張飛作為劉備的三弟,此時擔任大都護無疑會給外界一個明確的信號,季漢的下一步戰略一定是以打通絲綢之路為主的西征,這不但會安曹丕、孫權的心,也會使內部的士商團結在一起。


    “至於子龍將軍,臣還需要他來統領騎兵集團,協助臣掃滅涼州羌亂和西域諸國,不僅不能去督使荊州,連江州督也會隨之卸任,同臣北上西征。”


    涼州、西域地域遼闊,非常適合騎兵集團作戰,如今季漢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積攢起萬餘騎兵,不過合格的騎兵將領依舊稀少,尤其是馬超身陷曹營後,這種情況愈加的凸顯,所以有統領騎兵作戰經驗的趙雲,魏延怎麽可能把他放在荊州養老。


    沒錯,在魏延看來去南郡就是養老,因此,魏延不會讓任何武將去鎮守荊州的,而是會推薦一個誰都想不到的人。


    “陛下,臣認為督使荊州最合適的人選非太子殿下莫屬。”


    語不驚人死不休!


    魏延的話讓幾人麵麵相覷,各自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震驚,不過很快他們就沉下心來思考,發現劉禪督荊州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陛下,太子殿下如今已有十五歲了,是時候承擔起複興漢室的重任了,荊州雖然地處戰略要地,形勢錯綜複雜,但有蔣琬、張鬆等人從旁協助,非常適合太子殿下在此學習治國、治民、治軍的經驗。


    而且太子殿下督荊州會極大的鼓舞荊州軍民,會使飽受戰爭創傷的地區迅速恢複,會讓新歸附的州郡民心迅速安定。


    因此,臣認為督荊州人選非太子殿下莫屬。”


    這些都是浮於表麵的理由,另一些魏延也不好說,劉禪現在的性子用單純的教育已經很難扭轉,隻能將他扔在前線,用外部的壓力來促使他成長,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適的君王。


    其實魏延一直在思考,是曆史上那個能力平庸,性格軟懦,最後舉國投降的皇帝好,還是一位經過戰火磨礪的皇帝好,這一點他想了很久。


    最後得出結論,倘若魏延是土生土長的那個,肯定希望劉禪是原來的那個好,畢竟做大臣的誰不希望皇帝是個乖寶寶,對自己言聽計從。


    可曆史經驗告訴他,魏延不能這樣做,那些盛極一時的權臣最後都沒好下場,雖然看起來劉禪性格敦厚,但隨著年齡的增大,接觸的事物也越多,想法自然而然會發生變化。


    人的情緒就像一個彈簧,伱越壓得越狠,未來反彈得就越高,有外部壓力還好說,可一旦沒了外部壓力君臣之間會怎樣,這一點恐怕都心知肚明,魏延可不想來個養寇自重。


    所以,在經過深思熟慮後,魏延決定要著重培養劉禪,不說讓他變得和劉備一樣,但隻要能學到劉備的一半,估計大漢未來幾十年就無憂了。


    “文長,這是否有失妥當,以禪兒的性格和能力,恐怕難以勝任此重任吧,再一個荊州事務繁忙,公琰、子喬恐怕也無瑕顧及禪兒,倘若因教導禪兒耽誤了政事,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劉備有點猶豫,他倒不是舍不得劉禪去荊州,正所謂:玉不琢不成器,能身臨一線去磨礪,他高興還來不及呢。


    可知子莫如父,劉禪的能力如何劉備一清二楚,將偌大的荊州交在他手中劉備實在不放心,荊州可是季漢的複興之基,這裏有近三百萬人口,季漢七成糧食產量都在這裏,一旦出了問題,如今的大好局麵瞬間崩潰。


    “陛下可放寬心,本次科舉為我大漢遴選出很多良才美玉,譬如費禕、董和、趙統、張苞、關興、向寵、許欽、法邈等人,他們皆可同太子殿下一起去督使荊州。”


    魏延啥也不說,直接把這些人的名字、能力、出身擺出來,有他們在一旁相助,就算劉禪是一團爛泥,也會在他們的幫助下逐漸走上正軌。


    而且這些人要麽是季漢兩千石官吏的子嗣,要麽是元從老將的子嗣,他們的利益是和劉備、劉禪的利益相同的,絕對不會做出損害他們父子的事,這無疑會讓劉禪的安全得到最大保障。


    再一個他們這代人注定是要老去的,劉禪現在才十五歲,未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因此,他需要組建屬於他自己的班底,畢竟老臣的能力再怎麽出眾,也不一定會得到新帝的信任啊。


    “孔明你怎麽看。”


    劉備並未直接迴答,而是將目光轉向諸葛亮,希望他能給一點建議。


    “陛下,文長所言不差,太子殿下作為未來要繼承大統的天子,對治國安邦之策,行軍布陣之道,自然運轉之理都應有所涉獵,雖無需精通,但一定要略知一二,不然恐會被小人蒙蔽視聽。


