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伊拉克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麽?獨裁者薩達姆?海灣戰爭?恐怖組織?足球?不同的人相信有不同的答案。


    伊拉克的這塊地方的祖宗可是大有來頭,他就是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占據著兩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古巴比倫王國,伊拉克的曆史也正是從這說起。正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兩河流域這塊風水寶地,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實力沒有三分三,來伊拉克撒野就是送人頭的。


    從古巴比倫算起,我們一起算算伊拉克到現今所經曆的苦難曆史,可以說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跟伊拉克比苦。古巴比倫王國-亞述帝國-新巴比倫王國-阿契美尼德王朝-亞曆山大帝國-塞琉古王朝-安息帝國-薩珊王朝-倭馬亞王朝-阿拔斯王朝-塞爾柱帝國-花剌子模王朝-伊利汗國-劄剌亦兒王朝-帖木兒帝國-黑羊王朝-白羊王朝-薩非王朝-奧斯曼帝國-英國統治時期-費薩爾王朝-伊拉克共和國,前前後後一共經曆了22個政治強權管轄,除了第1個,第3個和最後1個算是自己民族的政權,其他基本上都是強大的外族勢力。亞述人、波斯人、希臘人、阿拉伯人、蒙古人、突厥人都曾是這片土地上的主宰,伊拉克人隻能低聲下氣地好生侍候。


    可以說半個伊拉克曆史都是屬於伊朗曆史,話說奧斯曼帝國1638年從薩非王朝奪取巴格達後,伊拉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都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勢力範圍。第一次世界大戰,悲催的奧斯曼帝國在同盟國一方,敗給了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奧斯曼帝國遭到肢解,1920年至1921年期間,英國暫時接管了伊拉克地區的統治權。到了1921年,伊拉克在英國人的幫助下,成立了費薩爾王朝。


    都說英國佬是現代曆史的“攪屎棍之王”,一點也不過分,很多影響至今的地緣政治都跟英國有關,伊拉克也不例外。雖然允許伊拉克獨立,但是心眼極壞的英國人把人數相差無幾的三個群體一起拉進伊拉克,他們就是遜尼派穆si林、什葉派穆si林和庫爾德人。因為一個齊心統一的伊拉克不符合大英帝國在中東的利益,就是這麽簡單。


    1921年,英國人從麥加哈希姆家族中選送了費薩爾一世到巴格達建立費薩爾王朝。所以至今為止,伊拉克政權都屬於遜尼派伊si蘭。費薩爾王朝雖然名義上獨立,但是仍屬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質,因為英國通過《英伊同盟條約》,在伊拉克駐有軍隊,仍然掌控著伊拉克的具體相關事務,直到1932年,英國撤迴特派官員,伊拉克獲得完全獨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世界各族受壓迫人民紛紛獨立建國,這個時候,阿拉伯世界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的提議下,7個阿拉伯國家埃及、沙特阿拉伯、伊拉克、約旦、黎巴嫩、敘利亞和也門的代表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會議,通過了《阿拉伯聯盟憲章》,阿拉伯國家聯盟正式成立,簡稱阿盟,總部永久位於埃及開羅。顯然而見,這個時候的埃及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的頭號大哥。阿盟發展至今,已經有22個成員國,主要包括了中東、北非和非洲其他地方的一些國家。


    到了1955年,美國開始致力於染指中東利益,能不染指嗎,中東油田一個接一個蹦出來,不插一腳那還叫美利堅合眾國嗎?在美國的積極撮合下,伊拉克與土耳其簽訂“伊土條約”,伊拉克能與土耳其簽訂條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伊拉克看不慣埃及的大哥地位,隨後英國、巴基斯坦和伊朗也加入進來,組成了巴格達條約組織,雖然美國是一手策劃者,但是美國並沒有加入進來,這個巴格達條約組織的核心內容就是,美國提供財力和軍事支持,確保巴格達條約組織國家不受他國侵略。這樣,中東地區就出現了兩大組織力量,一方是以埃及為首的阿盟組織,時任阿盟組織受蘇聯支持,另一方就是實際以英美為首的巴格達條約組織了。


