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南陽之重


    “大王,臣認為李監察使和車騎將軍都言之有理。


    不過襄陽是曹魏南方防線的核心之一,是許都,是中原,是抵禦我們北伐最重要的防禦節點,襄陽的重要程度就像漢中之於益州,江夏之於荊州一樣,曹丕不可能讓它落入我等之手的。


    若大王采納李監察使之言,在襄陽外圍的曹真見我軍勢大的確會退走,襄陽也會落入我等之手,為下一次北伐取得先機。


    但這並不意味著曹丕會認輸放棄,相反他會重新集結重兵奪迴襄陽,這樣才能擋住我軍的征伐,為解決內患創造有利條件。


    大王不要忘了,已經返迴徐州的臧霸就如一顆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以現在的局勢來看,若曹丕不及時處理,遲早有一天會將曹魏炸的粉身碎骨。”


    很明顯,法正的意思和魏延一樣,希望劉備放棄奪取襄陽,因為在拿下襄陽後曹丕絕對會集結大軍前來奪迴襄陽。


    曹魏現在受到的外部威脅,主要來源於西線的涼州,以及南線的荊州,至於東線的東吳,北線的烏桓、鮮卑、匈奴等胡人已經被法正忽略了。


    在西線戰場,自夏侯淵督關中以來,在他的統籌布局下曹軍依托險要的隴山,以及不多的水泥建立了一條堅固的防線。


    在建立防禦工事時,夏侯淵想起魏延在醴陵、陳倉道提出的防禦縱深理論,於是就利用在實際建設中,這無疑讓這條防線變得更加的堅固,更加的難以逾越。


    所以曹魏目前麵對的威脅,全部來自於南線。


    襄陽失則樊城失;


    樊城失則均縣失;


    均縣失則穰縣失;


    穰縣失則南陽失;


    而南陽失則許都、中原失。


    南陽為何如此重要,那我們就從地形上入手,來解析一下為何南陽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首先要明確一點,南陽郡是個盆地,北有伏牛山,西有秦嶺、大巴山,西南有武當山、荊山,東南有大洪山、桐柏山等連綿不絕的山脈,這些山脈將南陽緊緊包圍,也是這樣的地形讓南陽易守難攻。


    不過南陽郡雖然是盆地,被眾多山脈所包圍,但它卻不似四川盆地,漢中盆地那樣閉塞,因為有八條道路為它連通內外。


    第一條,從襄陽溯漢水而上,可直達漢中盆地;


    第二條,從襄陽南下經當陽可直達江陵;


    第三條,順漢水而下,可直達夏口。


    第四條,在南陽郡東南有一條叫做隨棗走廊的道路,這裏曾是周王朝控製江漢地區的重要通道,雖然道路難行,但也是能使用的。


    第五條,在南陽西部溯丹水而上,可進入武關道直達關中地區。


    第六條,可穿過伏牛山北麓直達司隸地區,進逼東漢政治中心雒陽。


    第七條,可穿過伏牛山東麓直達許都,殺廣袤的中原大地。


    第八條,越過桐柏山進入淮河流域,在順淮河而下可攻略淮泗地區,不過此路道路艱險不適合大規模進軍,遣一偏師以作奇兵的或許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也正是這八條連通東南西北的道路,就注定南陽不平凡,再加上南陽作為東漢的龍興之地,更為這裏添加了一絲政治因素。


    所以不管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曹丕都不可能讓南陽落入他人之手,更何況南陽本就不多的重鎮大都被漢軍、叛軍占領,隻有均縣、穰縣、樊城尚在手中。


    因此,盡快拿迴襄陽,在解決宛城問題的同時,也能為曹丕處理內部問題爭取時間,這一點就顯得尤為重要。


    至於臧霸問題,則是從曹操時期遺留下來的老毛病,雖然曹操在世期間,曾多次明裏暗裏削弱臧霸的實力,但曹操在徐州造成的殺戮始終得不到人心,徐州士民大多都團結在臧霸麾下,時刻準備給曹操來一下狠的。


    臧霸作為曹魏的藩屬,不管是在軍事、政治、經濟上,還是在人員任免上都具有獨立性,曹操很難插手進去,而且又不能無端將臧霸戮殺,畢竟徐州一旦亂了,首當其衝的就是淮泗地區,恐怕孫權臉都要笑爛了。


    所以,臧霸問題隻能留給曹丕來解決,相信沒在徐州多造殺戮的曹丕,在處理徐州問題上應該比曹操輕鬆得多。


    “大王,我等在本次戰役中先取交州,後又取涼州,最後更是奪得揚州兩郡,較之開戰前麵積擴充一倍有餘,而且還得到了珍貴的出海口,以及河西走廊。


    可我等雖收複了這些地方,但並不代表我們能完全掌控它,比如在涼州肆虐的羌胡,掌控交州的士家,揚州虎視眈眈的江東士族,對我等來說是不小的麻煩,尤其是涼州羌、戎等異族問題,一個處理不慎就會像大漢一樣被生生拖垮。