    聖人有雲:三人行,必有我師


    太子殿下此去荊州,會有眾多青年才俊相隨左右,德行、才能出眾者數不勝數,太子殿下可集眾家所長,取自我之道,所以陛下也不用擔心殿下的教育問題。


    倘若陛下還不放心,可讓他們在平日的交談中,多談論時政、軍策、民生等大事,殿下耳濡目染下定會有所收獲,長此以往,殿下所取得的成就恐怕會讓陛下驚詫。”


    諸葛亮沒有直接給出答案,隻是將劉備的顧慮一一解決,不就怕沒人教導劉禪麽,你要不看看這些個青年才俊,隨便挑一個做劉禪的老師都綽綽有餘。


    “另外關將軍性格高傲,麾下兵將自然也是如此,不管誰去荊州都很難壓服這群驕兵悍將,就算是三將軍恐怕也是如此,但太子殿下就不一樣了。


    所以陛下,臣認為文長說得沒錯,太子殿下的確是督荊州的最佳人選。”


    法正補充說道,不得不說魏延的這個人選,讓在座的所有人都找不到反駁的理由,就算劉備也是如此。


    “那就依文長所言,就讓禪兒代替雲長督荊州吧。”


    劉備沉吟了一會兒,隨後點頭同意了魏延的提議。


    劉備能同意,除了上述的幾個原因外,與他還有劉永,劉理兩個兒子脫不開幹係,畢竟督荊州是有風險的,萬一劉禪不幸殞沒,以眼下季漢的發展情況,還是能堅持到劉永、劉理長大的,所以這種低風險高迴報的賭局,劉備認為可以賭一賭。


    “陛下英明!”


    這一場為解決劉禪、荊州問題的小會議,在四人的高唿英明中圓滿落下帷幕,相信朝堂中的文武百官,遠在荊州的關羽都會對這個人選感到滿意的,當然,劉禪就可能有些苦惱了。


    ……


    七月初


    懸而未決的督荊州人選終於在大朝會上被劉備公之於眾,不過這個結果多少有點出乎預料,但他們在的不是不能接受,畢竟那一長串隨同人員名單,隻要眼睛不瞎的都知道,劉備這是在刻意讓劉禪開始培養自己的勢力。


    那他們此時橫加阻攔,不但會惹惱現在的皇帝,還要得罪未來的皇帝,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誰愛幹誰幹,就這樣,關於劉禪督荊州的決議被迅速通過。


    三天後


    劉禪依依惜別父皇劉備,母後吳夫人,兩個姐姐,兩個弟弟,並在劉備多次的督促下,登上一輛樸素的馬車,然後在兩千多名甲士的護衛下,晃晃悠悠的離開了生活六年有餘的成都。


    這就意味著,劉禪和他的快樂生活該徹底說再見了。


    本次劉禪的儀駕十分簡單,除了人多點以外,和平常世家子弟出門一般無二,一點大漢太子該有的威儀都沒有,當然了,這也是劉備特意要求的,拿他的話說:


    你是去打仗的,是去拯救萬民於水火的,不是去享受的,不是去遊山玩水的,從你離開成都的那一刻起,叔至就會按照急行軍的方式支援荊州,希望你能盡快適應。


    很顯然,這是作為一個父親給他那不成器的兒子一個下馬威,好讓他知道創業之艱辛,好讓他知道他為何能在成都享福,劉備的良苦用心希望劉禪能理解,能盡快成長起來吧,劉備他真的老了。


    不過儀駕簡單,並不代表隨行人員簡單,除了原本的太子舍人費禕、董允,偏將軍向寵外,還有他的姐夫陳海也在左右,以及沒有官身的趙統、關興、許欽、法邈等官二代,另外還有很多殿試成績優異的士子相隨。


    而且關羽離開荊州肯定會將部分將校留下,譬如關平、廖化、周倉、趙累、楊議、糜暘、等人,陣容之豪華,就連魏延都羨慕得流口水。


    而且除了年輕人相隨外,還有衛尉陳到、中護軍陳式等相隨,前者作為劉備身邊的第二任保鏢,將他放在劉禪身邊,劉禪的安全將萬無一失,後者是劉備部曲出身,算得上絕對的嫡係,有他們二人在劉備放心。


    再加上劉禪還攜帶著神策軍的兵符,反正劉備已經把能做的都做了,劉禪未來會如何就全靠他自己了。


    ……


    當劉禪離開後,無所事事的劉備就將目光轉向魏延,並隔三差五的邀請他參加家宴,每次都把話題往羞紅著臉的劉妤身上引,幾乎都快明著說:


    我女兒,你娶,還是不娶!。


    魏延能怎麽辦,作為臣子的他當然要聽皇帝的話嘍,更何況人家長在自己dna上,自己拒絕就顯得不禮貌。


    而且家裏也天天吹耳邊風,說什麽打麻將都缺個人,讓他再娶個妹妹迴來,那魏延能怎麽辦,自然是勉為其難的答應嘍。


    這個糖衣炮彈,我吃總行了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魏延不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一隻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一隻狸花貓並收藏這個魏延不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