    費薩爾王朝受英國影響,實行的是西化政策,這個時候的伊拉克並沒有發現油田,國內經濟凋零,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國內穆si林極度仇恨費薩爾王朝的西化政策。1958年7月14日,自由軍官組織在阿卜杜勒·卡裏姆·卡塞姆的帶領下,發動了“7·14革命”,推翻了費薩爾王朝,國王費薩爾二世和首相以及王室貴族等人被憤怒的群眾活活打死。


    推翻了費薩爾王朝的統治之後,卡塞姆宣布成立伊拉克共和國,實行民主政治,並於7月15日退出巴格達條約。到了1968年,阿拉伯複興黨通過“7·17革命”,掌握了伊拉克政權,由貝克爾出任總統,薩達姆·候賽因協助貝克爾執政。1975年,貝克爾身體欠佳,逐漸退出伊拉克一線政治,薩達姆·候賽因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這個時候的薩達姆躊躇滿誌,因為伊拉克境內發現大量油田,伊拉克經濟飛速發展,薩達姆奉行的是泛阿拉伯主義,他一直致力於成為中東霸主,並且希望重現阿拉伯帝國曾經的榮光。雖然說薩達姆的理想很美好,可是他的腦袋也不想一想,現在是什麽年代了,還是彎弓長矛出政權的上古年代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會答應嗎?


    薩達姆也不是傻子,理想很偉大,腳印還是要一步一步來,薩達姆把首個征服的目標放在伊朗。縱觀伊朗曆史,波斯地區統一之後,伊拉克地區是必伐地之一,薩達姆把戰爭瞄向伊朗,不知道是否有為先輩們報仇的意思呢?而且伊拉克是以遜尼派伊si蘭為主,伊朗則是以什葉派伊si蘭為主,攻打伊朗在政治立場和曆史立場都是十分正確的,萬一不小心就把伊朗給滅國了呢?想想都興奮啊。


    雖然說伊拉克在上世紀70年代後期發現大量油田,經濟實力飛速發展,但是伊朗也不差啊,伊朗同樣在70年代初期就發現了大量油田,要不然伊朗1973年的gdp增速170%是怎麽來的,所以薩達姆要攻打伊朗也是要再三考慮的。


    薩達姆一心想成為中東小霸王,最終被他等來機會了。1979年2月,巴列維王朝倒台,而伊朗伊si蘭共和國因為人質危機問題和美國徹底交惡,薩達姆認為這是上天賜給他的天大良機,他自己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真命天子,要不然為什麽自己一上台就在境內發現大量油田,而“世仇”伊朗又在這個時候與美國交惡,哈哈哈。


    伊拉克與伊朗開戰的理由是邊界劃分不公平。阿拉伯河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裏斯河在伊拉克境內匯合而成,下遊約100公裏長的一段為伊朗與伊拉克兩國的國界河。1975年3月15日,在阿爾及利亞總統的斡旋之下,雙方簽訂了阿爾及爾協議,協議正式將國界確定為阿拉伯河的中央。由於阿拉伯河是伊拉克境內唯一的出海口,伊拉克認為與伊朗平分阿拉伯河對伊拉克是十分不公平的,阿爾及爾協議是不平等協約。


    而在宗教問題上,當時伊朗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曾經被流放到伊拉克,在當地什葉派穆si林有著不小的號召力,霍梅尼自然不是什麽省油的燈,他是什葉派伊si蘭的忠實份子。曆史上,伊拉克作為什葉派伊si蘭的發源地,而今竟然是遜尼派掌權,霍梅尼當然也十分仇恨伊拉克,而且伊拉克也並非政jiao合一的國家,伊si蘭教務在伊拉克地位並不那麽的重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趣味世界簡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軒之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軒之舟並收藏趣味世界簡史最新章節