    所以,我們當前第一要務就是處理內部問題,把涼、交二州納入我軍政體係中來,這樣才能使其成為我複興漢室的養料。


    若任由此二州遊離在外,任其自生自滅,那豈不是成了一個拖垮我等的包袱,那我們發起隴西會戰的意義又何在呢?。”


    盡快結束外部戰爭將注意力轉移到內部發展上來,這不是法正的一己之見,而是季漢大多數士人的一致意見,這其中包括諸葛亮、魏延、董和等季漢重臣。


    當然,力主出兵的李嚴、蔣琬等人,他們同樣也清楚此時應該發展內部,但並不妨礙他們建議劉備出兵奪取襄陽。


    在他們看來,現在拿下襄陽可在下次北伐中取得先機,而且襄陽城高池深,又有漢水在側,隻要遣一水師橫亙之上,屆時就算曹丕有百萬雄獅如何,還不是隻能望“陽”興歎。


    若奪取襄陽致使季漢陷入戰火中,這一點他們也不能接受,可從目前的局勢來看,就算他們奪取襄陽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而且隻需兩萬步卒,兩萬水軍就能完成防禦。


    動用四萬兵力就能拿下南陽門戶襄陽,這怎麽看都是一筆劃算的買賣,以軍略見長的魏延、法正怎麽就看不明白呢。


    莫非這其中還有他們沒想通的關節不成?。


    李嚴和蔣琬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疑惑。


    “大王,請恕臣冒昧,當年大王能從當陽之敗中迅速走出,到如今雄據天下十三州其四,除了大王身先士卒,將校用命外,曹操與孫權的連綿不絕的戰爭,才是我等崛起的主要因素。


    赤壁之戰,使主公能趁機整合劉琦麾下的水軍,並在赤壁之戰獲勝後,在之後的追亡逐北中俘虜了數量樂觀的曹兵,繳獲了大量的曹軍輜重、銀錢,為我軍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南郡之戰,周瑜領江東精銳在夷陵、江陵等地與曹軍鏖戰,沒有精力顧及荊南四郡,這才為我等所得,奠定了攻取益州的基礎。


    濡須之戰,渭水之戰,使曹操與孫權無瑕顧及我等,使我等能從容不迫的奪取益州,雖然之後發生了孫權攻荊州,但被我等利用地勢輕鬆化解,此時,我等已具備複興漢室的基礎。


    漢中之戰,也是因為孫權突然發動合肥之戰,迫使曹操與我等快速結束戰爭,使我軍奪得漢中、上庸、武都、隴西四郡,為我等奪取隴西會戰的勝利,全取涼州奪得先機。


    第二次濡須之戰,我軍趁機奪取了交州,為本次東線戰場的勝利奠定基礎。


    由此可看出,我等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和曹操、孫權無休止的爭端脫不開幹係。


    倘若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孫權皆采取休養生息之策,那我們還能奪得荊南四郡嗎?


    還能以江夏兩縣之地換取南郡嗎?


    還能奪得益州、漢中等地嗎?


    還會有今天的威勢嗎?。”


    魏延一通鞭辟入裏的分析,再加上最後的四連問,讓堂中的文武以及劉備都陷入沉思。


    他們代入魏延的思路,發現曹操和孫權哪怕少一次大戰,他們都很難走到今天,甚至有可能已經覆滅了,何談雄據四州虎視天下。


    “諸位請想一想,東吳如今的處境是不是和當年的我們一樣,一樣的在曹、孫、劉三家中最弱,一樣的到了覆滅的邊緣,既然我們都能殺出一條血路,為何東吳不能?。


    要知道大王當年遭遇慘敗,已身無立錐之地,麾下兵不過萬,文武僅十數都能崛起,如今孫權占據五郡之地,士民百萬餘,文臣武將數不勝數,情況比我們當年要好出無數倍,怎能武斷的認為江東再無崛起之機呢?。”


    當然,別看魏延嘴上說得頭頭是道看起來十分合理,其實在魏延心中早就判東吳死刑了,他這些話不過在偷換概念。


    今日不同往昔,在赤壁之戰前後,天下諸侯尚有荊州的劉表、益州的劉璋、漢中的張魯、西涼的馬超、交州的士夑、遼東偏安一隅的公孫康,再加上曹操、孫權、劉備三家共有九支諸侯勢力。


    而劉備能崛起,也正是攻滅了劉璋、張魯、士夑三家諸侯,再加上吸收了西涼馬超的勢力,才有了今天的威勢。


    但現在不同了,除了苦寒的遼東沒人顧得上以外,大漢所有的土地都已經被三家分割殆盡,就算季漢和曹魏此刻發生大戰,東吳又能向哪裏發展呢?。


    所以從地理上看,東吳已經被曹魏和季漢給困死,恐怕唯一的出路隻能在海上,但跨海遠征談何容易,除非東吳能立馬得到季漢的水密倉技術,然後東出大海在某個東方島嶼上安家落戶,不然等待他們的隻有滅亡一途。


    魏延不知怎麽的突然想到了那個地方,一時間心中想入非非,既然東吳已經沒了出路,那自己要不要大發慈悲給他指條明路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啊。


    “諸位,有大王的珠玉在前,我等理應時刻謹記,此時不應該同曹魏重啟戰端,而是要以發展自身為主。


    主公據四州三十餘郡,而孫權隻有區區五郡,在人口、資源上等不及我等分毫,隻要按照現在這種發展勢頭走下去,江東之地遲早是我們的,何必行征伐之事橫生枝節呢。


    而且諸位不要忘了,孔明已經多次從涼州來信,言明河西四郡的羌、戎等胡人,在得到後將軍馬超承諾的物資後,對土地的需求也越來越過分了,幾次非法侵占我漢家百姓的土地。


    孔明為了不影響中原戰事,所以一直以懷柔、安撫政策為主,但羌戎等胡人皆是不尊王化、茹毛飲血之徒,一味的退讓非但不能得到他們的感激,反而會讓他們認為我等軟弱可欺,行事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


    為保護我漢人百姓的利益不受損害,在涼州發起新一輪的滅羌作戰已迫在眉睫,因此,就算為了涼州大局的穩定,我們也不宜在中原重啟戰端。


    所以,臣懇請大王繼續同曹丕進行人質交換。”


    季漢拿下涼州麵臨的麻煩,和曹操擊敗馬超、韓遂拿下涼州後一樣,失去敬畏之心的羌、戎等異族時常擾亂涼州漢人,致使涼州士族始終不能歸心。


    所以魏延明確指出,季漢接下來應以剿滅涼州羌胡為主,撫平交州士家為輔,雖然剛利用了羌、戎擊敗曹操,轉過頭來過河拆橋有點不人道,但隻有做到比胡人更無恥才能擊敗他們。


    而且對外戰爭,向來都是以勝者為王,敗者,是沒有資格說三道四的。


    “大王,臣認為車騎將軍言之有理,我等與曹丕、孫權之爭乃一母同袍的兄弟相爭,但涼州羌胡卻不盡然。


    從中平年間開始,大漢對涼州的掌控力逐漸變弱,導致心懷不軌之徒多次聯合羌胡叛亂,也讓羌戎等異族充份認識到大漢的軟弱,當年涼州三明積攢的滅羌之威,此時恐怕早就蕩然無存了。


    再加上這些年天氣驟變,北方變得比以前更加苦寒,每每在青黃不接時,羌胡都會發動或大或小的叛亂,擄掠、殘殺我漢人士民,致使漢人紛紛逃離,周而複始,涼州就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大王,涼州百姓、士商皆苦羌胡久矣,還望大王垂憐,為百姓掃清羌胡,還他們一個安寧。”


    作為涼州人的龐德,在涼州問題上最有發言權,劉備也十分重視龐德的意見,在綜合法正、魏延兩人的意見後,他心裏已經偏向同曹丕議和,於是轉頭向李嚴、蔣琬問道:


    “正方,公琰,你們二人對此怎麽看。”


    像這種大事,內部肯定是要達成一致的,否則會出現分歧和拖後腿的情況,一旦出現紕漏被人所乘就不好了。


    “車騎將軍言之有理,臣等無意見,不過對奪取襄陽一事,臣等依舊保留意見。”


    見劉備意動,李嚴和蔣琬也不再堅持,畢竟相較未來的北伐,眼下的涼州、交州問題的確要緊急得多。


    “好,那孤就給曹丕迴複,繼續履行約定好的交換協議。”


    劉備一錘定音,讓這場爭論達成了一致,在之後的時間裏,眾人就眼下的情況做出了一些部署,例如讓龐德、馬謖等人先一步返迴成都休整,為接下來的滅羌之戰做好準備。


    當小朝會結束後,眾人一一退去,隻有魏延和法正矗立不動,很明顯關於南陽問題,並不是剛才說的那樣簡單。


    後麵出現重複章節別定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魏延不一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想要一隻狸花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想要一隻狸花貓並收藏這個魏延不一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